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拍拖達人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4/2019

若有人積極研發供拍拖人士專用的物品,相信市場定有一定的需求。例如準確程度高達80%的「心情預測器」,能為用家預測即將見面的情人的心情,對方心情到底是晴是陰,預早知道便能達到趨吉避凶之功效,相信產品推出定會引起一股搶購熱潮。作為專業的拍拖達人,不能缺少「食飯指南針(CompassDinner)」,它可顯示用家女朋友喜歡那間食店的方向,不用無限重複以下對白:

男朋友問:「你想食咩呀?」
女朋友答:「我冇所謂呀,你話事啦!」
男朋友說:「打邊爐?」
女朋友答:「我想減肥呀……(背後隱藏的意思:你想減壽嗎?)」
相信貨品有市有價,一推出即會售罄。

拍拖人士專用品只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回到現實生活中。有人說生命是由機會率和百分比組成,若果劇情的發展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將有99%機會在街角邂逅,然後進入熱戀期,彼此佔據對方生命的99.9%,不過二人最終結局卻是無疾而終。若這是命運所迫使,你或會慨嘆造物弄人。可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知、相識,到後來彼此欣賞或互相埋怨,每個人從來都可以選擇。我們每一日都走在生命的最前線,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作自己所能承受和承擔的選擇。在每日生活的場景裡,我們可以選擇遲到、早退或缺席,你會以哪一種規則去編制你的人生時間表?

當生命的故事最終落幕時,只有將故事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的觀眾,才最有資格充當評論員。如果讓你來評論,你會怎樣評論你自己生活中的每一段對話?每一個環節?你又會怎樣回應每一個向你提出質疑的聲音?若說生命是由記憶所組成,假若讓你重看生活的每一個片段,你會回應誰的需要?你會審視誰的態度?若果有特製的時針可以把時間停止,讓你細味當中的選擇,但願你能說自己無悔。拍拖是人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片段,你有沒有嘗試多做點功課,了解對方,了解自己,在腦海多點綵排,想想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7-4-2019

相關文章

向自己負責任的選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24

人生每天都在不斷做選擇、作決定,最簡單的方法是跟大隊、憑感覺,隨波逐流、順其自然,萬一決定錯了,也有許多「同路人」,就算在最壞的情況,亦絕對不會孤單,因為有許多人「陪葬」。驟耳聽來,正常的人理應不會這般傻瓜,但現實上,受潮流、朋輩、大數據影響的人比比皆是,不願被別人看為古板落後,往往會令我們沒有勇氣拒絕一些自己不願意或不認同的要求,就像在還沒有弄清楚究竟是不是真正在拍拖之前,不少人已拒絕不了發生性行為的要求。又例如在與人工智能(AI)互動的過程中,許多人不知不覺落入了大數據的算計,卻不察覺早已暴露了自己的喜好和弱點,然後被隱藏的商家請君入甕。

因此,作為家長、老師和導師的,實在有需要在適當時候,為子女和青少年作指路明燈,讓他們看到人生原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和選擇。很多時做性教育和生命教育工作,不會即時見到果效,但最重要的是讓年青人在日後遇到一些重大決定或疑惑時,在所謂潮流和朋輩看法之外,看到另一個選擇,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永遠有權選擇,並且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個世界有太多迷思,不少社會政策和傳媒文化固然容易受所謂政治正確的想法左右,甚至會做出不合常理的古怪決定。就算在教會機構的事奉,有時亦會人云亦云,盲目跟隨以前的做法或傳統,而沒有考慮在不同的時空和處境,應有不同的考慮和做法。今期《燭光》想和大家一起衝破不必要的迷思,學習為自己作負責任的選擇和決定。

感恩是一場通往幸福的旅程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5/10/2024

「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這就是神在基督耶穌裡給你們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新譯本》)

感恩節要食火雞。話說,在1620年,一班清教徒為了逃離宗教迫害,在英國乘坐「五月花號」(三桅帆船)到達北美洲的普利茅斯(Plymouth, Massachusetts)。當地的印第安人眼見這一班人「生存不到」,便好心教他們打獵、捉魚、種粟米及南瓜等。清教徒得到當地人幫忙,有收成,決定舉行第一次「感恩節」,邀請他們的恩人參加。猶長於是帶領族人,拿著火雞等食物與清教徒一起狂歡。火雞容易燒烤,份量又足夠多人同吃,一直都是印第安人慶祝豐收的必備主食。自此之後,火雞便成為了感恩節的經典食物。

