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真正的美麗達人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4/06/2010

 今年書展還未開幕,不少有待出位的(口靚)模已經「整裝待發」,希望自己的寫真集可以在書展上來一個熱賣,好讓自己名利雙收,在(口靚)模界留下光輝一頁。

(口靚)模從去年開始便成為城中熱話,當時的情況就如「年度悲歌」的歌詞所描述,「然後大報天天寫稿,蹤迹天天報,恍似世上只得(口靚)模」,當中有數句:「年輕曲線的身體,羅衣稍作遮蔽,水中搖與曳」,更點出了(口靚)模的賣點在於青春、身材及性感。而一時間,這些都似乎成為不少人視為美的標準。

何謂「美麗」是一個主觀的問題,所謂各花入各眼,不同人對美都有不同的意見或看法。隨着整形整容,瘦身及塑身文化在港興旺,普羅大眾對美的要求愈來愈高, 但往往只集中在「樣子」與「身材」這兩方面。過往一直強調美麗與智慧並重的選美比賽,現今主辦單位在宣傳上仍然着重「美麗」,但智慧這一方面卻有所缺欠。而傳媒報道最近剛出爐的十五位佳麗時,雖然也有提及她們的才藝,但有更多篇幅集中討論從她們身上所發掘出來的數字與字母。

不錯,在視覺上,俊男美女的確讓人賞心悅目。但單單以「樣子」、「曲線」、「身高」、「體重」,甚至加上「學識」來量度一個人漂亮與否又是否足夠﹖

美國有一個名為「True Beauty 」的真人騷。此節目的目的是要從十位型男美女當中選出一位最美麗的人士。在第一季的節目內,十位參賽者以為自己只是比賽「外在美」,但實際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隱蔽攝錄機之下,三位評判便坐在熒光幕前,觀察他們的待人接物,從而選出最美的人兒—「內在美」。
 
比賽項目眾多,包括會否幫助手上拿着咖啡的「演員」扶着門、在(以為)沒有旁人的情況下,是否仍會尊重他人的私隱,不閱讀他人的個人資料、會否為了比賽而說謊、又或者會否捐款做善事、有否自我犧牲的精神、會否尊重長者。內容豐富但都離不開考核參賽者的誠信度、善心、同情心、合作精神、忠心度及處事態度等一般在選美會中不會出現的項目。

姑勿論此真人騷的真實成分有多真,但此節目至少向觀眾發放一個重要的信息,便是單單擁有驚為天人的外表並不足以成為一個真正美麗的人,要真正的美麗動人,內在的美善實在非常重要。這節目把現今很多人所忽略的美麗標準重現大家眼前:待人有禮要計分、尊重他人要計分、替他人設想要計分、誠實要計分……

事實上,無論整容技術如何先進,單純的外在美仍會隨着歲月而消逝,所謂「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一個人只憑着外貌吸引人,最終很容易被人遺忘,因為「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則思絕」。惟有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他或她的真善美才能吸引他人,讓人難以忘懷,歷久不衰,成為真正的美麗達人。

曾經刊載於: 

相關文章

照鏡時,請看見自己的美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3/02/2021

Elsa公主未爆紅之前,白雪公主是早期家傳戶曉的公主獎門人,白雪公主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情節,便是白雪公主的後母皇后會問她的魔鏡,這個世界上誰最漂亮?因為魔鏡是誠實的,不會吹捧這位皇后,即時回覆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人是白雪公主,由於這位皇后善妒,容不下他人比自己更美,於是乎,有了白雪公主被毒死的情節。

相對於白雪公主中的皇后唯我獨「美」,現今似乎有更多女性傾向於唯我獨「醜」,當她們看見互聯網上各式各樣的「美女」,很多女性開始感到自己被比下來,極端的,甚至會患上身體畸形恐懼症,又稱為身體臆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The Fifth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患者可以不滿自己身體的任何部份,但他們最常抱怨的是各種想像出來關於臉部或頭部的「缺點」,例如頭髮(太少或太多)、皮膚,臉部形狀或臉部特徵等,他們也會經常擔憂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外形,因著這種過度關注,患者通常會感覺沮喪、不安以及不合群,日常生活也受到極大的影響。專家們甚至發現,躺臥在整容手術床上的顧客中大可找到身體畸形恐懼症的患者。身體畸形恐懼症的患者不限於女性,不過,男性多為自己的肌肉、身高及髮線後退而煩惱,女性則不同,女性患者有本事從自己身上的不同地方,找出讓她過不去的「缺點」來。

女性可以嫌棄自己的容貌及身體到一個甚麼地步?早前內地一部由趙微監製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劇中的女主角齊溪一出場便充分演繹出患有身體畸形恐懼症、又或是另一個說法——「容貌焦慮」有何表現。劇情由改編了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獨白展開:「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世界中最難看的女孩?」當然,面前的鏡子沒有回答女主人,因為《聽見她說》要「走」的既不是科幻片、也不是驚慄片的路線、而是一套一連八集,每一集探討一個當代女性痛點的寫實劇。第一集要探討的,正是與女性相關的「容貌焦慮」。

面對女主人的問題,鏡子正常地「沉默了」,反而是女主人急不及待地回答自己:「不用你說,我知道是我。」女主人輕易地找出自己的「缺點」,讓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醜的女孩:扁鼻子、薄嘴唇、大腮骨、兩眼的距離過寬,這些都是來自父親的基因,至於母親,女主人認為她承繼了她母親的致命傷——頭髮稀疏。女主人非常熟悉自己的「缺點」,這亦很正常,她每天都很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心無雜念地打量及鑑定自己一張臉,並且努力地花了整整兩小時三十七分鐘,用化妝品及各種化妝技巧來彌補這些「缺點」,很難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何「缺點」。不過,她口中所謂的「缺點」,真的是「缺點」嗎?還是,這些只是與互聯網上流行一時的「美女」對照之下,得出來的臆想?

女主角自認為一個「醜陋基因的集大成者」,為想要擁有雙眼皮、雙眼角、高鼻樑、豐滿的嘴唇及V型臉,她最終找了整容醫生幫忙。這位年長的整容醫生有點特別,他不急於配合顧客的要求,他用溫暖的雙手去「端詳」女主角的臉蛋,並且稱讚女主角長得很漂亮:雙眼很有特點,鼻子俏皮。最後還下了「我是個從業30年的整容科醫生,在我看來,你很漂亮,不需要整容」的結論。女主角一心一意想整容,萬萬沒有想過,整容不成,心卻被整了。醫生的說話教她非常感動,可能多年來,女主角習慣了抱怨父母的基因,習慣挑剔及嫌棄自己的長相,每天兩個多小時對自己無情的鞭撻,讓女主角看不見自己的美之餘,還成功地說服自己很醜,甚至是世上最醜的女孩。醫生手上的溫度溫暖了女主角的臉,但讓女主角感到溫暖的,不獨是醫生的手,而是醫生的說話,溫暖了女主角的心。

人言可畏,中學時期女主角因為同學竊竊私語,評論她的雙腿,自此她為到自己的樣貌及身材感到羞恥,再也不敢露出小腿,本來有運動細胞的她甚至決定不再參加運動會。可喜的是負面的批評最後被整容醫生那一番正面的讚美蓋過,讓她願意重新審視自己,以及批判現今社會對美的標準。從斷言自己是「世界上最醜的女孩」到肯定「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都是美的」,女主角的轉捩點在於她碰見了一位「有溫度」的醫生,以及她願意相信醫生的說話多於網上眾多的美妝博客主人的意見。

不是每一個患有容貌焦慮症的人都有如此奇遇,又或者說,不是每位患者都如此輕意接受他人對自己正面的評論,因而可以作出轉變。這並不是說患者想要轉變,機會甚微,只是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需要碰到甚麼樣的機遇才能轉變也大不相同:可能她需要碰到一個完全接納及愛她的人、可能她需要碰到一個了解她深層糾結的心理醫生、可能她需要……

劇集之外,現實中有一位與容貌焦慮症患者拼博很久的女孩憶述她的經歷,她提到她真正轉變過來,是基於大學時期教她寫作的老師因病離世。哀悼完這位不夠40歲便逝世的老師,女孩不想再浪費生命,她開始看到容貌以外的東西,想要開始她的新生。熱愛寫作的她不再每晚花盡心思配搭第二天的衣著,而是改為專注於文史哲,一些她認為更有永恆價值的東西——轉變是有可能的。

「鏡子有甚麼錯,鏡子是誠實的,鏡子是無辜的。」這句對白一連在劇中出現了兩次。是的,鏡子沒有錯,鏡子是無辜的,但鏡子是否誠實,視乎照鏡子的人有否誠實地看自己,一開始,女主角每次照鏡子,都是對自己失望,覺得自己不好看,直到劇終,才可以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優點。

願意所有每一次照鏡時,只看到自己「缺點」的你/妳,有一天,也都可以從鏡子中看見自己的美。


參考資料:

Roberts, Laura Weiss, ed.,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ublishing Textbook of Psychiatry. 7th ed. Washington D. C.: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ublishing, 2019.

