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讓孩子活在美好的國家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8/04/2011

去年底保外就醫後一直未有公開露面的內地「結石寶寶」組織發起人趙連海打破沉默,突然在互聯網上載自拍的20分鐘短片,為異見人士艾未未挺身而出,呼籲中央政府釋放所有良心犯,他期望「讓更多以後會長大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國家裡,沒有恐懼。

合法不一定就合情合理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8/04/2011

在菲律賓脅持人質事件中受傷的易小玲,在電視鏡頭前除下口罩,讓公眾看到她的傷勢之後,保險公司終於改變強硬的態度,願意考慮以特別的方法處理有關的賠償問題。

網吧管不得?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07/04/2011

最近,民政事務局發表有關規管網吧諮詢文件,文件指出因為現時網吧缺乏監管,以致公眾擔心網吧會成為毒害青少年的場所和犯罪的溫床,故建議必須為網吧建立發牌制度,加以規管。

偷聽男人心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7/04/2011

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欲望和需要,相信大部分人都曾經歷過戀愛或婚姻,就算未曾拍拖的朋友們也應曾感受過暗戀、單戀、迷戀等滋味。兩性之間的吸引促成男女展開戀愛關係,但男女思想和性格上的分別則促成兩性之間的爭鬥。

最低工資須各界合作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1/04/2011

所謂一法立一弊生,任何崇高的理念都不能單靠法律或高壓的手段就可以成功推行的。隨著政府公佈有關最低工資的指引,僱傭雙方就如何計算工資的問題各施各法,為新的社會矛盾埋下了炸藥。
 

年青大專生亦領綜援!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1/04/2011

擁有大專學歷但因為失業而需要領取綜援的人數在過去四年增加了八成達900人;而80後(即30歲以下)要領綜援的年輕人亦有6,000個!因此,年青以及高學歷,並非一定是能夠找到工作的保證。不過,在失業率由2000年5.1%的高位,回落到現時的3.3%,而仍然出現這個現象實在值得關注。

作繭自縛的核威脅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31/03/2011

近日因日本大地震,繼而引發了核電廠洩漏輻射的重大危機。當我們看到一天又一天關於核電輻射超標的消息;當我們看見福島核電站的勇士們的故事;當日本大片大片的土地、海面和農作物因核電事故而受到嚴重污染,我們實在要問:「還要核電嗎?」

家庭友善──共創官商民三贏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1/03/2011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社會工作學系與香港亞太研究所合作進行了一項電話民意 調查,名為「香港全職人士工作與家庭平衡」探討香港全職人士的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狀況,共成功訪問了1,002位18歲或以上 的全職人士,調查結果顯示:

外國相繼修例 兒童強姦犯可收監

吳慧華、廖珮盈、鍾漢池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實習學生
27/03/2011
根據香港現行的普通法推定,年齡在14歲以下的男童並無性交能力,而這推定其實是源自羅馬法,當時法庭視14歲為青春期的開始。到了在19世紀,在R v Waite 一案中,首席法官柯律治勳爵(Lord Coleridge CJ)宣稱普通法規則清楚訂明 「14歲以下的男童在生理上不具備干犯(強姦)罪的能力」。

拒絕陰暗,擁抱光明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3/2011

社會每日都在上演不同的荒誕劇!當政府以為自己慷慨解囊、大派銀紙的時候,換回來的並不是讚賞;當我們以為校園應是較單純的地方,卻原來暗藏不少性侵犯的危機;而應仍是天真爛漫的少年,卻可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