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與貧窮兒童一起夢飛行的「師友計劃」

訪問: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3/11/2017

香港的貧窮問題嚴重,影響的不單是成人,甚至是他們的下一代,也就是所謂的「跨代貧窮問題」。兒童及青少年可能因為家境有困難而缺少接觸社區的機會。為此,一向關注城市中的貧窮人和基層需要的城市睦福團契於2010年開展「師友計劃」,鼓勵弱勢社群的兒童規劃未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自信,確立自己有能力為夢想而逐步前行,至今已有八百四十多位兒童及青少年受惠。

「師友計劃」由勞工及福利局資助,是一個為期三年的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當中有三個元素:

  1. 學習儲蓄:鼓勵參與計劃的兒童及青少年(下稱「友員」)儲蓄,在兩年裡每月儲蓄$200,完成後會獲得相等之金額及獎勵金;並可在第三年開始使用,實踐其個人夢想及計劃;
  2. 友師同行友員與一位擔任「友師」的義工作配對,透過每月定期交流、經驗分享及指導,讓學生獲得協助及關心;及
  3. 個人發展計劃:透過培訓活動及友師的協助,友員須定下短期或長期的個人發展計劃,計劃未來。

城市睦福團契總幹事鄺玉婷(Catherine)指出,「師友計劃」的目的是希望可以讓貧窮家庭的孩子在計劃的三年中有機會多去嘗試生命的可能性,藉著友師的協助及引導擴闊視野,讓他們發揮潛能及興趣。藉著學習、嘗試及成功的經驗,讓友員思想自己的可能性及建立信心,運用儲蓄的款項實踐個人發展目標,同時透過累積無形資產,如正面態度、個人抗逆力和才能,社交網絡等,他們可繼續成長,規劃人生。

友師除了需由牧者推薦之外,Catherine指出「承諾」的重要,因為友師需要在計劃的三年內付出時間去關心友員,每月要接觸最少一次,也要接受一些基本訓練。計劃的對象亦包括友員的家長及友師。「曾經有友員在參與的三年裡痛失親人,友師自己亦是單親媽媽,就把自己照顧家庭的經驗向友員的家庭分享。」Catherine 認為友師與友員及其家庭亦可互相了解及支持。

Catherine更特別分享到有一位友員的媽媽患病,該友員希望將來從事醫護的工作。在配對的過程中,他配對了一位醫生作為友師,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醫護界。友師更鼓勵他,讓他明白人生中有很多可能性。友員感受到關心及鼓勵,其後更修讀相關的課程。

 

參與教會——宣道會屯門堂

宣道會屯門堂(屯宣)社區關懷部潘斯剛傳道認為,社關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改善貧窮問題,因為貧窮會影響人的自信及其身心靈。他希望身處貧窮的青少年及兒童能有向上流的機會,裝備自己,讓自己有夢想及目標。潘傳道在2014年起安排教會的弟兄姊妹參與睦福的兒童發展基金計劃,在當中服事了30名友員。

屯宣安排的不止是一對一的師友配對方式,在友師的背後更有兩名組員協助,其他小組組員亦會參與。潘傳道認為計劃除了可以幫助友員及其家長外,更可讓教會弟兄姊妹親自去了解社區的貧窮問題,在參與扶貧中亦同時教育青少年,學習如何與他們相處,作見證並傳遞福音。

友師不單可以參與由睦福安排的定期活動,友師或其組員也可以自發提供一些活動給友員及其家庭。潘傳道分享教會有位有心人在戲院包場放映電影「小屋」,邀請友員們及其家人一同欣賞。他認為這活動很有意思,能很快聯繫到友員們,容易實行且又可以傳福音。

 

友師感受及得著

參與計劃的屯宣弟兄姊妹中,有一位退休教師盧維新弟兄(盧Sir),他坦言退休後時間比較充裕一點,可以有多些時間慢慢去了解他的友員,雖然兩人年齡相距較遠,但盧Sir不認為這是一種阻力。

「這位友員很文靜,開始時比較少說話,是需要較長的時間去與他相處,他才慢慢開放自己,做到互相溝通。」盧Sir了解到只要付出耐性,默默地關心這位中學生,也能和他成為同行的好朋友,甚至能向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興趣,並為他的前路選擇提供意見。

盧Sir慢慢流露出來的愛心,也感動了這位友員,甚至更成為屯宣青少年牧區的一份子。三年計劃完結後,他們仍是好朋友,會定期聚會談天呢!

 

來年睦福需要友師的人數:

2017年: 20位友師

2018年: 220位友師

2019年: 220位友師

 

兒童及青少年能健康茁壯成長,需要家長及同行者一同扶助。我們見到社會上有很多需要,也有機構的努力製造機會讓我們參與。大家會願意走出一步,與他們一起同行嗎?

關注範疇: 
貧窮
社關

相關文章

夢想豈能以裸露身體來交換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22/08/2024
巴黎奧運落幕,一眾運動員回到自己的世界,面對的還是生活的種種困難,特別是經濟困難。香港有運動員揚言自己在香港做運動員很幸福,但原來早就準備幾條可走的後路,有些專注運動事業的運動員就承認自己每月的津貼只得幾千元,不夠生活。運動員若不是另找「外快」,參與其他比較能賺錢的項目,生活往往不容易。今年奧運更有傳媒指出,有不少今屆奧運會的選手在色情社交平台開設收費賬號,為的就是透過他們的照片和影片賺取收入,來維持生活和訓練。

這些運動員,有男有女,有跳水的,有田徑的。德國跳水運動員Timo Barthel也有開設賬號,他解釋到:「在運動中你就只穿著Speedo緊身泳褲,所以本來就幾乎是赤身裸體。」

 
運動員權益組織Global Athlete批評過國際奧委會,因為他們每年有超過17億美元的收入,但就拒絕向參與奧運的選手提供資助,甚至要求運動員在比賽中放棄自己的肖像權。組織的總幹事質疑國際奧委會、各國奧委會和體育協會的員工可以有超過六位數字的數入,但運動員卻連房租也付不起,在某程度上,他們就像現代奴隸。
 
不過也有運動員認為這是「尋回自主」的過程,撐竿跳銅牌得主、30歲加拿大選手Alysha Newman在獲獎後大跳「電臀舞」慶祝,有人質疑她是藉此宣傳自己在色情平台上的賬號。她承認自己從色情平台中賺取的金錢購買了房產並累積了財富。她說:「無論我喜不喜歡,我在這項運動裡本來就自然而然因為穿著和漂亮模樣而被性化。如果我穿著緊身褲和運動衣出現,人們就會認為我性感,這情況永遠不會停止。當我決定開賬號,就可以部份控制這種情況,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運動項目因著商業化,希望更多人觀看,從而不論在運動員的服裝,甚至比賽的方式都作了大幅修改,以「配合直播畫面」,這成為了大勢所趨。諷刺的是運動員專業地投身在行業中卻難以維生,反而靠賣弄身體的美態來吸引觀眾則能殺出一條血路,這種以身體換錢來追尋運動夢想的說法,如果能在社會站得住腳,哪會給世人一個怎樣的價值觀?
 

參考資料
奧運選手可以開OnlyFans賺錢嗎?運動員的經濟收入問題〉。轉角國際 udn Global。2024年8月15日。網站: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8163730

陳旭暉。〈巴黎奧運|運動員收入不足 開設OnlyFans「賣相」情況或成常態〉。2024年8月11。《香港01》。網站: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9%AB%94%E8%82%B2/1046668

互相成全的追夢者

20/06/2024

連場大雨的週六,天文台更三度發出黃雨警告,在教授興趣班過後拖著疲累的身子,正考慮要不要再冒著雨坐車去宣道中心聽黃綺琳(Norris)這位追夢者主講的交流會……在掙扎中覺得這不也就是追夢者的感覺嗎?好,堅持一下,去吧!聽著Norris的分享,確實知道電影《填詞L》除了是她作為一個填詞人的歷程以外,也是她作為編劇、導演的一種實踐及堅持,並與一班有心人互相支持的一件寶貴的結晶品。從她豐富的分享中發現,追夢是未完的競賽,因為就如她電影所描述,就算她在填詞比賽中成了冠軍,簽約成為了唱片公司旗下的合約填詞人,她仍要與其他的填詞人競賽,填了詞也不一定會選中你,採納你的版本。電影拍完了一部,也要繼續拍另一部,夢是一直向前走的,沒有「追完夢」這回事。

另外,要完夢,尤其是一個很大的夢想,需要很多人互相支持、一起成全。電影《填詞L》也就是她得著監製黃鐦的支持,拍得一天得一天的去完成這個電影。Norris說拍電影一天約十來萬元,每次籌夠二十多萬元就拍兩天。整部電影拍了15天完成,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拍,再後期慢慢的剪,約200多萬元就能夠完成(但其實整部電影如果沒有有心人「拍膊頭」幫忙,要付足費用的話,成本起碼要700多萬元才夠。)連她自己也奇怪,不知為甚麼就是沒想過這電影會拍不完。筆者深感有這種有多少拍多少,見步行步都要把它完成的堅持,實在不簡單。

Norris分享到夢想似是一個個暫存的泡泡,「暫時未能做到的,如stop motion (定格動畫)電影、音樂劇電影等,需要很多資金才能拍到,那就把它們變成一個個的泡泡放在眼前飄著……」她的夢不只一個,要看時機才能實現。筆者十分欣賞她面對困難的心態,每次當她遇到阻礙,她會認為不順利是正常的,是一個讓她改進的機會,她更喜歡以靈活的方式去面對及作出改變,讓事情可以完成之餘,還比之前改得更加好。追夢的路還漫長,相信天父會按祂的心意,讓「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希望不單止是追夢的人可以互相扶持,也願大家如見到有夢想的人,幫他們一把,使他們夢想成真。或許也能把你的夢想也燃點起來。

參考資料:

〈《填詞L》的追夢者——與導演交流夢想實踐〉。基督教宣道香港區聯會。2024年6月15日。網站:https://cmacuhk.org.hk/2024/06/17/%E6%96%87%E5%8C%96%E6%B4%BB%E5%8B%95-%E3%80%8A%E5%A1%AB%E8%A9%9El%E3%80%8B%E7%9A%84%E8%BF%BD%E5%A4%A2%E8%80%85%EF%B8%B0%E8%88%87%E5%B0%8E%E6%BC%94%E4%BA%A4%E6%B5%81%E5%A4%A2%E6%83%B3%E5%AF%A6/

《填詞L》的人生衝突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0/05/2024

創作歌曲要有曲、詞,而粵語因為有九聲六調,粵語歌普遍會先譜曲後填詞。填詞人要寫得「啱音」、言之有物,又要押韻,就要經常磨練。若想走商業路線,寫出流行曲詞,並讓自己的作品於大眾媒體中播放,在未有社交媒體的年代,真的不是易事。電影《填詞L》就是講述女主角羅穎詩,夢想成為CASH(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歌詞作品可被大眾聽見,追夢路上遇到的事。

戲劇中的「衝突」

明光社

電影、戲劇要有「戲」可做,就要有「衝突」(亦可以是矛盾、鬥爭)。當角色有慾望,有想要或想追求的東西時,在他追求的過程中出現了阻礙,這樣「衝突」就會出現。在面對衝突時,演員(actor)要作出行動(acting)來解決衝突,劇情就會有所推進,角色也會在過程中出現「改變」(往往是心態上的改變)。《填詞L》主角羅穎詩身邊的人,大都支持她走填詞路,電影中沒有惡人與她對著幹,那還會有甚麼「衝突」出現?

