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的吸引力
坦白說,坊間不乏關於改變習慣,即是戒除壞習慣,又或是建立好習慣這一類書籍,但《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的實證法則》(以下簡稱《原子習慣》)一書,仍得到不少書評人或說書人通過文字或影片高度推介。究竟此書有甚麼吸引力,可以在如此老生常談的課題中仍能脫穎而出,贏得大部分說書人青睞?
如何改變習慣,很多人都知道需要定立清晰的目標;很多人知道持續很重要,需要維持一定的時間及日子,才能讓它們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知道,可以透過循序漸進,並且透過獎賞制度加強自己改變的意願;很多人知道,可以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過程中彼此激勵;很多人知道,作者們所提出的言論是有效的,只是大部份人大都有心無力,沒有辦法把作者們提出的理論付諸行動。
好的理論架構不能缺乏例子,否則便流於空泛或欠缺說服力,《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引用了不少真實個案,讓讀者覺得書中所提出的說法是可以實際地應用的。先說習慣是如何養成的?作者簡單地提出四個足以養成習慣的簡單步驟:1. 提示、2. 渴望、3.回應、4.獎賞。例如,當一個人工作中有想不通的地方(提示),他感到苦惱,很想減少挫敗感(渴望),於是便上網與在網友互動(回應),滿足了放鬆的渴望(獎賞),但這樣會把網上社交媒體與工作上遇到「樽頸位」連結在一起,久而久之,當他在工作上一遇上挫折,進入網上社交媒體的世界便成為他的習慣。
一個習慣之所以養成是有背後的原因,希望戒除壞習慣,又或是養成好習慣的人,只要意識到按照作者提出這四個步驟下手,成功的機會必能大增。本文嘗試以「養成練習小提琴習慣」為例闡釋以上四個步驟:第一、讓提示變得顯而易見,即是把小提琴放在當眼及容易拿取的地方,若果當人每天都必須搬動雜物才能拿到琴,這會大大阻止練琴的意欲;第二,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成為渴望,即是除了基本練習曲,還可以多聽一些或多拉一些自己特別鍾情的樂曲;第三,回應方面,讓行動變得輕而易舉,沒有時間的話,每天可以只訂立幾分鐘練習時間,作者曾提出兩分鐘法則,即是開始養成習慣之始,可以先從兩分鐘開始;第四,獎賞方面,獎賞要即時,足以令到自己滿足而又不破壞自己的習慣便可以,想要養成練琴習慣,便不能以停止練習一星期來犒賞自己。若想要戒掉壞習慣,把四個步驟反過來應用便可以:1. 讓提示隱而不現(提示)、2. 讓習慣變得亳無吸引力(渴望)、3. 讓行動困難無比(回應)、4. 讓後果令人不滿(獎賞)。
認識這些步驟,對想要改變習慣的人來說是有一定幫助的。但坦白說,我們能否改變習慣,有時並不在於是否選對理論架構,而是能否突破心理關口,在這一點上,作者提出了不少讓人覺得合理、舒服及富有人情味的看法及建議。
很多人會把自己定型,說自己不行,因為自己並不是這一類人,我們身邊不是偶爾會出現一些想減肥,卻老是說自己生過孩子,所以無法減肥的女士嗎?作者指出「反覆對自己述說同一個故事,多年下來就很容易陷入這個心理慣例,認為它就是事實,到頭來,你會開始抗拒某些事,因為『我不是那種人』。一股內在壓力會迫使你維持自我形象,用與自我信念一致的方式行動。你會想盡一切方法,只為了不要自我矛盾。」要改變習慣,必須改變你過去所認定的身份,過去的世界觀或信念,因此,作者認為「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目標不是學會一種樂器,而是成為演奏音樂的人」。我們把此說法套用到減肥的話,便是目標不是要減重多少,而是要成為一個體重適中的人。
不過,身份認同是可以不斷被重新定義的,他提到「身份認同可以富有彈性,而非脆弱易碎……你的身份認同可以適應變動的環境,而非與之衝突。」例如一個老闆當他退休,他可以重新把自己定義為「我是那種創造與建立東西的人。」應用作者這種說法,若然對於「我要成為演奏音樂的人」感到有壓力,可以改為「我要成為讓樂器發出聲音的人」,因為作者在其他地方亦提出「從事難度恰到好處的挑戰是讓事情保持有趣的方法」。況且,每一個人的基因也不一樣,作者建議大家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戰場,「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例如大家想成為體重適中的人,討厭做運動的人並不需要強迫自己一定要每星期至少做四次三十分鐘的帶氧運動,可以找出自己做得來,感到有趣,容易持之以恆,以及容許自己偶爾無法進行也可以的心態更為重要。
作者不主張以目標導向來養成習慣,因為訂立目標對建立好習慣來說不是動力,反而是阻力。其實這說法並不難理解,有些人不是減到某一磅數,便覺得目標既已達成,便可以重拾昔日那種開懷大吃的習慣嗎?結果當然是墮入「搖搖式」體重的惡夢之中,這便是作者所謂目標與人的長期進步互相矛盾。另外,作者認為目標也限制了人的快樂,目標讓人認為只有達成目標才是成功,否則便是失敗,未能體會過程中的快樂。有目標亦不能確保成功,作者直言在奧林匹克中,贏家和輸家都有共同獲得金牌的目標。
如果明確的目標並不能保證運動員可以奪金,那麼有甚麼因素可以增加奪金的機會?作者認為這是微小改善的力量,他以英國單車選手的故事闡明這點,有長達110年的時間,英國單車隊在奧運中僅奪得一面金牌,一直被人輕視的他們,卻在2008年至2017年期間,在奧運及殘奧中卻一共奪66面金牌,這完全歸功於2003年新晉的國家教練Dave Brailsford(戴夫,布萊爾斯福德),這位教練的哲學便是「微小增長的總和」,他不斷改善車隊一些細微的地方,包括重新設計單車坐墊,讓它更為舒服,甚至雇用一名外科醫生教導選手如何洗手,以減少患上感冒的機會等,當全部加在一起,便打造了超級單車隊,在運動場上取得驕人的成績。
