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福音需要道成肉身

整理: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15/07/2008

 如果這並非一般的時代,香港亦並非一般的城市,也許從中大崇基神學院院長盧龍光牧師身上,頗能折射著這個特別的時代並香港這個獨特的城市和社群。盧龍光牧師在5月25日於明光社的「閱讀雲彩」分享會中,和參與者分享他作為身體力行的神學學者的故事。

家暴條例明年暗渡陳倉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5/07/2008

 
政府於2008年5月中向立法會議員發出一份檔案,表示政府計劃於2009年再次修訂《家庭暴力條例》,將同性同居者納入《條例》的保障範疇,卻沒有清楚交代原因。這個決定與政府之前的立場相抵觸,因此,明光社就有關事件去信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詢問政府為何突然改變立場。左面是政府覆信的主要內容:
 

5.12四川大地震

搜集及整理: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5/07/2008

 <四川大地震>[1]

 

主震及餘震
 
主震時間:2008/5/12(一)2:28pm
主震強度:黎克特制8級
主震震央:中國四川省汶川縣
主震區累計餘震:13,096次

光影拉近心靈距離?!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15/07/2008

《遊走光影間》舉行已有兩個年頭,中間涉獵了共24部電影,分享包括愛情、戰爭、家庭倫理等主題,鼓勵組員們投入戲中角色,同步思考人生路上遇到的不同抉擇;分析導演、編劇所提供種種出路、看法在現實環境是否奏效;談得投契時組員更會從個人經歷、信仰出發,收集思廣益及相互激勵之效。

眼淚以外 別具深義

採訪及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15/07/2008

「我會再次留意到自己那些平日已經習慣,但其實我總忘了去感恩的東西:諸如與我並肩合作的好同事,我的太太,我的孩子,和很多我所擁有的──須知道,就在一個月前的今天,他們如常送孩子上學,跟著上班,往後的某個時刻,只花幾秒,這一切都失去。」

四川地震的反思:可持續的重建發展

何建宗    |    博士 香港公開大學 科技學院 院長 九龍城浸信會 執事 綠色力量 會長
15/07/2008

四川遽然發生黎克特制八級地震,是內地近年最多人命傷亡的天災。哀慟過後,重建復元工作密鑼緊鼓,除了解決經濟和社會等問題,因破壞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 態失衡,如堰塞湖、水源污染、輻射性設施的清理、原始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的復修、還有億萬噸禿垣敗瓦,內含不少工業廢料、屍骸腐臭、垃圾和爆炸性物品,如 何清理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雄起!活下去!」

整理: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5/07/2008

四川八級大地震,死傷枕藉,災場滿目瘡痍,哀鴻遍野的情況,不禁令人反思:狀似牢固的建設,面對自然災害,何其不堪一擊;相反,貌甚軟弱的人,逼到生死線上,卻又拼發出意想不到的堅忍和團結──面對劇變,無論遠近,震動人心。
 
面對瓦礫前的倖存者,我們可以為他們作什麼?對於難以捉摸的人生,我們可以怎樣面對?三個處於不同位置,皆熱愛生命的基督徒,三個不同角度的體會。

四川大地震的一課

朱景玄先生    |    新界婦孺福利會 梁省德學校 校長 明光社 董事
15/07/2008

四川大地震的發生雖然減退了奧運的歡欣,摧毀無數的家園,奪去多人的寶貴生命,然而卻燃起了我們的愛國情懷,展現人性的光輝。災難發生一刻的生離死別、捨身相救,以及災後的互相守望、無私奉獻,都編織出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2008國際家庭價值會議」精華

整理:馮國強 鄒賢程    |    明光社牧養主任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15/07/2008

2008年5月9日至11日,多個團體在香港浸會大學合辦了本港首次的國際家庭價值會議,集合了美國、加拿大、國內和本港一些學者專家,共同探討21世紀家庭面對的挑戰。本文主要撮錄了大會的主題講座和一些外來講員的發言重點。

風雨中的感恩會

整理:郭麗明    |    明光社 督導主任
15/07/2008

 在2008年5月31日這個風雨飄搖的星期六早上,約40名支持者和友好不怕風雨出席了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簡單的開幕感恩會,嘉賓友好冒雨相聚於本社位於旺角花墟的新置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