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幫助學童適應疫後上課的困難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6/10/2022

第五波疫情至今已近一年,許多學校因學生打疫苖的數字未達政府要求,仍未能回復全日面授課堂。這種情況,對學童成長及學習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曾任小學校長、有16年管理學校經驗的鍾頴欣校長,憑著她的觀察、與老師、家長教師會一起制定的方向及設計的活動,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同學未能與同齡書友相處

鍾校長認為學生在疫情下,失去了很多學習機會。對於幼稚園、小學生來說,用Zoom這類軟件在網上進行學習,如沒有家長的協助,可以學到的東西真的不多。她坦言,部份學生隔了兩年,從幼稚園升到小學上課,好像完全沒有學習過,很多東西都未學懂。她指出有些學校可能會為學生學習知識而著急,在面授時單單著重教學。但她認為除了學校課程內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成長中與同學一起才能獲得的經驗。「學生不能一起在操場聚集、不能一起排隊、不能一起坐旅遊巴外出參觀,就會失去一些一起經歷整體氣氛的體驗,這實在十分可惜。」她認為學生與同齡的同學相處,一起成長十分重要。疫情中,學生在家最多還是和兄弟姊妹相處,現在學生回校,不少學生的社交能力都差了,因為在家被關注及被照顧得太多,可能被寵壞了,回到學校,他們缺少了一些有商有量、接納、分享及互相合作等能力。

除了社交,鍾校長還指出學生的脾氣、耐性也差了不少,她認為可能是家長在疫情中失去了工作,或要在家工作,他們居住的空間不多,但要與孩子們在家日對夜對。家長由於面對不少壓力,其情緒有機會影響到孩子。當孩子回到學校,也同樣地會帶著一些情緒及缺乏耐性等習慣回來,這狀況明顯也是受家長影響的。

雖然疫情使學生的學業、成長、情緒等,都出了一些狀況,但鍾校長說有方法可以改善。每間學校的取捨可能有所不同,她就認為學校除了教學外,亦需要每日騰出時間舉辦活動,訂立目標、主題,讓學生可以一起參與,讓他們可以學習與同學相處。

鍾校長又指在疫情下,老師有多點空間做網上教材,學生可以看短片,看一些需要跟著步驟逐步逐步做的課程內容,這令學生在家仍可以學習,效果可能比面授更好,因為未能看一次就學會的學生,可以重複觀看片段,慢慢學習。

關心家長同樣重要

另外,鍾校長也覺得關心家長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老師會抽時間每星期致電給家長,除了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其實也可以透過傾談,了解家長的情緒和現況。收集好家長普遍的狀況後,學校社工會為家長的需要,設計相關的講座,如教導如何疏導情緒的講座等。」

而學校的家長教師會亦曾舉辦親子KOL短片拍攝比賽,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拍短片記錄一起做的一件事,如一起烹調食物或唱一首歌等,讓家長與孩子在家可以有機會共同合作完成一些事情,建立美好的回憶。

問及家長們會否對講座不感興趣,鍾校長認為可以先試試以學童需要作為講座的主題,讓家長親臨參與,然後再加入一些針對家長的內容,如情緒管理、教養子女、相處技巧或與上網有關的資訊,這樣便能吸引家長參與講座。

最後,鍾校長鼓勵家長們,在疫情中就算有很多時間在家,家庭成員也不要各自對著電視、平板電腦,反而可以在家進行親子活動,如一家人一起玩board game(桌上遊戲)或烹調食物等。但她更建議大家多點一起外出抖抖氣,爭取多點活動空間。

相關文章

家長監護能令社交媒體變得安全嗎?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20/11/2024

Meta在今年9月宣佈,旗下的社交媒體平台Instagram(IG)將加入家長監護的功能,18歲以下的用戶,其賬號會被預設成不公開,用戶只能接收他們已追蹤賬號或聯絡人的訊息。如果13歲至15歲用戶想更改以上的設定,就必須要加入一位成年家長或監護人的戶口,由家長替他們更改設定。家長或監護人可使用監護功能,看到青少年發訊息給甚麼人,亦可檢視他們的使用時間。同時,Meta亦針對未滿16歲用戶的情況,在其頁面隱藏敏感內容(如自殘、近乎裸露),減少這些資訊對青少年的影響。[1]

社交媒體平台引發的問題有很多,但問題很少獲認真處理,特別是青少年使用相關平台時所產生的問題,更甚的是,問題有被故意放任的情況,這都對下一代影響深遠。美國在2023年就有30多個州份提出訴訟,指控Meta公司利用演算法引致青少年沉迷使用該公司的社交媒體平台,令青少年的身心都受到不良影響。[2]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23年進行的調查,分別有59%及60%的13至17歲美國青少年使用Instagram和Snapchat,[3] 在台灣,社交媒體平台Threads(台灣網友稱為「脆」)曾引發非常大的關注,不少用戶最初可能只在Threads開了戶口並沒有常常使用,但只要他們留下非常爆炸的留言,Threads連動了IG和facebook戶口,就會吸引人前往Threads,並匯合成一個很多人看的帖子。[4]

另一宗由美國新墨西哥州提出的訴訟,指控Meta保護兒童不力,案中揭露了在Meta的一些內部文件中,記錄了該公司根本就打算要「攻佔」兒童巿場,希望旗下的即時通訊工具成為最受兒童和青少年歡迎的工具,並且為了保持競爭力而減低對不良訊息的過濾。在另一份2021年的內部報告中亦顯示,估計每天就有10萬名兒童在Meta的通訊平台中收到性騷擾的訊息,當中甚至會有露骨的內容,例如性器官的大特寫照片。[5]

不少青少年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學習不同的東西,但卻做了很多恨錯難返的決定青少年期的孩子希望得到身份的認同,社交媒體中的網友容易給予他們力量和支持,不過如果誤交損友,學習了以不良方式去獲取身份認同,例如透過減肥達到所謂的美,加入極端組織和認同某種危險的思想,甚至以自殘來獲取別人的支持等等,最後只會令孩子誤入歧途。監察傳媒的機構大多認為青少年在16歲前非必要也不宜接觸社交媒體平台,可惜隨著孩子的成長,或因著家長貪方便,在小學階段就給孩子用手機,並讓他們可以自由下載軟件,即使有設立一些使用規則也不容易要求孩子完全遵守,變相就讓孩子暴露在危險之中。

撇除家長和孩子的問題,社交媒體平台也承認自己控制不了平台上的內容。社交媒體平台本質就是提供平台讓人分享資訊,營運者並非內容的提供者,平台只提供一個地方供不同的用戶以文字、聲音、影像等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惟過程中不少人為了增加點擊率,利用社交媒體平台演算法的規則,吸引更多的點擊率,這些引人注目的內容,往往利用譁眾取寵的標題,或者是非常極端的言論,吸引人去點擊。又因著不同平台上載內容的限制,例如IG比較側重圖像,Threads則較側重短文字,一張圖或一段短文,可以有很多詮釋的空間,結果只要內容極具煽動性,夠火爆,便會引起爭論,而爭議愈多的帖文,受加乘效應影響,就會令該帖文成功佔領不少用戶頁面的開首位置,也會令它有更多機會讓人去閱讀、點讚及留言。

因為內容具煽動性,容易掀起網絡罵戰,爭論一旦升級很多人都會受到影響。在Threads不少人可以隨意用不同的身份來留言,內容更可以引發網絡欺凌、人身攻擊,而當中涉及的人除了可能是素未謀面的網友,也有可能是真實認識的朋友,這樣產生的傷害就更大。[6]

此外,以往常見的網絡騙案,透過IG等社交媒體平台,騙徒可以與青少年進入私人討論區,他們以利誘的方式欺騙受害人,最終騙財騙色的案件仍然時有發生。雖然家長監護功能可以令家長知道孩子和誰在私聊,但卻不能知道他們聊天的內容。事實上當成年人也會跌落這種陷阱時,青少年單獨面對有關情況就會感到更無助,即使家長、社工、老師知道孩子出了事,但因為事件是在網上發生亦難以追究,他們亦只能感到束手無策。[7]

未來我們是不難想像,社交媒體必然成為下一代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份,家長、老師有責任首先裝備自己,去教育孩子理性分析當中內容,同時要學習負責任地發佈內容和留言,以致社交媒體可以成為一個能幫助孩子正面成長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充滿負能量,或者互相攻擊的地方。同時,社會有責任倡議政策,加強監管社交媒體平台的公司,要求他們改善技術,減少平台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1]  Liv McMahon et al., “Instagram boosts privacy and parental control on teen accounts,” BBC,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17, 2024,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77x44zplkyo.

[2]  Craig Hale, “Meta could be hit with lawsuits over social media harm for teens,” TechRadar, last modified October 16, 2024, https://www.techradar.com/pro/meta-could-be-hit-with-lawsuits-over-social-media-harm-for-teens.

[3] “Teens,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2023,” Pew Research Center,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1, 2023,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23/12/11/teens-social-media-and-technology-2023/.

[4] 隋昱嬋:〈Threads在紅什麼,台灣人超瘋「脆」引起祖克柏關注?〉,數位時代,網站:https://www.bnext.com.tw/story/16/why-threads-so-popular-taiwan(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1月6日)。

[5] Morgan Sung and Amanda Silberling, “Unredacted Meta documents reveal ‘historical reluctance’ to protect children,” TechCrunch, last modified January 17, 2024, https://techcrunch.com/2024/01/17/unredacted-meta-documents-reveal-historical-reluctance-to-protect-children-new-mexico-lawsuit/.

[6] “Why do people troll and what can you do about it?”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2019, https://www.bbc.co.uk/bitesize/articles/zfmkrj6.

[7] Maria Zaccaro, “Online grooming: Mum calls on government for more help,”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9, 2022, https://www.bbc.co.uk/news/uk-england-62506481.