英國單車選手團的故事闡明了「微小改善所能造成的變化卻非常驚人」,作者親身經歷過微小改變的力量,他深信「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 (compound interest)。」 因此他撰寫了《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的實證法則》一書,並且到不同地方演講,讓大家不要輕看如原子般微小的改變,微不足道的增長,百分之一的改善。
作者也是一位鼓勵人的高手,當你仍然覺得改變習慣很難,作者會告訴你:「問題不在你,而在你的系統。惡習一再復萌,並非因為你不想改變,而是因為你的系統不適合改變。」文章開始部份所介紹改變習慣的四個部驟便是整個系統的其中一部分。當中他亦主張養成習慣的重點在於行動的頻率,即次數,而非時間,為了維持行動的次數,最重要的是「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並且「用更少的力氣成就更多。」因為建立好習慣並不是憑意志力建立出來的,反而,要讓好習慣變得有吸引力,並且明白環境及身邊的人如何重要。
這書打破了不少人的迷思,原來,習慣得以改變不在於目標,而在於找到自己的身份及適合自己的系統;原來,參與行動的次數比花多少時間更有效;原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好習慣比大家公認好習慣更重要。看畢這書,筆者與一些書評人的感覺一樣,想要建立好習慣,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困難,也想按作者的提議嘗試一下。
由每天兩分鐘開始,改變小小,養成好習慣,積少成多,讓自己變得更好,聽起來真的不錯。
參考書籍:
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蔡世偉譯:《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的實證法則》。台北市:方智出版社,2019年電子版。
香港獨立媒體, 21-5-2020
按著誰的形象做人?
這是個講求自我,不喜歡跟隨所謂傳統,抗拒家長和家族影響的年代,不過,現實是大家是否真的愈來愈有個性?還是我們表面上擺脫了舊一套的影響,卻不自覺地受新一套的影響呢?大家以為自己是個自由人,但原來骨子裡卻是換湯不換藥,有許多令我們深受吸引的形象,可能是人、可能是生活的模式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習慣、以及對身材、樣貌、衣著、打扮、甚至是非對錯的觀念。今期《燭光》嘗試從一些年青一代喜歡的事物,如cosplay、抖音以及歷久不衰的芭比等,剖析背後的現象和影響。
當然,影響不一定是負面的,重點在於我們如何去吸收,以及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之下,如何作出明智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些操練紀律的制服團隊,對於缺乏自律能力、容易受環境和潮流影響的一代來說,可以是一個不同的選擇,而當我們作出選擇之後,我們的形象也很有可能逐漸在改變。人要變、機構也要變,作為教會群體,如何將我們的信念不是單單用口宣揚,而是努力在機構的文化和處事原則中表達出來十分重要,我們所相信的如果自己都不行出來,又如何有說服力呢?神是按著祂的形象造人,問題是我們究竟是按著誰的形象做人呢?我們的行事為人,又有誰的樣式呢?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七講:屋裡有怪物
電影類型十講這個系列走到第七講「屋裡有怪物」這個主題,我們參考了史奈德的《先讓英雄救貓咪》一書的電影分類去分析電影,因為想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電影的結構。結構是一個框架,但每部電影所探討的重點,仍然可以很不一樣,就像這次介紹的電影《人工殺姬》(M3GAN),它屬於恐怖片種,但卻不是家裡有鬼怪,而是關於一玩具設計師Gemma為了不想花時間照顧母親剛去世的外甥女Cady,於是設計了一部能自我學習,但卻沒有界線,且起了惡念的人工智能機械人M3GAN,她更觸發了社區、校園命案。
分享嘉賓王礽福先生指出,這類電影要有三大要素:一、「怪物」:要有超自然力量,而且恐怖、邪惡;二、「屋子」:狹小、封閉的空間,或讓主角孤立無援的地方(家庭、城鎮亦可);三、「罪惡」:某角色因心術不正而把怪物引進屋子裡,而這個要素亦決定了一部怪物電影是否好看。於這部電影中,Gemma不想負上家長責任而令AI機械人M3GAN進入「屋子」,而M3GAN因有自我學習能力,有自我意識、不想死亡,亦為了想保護小女主人Cady而犯上種種罪行。
礽福指出,電影似乎一開始就點出了人們未能駕馭AI這主題。Cady父母所駕駛的車子似是四驅車,但卻不能在大雪中行駛,最後車停在路中就被大貨車撞倒了,這安排似是帶有寓意,雖然AI能陪伴孩子,亦是未來趨勢,但這種科技玩意卻是大家未能駕馭,它會否對人類造成傷害?大家未能料到,卻已開始使用它。
對於照顧孩子,家長會否假手於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家長會如何取捨、平衡?當家長把照顧孩子、教導孩子,甚至聆聽孩子聲音,與孩子互動的責任都推卻「他人」來處理(可以是網絡、娛樂玩意),孩子就難免會把情感投放到電子產品、網絡遊戲、社交網絡之中,當他們發生重要事情,或許都不再想和父母說了。
