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追求美麗 更重健康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2/2012

中國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三寸金蓮大行其道。女孩大約在5至8歲時,便要開始接受纏足。纏足分三個階段,不過,單是第一階段便足以令人痛不欲生。除了腳拇趾,女童的其餘四根腳趾須向下屈曲,並用長布將其包裹,用針線緊縫。且更不必說在第三段緊纏階段,要將整個腳掌的腳骨,用力扭折,使其成為彎弓拱狀,那種痛苦令人難以想像。今天視纏足為異常殘忍的行為,但是當時幾乎是全民響應。原因無他,只要大多數人(特別是男性)都認為小腳才是美,不纏足的女性極有可能成為剩女的時候,纏足便會流行。即使父母多不忍心,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都要對女兒施行「酷刑」。

時至今日,這種殘酷的行為已沒有人仿效,也沒有太多人如清代的方絢及辜鴻銘一樣,對小腳有嗜癖。不過,隨時代進步,社會變得愈來愈文明,審美觀也轉變了,但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而不惜作出毀形傷身的行為,卻似乎沒有多大改變。

早前在一個以女士美容及潮流為主的節目當中,其中一名嘉賓有以下的見解:「女人一定要穿高跟鞋,不可以穿波鞋,整個人會顯得修長一點,漂亮一點,有儀態一點。」字幕適時地出現:「高跟鞋拉長身形,儀態萬千。」不錯,以今時今日的審美觀來看,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女性穿了高跟鞋後,她們的身形會看似更修長及更漂亮。只是,大家似乎只看到高跟鞋的「優點」,卻忘記了高跟鞋可以成為腳部變形的元兇。

多年前,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市著名整形外科醫生庫格林已表示,接受腳部變形手術的病人中,有87%是女性,而她們腳部的問題,主要來自高跟鞋身上。而大約在兩個月之前,中國的報紙及電視台亦分別報道了一名女子,由於穿了15年的高跟鞋,最後患上了重度拇趾外翻,即使重投平底鞋懷抱,也未能如常走路,如若不想再一拐一拐前進,除了進行手術解決,別無他法。

與現今為了美麗而進行的各大大小小整形手術,如:隆胸、割雙眼皮及削腮骨等相比,矯正腳部變形的手術,似乎不太嚴重。但其實,長期穿過高的高跟鞋,受傷的可不單是雙腳,更可能是閣下寶貴的腰椎、頸椎及骨盆等。所以,偶一為之,在適當及特別場合穿高跟鞋,確是無傷大雅,但若然死守「女性只可穿高跟鞋」這信條,則必須有承受其後果的心理準備。

其實,筆者並不反對人追求美,只是希望各位在追求美之餘,要先衡量每項美容行為如何影響身體的健康,其後果又是否真的值得。希望「你記住你髮膚,會與你慶祝鑽禧」,但願大家有一個又美麗又健康的人生。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0/12/2012

相關文章

放假做運動——讓運動融入生活的文化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28/11/2024

當今香港,每逢週末或是公眾假期,不少人都在談論如何「北上消費」,或是「返鄉下」外遊一下。當香港人將「放假攻略」掛在口邊,鑽研各種方法「告多日假,製造長假」,去旅行要去到盡時,日本卻將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訂立了一個大家都想像不到的公眾假期:運動之日(スポーツの日)。[1]

說到體育,大家一定想到今年的巴黎奧運會了。而亞洲首個舉辦奧運會的地方,正是日本東京,1964年的東京奧運完結後,日本政府在兩年後將10月10日,也就是之前奧運會開幕日,訂立為「體育之日」公眾假期,讓市民將運動融入生活當中,藉以培養「享受運動,並培養尊重他人的運動家精神」![2]

在這個日本假期,全日本的體育館和運動場所都會舉行不同體育活動。很多學校跟相關團體,也會選擇在這個季節舉辦運動會。例如在日本首都的東京體育館,就會與地方團體及商店街舉辦合家大小,和身心障礙人士都能輕鬆參加的運動項目。而在日本著名的東京武道館(地位有如香港紅館一樣)等場所,則有為「初心者」(初學者)舉辦柔道特別「稽古」(練習、排演)或是攀岩等體育活動,吸引不少市民參與。此外,自戰後復辦,前身為百年歷史的明治神宮競技大會的「日本國民運動大會」,也在差不多時間進行,不同的都道府縣代表會齊集一起,競逐「天皇杯」、「皇后杯」兩大冠軍獎項。有別於大家熟悉的奧運會項目,運動大會有著很多別開生面的項目,旨在令更多人、甚至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比賽,如「口吹射箭」(スポーツウエルネス吹矢),使用彩球(ball)、彩鈴(bell)和彩帶(belter)的3B體操,以及由小學一年級生到90歲長者都能玩的「擲豆袋」(バッゴー),這些項目,不論男女老少,殘障人士,皆能參與其中。[3] 今年的體育大會於九州佐賀舉行,連日本皇室有「最美公主」之稱的佳子公主,也到了當地觀看賽事,出席了運動會的閉幕禮。[4]

其實除了舉辦賽事,日本政府對於設立運動日也頗有心思,在2000年,政府便該將該假期由每年的10月10日改為10月第二個星期一,從而變成了「三連休」長假期(日本假期比香港少,這樣的長假也同時營造了當地旅行消費的風氣)。而這個原本名為「體育之日」的假期,後來被改名為「運動之日」,並在2020年當東京再次主辦奧運時實施。為何要將沿用了50年以上的「體育之日」改名為「運動之日」?可能因為「體育」較為狹義,也較有競賽含意,而「運動」(Sports)則包含輕鬆、休閒活動,不為爭高下,而為自發和與人有更多交流的意思,並且可促進身體的健全發展,培養運動能力和健康生活的態度。[5]

相對於香港,甚或中國,日本的體育發展的確比較全面,不同於只著眼在那些耀眼的「奧運金牌項目」,日本不同職業運動發展成熟,由傳統的相撲大賽,著重鍛煉體能與意志的弓道(きゅうどう)與流鏑馬(やぶさめ,日本的傳統弓馬武術),到由西方社會傳入,現已成為既普及又專業的棒球(有中學生參與的甲子園,也有專業發展的職業棒球〔プロ野球〕),日本市民的運動意識,似乎比不少體育大國有更高的水平。

然而,這只是日本才獨有的文化嗎?其實不論在中西文化中,都有著對體格的鍛煉與健美的追求。以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六藝」為例,當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不論是《周禮》的古六藝,或是孔子提出春秋後的六藝,都是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即:禮教、音樂/作詩、射箭、駕駛馬車、書法、數學)。當中的「射」,就有著很高的運動元素,射箭技術中,包括了五種射技——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6]

  •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發矢準確而有力,箭速既快又準。
  • 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連發連中。
  • 剡注: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發且即中。
  • 襄尺:君臣一同射箭,臣不與君並立,向後退一尺,強調君主的尊崇地位。
  • 井儀:由遠而近的四處依序射擊四矢,四矢於同一時間到達,皆正中目標。

從以上五種射技已可看出,這不單是純粹的體育活動,更講求體力,意志的鍛煉,除了要精神集中,還要有冷靜計算,以表現君子風範的一種素養。孟子說,當箭無法正中目標,不是別人的問題,要反省是自己的問題。這種「反求諸己」的表現,與孔子所說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遙相呼應。[7]

而在西方,則有「五育」(Five Ways of Life)的教育傳統。其實這五種教育價值觀,在港澳台一般稱為「德、智、體、群、美」的五個學習目標。五育的精神,德育方面,在於學生能透過判斷力,去帶領自己過有意義的生活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擁有智育的學生有能力學習知識,技能和態度,並會以反思和批判的思考來解決及處理難題。擁有體育的人有能力增強自己的健康,包括健康地練習和以積極的生活模式實現理想的健康,以充實人生。學生具備群育,有助溝通及促進人際間的和諧。而美育則可使人的生活更豐富。美國國家運動及體育總會曾為「體育人」作出定義。「體育人」即為經歷過健康及有體育活動的好處的人。他們能掌握到參與多類型體力活動之技能;明瞭體力活動及體適能的好處及啟示;恆常參與體育活動;令自己的身體健康;和評鑑體力活動對健康生活模式的貢獻。[8]

運動的好處和道理,我們都看得明白了。但實際情況是怎樣呢?雖然大家都明白多做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陶冶性情的益處和重要性,但當香港運動員,可能連生計都成問題時,學生若對運動項目有興趣,但在補習和練習之間,家長會怎樣取捨?這實在心裡有數了。

站在信仰立場,我們理應顧惜身體,因身體就是聖靈的殿(林前六19)。但也有人(其實正是筆者在下)或會想到: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提前四8)。想找藉口不去做運動,不去愛惜自己的身體,實在罪過了。


[1] 〈「国民の祝日」について〉,「內閣付」,網站:https://www8.cao.go.jp/chosei/shukujitsu/gaiyou.html

[2] 〈「運動之日」提倡全民運動的國定假日!其由來及歷史是什麼?〉,「永漢日語」,網站:https://www.eikan.com.tw/e_news.php?id=1668

[3] 〈SAGA2024 国スポ・全障スポ〉,saga2024,網站:https://saga2024.com/

[4] 〈【スポーツの日】佳子さまが国スポを観戦 家族で様々なスポーツを体験 皿回しの全国大会に各地から「オサラー」が 福岡・佐賀〉,Yahoo! Japan,2024年10月14日,網站: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885ffc6b8c2574a7e46d2f588b1f6fd9e63dd19f

[5] 〈全民運動日!日本「體育之日」的由來和歷史〉,「小明の日語生活」,2024年6月3日,網站:https://japanese123.tw/blog/culture/257

[6] 〈六藝〉,「維基百科 - 自由的百科全書」,2023年9月7日,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六艺

[7] 同上。而除了射術外,古代中國也有「御」的訓練,即是駕駛馬車的技術,其中就有逐水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過君表(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舞交衢(過通道而驅馳自如)、逐禽左(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以及鳴和鸞(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這都是體力、耐力與智力的結合。

[8] 〈主題及目標〉,「香港教育學院」,網站:https://www.eduhk.hk/pesummerschool/Website2010/theme_c.html

IT'S OKAY TO NOT BE OKAY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03/05/2024

你好嗎?

經歷過大起大落的這些年,很多人都關心香港發展會不會是「到此遺址」,還是就此由亂入治,再由治及興,大有前途。當然,在今時今日,香港這個大城市如何發展下去,實在由不得筆者這樣的「小人物」去說三道四。在「大城」之下,我們這幾年不斷的講述「小理」,在社交平台發放的「大城小理」節目,原來已有三年多的光景。但正正在大道理頻頻出現時,我們見到的,更多的是不少人的徬徨、失意、傷心,就是一句:「這城市變了,而I’m NOT OK」。

或許,在關心這城的股市能否收復失地,經濟能否追上疫前光景,樓市會否再度暢旺,香港是否能成為盛事之都的同時,我們更需要真心問一下自己:你還好嗎?