全球有不少國家慶祝感恩節,有某幾國國家(如美國和加拿大)把感恩節立為當地的公眾假期。這兩地多次改變感恩節的時間,直到1941年,美國才正式把感恩節訂於每年的11月第四個星期四;加拿大則從1957年開始,把節日訂於每年十月第二個星期一,加拿大政府宣稱這是「向全能的上帝感恩的日子,感謝祂賜予加拿大豐收。」現代人過感恩節,未必如前人一樣慶祝豐收,又或是對神表達謝意,大多只視它為一個與家人朋友歡聚的節日。在商家推波助瀾之下,彼此贈送禮物成為了「指定動作」。

展開一年「真人實驗」

無論如何,一年中有一個節日提醒人感恩,是非常有意思的;已有研究指出,感恩對人有諸多好處:「和緩憂鬱的情緒、幫助睡眠、改善飲食」、「讓人對陌生人更慷慨、更友善」、「感激最能影響幸福與人際關係,打敗了希望、關愛、創意等其他特質」、「人的腦袋很古怪,只會專注於負面的事情,要擊退腦部的負面偏見,感恩是其中一種最好的武器。」一旦把感恩建立成習慣,實在終身受用。很多專家指出,感恩帶來幸福,但真正能得著幸福並不是那些光說不動的人,坐言起行的人才能得著真正的好處。A. J. Jacobs便是其中一位相信專家的研究,並且一步一步邁向幸福的人。

Jacobs本身是一位風趣幽默、極富創意,卻又無比認真的記者和作家。他喜歡成為一隻「白老鼠」,每每在撰文之前,都親自去經歷和體驗一番才動筆。他是一位重視知識的不可知論者,卻突然覺得需要關心一下靈性。於是某一天,他展開了一個為期一年的項目,決意遵守他那從聖經中找出來約700多條的規矩。那一年,他不再穿上那一件屬於他太太的舒適衛衣(參申二十二章5節);他把繸子縫在衣服上;他在安息日不工作……待「真人實驗」結束之後,他回復了正常生活,卻發現,原來有一些經驗並不會輕易消失,已經影響著他的生命,例如——「凡事感恩」。Jacobs在《我的聖經狂想曲》(中譯本書名)提到:「這是一種古怪的生活方式,但也有點美好和強大。我從未如此意識到每天成千上萬的小好事,以及那些每天都能順利進行的事情。」他的古怪生活方式包括為到電梯把他送到正確的樓層而感恩,即使只是小事,足以讓他體會到,一天下來,有很多順利的事情,他毋須如以往一樣,只專注於兩三件不順利的事情。

「對一千個人說謝謝」行動

Jacobs之後展開了「對一千個人說謝謝」的行動,進一步深切體會到感恩的力量。Jacobs有這個構思,一來受到他兒子的啟發,二來他發現自己老是覺得不足夠,動不動便焦慮及埋怨。他希望透過面對面感謝他人,有助他改變自己的心態,讓他的人生更快樂。他在這次行動中感謝了藝術家、化學家、政治人物、機械工程師、生物學家、礦工、包裝工人、牧羊人等,一群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直接或間接讓Jacobs在每個早晨喝上一杯咖啡。

是次感恩行動比Jacobs原先構思的來得複雜,他理所當然想要感謝咖啡師、挑咖啡豆的人、在哥倫比亞種植咖啡豆的人,以及運送咖啡豆的貨車司機,但之後他又想到應該要謝謝使貨車司機有路可「運」的鋪路工人,以及製造瀝青的工人。可想而知,延伸出來的致謝名單可以無限地擴展,這使Jacobs所付出比預期的多。不過,他所得的收獲卻又是無法想像的豐碩。他出版了《幸福,從謝謝一杯咖啡開始》(中譯本書名)。在途中遇到的人和事,讓他重新反思自己的政治立場、世界觀及價值觀。他變得更有耐性、更尊重他人,以及明白群體的重要性,例如他會提醒自己,日後付錢時,要與服務員有眼神接觸,使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只是一件工具。他認識到原來一個好的咖啡杯蓋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出咖啡的香味,他學會了留意及欣賞身邊不經意的發明。他知道自己的幸福不是必然的,也變得更加慷慨,樂於捐助那些每天要走一小時才能取得安全食水的人。

感恩讓人在世界幸福地生活

謝謝「一千人」後,Jacobs結束了這一段奇特的感謝行動,但他卻不打算結束持續一生的感謝之旅,因為他相信感恩的價值及力量,他贊同David Steindl-Rast這位天主教的老修士之言:「幸福不會讓你感恩、感恩才會讓你幸福。」不單如此,身為一位父親,他亦希望兒子幸福,既然他已經養成了感恩的習慣,自然也想培養兒子有此習慣。難怪父神在基督耶穌裡向祂的兒女所定的旨意中包括「凡事謝恩。」(帖前五18)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希望祂的兒女透過凡事感恩,獲益良多,在這紛擾的世界可以幸福地生活。