家庭性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8/2024

「要訓導孩童走他當行的路,這樣他到老也不會走入歧途。」

(箴言22:6《環球聖經譯本》)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在其中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適當的家庭性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能為他們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然而,如何在家庭中實施有效的性教育卻是一件需要格外小心和謹慎對待的事情。不少父母都認同家庭性教育重要,但要實行出來卻不知該如何入手,以下是一些在家庭性教育實施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把握適齡性

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都需要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而有所不同。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從認識身體部位和個人衛生等基礎知識著手,引導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欣賞及接納自己的性別。小學階段的孩子則學習與同性和異性相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身體界線。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要了解青春期發育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更要開始認識戀愛關係、親密行為、色情文化等更深入的主題。適齡的性教育幫助孩子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並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過早或過晚進行性教育,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尊重和理解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首先要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父母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主動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被聆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由地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對孩子的好奇心感到不安;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可提供一些思考方向,讓孩子重新組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將父母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同時,孩子有權拒絕某些對話或主題,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並等待適當的時機才重新討論。

循序漸進

家庭性教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父母無需一次性地向孩子輸入過多資訊,而是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從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逐步深入更複雜的主題。同時,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疑問,調整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正確的資訊來源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父母要確保所提供的資訊來源可靠、專業,避免使用網路上一些不實或存在偏見的資訊;可以選擇學校、政府組織或專業的性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資源,並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影片,繼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這樣不僅能確保孩子獲取正確的性知識,也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

溝通技巧

在家庭性教育之中,父母需要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使用簡單清晰的語言,避免使用坊間過於粗俗的詞彙,同時要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進行溝通,不要使用責備或恐嚇的語氣,反而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適當的回應和解答。良好的溝通能幫助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促進更深入的交流。

家庭共識

家庭性教育並非單靠父母一人來完成,需要全家人共同參與和配合。父母或其他家人要就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達成共識,確保全家人態度一致,避免讓孩子產生困惑。同時要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家庭性教育的作用。

家校合作

學校也是孩子學習性教育的重要場所,父母可主動了解學校性教育的內容和進度,以便進行家庭性教育時得以配合。另一方面,父母也需留意學校性教育的內容是否與你們預期的存有差異,有需要時可積極與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擔憂。在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下,孩子才能真正養成正確及健康的性價值觀。

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自身的行徑也對孩子的性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是否能夠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和態度?好讓孩子學習及模仿。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一些過於露骨的性話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表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例如在與配偶或其他家人相處時,表現出互相尊重、坦誠溝通的態度,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讓孩子養成健康的性意識。

持續學習

家庭性教育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不僅孩子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父母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性教育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參加相關課程或研討會、閱讀書籍文章等方式,與其他父母或專業人士交流經驗和資訊,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父母自己不斷學習,才能更理想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專業協助

如果在實施家庭性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遇到任何困難或困惑,都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支持。例如可以諮詢學校輔導老師、醫務人員或性教育專家,他們能提供更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處理家庭性教育中的各種問題。

綜合上述所言,家庭性教育是一項需要父母付出大量心力來承擔的重要責任,也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也是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體現。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下一代開拓充滿愛與智慧的成長道路。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2-8-2024

過猶不及的「斷捨離」?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07/2024

家長收到子女的成績表後,如何作合宜回應?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6/2024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鑲在銀器上。」

(箴言25:11《環球聖經譯本》)

每逢考試,不少家長都認真陪伴子女溫習,部分家長更認為分數是反映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因此更緊張。到底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的成績表作合宜的回應呢?本文邀請了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為大家講解。

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不論是家長或孩子,可能會為考得的成績有不同的情緒,包括雀躍、焦慮、擔心等。梁家揚博士認為,人有情緒反應是非常正常。當成績理想時,家長能夠坦率地表達喜悅;當孩子的成績未如理想,家長可以示範給孩子看,應該如何面對焦慮,例如邀請孩子一起深呼吸、靜觀、聽放鬆音樂或慢跑,都有助於降低身體和情緒緊張。

家長與子女建立開放、尊重和支持的溝通至關重要。家長可以問孩子:「今次考到這個分數,你覺得如何啊?有甚麼困難或挑戰嗎?」有時家長覺得分數已不錯,但孩子卻不大滿意,這樣的對話可以幫助家長更具體地理解孩子的處境和感受,建立更強大的親子連結。若家長或孩子感到情緒壓力過大,無法有效調節,或者需要更深入的指導,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可能是一個好選擇。

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

對於成績優異、名列前茅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幫助孩子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目標,例如課外活動或社會服務,在其他領域繼續發展技能,不但能建立自信心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更能避免孩子因為考試高分、毫無對手而變得驕傲。另一方面,有部分學業成績一直表現優異的孩子,他們的焦慮感可能會很大,反映在考試時身體出現不適,例如頭暈、肚痛。孩子若有其他挑戰目標,就可避免只把成就局限於學業分數,造成過大的壓力。

合理可實現的學業目標

至於成績稍差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設定合理可實現的目標。例如孩子今次考得30分,卻把目標定為90分;這可能是家長的期盼,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無法成為孩子的目標。若把目標定為40分,雖然仍未合格,這個目標對孩子來說實在也不容易,卻是合理可行。當孩子達成目標後,家長可鼓勵孩子思考「你做了甚麼特別的事令成績提升了10分啊?」例如平日回家有溫習、預習,今次考試有提早溫習等等,引導孩子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溫習方法,也能建立孩子自我反思的能力,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各種成長挑戰。

就算成績非常不理想,家長絕對不可貶低、批評孩子的人格或能力,或使用極端說話來發洩,例如「死蠢」、「你的成績永遠都是這麼差的了」、「你從來都沒有做得好」。這類說話會令孩子感到挫折和無助,失去學習的動力。梁博士邀請家長讓孩子表達想法和感受,例如引導孩子回想考得不錯分數時所用的溫習方法、幫助孩子找出失去溫習動力的原因,例如父母爭執、與同學吵架、學習內容太深等。孩子成績欠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透過親子之間的深入對話,有望能夠找出隱藏的問題。

家長需欣賞孩子的努力

無論孩子考取了甚麼分數,或是成績優秀,或是成績稍遜,甚至自貶「我樣樣都做不好」的孩子,家長都需要稱讚和肯定孩子在學習過程的付出,而不僅僅注意分數或等級。假若孩子每一次收到成績表,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一無是處、時常犯錯,這很容易擊倒孩子的自尊心。梁博士解釋,試卷上的分數都是孩子準確地答對問題、一分一分爭取得來的,家長的眼光需要轉為欣賞孩子的努力,而非為了「未得到的分數」審問原因。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檢視答題所犯的小錯誤,家長有時可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鼓勵孩子「這題我也可能會和你一樣,都答錯啊!」如果孩子因過去的失敗而意志消沉,不論任何階段,家長也可用愛和關心,設立合理可行的目標,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慢慢地重建自信。

其實人生階段有不同類型的「成績表」,例如老闆在工作上給予的評價、夫妻對彼此的期望、旁人對家長養兒育女的看法等。我們都希望別人不要只挑剔我們的錯失,也渴望別人能認同和欣賞我們的付出和努力。讓我們以同樣的眼光來欣賞孩子,熱切地期待他們每一個微小而重要的進步。

小學校長對家長的話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黃靜雯校長:成績表是簡單的一覽表,透過每學期或每年的情況比較,反映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學業情況。除了各科目成積及名次,成績表也包括了出勤記錄、老師評語、操行等級、獎懲記錄及課外活動記錄等。家長平日可多與老師溝通,老師能觀察到其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家長可以多問有關孩子上課態度、與人相處、禮貌及溝通能力方面的表現,多角度了解子女的成長需要。黃校長特別強調,家長需要以平常心去解讀老師的意見,也不宜將孩子與他人比較,應從縱向角度分析孩子在學習態度方面是否有進步或退步,因為品格培育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0-6-2024

編者序:成長中的障礙賽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2/2024

一代不同一代,當世界的轉變速度愈來愈快,不同世代面對的挑戰差異可以很大,無論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成長,或是千禧年前後較富裕環境下成長,以至過去幾年在社會運動和疫情陰霾下成長的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截然不同,作為父母、老師和導師的,大家的成長經驗恐怕難以成為主要參考。過去幾個月,香港學童自殺的情況令整個社會都震驚和傷心,究竟青少年面對的嚴峻挑戰是甚麼?他們的抗逆力出了甚麼問題?家長、老師和所有關心青少年的社會人士又可以做甚麼?這是大家都十分迫切想探討的。

在美國,一個關注精神健康議題的網站指出,現時青少年經常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受社交媒體的影響、自我形象低落、外貌遭負評、同儕壓力、欺凌、學業上的挑戰、外在各種壓力、與性相關的危險行為、藥物或賭博的沉溺行為、抑鬱和焦慮等。[1] 就以上各點,本書希望可以幫助各位關心下一代的朋友,了解青少年在成長中所面對的種種障礙,並以合宜的方法和態度協助他們跨越這些障礙。

本書收錄有關沉溺行為的文章,主要是回應青少年沉迷電玩的情況,另外,亦收錄了有關靈性支援的文章,讓家人、朋友可以幫助青少年面對各種衝擊。作為教會群體,我們相信如果青少年能在靈性層面得到餵養,由聖經真理導引他們,便能更堅實的成長,即使面對再混亂的世代,走進了人生低潮,他們也不會失卻盼望。因此,本書的最後一個部份為信仰支援,盼望透過相關文章,回應青少年在靈性方面的需要。盼望本書,能為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同行者帶來一點幫助。


[1] LCPC, “12 Common Teen Issues & How to Support,” Choosing Therapy, last modified May 4, 2023, https://www.choosingtherapy.com/teen-issues/.

開心換新牙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1/2024

小朋友長大了,可能會一改以往哈哈大笑的作風,只願展露微笑。父母可能不以為意,直到孩子在家裡把音樂老師教的《換牙歌》唱出來,「門牙漏了窿窿太古怪,收起燦爛笑容,不敢高聲歌唱……」家長這才發現原來孩子因為正值換牙階段,本來整齊的門牙脫落了,孩子覺得不好看所以不敢張大嘴巴,以免被人發現和注視。

面對著從未經歷過的轉變,孩子是很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教導。例如當孩子表示「牙有點鬆、在搖來搖去」,家長可預先把換牙的過程告訴孩子,令孩子放心只是乳齒脫落,一段時間後,新的恆齒就會長出來。在這些時期孩子也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例如定時刷牙、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等。當孩子明白這些轉變是成長的標誌,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就算將來面對身心皆有轉變的青春期,孩子的擔憂會慢慢減輕,也學懂愛護身體、欣賞自己的優點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家長可多分享在換牙階段會發生的趣事,例如第一次換牙的心情、去做牙科保健的過程、換牙期的各種不方便等,這些都是很真實的親子話題。在成長階段或許會讓人感到不適應、不知所措,這實在是很正常的心情。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會對自己的成長充滿期待,並且在歡笑聲中邁步向前走。就如《換牙歌》所描述,「門牙漸已長出太可愛,天天笑望鏡兒,歡欣快樂露新牙。」

如何回應子女心底渴求的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1/2024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愛、被接納、不想被人遺棄,當這些渴求長久得不到回應時,可能會令人變得缺乏自信和自尊,寧願把自己的感情隱藏起來,在人群中亦表現得退縮。作為父母,可以怎樣令孩子感覺得自己被愛呢?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又可以怎樣回應提問,令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呢?本文將會探討一下這個課題。

孩子在尋找自己的價值
有些孩子會問父母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我可愛些,還是貓可愛些?」「你喜歡陳小明多些,還是我多些?」若把這類提問圖像化,孩子把自己放在天秤的一端,另一端則放上他認為重要的事物,這樣的問題其實展現了「渴望得到認同」的需求。
這需求也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開始察覺「自己意識到的自己」和「被他人意識的自己」,[1] 孩子開始在意「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呢?」「我的成績好嗎?成績不好的話,人們會怎樣看我啊?」父母既然是孩子心中重要的人,所說的話自然舉足輕重,請父母給予孩子肯定的回應:「在媽媽的心裡,你永遠比貓、比陳小明更可愛,因為你是我的寶貝,媽媽非常愛你!」

年紀愈細的孩子,對父母某些感受或意見愈敏感,愈容易感到父母是拿他們與其他人作比較。例如父母說:「志仔的數學考得不錯啊」,孩子對這話的解讀是「我的數學成績不夠好」。當父母讚美「小琳在運動會跑步項目得到冠軍,不錯啊」,孩子聽完後就莫名其妙的黑起臉來,晦氣地說:「哼,原來你更加喜歡小琳」,這些反應實在令父母感到相當錯愕。