李濛。〈我花了很長時間和「容貌焦慮症」對抗|症常青年〉。百度。網站:https://feed.baidu.com/feed/data/wise/landingpage?s_type=news&dsp=wise&nid=6543190082918888435&n_type=1&p_from=4

林君穎。〈《聽見她說》「容貌焦慮」上熱搜 大陸女性對美的再定義〉。《香港01》。2020年11月2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8%97%9D%E6%96%87%E4%B8%AD%E5%9C%8B/552756/%E8%81%BD%E8%A6%8B%E5%A5%B9%E8%AA%AA-%E5%AE%B9%E8%B2%8C%E7%84%A6%E6%85%AE-%E4%B8%8A%E7%86%B1%E6%90%9C-%E5%A4%A7%E9%99%B8%E5%A5%B3%E6%80%A7%E5%B0%8D%E7%BE%8E%E7%9A%84%E5%86%8D%E5%AE%9A%E7%BE%A9(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2月2日)。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3-2-2021

我的身體很美麗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4/11/2020

人對美麗外表的追求不分性別和年齡,為人父母的或者會發覺年幼的子女十分愛美,但有時對美麗過份執著,卻會令子女在成長路上帶來困擾。當子女覺得自己外表不夠吸引、不夠瘦、不夠高大……這些不足夠彷彿在指責「我不夠好」,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家長們應怎樣引導子女在追求美麗之時,也別為自己貼上「不夠好」的標籤,並且學習喜歡自己的身體呢?

 

擴闊美麗的標準:身心靈強健

有些人為了減肥而過度節食,或令身體受損。家長可和子女一起回憶一次生病的經驗,從而帶出健康的重要性,讓子女明白當我們生了病,雖然有想參與的活動,也只好作罷,就算勉強參與,也不能樂在其中。筆者認為家長可擴闊子女對美麗的標準:真正美的人應該是充滿活力,身心靈強健。家長不妨和子女一起到運動場,觀看一下在跑步的人,引導子女觀察三類人:

第一類:體型結實的人,充滿活力,跑幾個圈也能輕鬆應對。

第二類:體型肥胖的人,身體彷彿很重,舉步維艱。

第三類:他們看起來很瘦,但好像不夠體力向前跑,有點吃力。

家長可問子女喜歡哪一種體型的人,以及為甚麼?家長可以指出,第一類型的人的身體最為強健,而我們要有強健身體,才有能力完成當做的事,從中得到滿足感。

 

合理期望 持之以恆

家長可進一步問子女,若我們想身體變得強健,體態結實,每星期需要跑步多少次呢?要跑多久才會看到成效?有些人對追求美麗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希望做一次運動或做一次美容療程,美麗就會於短時間內、甚至立即就會出現,否則就會洩氣,甚至放棄。例如一週跑步三次,每次半小時,及後發覺體重沒有改變,便放棄了。持之以恆可是十分重要,上文所提到的第二類和第三類人,雖然期望身體有所變化,但就外型或體力方面來看,即使未見成效,但他們仍繼續努力,家長可教導子女欣賞這份堅持和決心,並幫助子女設立合理期望,配以合理付出。這個想法能讓子女更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向所訂的目標逐前進。

 

接納自己的身體

筆者認為家長需要教導子女明白,人的一生只有一個身體,是絕對值得珍惜和保養。家長們可教導子女去接納自己整個身體,沒必要將身體上的脂肪或乾紋看為死敵,百般嫌棄,因為那是寶貴身體的一部份。

人的一生會遇見不同的事物,但這些事物總會有離開的時候,不過,我們的身體總是伴隨著我們。身體亦標誌著我們生命的進程:嬰幼兒期的快速成長、青春期的發育、中年期的皺紋白髮、老年期的身體衰老等。身體是我們的情感寶藏,喜怒哀樂會隨身體變化而有所改變;身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好朋友,默默地陪伴著我們度過每一個時刻。身體就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們應坦然地接納自己身體上的「美與醜」,與自己的身體融洽相處。若連自己都嫌棄自己的身體,就很難相信自己是被愛和被接納的;心靈很難平靜、舒暢。

 

用詞得當的勸告

筆者認為這個社會有時失去了平衡,有人為了做生意、為了賺錢,會不斷推銷,催迫我們過度追求某些標準。這些「狹隘的美麗」傷害了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令人身心疲倦。父母既愛惜子女及其身體,就應由小教導子女認識身體健康和美麗的正確關係。筆者建議父母可留意自己的用詞,避免不經意地加上某些不合理的標準。例如父母的出發點是希望子女擁有正常視力,卻對子女說:「有近視就要佩戴眼鏡,變四眼仔四眼妹就不美啦」,若果子女真的需要佩戴眼鏡,到時就很自然地覺得自己不美了,拒絕佩戴眼鏡,或在學校裡把眼鏡放著不用,這些都不是理想的結果。父母可以健康為本的出發點,提醒子女,例如「看電視要有節制,否則對視力受損,生活上會很不方便」;由「吃太多會變肥仔肥妹,就會被人笑」,改為「過度飲食會容易肚痛及過胖,身體會出問題,就要時常服藥控制病情。」

人總喜歡被稱讚,當子女問父:「我美嗎?」,家長的答案是舉足輕重的,一個合宜的讚美能讓人樂上半天。家長可按著子女的獨特性,加以讚美和欣賞,例如「你的外表很美呀!你的笑容很甜,令媽媽很窩心;你的心很美,因為你的想法很正面,媽媽也時常被你鼓舞啊!」不少研究均指出運動時身體會釋放出多巴胺,令人心情愉快,筆者認為父母不妨盡早培養親子運動習慣,一起強身健體,令身體和頭腦因得到適量鍛鍊而變得更健康,與子女一起變得更美。

運動好處多

適當的運動對健康很重要。有營養師指出,運動雖然無法立即令人變瘦,但就有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肌肉、維持好心情等好處。[1] 而衞生防護中心就建議市民參與體能活動,如選擇每週進行最少2.5小時的中等強度體能活動,或每週1小時15分鐘的劇烈體能運動。[2]

 
 

[1] 〈【減肥】佳節暴飲暴食後要瘦身!營養師指忽略這件事狂運動仍難瘦〉,《香港01》,2020年10月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教煮/532033/減肥-佳節暴飲暴食後要瘦身-營養師指忽略這件事狂運動仍難瘦(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7日)。

[2] 〈建議的體能活動量〉,衞生署 衞生防護中心,2016年3月7日,網站:https://www.chp.gov.hk/archive/epp/tc/indexe585.html?MenuID=9(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17日)。

自我物化比他人物化更可怕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14/09/2017

當我們提到女性被物化時,大概是指女性得不到應得的尊重,只被視為一種商品。除了她們的身材、樣貌被人恣意批評,她們更有可能被視作性幻想的對象。在物化的過程中,人們可能只關心她們的胸部有多大,腿部有多長,而不是她們實際上是一個怎樣的人。

 

女性被物化源遠流長,單是傳媒或廣告行業便在「物化女性」這方面出了不少力。在鎖定男性為鎖售對象的產品廣告中,有一些喜愛賣弄著性感胴體的女性。至於美容中心,多年來更把物化女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不斷強化女士的意識,便是女性若要活得有自信、獲得男性的青睞、又或要維繫家庭幸福,便必須改造自己,達至社會的審美標準。社會上所謂的審美標準,每一個年代都不一樣,近年來多流行白、瘦臉、體型纖瘦,於是不少女性去打美白針、瘦臉針、注射玻尿酸及肉毒素、節食減肥,甚至進行抽脂手術。而隨著韓風興起,也有不少女性甚至遠赴韓國,進行整型手術。

 

香港有醫院於2016年公佈整容數字的同時,也顯示整容的風氣愈來愈年青化,有不少17至18歲的大學生在升大學之前進行微整型。另外,亦有報導指出曾有家長帶領4歲的女兒去割雙眼皮、又有家長為了5歲的兒子不再有一對「兜風耳」,帶著他去做整型手術。以前我們會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現在無論是臉皮或身體,都彷彿只是身外物,有需要時便可以「大整特整」。

 

那些可以接納自己真面目的人,可以對他人的物化無動於衷;相反,發現不了自己的好,一直與他人比較的話,可能容易控制不了自己而走上自我物化之路。有報導指出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與新南威爾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1],發現在350名18至25歲澳洲及美國女性中,只要她們每天花費30分鐘瀏覽朋友的健美照片,便會開始專注自身的外觀與體重。那些花費愈多時間瀏覽照片的女性,愈發對自己身體形象感到不滿。當女性經常遭受外來的審美觀洗腦,便會變得愛與他人比較,而在比較的過程中,或會毫不留情地批評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份,忽略了她們的價值,陷入自我物化。

 

自我物化是一條可怕的路,因為你大概可以逃離那些對你評頭品足的人,你卻無法逃離自己對自己的不滿。內地有一個整容成癮的人,她天生麗質,卻抵受不了社會上的審美要求,在國內做了下巴手術之後,覺得鼻子不對,於是又做鼻子,但感到可能在韓國做整容手術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又去了韓國做多一次鼻子……總之花了巨款,整形手術做了一次又一次,甚至弄到母女關係破裂,也要堅持繼續整容下去。

 

這位女士或許比較極端,但如她一樣極端的,原來也大有人在。她所認識的朋友,大都如她一樣,崇尚整容,她們以一句大陸非常流行的說法來形容她們的友情,便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臉同鼻同醫生。」對這班人來說,撞臉不撞臉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他們的臉孔是否乎合當下流行的美,當潮流轉變時,他們有可能再去弄一次鼻子,務求自己的臉容可以跟上潮流。