現實中,不是每一個人都如Jacobs一樣,擁有充足的資源、時間、體力及勇氣,可以進行一場如此大規模的感謝行動,但只要讓感恩成為習慣,縱然只是為生活中一些小事道謝,相信人生會不再一樣。Jacobs基本上只向人和物道謝,已經體會到生命有所轉化,人們若能凡事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弗五20),又會有何經歷?想知道答案的人,可以隨時起航,在人生中來一場屬於自己的獨特感恩之旅。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4-10-2024

分辨總在抉擇前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23

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選擇,選擇是我們必須終身學習的功課,我們既可以在選擇中成長,也可能在選擇中跌倒,如何分辨真偽、以及在眼花撩亂的選擇中找到自己應走的路,就是智慧,所謂經一事、長一智,要令自己有智慧作出正確的選擇,就要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以及不斷作出反思。今期《燭光》希望可以協助大家在幾個不同的範疇內,以現實的例子好好反思,包括如何面對我們喜歡受人注意的心態,當我們在網絡上過度或過份地披露某方面的資料,究竟對自己或子女會造成甚麼影響呢?我們的選擇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此外,在這個喜歡搵快錢、賺大錢的年代,怎樣才不會讓我們的貪念掩蓋我們的理智?而當社會的氛圍令人憂慮,當坦誠正直地說話有愈來愈大的風險時,我們又應如何解讀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作出何種的抉擇?視死如歸、保持沉默還是裝傻扮懵?最後,作為關心香港的基督徒,面對神學院收生斷崖式下滑,我們又應該怎樣去解讀當前的情況?因為不同的解讀,會帶來不同的抉擇,而不同的抉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我們應該認真地好好思考,作個忠心及明智地等待主人回來的童女。

序:摸著石頭過潮流

潮流達人入門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10/2023

「青年人潮甚麼?一知半解啦!」作為家長、老師、導師和青少年牧者,要貼近潮流談何容易,但若不了解潮流而想和年青人溝通更不容易,因此,為了愛、為了關心,嘗試摸著石頭踏入潮流之中,更多認識年青一代面對的世界和衝擊,是拉近彼此的距離,跨過一些溝通障礙的有效方法。

提起斜槓、躺平、抖音、selfie(自拍)、後宮遊戲、異世界和《鏈鋸人》等等,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或者大家的了解程度又是否足以和年青人打開話匣子呢?為了協助大家可以在令人眼花撩亂的潮流世界之中找到一些焦點,本書主要會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的同工在學校推動傳媒教育的時候,較多接觸的話題,以及當中引申出來的一些生活信念和態度,其實,年青人的喜好,與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想了解他們,就要了解這些潮流背後反映的世界。

潮流可以是洪水,將掉以輕心的人一下子沖走,但潮流也可以是激流,讓身處其中的人享受漂流的樂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潮流亦然,與其因為不了解而擔心、憂慮,不如多些探索、領略,既能認識流行文化,又可以享受與年青人更易溝通的樂趣,當然,這本小書不過是一個引子,若大家想了解更多,可以瀏覽明光社的網頁,或邀請我們的同工主領相關的講座,讓我們與年青一代一起開展潮流之旅。

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3/2023

網上討論區不時會有人發帖文,為到不同的選擇尋求網民的意見,例如「我和女朋友應否分手」、「我應否轉工」等等。現代生活講求簡單、快捷、享受、好玩,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在大小試探中站立得穩,家長實在需要有意識地、甚至刻意地引導孩子了解選擇背後的價值和意義。

幫孩子請假去旅行?

有時人長大了所作的選擇,看似憑直覺和當時的經濟能力去決定,其實各樣的生活選擇正反映著我們內心的價值觀,而這些選擇將會不自覺地、慢慢地塑造、強化我們的品格。例如家長應否為了去外地旅行,提早為孩子向學校請事假?對此有人會贊成也有人會反對,如何作決定視乎家長心裡認為成本效益重要,不想浪費機票、團費等,還是遵守規則、珍惜每個上課日更重要。我們是否願意為培育孩子的品格而付上代價,放棄一些方便和享受?