那麼父母是否要避免對其他事物表現出欣賞和喜愛,唯獨對自己的孩子讚口不絕呢?當然不是。人與生俱來都喜愛美好的事物,而且懂得欣賞別人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若對孩子過度讚美,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例如自大、自戀、嫉妒、猜忌,這類性格特質讓人敬而遠之,失去友誼。父母的言行舉止彷彿是一面鏡子,他們待人處事的方法往往會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如能明白自己有獨特的價值,遇到美好的人和事物,也不會妄自菲薄或鬱鬱寡歡,可以敞開心扉去欣賞,這種寬廣的處世態度也會延續到孩子的身上。「重新去思考和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人」這種正面的想法,是需要慢慢在人的心裡培育,就算作為成年人,堅定如父母,有時也會因著比較衍生出負面情緒,甚至被它們佔據心頭,例如擔心、恐懼、自我懷疑等。舉例,我們看到別家的孩子品格和成績都不錯,可能就會懷疑自己是否合格的父母,為何自家的孩子不及別家的孩子;當老闆讚賞某同事的業績好,就會擔心自身表現是否達標。如此看來,這類負面的想法常存在人的心裡,只是成年人沒有如孩子般把不安的感覺直白地說出來。我們需要帶領孩子不斷地以愛人愛己的心去疏導負面的情緒,以美善的眼光去擊破謊言,慢慢學習怎樣在獨處時、在群體裡安然地自處。

父母的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接納
每個場景總有表現稍遜、未如理想的人,例如當孩子告訴你班上某同學考試低分,或某同學在班上出醜等瑣碎事,假若我們以為事不關己就不用勞心,不加思考就去回應,甚至取笑當事人,例如說他「很笨」、「很差」、「懶散」,他日自己的孩子遇上類似的處境時,這些負面的批評就會全部傾倒於孩子的心上。
其實我們又怎能知道別人的實際狀況,隨口說出惡意的話?這實在是對別人和自己都有損害。當我們用父母的心腸,以憐憫、包容的態度去接納當事人,再和孩子一起說說改善事件的方法,生活裡就會多一點愛心、少一點批評。

有些人得天獨厚,擁有許多令人羨慕的優點,例如吸引的外表、財富,但他們也會有孤單的時候;有些人成長於平凡的家庭,仍能為生活裡的小事感到滿足。如此看來,即使在不完美的客觀條件裡,人們仍可以選擇開心地生活,而當中的秘訣是「愛」。從來沒有人能看得見「愛」,但當大家彼此接納和珍惜,這就是「愛」的明證。既是為人父母,讓我們先用愛心去溫暖和接納自己的孩子,也用愛心去擁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群體,這樣「愛」就在我們當中了。

價值觀的傳遞以愛為基礎

美國有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以後,就會不知不覺間學習、模仿別人的行為,[2] 這就解釋到為何以身作則的教導方法總是比較有效,因為孩子在模仿著父母的行為。不過,若要孩子依循父母的價值觀,這事情其實有前設,就是彼此的關係良好。一位從事家庭和兒童教育主題寫作的作家就提出,當孩子能在父母身邊感受到愛和信任,他們便會接受父母的價值;相反,假如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到的便是嚴厲的管教手法,而不是價值態度。[3] 身教雖然重要,但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為人父母者再努力,也難免有缺點,不過只要願意學習、成長、突破自己和作出改變,抱持這種態度已經很好了。有人說親情與愛能令人變成更好的人,[4] 這的確很真實。


[1] 榎本博明:《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承認欲求に振り回される人たち),駱香雅譯(新北:方舟文化/遠足文化,2022),頁91。

[2] 辰民爸爸:〈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正向家長學院,2023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healthymind.org.hk/2023/09/06/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3] 〈如不能以身作則 再好的價值觀也只是空話〉,智富雜誌iMoney,2017年9月11日,網站:https://imoney.hket.com/article/1901092(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4] 〈【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 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香港01》,2019年7月2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熱爆話題/354446/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給學童的信:放下、寬恕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2/01/2024

據警方資料顯示,截至11月8日,2023年香港錄得306宗學童輕生個案,其中37人死亡,其餘列企圖自殺。[1] 一套電影《年少日記》道出一些學童的心聲,大家都寄望,凡看過電影的家長、教師、社工等都能為下一代伸出援手,加多一點同理心,與學童好好相處。但若然仍有人未必能即時領悟當中的意義並及時改正,學童又如何自處?曾聽過一個說法:若片中的主角並沒有選擇自殺,他長大後一定是一個抗逆力很強的人,因為他已經戰勝低谷,百毒不侵。然而,一個都不能少,若再有學童抵擋不住……

給學童的信
你是學童嗎?現在有否感到壓力,覺得世界很絕望,每天生活在讀書的壓力中、沒有人明白的世界中、在不知明天如何的幻想中?若然你有以上的想法,其實你已經長大了,你不再是小朋友,因為你已懂得獨立思考。可是,你的父母並不察覺你已經長大,他們一時間未能接受一個已長大的你,對他們來說頓覺陌生,你與從前實在有太多的分別,令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於是,誤會開始出現,溝通也出現了問題。也許他們覺得你叛逆,其實你在表現自己的獨立思想;他們或許覺得你容易發脾氣,其實你在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主動與父母溝通
筆者小時候也曾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原因是他們只會將零用錢給我的兄姊,但卻從來沒有給我。現在為人母親,我也一直沒有給兒子零用錢,因為覺得他並沒有此需要,心想他還小,若有需要也會幫他買。有一天,兒子卻主動地向筆者討零用錢,問他原因便說:「其他同學都有,而且有時候我也想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聽後,覺得有道理,所以從那次開始,就給他零用錢。這次經歷,醫治了筆者童年的傷痛,從兒子身上學到一個道理:為何筆者小時候不也像他一樣,主動地向父母討零用錢?這樣可能就不會導致誤會的出現。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快樂、傷心、擔心,都可分享。

認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每一個人在出生後好像一張白紙,其價值觀主要是從後天培養的,在成長中,別人的照顧方式,父母給予的態度、行為、聲音、眼神都對人的價值觀有所影響。如何可以提升自己,建立一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就得打破舊有的框框,勇於去尋找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有時多閱讀勵志的書籍、多聽一些生命見證的故事,可以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小時候,筆者很喜歡聽有關澳洲的基督教佈道家Nick Vujicic的生命分享。他出生時便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故此無論任何人想到自己的際遇如何的差,相信Nick總會是更差的一個,他的一生在旁人看來甚是糟糕,但他卻譜出十分美滿的人生,激勵世界上很多人,無論他的身體如何,他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家庭有不同的角色,有丈夫才有妻子,有父母才會有子女,有哥哥才會有弟弟,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意義,而且同樣重要。角色間是能互相等待、期待的,卻不是感到被虐待;角色間能讓別人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封閉內心的感受。最終每一個角色會感到自己有好的地方,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能夠自己雙腳站起來而不用依賴他人。[2]

寬恕你的父母
之前提到,父母或許未能調校好去面對你已經長大的事實,他們仍然視你為小朋友,所以他們會擔心你不夠人生閱歷去做決定、未夠成熟去處理問題,最後對你多加保護,而這個保護慢慢便演變成管束。父母要求孩子努力讀書,他們有可能仍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認定只有讀書好才能在日後找到好工作,他們本出於好意,卻無意間控制了你的人生。父母可能擔心孩子會被別人欺騙,故總會多問孩子一句:「今晚你會去了哪裡,何時回家?」然而,孩子聽不入耳,只感到沒有自由。再想多一步,父母很可能是害怕你的安全、想關心你,卻用錯了語氣及態度,令你反感。生活上總會遇到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我們或許會因此而不快樂,或許會希望父母給你多點的自由,或許不再聽到父母吵鬧的聲音。總的來說,父母也是人,都會有不懂的時候,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試想想一次你得罪別人的經歷,那時你或許感到害怕,或許怕對方以後不再原諒你,以後不再理睬你,你會就此失去他/她。然而,若最終他/她選擇原諒你,你的感受將會如何?會否就像是收到一份大禮物,那種失而復得的情誼,令你內心充滿無限的感激?今天,你可以把這份禮物無條件地送給你的父母嗎?父母都是平凡的人,他們的成長有其背景、人生際遇,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些父母可能很內向,不懂向子女表達愛與關心,卻用了打罵的方式,沿用「打者愛也」這一套傳統思維,雖然已經不合時宜,他們或許用錯了方法去愛自己的孩子,但他們仍是很愛你的,你可以原諒他們,放下一切嗎?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十一4)我們可以寬恕別人,如同別人曾寬恕我們一樣。


[1] 〈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 七成女生 5及10月高危〉,明報新聞網,2023年11月17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教育/article/20231117/s00011/1700159178261/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七成女生-5及10月高危(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4日)。

[2] 薩提爾〔V. Satir〕:《家庭如何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吳就君譯(台北:張老師文化,1994),頁126–128。

勿令最愛變成最痛 《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2/01/2024

為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學業壓力、情緒及自殺等問題,明光社分別在12月及1月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辦了兩場「《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希望能與關心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家長、導師交流。於2023年12月20日舉行的交流會,我們邀請了資深社工竺永洪先生(竺Sir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先生(Kenneth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志森)擔任分享嘉賓,在欣賞電影後,他們與參加者一起到CityLab暢談對電影的感受及對回應有關議題,整日的活動約有100人出席。

對於電影中有家暴情節,觀眾可能會覺得和自己的生活有距離,這些事不會發生在自己家庭,但志森認為電影中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不少人看著小男主角所經歷的,但沒有人向他伸出援手!他認為在香港教育制度中,不單是學生,家長、教師都承受著很多壓力,我們雖然難以改變制度,但對身邊的人的態度卻可以改變,為身邊有需要的人多走一步,可能可以改寫一些事情。在香港,很多家庭都未必是幸福家庭,兩對夫婦中便有一對離婚,有家庭問題的人又未必會說出來,但如果鄰居、親戚,甚或學校、教會、社區中心等可以做點事,情況可能會很不同。

作為校長,Kenneth認為教育應該「對人不對事」,因為在學校中,應該將重點放在人身上,太過著重過程,容易為了完成某件事而令人承受過多壓力,犧牲了學生、其他老師,甚至自己的感受。他指出學校應有多點人情味,不應為追「指標」而變得物化。另外,在電影中,發現學生的自殺信件的,是一位校工,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敏感一點留意身邊的人事,雖然不易,但仍可以多點關心學生。他指出老師的專業應是觀察人,而非自己所教的學科。學生在家庭所承受的,可能會化為於學校的行為,應小心觀察。有時給人時間沉澱,會讓他們慢慢說出感受,人在尋死之前,一句關心的話對他來說都很重要!

