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輕視的幼兒茶點和遊戲
在疫情持續近三年的時間,學校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網課成為學習的新模式,而這不只發生在中小學,連幼稚園也需以網上教學來取代面授課,這對幼童的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疫情持續近三年的時間,學校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網課成為學習的新模式,而這不只發生在中小學,連幼稚園也需以網上教學來取代面授課,這對幼童的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
疫情近三年,不少家長和孩子一起經歷難捱的日子。由恐慌地買口罩度日,到長時間的停課、在家工作和學習,昔日家長要搶購平板電腦和鏡頭,到今日可以嫻熟地使用各種即時開會的軟件工具,甚至已懂得用綠幕做背景,這些日子大家都經歷了許多。不少家長被疫情所迫變成了科技達人,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孩子在疫情下錯過了甚麼,失去了甚麼?
對於不少人來說,疫情就好像一個竊賊,偷走了我們不少珍貴的事物:包括一些摯愛親朋的寶貴生命;本來以為可以終老的穩健事業;可以四出享受人生、放眼世界的樂趣;以及與大群新知舊雨一起吃喝玩樂的時光。
(晴報.2022年7月14日) |
疫情持續下學童受到不少壓力,有調查以問卷跟進1,501名學童壓力情況,發現9至18歲學童中,有近兩成學童壓力指數高於正常水平,部份人更感到抑鬱及焦慮。部份受訪學童在壓力下感到容易被觸怒、難自律學習,也有的擔心自己會出醜。
原本擬定的題目是「回家.好」,來對應之前〈回家.難〉一文。預算在香港隔離期間撰寫,豈料仍是離不開一個「難」字。
面對眼前一大三細的行李箱。前一天,還在跟太太商量如何到機場;今天,卻要想想如何家居隔離。等待了一些日子,預備隔天就可以上機回港,誰料一份核酸報告,叫我們裹足難前。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有過百萬港人確診,九千多人離世,不少市民都活在徬徨無助的處境之中,除了害怕自己和家人感染外,也擔心家中的物資是否充足,內心記掛著親人,卻不敢前往探望。假如出現病徵,又不知應否到急診室求診;若不幸確診,又害怕要送往竹篙灣等隔離設施,居家隔離又擔心傳染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