 

愛美不是罪,前題是不要走得太過,讓自己老是活在商業社會建構的審美觀下,做出損害自己的行為。要知道每一枝針,每一次手術其實都代表著一次風險。

 

[1] 〈【人比人比死人?】澳洲研究:女性自我物化 長期看IG健美照易自慚形穢〉,明報,2017年9月4日。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14/9/2017

放下假面 愛上真實的自己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7/08/2015

多年前,黃子華曾在一場棟篤笑中戲謔:「甚麼是化妝?化妝就是你卸了妝,我還認得你就是化妝;但你卸了妝,我不認得你,那叫做喬裝。」他接著又說之後大家會在家中發現「陌生人」。大家或許想不到,這個經典的笑話竟會在現實發生,原來真的有喬裝高手,讓枕邊人認不出自己來。

早前有一則新聞道,指在非洲阿爾及尼亞有一位新郎在婚禮翌日的早上,被床上卸了妝的新娘嚇了一跳,甚至以為這位枕邊人是賊。新郎非常氣憤,決定訴諸法律,控告妻子詐騙,並希望獲得20,240美元來賠償他的心靈創傷。無獨有偶,多年前內地有一位男子,決定與剛誕下寶寶的妻子離婚,原因是她一直隱瞞自己曾進行整容手術一事。直到嬰兒出生後,丈夫被嬰兒的容貌嚇了一跳,追問之下,才發現妻子的臉原來是動過刀的。

女性有愛美之心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隨著化妝及整容技術愈來愈高超,現代女性想要變得更美的確比以前容易多了。但當自己或別人習慣了自己美麗的一面,卻很多時沒有勇氣以真面目示人。英國曾訪問一些18至30歲女性,詢問她們要交往多久才有勇氣給男友看自己素顏。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女性不會在交往一年內讓男友看見自己素顏;更有女性表示一日沒有化妝便會出現焦慮,甚至影響自己的性格。香港亦出現這情況,有男士表示拍拖半年未亦見過女朋友的真面目,而他的女朋友更公開表示這一世都不會讓他看見自己的素顏;該位男朋友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遇上醜女。

或許有女士缺乏自信心,害怕男友看了自己的真面目而離開。但是,因為害怕自己的真面目會留不住身邊人的「心」而把「她」掩蓋,這樣做又會否只留下一個只看你的臉而不能與你交心的人?不必留待別人相告,只著重外表的戀愛關係註定是短暫的,因為那些只看重「面子」的人,當他們看見更美的人或開始覺得你不美,極有可能轉移目標。

或許有人會指責上述兩位只看重「面子」的男性膚淺、不負責任、薄情、視覺動物等,但話說回來,若然女士堅持以假面示人,又怎能確定找到的是真愛,而不是只用美化了的一張臉來吸引膚淺的他?放下假面,學習做回及接納真實的自己,從而坦然面對他人確實需要相當的勇氣及時間適應,一時不太習慣的話,或許可以先從喬裝轉回化妝,又或從濃妝轉化淡妝。對於那些一日沒有化妝便會出現焦慮的女士,如果不是職業需要,更可能要思考一下化妝有否操縱了你的喜怒哀樂與個性,甚至人生。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7/8/2015

外在美並不代表全部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8/06/2013

已故歌手黃家駒曾表示:「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在他逝世二十年後的今天,情況仍舊。當歌手的不需要動聽的嗓子,只需擁有美麗的樣貌。多年來青春偶像歌手如音樂椅般換了一批又一批,但真正有實力的歌手還是那幾個。美麗的樣貌能增加觀眾緣,讓歌手更易「入屋」,但這不應是當歌手的先決條件。外地的樂壇與香港不同,只要你有實力,外表上不夠吸引的歌手亦能被力捧,讓聽眾能享受真正的音樂。 
 
本地網絡歌手龍小菌是一個異數。她的唱功比本港不少歌手好,但卻選擇戴上面罩,不以真面目示人,她曾表示「音樂好純粹,唔需要睇樣貌身材」。傳媒四出調查,希望一睹她的「龍」顏。近日,她終於除下面罩,但為了配合娛樂圈的遊戲規則,她仍需先瘦身減肥,才能以真面目示人。傳媒關注的只是她的外表,因此在報道中會對她評頭論足,並慶幸她樣子標致。如果她是一個外貌普通的女生,相信會換來大量不堪入目的批評,更重要的是唱片公司不會投資在她身上。
  
外表是人眾多特徵之一,但這並不代表一切。然而,現今的社會卻過分地強調外表,連補習老師亦要像明星一般以「靚」來吸引學生。「靚」的老師對補習社有收生保證,但對學生卻沒有教學質素的保證。
 
這現象對最介意自己外表的青少年造成最大的影響。身形還能透過運動來改變,但要如何改變樣貌呢?若他真的介意自己的外貌,他會對父母抱怨,還是自覺不及他人而一直自卑自憐下去?莫非要靠整容來否定原來的自己,而以虛假的外貌來肯定自我?難道這才算是贏在起跑線上?縱然「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看似是一句老套的說話,但在這外表先決的年代,仍然需要再次強調。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8/6/2013

燕瘦環肥 身不由己

吳慧華 |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6/05/2013

香港不少女性跟從西方及韓日風尚,為達到瘦身減肥效果全力以赴,犧牲健康亦在所不計。早前已有研究報告表示,香港女性愈來愈高,卻也愈來愈瘦。當亞洲人身體質量指數(BMI)應為18.5至22.9的時候,有為數不少的20至29歲女性的BMI卻低於18.5,以致增加患上骨質疏鬆機會。

正當香港女士為減磅而努力之際,印度女性近年卻為了增磅而自殘身體。由於印度的《時尚》雜誌指出「骨感過時」,現今女性擁有如印度女星維迪亞巴蘭(Vidya Balan)的豐滿身形才算美麗。在潮流衝擊之下,再加上家姑或丈夫不斷投訴「太瘦」,當地有不少女性服食有機會產生嚴重副作用,俗稱「肥仔丸」的類固醇藥丸增肥。

「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說的是春秋時代的楚靈王,他特別喜歡細腰的人,無論男或女亦一樣。為了討好楚靈王,當時有大臣為了控制身形,每天只吃一頓飯。日子久了,大臣們上朝時無法站立太久;宮女及后妃們就更可憐,為了瘦,連飯也不吃。結果,她們的腰確實變細了,可是人卻躺在床上,甚至餓死。

在今天鄙視獨裁,尊崇民主的社會看來,為了一個人的喜好而餓死,是非常可悲及荒謬的事情。可是,這種為別人而活的荒誕事情,並沒有隨着時代轉變而消失。特別是年輕的女性,當中仍有不少受害者,她們都無法不理會當下潮流對「美」所定下的標準。在「健康事小、肥胖事大」的信念之下,有些香港女性胡亂進食減肥產品,又或是進行節食、不食早餐、亂戒澱粉質等,引致飲食失調及骨質疏鬆的後遺症。

愛美無罪,只是不值得為此賠上自己的健康。當人不學識先欣賞自己的身形骨架,而經常與潮流塑造下的身形比較,抹殺自己的優點,讓自己常常活在挫敗之下,這樣的人永遠無法活得自在,也無法接受自己獨特之處。

基本上,香港女性的社經地位較印度女性高很多,也較為獨立及自由。但願在審美一事上,她們也能自主與自信,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身形,無需被潮流及他人的壓力牽着鼻子走。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6/5/2013

追求美麗 更重健康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2/2012

中國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三寸金蓮大行其道。女孩大約在5至8歲時,便要開始接受纏足。纏足分三個階段,不過,單是第一階段便足以令人痛不欲生。除了腳拇趾,女童的其餘四根腳趾須向下屈曲,並用長布將其包裹,用針線緊縫。且更不必說在第三段緊纏階段,要將整個腳掌的腳骨,用力扭折,使其成為彎弓拱狀,那種痛苦令人難以想像。今天視纏足為異常殘忍的行為,但是當時幾乎是全民響應。原因無他,只要大多數人(特別是男性)都認為小腳才是美,不纏足的女性極有可能成為剩女的時候,纏足便會流行。即使父母多不忍心,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都要對女兒施行「酷刑」。

時至今日,這種殘酷的行為已沒有人仿效,也沒有太多人如清代的方絢及辜鴻銘一樣,對小腳有嗜癖。不過,隨時代進步,社會變得愈來愈文明,審美觀也轉變了,但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而不惜作出毀形傷身的行為,卻似乎沒有多大改變。

早前在一個以女士美容及潮流為主的節目當中,其中一名嘉賓有以下的見解:「女人一定要穿高跟鞋,不可以穿波鞋,整個人會顯得修長一點,漂亮一點,有儀態一點。」字幕適時地出現:「高跟鞋拉長身形,儀態萬千。」不錯,以今時今日的審美觀來看,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女性穿了高跟鞋後,她們的身形會看似更修長及更漂亮。只是,大家似乎只看到高跟鞋的「優點」,卻忘記了高跟鞋可以成為腳部變形的元兇。

