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婚姻

婚姻是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人類透過婚姻建立家庭,在家庭中孕育健康的下一代,維持及促進社會的穩定性。現時社會不婚及離婚的情況日漸普遍,但有調查發現超過一半香港人仍然認為現行婚姻制度並不過時。婚姻制度雖然正面對著威脅,但它仍在發揮著它的功用。

電影小組 六月分享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23/06/2020

《婚姻故事》獲金球獎六項入圍: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劇本、最佳影片!一段看似美好的婚姻,為甚麼會離婚?維持一段婚姻的元素又是甚麼? 由關係疏離、至分居、再到離婚......家人、朋友、調解員及律師在過程中的介入,對這段關係是轉機抑或危機? 孩子的撫養權問題由自己決定,抑或交給陌生的律師處理較好  ? 六月, 我們再次在網絡上與大家細談電影,由好戲看人生。

離婚的法理情 活動花絮

06/05/2020

因為疫情的緣故,為保障講員及參加者的健康,3月24日的「離婚的法理情」講座改於網上舉辦,有30多位參加者透過網上系統參與。講員龍軍庭律師一開始分享了一位上訴庭法官的一段話,該法官說以法律解決離婚問題,其實並非最理想的,可以有其他方式解決有關問題,正如一個人病了,除了醫生,還有護士和家人一起協作,才能康復;當一對夫婦或家庭面對離異,也需要很多協作幫助,近年,法庭在審理離婚個案時,很多時也會鼓勵夫婦(尤其是有子女的),盡量透過協作解決問題,其中一個方法是家事調解。

家庭組織功能

26/03/2020

生育子女並予以社教化

離婚爭奪戰:撫養權及贍養費

17/03/2020

離婚爭奪戰撫養權及贍養費

因為疫情的緣故,原定2月19日舉行的「離婚的法、理、情」聚會被迫取消,由於很多參加者表示失望,亦提出了許多問題,現透過文章解說部份參加者關注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亦是過去一年離婚再婚熱線最多人查詢的問題,當中包括:如何填表格及離婚程序;如何計算贍養費;分居期的計算及撫養權等等。篇幅所限,本文將集中處理撫養權及贍養費的問題。

第三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花絮

13/01/2020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日子,感恩「第三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於2019年10月25至26日假恩福中心順利舉行,由第一屆開始,明光社每屆都會協辦性倫理峰會,2019年大會以「守護婚姻」為主題,邀請來自英國的大律師保羅.戴蒙德(Paul Diamond)及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教授鄭順佳博士分享,聚會約有100人出席。

婚姻是甚麼

當焦慮型情人遇上逃避型情人

16/09/2019

有些情侶明明彼此相愛,卻因溝通模式和情感需要的不同,對彼此造成傷害。兩位心理學系榮休教授金.巴塞洛繆(Kim Bartholomew)與倫納德.霍洛維茨(Leonard M. Horowitz)提出,在戀愛世界裡,人對其伴侶的依附情況可分為四類,分別是安全型(secure)、焦慮型(preoccupied)、害怕逃避型(fearful-avoidant)和排斥逃避型(dismissive-avoidant)。

婚姻「大件事」

22/07/2019

婚姻本是人生大事,但婚姻本身卻愈來愈「大件事」,甚至自身難保!

不論古今中外,婚姻本來都是屬於男女之間的事,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建立穩定的家庭,讓所有可能出生的小孩子,在自己親生父母的照顧下,安全及健康地成長。婚姻和家庭是令社會穩定,保護弱勢(無論是婦女及兒童)的重要制度,而不是簡單地讓兩個相愛的人可以一起生活。

童話式婚姻是神話?

22/07/2019

不少情侶都憧憬童話式的婚禮,渴望自己如故事中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可惜我們不是活在童話故事中。2018年香港分別有49,700宗婚姻登記,[1] 及20,321宗離婚個案,[2] 離婚率高達四成。但不離婚也不代表是幸福快樂,不少夫妻活在無日無之的衝突中。在現實社會追求幸福婚姻彷彿只是一個神話。

對終審法院裁定同性結合享有猶如婚姻的福利深表遺憾

06/06/2019

新聞稿

終審法院裁定高級公務員梁鎮罡及其於外國註冊的同性伴侶可以與異性夫婦一樣,獲得公務員配偶福利及合併評稅,本社對有關判決深表遺憾!本社初步認為:

1 承認同性伴侶關係必然會削弱婚姻制度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