而具有豐富前線經驗的社工竺Sir,認為電影帶出了很多他工作時會面對的實況。他指出家長應讓12歲以下的孩子知道無論自己表現如何,父母都會愛錫他們,不會把他們遺棄。而對於12歲至18歲的子女,則應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有甚麼想法,父母都一定支持,但條件就是要先和父母商量。Sir亦坦言有很多家長用錯了方法教導孩子,以交易的方式(transactional parenting)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分數、能力,如未達要求,就等於自己沒有價值,這還可能會迫使孩子為了想得到的東西(如旅行、禮物)而說謊。對於破碎家庭的孩子,竺Sir指出孩子身邊的人可以給予他們一些「人有我有」的東西,如邀請他們吃冬至飯、為他們開生日會、送生日卡等,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記掛著他們。

最後,Kenneth表示老師不應太急、宜慢慢做好工作,觀察及幫助有需要的人;竺Sir則指出只要相信就可以改變世界,可以由分享訊息開始,把福音傳給服侍的群體;而志森就分享到憑信心就可以去做,「點都應該做到啲嘢,幫到啲人!」

明光社

(另一場交流會則於2024年1月2日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行,分享嘉賓包括《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先生、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校長黃靜雯女士,及竺永洪先生,超過100人出席聚會。)

玩樂有時,學習有時!

黃慧筠 | 明光社活動幹事
12/01/2024

過去三個多月,在不同基金項目贊助下,本社為基層家庭舉辦了幾個不同類型的活動,活動有動亦有靜,讓參加者聆聽有時,動手有時,烘焙有時,做手工有時,玩樂有時,學習亦有時……令這些基層家庭的家長與孩子,生活更多姿多彩!

明光社

活動一:環保袋,還是自家製的好
自家製作的物品,獨一無二,確是表達自己的一個好方式。2023年12月裡,本社在基督教榕樹頭之光協會的禮堂舉辦了三場環保袋製作工作坊,讓家長、孩子一起創作屬於自己的環保袋,實用之餘,也讓參加者表達自我。導師們還藉此機會了解孩子們網上交友的情況,提醒孩子小心網上陷阱,還跟家長示範了一些與孩子溝通的技巧,讓家長們日後可以更好的掌握孩子上網的情況。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二:自己親手做的鳳梨酥,好味嗎?
有人說,烘焙的終極意義,是讓孩子能對「生活有感覺」,了解食物得來不易,也學習感恩與知足。本社202310月安排了三場親子烘焙工作坊,希望讓家長與孩子透過製作鳳梨酥,體會生活的感覺,並同時建立正確的家居安全意識及習慣,更好地追求安全、健康的生活模式與態度。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三:誰說學英文一定是沉悶的呢?
基層家庭的孩子,學習英語的道路總是崎嶇一點。藉著與機構寰宇希望合作,本社在20231012月期間舉辦了一堂又一堂的英語班,希望提升他們的英語拼讀能力與文法水平。感恩的是,導師們以活潑有趣的方式來指導孩子,令課堂的氣氛毫不沉悶。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四:網絡世界,危機四伏
2023年11月20日,家長們都來到基督教恩霖堂,聆聽資深社工盧珏名博的分享,了解現今網絡世界的各種陷阱和危機,學習保護自己及孩子。參加的家長非常投入,特別在盧博士分享如何使用工具軟件,以及家長可以採取的方法及手段,防止孩子過度使用網絡和避免觀看對身心有不良影響的網上資訊時,會場的氣氛立刻熾熱起來。

明光社

家長如何幫助子女渡過巨大轉變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11/2023

人生充滿各種轉變,家長如何幫助子女渡過巨大轉變呢?明光社於2023年8月24日舉辦了一個網上講座,邀請了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莫林天欣博士(林博士)分析人們面對轉變時會受到的壓力,以及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孩子過渡轉變。本社助理總幹事何慕怡姑娘亦在講座中分享到現年10歲的兒子曾面對的轉變,以及她如何幫助孩子過渡。

明光社

莫林天欣博士提到轉變是人生必經之路。當人遇到改變,情緒會受到影響,當中會感受到震驚、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最後接受改變,到了那時候人的情緒及生產力會變得比以前更好。她曾參加一場由大學舉辦的心理學會議,當時社會心理學家Biswas-Diener提出了對負面情緒的看法:人不一定只要追求正向和快樂反而應結合負面及正面體驗,當事人才能有一個完整的成長經歷,讓人充份發揮其潛力及應變力,並從挫敗中反彈。當人在轉變之中,可以思考自己在轉變中得到甚麼、轉變後變成甚麼、建立了怎樣的應變能力,這個思考過程讓人可在轉變中成長。

孩子由10至24歲會經歷青春期,並會發生很多轉變,包括身體、認知、心理社交、對性的理解、自我形象等。林博士指,這時青少年既希望獨立和發展自我身份,也渴望與人發展親密關係,這兩個期望或令青少年產生壓力。藉由「增加」和「減少」的概念,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平穩地成長。增加的項目包括:多深入討論智力問題,多運用邏輯和客觀資料、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分享及在生活中展現家長的價值觀、增加孩子的自由自主、協助建立獨立能力。減少事項包括適量地放寬日常生活限制(訓覺時間、睡眠、使用電話、外出、生活習慣)、減少監督日常瑣事等。

林博士表示,家長可運用「PAL策略」去幫助孩子過渡轉變,P代表presence(你在場),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有個別相處時間、父母出席對孩子重要的活動、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他享受做的事。A代表affirm strengths(識別和肯定孩子的強項),一起慶祝最微小的成就。L代表listen more(多聆聽),家長對孩子提問學業或功課以外的問題,每天都彼此分享。家長要多聆聽少說話,暫停判斷。

明光社
明光社

何慕怡姑娘則分享到兒子曾經歷所愛的寵物離世,倉鼠「烏烏」曾是他的玩伴,牠的離世令兒子感到悲傷,於是何姑娘便和丈夫、兒子一起為牠舉辦一個小型喪禮,透過一系列的告別儀式,例如一起找木盒埋葬遺體、找一塊大石刻上倉鼠的名字、用木枝製成一個十字架等,去幫助兒子抒發情感,她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讓兒子認識甚麼是死亡——這個生命教育課題。

是次講座內容相當豐富,誠邀大家透過以下連結重溫足本內容。

收看講座

遊戲對兒童身心靈發展的好處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0/11/2023

 

所謂「勤有功,戲無益」,究竟遊戲是一件壞事,還是一件好事?2023年9月28日,明光社舉行了一個網上講座,邀請了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資深社工吳晃榮先生一起探討這個課題,原來合適的遊戲對兒童身心靈發展有莫大益處,也能加強和鞏固親子關係。

明光社

遊戲的正面影響
溫南聲先生認為透過遊戲陪伴子女十分重要,他引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的建議,父母每天要給予孩子多於一小時的自由遊戲(free play)時間,所謂自由遊戲是指遊戲非由家長主導,而是由孩子的內心世界出發,讓他們自由地玩。而美國兒科學會發表的《玩樂的力量》報告綜合臨床經驗亦指,若孩子跑跑跳跳、開懷大笑,這不只為了一時的歡樂,更加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全人發展。溫先生認為父母透過遊戲可以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與他們結連,互相認識,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要提升遊戲質素,他指先要提供理想的環境、時間、空間、材料,例如父母在遊戲時要關掉手機、電視,不做公事,專心投入遊戲之中。其次,當孩子邀請父母一起加入遊戲時,父母盡量要多謝他們的邀請,不要拒絕;因為父母的參與,可以提高遊戲的質素,讓孩子長大後有父母陪玩的記憶及父母的笑容。若孩子沒有邀請加入,父母可以在旁觀察。

父母角色的差別
父母在遊戲中的角色有異,有實證研究指出,父親在遊戲中擔當獨特的角色,與母親有彼此互補的作用,能豐富孩子的成長空間。故此,溫先生鼓勵父親可以更多投入孩子的世界,幫助子女在關係上獲得安全感及更有能力調節情緒。
若父親能在遊戲中表達溫情、歡樂、愉快的氣氛及在意孩子的需要,容讓他們有輸贏的機會,這會令孩子有更佳的社交情緒。研究亦顯示當父親對孩子擁抱、玩樂及投入親子關係時,父親的身體也會不自覺作出協調,體內的睪丸素濃度會下降,這會幫助父親發揮更好的父職角色。

父母選擇遊戲和玩具時的考慮
溫先生又指在遊戲中,玩物不一定是商品玩具,玩物的類別可以很多,可以是自製的玩具,只要玩物能發揮創意、想像、考孩子定力、專注等作用就可以了。此外,戶外遊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很重要,若父母怕曬、怕被蚊咬而不喜歡戶外活動,這對子女也會有所影響。

如何推動父親參與遊戲
既然,父親在遊戲中的角色如此重要,妻子應多鼓勵丈夫參與親子遊戲,溫先生解釋,太太的支持十分重要,故可多安排一些丈夫強項的活動,讓他獨自與孩子玩,並向孩子表達父親角色的重要。在遊戲中,妻子也可多讚賞丈夫,令他知道父親角色如何影響孩子,令他們感到愉快。

明光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吳晃榮先生回應時認同父親在遊戲時的重要性,要提升對遊戲的參與度,父親要明白:「你最好的朋友不是兒女,但你兒女最好的朋友是你」,並要知道:「與小朋相處的時間很短,長大後,錯過了就追不回。」在親子遊戲中,他認為孩子需要更多正面讚賞,並要避免說教。妻子也應多給丈夫讚賞鼓勵、肯定其付出、信任及尊重。

 

誠邀大家透過以下連結收看足本講座。

收看講座

孩子躺平,如何是好?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1/10/2023

中國人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根深柢固,一旦孩子選擇躺平的生活態度,往往會令父母不知所措,招架不住。有些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回應,希望可以激發孩子能夠上進,重燃鬥心;有些父母則選擇放棄、「無眼睇」、「當生少個」的模式。以上兩種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究竟現今的家長應如何回應時下年輕人的生活態度?