對於不死的AI(電影尾聲也有說M3GAN最後將自己備份到她們家中的電腦系統中!),它的發展和自我學習、成長,也是一日千里,或會失控……人類會如何面對和應用它呢?不同的公司、政府也應該及早思考AI發展的倫理和應對的措施,我們亦要積極學習,並抱持適應其急速發展的心態。
請點按以下連結,收看足本講座。
在「沉浸式」體驗中浮沉
近期,有關「沉浸式」的遊戲、活動、服務,無論是網上形式或親身體驗,都在逐漸興起。根據牛津英語網上詞典的解說,immersive(沉浸式)是一個形容詞,指「(沉浸式的遊戲、表演、藝術作品等)圍繞著玩家或觀眾,使他們感覺完全融入體驗,通常會使用三維電腦圖像」,[1] 而按Google翻譯所講,immersive就是「身臨其境」。
我們可以理解,如果是在網上經歷沉浸式體驗,使用者可以戴上3D眼罩,觀看數碼技術所製作出來的環境,有全虛擬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亦可以是在現實的空間增加虛擬物件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或將現實與虛擬世界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新環境,而這兩個世界的物件是能共存並同時進行互動的「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不同的模式,都讓使用者完全沉浸其中,投入遊戲或故事,產生共鳴。由於減少了干擾,容易使人完全集中注意力在所看見的事物或經歷中。
而在現實中,亦可以製作沉浸式的環境,如日本東京豐洲新型態美術館teamLab Planets TOKYO,參觀者可以隨著360度的裝置和投影,使人沉浸於超現實的世界中,參觀者的身體反應,亦在同時間回應當時所見之景象,如置身花叢或河流之中。香港早前也有「尋找足印.莫內」沉浸體驗展,將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的畫作投影於360度的空間,讓參觀者仿似走進了他的畫作之中。[2]
教學上的沉浸式活動
由於「沉浸式」活動可以使人們更為投入,並且體驗和理解到活動要表達的內容,吸引參與者的注意力,通過多感官的體驗來提高人們對事物的理解。為此,它可以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工具。
當學生沉浸在環境當中,少了其他的干擾,他們會更集中、更有興趣和更投入地學習,而如果設計的美術效果理想,也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而當他們專注地學習,就可以更容易記住所學習及所經歷過的內容,留有更深印象,加深記憶。而且使用沉浸式的學習,更可能透過科技帶領學生經歷以往的歷史,比起單憑想像,更為實在和準確。就如香港的古蹟及藝術館「大館」,就使用AR科技讓人回到過去,重看昔日監獄的內部結構和了解獄中生活。[3] 另外,在沉浸式體驗的幫助下,參與者看到一些已經立體化和實在化的處境,就更容易理解和同情他人的境況,加強參與者的同理心。[4]
然而在教學當中,沉浸式的活動亦有其缺點。除了製作的成本高和時間長以外,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他們可能需要與人交談和合作,透過溝通學習互相協調和適應多變的處境,而早已設計好的沉浸式環境,對他們來說,可能不是最佳的學習場景。另外,亦有不少的學習是需要親身去實踐,真正「落手落腳」去體驗和建立使用真實工具的經驗。在虛擬的世界中,未必能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給這類科目。
關注「沉浸式」科技的使用
既然「沉浸式」方法能讓使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恍如親身體驗,如果將它應用在產品營銷上,與消費者建立了個人更緊密的關係,就更能針對消費者的喜好建立更立體的品牌形象,以及作出銷售策略上的調整。[5] 此外,「沉浸式」方法如被使用在色情網絡遊戲與互動體驗當中,可以想像到其影響力著實不少,甚至可能會令用家上癮。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是中性的,科技發展者大多想用它來便利用家、幫助用家,但亦有機會被立心不良的人用於不當之處上。我們應當細心留意科技的發展,並小心應用。
資料庫
沉浸式體驗的潛藏風險
多年前的一套荷里活電影,講述男主角頸背的插口一旦與電腦系統接駁,便能在虛擬世界習武、學打功夫及克服對高度的恐懼,這些情節在未來似乎都有可能實現。除了電玩、教學、培訓及展覽外,沉浸式體驗還能在醫療方面提供輔助,[6] 甚至對克服恐懼帶來正面成效。[7] 科技發展迅速,但人們是否已預備好迎接虛實並存的世界?有大型數碼代理公司的前創作主管就分享到當中的潛在風險:當人們在虛擬世界分享有關自己行為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一旦被竊取,會令他們的虛擬身份遭盜用,甚至在現實世界蒙受金錢損失。她提出當科技發展令人們的虛擬化身與現實世界的身份結連在一起時,例如容許人支付一些款項,更會令別有用心者帶來更多作惡的「機會」。如果VR和AR更多的應用在工作場所,例如僱員接受沉浸式培訓,或僱主透過有關技術監察下屬的工作表現,虛擬與現實的界線就會更模糊。她指出如長時間使用VR、AR等延伸實境技術,或會對人的精神健康帶來損害,雖然有關方面的研究不多,但眼前的網絡沉溺問題,以至社交媒體對年輕人的負面影響,都足以提醒人們有關風險的存在。[8]
[1] “Immersive,”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accessed March 6, 2023,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immersive?q=immersive.