以建立孩子的品格為先

有時孩子做錯事,怯生生地對家長說:「媽媽,對不起,我不小心摔破了你的水杯。」這時家長可能會驚怒交集,但也需要冷靜下來看清楚,孩子雖然害怕被責罵和知道自己令媽媽失望,但他依然選擇在家長未發現這個錯失之前,主動向家長認錯,因為他在隱瞞和誠實之間作出了選擇。當家長的目光轉向建立孩子的品格,就會有不一樣的回應,例如家長可以攬著已受驚的孩子,這樣回應:「媽媽知道水杯碎了是會感到不開心,但媽媽欣賞你的誠實和主動認錯,媽媽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們一起想想有甚麼方法可避免類似情況出現?假如下次你再次遇到同類事件,也要和媽媽分享啊。」

如果父母心裡真的希望孩子有能力作好的選擇,有時需要刻意讓孩子去體會優質選擇所帶來的滿足感,例如建立自己、幫助到別人等等,這些發自內心深處的平安和喜樂,遠勝於選擇說謊,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說謊或者能讓我們逃避一時的責任,但卻種下更多的內疚和不安。

時得放手讓孩子選擇

孩子的選擇總是簡單的,例如到餐廳吃晚飯時,選擇吃A餐還是B餐等……若在不涉及生命安危的前提下,家長請多包容放手,容許孩子體驗選擇前的思考過程,並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假若一家人獲邀請出席朋友的家庭聚會,孩子正在選擇帶甚麼玩具隨行,是很多配件的玩具車,還是巨型毛公仔?有時家長眼見這種情況,會過於心急,很快地憑著自身經驗就替他們拿主意,其實孩子需要從體驗中學習,事實上家長也不能永遠代孩子去作最後的選擇,家長的角色很多時是陪伴,並且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擴闊他們的眼界。

若家長的目是以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為先,在遇到上述事件時,家長可問問孩子為甚麼在眾多玩具中挑選出這兩件玩具,孩子的答案可能是「最喜歡它們」、「想給朋友看看」、「可以一齊玩」等等。除了分享感受之外,家長可加以引導,讓孩子講出帶某件玩具外出的好處和壞處,問問孩子覺得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照顧帶出去的玩具?是否願意由離開家裡開始,直到回到家裡都妥善地照顧它?最後不論孩子作出了怎樣的選擇,家長也得讓孩子體驗這次選擇所帶來的喜悅和責任。

以欣賞的態度接納孩子的不足

既然孩子在學習作出選擇,總會有選擇錯誤或未如理想的時候,例如孩子堅持把巨型毛公仔帶去朋友的家,結果毛公仔卻不似預期中那樣受歡迎,孩子還要抱著它去經歷乘車時候的不方便、因毛公仔太重而弄得全身酸痛,甚至鬧起情緒來,請父母不要在這個時候取笑或戲弄孩子,講出令孩子洩氣的說話,例如「一早叫你不要帶它」、「都和你說過別人的家也有毛公仔」,難道我們希望孩子成為害怕作選擇的人嗎?特別在困難的時候,父母更要陪伴著孩子一起分擔,多多欣賞和接納孩子,例如讚賞孩子有願意分享的心、學懂堅持、勇於承擔、了解自己的想法等等。父母的接納也會讓孩子學懂雪中送炭,安慰別人和建立同理心。透過不同的生活體驗,孩子就在家長的引導下慢慢成長,作個懂得平衡、有承擔能力兼且成熟的人。

資料庫

選擇助孩子建構自己的身份

「選擇困難」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當走進餐室,面對印製精美、字體密密麻麻的菜單時,我們一時三刻可能都不知道選甚麼才好,成年人尚且會遇上這種情況,何況孩子呢?有些孩子不善於作決定,父母問他們有何選擇,他們會說:「不知道」,又或者不時改變主意,一時選紅色裙子,一時又選綠色,甚至因為面對做決定伴隨而來的壓力而哭起來。有臨床心理學家就指出,遇上這些情況,家長不免會想替孩子出主意,但她指出孩子可以透過練習去慢慢建立這種生活技能,而每次作決定,都能幫助孩子建構自己的身份,因為孩子的決定讓他表達了甚麼對他來說重要、他是誰,以及他喜歡怎樣展現自己。她又鼓勵家長若遇上無法作決定的孩子,不要事事急於替他選擇,反而要為他簡化選項,如請他二選一,讓孩子慢慢掌握作決定的技巧。[1]


[1] Eileen Kennedy-Moore, “When Your Child Can’t Decide,” Psychology Today, last modified June 28, 2019,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growing-friendships/201906/when-your-child-can-t-decide.

