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在幻覺中醒覺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1/2025

許多人每天都在追逐理想,對人生、愛情、自我、未來、社會、信仰……而理想與現實、幻覺與醒覺之間,有時可能只是一線之間。

婚姻,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韋佩文    |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
09/01/2025

曾經遇見,一位妻子罹患重病,丈夫對她守護照顧;
曾經遇見,一位丈夫債台高,妻子對他不離不棄;
曾經遇見,一對夫婦分居多年,他們可以破鏡重圓。

愛欲之死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9/01/2025

《愛欲之死》作者韓炳哲,在不少作品中都點出現今世代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建構了一個功績/績效的社會,而在這種社會中,權力與掌控成為了生產模式裡的必要條件,而要確保工作績效的範疇竟然還包括了愛欲。

賺快錢的代價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9/01/2025

根據新聞報道,早前有31人因以女性身份涉嫌詐騙海外男性而被警方拘捕,警方在調查時發現,騙徒在筆記本上定下不同目標,包括買名錶汽車,希望每日找到一名能騙取10,000美元(約80,000港元)以上的受害人。事件反映了有些人因為渴望快速致富而選擇參與違法行為,足見金錢有巨大的誘惑力。

不必要手術與荷爾蒙療程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8/01/2025

手術都是必須的嗎?當然這裡提到的並不是美容手術,而是以醫療為主的手術。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08/01/2025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 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增修版)
Poor Charlie's Almanack: The Wit and Wisdom of Charles T. Munger
作者: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
譯者:李彔、李繼宏
出版地:台北市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08/01/2025

一句「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南音曲《客途秋恨》的歌詞)、「生人都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破.地獄》的對白),可能讀者對它們都不會感到陌生,《破.地獄》電影成為了2024年香港公認的「現象級」電影,破紀錄的票房至截稿時已超過1.5億元,電影在世界各地上映,成為各地香港人談論與回味的話題。

新年.生活.生趣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08/01/2025

回顧過去一年,經歷了不少事情。再看2024年,在「有情無國界」專欄內自己所寫的文章,算是一種生活的記錄,歲月中滿有上帝同行的足跡及恩典。

《家庭如何塑造人》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02/01/2025

這是一本能自我啟發、輔導的書。

作者維琴尼亞.薩提爾在《家庭如何塑造人》講及每一個人一定會被成長的家庭所影響,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其實很難認識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家庭價值觀的呈現。此書共分21章,重點介紹家庭中的各人如何在人生中扮演正面的角色,去營造一個滋潤的家庭。這個家庭將會有靜亦有動:靜,並非小心翼翼;動,亦不是大聲喧嘩,是要做到有秩序而非刻板固定。

「我最喜愛」又豈會客觀?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2/01/2025

昨日,男子組合MIRROR成員姜濤在《2024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奪得「我最喜愛的男歌手」獎項,亦憑著《好得太過份》一曲以4807票奪得「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票數大幅拋離其他入圍歌曲,而姜濤亦是連續五年奪得歌曲大獎,追平張學友和陳奕迅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