[2] 溫藹紅:〈莫內西九文化區展覽10月登場!展出約200幅畫作 置身浪漫光影花園〉,《香港01》,2022年9月1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食玩買/815450/莫內西九展覽門票詳情-開放時間-360度光影設計-展出約200幅畫作?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3 U Magazine:〈大館「數碼熒房」穿越歷史時空 沉浸式動畫重現域多利鐵窗生涯〉,U港生活,2023年2月20日,網站: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0006059/(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4 蔡卓慧:〈逾八成參加賽馬會「見.同理」計劃城大學生同理心有所提升〉,香港城市大學,2020年2月11日,網站:https://www.cityu.edu.hk/zh-hk/media/news/2020/02/11/over-80-cityu-participants-enhance-empathy-through-immersive-visualisation-youth-project(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5 〈沉浸式體驗營銷策略:讓企業品牌形象更立體〉,Compass Offices,2021年11月18日,網站:https://www.compassoffices.com/zh-hant/about-us/blogs/immersive-brand-experience/(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6] 黃祖莉:〈身心「沉浸」虛擬實境 幫助兒童輕鬆就醫〉,信健康,2022年8月4日,網站: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3207714&subjectline=身心「沉浸」虛擬實境+幫助兒童輕鬆就醫(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7] Jessica Miley, “New VR Therapy Helps Fight Arachnophobia,”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last modified March 4, 2019,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innovation/new-vr-therapy-helps-fight-arachnophobia.
[8] Bernard Marr, “The Important Risks and Dangers of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Forbes, July 17, 2019, https://www.forbes.com/sites/bernardmarr/2019/07/17/the-important-risks-and-dangers-of-virtual-and-augmented-reality/?sh=3d1176b53d50.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五講:超級英雄
「超級英雄」電影不一定是《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按《先讓英雄救貓咪》一書所指,「超級英雄」類電影是指:「一個有超能力的人發現自己身處在平凡人的世界;那種感覺有點像是格列佛(Gulliver)發現自己被綁在小人國的沙灘上。」[1] 即是主角有特別的能力,卻因為現有的處境而未能發揮。
是次分享嘉賓資深影評人王礽福先生,把2020年的真人版《花木蘭》與1998年的動畫版作比對,既介紹了超級英雄電影的要素,亦探討兩者中哪一部比較能說好女性故事,帶出男女平等,兩性各有獨特之處等訊息。
礽福指出,超級英雄類電影中的主角往往因為「非我族類」的原因,而不受尊重、不被理解,故事常強調他們的犧牲與成就。花木蘭代父從軍時,就是要應付她身邊的士兵,不可讓他們知道她女兒家的身份。而主角亦是「凡人英雄」:一、必須有她要完成的「特殊任務」,如成就豐功偉業或做好事;二、有「死對頭」要對付,雖有強大力量,但敵人的強大只是假象;三、主角要克服或接受「詛咒」,為獲得特別能力而要付出代價。
新版電影由動畫變為真人版,不但刪去了音樂劇元素,不少花木蘭與伙伴一起鍛鍊和成長的有趣經歷也被刪去了。原版花木蘭以其智慧、靈活和與伙伴一起合作以致最終能取勝的橋段,在新版本變為以「原力」(氣)取勝,其武功、力氣原來比男性更大,獨力就可以救到皇帝了。礽福認為在「超級英雄」故事中,如此安排不是不可以,但就只是「花木蘭」這個獨特的角色才能做到,不是一般人可以學習得到,劇情安排只證明了她的氣力可以比男性大。故事最後更改變了原本李翔與花木蘭的一段姻緣,說明了女人不一定要結婚,因著皇上欣賞她的能力,她最後來到皇宮裡保護皇上。
最後礽福也質疑,新版電影所強調的「真」,即對自己真誠,這雖然沒有錯,但「真」之後是否就能原力覺醒,擁有超凡的能力?反觀舊版電影除了發揮了女性特質的價值,更有助於男女平等,能鼓勵女性站起來。
[1] 史奈德〔B. Snyder〕:《先讓英雄救貓咪: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秦續蓉、馮勃翰譯(台北:雪夢千里文化創意事業有限公司,2016)。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四講:小人物遇上大麻煩
第四回「電影類型十講」分享的電影類型是「小人物遇上大麻煩」,由資深影評人王礽福先生為大家分享這類電影的特點。它的其中一個要素,就是捲入麻煩的主角,都是無辜的平凡人,亦搞不清楚為何會被拖下水,甚至遇到大麻煩都不自知。就如這次我們討論的電影《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的主角Anthony(Anthony Hopkins飾)一樣,年紀老邁又患上了失智症,病情逐漸嚴重而不自知,只是他身邊的人物、事件、時間愈來愈混亂,他亦產生了被害感和恐懼感。
另外這些麻煩都總是突如其來的,令主角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對於任何人來說,患病本來都是飛來橫禍,而患上失智症的人,亦走上情況愈來愈差的不歸路,而且還可能要忍受一段不短的時間。電影中另一位捲入麻煩且無辜的小人物,就是照顧Anthony的Anne(Olivia Colman飾),作為女兒,在面對與男友離開倫敦到巴黎過新生活或留在原地繼續照顧父親的抉擇中,一直在掙扎。
雖然失智症的電影並不罕見,但這改編自舞台劇劇本的電影卻十分特別,沒有在「神視角」帶我們去看病患者的處境,卻以病人的「第一身視角」出發,觀眾大多時間與Anthony一起走進「迷離境界」,讓我們經驗到失智者意識世界的凌亂,對身邊的人、對事件是否真的發生產生懷疑,並感到時間上的混亂,這種恐懼感也會令觀眾對病患者產生同情。
欣賞電影除了使我們得到娛樂之外,好的電影亦會使我們對角色所面對的處境產生同理心。在2022年,香港發生了多宗照顧者因為承受不住長期照顧病患者的壓力而引發的命案,叫人關注照顧者的身心健康。以往社會只會對長期病患者的醫藥、照顧、情緒等需要有所關注,但原來病患者的照顧者,亦同樣面對著各種壓力,如經濟、情緒、休息的空間上都需要人們或機構的協助。
如春夏秋冬是人生,樹葉於冬天會枯萎、逐漸掉落,對Anthony來說,他的記憶在生命的「冬季」中慢慢失去、如葉子般掉下,最後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覺得自己甚麼都沒有了,哭得像小孩。但編劇卻繼續帶出窗外還有長得茂密葉子的樹木,看護說,仍可帶他出外走走,使他得到安慰。這就如生命總有人與人互相支援的時刻,走出幽暗處,就可找到希望。
藝術與信徒對話
明光社於2022年11月24日舉辦「明光社25週年呈獻系列:藝術與信徒對話」網上講座,當晚我們邀請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修畢基督教與藝術碩士課程的羅遠婷小姐(Monica)與大家分享。
基督教藝術可以包含很多層面,而Monica當天分享的是「畫」,她介紹了一個信徒都熟悉的方法來欣賞畫作,就是查經時大家都用過的OIA。
首先我們可先仔細觀察(Observation)畫作中的細節,留意當中的人物、地點、情景、用色等等。當有充份的觀察後,我們腦海自然會浮現一些問題,如作品中的人物是誰?他們的關係怎樣?他們又有沒有一些交流?畫家為何會將那人畫在那情景中?我們可嘗試就這些問題作出解釋(Interpretation)。最後就是應用(Application),但就像查經時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我們不一定可以找出應用的地方,但可以思想作品中呈現出來的東西對你有甚麼意義?有沒有觸動到你的地方?是否與你現在面對的處境有所呼應呢?
