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單身也能活得精彩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9/2016

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50歲或以上從未結婚的香港女性達10.2萬人,佔女性總人口3.19%;而50歲或以上從未結婚香港男性,則有8.9萬人,佔男性總人口3.06%。

警方真的「有能力」打擊外圍賭博?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9/2016

政府新聞公報稱警方「有決心及有能力打擊非法外圍賭博活動」,於歐國盃舉行期間,進行代號「戈壁」及「風盾」的大型反非法外圍賭博行動,共拘捕103人,並檢獲約5億8,600萬元的投注記錄及超過300萬元的現金。[1]

反思何謂潮流歪風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2/09/2016

Pokémon GO最近成為熱話,很多人在討論甚麼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及其應用;同時,教內朋友更多在討論如何面對這遊戲。網內外的言論主要分成兩類:抗拒派和配合派。

馬會輕易增賽馬日 博獎會成橡皮圖章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9/2016

這個馬季一眾馬迷肯定比以前更忙碌,馬會自2月底開始,以預期總投注額下降為理由,向政府申請增加13天賽馬受注日,當中包括5個週三賽馬日和8個海外賽事受注日。

「小腳板祝福香港行動」回顧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9/2016

由華永會資助、明光社主辦的「小腳板祝福香港行動」計劃已圓滿結束,在這半年間參加者透過不同的工作坊及活動,學習如何從自己開始,透過大大小小的行動為他人送上祝福。

多元就不成家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9/2016

一些支持性解放和同運團體近年在台灣推動所謂「多元成家」,簡而言之,就是要打破一直以來社會組成家庭的一些基本元素,包括透過婚姻、血緣、領養和姻親關係而形成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在親疏有別的前提下,家人成為我們在時間、精力和金錢皆有局限的情況下,優先要關心的對象。

婚姻與家庭的價值與功能

關啟文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
12/09/2016
婚姻與家庭概念要革新嗎?

沒法取代的爸爸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6/09/2016

每個幼兒都是人類文明的珍貴承繼者,卻弱勢得不懂為自己發聲、不能單靠自己長大成人。重視兒童權利可以規範政府和父母,確保幼兒能妥當成長。

無障礙廁所

06/09/2016

較早前,平機會發表公眾意見調查2015時引述「康文署答應會改裝殘疾人士專用廁所成『中性廁所』,方便讓跨性別人士使用」。香港復康聯盟發表聲明,反對改裝殘疾人士洗手間(俗稱「殘廁」)成「中性廁所」,讓跨性別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