多年前,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市著名整形外科醫生庫格林已表示,接受腳部變形手術的病人中,有87%是女性,而她們腳部的問題,主要來自高跟鞋身上。而大約在兩個月之前,中國的報紙及電視台亦分別報道了一名女子,由於穿了15年的高跟鞋,最後患上了重度拇趾外翻,即使重投平底鞋懷抱,也未能如常走路,如若不想再一拐一拐前進,除了進行手術解決,別無他法。

與現今為了美麗而進行的各大大小小整形手術,如:隆胸、割雙眼皮及削腮骨等相比,矯正腳部變形的手術,似乎不太嚴重。但其實,長期穿過高的高跟鞋,受傷的可不單是雙腳,更可能是閣下寶貴的腰椎、頸椎及骨盆等。所以,偶一為之,在適當及特別場合穿高跟鞋,確是無傷大雅,但若然死守「女性只可穿高跟鞋」這信條,則必須有承受其後果的心理準備。

其實,筆者並不反對人追求美,只是希望各位在追求美之餘,要先衡量每項美容行為如何影響身體的健康,其後果又是否真的值得。希望「你記住你髮膚,會與你慶祝鑽禧」,但願大家有一個又美麗又健康的人生。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0/12/2012

露而優則影?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2/05/2011
專欄:每週評論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暑假又到,這可以從娛樂版的女藝人們露肉程度可見。明光社近年經常留意o靚模的現象,今年以往的兩位o靚模常客——周秀娜和Angelababy近期先後宣佈今年不會加入o靚模寫真戰,改為集中火力拍電影。
 
於是,今年的大量內地模特兒加入了o靚模的寫真行列,氣勢和往年不遑多樣。這種先拍寫真,之後進軍影圈的例子,其實在這幾年並不罕見,不過我們要留意的是,過程中有更多更多的人,露完之後,一霎即逝,沒名沒利,失敗收場的更多。
 
但人往往只看正面和成功的例子,見到o靚模變成明星,不少人希望照版煮碗,於是爭相效法,包括去找甚麼名門之後,富二代,以求一夜致富。說到底,就是相信身體是本錢,相信青春無敵的美貌和身裁可以為自己賺第一桶金,甚至更多。
 
唯身體既然有價,這價格定必浮動。傳媒、時裝、明星之間的互動,產生不同的潮流,而這些潮流,為不同的時代定義何謂美,一但「新的定義」出現,定必吸引青少年爭相效法,這時商人又定必早有準備,預備不同的產品配合,不論是時裝,抑或是藥物,甚至是手術,只要有巿場,就有人做。
 
如是者,一個個不同的巿場就產生,那是「流行的身體」巿場,今年可能是大眼睛,之後可能是尖臉,或者是尖鼻,或者是某種髮型,最特別的是這些不同的「要求」都可以用錢來買來換。到大家得到了之後,既可「自娛」,又甚至可以此來賺取更多的錢,例如私影,或者甚至援交等等。
 
我們不禁問,這種有價的身體,究竟有沒有窮盡的一天,到有天你發現人的價值,只有外表,甚至連外表都有不同的「款式」可供選擇,如此,人的多樣性,人的自主性自然消失,更諷刺的是人反過來要出錢購回自己。我們真的要如此將身體資本主義化嗎?我認為不。
 
到最後,事實上成功由脫星到明星、再到大明星甚至最佳女主角的例子萬中無一,更多的可能是由小小配角做起,之後慢慢學習,經過不同的磨練之後成長,演藝事業,一如其他行業一樣,都是講經驗,外表會變,但人的情感、氣質、性格卻是可以永恒,亦是真正的「長搵長有」之道。
 
不幸的是在傳媒不斷渲染所謂o靚模可以上位,脫星亦可成功轉型的神話之下,彷彿為一眾學業未成,身無長技的女學生帶來無限憧憬。但身體何價?除了出賣色相、出賣尊嚴之外,要出賣的其實亦愈來愈多,而換來的卻極可能只是別人在背後的嘲弄!
 

三年又三年 淫審條例何時改?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7/03/2011

2009年7月,《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下稱《條例》)檢討首輪諮詢完成,報告除了表示會討論一系列網絡中的淫褻資訊外,更建議要就淫褻物品的定義,進行研究和商討。

可惜有關的諮詢至今仍然遲遲未見,不論網內網外,大量「踩界」物品充斥巿面,條例未能處理,家長、教師,甚至青少年面對橫流的情慾,已經避無可避。

我們不能不問,究竟何時香港才可以有一條切合現今需要的法例?年宵新聞,以往都是賣年花、精品,近年多了學生透過擺年宵學習巿場運作。今年卻多了一部3D三級電影的宣傳,其檔攤更售賣電影相關產品,包括立體胸形滑鼠墊、吹氣胸圍和巨型性愛攬枕。[1]

有巿民曾為此致電投訴,本社亦發出譴責聲明,[2]惟由於相關的物品未有任何露點,所以即使意識如何不良,擺放的地方有多少兒童經過及容易接觸,因為條例的限制,我們只能投訴年宵巿場的主辦單位食環署辦事不力。至於負責審核有關物品的淫審處審裁員則認為這些產品「冇乜料到」,[3]事件就不了了之。不過,有報章轉述審裁員的意見時,亦有表示現時條例的規定下,他們沒有權去處理這些物品能否或應否在該處售賣這道德問題。
 

網絡欠規管  一味靠自律

淫審處沒有權去處理的疑似淫褻物品,又豈限於年宵市。網上不少誇張、賣弄色情的資訊,當中又以《蘋果日報》的動新聞最為令人關注。除了新聞內容傾向血色腥外,更有「創作」新聞情節之嫌。該集團又以《VDO Next》為名,拍攝一系列不同題材的生活短片,當中更以檢查乳癌為名,拍攝一段女性赤裸驗胸的片段,不論拍攝背景和手法,都不像一般的醫學檢查,最後因為遭人投訴,淫審處才將有關片段列作第二類,要求該節目補回相關的警告字句才可播放。
 
但並非所有網上的資訊都受到規管,就上述的例子,如果其平台本身不是傳媒,其實一概不是淫審處的管理範圍,特別是個人在網誌、討論區所發放的資訊,只要其平台的伺服器不在香港,基本上就難以規管。現時大部份的網站都奉行自律的原則,不少有色情內容的網站和討論區也自行加上警告字眼,請未滿18歲青少年自行離開,至於青少年會否自行離開,就是另一回事。
 
除了網絡,手機也成為色情資訊流散之地。隨著智能手機普及,青少年拿著智能手機,可即時上網,透過不同的小程式(apps)便可輕易閱覽色情資訊,部份內容隨時比一般俗稱三級的資訊更露骨。現時谷歌陣營的Android和蘋果的iOS系統,均只有低程度的家長指引安排,讓程式設計師自行評定其內容的所屬級別,作為一種自律的審查。同樣,如果程式設計師說沒有問題,幾乎等於通過審查,任人下載。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提交第一輪的報告時曾揚言,2009年底會有第二輪諮詢,希望就顧問的建議和公眾意見作出整理後,始落實修訂內容。但到了今日問題多多,各方都認為要修訂的時間,政府卻遲遲未能拿出勇氣來正視問題,難道真的要等到下任特首到任,這條例才能重見天日?
 
 

家長自救唯有自學

早前有家長投訴,稱iphone等智能手機有很多兒童不宜的小程式(apps),青少年可以隨便下載,並去信蘋果公司投訴及求助。現時香港確沒有辦法去審裁這些小程式是否適合青少年,唯有相信程式設計師,但家長還可以在電話中開啟「家長模式」,設下密碼防止使用電話的青少年隨便下載和開啟這些程式。
 
其他國家/地方就互聯網和淫褻物品規管的發展
 

年份 國家 內容
2009年 日本 《青少年網絡環境整備法》規定,手機網絡運營商在向未滿18歲的人士提供服務時,必須在手機中安裝過濾有害網站的軟件。監護人則有義務掌握孩子上網情況,並通過過濾軟件等手段對上網孩子進行監管等。
2009年 德國 《阻礙網頁登錄法》聯邦刑警局將建立封鎖網站列表,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將根據這一列表,封鎖相關的兒童色情網頁。
2008年 日本 《保證青少年安全安心上網環境的整頓法》規定對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電訊服務商、過濾軟件開發商、網絡內容服務商、民間團體和未成年人監護人等,在保障青少年安全安心上網方面的義務作出了詳細規定,包括要求推廣和不斷升級過濾軟件,確保青少年的上網安全。
2001年 韓國 《不當互聯網站點鑒定標準》在法律框架上確定了信息內容過濾的合法性。《互聯網內容過濾法令》禁止互聯網服務商接入所有被韓國政府列入「黑名單」的網站。
2000年 法國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列明,向未成年人展示淫穢物品者可判五年監禁和75,000歐元罰款,如果上述行為發生在網上、面對的是身份不確定的未成年受眾,量刑加重至七年監禁和十萬歐元罰款。

 
 
 

 
[1]2011 /01/24,《蘋果日報》,C1娛樂要聞,《肉蒲團殺入年宵》。
[2]2011/01/31,明光社網站,《不滿食環署容許「3D肉蒲團」於年宵市場中售賣意淫產品》。http://www.truth-light.org.hk/statement/title/n1855
[3]2011/02/07,《蘋果日報》,A17專欄專論,《隔牆有耳:淫審張國柱奉旨去睇肉》。