建立生活態度的黃金期
首先,父母必須要承認孩子的性格、生活態度並不是突然形成及出現的,這與他們的成長背景、環境、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有關係。大部份孩子在小時候都會願意聽從父母,依賴他們。然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卻出現重大的變化,讓父母不懂如何處理。在孩子到達青春期時,由於受荷爾蒙影響,情緒會有較大起伏,孩子的性情也相對改變,父母就像要去重新認識一個人。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每每跟父母作對,在雙方磨擦的過程中,父母或許因此感到憤怒、難堪,進而放棄、放縱。其實,青春期的轉變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每一位父母都曾經歷青春期,只是大家都忘記了。試想當時你的父母可能也曾嚴苛的批評你的日常生活,你也會有激動、反抗的時候,想盡快脫離那不能溝通的父母。今天,你的孩子也是如此,太嚴厲只會令他們想辦法離開;漠不關心,則會令他們感到沒有依靠。當你回想自己的青春期時,或許你更明白當中的複雜關係。青春期時,孩子會對父母、家人等顯露出不尊重的態度;在面對責任時,顯得懶散及草率;對生活、學校或人們抱持負面態度;在情感上與人疏離,情緒陰晴不定,卻說不上原因等等。[1] 其實,青春期是建立孩子性格的黃金時期,父母若忍耐到底、堅守界線,在拉鋸的過程中與孩子同行去建立他們的性格、行為、態度,便能成功地過渡青春期。青春期只是一個進入成人期前的一個階段,並不是一件壞東西,然而過程是充滿掙扎,就如一條毛蟲必須變成蛹,然後在蛹中掙扎,直到牠的雙翅強壯,才會破蛹而出,蛻變成一隻成熟、獨立的蝴蝶。

在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小樹苗,它們需要被綁在木樁上,因為他們連自己的重量也承受不住,要依靠在其他東西上。等到時候到了,這些樹苗在發展成熟時,便可以自己承擔工作。故此,在孩子的幼苗階段,他們需要外界的幫助,而最終他們會以安全的方式離開父母的規範。[2] 從以上的內容可見,父母一些消極的回應,如打罵、放棄等,對孩子來說不單沒有正面的影響,還會加重他們的壓力。在青春期時,他們仍需要教導、指點、在人際關係上的協助等。曾聽過一個例子,有父母在小學期間,都很著重孩子的成績,照顧有加。然而,到了中一,正值孩子青春期初期,父母可能認為孩子已經長大,故此中學後就不再理會孩子,讓他孤單地度過。最後,小學成績優異的他,進入一所band 1(第一派位組別)的中學,初中時成績便一落千丈,到派發DSE(中學文憑試)成績單時,父母才驚訝他的成績為何與小學時差距這麼大。中學正值是孩子的青春期,父母卻選擇這個時候離場,只會令孩子更迷,最終影響了他們的將來、生活態度、待人接物、行事為人等。故此父母不要隨便在孩子長大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離開,這只會失去與孩子的結連。若父母再次想進入他們的世界時,也許已不再是件容易的事。

用愛回應躺平
若果此刻孩子已選擇躺平或沒有方向的生活態度,而你跟他們已失去了連結,那亦不用氣餒,嘗試再用愛與他們建立關係,表達你對他們的重視,關係亦會慢慢重新建立
,若你願意先去表達你的愛、支持、關懷,他們是會見到的,要讓孩子明白你正在等待他們,希望與他們結連,而不是想改變他們。

走進孩子的世界
此外,在與孩子相處時,要選擇多聆聽,在與他們溝通時,多問一些深入、實質的問題,不要只問「你今天開心嗎?」,而是更深入地問:「知道你下午跟朋友逛街,是否買了很多東西,一定很開心了。」這樣可以引導孩子聯想更多的內容,與你更有效的溝通,亦給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在意。有時候,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戶外活動,如打球、散步,甚至旅行,在放鬆心情下與孩子聊天,可以更有效進入其內心世界,與他們連結。年輕人在青春期時需要父母去幫他們一把,有時候他們會進入迷失、人生沒有方向,甚至躺平的狀態。當孩子不懂得如何處理此刻的際遇、對未來充滿恐懼時,父母要時刻與他們保持結連,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就乘機走進他們的世界,與他們的內心相遇,這會不知不覺間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做事的方向、待人處事的態度等。

盼望同行
最後,在孩子青春期時,朋輩的影響比父母的影響更加重要,再加上媒體的引導,不同的廣告、社會文化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思想。當媒體大力報道躺平的風氣時,有些年輕人也會有樣學樣,覺得如此行就是追得上潮流,也認為這是適合自己的生活。然而這種好逸惡勞,不求上進的負面心態,卻反映孩子對現實的不滿,對未來沒有盼望。這時,父母更加要與他們同行,少說教,避免批評他們的不是,並把盼望注入他們的價值觀,與他們一起去尋找目標,向理想進發。

《聖經》傳道書二章18節說:「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傳道書也提及躺平的生活態度,經文指出所羅門突然感到自己的生活勞碌並沒有令自己得到任何益處,故此感到厭煩。原來所羅門這麼出色的君王都想過要躺平,躺平過後,他卻找到盼望,在這卷書最後一章,他說:「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只要我們為主而活,就會得著智慧、盼望、人生的目標及意義。由此可見,躺平一會也不算是壞事,只要休息過後,與神同行,便能重新得力,繼續向前進發,詩篇四十六篇10節亦教導我們:「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1] 湯森德〔J. Townsend〕:《為青少年立界線:何時該說好,要如何說不》(Boundaries with Teens: When to Say Yes, How to Say No),秦蘊璞譯(新北:校園書房,2021),頁12–13。

[2] 湯森德:《為青少年立界線》,頁16。

如何做一個愉快的雙職家長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9/07/2023

香港雙職家庭的情況普遍,家長除了兼顧工作外,更需要放工後處理子女的功課、默書、考試等等,很多家長因此而感到身心疲憊。有些家長會選擇把子女的學業交託給補習社處理,子女放學後便到補習社去,做完功課才回家,但補習社質素參差,有沒有想過,原來雙職家長也可以一邊專心上班,一邊輕鬆應付子女的學業?由於子女不可獨留在家,雙職家長一定會靠家中的工人姐姐或長輩來照顧子女,他們其實可以充當監「功」的角色,職責是負責監管及督促子女在家長不在的時間,完成所安排要做的事。監「功」的角色並不需要有很高的學歷水平,他們只需要在你不在時,能在子女面前擔任「監督功課」的角色,筆者將會在下文詳細與你分享。在這個暑假,把握時間,家長可以重新部署來年與子女的學習策略,在9月開學時重新出發。

默書自己默

在香港讀小學,差不多每星期都要默書,很多家長放工後都要趕回家幫子女默書,然而原來默書可以是子女自己能獨自應付的事。家長可以預先著子女自行為默書的內容錄音,一方面可以知道子女對課文的認識,另一方面可在錄音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印象。然後,在子女放學回來,家長又不在的時間,監「功」可以著他們自行溫習,並且透過錄音自行默書。默書後,他們也可自行改正,並只需重默錯誤的生字。子女每天自行默書,便會令印象加深,反覆聆聽,可增強背誦的果效。錄音設備可以是錄音筆、電話的WhatsApp軟件等,只要大家覺得方便便可。

學校功課學校改

在德國,小學入學時的首個家長會,老師都會嚴厲地向家長宣告:「家長切勿在家中批改子女的功課。」是的,即是說,當你下班回家,見到子女的功課有錯,不可以提出修改;見到子女寫字很醜,不可叫他重做,因為錯是他們成長的一部份,若把錯誤擦掉,學校便永遠不會知道學生的學習進度,若有學生追不上進度,學校不能對不同能力的學生作相應的教育。若子女每次交功課都是100分,老師只會誤以為學生已掌握課堂的知識,而不加理會。故此,學校的功課,家長沒有需要在放工回家後批改。這樣,更可以培養子女的責任心,因為功課交與不交,做得好與不好,都要子女親自與學校交代。

一本練習走天涯

若子女放學後,不用到補習社,那他們完成功課後,誰可以跟他們溫書?筆者建議家長可以為子女買補充練習,每科一本便足夠,不用多,最好是較深程度的題型,因為若果太淺,並不能測試子女的真正學習能力。子女每天完成功課、休息過後,可以讓他們利用練習來溫習,就像去補習社一樣,只是由家中的長輩、工人姐姐負責做監「功」的角色。到了晚上,家長回家後,便可以依著補充練習附有的答案來核對,更可即時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若有錯誤的地方,家長切忌即時解釋及提供答案,這不是學校的作業,並不急於第二天提交。家長給予時間子女在第二天再次思考錯的地方,再加以改正,很多時候,子女通常都可以在第二次做對的。若試過錯完又錯,即證明子女真的對此題型並不熟悉,家長可在此時才慢慢解釋答案。

到了考試溫習時,因為平時已經有做練習的習慣,考試前的溫習就變得輕鬆,只需要把練習中曾答錯的題目重做便是了。筆者建議大家買一種可以擦掉的原子筆,這款筆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只要你用風筒一吹,整頁原子筆所寫的東西就會消失。當然,要子女重做的題目,則要用普通原子筆圈起,保留痕跡。

適當的時間吸收適當的知識

筆者的兒子在K2以前是在德國長大,在德國的幼稚園都是整天在玩的,但玩卻玩出知識來,即使他當時從來未試過執筆寫字,回到香港後,進入了一間森林幼稚園,繼續他的快樂童年,由於森林學校著重探索,並以專題的形式教學,故此學童要寫的字不多。或許大家都會擔心他如何追得上小一的課程。然而,他就是追得上,而且是在毫無壓力下做到的。筆者曾經也很詫異,於是問當時仍是小一的他,如何做一條很深的中文題,筆者指著一個很深的詞語,問他認不認識,他說不認識,然後問他如何找到答案,原來他是從邏輯的角度做對這條難題,他的學習技巧並不是靠「死背爛背」。

筆者曾替一名小三的內地生補習,她剛到港時連A至Z都不懂,但經過慢慢的努力,掌握學習的方法,她最終考獲全級第一名。從以上的例子,可以見到一些知識並不是愈早學就是愈好,在適當的時候,小孩子一學便會懂。若果你仍與子女正在追趕比正常速度還要快的知識,你可以從這個角度看,若你把子女送到其他國家讀書,香港的孩子是極有可能可以跳幾級的,你便知道子女學的東西已是在世界的頂級,再加下去,只會令壓力「爆煲」,影響親子關係,倒不如做一個愉快、輕鬆的雙職家長。

給孩子的上網守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9/07/2023

部份家長可能在孩子由小學升中學之時,開始讓孩子使用手機。社交媒體存在不少誘惑和試探,孩子很多時需要獨自面對和即時作出回應。家長可教導子女留意安全上網的三大範疇:身體、私隱和財物,若網友提出關於這些範疇的要求,我們需果斷拒絕、終止對話及告訴大人,本文稍後會作進一步說明。

關於身體的原則

舉例說,網友提議孩子傳送一張裸露身體的照片給他,孩子在這情況下比較容易分辨危機的存在,並能立刻拒絕。不過在網上其實有很多呈現身體的方式,例如網友邀請孩子傳送用物件遮蔽著身體的照片、身體部位大特寫、加了濾鏡或特效的影片、沒展露樣貌的相片等,在這些情況下孩子就可能不知道這些都是屬於身體範疇的事情,並且降低了警覺性。簡單來說,凡是涉及身體的任何部位、以任何形式去展現的要求,孩子都要拒絕,以防網友利用孩子的單純來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我們亦要教導孩子,一般網絡使用者都不會向其他人提出涉及身體的要求,這是不正常的情況,我們需提高警覺。

關於私隱的原則

孩子上網時可能會遇到網友主動傾談,言談之間孩子或會講及自己的個人資料。個人資料即是讓別人能找到你的資料,例如就讀的學校、年級、住址等等,家長要教導子女明白保護個人資料的重要性。

假如網友在對話期間得到了孩子的相片和就讀學校的資料,在放學時間故意在學校附近徘徊,然後扮作偶遇,就能讓孩子覺得大家很有緣份,網友輕則會作弄孩子,重則會作更壞的事,例如非禮、恐嚇等,甚至致電孩子的家長,訛稱孩子在他手上要求索取金錢。其實一般網絡使用者都是尋找資訊和娛樂,並不需要搜尋其他人的個人資料,就算是公眾人物例如明星、學者、政客等的個人資料也只是有限地披露;作為普通網絡使用者,我們實在毋須向陌生人透露關於自己的資料