你需要P.U.S.H.嗎?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22/06/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不知疫情何時受到控制?我們該如何努力適應疫情下的各種生活新常態?這種挑戰要維持多久?有沒有良方可以推動我們「疫」來順受、「疫」水行舟?

疫情期間我們參加過婚禮,想與喜樂的人同樂。會場限制觀禮和飲宴人數,很多人想參加卻不能。枱面設置膠板分隔嘉賓、拍照還得要戴上口罩或集體閉氣三秒映一張「見到樣」的相。我們同時也參加過喪禮,想與哀哭的人同哭。會場沒有因疫情關係而限制參加喪禮的人數,但出席的人卻非常少。我們決定與疫同行,去了人生第一次最長途的旅行(road trip),住了幾間酒店,每次都先用自備的消毒液抹過整間房間和冷氣隔塵網才安心入住。中途在油站便利店休息、加油,卻因受到進到店內購物的人數所限,超額的客人需要在店外排隊輪候,並保持六尺人距。我們也曾因應防疫措施的要求得先獲得COVID-19檢測報告,才可登機或參加某些現場聚會。誠然新常態新防疫措施確實帶來少許不便,但卻也帶來不少創意思維和對舊體制的反思。

疫情前,我們最怕到政府部門換身份證和駕駛執照,每次都要親身去並且在非常人多的大堂輪候,等叫「號碼」。最經典的一次,我們足足花了六個多小時才能換領一張少年駕駛執照!但疫情下,現在改為網上預約,預約時會得到一個輪候號碼,而每次只限某個輪候號碼的持有人才可以入大堂辦手續。疫情期間,我們只需用半小時就完成整個領證手續。既然可以那麼快和簡便,為何從前要花這麼長時間去做同一件事?

同樣,疫情前我們最怕到郵局,因為總是大排長龍。疫情期間,我們寄包裹回香港只需自己估計它的重量和貼上郵票,然後投進郵筒。若郵費不足,郵差會把郵件寄回給我們,並在包裹面寫上要補貼多少郵費,既方便又省時。疫情期間,我們幫親友申請綠卡,已不用在相關部門的大堂排隊等叫「號碼」,簡單在網上申請便可以了。希望還有更多僵化了的運作,可以有所改善,而相關的部門能作出反思和更有創意的安排。當然,極端份子和極權領袖以疫情為由,採用「奇特」和「古怪」的新措施來達成心願,就是另一回事。

疫情期間看牙醫或打疫苗也非常方便,不用在大堂長時間等待,只須按預約時間在車上等候短訊,收到短訊才入內,還有drive-through打疫苗(無需下車便可以打疫苗)等等方便快捷的新措施。此外,購物和點餐方式亦層出不窮,如:curbside pickup(路邊取貨), drive-through(無需下車即可接受一些服務), Uber Eat(食物外送),DoorDash等等送貨服務,即使小型超市和餐館推出的服務也不遑多讓,不會因堂食方面的限制和受禁足令所影響。

疫情的確限制了人們的面對面見面的機會,但人們的心靈卻可透過資訊科技的幫助而拉近了。或許朋友數量可能少了,但友誼的質量卻提升了,因為彼此的交流加深了。以前人們可以隨隨便便相約出來喝咖啡吹水,只要你有時間就可以赴約。但現在約朋友必須比以前用更多心思去安排才能見上一面,如要預先約好Zoom,Signal視像或FaceTime的時間;與對方有默契地安裝同一套資訊App通話才可以成事。這令我們想起,移民前幫香港家人開設了Skype戶口,方便日後聯繫。疫情下,若要面對面與友人傾心事,就要找一處露天但不怕風雨不怕太陽晒的地方見面,因此郊野公園、狗公園、大學露天茶座就成為了我們常去的地方;亦只有最親的人和最好的朋友才會跟你去這些地方。

同時亦因疫情的險峻,它隨時可以奪去人的生命。我們都有一種感覺和作好心理準備,隨時要面對死亡或失去摯愛摯友;所以大家更加珍惜現在的身邊人(以及透過網絡接觸到的海外親友),更加享受上主賜我們在日光之下勞碌所得的份。數以百萬計的死亡數字,不能不叫人深思人生意義和為死亡做好準備。感恩有一位朋友,因疫情失去了工作;但他反而多了時間反思生命意義,並在這一年間信了耶穌和受了洗。

九七前,聽一位牧師勸勉人們不用太擔心,因為人生有三大限;就是九七、死亡和主再來。我們不知哪一樣先來,所以不要過度擔心九七,只要積極正面地生活云云。現今我們同樣面對人生三大限:就是受COVID-19感染、死亡和主再來。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我們和一位有世界排名的癌症研究專家聊天,問他對疫情的看法。他從科學醫學的視覺和經驗分享道:「SARS時香港都攪得掂,無理由今次美國攪唔掂嘅。」兩三個月後,收到他受感染的消息,感恩他最後死裡逃生並康復過來;原來我們真的可以與死亡走得很近。

