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互聯網

當人人做法官!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15/11/2009

 早前慳電膽事件,部分傳媒對曾蔭權是否有利益衝突的問題未審先判,同時扮演警察、檢控官和法官角色,由於曾蔭權高調回應,惹來更多的批評,因政府掌握龐大的資源,「理論上」應是強勢,當強者被欺凌,大家覺得他自己有能力處理,加上政府很多施政未能令市民覺得是真正急市民所急,因此,願意出手相助的人不多。不過,遇著受害人是一介小民,情況就絕不一樣,輿論和網上的欺凌對當事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年輕母親的抉擇

港加兩地睇
陸君樂
海外傳媒工作者 |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3/04/2009

 三月初,香港一名十四歲少女於網誌上載自拍「大肚相」及分享懷孕心情,引來社會多方迴響,不少網民批評她教壞人、不知羞恥,亦有人讚她勇於承擔事件結果,但少女後來因網上褒貶及傳媒報導評論等壓力而情緒受困,需要接受輔導,可見「罵人唔駛本」的威力實在不容輕視。 

你說打壓?我話保障!

──同時充斥媒體的《條例》聲音
整理:郭卓靈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01/01/2009

《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的檢討由2008年10月開始至12月初,社會上有不少團體及個別人士均向媒體發表意見,散見於各個媒體報導及專欄文章。其中大部份都以擔心有關條例,會對網絡資訊自由及性多元資訊的流通受到打壓,表示想放寬《條例》或不想政府監管互聯網。
 

「傳媒」回顧與前瞻

郭卓靈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3/01/2008

 
美國《時代》雜誌於2006年年終,選了「你」(You)成為年度人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民於網上形成虛擬社區,任何人都極容易於網上瀏覽和發表訊息,網上言論真假難分,影響深遠。而2007年,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引起的事件亦是我們留意的重點。

互動=改變=改善?

──「電視互聯網」是好是壞?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18/09/2009

由「Laughing哥復活」,「柴九不該死」,到批評「無綫新聞,事事(是是)旦旦」的「事(是)旦男」,互聯網上的討論對本港電視製作的迴響和影響力日增。但當電視台肯順應「網意」,改變劇集的結局,或是修改節目的時候,這真能帶動本港電視業作出改變嗎?而改變就是改善嗎?還是一貫的「換湯不換藥」,遷就收視率的動作而已?
 

三不管的成長空間

──被「Web2.0奶」餵大的青少年
採訪及整理:郭卓靈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9/05/2009

Web2.0,一個多采多姿、百花齊放的互動世界,每天緊扣著無數網民心靈。令人留連忘返的連結網絡,透過數碼及通訊科技的高速發展,其吸引力及追求者每日加增。對新一代,被「Web2.0奶」餵大的青少年來說,影響深遠。
 

「1 – 2 – 3 – 到你?」

──互聯網近年發展巡禮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9/05/2009

 
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各式各樣的互聯網絡服務,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無限機遇,帶動高增值商務發展,甚至是Wi-Fi無線上網熱點滿佈,人手一機無限上網的同時,我們卻又看見它帶來的壞影響:我們身在Web2.0的國度,但卻只有Web1.0的認知,而事實上Web3.0的文化已經「殺到埋身」……
 

一網未平一網又起

──本地Web2.0一身蟻事件簿
整理: 郭卓靈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9/05/2009

 網絡2.0的發展極為迅速,的確令我們在資訊搜尋、交流,以及溝通上方便了許多,也容易結集力量回應時事,但如果不當地應用互聯網,卻又會替自己或他人惹來一身蟻……
 
真假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