謝絕o靚模騎劫書展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0/09/2010

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書展已經二十一年,成為了香港一年一度、學生放暑假的盛事。以前有不少書迷期待在書展裡購買作家的新書,一睹他們的風采,甚至慕名去聽名家的講座或研討會﹔家長及教師們亦鼓勵子女、學生到場感受健康及優良閱讀風氣。但自從以賣弄身材為目的的o靚模寫真集入侵書展後,開始惹來一班色迷迷的男士和青少年,掩蓋了作家們所付出的努力,污染了健康的閱讀風氣,更使人擔心會令青少年沒戒心下於書展內接觸色情資訊。
 
2009年,書展多年建立的正面健康形象,被一些o靚模(少女模特兒)奪去,而部份傳媒於書展舉辦期間的娛樂頭條報道,幾乎每天都是o靚模騷首弄姿、送雪糕、派鮮奶、隔著膠片吻青年男Fans的消息……今年,早於五、六月,炎夏未至之時,傳媒就開始大肆報導她們如何部署入侵書展,並將她們的泳衣照、妄攝照(撕開衣服的照片)、3D寫真照等消息,作極詳盡的報導,意圖再次騎劫書展。

傳媒與「o靚模」文化調查報告

「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由十八個教育、宗教、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的聯盟)於2009年8月到10月進行了「傳媒與『o靚模』文化調查」,[1]在460名受訪者中,有超過七成半同意或非常同意o靚模風氣是由傳媒一手造成。亦有近九成受訪者認為o靚模他們的印象是與性和色情有關;有超過七成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傳媒塑造了青少年「將女性商品化」及「推崇搵快錢」的價值觀。這些被渲染、被扭曲的性觀念和貪圖「搵快錢」的價值觀念,嚴重影響我們的下一代和社會風氣。讓年青人誤以為,只要能賺錢,就算出賣自己的身體也在所不惜。
 
另外,報告結果亦顯示,六成受訪者認為傳媒塑造了青少年「瘦就是美」、「外貌身材比個人修養和智慧更為重要」的意識形態。而認為傳媒塑造了青少年「只要肯露驕人身材做『o靚模』,就可以一舉成名」、「只要言行夠出位,就可以成名」的受訪者亦接近六成半,令人擔心會塑造了只追求外表、展露身體就可得到名氣或賺取利益的社會風氣。

約見貿發局

明光社於今年六月初,在書展籌辦期間,和一眾關心書展風氣的家長、教育界及宗教團體約見貿發局代表,表達了大家對書展展銷一些帶有意淫及不當行為的書籍及o靚模於書展內的促銷活動的關注,並盼望青少年不會在沒有戒心下於書展內接觸色情資訊。於商討中得知貿發局已作出一些措施來控制o靚模於書展所造成的擾攘和不良氣氛,但可惜大批傳媒仍熱烈追訪o靚模,加上譁眾取寵的報導手法,令人以為o靚模氣勢驚人,簽名會場面哄動。
 
在是次約見貿發局後,為了支持貿發局可以減少傳媒渲染o靚模的措施,一眾參與約見的團體發動聯署,連同關心事件的團體向局方提交了意見書,要求他們禁止參展商在會展場內為o靚模寫真集作任何簽名會及促銷活動,以維持書展之健康形象,所有o靚模寫真集不能在以兒童及青少年為對象之展館內售賣。
 
及後我們欣然見到貿發局邀請了由一眾文化、出版及傳媒界代表組成的「香港書展文化活動顧問團」,並公佈「書展以發展老少咸宜、形象健康的文化平台,及推動良好閱讀風氣為主」,所以不接納內容意識不良,或以品味低俗宣傳手法促銷的簽名活動,為免破壞書展宗旨。[2]

此決定引起了一些o靚模、她們的經理人公司或部份文化界人士的迴響,指「意識不良、品味低俗審批準則」未夠清晰;但有出版兒童及家庭類別書籍的出版商表示歡迎,認為有助消除家長疑慮,讓青少年及兒童在健康寧靜的環境下閱覽圖書,增加書展人流及銷售。[3]此舉不但能夠減少o靚模於書展的曝光機會,減少了可以引起傳媒炒作的機會,亦讓市民清晰此類o靚模寫真集與健康文化大相逕庭,不應登大雅之堂。當然在自由社會,在一些唯利是圖的出版商推動下,o靚模寫真集的促銷活動無法完全禁止,但起碼可謝絕o靚模騎劫健康的書展。
 
雖然未必每次的行動或向有關當局表達對事件的關注都能夠改變現況,但我們相信,與關心社會風氣和青少年成長的友好結連、集合力量,為維護真與善發聲,不讓下一代身心靈成長的環境被破壞:現在踏出一小步,就是將來成功的一大步。

 
[1]2010/07/22,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傳媒與『o靚模』文化調查報告」,http://www.truth-light.org.hk/article_v1/pdf/a0001022.pdf
[2]2010/06/24,《星島日報》,A09港聞,〈o靚模周秀娜書展簽名會被禁貿發局拒意識不良及低俗宣傳活動〉。
[3]2010/06/24,《蘋果日報》,A07港聞,〈兒童書商:可除家長疑慮〉。

身體有價 價值觀「無」價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2/09/2010

一位匈牙利十八歲美少女為了替家人還債,在eBay網頁拍賣初夜,盼有「好心人」幫助她解決財務困難,以免她及家人流浪街頭。少女宣稱拍賣初夜沒有甚麼大不了,不過是一個晚上。她還感到整件事挺浪漫,她認為願意買她初夜的男人是她們一家的救星,幫助她與家人不至於無家可歸。就這事,英國已設了賭局,賭此少女最終得到多少金額,賭買家是甚麼國籍的人士。匈牙利甚至有電視台與少女洽談後,獲得允許,拍下整個過程。

少女在eBay網頁張貼廣告期間,也有人表示願意與少女結婚,替她還債。但少女認為自己還年輕,不想受婚姻束縛而拒絕了。對少女來說,與其不自由,寧願選擇一次過交易。少女不隨便結婚,或許是對的,但是她以出售性來解決問題,又是否對呢?相信此少女的行為會遭到不少人非議,但筆者亦相信,同樣有人對少女深表同情,認為身體是少女的,只要她不是受到威逼,在不傷害他人的原則下,她有權運用自己的身體賺取金錢解決問題,反正,從少女的言談看來,她亦沒有認為性交易有何不妥。

讓人詫異的是她的家人沒有阻止此少女賣身,而傳媒方面,也似乎鼓勵大家以一個看真人騷的態度,安坐家中收看少女如何失身。為甚麼當地人士沒有想過以捐錢或借貸形式幫助此少女及家人渡過難關?是此類故事太多,不值得大家浪費金錢,還是現今有很多人都已經默認,不必再對「性」認真,只要有需要時,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個價錢,隨時可以出賣,就如內地有二奶網站,她們經常炫耀從「丈夫」身上所得到的名貴物品。若然如此,大家便不能責備此少女無知,因為她只是分享着現今社會性開放的世界觀而已。很多觀念及價值觀都是從小建立而成,人不是孤島,都會受周遭的人及身處的環境影響,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容易改變。這使筆者聯想到金庸筆下的主角韋小寶,生長於煙花之地,韋小寶十足是一名市井之徒,他的官場生涯及調戲阿珂情節更反映他無賴的一面。但自小受到說書先生影響,他一直欽佩英雄人物,愛財如命的他遇到受傷的茅十八,說甚麼也要充當一回英雄好漢,不但幫助他逃離鹽梟的攻擊,甚至當他知道茅十八是官府縣紅輯拿的重犯後,也願意放棄一千両銀子,不去通風報信。其實,韋小寶不是沒有掙扎,他有閃過一千両銀子可以讓他跟母親吃得飽,穿得好的念頭,但當此念頭被茅十八揭示後,他怒斥茅十八,表示自己着重「江湖義氣」。韋小寶此角色比金庸其他主角來得更有血有肉,他也有掙扎的時候,也想過自己可能會為一萬両或十萬両銀子出賣茅十八,不過想歸想,從他寧願「辭官歸隱」,也不願意出賣天地會不殺害康熙,以及不發掘鹿鼎山的寶藏以免毀掉大清龍脈等事件看來,只要不危害他生命,韋小寶實際上是一個重交情,講義氣的人,因為他深受說書故事的影響,在他心目中,講義氣有很重要的價值。

韋小寶或許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作不得準。但不容置疑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師長的言論、朋輩的愛好、傳媒文化的確會對一個人所建構的價值觀有一定影響力。如果小孩子從小便生長在一個以出賣身體為理所當然的世界中,他們極有可能在每一個身體貼上一個價錢,要不要出賣在於價高者得,到時,原本在婚姻當中無價的性關係變得有價。反過來,原本該受尊重的婚姻關係變得「無」價,沒有價值。家長若要小孩子重視價值觀的價值,多於身體的價值,可能要多花一點工夫,多關心小朋友所接觸的人和事,以及向他們解說作為人的真正價值。

曾經刊載於:

成報 02/09/2010

整形瘦身 加強競爭?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30/08/2010

多年前有一套以基因改造為題材的電影《Gattaca》,戲中的主角是由父母因愛而結合並生下來的。在當時,這種自然而生的嬰兒被稱為「神的孩子」,也是小數族類,因為戲中描述到那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依賴高科技,在實驗室中把父親最優秀的精子與母親最健康的卵子結合,還來一次基因大改造,務求製造出毫無天生缺陷、外表俊朗漂亮、以及聰明伶俐的小孩。可想而知,面對基因改造下的優秀孩童,天生心臟有問題,外表平庸的主角,成長期除了被自己的弟弟(基因改造嬰兒)比下去,成長後亦難以在社會中競爭,根據當時的社會要求,他充其量也只可以做一名清潔工人。故事發展下去,便是主角為要達到自己探索外太空的夢想,不但全身整形,「購買」一個優秀的基因改造人的身份,甚至整個改造人回家,代替自己提供血液及尿液,以謀求太空總署高職,好實踐自己的太空夢。

電影是十多年前的製作,但內容及情節所反映的現象,我們並不陌生。雖然現今世界還未出現基因改造的優秀人,但很多父母追求健康寶寶之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無論智力、外表,都要比同齡孩子出眾,有可能的話,入學前已能操流利英語和普通話,這樣才能有機會「打低」其他小朋友,入讀一流幼稚園,繼而升讀同級中小學,最後成功考入名牌大學。奶粉廣告商針對父母這種心態,大都標榜自己公司的產品,含有「AA」、「DHA」等營養素,可以「賜予」嬰兒智慧,嬰兒長大後,不是做律師便是醫生,簡言之──成功人士。

香港有不少嬰兒還未懂性,便在父母安排下提早接受「學前教育」,啟發思維,作好競爭準備。而對於成年人來說,為了加強競爭力,惟有不斷「進修」,以免被社會淘汰。「進修」的形式各有不同,大多數人努力不懈修讀不同學科,考獲專業試,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對於某些行業或某些人士來說,他們「進修」的形式不是頭腦上,而是身體上的改造。

早前其中一名「人工型男」便坦言新一代的競爭太大,大學生太多,要突圍而出,外形討好絕對是優勢。他自己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整容之餘,不忘健身,為的便是要博得女上司們的好感。有男營業員整容健身,也有模特兒為了不被設計師揶揄身材差,豐胸同時做其公司代言人。

以往大多數人只靠化妝技術美化自己,但隨着科技愈來愈發達,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無論是事業又或是愛情),整容在日本及韓國已經相當普遍。比較日韓,一般香港人還未視整容為潮流,但不少人對整容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也愈來愈開放。而即使不打算整容的人,面對傳媒廣告推崇纖體瘦身才是美的「大論述」之下,仍難免心動,努力阻止自己成為一件「豬排」,影響自己的前途。

注重儀表,儀容整潔是對自己及他人的一種尊重。不過,單靠追求外在美增加競爭力,甚至不惜一切,罔顧整形整容手術所帶來的風險是不智的,例如靠打針隆鼻的人一輩子離不開針藥,而靠其他手術隆鼻的,鼻子也有下塌的機會、不同的豐胸方法都有不同的缺點或風險。即使豐胸手術相當成功,也會對健康造成傷害,曾有豐胸模特兒便因不勝負荷而主動拆除假胸。

其實毋須整形整容,配搭合宜的衣着也會讓人眼前一亮,而有內容的談吐及思想,更會讓人印象深刻,人工型男坦言靠着整形提升自信,有助於工作,但事實上,自信心並非真的只透過整形整容才能建立。而美與醜,也會隨着潮流而轉變,今時今日,香港女生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都偏低,如果今期流行「超胖」,大家又是否要不顧高血壓、糖尿等疾病,把自己吃得如相撲手一樣呢?

如果潮流興塌鼻,大家又是否要捨棄挺拔筆直的鼻子呢?大家在「增值」的同時,是否需要理智一點,計算自己需要付上的代價呢?

曾經刊載於:

成報 30/08/2010

「材」不可露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8/2010
專欄:每週評論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你認為香港是否一個安全的城市呢?警方剛剛公佈了2010年上半年的罪案數字,整體罪案有38,969宗,較去年同期微跌3.2%,當中兇殺、搶劫、毒品、三合會相關罪案等更有多於一成的跌幅。但在這些罪案下跌的同時,風化案的數字卻在上升。2010年上半年的非禮案有775宗,較去年同期增加19.8%;強姦案有54宗,升幅亦有3.8%。

我不知道引致風化案上升的確實原因是什麼,但我們卻看到社會上一些情況,有機會增加這些罪案的可能。互聯網的發展大大增加資訊的流通,人們能在互聯網上輕易獲取各種資訊,當中當然包括色情資訊。去年報章曾有一篇有趣的報道,加拿大一名研究員希望研究色情電影對男人性觀念的影響,需要招募常看色情電影和從未看過色情電影的20歲男子作比較,但他發現根本找不到未曾看過色情電影的20歲男人。我相信香港的情況也相若,各大網上討論區都設有成人資訊的版面,成人、青少年、甚至兒童也能輕易入內觀看那些只強調情慾的滿足,但毫不考慮行為後果的色情資訊。

香港的傳播媒介也一樣充斥著強調性吸引,忽視後果的現象。一眾女星為求增加曝光率,不惜以性感的形象示人,有些亦會刻意地製造走光的情況。今年更有o靚模自製被性侵犯的影片上載到youtube作宣傳,亦有出版商推出妄攝寫真集,容讓讀者撕開原本衣著整齊的女性相片,露出只穿著內衣的身體。這些種種或多或少會令人對女性的身體產生更多性幻想,一些自制力不足的人士或會妄顧後果而作出違法的行為。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女性在夏天所穿的衣服越來越少布,這當然與越來越炎熱的天氣有關,但我相信這與傳媒強調性感形象的風氣脫不了關係。低胸、小吊帶、熱褲故然涼快,女性衣著較少也不是罪,但卻有機會令部份人士產生犯罪的衝動。警訊也有教市民「財不可露眼」,勿讓匪徒有機可乘。那麼女士們也應保護自己,在選擇衣服時要小心地搭配,避免令自己陷入一個不安全的境況中。

在警方公佈的統計數字中,有16宗非禮案屬網友所為;遭網友強姦的也有9人。在Web 2.0的年代,互聯網已不再是單向提供資訊的平台,而是一個互動分享的地方。人際關係也由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接觸,擴展到網絡上的交往。但要注意的是不少「網絡狩獵者」會在這個看似真實的虛擬世界上尋找獵物,以各種手法引誘受害者出來會面,輕則引致財物損失,嚴重的會危害人身安全,所以大家在網絡世界也要帶眼識人啊。
 

誰在推波助瀾?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9/07/2010

書展開幕,雖然是一號戒備訊號,間中亦傾盆大雨,但願意到書展參觀的朋友亦不少。當天,筆者和家人亦特意到書展逛逛,看看新書,進到會場感到氣氛和諧寧靜,各人都專注於閱讀,選購書籍。參觀中途,突然發現一些嘈雜聲從遠處飄至,閃光和相機聲不停,轉過頭來發現原來是一名o靚模(少女模特兒)於我們背後匆匆走過,後面緊隨着的有三五十名記者,只顧着採訪,彷彿不用顧及參觀者的安全,向前急步追隨,家母也差點被記者撞倒。及後,就見到電視新聞及許多報章大字標題說到o靚模各出奇謀入侵書展……

這樣的情境的確值得大家令人深思:究竟o靚模風頭真的很「勁」,還是過街老鼠遇着一群好奇者,在o靚模漣漪中推波助瀾,為求推高收視及銷量?

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透露,去年書展,共有一百三十多場簽名會,當中只有七場與o靚模有關,但於八千多則有關書展的報道中,卻有近四千則是報道o靚模!靠着傳媒對o靚模的好奇 (主要為她的性感衣着、出位行徑、以及o靚模之間的恩怨,內涵發掘欠奉),令她們於去年成功騎劫書展。

由十八個教育、宗教、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的「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於去年8 月到10 月進行了「傳媒與『o靚模』文化調查報告」,在460 名受訪者中,有超過七成半同意或非常同意o靚 模風氣是由傳媒一手造成。亦有近九成受訪者認為o靚模給他們的印象是與性和色情有關;有超過七成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傳媒塑造了青少年「將女性商品化」及「推崇搵快錢」的價值觀;亦有超過六成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傳媒塑造了青少年「瘦就是美」、「外在身材比個人修養和智慧更為重要」的意識形態;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傳媒在意識形態上的影響力不少,所以傳媒的報道手法和所散播的價值觀值得我們關注。

少女模特兒是一種職業,我們要尊重她們的選擇,但我們亦需留意她們所表達的,記者們所報道的,對兒童和青少年成長產生了甚麼影響,不容忽視。部分傳媒開腔要求貿發局不講道德,只講管理,容讓書展成為教導青少年憑着出賣色相就可上位的場地,豈不惡哉?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9/07/2010

移了位置的「事業線」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7/07/2010

對於相信「掌相學」的朋友來說,手中的「事業線」越深越長代表事業有成,有大好前途及發展機會;自從去年年底一套諷刺o靚模的舞台劇以乳溝來代表女性的「事業線」後,似乎許多傳媒都以「事業線」作為綽頭以吸引讀者,越深越長代表身材越好,越性感、越能挑起一眾男士的神經。
 