明光社

其實「崎嶇的人生」也可以是「衝突」。羅穎詩強烈渴望達成夢想,這想法成為一種慾望,在追夢的過程中卻遇到重重難關:校內演出被「腰斬」、歌手灌錄了新歌卻未有出碟、贏得填詞人合約卻失去填詞機會、唱片公司要歌不要詞、遇上有夢想的老闆但公司卻要倒閉等…… 際遇可謂坎坷。她所面對的「衝突」不是由人引發,而是人生中一浪接一浪的打擊與失望,她在專業的領域中一邊學習、一邊浮沉。面著不同的挑戰,她就不斷的在對自己的肯定與否定、跌倒與撐起、想放棄與被鼓勵之間遊走。最後,這些經歷成了她的七個lessons(課堂):「啱音」、「押韻」、「0243」、「情歌」、「CASH會員」、「填詞人合約」和「出街歌」。

就算掙扎也不言棄

平凡的人生未必會遇見離奇古怪、懸疑十足的事情,但向著目標的途中,往往不會那麼順心,「衝突」隨即出現。生活困苦、家庭關係破裂、意外、生離死別等,都影響著我們的步伐,都會令我們採取「行動」,與其搏鬥。或許,「畀啲掙扎」去過人生才夠挑戰?還是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如戲」?無論如何,藉著主,信徒在世上都成為了「一台戲」,給天使和世人觀看(林前四9),縱遇困難,我們都可以起來「行動」,盡力嘗試,不輕易放棄。

應用戲劇──應用於互動交流、體驗及生命教育的戲劇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1/12/2023

孩子們,我們愛弟兄,不要在言語和舌頭上,而要在行動和真理上。(約翰壹書3:18《環球聖經譯本》)

 

「劇場」不單有其藝術的可觀性,也可讓人參與其中,讓個人或特定群體聚在一起,實務地成為可供人介入,提供溝通、發展、賦權與表達等方式的平台;帶有教育及讓參與者「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功能;可以稱這類劇場為「應用劇場」。筆者剛修畢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課程,於學習戲劇教育的過程中,認識及參與製作過一些應用劇場。希望藉此文章分享及介紹部分應用劇場的特點,並提供實例,讓更多人將「應用戲劇」變成交流、體驗及生命教育的工具。

相信不少人把「戲劇」理解為「演戲」,即是在電視、電影及舞台才發生的虛構故事,似乎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有某程度上的距離。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生命中有不少故事充滿戲劇性;而聖經也有很多故事、場景,教導人應用於現代生活中,也絶不過時。

打破「第四面牆」

在傳統劇場中,演員於台上鏡框式三面舞台中演釋故事,他們要假裝沒看見前面的觀眾,而觀眾亦只能觀看台上發生的事,不能介入或改變。若觀眾能打破隔著觀眾與舞台演員中間的「牆」,走入故事面對困境,有機會作反思、行動及回應;甚至可嘗試改變劇中一些狀況或給予援手,相信其體驗和感受也不同。如能互相分享及聆聽,「戲劇」不再只是娛樂、要觀眾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一種手法,可被應用,成為群眾參與及互動學習的場景,是用作交流經驗及結合群眾智慧的地方。觀眾不再只是觀眾,可以成為參與者,被賦權發聲,有空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過,「應用劇場」這名稱只是一把大傘子,在它之下有很多不同的劇場形式,如一人一故事劇場、論壇劇場、過程劇、編作劇場、口述歷史劇場、人種誌劇……還有許多許多不同的形式。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些在香港已經於社區、教會及學校被應用的劇種,大家日後可以多加留意及參與。

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不少應用劇場佈景相當輕便,在社區中隨便搭起簡單設置,就可成為劇場;街坊到來坐下,就可參與其中,「一人一故事劇場」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幾張椅子、一些顏色布匹及簡單的樂器,加入一群善於聆聽及即興的演員,就能組成團隊演出一人一故事劇場。

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大多有特定主題,主持人會邀請觀眾分享自己對該「主題」的感受,以至一些相關的故事,演員們及樂師會即興演出分享者的感受或故事,當禮物送給他們。當觀眾分享及聆聽,慢慢便形成互相尊重及接納的氛圍,連繫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有不少人認為自己的故事能立即被演員演繹出來,感到相當奇妙,有被人理解及被安慰之感;所以一人一故事劇場深受喜愛。有基督教團體提供了一人一故事劇場訓練,培訓演員服事社區。他們最近於觀塘海濱公園演出,筆者有幸成為當中一員,聆聽觀眾分享的故事。

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劇場可以用作討論的平台,論壇劇場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它是「被壓迫者劇場」的其中一種形式。由演員在研究被壓迫者的處境後演出或由被壓迫者親自演繹,呈現他們面對的困境。

這劇場特別之處是觀看的參與者不單是觀眾,而是「觀演員」(Spect-actors):既是事件的「觀察者」,透過丑客(Joker)的帶領,一起討論幫助劇中主角改善現況的策略,並有機會走入舞台成為「演員」。當劇情重演時,觀演員於舞台中可替代劇中人介入,嘗試改善困境,並繼續討論各種策略的效用;結合群眾智慧,團結地為主角改變困境。有參與者表示論壇劇場是新穎的討論方式,在參與介入過後,更能增添同理心。就算未能完全改變事情,以行動去幫助,總比沒有行動好。論壇劇場亦可以稱為改變困難的「預演」。

明光社

過程劇(Process Drama)──這是基於一個前文本(Pretext),以一篇新聞、一部電影或一本小說作起點,再細心設計一個讓參與者一起經歷故事過程的框架,讓他們個人或與小組一起即興創作,並發掘事件未知的部分,從中體會故事裡不同角色的感受,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件。由於它能使參與者不斷轉換角色經歷事件,可增強參與者的同理心。曾有戲劇教育團體於香港推行「酷凌行動」(Cooling Conflict),過程劇就被用作改善校園欺凌的教學手法之一,將它與論壇劇場互相配合,提高學生對同學間的衝突的覺察,在欺凌事件發生前,先主動作出緩和行動,改善校園氣氛。

劇場可以在任何地方

應用劇場中的劇場,不一定在劇院的舞台,可以在任何讓人體驗到更多的地方,也可以在讓人發聲、能被人看見、讓生命交流的地方。而編作劇場、口述歷史劇場、人種誌劇等形式則是收集參與者對生命的疑問或關注群體(如長者、少數族裔等)的經歷或生活點滴,經過一段追尋、探索及資料搜集的時間,再經過分類、篩選及藝術處理來呈現給觀眾欣賞。重點是演出者不一定有很高造詣,長者、弱勢社群都可以被賦權去演繹自己的故事。

以下為部份實用參考書,讓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鑽研,了解更多:

  1. 李俊亮與黃婉萍(2017)。《劇場的用家》。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有限公司。
  2. 舒志義(2012)。 《應該用戲劇 : 戲劇的理論與教育實踐 》。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3. 林玫君與歐怡雯(譯)(2007)。《酷凌行動 : 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原作者:John O’Toole,Bruce Burton & Anna Plunkett)。台灣: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原作出版年:2005)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1-12-2023

存在的理由——從《鏈鋸人》看意義失落的一代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7/01/2023

人渴望深度、渴望自由、渴望自我實現、渴望自己的生命有意義。人有很多渴望的事情,所以喜歡發夢,會有夢想,而這些都是人內心深處的渴求。一個人發夢會被人們嘲笑,因為認為他不切實際,而所謂的實際,就是基於現實狀況的考量而覺得能夠做到的事。發夢就是自吹自擂,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當中,盡是在想一些不切合現實狀況的事情。有人說,貧窮限制了人的想像,因為沒錢就甚麼也不敢想;也有人說不敢想像也會令人貧窮,因為一些人不敢發夢,導致自己貧窮。但無論哪一種說法,最終都歸於一個方向,就是貧窮與否,以及與金錢有關的問題。

《鏈鋸人》是自2018年12月開始在日本漫畫雜誌《週刊少年JUMP》連載的漫畫,它獲得漫畫介紹導覽書《這本漫畫真厲害!》2021年版選為男生篇最受好評漫畫的第一名,該漫畫現時的累計發行量更超過二千萬冊。2020年底製作單位宣佈《鏈鋸人》將會動畫化後,消息一出更令不少動漫迷興奮不已,非常期待。動畫第一集在2022年10月在串流平台上架,平台將它評為適合16歲以上觀眾收看,並註明有暴力內容。《鏈鋸人》動畫化前夕,已引起高度討論,因它有別於少年漫畫高舉「友情、努力、勝利」的一貫風格,而且其主題曲更是知名音樂創作人米津玄師的作品,使人充滿期待。[1] 它廣受歡迎,或多或少反映了這個故事能引發讀者、觀眾共鳴。

《鏈鋸人》的世界被設定為人類與惡魔共存的世界,人類需要不斷對抗惡魔,所以會有隸屬於政府的公安惡魔獵人,亦有民間的惡魔獵人,弔詭的是,人類為了對抗惡魔,亦需要借助惡魔的力量並與惡魔訂立契約,有關契約是必須遵守的,主角淀治與鏈鋸惡魔訂立契約後,變成了鏈鋸人。

一個「及齡」且絕望的時代
「及齡的世界」(world come of age)是神學家潘霍華在形容一個經過啟蒙運動後、開始「世俗化」的時代所用的詞語,[2] 亦即人們不再需要宗教去解釋任何的事物,不需要宗教提供任何的答案。而這個時代,便是一個「意義喪失」的時代,就如尼采指出啟蒙運動帶來的影響,就是人類陷入了「虛無」的局面,再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鏈鋸人》中的淀治一開始所面對的處境和生活都非常悽慘,不但父母雙亡,並且背負著父親遺留下來的巨額債務,他甚至為此賣掉身上的部份器官,但都未能還清債務。他最喜歡的時間就是睡覺的時間,因為睡覺令他不會感受到飢餓,睡覺時還可以發夢,可以夢到他在現實中得不到的東西。淀治曾一度不想生存下去,但當他遇上鏈鋸惡魔波奇塔後,對牠日漸產生了感情,甚至願意讓波奇塔奪取他的身體。

明光社

淀治身處一個絕望的生活環境、絕望的世界,當感到絕望之際,他遇上了波奇塔。雖然不能改變生活環境,但多了一個像寵物一樣的伙伴,他可以與牠分享他發的夢,而波奇塔也非常喜歡聽淀治訴說夢境。

現實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是殘酷的,就如地獄一樣,所以有人會追求幻想的世界、虛擬的世界、自己可掌握的世界,在當中尋找意義。當人失去存在意義,就會陷入一種名為「存在的挫折」的困境,當人失去了指引和目標,便會開始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甚麼、想做些甚麼,然後失落感便隨之而來[3] 或許再想想,可能會認為死亡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就如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名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因為死了便不用再想了,或許有些人的人生目標就是最低限度的活著就可以了。