Monica為我們提供了欣賞藝術作品的小貼士,我們可思考一下作品中人物與觀賞者之間的關係,兩者是否有交流的地方?作品中的空間又是否與現實世界有所連繫呢?不過她強調欣賞藝術作品時不需強迫自己一定要有所得著和應用,好好享受欣賞的過程,投入畫作之中與它互動其實已足夠。
Monica以15世紀的《博納祭壇畫》(Beaune Altarpiece)作為例子,該畫放置在法國博納一所專門接收重症病人的醫院,而醫院也會每日兩次進行天主教傳統下的亡靈禱告,而博納祭壇畫的主題就是最後審判。如我們仔細觀察,可看到上方的耶穌基督降臨,而天使長米迦勒則在下方用天秤量度從地裡爬出來亡者的重量,有些人走向右方黑暗有火焰的地獄,又有些人走向左方光明的天堂。當我們回想當時作品放在醫院的情景,彷彿就在向病人作出宣告,如何在有限的日子作出生死的抉擇。
現在福音派教會往往對圖像有些抗拒,但Monica卻指出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卻認為圖像可作為教育的輔助工具,有教育及佈道的作用。Monica在會上也介紹了藝術家老盧卡斯16世紀時的畫作《律法與福音》(Law and Gospel),並與參加者一起討論作品如何闡釋「得救本乎恩」的訊息,參加者不斷從作品發現新的「亮點」,討論過程也十分有趣,有興趣的朋友可在網上重溫是次講座的內容。
電影類型十講 -- 第三講:傻人有傻福
電影小組回顧
「傻人有傻福」作為電影的其中一類,當中的特色,很多時是指「好人有好報」,良善者雖然好像是會吃虧,也有「撞板」的時候,但最後總會有一個好結局。在網上講座為我們分享的王礽福先生,點出了這類電影的三大要素,就是:一、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傻人」(不論他是真的傻瓜或是深藏不露的奇才);二、面對著強大的「當權者」、體制(通常是壞蛋或是剝削者)而被剝削或欺負;及三、「傻人」最後都會鹹魚翻生和勝利,獲得一個新身份和新名字。
電影《柏靈頓》(Paddington)第一集和第二集,故事都是講述一隻由秘魯來的小熊移民倫敦,被布朗家庭收養所發生的事情。第一集就當然會講這隻習慣於森林居住的小熊來到大都市時所發生的趣事,牠後來被反派捉拿欲製成標本,但最終都被布朗家營救。
不少電影的續集都會比第一集遜色,但《柏靈頓2》卻更進一步!是次故事說到小熊Paddington找到一本很完美、能介紹倫敦的立體書,牠想將這本書送給遠居於秘魯的露西姨姨,但禮物不單被盜,而且牠還被當成偷書賊鋃鐺入獄,需要布朗家去證明牠的清白。
第一、二集當然都離不開小熊對家庭不離不棄的情,但第二集的設計相當精彩,故事不單連繫上一本介紹倫敦景緻的立體書,電影把小熊與露西姨姨一起暢遊倫敦的想像以一鏡到底的方式,透過翻閱立體書的每一頁倫敦美景都展示出來,可謂創意十足。
而第二集的主題就是夢想成真!小熊是次就是傻傻的帶領著一眾角色尋夢和實現夢想的一集。就算是小熊自己被迫入獄,但他仍然可以帶領大家尋夢,「論盡地」以一隻紅色襪子令囚犯衣服變為粉紅色,改變了獄中氣氛,還製作了相當美味的橙味果醬,影響了自覺不懂煮食的廚師,令大家開始提供美味食譜,將監獄變為美食天堂!而布朗一家各人都能好好運用自己的興趣,如潛水、印刷、玩蒸汽火車和瑜伽去拯救小熊。
而電影本身就很善良,就算是囚犯或是奸角,都是傻傻的很可愛,到最後他們亦可以夢想成真,連過氣名演員Phoenix Buchanan入獄後都可以把整個監獄變成他的音樂劇劇場,令自己想成為演員的夢想成真。
那麼,小熊自己的夢想呢?當然了!雖然他來不及把立體書送到露西姨姨手中,但眾人還是直接把露西姨姨接來倫敦遊覽,比看立體書更好!