香港人真的「NOT OK

在此,請各位讀者原諒筆者在這裡「持續放負」。你或許以為是筆者太悲觀了,「睇唔到由治及興帶來嘅好處」,但實情就是,不少香港人在這些年間,活得並不快樂。在2023年9月,有社會企業與東華學院發佈了一項名為「香港整體開心指數」調查的結果,在向受訪者了解他們的個人快樂感、心理資本、價值觀、社會幸福感、外在環境因素滿意度、自評健康狀態、抑鬱情緒症狀及個人特徵八大範疇情況後,歸納出「香港整體開心指數」,指數以10分為滿分,2023年只有5.88分,是自2018年以來最差,創五年來的新低,也是首次跌破6分。[1] 細看調查結果,就會感到問題嚴重:在調查中發現,有24%受訪者自覺「不開心」,比2022年上升達一成;每10個受訪者中就有一個人幾乎每天都出現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的情況;有12.8%的受訪者則幾乎每天出現入睡困難、睡不安穩或睡眠過多的困擾;16.8%受訪者經常感覺疲倦或沒有活力,10.9%受訪者幾乎每天做事都提不起勁或無樂趣。而最叫人憂心的是:認為自己精神不健康的受訪者,由2022年的16.7%,增加到2023年的29.7%。[2]  

很多人以為香港人唔開心,多是因為「經濟不景、生意唔好、商店執笠」。如果經濟好起來,人人有錢,香港人就會開心了,就會無事了,不過情況剛好相反:有調查指出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愈高的地區,快樂指數往往會愈低;愈年輕的受訪者,快樂指數也愈低。年輕人的快樂指數偏低,箇中原因或許與他們對前景悲觀、難以向上流等因素有關(這些原因在本文不會再探究了,你懂的)。[3]

IT'S OKAY TO NOT BE OKAY

經歷了大城市這些年的高山低谷,經歷過大城市風光的日子,香港恍若自高下滑,風光不再,被鄰近城市超前趕上,看來更是前景無望。在面對不明所以的前路時,人們當然會感到沮喪,但也得繼續過日子。或許,我們都要學習一下:IT'S OKAY TO NOT BE OKAY。可能你從網上韓劇中看過這標題,但本文並不是想探討這套韓國神劇如何成為收視冠軍,或是討論劇中主角如何與精神病患者同行,而只是想說單單一句原話:你作為你,就已經夠好了——唔OK,其實也是OK。

要將IT'S OKAY TO NOT BE OKAY「強行翻譯」,真是很為難。香港人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環境中生活,早就可以雙語並用,並可帶出比原話更好的詮釋:「得唔得都得,就算『唔掂』都唔係問題!」有人可能覺得這句「唔得都得」是一句「偽正能量」的說話,但相比那些「你一定掂㗎!」,甚或「你唔可以唔掂!」的「正能量」口號,那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意識,人生成功只能是winner,否則就是loser的想法,這才叫人窒息。

其實,你和我都只是正常不過的凡人,不論在工作上、或在生活中,問題天天都多,負面情緒一定會不斷累積,這是OK的!有時候,容讓自己嘆一下氣(聖靈不也是會用說不出來的嘆息來為我們禱告嗎?)負面少少,放負少少,其實也是OK的,因為我們總要有個出路,去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正如以弗所書四章26至27節對信徒的勸導,當中要留意的是:保羅不是說不可以生氣,他甚至沒有提及人們生氣的原因,或是評論誰對誰錯,該不該生氣等問題,而是勸信徒「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帶著正面而堅韌的態度,去明白生命中總有些NOT OK的事情,其實這才是叫人成長,成為羅馬書五章3至5節所言:「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那樣,我們可以怎樣面對NOT OK呢?有人建議吃一頓美味的飯和睡一個美滿的覺,滿足一下自己;或是阿Q一點,用「逆思維」的精神去消化和面對難題;正面一點的,就是從負面情況中學習,作出反省,總結經驗,再提醒自己以後如何做得更好。[4] 由此再想,筆者想到的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在不OK的社會中,我們雖然未必有能力變天,但至少可以在面對不合理的事時不去做一個幫兇,而做一個對得住天地的好人,如那七千未有跪拜巴力的人一樣(王上十九),其實已經很OK了。

人生是否OK不在於成就

不期然想起近期上畫的一部電影《奇蹟列車》(英文片名是:One Life)。這部劇情片根據英國人道主義救援者尼古拉斯.溫頓爵士(Sir Nicholas Winton)的真實故事改編,而其實溫頓先生自己也經歷了一段NOT OKAY的人生故事,1938年二戰開始之前,當年29歲,於倫敦股票行任職經紀,從來與政治及戰爭沾不上邊的溫頓,本來計劃到瑞士滑雪度假,但臨時收到他在捷克工作的朋友邀請便改變了行程。歐洲幾個國家原以為《慕尼黑協定》讓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德國就會滿足了,然而希特拉其實已盤算更大規模的入侵計劃。在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捷克,大批猶太人家庭被追捕,生活條件惡劣,無法逃離捷克。溫頓在了解當下的形勢後,決意展開計劃拯救當地的猶太兒童。當時英國政府容許這些面臨被驅逐出境的猶太人孩子到英國居住,但官僚列出的條件相當嚴格苛刻:他們既要為孩子尋找寄養的家庭,配對之後,還要安排交通,讓他們坐火車由捷克到英國,並要為每個孩子籌集高達50英鎊的費用!在溫頓與他的家人和朋友的努力下,他們最後安排了八次營救行動,總共救出了669位猶太兒童到英國。可惜的是在最後一次行動原本可以營救最大一批兒童,但因為出發時遇上德軍入侵波蘭令二戰爆發而不能成行,令250位兒童大部份都未能逃脫。溫頓為此終身抱憾,也從不向他人透露有關營救行動。

而在50年後的1988年,當溫頓在清理辦公室的雜物時,其妻子發現了大量當日拯救行動的文件,當中更包括記錄了所有的兒童名單。他的妻子將這些文件交給傳媒機構,最後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成紀錄片《這就是生活》(That’s Life),當中講述了整個故事。不知情的溫頓被邀請參加演出並被安排坐在觀眾席的第一行,同時也邀請了一批他協助拯救的兒童到節目與他見面,場面十分感人。溫頓先生後來除了被捷克和英國表揚,更被以色列稱揚為「國際義人」。

人的一生是否OK,有時其實不在於實現目標,成為勝利者,而在於有沒有好好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奮鬥過。當我們堅持過,努力過,無悔無怨,無愧於心,其實已經很OK了。


[1] Kennis Wong:〈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港人開心指數跌破5年新低!點解照顧者精神狀況最差?5大改善心理健康建議〉,「etnet健康大晒」,2023年1月10日,網站:https://www.etnet.com.hk/www/tc/health/105649/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港人開心指數跌破5年新低!點解照顧者精神狀況最差?5大改善心理健康建議

[2] 香港開心D:〈【2023年度香港整體開心指數調查】出爐啦〉,「facebook」,2023年9月28日,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05284594969874&id=100064650198010&paipv=0&eav=AfYuT-RAYvokBPIp7hIBlLiWEtdn5oXklWTKniDlxhhakceUOVYCXaLl9YaWAFPIJGk&_rdr

[3] 〈【快樂指數】港人快樂指數亞太區包尾,越年輕越不快樂〉,「Business Digest Editorial、yahoo!財經」,2023年1月11日,網站: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快樂指數-港人快樂指數亞太區包尾-越年輕越不快樂-043514879.html

[4] Chit-Chat和你傾:〈喜歡這句說話:It’s OK to be NOT OK!正常人是需要間放負的!分享3個我放負後回復正面的方法。〉,「Amy be Career」,2021年5月30日,網站:https://amybecareer.com/2021/05/30/ok-to-be-not-ok/

維他命——維持生命的要素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3/08/2023

維他命有幾重要?維他命是維持人體細胞功能、生長和發育正常的必需物質。人若要維持身體正常,不出現毛病,以下13種維他命是人體不能缺乏的:A、C、D、E、K、B1、B2(核黃素)、B3(菸酸)、B6(吡哆素)、B12(氰鈷胺)、B5(泛酸)、B7(生物素)、B9(葉酸鹽)。其中維他命A、D、E及K屬於脂溶性維他命,它們會儲存在人體的肝臟、脂肪組織和肌肉中。維他命C及B群則屬於水溶性維他命,它們不會儲存在體內,一有剩餘或過量,都會通過尿液排出身體外,所以必須定期食用,以防止身體一旦缺乏便出現問題。B群中唯一例外的是維他命B12,它可以在肝臟中儲存多年。[1]

「維他命」又被稱作「維生素」,對現代人來說,這都是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它其實是近百年才出現的一個詞彙,由科學家意識到有「維他命」這一概念的存在,到波蘭生物化學家Casimir Funk正式為維他命命名,中間實際上跨越了好幾個世紀。[2] Funk在1911年創造了維他命一詞,這個詞在1912年被科學界接受。維他命的英文vitamin原是由兩個字組成的,vita代表生命,amine指到生命所必需的有機化合物。[3] 簡言之,這便是指人類需要一些物質維持生命。Funk不但創造了新詞彙,也被視為維他命治療之父,因他提出了膳食中若然缺乏某一數量的某種物質,便會引發缺乏症,如腳氣病、壞血病、佝僂病和糙皮病。[4]

其實科學家還未開始研究食物中有一些人體必需的維生要素時,遠古的人類早已察覺到疾病與飲食習慣有關,通過不同的反覆試驗,他們漸漸認識到某些食物可以讓人們生病,卻又有一些食物可以預防人們生病,甚至還能醫治疾病。[5] 例如在主前1500年至1600年,記載埃及草藥及醫學知識的埃伯斯蒲草紙(Ebers Papyrus)如何治療夜盲症或乾眼症,方法便是進食烤牛肝或黑公雞的肝臟。主前5世紀的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也推薦以肝臟作為醫治乾眼症及夜盲症的食物。古代的中國採用了現今被視為含有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來對付夜盲症,中國甚至早在主前2697年,已經有典籍記載腳氣病是一種缺乏症。除了上述疾病,其他缺乏症如壞血病、佝僂病和糙皮病,也被認為可以藉著進食某類食物來預防及醫治。[6]

既然古時候可以通過食物來預防及醫治疾病,那麼,今天人們是否也可以藉著某些飲食而令自己不藥而癒?答案是可以,也是不可以。飲食對健康必然有所影響,中醫主張「是藥三分毒,藥療不如食療」,西方亦有不少人,包括醫生,相信食物即是醫藥,[7] 但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通過飲食來治療,例如遺傳病會削弱免疫系統,呈缺陷的免疫系統便無法藉著飲食得以復原。[8] 另外,現今食物本身的營養已經大不如前,暫不討論加工食品或農藥的使用,即使是天然、零添加的食物如蔬菜或水果,它們所含的維他命或礦物質亦已大幅下降。

既然如此,人們是否可以透過服食各類膳食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9] 攝取額外的維他命及礦物質等,以此彌補天然食物的不足之處?反正,現今市場上的膳食補充劑,有多不勝數的種類供人選擇,而人們亦漸漸建立了服食膳食補充劑的習慣。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數據顯示,單在2017年至2018年,便有57.6%的美國成年人服用膳食補充劑。[10] 有市場研究公司預測,未來全球將有更多人食用膳食補充劑。[11]

理論上,膳食補充劑可以提供人們所需要的維他命,問題是,從膳食補充劑攝取維他命,是否真的是上乘之選?雖然有些國家如歐盟,有指令規定膳食補充劑若以健康療效的名義販售,必須證明其產品安全及有效才能獲得相關許可,之後生產商也不能在產品標示或在廣告中展示不實的健康聲明,[12] 但在其他國家如美國,所謂的「監管」其實並不完善。

美國在2011年訂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FSMA),賦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強制召回權,將摻假、不符標準的食品(包括膳食補充劑)和含有未公開過敏原的食品回收。但這些監管還是有限度的,FDA視膳食補充劑為「食物」,而不是藥物,「膳食補充劑上市前不需要經過安全審查」,美國的法例亦「沒有強制性規定膳食補充劑製造商必須通過報告機制註冊其產品。」[13] 根據一項在2015年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美國每年有近23,000個到急症室求診的個案都是與膳食補充劑有關。皮尤研究中心在2019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每八個受訪美國成年人之中便有一個,他們或其直系親屬曾因服用膳食補充劑而出現了極端副作用,例如心跳率加快、高血壓、腎臟問題或肝臟受損。[14] 在2021年,FDA收到了2,400多份與膳食補充劑相關的不良事故報告,由於相信有明顯漏報的情況,FDA估計每年實際發生的不良事故多達50,000宗。[15] 為了加強膳食補充劑的透明度,美國國會參議院曾對「2022年膳食補充劑上市法案」(Dietary Supplement Listing Act of 2022)進行審理,可惜法案之後只被轉介到有關的委員會跟進,最終不了了之。[16]

雖然上述有關膳食補充劑的醫療事故,並不完全是關乎服用維他命補充劑,還涉及其他膳食補充劑,但以補充劑形式銷售維他命的商人,是否真的按著人體的需要來教導消費者如何服用?以維他命C為例,不少膳食補充劑製造商生產一粒含有1000mg維他命C的藥丸,雖然不少人包括營養師都相信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取100mg至2000mg的維他命C,是符合安全標準,[17] 但這種高劑量的維他命C真的是人體所需要的嗎?要知道,一粒維他命C補充劑相等於進食約七至八個小型哈密瓜、或五個番石榴、又或是一公斤西蘭花的份量,[18]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建議,一個成年男士每天才需要90mg、女士則為75mg的維他命C,可以說,即使現代食物的營養嚴重流失,大不如前,但一個番石榴或100克西蘭花還是足以提供每人每天所需的維他命C。從膳食補充劑攝取維他命C並非如想像中無害,一旦服食過量,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胃灼熱、胃(腹部)痙攣及頭痛等症狀。[19] 至於膳食補充劑可提供的維他命A,若然攝取過量,則可能導致肝臟受損、黃疸、肝脾腫大、肝門靜脈高壓和肝硬化。[20]

明光社

維他命對人體極為重要,現代人飲食不均衡,人們想從膳食補充劑攝取額外的維他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若不希望對身體造成傷害,消費者不能單靠製造商的商品說明,自己也要多些了解產品,用謹慎的態度選取及食用。當然,最好還是從真正的食物攝取維他命,因為合理地進食天然優質食物,從中攝取維他命是最理想及最安全的做法。現代人的另一問題是雖然有些人很著重健康,但飲食習慣卻不太健康,食物種類不夠多元化。[21]

說到底,神創造食物,當中含有各式各樣的營養元素,這是人工合成的「食物」不能媲美的。不單如此,神既然一開始便創造了種類豐富的食物供人類食用,這亦意味著人類不適宜長期偏食,而是應該嘗試進食不同的食物,從而攝取維持生命的要素。


[1] Stefania Manetti, “Vitamins,” MedlinePlus, January 19, 2023, 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2399.htm.