哲學家Albert Camus指出,這個世界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就是自殺的問題,而自殺的問題,就是存在意義的問題。[4] 香港近年來的自殺問題愈來愈嚴重,而當中以學童和長者的自殺情況最為社會關注。在2016年3月,九天內便發生六宗學生自殺事件;[5] 2016至2018年間,共有59名兒童死於自殺,有報告指最多自殺學童因學業壓力而輕生;[6] 在2021年,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率更高達9.3(即每10萬人中有9.3人死於自殺),[7] 15歲以下的學童的自殺率亦在上升。[8] 為何這些學童會選擇結束生命?媒體多以學業壓力或教育制度來解釋為何學童會自殺,臨床心理學家趙千媄就形容,學業壓力更像是導火線而不是原因,一個人從不快樂走到自殺,中間其實還有一大段路,如當事人最終選擇自殺,那麼他們就是感到非常絕望。[9] 而他們選擇自殺,就是存在意義完全的失落,再看不到希望。

《鏈鋸人》中的淀治與我們同樣身處於一個難以看見希望的世界,甚至他的處境更加悽慘,在故事中,前一個鏡頭他仍然與同伴暢飲和聊天,下一個鏡頭部份人已經身首異處,但他仍有靈魂同伴波奇塔支撐著。反觀學生的自殺現象,他們是否沒有可傾訴的對象?應該支持他們的家人是否都成為壓迫他們的一方?若是這樣,他們該如何自處?誰能支撐他們的生命?更何況有些學生是來自破碎家庭,單是離婚個案過去10年每年也有逾萬宗個案,[10] 不過,當然也不能排除學生自己都應該承擔一些責任。

一個普通人的夢想
淀治曾對鏈鋸惡魔波奇塔說:「我有機會在狩獵惡魔時死掉,到時候你就佔據我的身體吧。你以後要像普通人一樣活著,然後像普通人一樣死掉。」不過,第一集的尾聲波奇塔和淀治一同遇襲,波奇塔選擇犧牲自己成為淀治的心臟來讓他復活,並與淀治訂立契約。作為交換,牠要看淀治的夢想。一方面,淀治想波奇塔奪取他的身體,成為一個普通人;另一方面,波奇塔讓淀治復活,目的是想看見淀治的夢想。那麼,到底他應該成為一個普通人,還是一個敢於發夢的人呢?

整套動漫圍繞著的就是淀治如何找到他自己,究竟他為了甚麼而活,他想做些甚麼。他由一開始只求三餐溫飽,所以接受了以公安獵人身份加入政府,被女主角——即公安部高層真紀真「飼養」著。後來經過與其他同伴的互動,他的目標便變為想滿足自己原始的欲望,更嚷著:為何別人的夢想都那麼偉大,而自己的欲望為何不能是夢想?最後他卻想成為英雄。

許多人的願望也是平凡地生活,平凡地活著,因為平凡的生活得來不易;許多人認為只要活著,有三餐溫飽就可以了;也有些人可能因為受到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影響,將自己的欲望投放在消費主義上,認為有物質享受就是自己最大的夢想和目標。而淀治將一些欲望稱為夢想,在這些欲望得到滿足後,他卻流露出空虛的感覺:原來滿足了也僅此而已。

現代人很少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理想和目標,即思考自己的潛能如何得以發展。其實每個人包括青少年的內心都有一份「不甘於平凡」的心,因為人都有一種被人認同的渴望。[11] 正因為渴望有人認同,青少年便會做出相應的行為,諸如貼上展示美好生活的社交媒體帖文、做出「中二病」行為,[12] 或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等等。每個人在成長的路途中其實都在探索自己是誰、探索自己想做些甚麼,但他們卻被一套名為「技術理性」的思考方式[13] 所困住,思考的只是我對別人來說「有沒有用」?讀這科目能不能夠賺取到最多的薪金?讀小學時,夢想是考到心儀中學,到達中學後,夢想是考進大學。然而有許多人進到大學,腦海中卻思考著:「然後呢?」當中可能是老師很多時都沒有鼓勵學生探索自己,[14] 又或者連老師自己在整個制度中,亦只有空間指引學生走眼前的路,而不是探索自己的人

一顆年輕的心或許都渴望成為英雄;不過有時候現實的處境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或許是三餐未能溫飽,或許是不斷被他人否定,或許跟隨他人的步伐對年輕人來說更加安全。

明光社

一種名為「現實」的困境
有人說,人類內心最大的恐懼,就是名為「未知」的恐懼。而面對此恐懼的方法,就是模仿,當不知道自己的未來,不知道前方的道路,惟有選擇別人所選擇的。
淀治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也不會刻意去計劃未來,他只求有果醬吐司吃,所以當真紀真告訴他若成為公安獵人,早餐就有果醬吐司吃,他便立刻答應。

人在不知道自己該選擇甚麼的時候,就會選擇模仿和跟隨別人,這是最便捷的應對方法。淀治在有同伴的生活中,不斷學習與人相處和溝通,別人做甚麼,他便做甚麼,他希望可以跟隨別人,亦非常喜歡跟隨女主角,想和她一起工作。就如一開始真紀真要求淀治加入公安部,他就像寵物般被她「飼養」。當她向他提出,如果他能殺死槍之惡魔,就可以滿足他任何一個願望時,淀治便想著要滿足自己原始的欲望。不過,及至故事繼續發展,淀治卻有了別的選擇,他直言:「我已經不想再像以前一樣,別人做甚麼,我又做甚麼了。」

淀治後來有了友情,與幾位同伴打成一片。不過殘酷的現實降臨到他,他必須殺死成為槍之惡魔而且暴走的同伴早川秋。殺死同伴後,淀治大受打擊,當真紀真說要兌現承諾並詢問淀治想要甚麼願望時,他曾一度放棄思考,只想成為她的「狗」。

或許一些人的腦海中曾閃過了一些夢想,但面對現實的殘酷,心想:還是算了;或許又有些人贏得了最大的掌聲,唸頂級的中學,甚至成為狀元,然而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會選擇唸醫科,希望成為一名醫生。就如2022年DSE(中學文憑試)放榜,媒體指在八名狀元中,有六人選擇唸醫科。說這些不是要質疑他們的志向,只是當搜尋一下為何狀元都讀醫時,大家會看見有人欣賞他們的從醫心態,有人批評教育制度導致學生視野狹窄,也有人認為是薪金吸引所致。而這到底是崇高的職業和理想、是對未來的迷惘而做出模仿前人的行為,還是因為薪金優厚?我們無從稽考,但這的確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當一個人陷入「存在的挫折」,活下去是第一層需要,活下去才能創造更多的可能。在精英主義下的社會,人更容易失落意義,因為人會不斷問自己,我有無用?我達不達標?而人要探索自己存在的意義,才看得見問題不只一種答案,生命也可以有很多的可能,不只近在眼前、社會投射出來的,大家誤以為是「目標」的目標。正因為意義重要,才會有意義治療法的存在。

 

(本文原載於第148期〔2023年1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唐灝德:〈「鏈鋸人」預習|年度動畫大作開播 異想天開的邪道作品〉,《香港01》,2022年10月7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藝文/823039/鏈鋸人-預習-年度動畫大作開播-異想天開的邪道作品(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8日)。

[2] 潘霍華〔D. Bonhoeffer〕:《獄中書簡》(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許碧端譯(香港:基督教文藝,1969)。

[3] 弗蘭克〔V. E. Frankl〕:《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趙可式等譯(台北:光啟文化,2008)。

[4] 卡繆〔A. Camus〕:《薛西弗斯的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嚴慧瑩譯(台北:大塊文化,2017)。

[5] 劉子維:〈分析:香港為何學生自殺事件不斷〉,BBC News 中文,2016年3月18日,網站: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18_ana_hong_kong_youth_suicide(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9日)。

[6] 〈愛惜學生 從教育系統着手預防自殺〉,社聯,2022年9月19日,網站:https://www.hkc4ss.org.hk/愛惜學生-從教育系統着手預防自殺/(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9日)。

[7] 〈港大研究指青少年自殺率創歷史新高 學者:與疫情和移民有關〉,獨立媒體,2022年9月11日,網站:https://www.inmediahk.net/node/生活/港大研究指青少年自殺率創歷史新高-學者:與疫情和移民有關(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9日)。

[8] 何瑞芬:〈少年自殺率創新高多涉學業 港大學者︰老師同學移民被遺棄感覺大〉,《香港01》,2022年9月1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813540/少年自殺率創新高多涉學業-港大學者-老師同學移民被遺棄感覺大(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9日)。

[9] 劉子維:〈分析:香港為何學生自殺事件不斷〉。

[10] 〈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府統計處,2022年1月,網站: https://www.censtatd.gov.hk/tc/EIndexbySubject.html?pcode=FA100055&scode=160(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9日)。

[11] 瑪里〔P. Marie〕:《對面的瘋子:解讀我們日常的瘋狂》(Les Fous d'en Face: Lecture de la folie ordinaire),張喬玟譯(台北:漫遊者文化,2018)。

[12] 「中二病」並非醫學病症,而是用來形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喜歡模仿動漫人物的表現;「患者」會將幻想類小說、動漫人物、情節套進自己的生活裡,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可以拯救世界等。

[13] 紀金慶:〈現代社會解救方案:消解「技術理性」的神話,重新定義「什麼是理性」〉,關鍵評論,2016年3月6日,網站: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7406(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9日)。

[14] 劉子維:〈分析:香港為何學生自殺事件不斷〉。

電影類型十講 -- 第三講:傻人有傻福

電影小組回顧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2/01/2023
明光社

「傻人有傻福」作為電影的其中一類,當中的特色,很多時是指「好人有好報」,良善者雖然好像是會吃虧,也有「撞板」的時候,但最後總會有一個好結局。在網上講座為我們分享的王礽福先生,點出了這類電影的三大要素,就是:一、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傻人」(不論他是真的傻瓜或是深藏不露的奇才);二、面對著強大的「當權者」、體制(通常是壞蛋或是剝削者)而被剝削或欺負;及三、「傻人」最後都會鹹魚翻生和勝利,獲得一個新身份和新名字。

電影《柏靈頓》(Paddington)第一集和第二集,故事都是講述一隻由秘魯來的小熊移民倫敦,被布朗家庭收養所發生的事情。第一集就當然會講這隻習慣於森林居住的小熊來到大都市時所發生的趣事,牠後來被反派捉拿欲製成標本,但最終都被布朗家營救。

不少電影的續集都會比第一集遜色,但《柏靈頓2》卻更進一步!是次故事說到小熊Paddington找到一本很完美、能介紹倫敦的立體書,牠想將這本書送給遠居於秘魯的露西姨姨,但禮物不單被盜,而且牠還被當成偷書賊鋃鐺入獄,需要布朗家去證明牠的清白。

明光社

第一、二集當然都離不開小熊對家庭不離不棄的情,但第二集的設計相當精彩,故事不單連繫上一本介紹倫敦景緻的立體書,電影把小熊與露西姨姨一起暢遊倫敦的想像以一鏡到底的方式,透過翻閱立體書的每一頁倫敦美景都展示出來,可謂創意十足。

而第二集的主題就是夢想成真!小熊是次就是傻傻的帶領著一眾角色尋夢和實現夢想的一集。就算是小熊自己被迫入獄,但他仍然可以帶領大家尋夢,「論盡地」以一隻紅色襪子令囚犯衣服變為粉紅色,改變了獄中氣氛,還製作了相當美味的橙味果醬,影響了自覺不懂煮食的廚師,令大家開始提供美味食譜,將監獄變為美食天堂!而布朗一家各人都能好好運用自己的興趣,如潛水、印刷、玩蒸汽火車和瑜伽去拯救小熊。

明光社

而電影本身就很善良,就算是囚犯或是奸角,都是傻傻的很可愛,到最後他們亦可以夢想成真,連過氣名演員Phoenix Buchanan入獄後都可以把整個監獄變成他的音樂劇劇場,令自己想成為演員的夢想成真。

那麼,小熊自己的夢想呢?當然了!雖然他來不及把立體書送到露西姨姨手中,但眾人還是直接把露西姨姨接來倫敦遊覽,比看立體書更好!

