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永不信任政黨!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0/05/2011

過去十年香港年輕人愈來愈不信任政黨,教育學院一項針對中三學生的研究發現16%受訪者表示「永不信任」政黨,比起1999年更差。有學者認為立法會的政黨互相攻擊、在議會爭抝屢見不鮮,對政黨的形象有負面影響。

僭建的另一面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0/05/2011

近期有關立法會議員和問責官員寓所,以至新界村屋的僭建問題引起各界的關注。犯規的議員為保選票,迅速清拆在所難免,而對於一些可能影響樓宇結構和市民安全的僭建,例如將村屋由三層加建至五層,要強硬處理亦是政府應盡的責任,但對於一些存在已久,又沒有影響安全的僭建應如何處理卻是十分棘手的問題。

當高科技遇上Bad Manners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9/05/2011

筆者到悉尼旅遊,有幸見識了全世界最大的銀幕,以3D欣賞了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攝到的外太空星系奇觀,以及察看太空員如何修理此望遠鏡的零件。那種恍如置身其中的感覺,實在非常震撼,令人不禁讚歎,這個世上有3D真好,連筆者這一個膽小的普通人,毋須訓練及冒險,也有機會在星際中「翱翔」。那一刻,3D及超大銀幕對筆者來說,真的是「超正」的科技。

四川之行(二)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19/05/2011

上次談到,新界校長會組織了四川交流團,參觀5.12大地震的災後重建情況。在拜訪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大學,聽取領導及專業人士的介紹之外,當然要親赴北川縣擂鼓鎮災區的「北川地震紀念館」,了解當日震撼的災情。

網上有口皆碑?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9/05/2011

你平日會看網民的網評嗎?當你要購買心儀的產品、看一齣戲,或是選擇餐廳時,你會到網上找資料,先參考網友的意見嗎?近日有傳網上人氣網站Facebook,透過公關公司聘請網絡博客,專責在網上留言去打擊對手谷歌,事件曝光後,網客與公關公司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惹人關注!
 

走入人群 涼水傳情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15/05/2011

眼見本港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嚴重,不少基督教團體都積極走到最前線,透過實際的扶貧工作和關懷行動,為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弱勢社群送上一杯涼水。今期《燭光網絡》走訪了四間致力服務基層的福音機構,包括禧福協會(下稱禧福)、新福事工協會(下稱新福)、城市睦福團契(下稱睦福)和工業福音團契(下稱工福),了解她們的事工發展。

「消費」雞蛋仔伯伯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5/05/2011

今年4月,有一宗「雞蛋仔伯伯」事件。當時有人「揭發」食環署職員「選擇性執法」,一個月內多次拘捕「雞蛋仔伯伯」,充公其生財公具。輿論視之為打壓低下階層,助長貧富懸殊,漠視本土經濟,消滅街頭巿井文化。
 

我們的願景……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15/05/2011
禧福協會基層事工部主任丁愛娣女士 

我們最希望幫助貧窮人可自食其力,讓他們有工作機會,生活得有尊嚴。亦鼓勵中產在消費時,多光顧社會企業,間接補助貧窮人。與此同時,也希望教會可以想想,慈惠金是否只限於應用在教會的弟兄姊妹身上,還是可用來幫助社區有需要的人士呢?

馬會「警告字眼」又矇又小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5/05/2011

隨著球季接近尾聲,加上六合彩的彩池因著之前加價而上升,吸引力大增,馬會近月於是以不同力度推出各種宣傳,當中又以文字傳媒的宣傳攻勢最厲害。馬會最近便不惜工本,多次在免費報章買下半頁版面賣廣告,宣傳其不同的投注方法。但最令人不滿的是,馬會竟然把用來保護青少年的警告字句的字體,縮小得只有約兩毫米,不用放大鏡根本是難以看得見的,這情況令人關注。

廣告「誤導學」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5/05/2011

日本發生大地震,本港家長擔心日本嬰兒奶粉受幅射污染,紛紛排隊搶購,可見父母對奶粉的重視。奶粉商覬準家長的心理,以致經常在廣告中,把奶粉描述到比母乳有更多特殊成分,並能提供抵抗力,能讓孩子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