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香港首宗同性婚姻司法覆核 MK案敗訴原因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11/11/2019
代號MK的女同性戀者於2018年6月申請司法覆核,就同性婚姻權或民事結合權利,挑戰本港的婚姻制度。由於這宗案件的判決影響深遠,明光社及另外幾個團體嘗試申請介入訴訟,可惜被法庭聆訊後拒絕。案件於2019年5月底於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審結,並於10月18日頒下判決書,法官判申請人敗訴。
創造、進化與智慧設計
馬迅榮、陳希芝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11/11/2019
生命的起源關乎生存和死亡的意義,10月3日,應用倫理課程2019的第一堂,主題是「創造、進化與智慧設計」,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關啟文與參加者分享他對創造、進化論和智慧設計的思考。
私隱如何在網絡世界中洩漏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1/11/2019
根據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下稱公署)於2019年10月初公佈的數字,由該年6月中至10月初,涉及「起底」及網絡欺凌的相關個案達1,960宗,牽涉網上社交平台及討論區共12個。
基因可以決定人類的性態度及性傾向嗎?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7/11/2019
1993年Dean Hamer及其研究團隊表示已經在X染色體上找到一段DNA(脫氧核醣核酸),相信這與男性的同性戀有關。[1] 該研究受到不少人質疑,主要是因為其他研究團隊進行了相同研究,卻未能得出Hamer等人的研究結果。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
07/11/2019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譯者:齊思賢
出版地:台北市
出版:時報文化
由大學生現況看青年人性教育有何需要
梁林天慧博士
| 現任香港神託會專業培訓顧問。曾任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顧問。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教授之課程包括家庭及個人輔導,社會政策、社會服務管理等。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 引言
從海外與台灣性教育經驗看香港未來發展
關啟文、鄭安然、陳靈騫
| 關啟文教授: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香港性文化學會主席。多年來探討性解放及性倫理等議題。著作包括《我信故我思——真理路上的摯誠探索》、《是非曲直──對人權、同性戀的倫理反思》及《上帝、世俗社會與道德的基礎——當代宗教哲學的探索》等。 || 鄭安然先生:香港性文化學會婚姻倫理資源中心生命教育主任 || 陳靈騫女士:香港性文化學會項目幹事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 引言
社工如何推動性教育及個案分享
竺永洪
| 現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青少年服務),BSW, MSocSc (Criminology), MBA, Juris Doctor, Mediator & Trainer (VOM),一級企業培訓師(中國),資深外展社工,英國城市專業學會(City and Guilds)衝突處理課程認可導師,具25年社會工作經驗。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榮譽講師。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