[2] Anno Piro et al., “Casimir Funk: his discovery of the vitamins and their deficiency disorders,” Ann Nutr Metab 57, no. 2 (2010): 85–88, https://doi.org/10.1159/000319165; 參Lee R. McDowell, Vitamin History, The Early Years (Sarasota: First Edition Design Publishing, 2013)。

[3] Piro et al., “Casimir Funk,”;葉名倉編:〈胺(Amine)〉,「科學Online」,2009年11月22日,網站: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671

[4] Piro et al., “Casimir Funk,”; D. J. Lanska, “Funk, Casimir,” in Encyclopedia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eds. Michael J. Aminoff and Robert B. Daroff, vol. 1 (London: Academic Press, 2003), 373–374; McDowell, Vitamin History.

[5] 參McDowell, Vitamin History

[6] 參McDowell, Vitamin History

[7] Indie Rights Movies For Free, “Food as Medicine - Full Movie - Free,” YouTube, October 1, 20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nNIf2M6n0&t=15s.

[8] 李維麟〔W. Li〕著,陳莉淋譯:《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Eat to Beat Disease)(台北:采實文化,2019),頁287。

[9] 膳食補充劑為一個總稱,除了維他命類別的膳食補充劑外,還有其他類別的補充劑,如礦物質補充劑等。

[10] Suruchi Mishra et al., “Dietary Supplement Use among Adults: United States, 2017-2018,” CDC, February 19, 2021, https://www.cdc.gov/nchs/products/databriefs/db399.htm.

[11] “Online Dietary Supplement Market Share Report 2023-2030,” The Express Wire, BENZINGA, August 12, 2023, https://www.benzinga.com/pressreleases/23/08/33780771/online-dietary-supplement-market-share-report-2023-2030-107-pages-report; “China’s Health Food Market,” HKTDC Research, September 2, 2021, https://research.hktdc.com/en/article/MzA4NzQ3NzUw.

[12] 奈索〔M. Nestle〕著,許晉福譯:《美味的陷阱:驚爆誇大健康的食品謊言》(Food Politics: How the Food Industry Influences Nutrition and Health)(台北:世茂出版社,2004),頁275;“Directive 2002/46/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0 June 2002 on the approximation of the laws of the Member States relating to food supplements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EUR-Lex, September 30, 2022, https://eur-lex.europa.eu/eli/dir/2002/46/oj.

[13] “Regulation of Dietary Supplement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September 20, 2021, 11, 21, https://sgp.fas.org/crs/misc/R43062.pdf.

[14] Kathy Talkington, “Stronger Federal Oversight of Dietary Supplements Will Protect Consumers From Unsafe Products,” Pew, January 26, 2023, https://www.pewtrusts.org/en/research-and-analysis/articles/2023/01/26/stronger-federal-oversight-of-dietary-supplements-will-protect-consumers-from-unsafe-products; Andrew I. Geller et al.,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Dietary Supplement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 no. 16 (October 15, 2015):1531–1540, https://doi.org/10.1056/NEJMsa1504267.

[15] “Durbin Applauds Inclusion Of Important Dietary Supplement Provisions In Bipartisan Senate Committee’s FDA User Fee Package,” Dick Durbin, May 18, 2022, https://www.durbin.senate.gov/newsroom/press-releases/durbin-applauds-inclusion-of-important-dietary-supplement-provisions-in-bipartisan-senate-committees-fda-user-fee-package.

[16] “S.4090 - Dietary Supplement Listing Act of 2022,” Congress.Gov,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senate-bill/4090; Talkington, “Stronger Federal Oversight of Dietary Supplements.”

[17] 游奕凱:〈維他命C何時吃最好?功效好處?維他命C攝取量一次看〉,「康健」,2022年5月30日,網站: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6392

[18] CBC News, “Vitamins and Supplements: Magic Pills - the fifth estate,” YouTube, December 22, 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Fu8GA-elc;Bertha So、Eunice Ho:〈【維他命C食物】維生素食物有哪些?7款高含量維他命C食物排名一覽增強抵抗力!〉,Elle,2022年2月24日,網站:https://www.elle.com.hk/beauty_and_health/7-foods-rich-in-vitamin-c

[19] Katherine Zeratsky, “Is it possible to take too much vitamin C?,” Mayo Clinic, April 28, 2022,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nutrition-and-healthy-eating/expert-answers/vitamin-c/faq-20058030.

[20] “LiverTox: Clinical and Research Information o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ovember 4, 2020,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8165/.

[21] Katarzyna Iłowiecka et al., “Lifestyle, Eating Habits, and Health Behaviors Among Dietary Supplement Users in Three European Countries,”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10 (June, 2022), https://doi.org/10.3389/fpubh.2022.892233.

這些日子,他們經歷了甚麼? 基層家庭活動剪影

黃慧筠 | 明光社活動幹事
19/07/2023

在今年首半年,在不同基金的贊助下,明光社服侍的基層家庭成員,參加了不少有趣的活動,我們選了以下幾個與大家分享:

活動一:非洲音樂之旅

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裡,你認識多少位非華裔的朋友?藉著機構義遊的安排,我們認識了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來自非洲的Mutanga先生。他本身是逃難來港的難民,現在是金融分析師。他成立了香港非洲中心,讓家長和孩子透過認識非洲的音樂與舞蹈,及品嚐非洲食品,體驗不同的非洲風土人情。Mutanga在活動中向參加者介紹非洲鼓djembe的玩法,以及傳遞信號的方法,他又鼓勵參加者創作屬於自己的訊息。能夠與來自非洲的朋友互相認識,有助減少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衝突,並且從中學習互相尊重,真是一次聽覺、味覺、感覺美好的體驗。

明光社

 

活動二:走進小聯合國——重慶大廈

印度裔的導哥哥,說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帶著一幫孩子與家長,深入重慶大廈的各層店舖,拜訪各家有趣的商舖,還容讓大家試飲試食(有印度拉茶、mango lassi、tandoori tikka),真是一次多元文化交流之旅,讓大家大開眼界。你知道嗎?原來重慶大廈内有一家已經經營了三代、香港人開的士多,真想不到啊!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三:看見失明

在國際十字路會的安排下,家長及小孩在活動中認識及體會盲人的世界:凸字的認字及寫字的系統、盲人乒乓球、落後地區的盲人所面對的困境……他們還體驗了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走進模擬非洲落後村莊的環境,實實在在經歷了一次沒有視力的恐懼與震撼,這都令他們非常難忘!其實,同理心可以是這樣煉成的。

明光社

 

活動四:營營地

機構醫護行者為參加活動的家長、孩子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到超級市場學習看標籤,讓他們認識吃甚麼、怎樣吃才算吃得好,吃得精明,吃得健康。除了聽講解,他們還有機會親手做營養豐富又味道可口的三文治,過程簡單容易又有趣。有家長很高興的表示,孩子在家都不願吃蔬菜及牛油果,在這次的活動中卻吃了不少,以後在家裡她也會照樣製作,讓孩子多吃蔬果。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五:鳳園文化生態導賞團

你知道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有多少蝴蝶的品種嗎?香港的蝴蝶有甚麼特別?環保協進會的導賞員在活動中向家長和孩子介紹香港各種蝴蝶的生態及各動植物的特色、鳳園蝴蝶保育區的文化歷史、保育自然生態的意讓參加者了解到香港生態的特色及面對的威脅。是次活動加深了參加者對香港生態的認識,又引發了他們的興趣,有助培養保育生態的正面態度及行動。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六:沙畫親子工作坊

明光社邀請了著名沙畫師Edith開辦了三場親子沙畫工作坊,讓四十多位家長及孩子透過製作沙畫,學習自我保護的訊息。參加工作坊的家長和孩子全都是第一次接觸沙畫藝術,但卻在短短的三小時内,繪畫出一幅又一幅有趣的作品,真是創意藏不住啊!

明光社
明光社

 

誰來埋單?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25/05/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最近在我和家人的生活圈子中非常流行一句說話:由邊個嚟埋單?

還記得女兒讀中學時,常常聽說有同學生日要跟他們外出吃飯慶生;到了出來社會工作後,常常聽說有同事離職要外出吃飯道別。我們就常常在想:這麼多生日飯歡送飯,豈不是要花費很多?要替對方埋單,女兒夠不夠錢用?後來她們解釋說:是大家約出來食飯,但仍然是對方自己埋單的。我們笑道:即是請對方出來自費食飯!我們都不太明白這種請客文化呢!女兒還進深解釋:若果一大班人出街吃飯,他們都是「AA制」的。如何「AA制」?美國人很少用現金的,以往他們點菜時會分開一人一張單,用自己的信用卡埋單;現在流行過數,由一人埋單,其他人即時用手機作電子支付Quick Pay對方,方便又快捷又環保。吃飯,由誰來埋單就很容易解決;但有些單卻不那麼容易埋!

最近有朋友突然發現自己患了糖尿病,而且頗嚴重需要打針控制。本來保險包免費每年驗身一次,很多疾病都因此可以預防,可惜這位朋友可能因為年年報告都差不多所以就沒有年年去做體檢。有朋友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都「中了」,但仍然不戒口和做運動,每天只靠吃藥來控制病情。這位朋友怕COVID-19,非常謹慎,人多的地方總不去;其實中了三高會否比中了COVID-19更危險更值得戒備?

去年聖誕節和朋友參加遊輪旅遊,大家都盡情吃喝,由早吃到晚,不亦樂乎。雖然這樣,我們仍然堅持做gym的習慣,只要不是「上岸天」,留在遊輪的日子都會去頂樓做gym,一則幫助消化,二則鍛鍊身體。同時,我們也向朋友介紹頂樓健身室的設施,鼓勵他們一起去運動,可惜沒有一個人對做運動有興趣!他們當中不乏三高或BMI超標者,而且平日也沒有運動習慣,也沒想過為自己的健康行多一步。

在疫情期間我們開始有了去戶外公園免費做gym的習慣,後來為了有更好的鍛鍊儀器,我們就索性「入會」,keep住每星期最少做一次gym。其實,據我們觀察,健身室內也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呢!

此外,有保險公司為了減低驚人的醫療開支,與相關機構合作推出了免費網上物理治療運動計劃(digital clinic for joint and muscle pain),[1] 我們也報名參加了,他們會免費送來地蓆、張力帶和感應儀,只要在家戴上感應儀跟著手機的App一起練習就可以了,每天只需花40分鐘便可以完成頸和背部的運動,還有專人跟進練習成果。此外,還有網上減肥計劃(digital weight loss program),[2] 歡迎BMI超過25的人士免費參加。

有公司也為了減低龐大的醫療開支便把全年的所有有薪病假、年假、事假等等全部合併,讓員工可以自由運用。換句話說,員工可以把應有而未享用的病假變成了自己的假期;請病假愈少自己的假期就愈多。有公司在單位內設置標準健身室和浴室,鼓勵員工於工餘時間做運動,亦有公司與坊間健身會合作,員工可以以特惠價做gym。以上種種,目的是希望員工健康些、省些保險開支,達到雙贏。

除了有規律的運動外,幾年前有一位已「登六」的朋友這樣忠告:若果發現身體有甚麼不妥,不要拖延,要馬上諮詢家庭醫生。我和家人一向諱疾忌醫,當時不明白,現在也開始逼自己真誠面對身體各方面的問題,積極求醫。

我們也認識一些年青人,他們也非常注重運動,除了自己鍛鍊外,還相約做gym、相約視像(雖有地域限制但仍可在家一起各自做運動)、相約習武(打空手道)、相約行山……其實適當的運動除了保健之外,還可以讓運動的人心境年青、身心開朗、抗衰老抗抑鬱、增加活力……好處多不勝數。最近有兩位在加拿大的朋友都不約而同向我介紹了同一個在家走步的運動視頻,每天只需花20分鐘跟著影片做就相當於走了一里路。[3] 若嫌走步太辛苦,不妨考慮在家「踏櫈仔」,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帶氧運動,只需一張紅A膠櫈仔,踏上踏落像行樓梯一樣,方便簡單易達成。當然,人們可因此而失去了落雨不能做戶外運動的藉口,但對於不願做運動的人來說,他們還有更多更好的「理由」。那麼,怎樣可以鼓勵到人們「自己身體自己救」?怎樣可以鼓勵到人們積極承擔「管理自己的健康」而將來不用別人來收拾「殘局」?也許21天建立習慣的法則會對大家有幫助。[4] 另外,亦有研究指人們最快是18天,平均是66天便可以建立新習慣。[5]