關於財物的原則

假若網友提出需要金錢或財物的幫助,例如借用遊戲賬戶、點數卡、零用錢等,孩子該怎樣去回應呢?家長要教導孩子找恰當的人——就是思想成熟、經濟獨立的成年人來提供協助,所以孩子只需把請求轉告成年人就很足夠,其餘的應交由成年人來處理。

另一方面,家長亦要教導孩子不能接受別人的金錢、禮物、任何形式的物質好處,就算是對方主動又熱情的贈送、道謝之後也應該婉拒,網友之間透過文字來表達謝意其實已經足夠。孩子也許很難抗拒物質上的好處,因此家長更要讓孩子明白,真正讓人感到滿足而不可取代的禮物,是來自親人和朋友之間愛心的表達,所以就算是感覺上很相熟的網友,雙方的關係只屬陌生人,若我們很想要陌生人送贈的物質,或許是出於貪心,多於感受到對方的謝意了。

選擇朋友的考慮

孩子或許會覺得網友的留言、讚好是出於對自己的喜歡、關心和友誼。孩子一旦覺得跟網友已建立了愛與信任的基礎,當對方提出與上述三大原則有衝突的要求時,孩子就不懂如何回應,覺得「我們是好朋友,他不會欺騙我」,甚至不想令「好朋友」失望而勉強自己答應要求。

其實尋找和建立真實的友情,適宜用面對面的方式,因為大家都需要透過日常生活的相處,去了解對方的性格、喜好和想法。當彼此都覺得舒服自在,可自由地講出心底的想法時,這份友情已更進一步。反觀網絡社交的情誼來得快,也去得快,部份網絡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可能只是基於男女之間的調情、被兩性的身體吸引,互相吸引的是「性」而不是「真實的對方」,在網絡世界本來就難以驗證事件的真實性,若想在網絡世界結識朋友,我們需要有更成熟的分析能力,以及更長的時間,才能作出合宜的判斷。

箴言十三章20節提醒我們「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當我們選擇朋友時需要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是否合宜、合理和合法,還要注意朋友會否為我們帶來某些損失。我們選擇良朋益友是需要在適合的場景,而這個場景適宜是公開的,讓大家能真實地相處、持續地分享和交流。願我們都能按著這原則結交到好朋友,彼此生命同得益處。

資料庫

孩子成為網絡罪案的受害人

裸聊勒索案時有發生,根據政府的數字,在2022年,勒索案有一千八百多宗,當中有1,402宗是裸聊勒索案。[1] 有天真無邪的小朋友捲入裸聊勒索案中,慘成受害人,早前就有報道指有年僅11歲的男童,在電話交友應用程式認識了一位陌生人,對方誘騙男童裸聊,並拍下男童的不雅照片及影片,之後向男童的母親勒索,要求她支付10,000元,否則會公開男童的照片及影片。[2] 無疑受害人心靈必然會受到傷害,網絡世界危機四伏,孩童需要可信任的成年人的保護和導引,如能及早教導幼童上網原則,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或許就能避免將來有更多孩子遭受這類型的傷害。

 

[1] 〈2022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附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3年2月14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2/14/P2023021400641.htm(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7月3日)。

[2] 〈11歲仔墮裸聊陷阱 騙徒向其母親索萬元〉,東網,2023年5月15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515/bkn-20230515190331869-0515_0082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7月3日)。

這些日子,他們經歷了甚麼? 基層家庭活動剪影

黃慧筠 | 明光社活動幹事
19/07/2023

在今年首半年,在不同基金的贊助下,明光社服侍的基層家庭成員,參加了不少有趣的活動,我們選了以下幾個與大家分享:

活動一:非洲音樂之旅

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裡,你認識多少位非華裔的朋友?藉著機構義遊的安排,我們認識了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來自非洲的Mutanga先生。他本身是逃難來港的難民,現在是金融分析師。他成立了香港非洲中心,讓家長和孩子透過認識非洲的音樂與舞蹈,及品嚐非洲食品,體驗不同的非洲風土人情。Mutanga在活動中向參加者介紹非洲鼓djembe的玩法,以及傳遞信號的方法,他又鼓勵參加者創作屬於自己的訊息。能夠與來自非洲的朋友互相認識,有助減少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衝突,並且從中學習互相尊重,真是一次聽覺、味覺、感覺美好的體驗。

明光社

 

活動二:走進小聯合國——重慶大廈

印度裔的導哥哥,說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帶著一幫孩子與家長,深入重慶大廈的各層店舖,拜訪各家有趣的商舖,還容讓大家試飲試食(有印度拉茶、mango lassi、tandoori tikka),真是一次多元文化交流之旅,讓大家大開眼界。你知道嗎?原來重慶大廈内有一家已經經營了三代、香港人開的士多,真想不到啊!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三:看見失明

在國際十字路會的安排下,家長及小孩在活動中認識及體會盲人的世界:凸字的認字及寫字的系統、盲人乒乓球、落後地區的盲人所面對的困境……他們還體驗了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走進模擬非洲落後村莊的環境,實實在在經歷了一次沒有視力的恐懼與震撼,這都令他們非常難忘!其實,同理心可以是這樣煉成的。

明光社

 

活動四:營營地

機構醫護行者為參加活動的家長、孩子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到超級市場學習看標籤,讓他們認識吃甚麼、怎樣吃才算吃得好,吃得精明,吃得健康。除了聽講解,他們還有機會親手做營養豐富又味道可口的三文治,過程簡單容易又有趣。有家長很高興的表示,孩子在家都不願吃蔬菜及牛油果,在這次的活動中卻吃了不少,以後在家裡她也會照樣製作,讓孩子多吃蔬果。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五:鳳園文化生態導賞團

你知道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有多少蝴蝶的品種嗎?香港的蝴蝶有甚麼特別?環保協進會的導賞員在活動中向家長和孩子介紹香港各種蝴蝶的生態及各動植物的特色、鳳園蝴蝶保育區的文化歷史、保育自然生態的意讓參加者了解到香港生態的特色及面對的威脅。是次活動加深了參加者對香港生態的認識,又引發了他們的興趣,有助培養保育生態的正面態度及行動。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六:沙畫親子工作坊

明光社邀請了著名沙畫師Edith開辦了三場親子沙畫工作坊,讓四十多位家長及孩子透過製作沙畫,學習自我保護的訊息。參加工作坊的家長和孩子全都是第一次接觸沙畫藝術,但卻在短短的三小時内,繪畫出一幅又一幅有趣的作品,真是創意藏不住啊!

明光社
明光社

 

通溝、溝通 親子衝突:父母一直做錯的五件事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4/05/2023

筆者有一名10歲的兒子,最近他的脾氣開始有轉變,平時乖巧的他,早前竟因「打機」事件而大發脾氣及衝撞母親。筆者當時很氣憤,但仍沉著氣,因為兒子正為事件而發怒,就算教訓他甚麼,也不會入耳。不理睬他一天後,他知道母親的不滿,暗地裡反省,並回想當中應學習到的事情,我們這才心平氣和地憶述當天發生的事件,與他一起回顧、分析,並互相承諾改善及探討避免衝突再次發生的方法。

明光社

「溝」就是兩者之間有凹下去的地方,令溝的兩邊不能通達。若那個溝裡有水,我們會叫它做「水溝」﹔若那個溝裡藏著一些東西,令親與子兩邊不能通達,那就叫做「親子溝」。如果我們想令親子溝回復通達,中間必須有人築起一道橋,能夠讓兩邊恢復通行,那就是溝通。若這個親子關係缺乏一道橋,中間的「溝」便會變得愈來愈大,最後兩邊只會愈走愈遠。故此,如何在「親子溝」的兩邊一起築橋溝通十分重要。在溝通的技巧中,父母經常會犯以下五件事:

1.     錯誤的身體反應

溝通不是單方面的,雙方都要努力,彼此都要明白對方的心意。很多人以為溝通一定是言語,其實不是,溝通也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動作等等。朋友的孩子向母親遞過一本默書簿,只得60分。母親心裡想開口罵兒子,但為了親子關係,最終收回,免得傷感情,然而母親卻向孩子一聲不發,反了一下白眼便走了,母親覺得沒有破口大罵已是對孩子天大的禮物。你認為母親這樣做有沒有罵孩子?答案是有。罵人不一定要用口,母親反白眼的反應及一聲不發的舉動比起瘋狂大罵更刺痛兒子的心。破聲大罵,兒子反而會明白母親的想法,然而反白眼卻顯出母親的不滿,一聲不響亦是一種遺棄的表示。孩子沒有從母親的說話中知道她的想法,只能猜想,這會令他的自信心下降。

2.     誤用語氣與聲調

有一次,到朋友家探訪,女兒突然向母親要求:「我很口渴,可否倒一杯水給我。」母親按捺不住,把語調升高,很勞氣地說:「你自己唔識做嗎?」母親心裡覺得倒一杯水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女兒可以自己做到,有點感到被當作是工人,不好受。然而,這句回應,在語氣上其實可以說得更好,聲調也不用提高,如:「孩子,我現在沒有時間,正在忙著,你現在是否有重要事正在做,不可以自己去倒水嗎?」這樣說,沒有了勞氣,反而更把焦點落在「你自己也有時間可以倒水」上。可能,孩子真的有難言之隱,原來她正不舒服,希望感受到媽媽的關心,那勞氣的反應會把這個「親子溝」加大。語氣的高低可以帶來不同的結果,用得不當可以成為一支毒針,直插子女的心口,令孩子感到父母不關心他、不明白他。女兒當然懂得去倒水,或許她真的有點懶,但媽媽若願意幫忙,女兒或許會感受到愛與關心。若媽媽不願意,也不需以挑戰性的口吻與女兒說話。聲調的高低會令同一個句子變成不同的意思,如「對不起」,聲調平和地說或提高聲調來說,意義是差天共地,前者是真誠的道歉,後者卻是被迫說出來,帶有挑戰性的。

3.     欠缺表達感受

有效的溝通是要互相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也可加上一些形容詞,如開心、擔心、失望等。如第一個例子,母親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我是有點失望的,因為你的成績不好。不過,我會與你同行,我們一起努力,希望下一次會有更好的成績。」子女明確知道母親失望的感受,不用去猜想,而且聽到母親願意同行,在讀書之路並不孤單,下次一定會更努力。無論是開心、不開心,父母都可以向子女表達,以達到互相了解、明白及體諒。切勿常存孩子還小的想法,覺得他們不會明白而拒絕與他們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他們是會明白父母感受的,甚至長大後也會記得小時候的事。

4.     否認有錯

子女與父母都不是完美的,雙方或許都會有盲點,大家不易察覺自己曾經做錯,言行傷害過對方。我們必須承認有錯,也要懂得向子女說對不起,做個好榜樣。既然父母都會有錯的時候,大家便要學懂在錯中成長,並要互相原諒,接納對方的錯。當孩子有錯時,我們應容許孩子犯錯,並信任他們可以改正,原諒他們。這原諒是永遠的,不能一旦想起又重提舊事,要讓犯錯的事成為過去。沒完沒了的提起只是代表孩子並未獲得原諒,我們要真正的原諒及重新的接納,把饒恕的禮物送給子女,與他們同行。

