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電影小組活動回顧 -- 《樹大招風》《當這地球沒有貓》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教育及行動)
10/07/2017
《樹大招風》(Trivisa)
《樹大招風》為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內容改編自三位罪犯張子強、葉繼歡及季炳雄(即片中的卓子強、葉國歡及季正雄)的犯罪故事。
尋覓溫暖安歇之地
傅丹梅、文麗兒、郭卓靈
| 明光社副總幹事、明光社項目主任
10/07/2017
新福事工協會及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為回應社會上貧窮人士的需要,提供很多不同的服務,包括:匯聚社會資源的社區及資源中心、宿舍服務等,受益者眾。本社同事走訪了不同的服務使用者,希望協助大家「看見」社會上一群有需要人士的境況。
恐怖遊戲「藍鯨」與網絡欺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0/07/2017
前陣子,在俄羅斯引起了部份網民跟從及掀起自殺風潮的遊戲「藍鯨」(Blue Whale),於5月時在香港亦引起一陣關注。
水和電般重要的互聯網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01/06/2017
看到有學者指上網就像是水和電:[1]部份大城市開始提供免費Wi-Fi服務或在街道上能享受極高速的上網體驗,甚至有說歐洲國家已視上網為必須品,為每名國民的基本權利,當中包括法國、西班牙及瑞士。
不應被手機影響生活及家庭關係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5/05/2017
由本社與數個教育界、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的「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於2016年10至11月進行了「手機文化對青少年影響調查」,成功訪問了近1,000名中學生及青少年。
網絡評論的殺傷力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5/04/2017
台灣網絡紅人谷阿莫,自2015年起於網上以「X分鐘看完電影 / 電視劇集」的系列短片出現後一直大受歡迎。因為他將兩、三個小時的電影,甚至幾十小時的劇集濃縮,剪輯成短短幾分鐘的片段,加上他獨特的評論風格,時而風趣、時而尖酸刻薄,娛樂性甚強,並上載於YouTube中讓網民可以免費觀看,在短時間中知道該電影/劇集的內容,省卻不少時間。
與青少年在手機文化中同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9/04/2017
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手機與我們可以說「密不可分」、「形影不離」!隨著智能手機的功能及應用愈來愈廣泛,由與人溝通、處理工作事務,至上社交網站、即時通訊、網購、找資料、找地點、煲劇、看新聞、聽音樂、玩遊戲…甚至起床或提示吃藥的鬧鐘,都設定在手機應用程式內。人們已視手機為私人助理、解悶良伴,以及接觸世界的主要溝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