大約五年前開始,我和丈夫意識到年紀不輕了,百病將會纏身。為了自己的配偶、為了女兒、為了家人,我們下了決心建立有規律的做運動習慣(不再是得閒才做)。聽了很多朋友要承擔其親友巨額的醫療費用後,心想:假如我們自己也無能力全數負擔的話,就只好叫我們摯愛的女兒來埋單?我們會否因此而製造了跨代貧窮?況且,我們在婚姻盟誓時豈不是說要與對方白頭偕老、守護對方直到地老天荒?我們不單要向配偶忠誠,守護自己的身體不獻給第三者,同時也要向配偶負責守護自己的健康不獻給病魔,盡力一起活到最後,縮減令對方再度單身的日子。

去年聖誕節在遊輪時,我們特意掛了一隻聖誕襪掛在房門外(通常是兒童或青少年人才會這樣做)。結果收獲不錯,有旅客給我們糖果和玩具,還收了一份一生中最特別的聖誕禮物──避孕套一個。看來這位送出禮物的旅客在鼓勵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免得「攪出人命」後,要麻煩家人或社會來埋單。其實努力守護自己的健康,也是一種負責任的人生態度,避免日後由家人替我們埋單,支付各項醫療費用。


[1] “Your digital clinic for joint and muscle care,” Hinge Health, accessed May 24, 2023, https://www.hingehealth.com. 有關這個計劃的介紹:“The Hinge Health app has everything you need. Get your exercises, reach out to your care team, and learn about your condition. Our physical therapists demonstrate your exercises and suggest modifications as needed, so you can exercise with ease. The Hinge Health app helps you set goals, stay on track, and celebrate all your wins, big and small. Our digital clinic for joint and muscle pain gets people moving and keeps them moving to reduce unnecessary surgeries and opioid use.”

[2] “Wondr Health Expect It,” wondr health, accessed May 24, 2023, https://wondrhealth.com. 有關計劃的介紹: “It is a digital behavioral change program that teaches skills to help you create a healthy relationship with food, sleep better, lower stress, and improve your overall quality of life—without counting calories or giving up the foods you love. Each week, you'll learn science-based skills through on-demand video lessons taught by expert clinicians, coaches, and chefs. Watch or listen on any device when it’s convenient for you. ”

[3] Walk at Home,“1 Mile Walk | Walk at Home,” YouTube,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7, 2020, https://m.youtube.com/watch?v=iok-dkEfNtg&feature=youtu.be.

[4] Lakshmi Jaismha,“21 Days Habit Theory – The Truth You Need to Know,” Healthy Stripe, last modified February 26, 2023, https://healthystripe.com/blog/21-days-habit-theory.

[5] Phillippa Lally et al., “How are habits formed: Modelling habit formation in the real world,” Wiley Online Library, last modified July 16, 200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ejsp.674.

世上可有肥美人?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19/05/2022

在「大家歸瘦」大行其道的今日,肥可以是美嗎?一個電視台「另類」選美節目《肥美人》,叫大家再次認知何謂「肥與美」。其實何謂肥?肥與美有何關係?你真的是肥胖嗎?由肥胖是「罪」,衍生出種種減肥的討論。其實,如何才能好好減肥,保持身體健康?

論到肥與瘦,坊間裡當然有很多標準和看法。不過,我們還是先從《說文解字》入手吧:肥是「多肉也。从肉从卩。」[1] 肥的本義為胖,脂肪多,與瘦相對。而肥也有厚實、茁壯的意思,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葵》:「人足踐踏之乃佳。踐者菜肥。」當中的「肥」就是指菜生長得厚實、茁壯。肥也可以解作厚重、豐富,如《戰國策.秦策四》:「省攻伐之心,而肥仁義之誡。」,當中的「肥」就有豐富的意思,即豐富地(多多)施行仁義。而除了對於人的描述外,「肥」同時也表示土地肥沃及使土地肥沃,就如《荀子.富國》:「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以及「掩地表畝,刺屮殖穀,多糞肥田,是農夫眾庶之事也。」這些都是指到土地的豐美。連帶與肥相關的詞語,如「肥美」(富裕充實)、「肥缺」(報酬優厚的職位)等,都帶有美好的意思。[2]

相對地,瘦字在《說文解字》有如此解說:「瘦,臞也。从疒,叜聲。」[3] 瘦的本義為肌肉不豐滿、脂肪少,與肥相對。瘦也會用來表達細小,如北魏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種麻》:「截雨腳即種者地溼,麻生瘦」,當中的瘦便有細小的意思。同樣地,瘦也表示土地瘠薄、不肥沃,如唐代詩人杜甫寫的〈秦州雜詩〉之十三:「瘦地翻宜粟,陽坡可種瓜。」瘦也表示消損、減少,如杜甫寫的〈無家別〉:「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悽。」而由瘦而起的詞語,如:瘦弱(消瘦而衰弱)、瘦削(消瘦、肌肉減削)、瘦骨嶙峋(瘦到骨骼突出可見)等,當中意境真是十分淒涼。[4]

由此看來,今時今日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在古代中國並非如此,起碼可以說:肥胖並不是一種劣勢,反而讓人嚮往。這可能因為在古代社會中,食物供應既不豐足,亦不穩定,人的死亡率也很高,有著肥胖的身體,就像代表著強壯,富有,豐衣足食。事實上,就如生於唐代,有著中國「四大美人」美譽的楊貴妃,據史籍記載她也是身材豐滿的,參選今天的《肥美人》選美,絕對是冠軍級大熱。而論到婚姻,傳統智慧認為豐滿的女士「好生養」,胖人比瘦人又會更受歡迎(起碼在不少長輩眼中如是)。

然而,在中國傳統裡,瘦/秀美也是有人欣賞的。有名句這樣描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兩位侍妾樊素和小蠻:「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5] 這裡說小蠻的腰肢如楊柳般纖細,這反映了肥美以外,纖細靈活的腰肢在當時也備受讚譽。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當中也提到與詩人一起的青樓女子「楚腰纖細」,反映當時的一些審美標準。由北宋、南宋、到明清時期,同樣欣賞這楚楚可憐的姿態,當中又以將女士纏足,使她們走路時扭扭擺擺,弱不禁風的病態美文化,尤其禍深。

明光社

而對於執著「纖腰」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春秋時期的楚靈王了,上文提到的「楚腰」,正是指楚靈王愛好細腰女子。楚靈王是春秋時代有名的暴君,窮奢極欲之餘、又有十分特殊的喜好:他很喜歡人有著纖瘦細腰,後來就流傳了為得楚靈王的專寵,妃子宮女們努力節食減肥,為了瘦出小蠻腰,有宮女甚至吞下布帛,為著能縮胃節食,類似的節食減肥方法在今天也有,可說是穿越古今,[6] 純粹為了追求瘦而這樣減肥,實在是慘無人道。然而這可是天大的誤會,記載此事的《墨子.兼愛中》寫到:「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楚靈王是希望男士大臣們細腰,和女性審美其實沒有甚麼關係。而或許正因為人人餓得瘦弱昏昏,人心思變,這位楚靈王結果被推翻,不得善終。

肥瘦之爭,其實也見於我們的信仰中。大家熟悉的「七宗罪」(Septem Peccata Mortalia),其中一項,就是暴食了。但同一時間,在《聖經》中,肥甘又是祝福的標記,如約伯記三十六章16節:「神也必引你出離患難,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詩篇三十六篇8節:「他們必因你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都是豐豐富富,滿有福樂的。

其實,討論肥與瘦的問題,恐怕直到世界的末了,也是沒完沒了。或許我們可以打個和,「燕瘦環肥」,大家縱然姿態各異,但是各有各的美,既可是楊玉環一樣的肥美,也可是趙飛燕般的輕盈,以此作為公道的標準,可以嗎?事實上,不論過肥,還是過瘦,都是不健康,過份追求更會變成病。合乎中道,身心健康,就是最美了。


[1] 意思是,肥即「多肉,過份肥胖,就應節食。」

[2] 〈肥〉,「漢語多功能字庫」,2014年7月8日,網站: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肥

[3] 意思是,瘦即「身體輕脂少肉,字形採用疒作邊旁,採用叜作聲旁。」

[4] 〈瘦〉,「漢語多功能字庫」,2014年7月8日,網站: 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瘦

[5] 有說此句的正式出處為唐代孟棨寫的《本事詩.事感》,參:何不秉燭游矣:〈白居易詩「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中小蠻腰指甚麼?纖細的腰?〉,「人人焦點」,2020年12月16日,網頁:https://ppfocus.com/mo/0/co24e5aec.html

[6] 在現代社會,減重手術是對於身高體重指數(BMI)超過40kg/m2,或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問題,曾經嘗試過運動和節食,但成效不彰的人士而設。最基本的有放置人造膠水球於胃部以減少食量的胃鏡治療,到大型的胃繞道手術都有。筆者肥胖,也曾以這方法減重,感受良多。白映俞:〈減重手術怎麼做?真的有效嗎?會不會有副作用?(懶人包)〉,「照護線上」,2019年5月17日,網站: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9/05/bariatric-surgery.html

我的身體很美麗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4/11/2020

人對美麗外表的追求不分性別和年齡,為人父母的或者會發覺年幼的子女十分愛美,但有時對美麗過份執著,卻會令子女在成長路上帶來困擾。當子女覺得自己外表不夠吸引、不夠瘦、不夠高大……這些不足夠彷彿在指責「我不夠好」,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家長們應怎樣引導子女在追求美麗之時,也別為自己貼上「不夠好」的標籤,並且學習喜歡自己的身體呢?

 

擴闊美麗的標準:身心靈強健

有些人為了減肥而過度節食,或令身體受損。家長可和子女一起回憶一次生病的經驗,從而帶出健康的重要性,讓子女明白當我們生了病,雖然有想參與的活動,也只好作罷,就算勉強參與,也不能樂在其中。筆者認為家長可擴闊子女對美麗的標準:真正美的人應該是充滿活力,身心靈強健。家長不妨和子女一起到運動場,觀看一下在跑步的人,引導子女觀察三類人:

第一類:體型結實的人,充滿活力,跑幾個圈也能輕鬆應對。

第二類:體型肥胖的人,身體彷彿很重,舉步維艱。

第三類:他們看起來很瘦,但好像不夠體力向前跑,有點吃力。

家長可問子女喜歡哪一種體型的人,以及為甚麼?家長可以指出,第一類型的人的身體最為強健,而我們要有強健身體,才有能力完成當做的事,從中得到滿足感。

 

合理期望 持之以恆

家長可進一步問子女,若我們想身體變得強健,體態結實,每星期需要跑步多少次呢?要跑多久才會看到成效?有些人對追求美麗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希望做一次運動或做一次美容療程,美麗就會於短時間內、甚至立即就會出現,否則就會洩氣,甚至放棄。例如一週跑步三次,每次半小時,及後發覺體重沒有改變,便放棄了。持之以恆可是十分重要,上文所提到的第二類和第三類人,雖然期望身體有所變化,但就外型或體力方面來看,即使未見成效,但他們仍繼續努力,家長可教導子女欣賞這份堅持和決心,並幫助子女設立合理期望,配以合理付出。這個想法能讓子女更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向所訂的目標逐前進。

 

接納自己的身體

筆者認為家長需要教導子女明白,人的一生只有一個身體,是絕對值得珍惜和保養。家長們可教導子女去接納自己整個身體,沒必要將身體上的脂肪或乾紋看為死敵,百般嫌棄,因為那是寶貴身體的一部份。

人的一生會遇見不同的事物,但這些事物總會有離開的時候,不過,我們的身體總是伴隨著我們。身體亦標誌著我們生命的進程:嬰幼兒期的快速成長、青春期的發育、中年期的皺紋白髮、老年期的身體衰老等。身體是我們的情感寶藏,喜怒哀樂會隨身體變化而有所改變;身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好朋友,默默地陪伴著我們度過每一個時刻。身體就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們應坦然地接納自己身體上的「美與醜」,與自己的身體融洽相處。若連自己都嫌棄自己的身體,就很難相信自己是被愛和被接納的;心靈很難平靜、舒暢。

 