筆者認為兩部電影都充滿愛、童真和喜劇感,令人心中暖暖,亦有捧腹大笑的時候,作為合家歡電影實在是不二之選;而電影亦在告訴大家,堅持著心中的良善,(有禮及不作惡)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助,夢想有一天會成真。

收看講座

忘了卻又忘不了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5/2022

忘記有時是一種藝術,特別是一些容易令我們產生負面的情緒,勾起不快的回憶、以及會陷入很大困擾的處境。但現實有時卻是愈想忘記,愈會記起,因此與其逃避,不如正視。

就算我們沒有被迫害妄想症,但今時今日的社交媒體卻早已充斥著大大小小的陰謀論,令人稍一不慎便會被挑起恐懼、憤怒或焦慮的情緒,如何培養傳媒的素養和辨析能力已不是一項選擇而應該建立的基礎訓練。其實,這兩年多疫情持續,對教會和個別的信徒來說都是不容易的歲月,但只要我們不忘記神是不會忘記我們的話,便不會被「煩死」、亦不會被困住,反而透過身邊雲彩一樣的見證人,會令我們難以忘記上帝的大能作為。而作為有使命的群體,教會在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一些容易被忽視或較為弱勢的群體,包括基層人士、離婚再婚人士和不懂保護自己的兒童等等。

當然,有些事我們雖然忘不了,卻應該早點忘記、努力協助大家忘記,例如對他人造成嚴重傷害的說話和圖片、無中生有的謠言、以及他人被無辜洩露的私隱等,「被遺忘」除了是亡羊補牢,也是對受害人的一點支持。最後,最弔詭的其實是愛情,外貌、內涵、背景、品味、信仰等等,究竟在想和對方進一步發展之前,我們應該忘了甚麼?又不應忘了甚麼?這是千古的難題,因為愛情往往令人忘了我是誰,甚至忘了天父是誰!

疫情下發光的生命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拓展及對外事務)
23/02/2022

編輯﹕謝芳

「我們雖然四面受壓,卻沒有壓碎;心裡作難,卻不至絕望,受到迫害,卻沒有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我們身上常常帶著耶穌的死,好讓耶穌的生也在我們的身上顯明出來。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為耶穌的緣故常常被人置於死地,好讓耶穌的生也在我們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 《聖經新譯本》〈哥林多後書4﹕8-11〉‬

疫情持續兩年,不少基層孤立無援,需要日增。有基督徒見到鄰舍徬徨無助,主動勇於出手相助。筆者訪問了一對約30歲的情侶Kevin & Elaine(K&E),分享他們在去年聖誕節期間參與基層家庭關顧活動的感想,是兩個平凡但勇於服侍的生命見證。

K&E對於神透過這些受助人使他們得到滿足,心裡十分感恩,故渴想成為滿足其他人的流通管子。身為社工和老師,他們明白社會上也有很多服務幫助基層,肯定當中也有付出愛與關懷,如果只著眼一時服務,其實也可以很「表面」的。他們相信耶穌的工作很貼地,任何形式也可以。「今天是我,明天可以使用其他人。讓人認識神,不怕再被標籤、被拋棄、被欺凌,實在很想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他們、愛他們,這便是生命的見證。」他們分享道。

疫情下堅持事奉的突破

教會每年聖誕節都會祝福社區,並且祝福身邊人,K&E的牧者一直教導信徒走出社區的重要性,因為教會是讓人認識耶穌、聽福音,這個角色沒有其他機構可以取代。服侍,也使他倆相信基督的愛心可以突破疫情和界限,疫情下堅持靈活事奉,更可以打破教會之間的牆,無論是宗派原因,抑或教會行政考慮,以往未必能合作的,在疫情下卻能彼此配合關心困苦人,這是何等的美事!他們並非想被人讚賞為「好人」、「有善心」,是因為看見有人困乏而去回應需要。在他們曾參與的活動中,為了嚴守防疫措施,小兩口在同一天的義工活動中,卻選擇「兩不相見」﹕Kevin帶著這個4歲小男孩和他的年輕媽媽,穿梭於錦上路的跳蚤市場、紅磚屋和錦田市中心;而Elaine就陪伴著婆孫一家三口轉乘小巴入圍村,並去了採摘士多啤梨。他倆雖不見,心卻在一起。

Elaine從簡單的開篷巴士市區遊,到錦田鄉郊遊,在同行中看到基層婦女和兒童的「釋放」,她們一直被困在環境和無助中,這次一起玩遊戲時,便將喜樂和愛带給她們。的確,生命除基本需要,經濟、情緒、困難例如家暴,實在需要主的介入,唯有祂才能幫助她們走出黑暗,在絕望中看到光。自己的参與可成為橋樑,讓人與主相遇。

疫下新定義

隨著疫情和防疫措施,關顧的機動性提升了,疫情下香港所有人都被震動。K&E相信,如果能在當區伙拍一些機構,一同將服侍擴展,正如以往派飯券行動中,有未信主的朋友参與,亦都因著關心有需要的人士而經歷和感受到主耶穌的愛。因此,他們認為傳福音因著疫情重新被定義,看見貧窮困苦孤兒寡婦,若然沒有鼓起勇氣突破,不踏出社區做關懷工作,就無法成就活的信心。

他倆以往的價值觀隨著疫情調整打破,人們常常說教會是大家庭,讓貧苦大眾有回家被愛的感覺好困難,服務和活動會完結,要走出安舒區好大挑戰。現時的服務是落地的,人是關鍵,居安思危,不應安逸,用行動活出信仰的真實性,而不是只催促她們「返教會」。Kevin回想自己未信主的時候,其實也是困苦流離,正如眼前的這班朋友,全靠基督的愛去激動和挽回,得著了主愛,人心才能獲得真自由。

害怕染疫嗎?

他們坦言不擔心,因為深信平安從神而來。他們遵從防疫措施,保持足夠社區距離,嚴守幾多人一圍枱食飯,搓手清潔,恪守一切公民責任。他們認為,服侍不只憑信心,亦要合法合情合理,以自己的資源、能力、心態去打破疫情帶來的隔膜,並在服侍中見到主的能力。他們會盡力保護自己,保護被服侍家庭,當日多人會散開,不斷消毒,願意付上「不方便」的代價;不只是送出禮物,讓主耶穌在他們身上顯大,活出祂捨身的心。

心動小片段/小故事:

有錢買不到的和好﹕

明光社

這位早出晚歸作工的單親媽媽,曾因太著緊女兒功課,導致關係出現張力,間中代為照顧孩子的婆婆表示,有時看到外孫女起床時找不到媽媽的驚惶樣子很心痛。而今次錦田郊遊當中,看到婆孫三人的背影好感動,作媽媽的單純地說,寧願少賺一天工資享受家庭樂,是很值得! 

基層家庭不需要同情﹕

那位單親媽媽陪同的4歲孩子,很開心,每個表情、每個肢體動作,彷彿知道那天的一切得來不易,短短的半天遊更是額外的禮物。對他來說,那天確有許多新奇有趣的事物,要他在預算中選一份禮物實在十分困難。作媽媽的,是一位很有教養的年輕女士,疼愛兒子,温婉、謙讓、良好的家教,建立小朋友也很用心。看見在缺乏中,這位媽媽客氣而不貪心,只將自己最好的全給兒子,她是值得被愛,並在當中更加自愛。目睹的一切,都令Kevin反思到基層家庭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被尊重;他們需要朋友,但要平等而不是從上而下,不是施捨。

明光社

當日,小男孩願意拖著Kevin的手去看「恐龍蛋」——一個浸水24小時會發芽生長的蛋狀盆栽,這次真誠的陪伴讓人打開心扉,真的希望這位媽媽能將心開放給耶穌,認識那24小時安慰保護人的主。「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天倫樂,在基層家庭裡面原來是一種奢侈品;這次短時間的郊遊,已是小朋友期待已久的盼望。單純的小孩喜歡玩耍,他們需要和滿足於別人陪伴一下和一起遊戲,而非一大堆物質上的禮物。」

 
曾經刊載於:

曾經刊載於:明報「談天說道」,22-2-2022

傷健者的微小聲音

林天然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13/01/2020

《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風波至今,許多人的生活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相比社會主流關注的政治動向,許多弱勢群體的需要卻乏人問津。對此,筆者走訪了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1] 嘗試了解傷健人士當前的困難與需要。

明光社

採訪當日,筆者由旺角港鐵站E1出口步行至回聲谷位於廣東道與山東街交界的辦公室。途中發現有許多交通燈被破壞,以致不時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景。健全人士過馬路尚且不易,相信坐在輪椅上的傷健人士則要面對更多難題。來到回聲谷,該會總幹事劉志全牧師、同工Leo,還有兩位會友家慧和Angel熱情地歡迎筆者。他們都是傷健者,平日出入都要以輪椅代步,他們分享到最近遇到的問題。

 

1. 出行風險

明光社

在沒有交通燈指示下過馬路,坐輪椅者往往要小心翼翼,應付突發情況。家慧示範電動輪椅在正常速度下突然煞車會出現的問題──輪椅會因衝力繼續向前滑行,而同時輪胎則因制動系統向反方向轉動,以致輪椅先向前衝,之後再要向後回撤。家慧表示,輪椅若在緊急情況下煞車,未必能即時煞停,同時當它再向後撤時,還要小心會否撞到其他途人。

由於行人路破損,為免被卡住或陷入小坑洞中,坐輪椅者只能將輪椅駛出馬路,他們這樣做其實是冒著可能翻車的危險。除了要面對與他們擦肩而過的車輛,叫他們提心吊膽的是橫衝直撞的貨車與高速小巴。除了車輛外,他們還不時要避讓其他行人。家慧表示,自知電動輪椅較重,擔心若與人發生碰撞會造成較嚴重的後果,所以她每次出行都要格外留神。

此外,當坐輪椅者遇到示威衝突,又會面對甚麼問題?Angel就試過在旺角遇上防暴警員,當警員要求聚集的人群立即離開時,她慶幸得到示威者幫忙開路,並躲入附近的一間咖啡室裡。而另一次她就沒那麼幸運了,遇上從旁邊街道吹來的催淚煙,她當時淚流滿面並要用水清洗,而患有哮喘病的她亦感到很不舒服,事後還出現皮膚紅腫、肚瀉多日的情況。

 