事實上,我們不知道三大限中哪一樣先來,但卻可以選擇如何積極活在當下,並且積極面對不知仍有多長的未來。有些人用錢和時間寬鬆了,實行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有些人卻想如何才能把錢和時間用得更有意義和對後人更有影響。我們最近剛好有朋友一家大細放下安舒的生活和安穩的工作,去了南美宣教;有朋友發起捐錢支持在柬埔寨興建女子學校。這個疫情對你的人生又有甚麼啟發?你會如何重新規劃未來?

自2020年初疫情開始,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很多提醒市民防疫的告示牌或宣傳牌,寫著:「必須戴口罩」否則不能入內購物或得到服務等等。以前戴口罩入銀行會被人懷疑你是賊,現在戴口罩入銀行才會被招待。世界似乎被此病毒顛覆了,被它牽著走,我們甚或永久不能回復從前的種種「正常」生活方式。但在眾多告示牌中最令我們感動的是以下這句話:We Pray Until Something Happens!在這變幻無定的疫情下,我們能期望有甚麼事情會發生?甚麼能成為我們積極前行的推動力(P.U.S.H.)?

在抉擇中成長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7/03/2021

有些人有選擇障礙,或者害怕作新的嘗試,以及不願意面對由於選擇錯誤而帶來的失敗和挫折,故此往往不願作出改變,更美其名為以不變應萬變。其實表面上看似沒有選擇,實際上已是作出了選擇,同樣有機會帶來不少失敗和挫折。但反過來說,有些人卻有羊群心態,人云亦云,很容易受別人影響,一旦有甚麼風吹草動便急不及待地跟風,但現代社會變得太多太快,結果兜兜轉轉,疲於奔命。

抉擇本來就是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避無可避,近來其中一個最令不少香港人困惑的抉擇是要不要移民,無論是真的移居他國或在網絡上的大遷徙,在去留得失之間十分苦惱,既怕「上錯賊船」,又怕「蘇州過後無艇搭」,當然最希望可以「一腳踏兩船」,可惜魚與熊掌通常無法兼得!

除移民問題外,本期《燭光》嘗試和大家思考在不同範疇的一些抉擇:例如在疫情下是否如期結婚;面對嚷著要跟父母結婚的幼兒,父母選擇如何回應;選擇只追求外表美麗,還是學習建立內在自信;性罪行應如何改革;如何面對恐懼;以及基督教機構選擇主管的同工時應有的考慮等等。既然抉擇無可避免,願意大家一起學習在抉擇中成長,作出對自己和他人最有利的決定。

《出貓特攻隊》(Bad Genius)

——充滿計算與選擇的人生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4/09/2018

一部充滿刺激的泰國校園電影。女主角劉蓮是一個超級資優生,由她的教師父親獨力撫養。父親為了愛女未來的發展,將她轉到一所名校繼續高中學業,而她亦獲得了獎學金。蓮的聰明被同學發現,並開始以金錢利誘請她一次又一次在學校考試中,把答案以鋼琴手勢報給她的客戶。此事在一次考試中被另一高材生阿賓揭發,再沒機會考新加坡獎學金的她竟被同學以高價邀請在一國際性的考試中與阿賓作弊,將答案傳送給客戶。雖然她智過人,成功完成任務,但最終卻因為不想再被要脅而選擇向當局坦白代此事。

明光社

7月份適值文憑試(DSE)放榜時期,資深影評人肇峰特別與大家分享了一部拍得精彩,又充滿意思的泰國電影《出貓特攻隊》。今年文憑試十分特別,出現了兩個「首次」,一個是首次出現了九科都獲得5**的「超級狀元」,同時亦有考生因嚴重作弊而被取消所有科目的資格。這不禁令人聯想到與電影相同的命題,為了得到好成績,你作出了哪種選擇?為達目的,是否可以不擇手段?教育究竟是著重成績或是著重品格呢?