用詞得當的勸告

筆者認為這個社會有時失去了平衡,有人為了做生意、為了賺錢,會不斷推銷,催迫我們過度追求某些標準。這些「狹隘的美麗」傷害了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令人身心疲倦。父母既愛惜子女及其身體,就應由小教導子女認識身體健康和美麗的正確關係。筆者建議父母可留意自己的用詞,避免不經意地加上某些不合理的標準。例如父母的出發點是希望子女擁有正常視力,卻對子女說:「有近視就要佩戴眼鏡,變四眼仔四眼妹就不美啦」,若果子女真的需要佩戴眼鏡,到時就很自然地覺得自己不美了,拒絕佩戴眼鏡,或在學校裡把眼鏡放著不用,這些都不是理想的結果。父母可以健康為本的出發點,提醒子女,例如「看電視要有節制,否則對視力受損,生活上會很不方便」;由「吃太多會變肥仔肥妹,就會被人笑」,改為「過度飲食會容易肚痛及過胖,身體會出問題,就要時常服藥控制病情。」

人總喜歡被稱讚,當子女問父:「我美嗎?」,家長的答案是舉足輕重的,一個合宜的讚美能讓人樂上半天。家長可按著子女的獨特性,加以讚美和欣賞,例如「你的外表很美呀!你的笑容很甜,令媽媽很窩心;你的心很美,因為你的想法很正面,媽媽也時常被你鼓舞啊!」不少研究均指出運動時身體會釋放出多巴胺,令人心情愉快,筆者認為父母不妨盡早培養親子運動習慣,一起強身健體,令身體和頭腦因得到適量鍛鍊而變得更健康,與子女一起變得更美。

運動好處多

適當的運動對健康很重要。有營養師指出,運動雖然無法立即令人變瘦,但就有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肌肉、維持好心情等好處。[1] 而衞生防護中心就建議市民參與體能活動,如選擇每週進行最少2.5小時的中等強度體能活動,或每週1小時15分鐘的劇烈體能運動。[2]

 
 

[1] 〈【減肥】佳節暴飲暴食後要瘦身!營養師指忽略這件事狂運動仍難瘦〉,《香港01》,2020年10月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教煮/532033/減肥-佳節暴飲暴食後要瘦身-營養師指忽略這件事狂運動仍難瘦(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7日)。

[2] 〈建議的體能活動量〉,衞生署 衞生防護中心,2016年3月7日,網站:https://www.chp.gov.hk/archive/epp/tc/indexe585.html?MenuID=9(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7日)。

從創傷到復原

李耀基醫生 | 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先後任職於聯合醫院、葵涌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等精神科部門。在不同精神科相關的範疇,如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成長,以及各種心理治療有較大興趣及有較多涉獵。曾有十多年時間在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部門服務。
05/11/2020

引言

最近一年多在香港人的生活裡,「創傷」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從2019年6月開始「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觸發的武力衝突及人際關係撕裂,以至新冠肺炎所引起恐慌、不安及憤怒等情緒,都叫大家關注到巨大壓力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其實,近年在精神心理學上對於「創傷」及「復原」都有不同層面的治療理論以至臨床研究,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甚麼是精神上的「創傷」?

在精神醫學層面上,和創傷有最直接關聯的診斷,就是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PTSD是指人在遭遇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的問題。這些壓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身體性的傷害、以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等。其中主要症狀包括:

  1. 創傷經驗再體驗:在創傷事件過去後,當事人可能會做惡夢,夢見同樣事件發生。又或者在白天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因而再度感到受創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是「侵入性」的,愈不願意想起反而愈會想起。
  2. 過度警覺:當事人會持續處於「非必要」的警戒狀態,這會使得人變得無法專心、易怒、失眠、焦慮,嚴重甚至會有衝動的自我傷害行為。
  3. 逃避及麻木:有人會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
  4. 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如責怪自我或他人、情緒低潮、疏離他人等等的情況。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精神醫學界開始重視PTSD這問題,也正式將之成為精神醫學診斷。初時,大家的焦點主要在退伍軍人身上。當他們在戰場上經歷了很多命懸一線的場面,長期處於生死未卜的恐懼及壓力之下,在退伍回國之後會有機會出現PTSD症狀。(如大家有看過一些80、90年代荷里活有關越戰的電影,你會發現當中其實是有很多關於PTSD症狀的描述。)其後,大家也發現在一般生活中,如果遇上非常暴力的攻擊、威脅的時候(如性侵犯、暴力虐待、對性命有威脅的意外等等),當事人也有機會出現PTSD的症狀。

 

PTSD症狀背後的心理因素

和其他精神科疾患一樣,大腦功能失衡和心理壓力是同樣的重要以及是互相影響的因素。但在這裡我會將重點放在心理的因素上面。

如之前所述,受創傷所影響的人,在經歷創傷之後,會在一般被視為「正常」及「安全」的環境下,突然「入侵性」的重現那和創傷經驗相關的體驗感覺。如腦中浮起當時的畫面、聲音、氣味以至重新感受到當時的情緒等等。由於那創傷經驗對於當事人來說,是極其痛苦的事,所以那「親歷其境」般的體驗是極其可怕的。而且,莫名其妙地出現一些自己極力想制止的感覺,會令人產生一種「我是否失控了」的恐懼。於是,當事人自然地想重新掌控自己的感覺,減少不安。而當中「逃避」有關創傷的環境提示,以及提高自己對「危險」的警覺性,都可令當事人得到短暫的心理紓緩及安全感。而極端一點的,當事人更可以在無意識之中進入了一種「麻木」甚至「解離」(dissociation)的狀態:一個清醒但沒有了相關感覺的狀態。這樣,當事人可以短暫減少那些和創傷經驗相關的傷痛。

我們人類的記憶不像電腦硬盤(hard disk)一般,對事情平鋪直敘地如實記錄下來就算。情緒因素對於我們大腦的記憶系統是有著重大的影響的,大家試試回憶上星期你生活中發生過甚麼事情,而當中附帶著比較強烈情緒的事情(包括:喜、怒、哀、樂、憎、惡等),是比較容易被記下來的。

如此一來,可怕的「創傷經驗再體驗」出現的其中一個主因,是因為創傷經驗相關強烈情緒會加深了那創傷的記憶。所以,此「體驗」出現在有深刻創傷經歷的人身上的機率是非常之高的。問題在於逃避、過度自我保護、麻木以至解離的反應,全部都是以否定或漠視相關情緒的方向去處理那痛苦感覺,阻止大腦去重新整理那些相關的感受及記憶。那麼,那些恐怖記憶只會愈來愈牢牢地和那創傷不安的感覺糾纏在我們大腦中。因此,「創傷經驗再體驗」也不會停下來,甚至只會愈來愈頻密及強烈。

如果,那和創傷經驗相關的情緒不單只是危及自身安危的失控感覺,而更加上一些令當事人更難堪的感受,如:性侵受害人的羞愧感,或退伍軍人對於同袍受苦陣亡的內疚自責,也會令人更傾向用各種逃避的形式去處理創傷問題,因此更容易出現嚴重的PTSD症狀。

有很多不同類別的心理治療都可以治療PTSD,但在主流及有實證數據支持的學派裡,如何重整當事人的創傷記憶及相關情緒,都會是治療的一個重點。

 

累積性創傷和情緒病的關係

討論過人在面對巨大危機的創傷,因此可能出現的變化以至特徵之後。我們現在將焦點放回在日常生活的情況上面。

精神科有一簡化的類比去了解壓力與情緒健康的關係,叫做壓力—脆弱模式(Stress-Vulnerability Model)。

如果將大腦健康地承受壓力的接受能力看為一個容器,而壓力就是加進去的水。巨大的壓力(超大量的水)能超出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因而令我們產生相關的情緒症狀(容器滿瀉了)。而容器的容量決定於本身的設計(在遺傳學、基因和情緒病相關的因素),也要看容器裡有多少之前遺留下來的雜物(早期成長中心理上所受的傷害)。而容器的容量愈少的話,少量的水即可引致滿瀉的狀況。所以,遺傳因素以及早期成長上傷害也可令人在面對相對較輕的壓力下引發起情緒病症狀。

在大腦結構來說,杏仁核(amygdala)是其中一個主要和控制情緒相關的地方。在早期兒童成長階段,外界環境以及和身邊親人的情緒互動、刺激,會影響大腦發展的方向。而在這關鍵成長階段出現了過多壓力性的情緒刺激,如:突如其來的分離,情緒上的需要被漠視(emotional neglect),虐打(physical abuse),欺凌(bullying)等等,都會令到杏仁核以及相關的大腦組織在這些的壓力之下,發展出過度活躍的情緒管理系統,以致成長之後的大腦會對壓力出現「過敏」反應,因此有較大的機會出現情緒病症狀。

而且很多時候,這些成長期的過度壓力都不是一次性的。反而傷害更大的是長期暴露在如此不合適的情緒刺激之下。

或者你會問:誰人成長期中沒有壓力?那麼我們是否個個都有情緒病?當然,情緒病的確可以找上我們每一個人。但同時,我們也要再明白多一個概念,幫助我們去了解如何平衡壓力創傷對精神健康的影響,那就是抗逆力(resilience)。

之前提過,幼年時所承受的心理創傷,可令大腦內杏仁核及其相關組織產生過敏反應,因此成年之後會有比較高的機會出現情緒病。但其實大腦運作,在某程度上和身體其他系統如何應對外來攻擊以及壓力,有著相類似的地方。

身體在遇上病毒細菌入侵的時候,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有了抗體,之後再遇上同樣的病毒細菌時,我們就有能力抵抗它們,保持身體健康。那就是我們對病毒細菌的「免疫力」。但如果那病毒細菌是大量的侵襲的話,又或者它們有著非常強大的殺傷力,超出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承受能力的話,在抗體出現之先,病毒細菌已經可以對身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甚至會令我們死掉。所以在生病時候,適當的照顧以及相關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捱得過病毒細菌的侵襲,我們之後便會有更強的免疫力。

這就像英諺所說“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意即「沒有把你殺死的東西,會讓你更強壯」。

但最重要的是,這必須是在死不掉又或是沒有造成嚴重傷害的情況之下,才有後話。

創傷的壓力就像病毒細菌一般入侵我們,分別在於,精神上的壓力能摧毀的是我們大腦對創傷性壓力的防禦能力。但如果我們能夠建立良好的精神健康基礎,而且在創傷性壓力出現的時候,能夠有合適的處理以至治療,捱過了壓力之後,我們往往可以擁有更佳的精神「抗逆力」。有學者稱之為壓力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或者你會問,最好的處理是否叫人在成長期間都避免所有創傷性的壓力?

我想,我們的世界並不完美。我們可以盡量減少一些嚴重的人為悲劇,但有很多的壓力來源並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如:親人生病、離世、意外、以及人際關係的問題等等。所以,學會如何合適地處理壓力可能引致的傷害,從而建立起精神上的抗逆力,便至為重要。

在討論如何「正面」處理壓力引起的情緒問題及建立抗逆力之前,先回顧一下之前討論過的東西:

1. 從PTSD的症狀去認識情緒創傷的特徵。

2. 「創傷經驗再體驗」的概念,創傷情緒記憶的形成及當中可能出現的惡性循環。

3. 成長期出現的累積性的情緒壓力性創傷和情緒病的關係。

4. 精神抗逆力的概念。

在此容我作一個概念性的小結:壓力引起的創傷是一個「情緒」問題。

不知道你看到這裡,會否奇怪我為甚麼要強調這「阿媽係女人」的所謂概念?原因是:否定及逃避情緒相關的問題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我們「知道」有情緒需要被處理,但我們未必「相信」那是重要的事,更可能我們不「覺得」需要那麼認真去處理,又或者我們不「想」去處理。

所以,如果要認真地面對「從創傷到復原」這個課題,我們必須要明白(在頭腦上的認知以至到心裡的接受及重視)處理及面對和壓力相關的情緒的重要性。

最近,有一個叫「加速體驗性動力學心理治療」(Accelerated Experiential Dynamic Psychotherapy, AEDP)的心理治療學派的理論,對我在精神治療上有著很深刻的影響。當中有一個概念:情緒變化三角地帶(Change Triangle),我會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情緒變化三角地帶,顧名思義,當中有三個元素:核心情緒(core emotions),壓抑性情緒(inhibitory emotions)以及不良防禦機制(maladaptive defense)。

核心情緒包括了一些在心理學上被視為普遍的情緒(universal emotions)的東西,如喜樂、憤怒、討厭、哀傷、害怕、興奮等等。它們是「必然」也「必需」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就是universal的意思)。但我們會傾向避開那些所謂「負面」的情緒及否定它們的重要性。(如果你這刻聯想到電影《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那就對了。之後我會以這電影做例子去討論情緒變化三角地帶這概念。)

如果,我們無法適當地宣洩及處理這些核心情緒(尤其是那些所謂負面的情緒),當中情緒能量就會轉化成壓抑性情緒: 如羞恥感(shame)、內疚感(guilt)及焦慮(anxiety)等等。這些壓抑性情緒通常都會令當事人產生更難受的感覺。

於是,我們就有機會進到不良防禦機制的狀態,去防禦這些太難受的壓抑性情緒,如:逃避、麻木、過度自我保護行為、轉移視線等。

合理地宣洩及處理核心情緒讓人得到真正的精神健康狀態以至抗逆力(心靈開放及放鬆的狀態open-hearted state)。反之而言,核心情緒被過度壓抑的話,情緒能量便會走向壓抑性情緒那方向。那是一個「掘頭巷」。久而久之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垃圾」便可構成很多問題。

在電影《玩轉腦朋友》中,住在主角Riley 腦袋裡面的角色阿樂(Joy) 認為她是Riley最重要(甚或是唯一需要)的情緒。她不容許阿愁(Sadness)去觸碰任何一個在Riley腦袋裡面的記憶球,那代表著「健康的人是不應該有著哀傷記憶的」這觀念。同樣地,其他的情緒角色如阿驚(Fear)、阿憎(Disgust)及阿燥(Anger)都是被邊緣化的。

試想想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否都有傾向覺得「開心快樂」是唯一對我們重要或有用的情緒呢?「唔好喊啦!喊都冇用㗎!」「發脾氣係解決唔到問題嘅!」「乜都驚,你冇用嘅!」這些句子是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以至在我們心中)經常出現?