2. 乘車困難

家慧和Angel乘搭港鐵時也遇過不少問題,例如無法使用升降機及方便輪椅出入、較寬闊的閘口,即使有關設施似乎仍能運作,卻掛上了「暫停使用」或「節省能源」的告示,以致她們無法乘搭港鐵。另外,坐輪椅者上落車或轉車通常都需要職員在列車與月台之間放置一塊墊板方可。在這動盪的時局裡,Angel就試過因未有港鐵職員的協助,令她要坐更遠的車程。此外,傷健人士若「人有三急」,想找洗手間就更麻煩了!家慧有位坐輪椅的朋友,想借用港鐵站內的洗手間,卻被告知「暫不外借」。試想,健全者遇上這種事尚能疾步離開往找別的地方解決,但傷健人士又能跑到哪裡找合用的洗手間呢?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家慧和Angel皆表示最近出行大多選擇乘搭巴士,不過每輛巴士只能讓一架輪椅上車,而街上的違例泊車又會為她們帶來另一個難題:由於輪椅上落巴士要靠車長拉開設於車門附近的輪椅斜板——連接行人路與巴士,當巴士因其他車輛阻擋而無法靠站時,坐輪椅者就無法上落了。回聲谷有會友就試過因無法上巴士,要靠輪椅走了五個巴士站;而家慧甚至試過坐輪椅從長沙灣爬上荔景山道。Angel亦試過因巴士無法靠站,結果要到總站才可以下車,然後再自行折返目的地。這些問題對健全者來說是較難理解,他們或會想:為甚麼不駕駛輪椅落馬路再上車?行人路與馬路的高度差不了多少啊?有沒有供上落樓梯之用的輪椅幫忙?答案是:由行人路駛出馬路,如前所述,他們要冒著可能翻車的危險;而購買上落樓梯的輪椅,並不便宜,有的要12多萬港元,不是很多人能負擔。

 

3. 經濟負擔

路面上的不穩定狀況會令坐輪者承擔一些額外的開支,家慧、Angel和Leo用的電動輪椅,在這些日子要跑多很多路(這些輪椅原本不是設計來跑遠路的),這對電池、摩打、輪胎等零件都造成不少損耗。就以換電池來說,家慧稱要花費幾千元。要使用電動輪椅,這筆開支本來已不少(同工Leo就要借接近50,000港元來買一部合適自己的輪椅),再加上多日損耗所帶來潛在的維修保養費用,這會成為他們的額外負擔。

 

4. 冒險應診

由於家慧和Angel身患多病,[2] 她們經常要到醫院覆診,但當遇到警民衝突、交通癱瘓,外出覆診便變得異常困難,可是醫管局又告知她們若不能如期覆診,改期則要再等六至九個月時間。遇上這些情況,她們寧願選擇冒險出行。

 

5. 回聲谷現況

劉牧師表示,現在回聲谷分佈在10個地區的團契(其聚會地點是借用其他教會的場地),因安全考慮及難以估計復康巴士在路上遇到的交通情況,導致許多聚會被迫取消。此外,讓他更擔心的是一些智商較低的會友,由於無法理解社會上發生的事,當他們看見暴力事件時,內心會產生恐懼。面對這些需要,只有六位同工的回聲谷可以做的是十分有限,他們只能鼓勵會友盡量過正常的生活。

當前的香港,許多傷健人士的困難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雖然不知道這些困難何時得以消除,但盼望政府、媒體和大眾能更多關注、回應他們的需要。如果在街上遇上有需要的傷健朋友,請大家多點主動了解他們的需要和伸出援手。只要我們願意付出多一點關注與支援,便能為今日的香港燃點更多的愛與希望。


[1] 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網站:http://echovalley.org.hk/(最後參閱日期:2019年12月18日)。

[2] 家慧表示,她有永久生命安全隱憂,要密切留意腦部、心臟、骨頭等狀況,如有需要便得馬上到醫院急症室求診或排期接受手術。她亦有痙攣性下半身癱瘓、創傷性腦積水、焦慮抑鬱症等病患。Angel表示受肌肉萎縮影響,她的神經系統、內臟、脊骨等皆出現問題。

實幹社關.應用倫理 2019課程巡禮

陳永浩、馬迅榮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07/2019

多少年了,教會時常被批評為「堅離地」,「中產化」,不食人間煙火,不問世事!但同時在這些年間,不少基督徒參與政治、關注環保問題、推動改善住屋環境、關注長者、難民以及貧窮人等,他們付出心力,為社會有需要的人士出謀獻策,貢獻社會。作為香港這城的信徒,其實我們每一個都可以身體力行,踐行信仰。明光社將以往為期一季的課程一分為二,在5至6月,舉辦了共六堂的「社關課程2019 落地實幹論社關」,讓學員可以多了解基督教機構和信徒現時從事的社關工作。

從政非好漢?

明光社

第一堂課探討了基督徒從政的議題,由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先生(阿涂)和觀塘區區議員鄭景陽先生擔任講員。不少人覺得官場黑暗,政客要生存,必須詭詐,偏偏多年從政經驗告訴阿涂,信靠上帝才能成功。他以28歲之齡出任立法會議員,當年面對有經驗的對手仍能勝出,他深信是神的帶領。他一直堅守原則:不詭詐,不騙人;深信只要自己努力,神就會幫助。面對將來不明朗的政治環境,他仍然深信神掌管明天,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限制神的工作。

鄭先生相信香港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社會上有不同的人,應彼此尊重,如果大家具真誠信念,其實是有磨合的空間。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他感謝街坊助理和整個團隊的付出。他會祈禱,看看有甚麼是神想他去做的。要面對各種價值觀的衝擊,他坦言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堅持這漫長的戰役;他認為要推動社會進步,有時甚至需要付出整個人生去完成。

環保的迷思

明光社

第二堂課探討保育與發展,由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及前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王福義博士擔任講員。提到保育的這個概念,王博士指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理念和想法,這涉及彼此不同的價值觀。他認為,基督徒思考相關議題時,需要建立一套正確的土地神學。他慨嘆現在不少地區為了得到土地而填海,因為土地代表財富、力量和控制權,而人在使用土地時,卻不願意遵守規則。但他指出,在舊約時期,在神給以色列人土地前,是先要他們學習遵守一些規則,例如安息年的設立,正正是要讓土地有機會休息。他說,土地是神的恩典,是神創造的一部份,也是我們的兄弟,人需要尊重土地才能獲得食物。他強調對土地有正確的觀念是重要的。

與基層長者同行

明光社

第三堂課探討關顧基層長者,由城市睦福差傳學院院長鄺玉婷博士,及城市睦福團契同工文國輝先生擔任講員。鄺博士提到,有研究顯示本港約有10%的長者出現抑鬱癥狀。她指香港的長者因面對獨居、患病,會感到孤單,甚至抑鬱,這會引發他們自殺。她分享到,機構會協助長者建立人際關係網絡,例如讓弟兄姊妹到長者家裡,跟他們吃團年飯。曾經有位伯伯哭著對探訪的義工說:「老伴走之後,未試過開枱食飯,有你們來,這間屋多了很多人氣。」而除了在身心靈社四方面關顧長者外,他們亦重視讓長者為群體貢獻才幹。

明光社

文先生則提到,長者有「被聆聽」的需要,他曾在教會舉辦一些社區聆聽訓練時,期間有位姊妹分享到,在教會認識一位長者,每週崇拜都會見到他,但當她試著聆聽他的故事後,才發現原來這位長者常常到公園坐,沒有別的活動了。文先生指,透過聆聽,我們才能了解長者的生活和在公共方面的需要。

當住屋愈來愈不公義

明光社

第四堂課探討了基督徒服侍有住屋需要人士的工作,由社區房行動者Edmond Wong和「光房、光屋」,「要有光」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先生擔任講員。Edmond在2009年開始買入舊樓單位,將它們改建為劏房出租。裝修時,他會將走廊設計得比一般的劏房走廊闊(一般劏房走廊只有28吋,他的卻有36吋),每個單位都有窗戶,令租客生活得舒適點。他會將單位租給有需要的人,如一些婦女,而租金方面,他大致上只會收租客約25%的收入,亦設有綜援住戶價。在服侍的過程中,他試過遇到不少問題,例如有租客將他的地方弄得一團糟,但他仍堅持懷著憐憫的心去服侍有需要的人。

余先生本來是國際大機構的總裁,他在2010年成立社企「要有光」,除了想為有需要的人士解決住屋問題,他亦很想幫助租客在租用房屋期間,發掘到自己的潛能。「光房」這個概念是他建立的,所謂「光房」就是有些業主願意在一段時間內將自己的物業拿出來,以促進別人的發展,他管理的「光房」的租客主要是經由社工推薦的單親婦孺。而租客在居住期間,則要訂下個人發展目標。他指有的租客入住「光房」後,由失業變為就業,有的則完成職業培訓。

服侍難民路

明光社

第五堂課探討服侍在港難民的工作,由基督教勵行會總幹事張洪秀美太平紳士和該會同工Jeffrey Andrews(Jeff)擔任講員。張太表示現時香港約有7,000多人已經過審批或在等待審批是否具備難民資格,而獲確認為有難民身份的約有250人。Jeff則指出在港的難民,有的是來自也門、伊朗等地。

張太指在港的難民雖然身處在一個安全的地區,但由於他們沒有生命危險,故很難找到第三個國家收容他們。由於沒有居港權,他們不能在港工作,小朋友唸書也只可唸到中學,這令他們的生活只能倚靠救濟度日,他們不少更患上精神病。該會的工作著重幫助難民改善生活,張太表示透過申請及獲入境事務處批准,有的難民可以在港工作。Jeff欣喜地分享到,有難民在酒店工作,因良好的工作表現而獲得年度傑出員工獎,反映難民也可以貢獻本地社區。

富家客不絕、貧無親友訪?

明光社

第六堂課探討與貧窮人同行這個課題,由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梁友東牧師擔任講員。香港是個繁華璀璨的都市,但2016年的堅尼系數(反映社會貧富差距情況的指數)達0.539,根據聯合國的指引,這個指數已屬高等級。梁牧師指機構會與各區教會合作,服侍有需要的家庭。而機構不只是透過從上而下、慈惠的方式幫助他們,而是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尊嚴,讓他們自力更生。他提到很希望教會能做到持續地與人同行,關心人的生命。他分享到一個感人的例子,一位受助人是持雙程證來港的單親媽媽,她患上肝癌,需要10多萬元的手術費,幾間教會的弟兄姊妹一同籌集這筆費用,可是接受治療後,她的病再度復發。這位媽媽沒有埋怨,更對九歲的女兒說,自己有天會離開她,但天父會守護她,而教會的弟兄姊妹也會繼續關心她,結果這位姊妹離世,她的女兒進了兒童院,教會的弟兄姊妹每星期也會到那裡接她,帶她參加教會的活動。

應用倫理課程

除了上述以「實幹社關」為導向的課程,踏入下半年,明光社將會舉辦另一個以「應用倫理」為導向的課程。很多時,我們以為「倫理」都是些與日常生活脫節,只是學者在象牙塔、牛角尖中鑽研的東西,但事實上,不論是生(生命之謎與智慧設計)、死(安樂死與自殺問題)、愛(互聯網、社交媒體與人工智能中的愛)、性(性別認同與變性人)、權(公民抗命與順服掌權)與慾(投資、投機與利慾)等等課題,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用倫理」課程會在這六個面向中,邀請不同的專家與學者,與學員一同討論,如何在生、死、愛、性、權、慾中找到準繩,在暴風中展現笑顏。課程將於10月開始,報名詳情,請留意研究中心公佈。