5.     用錯方式去愛

我們要用子女認為是愛的方法與他們相處。父母以為買禮物給子女,這就是愛,原來子女需要你更多時間陪伴他。父母以為催谷子女讀書,令他們將來有美好的前程,這就是愛他們,但孩子只想愉快地與父母生活,要一個快樂的童年,與父母來一個擁抱。父母與子女對愛的定義不一樣,兩者差異愈大,親子溝愈大。子女需要父母多主動關心,父母可以在放學時問候他們上學的情況,吃飯時也嘗試打開話題,與子女交談。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我們在管教孩子上,要先成為孩子的榜樣,調校自己的身體、語氣、聲調、表達技巧等,讓這些都行在上帝的美意中。只要我們願意糾正自己的思想,才可糾正孩子的思想。

打機多面睇——機友的日常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7/03/2023

對熱愛打機的青少年來說,每逢節日假期,都是相約好朋友一起打機的好日子,而在打機愛好者的家庭當中,總有時候家人之間會因為打機而產生磨擦,或許因為老一輩不懂得表達關心,年輕一輩又認為家長只顧著責罵自己。

明光社於2023年1月16日,即在農曆年假前,舉辦了一場「打機多面睇——機友之日常」網上講座,當中邀請了緊貼電子遊戲潮流的時下年輕人徐世諾先生,他以一個打機愛好者及作為兒子的角度,來講述對打機的看法,此外還有身為家長的歐陽家和先生,他以家長以及作為「機友」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下玩電子遊戲和管理親子關係的經驗。他們兩位也會有一起對談的時間。

不能說停便停的遊戲

明光社

他們分別都分享了自己年輕時關於打機的一些家庭日常事。世諾指出自己中學時期,經常都會玩《英雄聯盟》這個即時戰略型遊戲,而這類型遊戲是一個講求團隊合作的遊戲,玩家與隊友一起開始,一起結束的,玩家在期間是無辦法中途停止的,必須完全摧毀地方隊伍的基地才能結束遊戲。當他在玩遊戲時,如正正遇上吃飯時間,就會很容易與家人產生磨擦,一方不能結束遊戲,一方又怪責他為何吃飯也不願結束遊戲。家和亦提出類似的情況,他指在自己的年代多數是玩一些RPG遊戲,即是角色扮演和冒險的遊戲,而這類遊戲的特點就是在冒險的途中,需要去到某些地圖上的儲存點才可儲存,變相就是要玩家必須找到儲存點才可讓遊戲告一段落。另外,他又提到,有時候自己會想玩多一會兒,但等到艱巨的敵人出現時,又不能停止,所以父親為了阻止他繼續玩,便會剪掉電腦的能源線,到頭來他又會再買一條新的能源線,鬥爭便不斷地持續。不過,其實他們與家人之間都會有協商的時候,嘗試去互相遷就,問題才能勉強地解決。

走進孩子的遊戲世界

明光社

家和是本社的前項目主任,對於流行文化等議題亦有研究,他提出,坊間許多遊戲的背後,其實都反映了一些意識和價值。而作為家長,他也分享了如何讓孩子打機之餘,也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事情,以減少關係上的磨擦。他指出,家長除了先不要直接責罵孩子外,第一步是需要了解到底孩子玩的是甚麼遊戲,第二步是記下遊戲其實在玩甚麼,即是遊戲是如何運作的,陪孩子一起玩是能夠了解孩子在玩甚麼遊戲的其中一種方法,亦能更清楚地感受到遊戲的運作。了解遊戲多一點後,第三步便是思考一下該遊戲會有甚麼可能的危險,例如在遊戲中認識到陌生人,家長如發現遊戲有此潛在風險,可鼓勵孩子約相熟的朋友一起玩。第四步就是如果家長發現遊戲中有一些不適合孩子的內容,就可以提出請他作出一些改變或調整一下玩法,例如改變和誰一起玩那個遊戲,或關閉血腥效果等等。若果遊戲內容無法改變,家長則可鼓勵孩子玩其他類似的遊戲,坊間亦有許多選擇,家長可以透過傾談而非責罵,跟孩子討論有關情況。最後一步,家長可鼓勵孩子嘗試在打機中認識自己,例如了解自己的偏好、選擇,其實家長也能在遊戲中更認識孩子,例如孩子在玩射擊遊戲時,選擇當狙擊手,而不是近身肉搏,表示孩子喜歡安全感,在敵人看不見的情況下擊殺敵人。

課金不課金?

明光社

討論遊戲,當然不少得討論有關課金的問題了。世諾在當中提到,在小學時期,因為不知道任何有關課金的途徑,所以都不會想課金的問題,加上家人對打機的限制亦非常嚴厲,更不用說課金了。而他到中學階段,開始有零用錢後,便為了課金而做一些金錢管理,但後來課金這件事被父母發現後,父母亦甚驚訝,他們想像不到孩子竟然為了「假」、「虛擬」的東西去付費。家和則容許孩子課金,但就會做一些金錢管理,以及與孩子一同分析:課金後能否真的提升到打機的遊戲體驗?他鼓勵家長最好為孩子設定一個課金的限額,課金時不能超出該限額。他認為讓孩子在小時候經歷一下如何在課金時知所節制是一件好事,這總比他長大了才學習好,也可避免他未來出現過度課金的情況。

電競世界的非法賭博活動

最後,隨著電競產業的盛行,也出現了一些電競賭博的活動。而家和指出,現實當中,香港並沒有合法的電競賭博活動,所以所有關於電競的賭博活動,都是「外圍」賭博,屬於非法活動。世諾也認識一些朋友有參與「外圍」電競賭博活動,而且因著用電子投注,非常方便,所以會令人很容易就經常參與或上癮,如同現實中賭博成癮一樣。他認為在打機時注入賭博元素是很不健康的事。相信在未來,大家都需要正視電競賭博的問題,如大家對打機這課題感興趣,歡迎掃描QR Code,在網上重溫是次講座。

收看講座

明光廿五載之感恩晚宴回顧

鄧玉瑩 | 明光社行政主任
27/01/2023

「25年倏忽而過,慣看浪急風高,冷對冷言冷語,無怨無悔無愁,全因有主帥領,感恩有您同行。」回想2021年尾開始計劃2022年的工作時,總幹事蔡志森及同工們懷著觀望的心情,盼望可在未見底的疫情及無了期的限聚令夾縫中,在2022年能舉行25週年晚宴,為著走過這九千多日獻上感恩,更希望可以與一直支持我們的同路人彼此激勵。可惜當踏入2022年,疫情肆虐,確診數字居高不下,在不明朗的氛圍下,惟有暫且放下。

明光社

踏入2022年9月政府公佈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一眾董事及總幹事便決定舉行25週年感恩晚宴,為了盡可能邀請更多的友好及支持者,故此將晚宴的日子訂在年底,一方面令同工有較多時間預備,另一方面期盼政府會進一步放寬限制。在短短的兩個多月籌備過程中,由從15圍,每圍八人的限制中,放寬至可設宴20圍及每圍12人,就在這背景底下,主好像為明光社25週年感恩晚宴掀起了序幕。

每次遇上久違了的好友,總幹事總會熱情地關心、問候,每年機構的新年、聖誕節,都不間斷的邀請前同工、前董事、友好回來歡聚。每次的聯歡活動,他都像家中長輩等著家人回家般雀躍,在籌備晚宴過程中更深深體會到總幹事這份心腸。由於今次晚宴是在限聚令下舉行的活動,故與以往的週年晚宴可邀請的人數大相逕庭,未能像往時般大宴好友,總幹事在籌備時常強調更要珍惜在疫情下難得的見面機會,並且藉著晚宴,要讓大家像「家聚」一樣,感受到親切的氣氛。我們就是懷著辦「家聚」的這份心情,迎接2022年12月16日的晚宴。

當晚本社董事會主席雷競業博士總幹事蔡志森先生的分享,好像互相呼應,令人動容。在這政治氣氛緊張,言論自由收窄的情況底下,作為倡議機構要本著基督教信仰繼續在關注的議題發聲,也不知何時會觸動紅線,這工作實在殊不容易。雷博士作為機構的非受薪董事,竟有著毋懼牢獄之災的最壞打算(與總幹事平時早會分享時的口徑一致)。而蔡志森先生表明會堅持繼續講要講的說話,做應做的事情,在這紅線處處的大環境底下,兩人的分享不亢不卑,從機構最高領導的胸襟,能讓同工明白為何明光社在惡劣的環境下仍要一直堅守使命。

隨後同工就著到校講座服務、這五年間新開展的離婚再婚家庭輔導服務及基層家庭的服侍作出分享。首先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張勇傑先生在台上訪問陸惠芬老師,她分享時指明光社的到校講座適切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更讚賞本社的講座題目貼地,貼近年青人的需要。

之後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韋佩文姑娘介紹本社近年為離婚及再婚家庭提供的服務,包括:輔導、講座、研究、資源網及刊物等,並帶出離婚及再婚家庭的困難和需要。當晚我們又播放了一段聲演的錄音,當中講出了一位離婚人士對再婚婚前輔導服務的心聲,透過有關服務幫助他檢視以往的問題,令新一段婚姻不會重蹈覆轍。

在2020年開展的基層事工,除了支援基層人士的生活上需要,包括改善家居,派發防疫物資,提供不同的課程、活動給基層家庭的兒童,最重要是將福音傳開,當晚有三位受助婦女分享她們的感受。雖然在限聚令下我們宴請的賓客數目比以往少,但我們還是邀請了基層家庭成員到場,因為總幹事很想藉著晚宴讓基層家庭兒童有機會參與不同的場合,我們還邀請他們在台上合唱明光社在2021年推出的性教育兒歌《身體是寶貝》。他們清脆、響亮、歡樂的歌聲,好像為我們過去五年的服侍作了一個完美的總結。

明光社
明光社

晚宴結束前我們向長期服侍的董事和同工頒發獎項,感謝他們一直為機構付出,總幹事常說同工是明光社最寶貴的資源,更是明光社事工最好的見證,但願主繼續使用明光社及眾董事、同工,正如腓立比書二章1516節所言:「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後記:感恩雖然在疫情底下,當晚仍有很多不同界別的人士及友好應邀出席,包括教會、神學院、教育、社福、傳媒、醫護、法律等合作伙伴,讓我們知道在社關路上,一直有同路人。在結束晚宴後兩星期,1231日是明光社港島區賣旗日,疫情下仍有約二百位義工參與,實在十分感謝他們的參與。在2022年的最後一天,賣旗活動為明光社25週年的活動,劃上句號。

疫情令我們學會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6/01/2023

疫情下大家學會了甚麼?疫情初期學會了如何在各大網站搶購口罩、如何正確戴口罩;第五波疫情下學會了如何打包必需品入竹篙灣、如何在家中囤積足夠的食物以備「封城」之需;那麼,到了後疫情時代?是否學懂了如何與病毒共存?如何「安心出遊」呢?