之後,Riley面對搬家轉校所引起一連串的問題:她哀傷,因為她失去了朋友及她喜愛的冰球運動;她害怕,因為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及生活習慣;她不滿,因為爸媽在搬家安排上有很多不妥當、遠差於預期的地方。但在阿樂主導的腦子裡,這些情緒都是不被容許的。Riley在眾多交雜的情緒中產生了無力感及焦慮。之後,有些感覺不見了(故事中阿樂及阿愁意外地離開了控制室),而在其他的情緒也失去了平衡之下,Riley進入了一個「抽離」的狀態:沒有了平衡的感覺,失了控的她做出了一些失常的行為。

在面對現實生活壓力之下,「負面」情緒是必然會出現的。缺乏面對、整理情緒的方法及能力的話,情緒能量就會在情緒變化三角地帶上走向壓抑性情緒及不良防禦機制的方向,最終只會產生更多更大的問題。

經過一輪冒險之旅,阿樂和阿愁終於安全地回到控制室。阿樂明白到阿愁(及其他的情緒)對於Riley都是同樣重要的,於是她讓阿愁去處理那些記憶球及控制台(意味著哀傷是被容許、被接納及被視為有用的)。Riley哀傷感覺回來了,她在這哀慟推動之下從那「抽離」的狀態走出來。對爸媽的真實情感叫她放棄了離家出走,回到家中面對爸媽,哭訴自己的問題。在傷心哭聲之中,爸媽明白了Riley的感受,而他們也願意分享自己在面對當下困難的情緒及想法。在此過程中,回應及肯定了Riley不同的情緒。之後,療癒出現了。Riley眼淚中夾雜著笑容,大腦的記憶球變成了七色,控制室的儀器性能也因此而進階了,變得有能力去處理更複雜的問題及情緒。阿樂在七色的記憶球中,更發現了Riley曾經因為輸掉比賽而傷心痛哭,但也因此加深她和朋友的關係,帶來了喜樂。哀傷和喜樂(以至到其他的「正面」「負面」情緒)其實是可以(也是需要)共存的。

我們要明白每一個核心情緒都有用、也都重要。「害怕」叫我們逃離危險。「憤怒」保護我們免遭羞辱,給我們力量去抵抗不公的事情。「厭惡」讓我們避開有害之物。「哀傷」給我們機會去改變、成長及去學習包容。壓力其實也可以給我們每一個帶來像Riley一般的成長契機。其中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去接納、明白及回應我們每一個情緒。而同時,身邊人能否保持著開放的心,去聆聽、理解當事人的分享,以至感同身受的去體諒當中的感受,給予合適的支持,也是極為重要的。在不同的情緒都被合適地回應時,情緒及相關記憶便有會被重整,更複雜的情緒也能被處理。

學習和不同的情緒去相處,建立起成熟的情緒調節機制,我們便能「從創傷走到復原」。

在電影裡,主角們在這歷險旅程中一起努力,最後大團圓結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從創傷到復原」都是一個像歷險一般的過程。但在現代都市生活的快速節奏影響之下,我們很容易會想走捷徑,希望用最少的時間及心力,從而得到一些所謂「情緒處理」的效果。那麼,「壓抑」、「逃避」、「否定情緒」等等的不良防禦機制就大派用場了。但之後,我們不知道會有多少因為壓抑性情緒而產生的「情緒垃圾」被遺留了下來,隨時隨地的回到大家的面前,因此產生更多更大的問題。

 

結語

在有限的篇幅之下,以上分享的是我對「從創傷到復原」這課題的一些看法。當中很多地方,如處理不同情緒問題上的細節和技巧、一些其他和創傷有關的心理治療學說及理論、以至現今醫學在大腦成長的知識等等,也未能在此一一詳述。但我希望藉這次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相信是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方向及知識,讓大家可以更得力地面對近日我們身處的時代,那是一個壓力可以排山倒海地湧向我們的時代。

疫情中創造美好的親子回憶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  編輯﹕謝芳
10/08/2020

「但是一切管教,在當時似乎不覺得快樂,反覺得痛苦;後來卻為那些經過這種操練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來,就是義。」

《聖經新譯本》希伯來書1211

 

在新冠病毒仍然肆虐的日子裡,教育局宣布「就算按原先擬定日期展開新學年,面授課堂和校內活動都會暫停,直至另行通告。」[1]這些消息,代表著孩子在短時間內不能重回學校上課,留家學習和生活的漫漫日子似乎已成了常態,活潑好動的小人兒困頓在小小的空間,對家長們來說,每分每秒都是「充滿挑戰」。然而,父母如果能夠正面對待這段必經的時間,每步與孩子一起渡過,必能建立他們的健康、時間管理及自理能力的同時,更能令家庭關係變得更加親密。

 

一起建立健康體魄

面對城裡出現的第三波疫情,雖然小孩子留家抗疫是最理想的,可減低外出感染到病毒的機會,但卻有其他的情況出現。根據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最近發表的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兒童比平時日均多吃了一餐,而且增多了糖分飲料和垃圾食物的攝取量;而且還會每天多睡了半小時、多花5小時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但是運動量卻每周減少3小時,令專家擔心小朋友在疫情過後,肥胖率會提升。[2]

 

如想改善上述情況,家長們在孩子的飲食,生活作息及時間管理上都要多加留意。我們知道,許多油炸烘焙零食都含有反式脂肪,如:蛋糕、餅乾、炸薯條、西多士等,長期吃會影響血管健康,所以應減少吃零食,並以健康食物代替。

 

同時,恆常與孩子一起在家動起來,既可以放一放「電」,亦可以借運動保持身型,很不錯!衛生署有網上資源「幼營喜動校園」介紹親子體能遊戲,[3]讓家長學習與幼兒及小童一起在家玩,能訓練幼兒的肢體肌肉力量、手眼協調能力、平衡力及伸展能力,也可將家中物品活用成為遊戲物資,對孩子來說是不錯的體驗,遊戲不必買玩具,快樂是一家人一起玩就能擁有。

 

另外,每年八月初康文署都會舉行「全民運動日」,今年於網上舉行,有不同的示範短片和健體運動,亦合適一家大細一起跳跳玩玩。

 

共同訂立時間表

有關時間管理方面,原來有教育機構在今年6月,曾對四百多名幼稚園及小學生家長進行過訪問,結果有八成家長表示「無時間管教」,亦有家長削減或完全取消孩子參與的興趣班。[4]雖然明白孩子要終日留在家中會感到沉悶、無聊、空虛,甚至易激怒,但家長又不知道可以如何安排他們的時間,真是兩難的局面。

 

有心理學家指出,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訂立學習時間表,雖不用上學或外出上興趣班,但也讓他們過回有規律的生活。[5]雖不致每個家長與孩子的關係都是「困獸鬥」,但如能按孩子的喜好、能力,為他們訂下每天的時間表,大家有了一個「目標和共識」,一起按著做,也比較容易。

 

培養自理能力

除了功課,也建議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例如跟父母一起做家務,如收衫、摺衫、準備食物、煮食等,逐步逐步教,耐心地讓他們嘗試,從而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亦可在當中學到自理的能力,而不是在家中被服侍的一位。其實,在家協助日常的運作,如清潔、煮食等,亦是學過有規律生活的一種方法。

 

筆者有不少友人在這疫情間多了時間下廚,與孩子一起弄弄簡單的食物,如焗蛋糕、煎班戟。早點讓孩子試試下廚,當一下小助手,不但可以認識不同的食材,讓他們試更多食物、珍惜食物、不偏吃,亦可從為家人獻上愛心料理中,獲得滿足感,鼓勵他們繼續嘗試製作更多不同的菜式。不過,家長在當中切記不要常常挑「說三道四」,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反而應該鼓勵他們做事要有始有終,從旁提醒要小心的地方,先由簡單的任務開始做起,這容易建立起孩子們的自信心。

 

除了打機以外的玩樂

明白沒事做就想打機的心理,為免孩子沉迷,讓電子產品成為「奶咀」,其實可以一起做做小手工,利用家有的物料發揮創意也好;買模型回來砌也好,一家人一起創造好一件作品出來,都可令孩子感到滿足。

 

日子總會地過去,無長時間或短期內,疫情總會有平伏或過去的一天。在此時此刻,一家人平安留家在一起,無論是做做運動、烹調美食或製作手工,如能拍下過程或製成品,一點一滴,也會成為日後回味無窮的美好回憶。

 


[1] 〈【開學安排】教育局公布全港學校按原定日期開學 暫不提供面授課堂轉用網上教學〉,《香港經濟日報 TOPick202083日,網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713668/(最後參閱日期:2020810日)。
[2] 王淑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長時間留家兒童多吃多睡 5大建議遏止過胖〉,香港012020716日,網站: https://www.hk01.com/%E8%A6%AA%E5%AD%90/498850/%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6%AB%E6%83%85%E6%9C%9F%E9%96%93%E9%95%B7%E6%99%82%E9%96%93%E7%95%99%E5%AE%B6%E5%85%92%E7%AB%A5%E5%A4%9A%E5%90%83%E5%A4%9A%E7%9D%A1-5%E5%A4%A7%E5%BB%BA%E8%AD%B0%E9%81%8F%E6%AD%A2%E9%81%8E%E8%83%96後參閱日期:2020810日)。
[3] 〈 親子體能遊戲〉,幼營喜動校園,網站:https://www.startsmart.gov.hk/tc/others.aspx?MenuID=110後參閱日期:2020810日)。
[4] 黃穎津:〈新冠肺炎|疫情下學童在家時間增 8成家長:無時間管教〉,香港01202072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500120/%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6%AB%E6%83%85%E4%B8%8B%E5%AD%B8%E7%AB%A5%E5%9C%A8%E5%AE%B6%E6%99%82%E9%96%93%E5%A2%9E-8%E6%88%90%E5%AE%B6%E9%95%B7-%E7%84%A1%E6%99%82%E9%96%93%E7%AE%A1%E6%95%99後參閱日期:2020810日)。
[5] 〈【停課不停學】疫情下「困獸鬥」與子女增磨擦 心理學家教3招改善親子關係〉,《香港經濟日報 TOPick2020511日,網站: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629967/後參閱日期:2020810日)。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0-8-2020

甚麼是完美?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義務)
23/01/2014

人彷彿都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不論是在外觀外貌上,還是內心,我們像有無盡的能耐去追求更好、更美。中國人一句「先敬羅衣後敬人」說中了我們對人評頭品足的原因。我們的服裝衣裳,除了原本的功用,或許更能表達出個人品味、身份地位,甚或是社會潮流文化。但「人靠衣裝」這話又有多可信?如何穿著才是得體、合宜,甚或莊重與自重?這則是一個大學問!

而追求完美亦豈止於個人服飾?其實無論是自身的服飾,或是身處的世界,人類都像有一種無窮的慾望和野心,要將世界資源盡用,以將一切改良至最好、最完美…… 所以,我們有基因改造食品,我們會用盡所有資源去改善生活。
 
但問題來了:無論科技有多精準、物種再改良了多少,卻仍不見得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反而我們愈追求完美,世界卻因此被污染和被扭曲。這究竟是完美,還是弄巧反拙?
 