曾幾何時,社會大眾都會認為人生的路向都能掌握,憑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感情及事業,都可以掌握於手裡。但近年經過一些賣弄色情的報章、雜誌長年累月大灑鹽花,將報導集中於負面評論女性的身材外貎、忽視她們的內涵和付出的努力,並將女性物化,越來越人以外表及身材來評論一個人的價值。
 
而部份傳媒對女性不公平的描述,其實是一種「漸漸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入侵青少年的心中:當o靚模勇於穿著少布服飾,坦蕩蕩地於公眾地方、展覽館任人拍攝,而傳媒對她們的行為給予褒獎,以她們賣弄身材所賺的收入作出排名,並加以稱讚… … 賦予她們這些行為一種正面價值及光榮感,令她們甘於以賣弄身材賺取金錢及機會,甘於當他人的性對象,甚至以性吸引來肯定自我。
 
但我們深知道人的尊嚴及價值不是單靠外表,一個人要成功,需要付出長時間的努力、並培養耐性、專注和智慧等內涵……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但這些價值觀對於色情販子來說卻是極之乏味,不值一提。
 
去年暑假檔期所出版的o靚模寫真集約有十多本,她們少布濕身,滴著牙膏雪糕,走盡灰色地帶,賣弄色情,意識挑逗,但淫審處審裁員承認,儘管是「踩界」,卻不能將它們定為不雅或淫褻物品。[1]藉著傳媒的廣泛報導,就已將書展成功「騎刧」,成為色慾味甚濃的商業活動。根據去年青年組織U-focus發表的統計,青年人進書展為購買明星書藉及寫真集的比率與購買學術書相若;受明星或模特兒吸引而到書展的年輕人,由08年約7%,激增至去年的18%![2]
 
炎夏將至,o靚模們開始為寫真集賣弄身材的「事業線」,繼去年十多位o靚模於書展賣寫真、送雪糕和鮮奶之後,今年將有更多o靚模以色情扮作藝術,並於書展中兜售,將書展的健康形象嚴重扭曲。筆寫相信許多市民不想再見到一群o靚模於場館內搔首弄姿,吸引一班色迷迷的男士和青少年,掩蓋了作家們所付出的努力,污染純樸的閱讀風氣… … 如果今年的書展,貿易發展局仍繼續去年的安排,不知網民會否開展「抗衡o靚模色情風潮」群組,家長們又會否考慮在今年暑假以另外一些健康活動代替書展之旅?


[1]2009/07/27,《文匯報》,A12香港新聞,〈有著衫無露點淫審處評一級口靚模寫真踩界能罵不能禁〉。
[2]2009/07/27,《都市日報》,P07港聞,〈「o靚模」入書展「追星」比例增18%〉;2009/07/27,《東方日報》,A18港聞,〈o靚模搶佔書展半壁河山 青年買寫真集與學術書 比率相若〉。
曾經刊載於:

星島日報 2010/06/06

閱讀由父母開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3/07/2010

一年一度的書展又開始了,究竟90萬的入場人次之中,有沒有包括閣下呢?很不幸這一兩年書展的焦點討論,集中了在o靚模和她們出位的宣傳手法,而真正有關優良作品的討論就很少,每年書展雖然人頭湧湧,但香港人的閱讀風氣仍然差強人意。

有調查發現三成的成年人一年也沒有看過一本書,就算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受訪者,亦有17.5%在過去一年沒有看過書,香港教育制度的失敗就是過份著重考試,很多學生因為考試而不是興趣去讀書,因此,當他們一畢業,也是他們與書本告別(甚至是永別)的時候!

就算有看書,最多人選擇的是與投資有關的書籍,很明顯是為了賺錢多於為了怡情養性,充實自己。三成人表示沒有看書的原因是沒有時間,老實說,這明顯是藉口。若果我們重視一件事,怎樣辛苦也會擠出一點時間來,有誰很想追一個心儀的女士而沒有時間拍拖呢?

很多父母逛書展,可能也是和我一樣,主要是為子女買一些合適的書,希望他們能多一點看書,不過,若果父母自己不看書,而期望子女會真正喜歡閱讀是不切實際的。父母是子女主要的模仿對象,與其囉囉嗦嗦壓逼子女讀書,不如自己少點看電視,少點上網,多買一些書隨便放在家裏,讓子女自動自覺拿來看。

為了逼自己多點利用空閒的時間看書,我去年開始決定每一兩個星期向同事介紹一本剛看完的好書,發覺原來並非不可能的事,其中一個秘訣是我幾乎任何時候都帶備一本書,坐港鐵、等人、以及子女睡覺之後,都是我的黃金閱讀時間,相信你也可以。

「o靚」模不容於書展?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8/07/2010

閱讀是一個好習慣,我們能透過閱讀自我增值,學習前人的智慧。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識,另一方面亦可增加自己的競爭能力。閱讀也是一個親子活動,父母與子女一同閱讀有益的書籍,除可以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對喜歡閱讀的朋友來說,香港書展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各大參展商均在書展期間推出新書,而且貿發局更安排過百場多元化的文化活動,邀請不同作家、名人和文化界朋友分享寫作的心路歷程和他們的人生經驗。書展的入場人數更達90萬人次,香港人愛閱讀的心由此可見。

貿發局藉着書展努力推廣本地閱讀風氣,而不少本港市民,甚至遊客都視書展為香港文化界的盛事,但部分出版商卻將書展當作推廣「o靚」模寫真集的平台。在書展揭幕前的幾個月已開始透過傳媒大力宣傳其名下的「o靚」模,為求能讓她們的寫真集和相關產品在書展時大賣,賺個盤滿鉢滿。

回顧上年的香港書展,「o靚」模們的氣勢一時無兩,她們出位的言論和帶有強烈性含意的宣傳伎倆輕易地雄霸娛樂版和港聞版的頭條,書展推廣本地閱讀風氣的本質被扭曲,換來的卻是搔首弄姿的性感影像。對於書展被「o靚」模成功「騎劫」,怎能不叫一眾愛好閱讀的朋友和每年都帶子女參觀書展的家長憂心呢?有見及此,貿發局決定今屆禁止意識不良或品味低俗的「o靚」模簽名會在書展內進行,讓書展重回正軌,回復為香港一個形象健康及老少咸宜的一年一度文化屆盛事,提供一個健康的閱讀空間給真正對閱讀有興趣的朋友,實令一眾書展的忠實支持者和家長們消除疑慮。

世界上每一個選擇都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意願,貿發局的決定也不例外。除本身利益直接受影響的「o靚」模和其出版商高調地作出抗議外,也有市民認為這是打壓言論自由的野蠻做法。其實,將打壓言論自由這條大罪強加在貿發局身上是不妥當的,因為所有在《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內列為第一類的物品(即非淫褻亦非不雅),都可在書展內展示和出售,包括所有符合條例規定的「o靚」模寫真集依舊能在書展內出售,貿發局禁止的只是出版商計劃於書展內舉行的宣傳活動而已。從去年的經驗所得,我們很難從她們的宣傳活動中看到任何與提倡閱讀風氣相關的意識,看到的反而是嘩眾取寵、意淫露骨的活動。

貿發局的決定是嘗試在書展的健康形象和出版商的出版自由之中取其平衡,儘管顧問團審批過程的透明度可以提高,但其動機毋須懷疑。為了鼓勵香港的良好閱讀風氣,希望貿發局能汲取今年的經驗,繼續積極地將書展打造成一個老少咸宜和形象健康的文化平台,讓喜歡閱讀的朋友和將參觀書展視為親子活動的家長們,能真真正正地享受書展所帶來的樂趣。

曾經刊載於:

成報 08/07/2010

時勢造「o靚模」?

──媒體「賣肉」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採訪及整理:張勇傑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18/09/2009

「o靚模」旋風直捲全港,她們憑著甜美的面孔和誘人的身段,得媒體大力吹捧,除了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外,更形成一個社會現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志儉博士、想飛傳播主席兼執行董事劉倩怡女士、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社工謝紀良先生和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部份時間顧問梁林天慧博士,一同探討「o靚模」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如芝士餅和葡撻:轉眼即逝
 
張志儉博士表示,類似「o靚模」的情況其實在二十多年前已經存在,他憶述當時某年青人雜誌中的「城市驚喜」專欄,也曾刊登少女的相片而大受讀者歡迎,也有現今知名的女藝人藉此入行。只是「o靚模」一詞在近日才由報章定名而被人廣泛使用。其中如女子組合Twins,就是以青春活潑的少女作賣點,可謂最成功的「o靚模」。
 
他認為,今日「o靚模」的興起,乃因金融海嘯,部份企業宣傳經費不足以聘請知名藝人,於是聘用較便宜的「o靚模」參與各推廣活動。最後因傳媒的推波助瀾,「o靚模」現象終於在書展這個平台爆發。
 
張博士指出,經理人公司之所以樂於栽培一眾「o靚模」,是因為她們只要有一至兩位能脫穎而出,公司便能賺到豐厚的利潤。但他估計「o靚模」現象不會維持超過兩年,因為當市民不再感到有新意時,這現象就會像昔日的芝士餅和葡撻熱潮一樣轉眼即逝。
 