在分享中,肇峰首先介紹在不同的地方,學生可以獲得教育及向上爬的機會,以及會令學生的人生變得如何不一樣。在泰國,不是每個青少年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能夠得到向上流或出國讀書的機會是十分珍貴。

明光社

由於是次的分享是為影評班的第一課,所以肇峰特別提到這電影的「鏡像」拍攝手法。每當女主角蓮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候,鏡頭就會拍攝到有片鏡子映照她的另一面,彷彿顯示人可以有兩面,她究竟會選擇哪一面的自己,是善或是惡?而且電影中亦充滿了計算,因為蓮就是精於數學,每件事她都可以算出是否值得去做……但為了金錢而出賣自己的良知,又是否值得呢?電影中的男主角阿賓,是她的一個反面,由本來十分誠實轉向繼續作弊沉淪,他最初的選擇可能是由「命運」迫使,但其後的選擇卻是出於他的貪婪與不甘。

本片的考試都是以選擇題進行,正如女主角未來的人生,繼續走與不走作弊這條路,也是她要作答的選擇題。而在成長的路上,複雜的人生,又豈只選擇題待大家作答?還有很多不同的題目,要大家不斷的發掘、編寫,作答者不能單單複製別人的答案盲目跟隨就可以,還得由自己去理解、組織、編寫下去。

女主角最後可以作出勇敢的選擇,向當局坦白一切,是因為有爸爸的陪伴與支持。正代表著家長的價值觀,以及他們對子女的接納都十分重要。

Me Before You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6/10/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最近和太太看了一套改篇自一本小說的電影,Me Before You(《遇見你之前》),電影院內觀眾的反應十分好,有時笑個不停,有時亦有低頭啜泣。

故事很簡單,話說一位傻大姐為了生活,雖然沒有接受過護理訓練,卻硬著頭皮去應徵照顧一位富二代。這位富二代從前過著奢華生活,年輕俊美,亦熱愛運動,但因一次意外,導致神經受損,頸項以下癱瘓,要坐在輪椅上,長時間被照顧。因為健康日漸轉壞及痛苦難當,他希望以安樂死來終其一生。

女主角接觸他後,溝通漸多,以其活潑性格溶化了病人緊繃的情緒,而且,更日久生情。滿以為可以用愛來治癒痛苦,豈料他始終如一,堅持以安樂死來了結餘生。

橋段就是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加 Intouchables (《閃亮人生》)。幾位主要演員演得好,加上靚人靚景,故事簡單,所以大受歡迎。電影值得討論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誰掌控生死的問題。他要以安樂死結束生命,並也獲得批准,在瑞士執行意願,但其實安樂死這個議題,就算於民主文明的國家,都未有一致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在許多地方,自殺是違法的,但為甚麼安樂死卻可以呢?

跟著是主角覺得自己沒用,所以用死作為解脫,問題是沒有用處的人就要在世界消失麼?有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算身體有缺陷,仍可活出精彩一生,例子不勝枚舉。若然殘廢便等於沒用,那麼世人千萬身體要健全,否則患有嚴重疾病的人,不都要了其殘生嗎?

主角的父母有錢,可以花費巨額款項,照顧兒子。現實是很多人,既沒有足夠財富支撐無了期的醫療費用,亦因生活忙碌,撥不出時間支持家中病人,能夠像片中主角一樣,起居飲食及日常治療,都被悉心照顧,更有私人飛機可以「呢度去、嗰度去」,足矣!

最後,女主角原來有一位要好的男朋友。但為了照顧病人,兩人聚少離多,感情疏遠。兩者選其一,她撇下了舊相好,投進新相識的懷抱。雖然她不是為了錢財,卻是甘心情願,但我卻為她的前度不值。但為了成全灰姑娘的故事,鋪排末段生離死別、賺人熱淚的場面,達到預期效果,也不計較了。

如此故事,我更喜歡2014年那套亦是改篇自同名小說The Fault in Our Stars 的電影,同是說年青人患上不治之症,唯靠互相扶持,走完美好的一生。

大家若有興趣,可找來兩套電影一看,作個比較。

 

選擇與承擔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20/03/2014

三月,是多美妙的一個季節。剛剛送走了寒冬,迎來溫暖的春天,櫻花由南部一直往北盛開;冬眠的動物開始甦醒。可惜,萬物都有凋零的一天,櫻花不可能永遠綻放,生命終有走到盡頭的一天。如同逝去的櫻花,三年前那些曾活在日本東北的孩子所展現的笑容正漸漸從記憶中褪色,因核災而作出的反省亦慢慢被選擇性淡忘。
 
生命的消逝究竟帶來甚麼意義?單純是增加死亡數字?是食物安全的威脅?或是核輻射的陰霾?
 
活著的親人,他們不僅要承受喪親之痛,還要盛載著離世者的生命繼續活下去。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人,面對這天災人禍所作的回應又是怎樣的呢?
 