筆者認為兩部電影都充滿愛、童真和喜劇感,令人心中暖暖,亦有捧腹大笑的時候,作為合家歡電影實在是不二之選;而電影亦在告訴大家,堅持著心中的良善,(有禮及不作惡)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助,夢想有一天會成真。
漫畫,與青少年的成長
編輯﹕謝芳
「你們既是順服的兒女,就不要再效法從前無知的時候放縱私慾的生活。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的,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聖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聖經新譯本》〈彼得前書 1:14-16〉
現今世代的年輕人,不是徘徊在動漫世界,就是沉迷於遊戲世界,甚或愈來愈少閱讀,就算偶而閱讀的,許多只會看漫畫。說到漫畫書,或許大家腦海聯想到的,是一本本的漫畫書,但事實上,漫畫書電子版已成潮流,就像其他電子書一樣,就算有紙媒印刷版,大概亦是為收藏所用。漫畫的電子化,加上盜版翻譯漫畫層出不窮,各類的漫畫令青少年更容易觸及,特別在不同的漫畫網站及應用程式內,無論收費或免費都是「海量」般供應。
現實上,大部分坊間的漫畫都暗藏一定程度的不良意識或性意識,例如看過《多啦A夢》的讀者,都會意識到內裡有不少欺凌事件,甚至大雄亦有多次進入靜香正在洗澡的浴室。在《蠟筆小新》的動畫和漫畫中,小新也多次露出臀部,甚至利用股間摩擦物件。故此,在漫畫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意識不良的情節。不過,是否因此就禁止青少年閱讀?筆者認為有討論的空間。或許我們不宜亦不可能完全禁止青少年看動漫,但我們卻可以教導他們如何選擇合適的讀物。本文嘗試帶出在不同種類漫畫中的文化是如何影響青少年,並推薦一些較為健康的漫畫給青少年選擇,家長亦可多加留意子女閱讀漫畫的習慣。
漫畫中的正面意識
在坊間,縱然會出現帶有不良意識的漫畫,但當中亦有一些能夠帶給青少年正面信息的作品。觀其一些比較流行的漫畫,諸如《海賊王》、《火影忍者》、《鬼滅之刃》等等,它們都是連載於日本《少年JUMP》漫畫週刊。而《少年JUMP》的漫畫通常都會有一項貫穿整個劇情的黃金法則:「友情、努力、勝利!」這個法則主導著故事的走向,內容不會脫離:擁護友情,甚或友情至上和追求不斷變強的主角,最後邁向皆大歡喜的結局。
我們會認同,如果青少年可以學習到友情和努力是一件正面的事,這也正正符合青少年需要改善的特徵,包括自我中心、個人主義、部分缺乏上進心等等。現時青少年大多為「網絡原住民」,加上疫情的影響,或許已經不懂得如何面對面社交了,而這類型漫畫非常強調友情或友誼,當中的角色可以為朋友而犧牲自己的,許多角色都是為了朋友而努力的,這帶出了一種「為他者」的倫理教導,換句話說,就是擺脫自我中心的教導。
漫畫中性與暴力
但不容忽視的是,無論漫畫內容帶出的信息多麼正面,它們表達的手法就必須細心留意,正如之前所說,不少漫畫當中都暗藏著許多不良意識或性意識。無可否認地,性意識已經融入了不同的媒體和創作,根本就令人防不勝防,何況是入世未深的年輕人。在網絡發展迅速的今天,漫畫也不能夠倖免於色情資訊氾濫,最著名的種類大概就是戀愛後宮漫畫了(即1男多女的感情生活),當然也有所謂的逆後宮漫畫(1女多男的感情生活),只是比例較少而已。顧名思義,即是愛慕主角的角色會不斷地陸續出現,而主角會與不同的異性發生曖昧的關係,甚至出現涉及色情成分的內容,如《約會大作戰》、《五等分的花嫁》等等都是感情混亂的漫畫,可能會讓人憧憬著這些關係,令到一對一的戀愛關係不再被重視。當《出租女友》這種美化援交的漫畫或動畫都受到不少的好評時,不少的錯誤的價值觀或正嚴重影響青少年的成長,特別是未來對愛、婚姻和家庭的價值和期望。
除了主要談及感情、兩性關係的漫畫,也有一些主打暴力、血腥、展露人性陰暗面等等的漫畫(部分含有性暴力),類似《魷魚遊戲》的題材,或者可以說是《魷魚遊戲》的參考資源。舉例而言,《彌留之國的愛麗絲》、《朋友遊戲》、《殺戮都市》、《進擊的巨人》,還有「海量」的恐怖漫畫,如集結恐懼、暴力、死亡、黑暗於一身等等的作品,都將暴力與人性的醜陋推至高峰,雖說當中的主角都會有拼命幫助朋友的特色,但似乎劇情中的暴力和黑暗(人性的黑暗)才是焦點。這類作品的確會影響社會上的暴力行為,葛洛斯曼的《暴力電玩如何影響殺戮行為》內亦有提及媒體及電玩傳播的暴力如何從心理學上對人造成影響,有興趣可以看一看。如套用在青少年,或許心智並未成熟、未懂得批判當中的內容便有可能受到影響。綜觀現時的教育,除了有宗教背景的學校,很少有中學聚焦於性/倫理觀念的教導。
部分漫畫的推薦
既然漫畫作為一個主流文化,又無法避免地會夾雜著不良意識,筆者選擇一種名為Lesser evil的做法:即是從眾多不良意識的漫畫中,選擇一些較少不良意識,同時內容的焦點是主要放在正面訊息身上。以下可推薦:
- 《火影忍者》:故事內容為一位失去雙親的小朋友如何透過努力,對友情的執著,最後邁向夢想,也是一個頗勵志的故事。