新冠肺炎從2019年底爆發至今,疫情橫跨數年,情況亦超乎人們的想像。受影響的行業多而又多,重災區莫過於旅遊業及主要收入來自遊客的航空與零售服務業,經濟重創是必然的事實,只是隨著疫情正常化,各地的防疫政策愈發放寬,相信某程度上人們的生活作息基本上都回復以往一樣。不過,人們心境或人生態度上,是否可以回復正常呢?疫情給我們上的課堂,是否只有「求口罩」或「求安心」的實際操作?還是可以有更多?

WFH真實場景試驗

鑑於疫情初期,疫苗還未問世,為了阻止病毒散播,減低死亡率,各地都先後出現封城的情況,不少僱主及員工,都需要接受及學習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 WFH)。疫情前,不少持份者相繼討論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work-life balance),然而,討論歸討論,當人習慣舊有的工作形式時,一般來說都難以接受新的工作形式,即使新的工作形式可以讓人經驗到既能努力工作,亦能享受生活。疫情的來臨改變了一切,大部份政府部門及企業,不得不走上WFH的模式。在美國,2020年2月時只有8.2%的勞動人口WFH,到了5月已增至35.2%。香港亦不例外,2018年,有調查顯示85%的員工必須在辦公室工作,隨著第一波疫情到訪香港,除了一些特定工作崗位,基於工作性質不能WFH,政府部門、大學、銀行及其他公司,都容許員工WFH。[1]

之前各界對於WFH可行性存著疑慮,卻不得不在疫情突襲之下進行試驗,有一些企業包括Microsoft,衡量過WFH的利與弊之後,[2] 決定容許員工可以少於一半時間在家辦公,或申請永久WFH,當然,後者視乎員工本身的工作崗位而定,Microsoft甚至願意為員工在家設置辦公設備「埋單」。[3] facebook在2021年6月宣佈即使疫情過去,也允許可以WFH的員工申請永久WFH,不過,facebook歡迎員工偶爾回到辦公室建立團隊關係。[4]

或許有人以為,如Microsoft或facebook這類著重科技創新的行業才能實施永久WFH,事實上,不是所有科技企業都會容許員工永久WFH,而容許員工繼續WFH的公司也不限於科技公司。在香港有開設分公司的英國羅夏信律師事務所(Stephenson Harwood),容許員工及律師在家永久工作,只是永久WFH的員工需要減薪20%,不過,員工亦可以依照公司所採取的混合模式,每週選取兩天WFH。[5]

企業若非發現WFH的好處,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容許員工WFH。facebook的創始人Mark Elliot Zuckerberg與員工分享WFH讓他「更快樂和更有生產力」、也「有更多時間與家人一起」。[6]「更有生產力」是企業容許員工WFH的原因之一,即使不是「更有生產力」,只要「生產力」沒有改變,相信在可見的未來,不少企業願意提供WFH選項,因為員工的心態改變了,企業再不改變的話,恐怕人才流失,甚至招攬不到人才。

難以逆轉的新形態

雖然不是所有僱主及僱員都喜歡或習慣WFH,但實際上,不是只有facebook的Zuckerberg因為WFH感到更快樂,不少僱員也喜歡這一種工作模式,根據美國麥肯錫公司在2022年進行的美國人機會調查(American Opportunity Survey)發現,在11,958位正在尋找新工作的受訪人士中,更高的薪酬或更好的工時成為推動他們找新工的首要動力(47%),第二位是更好的發展機會(27%),第三位則是彈性上班安排如WFH(21%)。[7] 不少美國員工愛上WFH,難怪當蘋果公司決定自2022年9月5日起,員工必須每週至少三天在辦公室工作時,某些員工因而不滿而發起了內部請願。[8]

明光社

員工喜歡WFH,更多的是愛上工作中的彈性。[9] 彈性工作意味著工作更自由及自主,省下上下班的交通時間,與家人有更多優質相處的時間,[10] 在外國,員工一旦加入容許永久WFH的公司,甚至可以考慮搬離大城市,搬到租金更便宜及空間更寬敞的郊區居住,這樣他們的工作跟生活品質可以同時得到改善。[11] 當然,企業如Microsoft也發揮其精打細算的精神,若員工搬往一些生活水平較低的地方,薪金等亦會作出相對調整。[12] 總的來說,這對於僱主及員工都有好處。

不少香港人也愛彈性工作,一間香港人力資源公司在2020年6月提及一項調查,受訪的810名在辦公室工作的在職人士,他們大部份認為疫情完結後應繼續實行彈性工作安排,包括WFH恆常化(73%),除了工作地點有彈性,也有受訪者希望有每日彈性上班時間(83%),及每週彈性上班工時(77%)。[13] 2022年,一間人力資源公司的調查顯示,受訪的1,000名在香港就業的人士中,有55%希望公司實行彈性上班地點,有32%受訪者表示不會接受不能提供彈性上班地點的工作機會,整體曾因為工作欠靈活性而辭職的受訪者有29%,當中Z世代(18至24歲)佔41%、千禧世代(25至34歲)佔35%。[14] 對於彈性上班的要求,香港的員工其實已經不算進取了,一項針對全球16個國家的調查,發現在一萬六千多名受訪員工之中,有54%表示,如在工時與地點兩方面沒有彈性,他們將考慮離職,當中又以27至40歲的受訪員工離職意願最強。[15]

有人力資源公司建議:「估計指到2025年,亞洲人口中每四人有一人是Z世代,每四人有一人是千禧世代。這兩代人非常適應數碼化,其日常生活已與科技融合。要吸納及挽留這批勞動人口的中堅,企業利用科技的力量實行靈活的工作安排絕對是值得考慮的方案。」[16]

已有不少地方的政府考慮到彈性工作是吸引人才的關鍵要素,愛沙尼亞在2020年中甚至推出「數位遊牧簽證計劃」,即使不受當地公司聘請的外國IT專才,只要月薪不少於3,504歐元(約29,000港元)及住在當地,也能拿一年的工作簽證入境。[17] 香港絕大多數的企業,未必能大刀闊斧推行永久WFH,但一些企業過往只容許在辦公室上班的模式,在疫情期間測試過WFH模式後,也響應疫情後的工作新常態,制定合適且可行的方案,試行混合辦公模式,即每週一天至兩天可以WFH,或容許隔週四天工作,有的更縮短工時,以此讓員工可以工作及生活得到平衡,增加員工的身心健康及幸福感,順帶提高工作效率,達至雙贏,也好藉此挽留及吸引人才。[18]

後疫情時代,人們經歷了不一樣的工作模式,讓人有了新的嘗試,也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究竟想要的是哪一種工作模式,更正確的應該說,是哪一種生活,是一如既往的朝九晚五,每天花時間在交通工具上,然後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吃飯梳洗休息,還是WFH,每天多睡一點,與家人有多些相聚的時間。坦白說,即使工作性質適合WFH,也不代表適合每一個人,WFH看似自由,其實要求員工高度自律,那些自律不來的員工,看著工作死線會感到焦慮不安,而那些居住空間過於狹窄,容易被家人打擾的員工,WFH不單不能令他們與家人建立關係,反而有機會破壞彼此的關係。不過,一般而言,在工作繁忙、工時長的大都會,疫情促使更多僱主及僱員有機會嘗試WFH,學會好好保護自己的健康之餘,也學會珍惜與家人的關係、重視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有更好的平衡,讓身心靈的狀態更好,未嘗不是好事。


[1] Lina Vyas and Nantapong Butakhieo, “The Impact of working from home during Covid-19 on work and life domain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Hong Kong,” Policy Design and Practice 4, no. 1 (2021): 59–76, https://doi.org/10.1080/25741292.2020.1863560.

[2] “What we’ve lost… and what we’ve gain,” Microsoft,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worklab/pandemic-lost-and-gained.

[3] “Microsoft allows techies to permanently work from home,” TechGig, October 10, 2020, https://content.techgig.com/hiring/microsoft-allows-techies-to-permanently-work-from-home/articleshow/78588371.cms.

[4] Naomi Nix, “Facebook says it will expand remote work to all employees,” BNN Bloomberg, June 9, 2021, https://www.bnnbloomberg.ca/facebook-says-it-will-expand-remote-work-to-all-employees-1.1614851; “Facebook remote working plan extended to all staff for long term,” BBC News, June 10, 2021,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7425636.

[5] 〈在家工作|英國律師樓推永續WFH前提需減薪兩成 Son姐籲僱主勿停留工業時期舊思維〉,「BossMind」、「yahoo!體育」,2022年5月21日,網站:https://hk.sports.yahoo.com/news/在家工作-英國律師樓推永續wfh-前提需減薪兩成-son姐籲僱主勿停留工業時期舊思維-020000854.html

[6] “Facebook remote working plan extended to all staff for long term.”

[7] André Dua et al., “Americans are embracing flexible work – and they want more of it,” McKinsey & Company, June 23, 2022,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real-estate/our-insights/americans-are-embracing-flexible-work-and-they-want-more-of-it.

[8] Matthew Stern, “Apple can’t turn back from flexible work-from-home options,” Forbes, August 30, 2022, https://www.forbes.com/sites/retailwire/2022/08/30/apple-cant-turn-back-from-flexible-work-from-home-options/?sh=779cd6e9152d.

[9] Mary Dooe, “Pew on Work: It’s not about proximity. It’s all about flexibility,” Goto, March 22, 2022, https://www.goto.com/blog/pew-on-work-its-not-about-proximity-its-all-about-flexibility.

[10] Emma Garofalo, “8 reasons why working from home is awesome,” MUO, January 28, 2022, https://www.makeuseof.com/reasons-working-from-home-is-awesome/.

[11]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就算疫情過了也想在家上班!遠距工作潮席捲全球|國際大風吹 Ep.191〉,YouTube,2021年11月27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2e8iPgvbY&t=136s

[12] “Microsoft allows techies to permanently work from home.”

[13] 〈在家工作成新常態 彈性工作安排更吸引千禧世代人才?〉,「CT goodjobs」,2020年6月22日,網站:https://cthr.ctgoodjobs.hk/HRInsight/在家工作成新常態-彈性工作安排更吸引千禧世代人才/21333

[14] 〈香港打工仔偏愛在辦公室上班?僅29%人因工作欠靈活性而辭職〉,「CT goodjobs」,2022年8月29日,網站:https://cthr.ctgoodjobs.hk/HRInsight/職場調查-香港打工仔偏愛在辦公室上班-僅29-人因工作欠靈活性而辭職/31772

[15]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就算疫情過了也想在家上班!遠距工作潮席捲全球|國際大風吹 Ep.191〉。

[16] 〈在家工作成新常態 彈性工作安排更吸引千禧世代人才?〉。

[17]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就算疫情過了也想在家上班!遠距工作潮席捲全球|國際大風吹 Ep.191〉。

[18] 〈鴻福堂8月起試行混合辦公模式 每周WFH一天可帶子女寵物返工〉,《頭條日報》,2022年7月26日,網站: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2358483/即時-港聞-鴻福堂8月起試行混合辦公模式-每周WFH一天可帶子女寵物返工;吳海晴:〈4天工作變大趨勢?全港7大集團試行彈性辦公室模式 可帶寵物返工!30日邊工作邊旅遊〉,「U Lifestyle」,2022年7月28日,網站: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18890/4天工作變大趨勢-全港7大集團試行彈性辦公模式-可帶寵物返工-30日邊工作邊旅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