西北面有國家從逝去的生命中找到另一種意義,在其能源政策上大幅減少對核能發電的依賴,分階段取締核電廠,有計劃地採用再生能源,又鼓勵市民節能,過綠色生活。這些多是已高度發展的國家,他們的「已發展」不僅是物質上的,亦是精神上。他們從災難得到啟發,重視人的生命、重視保護環境、重視人和自然的關係,拒絕將人和大自然分割。可是在日本毗鄰的朋友又作出了怎樣的選擇?台灣還周旋於是否繼續興建核四發電廠中,這成為了台灣其中一個重大的民生議題。
 
那香港呢?有些朋友關心的是電費飆升,希望政府能延續電費補貼;亦有些朋友關心採用傳統燃煤發電對環境的影響。現時香港的能源組合中,燃煤發電約佔54%、天然氣約佔23%,而從內地輸入核能約佔23%。2010年政府曾建議大幅減少燃煤發電,考慮引入更多核電。或許正如那些電源專家的分析,核發電確實對環境影響最小,而且價格最廉宜。不過,這僅限於沒有天災人禍時的情況。
 
這看似是一個選擇:選擇承受核風險的意外而使用廉價的核能,或是繼續使用高排放但風險較低的石化燃料?還是選用成本高的再生能源?甚至我們可以選擇像西北面的人民們那樣過綠色節能的生活?
 
當你以為自己可以自由地作出選擇的時候,十分抱歉,其實中央已替你作出選擇。明日包圍香港的,將是一座又一座配合國家經濟發展的核電站。
 
一萬五千多條逝去的生命、十多萬被迫離開故鄉的朋友,還有被電視熒幕那震撼的畫面驚呆的人們,帶動著世界對生命、自然、能源不同的反思與選擇。不過,作出選擇亦往往意味著要承擔責任,人們必須接受因選擇而帶來的責任和代價。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0/3/2014

生命中能夠分擔的重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30/09/2010

中秋節晚,筆者與友人路過行人天橋,一名中年、帶覑半分醉意的男士倚傍欄邊,左右顧盼。在經過半步之際,他突然提起腿,企圖跨欄一跳而下。筆者、友人和一名路過男士立即上前喝止!我們一邊勸他不要「做傻事」,一邊問他有否甚麼事不開心。他後來苦笑地又道謝又道歉,連番說:「我已經諗通了……」,只是一心打發筆者離開。雖然未知那位先生後來如何,但令筆者事後有不少反思。
  
中秋節共有六宗長者自殺案,五人死亡;北區天平村,在四個月來有六名青年在同一大廈自殺……要再數下去,還有恆河沙數的自殺案日日在不同地方發生。
 
月前,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布數據,分析指出香港15至24歲男性的自殺率對比2008年升了31.5%,即每10萬人有11.7人具自殺的傾向。
 
人的出生沒法由自己選擇,彷彿無奈,但人都與生俱來地尋找生命和生命中每件事的意義。在成為「人」的那一刻開始,身體每個細胞都在不停拚命地分裂、建立、死亡、再生,人因此得以成長,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假若有人自出生以來,物理上不長大,我們都認為這種情況只是身體上出現病狀;若智力不發展,我們又稱這情況為弱能低智。這類人在日常生活上,在某程度上都需要別人幫一把。選擇生存並成長這可是與生俱來的,是一種自然的狀況,沒有人可以抗拒。
 
要說自殺的人是「輕生」,我不敢苟同。正常人,定不會只遇上一兩件沮喪的事而違反生存本質的,他們所面對的,很可能是相當沉重且具有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以往坊間經驗都指出自殺原因可以同時來自家人期望的壓力、學業壓力或工作壓力、經濟問題困難,或者是他的人際關係出了問題,包括了朋輩、父母、戀人或配偶、甚至是至親離世。自殺的人亦有可能患上抑鬱症、或沉溺賭博、或被人欺凌、或孤獨厭世,種種事情的重複。
 
或許,我們能多一份理解並對想自殺的人體諒和接納,而非動輒就在閒談指指點點。
  
面對自殺的新聞,或立即聯想到社會制度不公義,那就需要從建制入手改革。筆者認同這說法,但更相信制度並不完美,甚麼制度下的社會,也會令某類人得不到平等的對待,也會有不公平的情況。支持爭取制度公義相當重要,但同時要身體力行,對身邊不認識的人多一份關心,是作為公民應該做的事;再說,對身邊認識的人多一份額外的體諒和關心,更加作為人的個體和主體,在尋找其生存意義中不可或缺的。嘗試為身邊有可能成為下一名自殺者的人,分擔一點「重」。

曾經刊載於:

成報 30/0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