- 《灌籃高手》、《排球少年》:它們都是以運動項目為主軸,主角和其他角色為邁向目標而努力,內容大致是正面的。
- 《名偵探柯南》:是一套懸疑偵探並帶有少許恐怖情節的漫畫。主要講述犯人無論犯罪的手法多麼精密,主角作為偵探,都會竭盡全力找到犯人,而犯罪者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 《我的英雄學院》:故事講述一位少年面對別人的嘲笑仍努力不懈的故事,為典型的「友情、努力、勝利」漫畫。
篇幅所限,欲推薦的漫畫未能盡錄。不過,需要留意的是,縱使一些看上去只是普通題材的漫畫,例如運動、烹飪等等,都有機會充滿不良/色情資訊,如漫畫《食戟之靈》雖然是一套廚藝比拼的漫畫,但內裡的色情訊息卻佔據了大部分。故此,如何選擇合適的漫畫伴隨青少年成長,是一門艱深的學問。
明報「談天說道」,10-10-2022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二講:成長的儀式
是次分享的電影類型是「成長的儀式」。根據電影編劇指南《先讓英雄救貓咪》一書所指,「成長儀式」的故事都是關於痛苦和折磨,通常是指「人生」的外力,是「看不見的、模糊的,或是因為無以名狀而無從掌控的」,但衝擊著我們的「怪物」(困境)。[1] 而主角們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但到後來他們總得接受真正的解決方法,在痛苦中成長,而往往,他們需要改變的不是世界,而是他們自己。8月電影小組講座中,資深影評人王礽福先生以兩部精彩的獲獎電影《小丑》(Joker)及《瀑布》作為例子,為我們解釋這種電影類型。
兩部電影的主角在故事中一開始已患上精神病,但因著他們面對不同遭遇,他們成長後的結局亦大為不同!《小丑》的主角Arthur自小患上罕見的精神病,在壓力下會不能自控地大笑,但他一直都很努力,想生活重回正軌,並透過扮演小丑的工作將快樂帶給人們。但他的社區、工作、家庭不單未能支援他康復,反而令他面對更多壓迫:被欺凌及出賣,並因而失去工作。他還被三個「父親」傷害:在精神上被偶像傷害——當紅清談節目主持人Murray在節目中公然嘲諷他;親生父親遺棄他;在收養家庭中,他被養父毒打虐待,造成他的精神問題。面對著比自己更瘋狂的社會,Arthur最後發現用「以暴易暴」的方式去對待他不認同的人,是最令他舒暢,能使他跳起「小丑」舞來。
而《瀑布》中的媽媽羅品文,因丈夫有外遇而離婚,使她獨力支撐家庭,過大壓力令她失去了高薪厚職及患上了精神病,但電影中品文所處的家庭、社會都對她很友善:她的女兒小靜會與媽媽共渡康復時光;家庭傭工、病友、新工作的工友與上司等都對她很好,給予她一家支援與接納,以致品文能放下過去並漸漸康復。小靜也能從中成長,變得成熟。
兩個角色似乎最終都「成長」了,接納了自己所處的困境,但小丑卻因著缺乏愛、關懷和理解而使他走進最後的瘋狂,而品文卻因為有家人的陪伴和社會的接納,讓她慢慢好起來。筆者和礽福都認為這兩個故事都是各走極端,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沒有那麼極端的壞,亦沒有那麼理想的好,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如何可以使這世界向好的方向走,就像那塊蓋著品文家外牆的藍色帆布,只要能被拉下來,外間溫暖的光就能透進心窗。
誠邀大家透過以下連結重溫當晚講座。
[1] 史奈德〔B. Snyder〕:《先讓英雄救貓咪: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秦續蓉、馮勃翰譯(台北:雪夢千里文化創意事業有限公司,2016)。
從讓人得釋放的「異世界」看世界
如果有留意動畫、漫畫的動向,便會知道近來比較長篇大論的動漫已經逐漸減少。筆者的年代有動漫四巨頭,包括:《龍珠》、《火影忍者》、《海賊王》以及《BLEACH死神》,他們都是在日本漫畫雜誌《週刊少年JUMP》連載的漫畫。而近期逐漸增加的動漫類型都是有關「愛情」、「生活」、「異世界」等等,尤其是「異世界」動漫,作品數目達到氾濫的程度,[1] 當中的內容亦涵蓋了「愛情」、「生活」、「友情」等題材。本文將一探究竟,了解「異世界」動漫的增長原因。
有關「異世界」動漫的名稱,常常會出現:「異世界(生活/人物)」、「轉生成(人物/怪物)」等等字詞,它們大同小異,名稱總離不開這些關鍵字,較流行的「異世界」動漫如《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以及《轉生成蜘蛛又怎樣!》等等。《週刊少年JUMP》的動漫常常具備了「友情、努力、勝利」這三大要素,「異世界」動漫同樣能夠講「友情、努力、勝利」,不過形式就有點不一樣。「異世界」是指異於現實的一個世界,當中可以有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觀,例如整個世界可能只有動物或某種性別的人存在等等。
「友情、努力、勝利」的單純想法已經過時了?