與目標相符的行為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1/05/2018

偉大、美善的目標究竟需要以怎樣的手段來配合?當我們目標正確的時候,就算未至於不擇手段,但是否也可以合理地使用一些極具爭議的非常手段?例如一般來說,社會人士多認為賣淫或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是不合宜的,但是否只要不涉及金錢交易就沒有問題?若果是協助弱勢群體,是否更可以令整個行動加上光環?又例如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若由粉絲花錢購買偶像的產品,轉變為粉絲用錢去捧紅偶像,會否令兩者的關係變得更複雜?又例如基督徒從政人士若高調宣揚自己的基督徒身份,令社會人士感到他所支持的價值觀好像就等於香港普遍信徒的價值觀,這會否變成「騎劫」信仰?今期《燭光》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這些近年熱門的趨勢,希望引起大家反思和討論。

此外,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又到了,轉眼之間賭波合法化已15個年頭,打擊外圍是馬會多年來不斷推廣賭波、賭馬的藉口,究竟外圍的影響實際有多大呢?而在有關性別承認的爭議中,當中涉及一些人數極少、容易被忽略或誤解的群體(如雙性人),究竟我們是否真正明白他們的需要和訴求呢?更重要的是,當大家有所爭論的時候,其實是否針對相同的範圍,還是各說各話呢?校正焦點,應是就所有社會議題討論前應有的態度,希望今期《燭光》可以為大家討論這些複雜問題時,提供一點幫助。

2017電影小組: 8月及9月電影分享回顧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與行動)
13/11/2017

星聲夢裡人》- 夢想與愛情的追尋與取捨

女主角Mia與男主角Sebastian在洛磯——這藝術家尋夢之地相遇,互相了解及鼓勵對方在自己喜歡的戲劇與爵士樂之路上堅持前行。奈何面對夢想與愛情,兩人卻有著很大的拉扯、困難及掙扎

電影是去年極為出色的歌舞片,歌曲悅耳,其多場歌舞以「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更是精彩,難怪這音樂劇電影能於多個電影頒獎禮中奪得不少獎項,包括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原創歌曲及最佳藝術指導等獎項。

當晚分享了不少電影向以往的經典音樂劇致敬的片段,亦介紹了歌曲在音樂劇中的功能:不單是豐富了電影,更可以推進或扭轉劇情,亦可以深層地表達角色的內心世界。

在討論環節中,參與者認為電影寫實地呈現了人們在藝術路上追尋夢想的掙扎,因為面對不斷的失敗,未必人人能夠勇敢地繼續嘗試、繼續失敗……作為藝術工作者,對著受歡迎又有穩定收入的路線,會選擇易走的路,還是小眾、收入少,但自己卻很鍾情的路線?實在是十分難去取捨。

接受現實、放下夢想?還是堅持夢想、繼續迎戰,寧可走上一條孤獨的路?今天一步步的選擇,影響著明天的自己。

 

你的名字》- 傳統文化時間與關係的結連

居住糸守町的女生宮水三葉,與居住於東京的男生立花瀧兩人常造夢,以對方異性的身體造訪自己未曾到過的地方,後來才發現他們真的對調了靈魂,進入了對方的身體生活!因為相信時間的「結」及過去的文化傳統,兩人在不同的時空卻又互相影響,甚至是到最後拯救對方。

獨立動畫製作人陳誠勇先生(阿勇)主持是次討論,他認為新海誠的作品在以往大多以悲劇作結,主角分離,讓觀眾看後心有戚戚然;而這部電影卻一反常態,最後讓男女主角找到對方,有一個溫馨的完結。他亦指出這電影背後,其實有一位勞苦功高的製作人川村元氣作電影監製。川村是位極有經驗的監製,曾出品《告白》、《寄生獸》、《進擊的巨人》、《如果這世界消失了貓》等十多部電影。他給了新海誠很多好的意見,鼓勵他把之前《星之聲》、《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及《言葉之庭》等作品的優點再次在這電影上呈現。

「我」的志願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6/07/2017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早前發佈調查指高小學生最希望做明星,運動員和遊戲設計師,亦有想成為Youtuber、網絡紅人等。當中男生最想成為遊戲設計師,女生則最想成為明星;調查發現他們同時估計父母希望他們成為醫生、律師或老師,即傳統的專業人士。於是負責調查的機構呼籲家長及老師為兒童安排大量擴闊眼界的機會,陪伴他們認識及接觸不同類型的活動云云。

一個人的視野影響他們的選擇,孩子多上網,多在學校,想做的當然也是圍繞相關的事,例如很多打機的同學想做電競高手,打籃球的有夢想代表香港,甚至打入NBA等等。任何的年代,我們都明白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希望有他們欣賞的成年人,作為他們的人生目標,可以追尋和成長。

但甚麼才是一個人的「夢想」?傳媒透過真人秀告訴你,唱歌做明星很難,可以是夢想;美國的《全美一叮》(America's Got Talent) 告訴你任何東西只要能表演都可以有機會賺到一百萬美金,可以成為夢想;Youtuber有很多人認同,有讚好,可以是夢想;直播的電子競技,將玩遊戲變成職業,也是很多人的夢想。孩子喜歡看甚麼,他們的夢想便是甚麼,這是自然不過。

但為何孩子會知道「家長的夢想」?家長的夢想又合理嗎?據了解雖然香港的醫生不足,但醫生在公立醫院的職位也同樣不足,香港的律師多至一個地步,不少法律系學生根本不能成為事務律師和大律師,只能做法律助理等工作,老師的人工穩定,但工時往往比一般人所想像的長,他們的假期看起來長,但卻是固定而且難以在特殊情況下申請放假。

可惜,我們的社會不會要求家長去擴闊眼界,甚至作為家長,他們也受限制於自身的視野,甚至有很多框框,不知道(或不願知道)原來今日做地盤、三行也有出頭天,不知道原來最受歡迎的行業最後可能最不賺錢,更不要說怎樣貢獻社會。

所謂我的志願,本來是叫人從小思想如何變成一個有用的人,最後卻被各種慾望攻佔,忘了我是誰,十分可悲,以此思路討論生涯規劃,更可想像香港將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城巿。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2017年7月5日

From "Justice" to "Eye in the Sky"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6/07/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早前,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Sandel 訪港,在中文大學演講,題目是What Money Can’t Buy,座無虛席。在香港這個以利字掛帥的城市,近年來很多知識份子及年青人都反思金錢是否萬能這個話題,有大學畢業生寧願拋棄高薪厚職,回歸大自然,做個農夫,為的是實現兒時夢想,亦有人醫科畢業,卻去做個藝術家。當然,更加主流的是看甚麼也是商品,總有一個買賣的價錢,以致用金錢及權利,換取特事特辦的便利。

其實Michael Sandel開始在港受人留意的,是他的另一著作“Justice”,中文譯本名為《正義—一場思辯之旅》。除了書本外,YouTube亦有他在課堂中如何講解當中概念的影片,輕鬆有趣,亦發人深省。

其中第一課是經典的哲學問題,就是可否以一個人的生命,來換取五個人的存活,有興趣的讀者可上網看,有中英文字幕,簡單易明。

n9799_img2.jpg

最近有一套名為“Eye in the Sky”的電影,在港譯作《天眼狙擊》,探討的問題相近,話說美國情報局發現有幾名已追蹤了六年的恐怖份子藏在屋內,想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用無人駕駛飛機攜著導彈炸毁房屋,把恐怖分子殺個片甲不留。正當一切就緒,突然發現有一可愛小女孩,在屋外售賣麵包。故此一場辯論就此展開:究竟應否一舉消滅恐怖份子?但會危害女孩的生命。抑或放棄攻擊?但後果是穿上自殺武器的恐怖份子於商場裡引爆炸彈,釀成更多死亡。

辯論就此展開,參與者包括前線發號司令人員、幕後指揮官、英美兩國政府高層、戰略分析專家,及要直接按鈕的士兵。各人有不同想法,有的以國家利益為重,有的用人道主義論述,亦有以政治目的為依歸。

電影煞是好看,歸功眾演員的演技,其中曾扮演過英女皇的Helen Mirren,這次飾演女軍官,其恩威並重,有剛帶柔,恰到好處。更值一提的是早前逝世的Alan Rickman (大家最熟識的角色是在哈利波特做壞蛋),在這遺作中扮演將軍,演技絲絲入扣,令人讚賞。

我極力推介大家看這套電影,如可以的話,在YouTube中先看Justice的第一集,更會增加觀賞樂趣。

 

《黑天鵝》與《最後的馬拉松》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03/05/2016

電影小組花絮

二月份分享電影:美國心理驚悚電影《黑天鵝》

母親因未婚懷孕,一直認為因懷了女兒Nina,而令自己舞蹈事業走下坡。長期將自己的期望,過份投放於女兒身上,過份控制及照顧女兒生活,兩者亦缺乏溝通,令Nina成長不了,並難於面對舞蹈事業的發展及壓力,最終發生悲劇。

喜歡欣賞電影並主理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的李耀基醫生帶領電影小組,分享了很多他對電影內所描述的家庭、母親及女兒的心態的看法:「這是個平衡故事:與芭蕾舞劇《天鵝湖》一樣,被咀咒的公主很想成為人,她只要找到真愛就可以達成願望,但最終要靠死亡才可以得釋放。電影主角Nina,亦是一樣,因成長的捆鎖,無法有信心地放開自己,要走到極端才可以舞出『黑天鵝』。」

在現實中,李醫生也遇過像電影中的「怪獸家長」,他建議如果母親可以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了解並處理好自己的遺憾,不再過份保護女兒,在小事上放手讓她獨立面對自己的困難及失敗,母女的關係應可以改善,女兒也可以重拾信心,學懂面對人生的起跌。
 

三月份分享電影:德國老人勵志電影《最後的馬拉松》

男主角保羅是1956年奧運馬拉松金牌得主,年老時因太太患癌,女兒因工作關係無法照顧兩老,而被安排在老人院生活。保羅因在老人院感到生活要有意義,而重拾跑馬拉松的目標,亦改變了老人院各人對生命的看法。

討論當晚,資深影評人亦為電影小組成員之一的黃肇峰先生先向參加者
介紹「九本戲」概念(即一套九十分鐘的劇本,按十分鐘一段,內容分成九個段落的鋪排),並帶領我們拆解這部以荷里活手法拍攝的德國電影。

電影令大家了解到老人要面對自己及老伴身體衰殘的殘酷現實、擔心自己對子女所做造成的負擔、並要面對老人院職員的不尊重及不同院友的問題……而且小組也有討論到,年老是否就代表人生的目標已沒有意義?或許,我們可以仍像保羅一樣,到八十歳仍抱著目標完成心中的「馬拉松」;又或像《阿甘正傳》的阿甘一樣,不斷向前跑,欣然面對面前發生的事,其意義卻由得別人賦予……但無論如何,能夠繼續跑下去,總好過認為自己已油盡燈枯,坐著等待生命終結的來臨吧?