可能,我們要懂得如何「完」——即停止追求「完美」,才會真正發現「美」,更會見到「完全」。
 
今期《生命倫理》,我們將討論服飾以及科技,讓我們一起思考何謂合宜與完美。

服裝文化

吳慧華 (整理)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3/01/2014

大眾文化與倫理對談系列  第六回

 

都巿人習慣到商場逛街買衫,也喜愛翻閱雜誌,了解現今流行服裝潮流。今次對談邀請了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家和)為講員,藉著互動方式與12位參加者交流大家的穿著習慣。同時,大家亦探討對服裝文化的看法,並分析社會如何建構流行文化,及發掘文化背後對生命的態度和價值觀。此外,參加者更一起探討流行文化對都巿人及基督徒所引起的挑戰。

 

服飾的意義?

要了解服飾的意義之前,家和先與大家談談服飾的定義。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服飾指到衫、褲、鞋、襪,最多包括頸鍊、戒指、手錶及手鐲等飾物。原來,服飾還可以包括指甲、頭髮及皮膚。因為上述這些都會成為大家關注及修飾的一部份,儀容從來都不是只停留在衣服上。

穿衣習慣及如何配搭服飾各有不同,但一個人如何選取衫褲鞋襪,其背後理念與決定剪指甲、留指甲、留鬍鬚、脫毛,又或是決定剪甚麼髮型是一樣的。兩者不是單單為了滿足穿衣服的基本需要——保暖,也包括其他意義,例如:

1)功能需要:彈鋼琴者不留指甲;
2)尊重他人:穿著恤衫西褲;
3)回應不同場合的需要:穿著運動裝旅遊;
4)取悅自己:配戴自己喜歡或友人送贈的飾物,以及
5)表現個性及喜好:有人喜愛舒適的運動服;有人則只愛穿恤衫,又或是某種色系的衣服。

有時候,服飾本身帶有象徵意義。例如在古代中國,正黃色是皇帝專用的顏色;古代近東則以紫色為貴,又或是在古代中國,未婚者與已婚者的髮式不一樣;甚至到了今天,戒指戴在不同的指頭上也有著不同意義。

 

有沒有真正的服飾選擇權?

表面看來,大家都有權選擇當日要穿戴的服飾。有參加者分享自己每天早上打開衣櫃,看見甚麼便穿甚麼。但其實仔細回想,事情並不如此簡單。雖然大家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衣服,但挑選之餘,已不自覺地考量當日的工作性質又或是場合的需要。大家喜歡穿甚麼之餘,仍然會顧及與回應社會對服飾的不明文規定。

當一位女士得知自己那天要外出工作時,可能不會選擇穿裙子。同樣,一位男士知道當天需要搬東西時,他會選擇穿著黑色上衣。假日所穿的服飾,可以比上班或上學穿的更輕便。而當被問到如要為教會制訂崇拜主席,又或是參與崇拜者的服飾,大家又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太型」的服飾不適合上講台,有人甚至認為男士留長頭髮也不合宜。

 

誰賦予服飾意義?

有人認為留指甲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有人卻認為穿短衫熱褲返教會也不是不尊重的行為;內地人出國觀光會穿西裝皮鞋,香港人卻大都以牛仔褲波鞋為主。而當參與者都認為參加崇拜的服飾要「莊重」,但在討論過程中,大家才發現不同人對「莊重」有不同的看法。究竟是誰為服飾是否「尊重」、「得體」、「合宜」定下標準?又是誰為甚麼場合應穿甚麼衣服來定立界線?

正如早前所言,服飾從來都不是只有功能性,它的價值是由某年代、某時空與某群人所賦予的。當社會普遍認為穿西裝去飲宴才是尊重主人家的表現時,那麼當一般人去飲宴,便會立即想到甚麼是合宜的衣著。只是,這種想法會隨時間改變,現今也有人認為穿一條很貴的牛仔褲,也是尊重主人家的表現。因此,上一代與下一代在衣著上,會有不同的看法及標準。

而在現今社會,商人實在佔了重要的席位,他們帶動潮流、鼓吹消費。他們會不斷告訴消費者,做運動時一定要穿著一件懂得吸汗而又保持乾爽的衣服。然而,今天的服飾已沒有太多新元素,大都是基於舊有的設計再加以改變,例如六十年代的時尚潮流,不出幾年又會重新流行,萬變不離其中。

 

如何以《聖經》精神回應現今的服飾潮流?

當信徒嘗試從《聖經》中尋找合乎神心意的穿戴時,需要留意以下地方:

1)不可以只按字面解經,例如利未記十九章19節指到,「不可穿兩種原料做成的衣服。」《和修,下同》,這節經文帶有當時的文化處境,相信現代人很難找到只有一種原料造成的衣服。

2)而當大家最常引用「『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甚麼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這兩節出自哥林多前書十章23-24節的經文時,來考慮甚麼是合宜的服飾時,要謹記把焦點放在造就信徒群體身上。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要強迫他人與教會文化看齊,而是要如何「造就」他人。例如女士穿熱褲,對她而言是很端莊的;然而,這卻阻礙某些弟兄專心敬拜。為此,如果她願意,她可以為著造就信徒群體的緣故,改穿其他服飾。

每間教會的氣質不同,也有不同類型的會眾,因此每一間教會的界線都不一樣。教會可以嘗試訂立一些服飾規範給予會眾,不過,中間可以保留一些彈性,否則會可能淪為律法主義。當然,讓他人的生命成長,最終不是為了守規則而守規則,而是實踐信仰精神,這才是神的心意。
 

燕瘦環肥 身不由己

吳慧華 |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6/05/2013

香港不少女性跟從西方及韓日風尚,為達到瘦身減肥效果全力以赴,犧牲健康亦在所不計。早前已有研究報告表示,香港女性愈來愈高,卻也愈來愈瘦。當亞洲人身體質量指數(BMI)應為18.5至22.9的時候,有為數不少的20至29歲女性的BMI卻低於18.5,以致增加患上骨質疏鬆機會。

正當香港女士為減磅而努力之際,印度女性近年卻為了增磅而自殘身體。由於印度的《時尚》雜誌指出「骨感過時」,現今女性擁有如印度女星維迪亞巴蘭(Vidya Balan)的豐滿身形才算美麗。在潮流衝擊之下,再加上家姑或丈夫不斷投訴「太瘦」,當地有不少女性服食有機會產生嚴重副作用,俗稱「肥仔丸」的類固醇藥丸增肥。

「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說的是春秋時代的楚靈王,他特別喜歡細腰的人,無論男或女亦一樣。為了討好楚靈王,當時有大臣為了控制身形,每天只吃一頓飯。日子久了,大臣們上朝時無法站立太久;宮女及后妃們就更可憐,為了瘦,連飯也不吃。結果,她們的腰確實變細了,可是人卻躺在床上,甚至餓死。

在今天鄙視獨裁,尊崇民主的社會看來,為了一個人的喜好而餓死,是非常可悲及荒謬的事情。可是,這種為別人而活的荒誕事情,並沒有隨着時代轉變而消失。特別是年輕的女性,當中仍有不少受害者,她們都無法不理會當下潮流對「美」所定下的標準。在「健康事小、肥胖事大」的信念之下,有些香港女性胡亂進食減肥產品,又或是進行節食、不食早餐、亂戒澱粉質等,引致飲食失調及骨質疏鬆的後遺症。

愛美無罪,只是不值得為此賠上自己的健康。當人不學識先欣賞自己的身形骨架,而經常與潮流塑造下的身形比較,抹殺自己的優點,讓自己常常活在挫敗之下,這樣的人永遠無法活得自在,也無法接受自己獨特之處。

基本上,香港女性的社經地位較印度女性高很多,也較為獨立及自由。但願在審美一事上,她們也能自主與自信,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身形,無需被潮流及他人的壓力牽着鼻子走。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6/5/2013

申辦亞運與運動真義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2/12/2010
專欄:時事木人巷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在決定香港應否申辦亞運之前,我們應先考慮一個更基本的問題,體育運動的意義是甚麼?相信沒有人反對做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但單靠觀賞能否刺激和鼓勵更多市民做運動呢?

事實上李麗珊得獎不能令更多人在星期日揚帆出海,更加莫說每天苦練;香港協辦奧運馬術,最大的得益者只是吞併了香港體育學院部份場地的馬會,大部份市民轉眼之間連甚麼最基本的舞步名稱也忘記得一乾二淨;至於主辦東亞運之後會令多少父母決定讓子女選擇作職業球員,大家心中有數。

要全民參與體育活動,最重要的是由學校和家居附近的設施著手。學校的體育課除了不能夠可有可無之外,更加需要的是校方不要怕學生在中午和放學之後玩得「身水身汗」,應該更多讓學生每天穿著運動服而不一定是恤衫西褲或者旗袍長裙返學,以及在學校提供更多沖身和更衣的設施。

至於在社區方面,要鼓勵大家做運動,最重要的不是建造更多符合國際水準的大型運動場館,而是將更多市區土地劃作球場和體育館,若果不是我住所附近有足球場,我又怎可能在週末的時候抽一個半個小時和兒子去踼足球呢,坐在家中吃薯片看足球比賽,只會令人愈來愈不健康。

 

移了位置的「事業線」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7/07/2010

對於相信「掌相學」的朋友來說,手中的「事業線」越深越長代表事業有成,有大好前途及發展機會;自從去年年底一套諷刺o靚模的舞台劇以乳溝來代表女性的「事業線」後,似乎許多傳媒都以「事業線」作為綽頭以吸引讀者,越深越長代表身材越好,越性感、越能挑起一眾男士的神經。
 
曾幾何時,社會大眾都會認為人生的路向都能掌握,憑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感情及事業,都可以掌握於手裡。但近年經過一些賣弄色情的報章、雜誌長年累月大灑鹽花,將報導集中於負面評論女性的身材外貎、忽視她們的內涵和付出的努力,並將女性物化,越來越人以外表及身材來評論一個人的價值。
 
而部份傳媒對女性不公平的描述,其實是一種「漸漸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入侵青少年的心中:當o靚模勇於穿著少布服飾,坦蕩蕩地於公眾地方、展覽館任人拍攝,而傳媒對她們的行為給予褒獎,以她們賣弄身材所賺的收入作出排名,並加以稱讚… … 賦予她們這些行為一種正面價值及光榮感,令她們甘於以賣弄身材賺取金錢及機會,甘於當他人的性對象,甚至以性吸引來肯定自我。
 
但我們深知道人的尊嚴及價值不是單靠外表,一個人要成功,需要付出長時間的努力、並培養耐性、專注和智慧等內涵……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但這些價值觀對於色情販子來說卻是極之乏味,不值一提。
 
去年暑假檔期所出版的o靚模寫真集約有十多本,她們少布濕身,滴著牙膏雪糕,走盡灰色地帶,賣弄色情,意識挑逗,但淫審處審裁員承認,儘管是「踩界」,卻不能將它們定為不雅或淫褻物品。[1]藉著傳媒的廣泛報導,就已將書展成功「騎刧」,成為色慾味甚濃的商業活動。根據去年青年組織U-focus發表的統計,青年人進書展為購買明星書藉及寫真集的比率與購買學術書相若;受明星或模特兒吸引而到書展的年輕人,由08年約7%,激增至去年的18%![2]
 
炎夏將至,o靚模們開始為寫真集賣弄身材的「事業線」,繼去年十多位o靚模於書展賣寫真、送雪糕和鮮奶之後,今年將有更多o靚模以色情扮作藝術,並於書展中兜售,將書展的健康形象嚴重扭曲。筆寫相信許多市民不想再見到一群o靚模於場館內搔首弄姿,吸引一班色迷迷的男士和青少年,掩蓋了作家們所付出的努力,污染純樸的閱讀風氣… … 如果今年的書展,貿易發展局仍繼續去年的安排,不知網民會否開展「抗衡o靚模色情風潮」群組,家長們又會否考慮在今年暑假以另外一些健康活動代替書展之旅?


