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關於同性戀,你要知道的幾個詞彙……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8/08/2013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完成巴西行程後,在回程的飛機上回答記者提問。其後,在社交網站廣泛流傳他的一句說話,中譯是「如果一個同性戀者懷着善意去尋求上主,我又憑甚麼審判他呢?」有人單看這一句就誤以為教宗放軟立場,實在是貽笑大方。因為若再細看下去,教宗同時重申羅馬教廷的信仰立場,認為同性戀行為是罪(英文為sinful,並非罪行criminal),但同性性傾向不是。
 

小心比鹽花更鹹的內容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01/08/2013

電視節目大灑鹽花,其實早已不是新鮮事。近日通訊事務管理局接獲多宗關於劇集《衝上雲霄II》的投訴,事關在劇集內女角們穿上性感泳衣,甚至背部半裸演出,有市民認為這些內容並不適合兒童觀看,故作出投訴。當然,其暴露程度其實與某些遊戲節目仍有一些距離,而該集內容暫時亦沒有纏綿場面。

紅十字會真的有錯嗎?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7/2013

陳志全議員在立法會捐血日被拒捐血,紅十字會拒絕曾發生男男性行為的市民捐血的指引再次受到質疑,更有指紅十字會歧視同性戀者。

英國公共地方宣講信仰 前牧師被消音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07/2013

美國退休副警長兼前牧師Tony Miano,2013年7月1日在倫敦街頭講論聖經中有關婚姻以外的性行為,包括了不道德的異性性行為及同性性行為,也包括了「聖經清楚表示同性戀是罪(the Bible was clear that homosexuality is a sin)」。
 

平機會沒有告訴你的事實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07/2013

7月初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分別在立場親同運的南華早報和明報,刊登了兩篇文章。題目的大概意思是要尊重不同性別身份和性傾向人士,這是社會的共識。然而文章未有充分回應不同意見者的訴求,周一嶽上任短短兩個月,雖曾說分歧的意見要全面討論,但「得把口」的態度是令人失望。
 

民主民生 密不可分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18/07/2013

最近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民主和民生是相輔相成,要推動民主,須配合做好民生工作,才能達至社會和諧。誠然,民主民生從來就密不可分,兩者不但沒有矛盾,更應同步發展,才能達致真正的社會和諧。經過多年來的政策爭議,其實張局長理應對民主和民生之間的關係是心知肚明。
 

變性前‧變性後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12/07/2013

生物學告訴我們性別在受精那一刻決定,社會學卻告訴我們性別是由社教化形成。前者指的是生理性別(Sex),後者指的是性別身份(Gender Identity)。

變與不變 龍仕功:選擇從過去的枷鎖中釋放出來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青年事工)
11/07/2013

不論是行為還是喜好,龍仕功兒時總覺得自己是個女孩子。「娘娘腔」是個常被掛上的標籤。年少時他跟女孩一起才能找到身份認同,甚至青春期發現自己在性方面受男性吸引。「厭惡」是他對自己男性的身體和外形最貼切的描述,內外無法協調,還受著「性別焦慮症」的折磨。

接納與盼望不可兼得?變性人結婚案的神學反省

雷競業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助理教授
11/07/2013

最近香港的終審法院宣判變性人可以用變性後的性別申請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