《哪一天我們會飛》- 我們是否已成為一片齒輪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7/11/2015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筆者有機會和朋友們看《哪一天我們會飛》的謝票場,這場次是預先公告時間的,好讓大家買票去一睹三名年青演員的風采。這場謝票場全院滿座,觀眾反應亦很好。當編劇陳心遙問在場觀眾如果自己是如主角余鳳芝,會挑與蘇博文還是彭盛華? 很有趣,有九成半觀眾表示會挑與蘇博文一起! 可能是因為受他默默為余付出所感動吧。
 
這是一個校園愛情故事,亦是有關夢想的故事。一對夫婦余鳳芝(楊千嬅飾)與彭盛華(林海峰飾)的婚姻故事交織著他們中學時代 (分別為蘇麗珊與游學修飾)與一位老友蘇博文(吳肇軒飾) 的校園點滴。
 
背景設在1992年,時為主角們的高中時代,兩男喜歡一女形成了三人行的局面:蘇與彭都很喜歡余鳳芝,他們都想發揮自己的專長來吸引余。蘇不太會講出自己感受,但最擅長有關飛行及物理的知識,因著余的夢想是環遊世界,他也想當飛機師,並設計了滑翔機想與余一起飛翔;彭則是精於設計,有手工王的美譽。而余沒有在兩男之間作出選擇,反而是時間為她作出了選擇:因為時間的安排,她錯過了蘇帶她飛翔的機會,卻被彭精心的手工設計所感動。兩人成為了情人,之後更結為夫婦。蘇則在他們之間消失了,後來才被查出到了外國繼續學業,最後更因為有色弱問題當不了飛機師而選擇了輕生。
 
在主角們的中學階段中,反映了很多當時的人的一些想法:選擇留港或去外國生活及讀書? 甚麼是夢想?香港未來可以有夢想嗎?導演還設計了一場很精彩的場景:老師要求學生做「夢想規劃書」,在禮堂中宣布成績。獲高分成績的學生的所寫的都是一些理想答案,都是很實際的,如讀大學當醫生律師;但當有學生夢想做舞蹈家或足球員,則會根本完成不了「夢想規劃書」所要求填寫的部份。這反映出在教育系統裡,未能容納另一些出路,只容許一條走往成為香港運作齒輪的道路。而當老師要求學生回應一些很實際的標準答案時,其他學生卻在他後面合力吹起彷彿代表青年純真夢想的一條輕飄飄的白色羽毛,不讓它跌下,與老師所說及質問學生的內容成了很強烈的對比。
 
在兩夫婦中年的片段中,彭與余的婚姻生活失去了樂趣,漸趨平淡,也沒有了深入的溝通。除了是彭的一次出軌,兩人忙碌的工作生活,以及長期未能準時歸家及放假,令他們缺少了二人世界的機會等,皆是影響他們婚姻的因素。在為各種客戶提供服務的齒輪中,令到兩人失去了當初的夢想。所以到電影最後,他們與學弟學妹為紀念蘇學兄而一起放飛機,也彷彿代表了他們重拾了以往追尋夢想的熱情。
 
但我們香港的學生在現時這個教育制度下,夢想是否真的可以有飛翔的空間?或是學生心中可曾有空去思索自己的夢想?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感情人生 《發夢王大歷險》—— 誰扼殺了你的夢想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1/05/2015

《生命倫理對談》電影人生系列 第二回

(講員:王礽福│宣道出版社社長)

 

當一個只敢在白日夢中冒險的人,卻在現實中變得勇敢,親身到不同國家歷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3月24日晚上,宣道出版社社長王礽福先生,與大家透過「三幕十五段」的故事基本法,教大家如何欣賞因有理想而鹹魚翻生的《發夢王大歷險》。

 

「三幕十五段」故事基本法

一般主流電影都是按三幕劇結構來創作的,在第一幕中介紹人物和前提;而第二幕則帶出遭遇危機和抗爭;最後在第三幕,主角解除在前提中呈現的危機。而在這三幕之下,又可再細分十五段。根據上述的結構,我們可將《發夢王大歷險》的內容及故事結構作以下簡單分析:

十五段結構[1]

《發夢王大歷險》劇情分析

第一幕
一、開場畫面

男主角在冰冷的家中面對個人會計簿

二、 陳述主題

選擇是否向女主角在社交網站上「打眼色」,同時帶出男主角是一個沉悶的人

第二幕
三、 建構及設定故事

 男主角工作的雜誌公司被網絡公司收購,最後一期的《生活》雜誌以「生活的本質」為主題,攝影師希望以25號底片為雜誌封面,而針對他的奸角經理亦出場

四、轉捩點

25號底片不見了,死線只剩下兩個多週

五、自我掙扎

掙扎是否把25號底片遺失的真相告知大家

六、破題:接受任務

根據線索出發到各地尋找底片

七、副主線

因著25號底片不見了,男主角有機會與女主角交談,女主角成為男主角追求理想的動力。除了女主角,男主角亦不時向社交網站管理員交代行程

八、 遊樂時間

男主角在公路上玩滑板

九、中間點

找到新線索,男主角繼續上路

十、大逆襲

奸角經理開除了男女主角

十一、滿盤皆落索

誤會女主角與前夫再續前緣

十二、心靈黑夜

主角失去與攝影師見面的機會

第三幕
十三、破題:敗部復活

找到攝影師並尋回照片

十四、結局

《生活》雜誌最後一期的封面是男主角處理底片的情景

十五、與開場呼應結尾畫面

男主角在人群中拖著女主角的手,以開場時男主角孤獨一人在房間作對比

 
 

感情、事業兩條線與小道具

王社長除了用三幕十五段結構教大家如何欣賞電影,他也指出通常在女性電影中,愛情是主要部份,劇中可以不談事業;但在男性電影中,愛情只會是「副」線,主線往往是事業。不過,兩者是互為影響的。

另外,電影中的小道具或服飾也不容忽視。它們可以帶有象徵意義,例如《發夢王大歷險》中的金屬公事包、西裝等,無一不告訴大家男主角過著刻板及沉悶的生活。後來當男主角踏上尋找底片的征途時,他的服飾改變了,也使用買了許久而未曾用過的背包,以及父親所贈的旅遊日誌簿,這不僅表示男主角突破了沉悶的工作,也表示他踏上旅途,完成父親離世前的一個夢想。

 

理想與生命的本質

電影本身的結局成為《生活》雜誌最後一期的內容。雜誌以「生命的本質、精髓」為題的封面照,竟然不是男主角上山下海,千辛萬苦找回來的25號底片,而是他自己認真地處理底片時的情景。這結局正正回應了《生活》雜誌的格言:「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這裡並沒有否定男主角的成長歷程,他從一個只愛做白日夢的「悶蛋」,成為一個愛冒險、勇敢及有創意的夢想實踐者。只是,大多數的時候生活都是沉悶的,當人在尋常的工作或生活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只要他堅持及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及人生,也可以成為一個傳奇。

現實中有很多人的沉悶生活似乎離精彩的理想很遙遠;然而,沉悶的工作,卻又成為男主角的成就,讓他與他的工作成為封面人物。

 

誰扼殺了你的夢想?

電影中,自從父親離世後,男主角為了照顧家人,便不得不放下旅遊的夢想;昔日購買的背包及爸爸生前送贈的旅行日誌簿,也埋藏在家中一角,直到搬家時才重新發現。

為了生活,男主角忘記了夢想。當網絡主持人問他去過甚麼值得記念的地方,做過甚麼值得提及的事情時,男主角即時回應說沒有,卻早已忘記自己曾經贏過滑板冠軍。我們現實中又背負了甚麼負擔,讓我們不得不向夢想say no呢?

當晚一位參加者提出了一件值得大家細想的事,他問大家有否成為一個扼殺別人夢想的人?當孩子滿心歡喜地告知父母,他長大後想當歌星,大家會否馬上「叫」他實際點?還是讓他擁有夢想,甚至鼓勵他向著夢想進發?

 

 


[1] 十五段主要根據Blake Snyder的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You'll Ever Need一書劃分。

卡通並不只是「兒戲」

文麗兒、黃仲賢、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07/2014

「靈感IQ稱得上十分之高超……」耳熟能詳的兒歌,會讓人想起伴隨成長的卡通片集。每個年代都有經典的卡通,這些經典如何影響著你和我,今天的卡通又如何影響著小孩子的成長,讓我們一起探究。

免費電視台每天都播放不同的卡通,你知道自己的子女在看甚麼卡通嗎?你知道這些卡通的內容和背後的意識形態嗎?你知道卡通對子女的影響嗎?作為父母的你們,不要小看卡通的威力。

閱讀正面的訊息

一直以來,少女卡通都是免費電視台必備的卡通節目。所謂的少女卡通,顧名思義就是以少女為主角,卡通內一般的角色都以可愛、漂亮,甚至可能會刻意突出身材為賣點。為配合柔和甜美的畫風,故事內容總會加插感情關係,就如早期的《美少女戰士》系列。以最近播放的一套日本少女卡通為例,這套卡通圍繞著幾位年輕少女參加歌舞比賽的追夢故事而發展,當中亦以時裝配搭作為賣點。

雖然片集有些誇張的情節,如飛天遁地、全世界受感動的畫面,但當中的一些正面訊息還是值得欣賞。其中一集是講述兩位參賽者要爭奪冠軍寶座,大家為了要得到最佳成績都十分緊張,害怕自己的表現失準。但當他們的父母及朋友對他們表示欣賞,甚至親身到場支持鼓勵他們,這讓他們十分感動,也重燃信心與鬥志,內容肯定了父母及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位置

另外片集主角面對挑戰的態度亦很值得欣賞。其中一位參賽者的師長在她比賽勝出後有感而發,鼓勵參加者要對未來充滿希望,要堅持夢想,即使從前跌倒都不用懼怕,跌倒後要站起來克服心中的恐懼。當中所傳遞的訊息正面,能鼓勵小朋友或青少年人對未來更加勇往直前,勇於嘗試。

 

認清側面的影響

當然,在肯定當中正面訊息的同時,亦不得不留意其中一些意識形態,特別是要小心處理當中經常標榜女孩漂亮、可愛的形象;追求時尚的熱切態度,甚至服飾、肢體動作會較性感。這對心智未成熟或熱烈追捧該片集的小朋友及青少年造成影響,令他們盲目追求外在的裝扮,甚至以此為評定他人及自己美、醜、善、惡的準則。

同時亦可能會令小朋友或青少年有錯誤的想法,認為只要為了夢想,就可以不顧一切,然後以實踐夢想為理由而置其他事情不理。例如卡通片的主角年紀輕輕,理應是努力求學的階段,但整個故事都沒有提及他們的學校生活,只集中描述他們在歌舞比賽的故事及受到擁戴的情況。這有可能會令年幼的觀眾輕看求學的重要,甚至會以為鼓勵他們「發明星夢」。有研究指出女孩子在理解媒體中所傳遞有關外表(appearance)、行為(behavior)及社交影響力(social power dynamic)的訊息時,會較難作出恰當的平衡[1] 即是說如果她們所接收的媒體中不停傳遞有關外形討好的女生較易得到別人喜悅或幫助,都會令女孩子相信美麗外表有助他得到好處。

 

善用卡通影響力

卡通的影響力固然不能忽視,同時子女身邊的朋輩影響亦不能輕看。有研究指出,朋輩間對媒體訊息的討論會大大影響青少年理解及吸收訊息當中的意識形態。[2],[3] 如果子女的朋輩都一面倒被負面訊息吸引,子女很容易會因此而受影響。

今時今日,很難避免讓子女接觸媒體,特別是卡通,家長能否了解子女所收看的卡通內容,並給予適度又恰當的指引,十分重要。既然無法避免子女受影響的可能性,家長便應花點時間了解卡通的內容,不要覺得幼稚或浪費時間,又或者小看卡通能傳遞的意識形態。既然子女愛看卡通,就借卡通所傳遞的訊息教導他們正面的價值觀。

 

家長小貼士

美國的兒童及青少年也同樣受著媒體影響,所以美國兒科學會曾向家長就孩子接觸媒體的情況作出建議,列舉當中數點讓香港家長作參考:[4]

  1. 限制孩子每天接觸媒體的時間不能多於兩小時,並要選擇有質素的節目;
  2. 要監察孩子收看的節目,所接觸的節目應具備資訊性、教育性及非暴力;
  3. 與孩子一同收看電視節目,並就節目內容進行討論;
  4. 以具爭議性的節目為契機 (如進擊之巨人),藉以與孩子討論家庭對暴力、性、濫藥等議題的看法及價值觀;
  5. 鼓勵孩子探索其他代替收看媒體節目的活動,如閱讀、運動、興趣培養、創意玩樂等。

 

卡通如何選?

