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基督信仰對家庭價值的詮釋和信念

鄭順佳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
09/05/2008

按舊約創世記的記載,上帝把夏娃帶到亞當面前,從而創立婚姻和家庭制度,並且以十誡的第五誡,「當教敬父母」,顯明對家庭關係的重視。說清楚點,這是指一夫一妻的異性戀家庭制度。然而舊約聖經的敘事,反倒看似與這制度對着幹。單就創世記,已記載了多個家庭悲劇。

愛家、樂閱讀、有夢想

整理 : 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09/05/2008

想像香港有一天成為熱情的「書香社會」;想像香港有一天成為可親的「愛家社會」;想像你我都在奮力推動這個城市──「愛家、樂閱讀、有夢想」。
 

重整由不得自己的心靈

整理 : 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09/05/2008

三月二十八日晚上的「閱讀雲彩」,五十多人坐於明光社剛搬入之新辦公室中,不但是弟兄姊妹同行的團契和暖意,更是嘉賓講員康貴華醫生以專業和誠懇帶來的溫暖和鼓舞──也許,醫者心腸,在這功利的年頭,可能不易發現,但在康醫的爽朗和熱誠中,你卻足以感受屬於醫者的仁愛、悲憫和心腸。

再思娼妓合法化

陸君樂    |    海外傳媒工作者 | 明光社 前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05/2008
三月份本港發生的妓女連環兇殺案,有團體就此提出娼妓合法化,認為這樣才能保障妓女的安全和權益。但無論是合法化或落實「一樓雙鳳」,其實都是要求以法律途徑改變現時有關情況。
 
大部分支持者都相信娼妓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1.擺脫黑社會操控;
2.改善接客環境,以近期兇殺案為例,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冰山一角的二十萬

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09/05/2008

「華人賭徒一直傾向尋求親友協助,不少人仍有家醜不出外傳的觀念,因此求助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港大早前估計,全港賭徒有200,000之多。」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指出,超過60%求助賭徒首次賭博年齡都在20歲之前,但20歲或以下的求助個案卻不足10%,可見年輕賭徒都缺乏危機感。

奧運期間談運動精神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09/05/2008

奧運火炬運送過程連番受阻,燃起反而是中國國民的愛國情緒,網內族群實行各自各精彩,這邊廂貼上中國心表明立場,高歌「做人別太CNN」,那邊廂搶聖火玩意在網上風行,本地青年似隔岸觀火多於切膚之痛,首次舉辦奧運的光榮總沾不上身,在這個實行國情教育,建立身份認同的最佳時機,港府在硬件配套看似準備十足,軟件推動只流於各區區議會大搞以迎奧運為名的種種文娛活動,牽起關注、熱情的點子比諸奪火、侮華言論的方式來

「家道」中落 匹夫有責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9/05/2008

家庭長久以來都是我們的避難所,當我們在外面受到傷害,家庭理應是我們可以安心療傷的堡壘,可惜,今時今日,家庭卻往往成為另一個傷害的來源!當家庭觀念日漸薄弱,同居、離婚,甚至形形式式「創新」的「家庭組合」日漸普遍;夫妻之間難以再無條件地信任和付出;父母只變成了臨時監護人而不是家長;青少年在成長中失去最可靠的平台;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家庭之道」,而是我們的下一代!
 

同運議程=尊重人權?

陳碧珊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文化)
09/05/2008

當美國大選民主黨兩大候選人奧巴馬及希拉莉也分別誓言,若當選,必會致力推動爭取同志權益,為有關同性戀法例「開綠燈」。當台灣候任總統馬英九在回應詢問未來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可能性時,也指出要以尊重、審慎的態度看待,會參考國外政策,去保障人權和推動多元文化等。

國內城市婚姻閱讀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文化)
09/05/2008

中國近年婚姻統計數字(以萬計算)

色情無害?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7/05/2008

上週出現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在韓國大邱市揭發一群初中、小學的學生的集體強姦、猥褻低班同學的案件;涉案的主犯都是13、14歲以下的少年,而受害學生超過一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