成年與青年眼光不同:易地而處
 
劉倩怡女士表示,現今青少年問題如吸毒、援交、「o靚模」等現象,都反映出香港人的價值觀已呈現一個病態的狀況,罪魁禍首並非傳媒,而是香港人自己,傳媒的作用頂多是一個催化劑而已。
 
她指出,在這商業化社會,人們高舉消費主義,將物質看為重要,卻將個人的尊嚴看為次要。現在的「o靚模」現象只是一個傳媒遊戲,因為只要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傳媒就會將之放大,若我們也跟著傳媒將這現象放大,實在不大明智。
劉女士強調,成年人與年青人的觀察世態的角度實在不同,若要有效幫助年青人,應由年青人的角度出發看事情。運用他們感興趣的渠道與他們溝通,並鼓勵他們多與朋友分享。而在教會內長大的年青人也應多了解外界的文化,不要與流行文化脫節。
 
從正負面角度去關懷:不要死心
 
謝紀良先生從不同角度分析「o靚模」現象。他表示,「o靚模」亦有正面影響:除了為市民提供精神食糧外,亦刺激了經濟增長,增加青少年就業機會。事實上,「o靚模」提供了一個讓市民公開討論的機會,大眾因此直接地知悉今日青少年對性的想法和態度,一眾「o靚模」也藉此建立了自信。
 
但另一方面,他指出,少女不需讀書,亦不需著重個人修養,只靠「露肉」便能賺快錢的現象,實在減低了社會在道德價值的判斷力、扭曲男女形象、物化女性、直接影響青少年正常社交及兩性關係。
 
謝先生強調,社會應從正面和負面角度探討「o靚模」現象。面對青少年時,公眾應與他們多作「討論」而不是為他們下「結論」,多「了解」去減少對他們的「誤解」,以「耐心」去聆聽他們的聲音,不要因此而對他們「死心」。
 
面對鋪天蓋地的宣傳:身教重要
 
梁林天慧博士認為家長面對「o靚模」現象時,常有以下反應:〔1〕深感世風日下;〔2〕為了獲得子女的認同,認為這是社會進步的現象,不算得什麼;〔3〕老師無能、政府無用。問題的關鍵倒是:其實家長都缺乏時間和心力處理成長中的孩子,面對傳媒鋪天蓋地的宣傳只有感到無奈。
 
為此梁博士向家長提出了幾項建議:她認為,渴望被欣賞和喜歡突出自己來獲得同輩認同是青少年的特點,家長應直接向子女表達愛錫之情,自小栽培「無所不談」的親密關係。家長亦宜抽空與子女傾談和討論各項問題,教導子女多思考,以及懂得逐步放手讓子女作決定。事實上,家長以身作則地活出自己的信念,讓自己成為子女的榜樣,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明光社和牛頭角浸信會合辦「時勢造『o靚模』」講座,於八月下旬假牛頭角浸信會會址舉行。一眾講者與接近150位出席者(約80%為青少年人),分享他們對「o靚模」現象的看法。

時勢造「o靚模」

──媒體「賣肉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採訪及整理:張勇傑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02/09/2009

一陣「o靚模」旋風席捲全港──憑著甜美的面孔和誘人的身段,加上媒體大力吹捧,一群「美少女」除了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外,更形成一個社會現象。究竟「o靚模」現象對青少年有多少影響?一眾社會有心人各有說法。
 
一如芝士餅和葡撻:轉眼即逝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志儉博士表示,「o靚模」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經存在:當時某青少年雜誌的「城市驚喜」專欄,曾因刊登少女的相片而大受讀者歡迎,也有現今知名的女藝人藉此入行。
 
他認為今日「o靚模」的興起,乃因金融海嘯令部份企業宣傳經費不足以聘請知名藝人,於是聘用較便宜的「o靚模」參與各推廣活動。最後因傳媒的推波助瀾,「o靚模」現象終於在書展這個平台爆發。
 
張博士指出,經理人公司樂於栽培「o靚模」,是因只要有一至兩位能脫穎而出,公司便能賺到豐厚的利潤。但他估計,當市民不再感到有新意時,這現象就會像昔日的芝士餅和葡撻熱潮一樣轉眼即逝。
 
成年與青年眼光不同:易地而處
想飛傳播主席兼執行董事劉倩怡女士表示,現今青少年問題如吸毒、援交、「o靚模」等現象,都反映出港人的價值觀已呈現一個病態的狀況。罪魁禍首並非傳媒,而是香港人自己,傳媒頂多是催化劑而已。
 
她指出,港人高舉消費主義,將物質看為重要,個人的尊嚴倒看為次。現在的「o靚模」現象只是一個傳媒遊戲,因為只要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傳媒就會將之放大,若我們也跟著傳媒將這現象放大,實非明智。
 
劉女士強調,成年人與年青人的觀察世態的角度實在不同。若要有效幫助年青人,應由年青人的角度看事情,運用他們感興趣的渠道與他們溝通,並鼓勵他們多與朋友分享。
 
從正負面角度去關懷:不要死心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社工謝紀良先生從不同角度分析「o靚模」現象。他笑言,其實「o靚模」亦有正面影響:除了為市民提供精神食糧外,亦刺激了經濟增長,增加青少年就業機會等。
 
他認為「o靚模」提供了一個讓市民公開討論的機會。大眾因此直接知悉今日青少年對性的想法和態度,一眾「o靚模」也藉此建立了自信。只是少女不著重個人修養,只靠「露肉」賺快錢,實在扭曲男女形象、物化女性、直接影響青少年正常社交及兩性關係。
 
謝先生強調,社會應從正面和負面角度探討「o靚模」現象。面對青少年時,公眾應與他們多作「討論」而不是為他們下「結論」,多「了解」去減少對他們的「誤解」,不要因此而對他們「死心」。
 
面對鋪天蓋地的宣傳:身教重要
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部份時間顧問梁林天慧博士(梁博士)認為家長面對「o靚模」時,無論是大嚷世風日下,或是為了獲得認同說是社會進步現象,或是怪責老師無能、政府無用,都無濟於事。
 
她指出,關鍵是本港家長都缺乏時間和心力去關懷成長中的孩子,面對傳媒鋪天蓋地的宣傳只有感到無奈。
 
梁博士強調,家長要了解渴望被欣賞和突出自己來獲得認同是青少年的特點,與其擔心,不如直接向子女表達愛錫之情。而自小栽培「無所不談」的親密關係,教導子女多思考,逐步放手讓子女作決定,以身作則地活出自己的信念,則是最有效的方法。

明光社和牛頭角浸信會合辦「時勢造『o靚模』」講座,於八月下旬假牛頭角浸信會會址舉行。一眾講者與接近150位出席者(約80%為青少年人),分享他們對「o靚模」現象的看法。

書展Crossover「o靚模」寫真展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4/07/2009

潮流盛行CROSSOVER熱潮,即是把兩種沒有太大關聯的人和事二合為一。今年舉行的書展亦不例外,一班少女到書展舉行簽名會及催谷她們瞓身拍攝之作──「賣肉」寫真集,而她們的仰慕者亦「逼爆」會場追棒她們。

在市場上,這個新興名詞──「o靚模」是指一些十幾廿歲,打扮「潮爆」,願意酥胸半露的少女模特兒,她們不少都成為時下一些男士的夢中情人;由於她們的高度未達到做職業模特兒之條件,所以她們平日的工作大多是拍平面廣告或被安排出席一些遊戲節目。明顯地,她們都抱有進軍娛樂圈的夢想,難怪她們毫不介意在鬧市穿上一些暴露和性感的服裝和泳裝以增加其知名度。
 
少女樂於加入「o靚模」行列的情況令人憂心!因為願意追求夢想當然是一件美事,然而,仍然在學的青少年應該好好地把握讀書機會,不應為了發明星夢而提早放棄學業,反而更要在求學階段開始定下一些可行及長遠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畢竟能於娛樂圈屹立不倒,並長期有號召力的成功例子實在不多,她們不但要有觀眾緣,還要不斷地在各方面裝備自己,好像蕭芳芳,她於學業上不斷追求,確實值得大家學習;如果單憑外貌和「賣肉」,恐怕會變得高不成,低不就,就好像那些很快就被社會淘汰的舊款手提電話般,當新鮮感過後就被人隨便棄掉,到最後可能覺得自己只是一件商品,浪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和時間,後悔莫及!
 
更可悲的是,如果大家連5位或者以上「o靚模」的名字都數不到,但又大概留意到她們的外表及身材是怎麼樣的話,這不禁要反思一下究竟「o靚模」的存在價值是什麼呢?今次有關反「o靚模」聯盟的事件,最大需要負上責任相信是主辦書展的貿易發展局,究竟他們有沒有清晰地為一年一度的書展定位?雖然他們特別為「o靚模」安排了另一個簽名活動區,以分隔出席簽名活動和到書展買書及看書的市民,但這個臨時措施無疑都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

其實有關方面應一早清晰地讓入場人士知道究竟那是一個推廣閱讀文化風氣的書展,抑或是一個「o靚模」寫真展。今次風波之後,相信有關方面應該切實檢討一下,免得「o靚模」這種喧賓奪主式簽名及展銷手法,影響到整個書展的氣氛和形象,再次引起類似四萬幾人在FACEBOOK抗議「書展垃圾化」的不滿情緒!寄望各位愛好閱讀的香港市民,以實際行動去買書及看書,使一年一度的書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