不是所有卡通都適合兒童收看,有些卡通動畫是為成人而製作的,需按照孩子的年齡,選取合適的題材。如電視沒有合適的卡通,可播放卡通影碟,如龍貓、再見螢火蟲、櫻桃小丸子等,並就內容進行解說。不建議讓太年幼的兒童獨自收看卡通,以免在沒有指引的情況下被當中的意識形態誤導。

 

 


[1] R.J. Werner-Wilson, J.L. Fitzharris, & K.M. Morrissey, 2004 “Adolescent and Parent Perceptions of Media Influence on Adolescent Sexuality,” Adolescent 39 (2004): 154.
[2] M.G. Durham,“Girls, Media, and the Negotiation of Sexuality: A Study of Race, Class, and Gender in Adolescent Peer Group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 (June 1999): 193-216.
[3] M.A Milkie,“Social World Approach to Cultural Studies: Mass Media and Gender in the Adolescent Peer Group,”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3(October 1994):  354-380.
[4]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elevision”, Pediatrics (February 2001):  107,423.

與「韓飯」淺談韓風

文麗兒、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07/2014

提起韓劇,大家可能立刻就會想起較早前大熱的《來自星星的你》。其實韓流登陸香港已超過十年,從《藍色生死戀》到《大長今》、《浪漫滿屋》,都成為大家的集體回憶;而《來自星星的你》就把韓流熱潮在東南亞地區推到極至。到底韓國娛樂文化吸引之處除了花樣美男,[1] 超浪漫愛情外,還有甚麼特別之處?筆者特意訪問了一位90後年輕哈韓美眉Yanki,以了解韓國娛樂文化在年輕人心目中的位置與影響。(註:「哈韓」是指狂熱追求韓國音樂、電視、時裝等流行娛樂文化,以及在穿著打扮和言談舉止上瘋狂的效仿。[2])

 

從韓綜到韓劇   由認識到愛上

Yanki一直都有接觸不同國家的綜藝節目,大約四年前朋友介紹她看《Running Man》,從此便留意韓國不同的綜藝節目。剛開始時只是單純享受綜藝節目帶給她的輕鬆快樂,後來當認識節目背後的理念及當中的文化,便開始欣賞製作劇組背後的精神。以《Running man》為例,Yanki享受節目中的輕鬆愉快,但更欣賞節目主持人的那份不被認同但仍堅持的精神,也欣賞他們願意努力嘗試,不斷追求創新的意念。

透過節目及其他韓國娛樂文化,也讓Yanki對韓國的文化產生興趣,更想深入認識,於是去學韓文,一學便三年。她愈學愈喜歡,甚至現在會看沒有中文字幕翻譯的韓語綜藝節目,並嘗試自行翻譯韓文歌詞,將韓國的語言文化融入生活中。

韓國電視節目的特色是拍攝及播放會於同一階段進行,有學者曾指出韓劇所以能造成影響,因其所傳播的內容與時代步伐緊貼,有利於觀眾開拓視野,拓展知識和更新觀念。[3] 韓國的娛樂文化,除了以花樣男女吸引觀眾眼球,他們更會把自己所自豪的韓國文化透過節目宣揚,讓更多的人認識。

 

迷上CNBLUE生活得啟發

談到迷上韓國娛樂文化的經過,真正讓Yanki掉坑的是接觸樂隊CNBLUE以後。在綜藝節目看到這隊花美男後便被吸引,然後一如粉絲的指定動作,開始追看所有成員參與拍攝的韓劇,留意他們的消息動態。為了更認識樂隊,她更會刻意搜尋他們出道的經過與經歷,在這些認識偶像的過程中,反而讓Yanki看見追求夢想與面對生活挑戰時要抱持的態度。

韓國藝人在出道前都須要接受長時間訓練,因而有著較高質素,但要突圍,不是單有吸引的外表便能成事,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結果亦不保證一定能受重用或追捧。對Yanki而言,喜歡的樂隊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看著他們追夢,為夢想而奮鬥,當然讓她羨慕與受鼓舞,也更讓她渴望追尋自己的夢想。同時,看到他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面對挫折、面對失敗但仍不放棄,經過多番努力才得到認同,讓Yanki在面對挫折時,能提醒自己要學效偶像那份不放棄,堅持到底的信念。

 

身分象徵 是感動的凝聚

很多時候從媒體報道看到粉絲追星的激動場面,都會覺得他們太過瘋狂,Yanki認同的確有「狂飯」的存在,甚至為數不少,她提到能讓粉絲如此狂熱,粉絲的身分象徵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原來韓國藝人的粉絲團都有其特定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一個身份,以她喜愛的樂隊為例,她所屬的是名為BOICE的應援粉絲隊。當偶像有活動時,粉絲隊便會有人自發在活動中支持偶像,如設計紀念品、集資,甚至動員粉絲們在演唱會上一起做出支持行動去鼓勵偶像。最讓Yanki感動的是最近一次演唱會,粉絲團應偶像呼籲把買花籃的錢集資買米,贈給有需要的朋友。粉絲在當中既可支持偶像,也幫助了有需要的人。

而在與其他粉絲的討論過程中,Yanki更經驗了友誼的滋長。她們同是90後的女生,喜歡同一隊樂隊,同樣在生日當天各自與朋友一起聽演唱會支持樂隊,後來在偶然下認識了對方,發現大家十分相似,更發現大家的生日日期完全一樣,從此變成無所不談的摯友,彼此分享,也彼此支持,絕對是意想不到的額外祝福。

 

超現實愛情觀 帶來反思

電視劇觀眾大多以女性為主,因而韓劇的其中兩個必備元素,就是花美男及童話式的浪漫愛情,[4] 無論角色的性格特徵是強硬、冷漠還是搞笑,但主角都是花美男。[5] 韓劇的愛情線習慣以大量喜劇與悲劇的元素交替出現,大幅度地牽動觀眾情緒,會令人不知不覺代入當中,與劇中主角一同經歷起伏。對於韓劇公式化的童話愛情故事,Yanki沒有太大的憧憬,因為知道現實與幻想之間是存在著距離的,然而她亦不否認,主角某些相處的情節都讓她檢視與男朋友相處之道,特別是與男朋友的溝通,更讓他倆學習在相處中彼此尊重和顧及對方的感受。

 

欣賞背後精神 理性追捧

無可否認,韓劇有其負面的影響,例如令人陷在虛幻的愛情想像中,過份追求潮流的消費生活等;然而,當懂得欣賞背後的精神與正向價值,便能轉化成積極向上的動力。任何潮流都有其可取與可怕之處,懂得分析與節制,才是回應潮流的王道。

 

明光社

 

----------------------------------------------------------

輕鬆篇之「飯」之分類

韓飯:韓國粉絲
海外飯:海外粉絲
唯飯:只喜歡團中的其中一位,有比較激進的會攻擊其他成員
狂飯:瘋狂粉絲
私生飯:入侵偶像私人生活的粉絲
顏飯:因偶像的外貌而追捧的粉絲
姐姐飯:年齡較大的女粉絲
男飯:男性粉絲

 

--------------------------------------------------------------

「煲」韓劇需注意事項

  1. 煲劇所花時間甚長,記緊要讓眼睛休息,並進行適度的身體伸展。

  2. 花樣美男縱然吸引,但都是電視台打造的角色,不宜過分沉迷。

  3. 憧憬劇集的浪漫愛情,記緊現實與想像存著距離,不宜盲目追求。

  4. 劇內充滿最新最潮之物,記緊潮流總會因劇集而帶起,也隨劇集而完結。

  5. 當煲劇大於一切,請留心會否影響自己與身邊人的相處。

  6. 煲劇最高境界,收放自如,不被韓劇控制,以免出現倚賴。

 


[1] 〈男色當道 韓劇進入「花美男」時代〉,《朝鮮日報中文網》,2012年2月1日,網址:http://c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2/02/01/20120201000026.html

[2] 〈哈韓族〉,《百度百科》,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41652.htm

[3] 劉明,施曉磊,鄭佳,〈韓劇對當代青少年的影響探析〉,《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vol.12,1

[4] Park Se-mi,〈男色當道 韓劇進入“花美男”時代〉,《朝鮮日報》,2012年2月1日,網址:http://c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2/02/01/20120201000026.html

[5] 〈花美男〉,《百度百科》,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766400.htm

在爭議聲下堅守社工信念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社會工作碩士生
02/06/2014

國際社會工作人員協會(IFSW)指出「人權及社會公義兩項原則是社會工作的基石」。不過,要在這紛亂的世代裏像北斗星一樣在黑暗中向弱勢社群帶出一絲光明卻談何容易。在一筆過撥款之下,非政府組織儼然成為撥款制度的奴僕,想讓服務能繼續維持,請乖乖聽話,否則下一次政府便關上水喉,要你的服務無以為繼,職員失去飯碗。

縱然近年社福機構面對「維穩」的指控,然而不少機構在面對撥款的威脅下仍然堅守信念,勇於為公義發聲,為弱勢充權。社會工作者並不認為一個人所呈現的問題只是個人問題,而是會從宏觀的角度,對有關人士身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政策等作檢視,從而以最適當的方法介入。假如問題是因為社會政策促成的,社工的角色可能是作為一個鼓動者和使能者,為弱勢社群充權,教育群眾、組織群眾;改變他們自視為無能為力的心態;爭取社會政策的改變。

香港的《社會工作者工作守則》第二部分第50條指出「認同有需要倡導修訂政策及法律,以改善有關的社會情況,促進社會的公義及福祉。」因此,社工爭取社會政策的改變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社會政策涉及不同的面向,一個政策的改變可能對某個族群有利,但對另一個族群卻不利。例如爭取重新制定租務管制條例,這對一群無殼蝸牛固然有利,不過相信對一眾業主來說卻不是。面對這些爭議,社工可能要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然後作出選擇。

有些朋友對社工某些具爭議性的工作提出批評,然而我們必須認清自己是在批評甚麼。是對整個服務理念都不同意?是對服務的內容不同意?還是不認同其所提出的政策倡議?政策倡議理應是社工義不容辭的天職,只要當服務機構清清楚楚地表達其立場,然後讓服務使用者清楚知悉,繼而作出選擇,其實無可厚非。而面對一些有爭議的政策,大家應對事不對人,理性地討論。在這紛亂的世代裏,不少人往往站在自己的位置看事物而忽視整個社會的其他族群。願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都能帶一份同理心,去認識在一個議題上,光譜的另一端,多一分諒解,多一分關愛。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