[1]2009/07/27,《文匯報》,A12香港新聞,〈有著衫無露點淫審處評一級口靚模寫真踩界能罵不能禁〉。
[2]2009/07/27,《都市日報》,P07港聞,〈「o靚模」入書展「追星」比例增18%〉;2009/07/27,《東方日報》,A18港聞,〈o靚模搶佔書展半壁河山 青年買寫真集與學術書 比率相若〉。
曾經刊載於:

星島日報 2010/06/06

真正的美麗達人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4/06/2010

 今年書展還未開幕,不少有待出位的(口靚)模已經「整裝待發」,希望自己的寫真集可以在書展上來一個熱賣,好讓自己名利雙收,在(口靚)模界留下光輝一頁。

(口靚)模從去年開始便成為城中熱話,當時的情況就如「年度悲歌」的歌詞所描述,「然後大報天天寫稿,蹤迹天天報,恍似世上只得(口靚)模」,當中有數句:「年輕曲線的身體,羅衣稍作遮蔽,水中搖與曳」,更點出了(口靚)模的賣點在於青春、身材及性感。而一時間,這些都似乎成為不少人視為美的標準。

何謂「美麗」是一個主觀的問題,所謂各花入各眼,不同人對美都有不同的意見或看法。隨着整形整容,瘦身及塑身文化在港興旺,普羅大眾對美的要求愈來愈高, 但往往只集中在「樣子」與「身材」這兩方面。過往一直強調美麗與智慧並重的選美比賽,現今主辦單位在宣傳上仍然着重「美麗」,但智慧這一方面卻有所缺欠。而傳媒報道最近剛出爐的十五位佳麗時,雖然也有提及她們的才藝,但有更多篇幅集中討論從她們身上所發掘出來的數字與字母。

不錯,在視覺上,俊男美女的確讓人賞心悅目。但單單以「樣子」、「曲線」、「身高」、「體重」,甚至加上「學識」來量度一個人漂亮與否又是否足夠﹖

美國有一個名為「True Beauty 」的真人騷。此節目的目的是要從十位型男美女當中選出一位最美麗的人士。在第一季的節目內,十位參賽者以為自己只是比賽「外在美」,但實際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隱蔽攝錄機之下,三位評判便坐在熒光幕前,觀察他們的待人接物,從而選出最美的人兒—「內在美」。
 
比賽項目眾多,包括會否幫助手上拿着咖啡的「演員」扶着門、在(以為)沒有旁人的情況下,是否仍會尊重他人的私隱,不閱讀他人的個人資料、會否為了比賽而說謊、又或者會否捐款做善事、有否自我犧牲的精神、會否尊重長者。內容豐富但都離不開考核參賽者的誠信度、善心、同情心、合作精神、忠心度及處事態度等一般在選美會中不會出現的項目。

姑勿論此真人騷的真實成分有多真,但此節目至少向觀眾發放一個重要的信息,便是單單擁有驚為天人的外表並不足以成為一個真正美麗的人,要真正的美麗動人,內在的美善實在非常重要。這節目把現今很多人所忽略的美麗標準重現大家眼前:待人有禮要計分、尊重他人要計分、替他人設想要計分、誠實要計分……

事實上,無論整容技術如何先進,單純的外在美仍會隨着歲月而消逝,所謂「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一個人只憑着外貌吸引人,最終很容易被人遺忘,因為「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則思絕」。惟有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他或她的真善美才能吸引他人,讓人難以忘懷,歷久不衰,成為真正的美麗達人。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4/06/2010

百件衣服一式一樣

——如何在追捧中突圍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3/01/2008

 我們如何能夠跳出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讓個人的生活由自己而非廣告主導?接著的幾篇文章,我們請來有心人與你分享「衣食住行」的小智慧。首先便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研究及對外訓練部研究主任駱穎佳先生,他對城市人如何在潮流衣飾中突圍而出有一番見解。

腰下腳一雙 手上鞋百對

「一個人有兩至三對波鞋,還可理解,一個人有百多對波鞋,就實在有點那過──瘋狂追逐名牌的行為,導致資源很大的浪費,今日香港人在衣飾打扮的追捧,也差不多。」駱穎佳笑言,時下港人一窩風追捧牌子,揭示社會衣著文化有趣的一面。

心底想突圍 打扮卻跟風

 「大家都想突出,最後卻是一窩風地穿得一樣!早前到東京,見到大部份日本人都很懂得穿戴,配搭細緻又有格調,最重要的是個個不同!」他指出,日本人勇於作時髦打扮,但香港人就未必有勇氣模仿──想顯示自己的品味,卻又怯於突出人前,是香港衣著文化的特點。

既緊貼潮流 就常被淘汰

「人人都不想被『left behind』(丟下),因為大家都希望身份得到群體的接納,勸人不買潮流衣飾,不設實際!只是還是買較『襟』興的牌子吧!不斷追逐時尚,也就只會不斷過時,徒然費力!」駱穎佳指,素淨一點的款式,「long-lasting」(持久)一些,可減少無底的耗費。

穿戴能舒適 魅力自然來

 「就如穿鞋一樣,穿久了,鞋與腳形成一體;衣服也一樣,穿久了,衣與身形也成一體──舒泰的感覺將提升自信心。」他認為穿戴過程也講求與衣物有「communication」(交流),可以穿得「feel comfortable」(感覺舒暢),自然也會穿得美麗,魅力也就自然來。

場合有不同 合襯才美麗

「即如要聯絡不同的人,就要說不同的話,不同的衣飾,也得配合不同的場合,所以我們不會穿低胸裝赴浸禮,而老師也總會有一些特定的形象──有些場合的確需要我們穿得莊重一點。」駱穎佳說,衣著也是語言,不能單以喜好搭配就赴會,應對場合,效果自會相得益彰。

穿衣襯心態 年齡非關鍵

「台灣美學家蔣勳先生,就是一位不追求名牌的老人家,他自己來來去去,也是穿那幾件襯衣,幾條褲子,可是依然得體好看!他老人家強調衣著應該與自己的心態相同,不用與青年人爭鋒頭。」蔣勳認為現代人正是迷失了內外配合的穿衣觸角,駱對此見解深表認同。

整潔能悅人 尊重自然來

「有時衣著上做到整潔,已經可以達到悅人的效果──『尊重』本身已是很好的社交語言!我們不用極端地否定潮流衣飾,只是在追尋時得小心平衡心態。」駱穎佳認為,在現今先敬羅衣後敬人的世界,有時過於依賴時裝為我們締造「self-identity」(自我形象),才是悲哀。

修養增自信 形象更突出

「有些大學老教授從來不修邊幅,從不需用時裝語言去告訴別人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他們的學術造詣,已經足以『sustain』(支撐)自己的生命和形象!」駱表示,自信心可由豐富的學問、閱歷和修養等累積,單單透過「自我時尚化」(stylization of self)去突出自己,最終都會衍生問題。

延伸閱讀:
《天地有大美》,蔣勳,遠流出版社。

美麗由獨立思考開始

——黃麗彰姑娘專訪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政策研究)
26/03/2007

那次在外國,近千度近視的黃麗彰姑娘,因為看不見臉龐側邊的玻璃,砰的一聲,鏡片即時報銷。雖然沒有傷及眼睛,但朋友自此就不斷遊說她作激光矯視的手術。「若不是當年仍屬新技術,早就做了。」可是對於同樣在頭上動刀,技術也日見成熟的割雙眼皮手術,她卻回答說「做手術?這個我就接受不了。」
 
對於美麗,黃姑娘有話說。

教內.教外

整形,只是旗號而已
現時社會鋪天蓋地,都是瘦身美白整容的廣告。部份因「外型困擾」而要求助的人也就跑到黃姑娘的輔導室。「其實很多時,這些個案背後也潛藏著關係問題:例如覺得自己的吸引力下降,憂慮伴侶對其他異性產生興趣。」不過說到底,是自我形象出了岔子。
 
女性,真的較易著迷
「其實男性也有因為樣貌而憂慮是否為異性接受的情況,不過社會讓男性有事業『搭救』,讓他們也可從這方面尋得自信心。」因為關注外型而需要尋求協助的個案,女姓的確佔多,但黃姑娘認為,這只是社會的固有價值觀,使女性更易陷在整形的網羅。
 
基督徒,不見得可以幸免
「其實基督徒也得面對人,早陣子美白和瘦身廣告非常厲害的時候,教內一樣有人花自己人工幾倍的價錢去整理儀容。」黃姑娘說,她目前處理的求助者以基督徒為主,雖然難以比較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差別,但若說基督徒可以在整形風潮中幸免,她說實在不見得。
 
愛美,不一定有損健康
黃姑娘表示,最少在瘦身的話題上,其實教會機構也抱持開放態度。「基督教辦瘦身的團體比較健康,他們並非旨在急促減肥,而是逐步調較飲食餐單。」她就曾經陪伴過一位因貪吃引致脂肪積聚太多,因而阻礙一項手術進行的弟兄姊妹在瘦身的路上同行。

人造.天然

醜陋,是人家覺得還是自己覺得?
「記得很久以前有個學生,樣貌不是太美,但人際關係卻極佳──就是因為有信心!認為人家會喜歡自己!而這種信心和喜悅,已足以提升人際關係!」黃姑娘笑言,從沒有因為純粹改善外貌而改善人際關係的個案,事實倒是:喜歡了自己,人際關係就會改變。
 
漂亮,是否一定贏得掌聲?
「只要自我形象高,跟別人交往就會顯得自然,別人也會覺得舒服;相反,就是跟人說話,也是忌諱多多:人家一個表情,也會認為是是否喜歡自己的證據,於是也就反應極大──太多這樣的投射,人際關係自會變得差。」可見要得別人認同,先得認同自己。
 
30以下,是不是一定較著緊?
假若教會肢體也難免受到整形風潮衝擊的話,那一個主內族群將首當其衝?黃姑娘認真地指出:「三十歲以下的弟兄姊妹,仍是在較為著緊自我形象的階段,比較容易受到影響。」若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就應該多點關注「自我排斥」的情況。
 
信仰,是否可以在「美」的國度站得住?
黃姑娘表示,「我們總想用有條件的方法贏取接納,所以無論是瘦身、美白、讀書云云,有時都只是討成就的方式──大家拼命在不同的領域賺取有利的條件,以贏得他人的認同。」看來我們現在所說的「美」,跟信仰上的「美」,似乎有段距離。

恩典.負債

天父創造時,就贏得無條件的接納
「我們被造的那一刻,已經擁有尊嚴和價值,去接受別人無條件的接納。」作為基督徒,黃姑娘說:「無論是美還是醜,都有尊嚴。『生命』本身已經有一種價值在裡面。」所以「愛美」沒問題,問題是當我們想用它贏取別人的接納,本來無價的東西,卻成了負債。
 
即如真和善,美是人性自然的追尋
「從生物學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每一樣的改變,都有它的功能。但有朋友曾告訴我:貝殼上美麗的花紋,就是沒帶任何功能──它是純粹為美而美!可見上帝也喜歡『美』!」黃姑娘非常樂意,把人類追求「美」的天性,跟追求「真」和「善」的情操相提並論。
 
猶似畫畫收筆,美的追求比美完滿
「即如寫毛筆字,如何收筆,是一種美;寫文章,如何寫得好,是一種美。又如電影拍得好,非但鏡頭,而是主題訊息也得有一種『美』的追求──『美』可以很有深度。」黃姑娘認為美是人生的學問,「美」到至極處,是事物完滿的狀態。
 
商人美學泛濫,以一種美麗推動消費
 
「今日的『美』實在太狹窄──何以『白』為美?『黑』不可以嗎?何以『外』為美?『內』不可以嗎?何以『大眼睛』為美?『小眼睛』不可以嗎?」黃姑娘強調,我們被商人塑造出一個單一而又只會助長消費的美感,使我們不曉得,『美』其實有很多種。

牧者.羊場

與其個別跟進,不如文化批判
「肢體因為社會的薰陶,不斷給某些商人所塑造的價值觀長期蒙蔽,教會既然是世界的鹽和光,若然可以保持頭腦清醒,在需要時批判當前文化,相信對教內肢體的幫忙會很大。」黃姑娘認為,這比教會就個別需要尋求協助的肢體作出輔導更有幫助。
 
親臨自然美地,體驗創造神奇
「大自然是我們很大的提醒,教我們知道原來神造萬物時,已經賦予了最美的形態──很多時最美的東西,都是不用花費而隨處可拾。」黃姑娘提醒,要在一個社會風潮裡站得穩,堅持的力量很多時不在密封的城市裡,親自到郊外接觸主的創造物更為有效。
 
鼓勵安靜靈修,主內察驗自省
「人在安靜之中,例如靈修,透過跟上帝的接觸,肯定自我,確立自己的價值不是由社會塑造。」黃姑娘認為,不時「向內」反思人生最終的價值,也就是「愛」,很多時都會讓自己曉得,相比於「向外」愈求愈捉不住的物質和名譽,更能教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
 
培養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
「很多弟兄姊妹,就是欠了批判思考能力,於是人家認為好,便想也不想趕著做,少有一起坐下,反思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黃姑娘說明,這就是何以大部份肢體都樂於在情人節買花、吃大餐,到結婚時又鋪排一個隆重的婚禮──難道我們不可以說「不」麼?
 
「勿讓世界太多的煙幕,打亂自己的視線。」這是多年從事婚姻輔導工作,目前為柴灣浸信會社會服務處督導主任的黃麗彰姑娘,對大家由衷的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