事實上,以「友情、努力、勝利」作為動漫的主流價值,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它帶出來的訊息都非常正面,當讀者和觀眾全神貫注,投放大量時間在這類型的動漫時,理論上是能學習到當中的價值,亦即是:友情的重要性、努力的必要性、人能在競爭中得到勝利(圓滿結局)。如果根據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提及的戲劇模仿理論,即是在戲劇中,演員透過模仿一個理想化的人性,展現出人性應有的本質,而人是有「潛能」去學習到如此理想的人性,[2] 那麼觀看具備「友情、努力、勝利」元素的動漫,根據阿里士多德的理論,是有助觀眾成長的。
雖說「友情、努力、勝利」都是正面的價值觀,是理想的人性和倫理典範,而自《週刊少年JUMP》創立以來,當中不少的漫畫作品都一直維持著這個黃金三大法則,至今已經55年,按道理它們已經深入民心,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人們只能在「友情」和「努力」上得到成果,而所謂的「勝利」就難有收穫。
資本主義向來強調競爭、消費,甚至有人認為,黃金三大法則其實都是資本主義的成功法則。評論家杉田俊介在其著作《JOJO論》中強調:「格鬥漫畫的套路,就是一邊搭載著資本主義的欲望,透過和對手或敵人的競爭,然後看見另類的價值觀(友情或牽絆)。」[3] 雖然筆者不太同意這講法,因為動漫主角所經歷的其實正正就是沒有異化(alienation)的生活,主角都是在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的,不過,杉田俊介所談論「資本主義的欲望」,其說法亦不無道理。
在現實世界裡掙扎的年輕人
另一邊廂,日本社會正面對著非常嚴重的隱青問題。隱蔽青年的日語羅馬字拼音是Hikikomori,Hikikomori這個詞用來形容一個個體切斷了所有社會的參與,並進一步將自己關閉於一個幽禁的地方中。而隱青的主要成因在於:校園欺凌、學習壓力、科技導致個人主義興起、責任心低落等等。其實香港亦有類似的情況,他們名為「三低青年」,即低動力、低技術、低學歷。從統計上的數字來看,比較清晰的只有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在2005年發表的一份有關隱蔽青年的研究報告,估計香港當時約有6,000名隱青。[4] 在2017年也有學者提出全港約有14萬名隱青。[5] 但筆者相信,自2020年的新冠疫情開始,隱青的數目不只於此,鑑於失業率增加,找不到工作或失業的年青人,自然會更加隱藏自己。
2021年開始,內地出現了名為「躺平」或「躺平主義」的現象,意思是指年輕人出於對現實環境的失望,作出「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不如選擇『躺平』,無欲無求」的處事態度,具體內容包括「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育、不消費、不追求升職」及「維持最低生存標準」,[6] 而支持「躺平」會被視為「低欲望青年」。躺平能夠引起眾多人的認同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資本主義底下的失敗者。
請讀者留意,上文已經提及,在社會上許多人都未能在「勝利」這個範疇上有所收成,與此同時「校園欺凌」、「學習壓力」和「個人主義」已經摧毀了他們的「友情」。再者,格鬥動漫很多時都不是只談「努力」,還有「天賦」這重要元素,就如《火影忍者》中的主角鳴人由出生起,他的父親便在他身上封印了強大的力量,而所謂的「努力」,也只是看他如何運用這力量罷了。但在現實中,擁有天賦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就難以讓人產生共鳴,欠缺天賦的人可能會想:「沒有天賦,努力還有意義嗎?」
「異世界」成為了欲望的載體
當「友情、努力、勝利」都被摧毀時,就必須要有一個能裝載人們欲望的載體。現實的殘酷,恍如韓劇《魷魚遊戲》所反映的一個既荒誕,又「血淋淋」的真相。而「異世界」對於一眾平時有觀看動漫習慣的人來說,可以是一個抵制資本主義與競爭的出口。
「異世界」題材的氾濫,除了是受潮流所驅使,還因著其獨特之處而令它流行起來。「異世界」動漫之所以有別於熱血格鬥動漫,是因為「異世界」可以讓主角的人生「重新開始」,當中劇情都是由主角死後或因著某種原因去到「異世界」開始,這帶給讀者或觀眾一種盼望:「會否有一天可以被帶進異世界?我死後是否有機會進入異世界?」只要進入了異世界,一切都可以「砍掉重練」[7],不用被殘酷的現實所捆綁,不用再見到自己不想見到的人,不用再在充滿競爭的世界中苟且偷生。
在「異世界」之中,主角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整個世界都是圍著他轉,主角永遠是做重大決定的那一位,這也很符合現今世代「個人主義」的精神。其中《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的故事,就是講述主角在現實世界中走投無路,因一些原因進入了異世界,得到了特異功能,然後認真地生活下去。當然亦有些劇情是講述主角在異世界中為所欲為,它們同時也反映了一些錯誤的性觀念、倫理觀等等。
儘管「異世界」題材可以讓讀者從一個殘破不堪的人生和社會中得到釋放,但同時也有不少負面的價值觀在當中。動漫的負面訊息無疑會對社會、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8] 當「異世界」成為欲望的載體,有機會令一些缺乏深度思考和冷靜的觀眾對「異世界」過度嚮往,從而產生自殺的念頭,甚至一些無法抽離的人會將可以在「異世界」為所欲為的想法帶進現實世界裡,並因而性騷擾他人。
儘管如此,「異世界」題材作品也有其正面作用,它能夠讓觀眾從殘酷的現實之中掙脫出來一陣子,甚至可以將自己的欲望投放在動漫當中。事實上,「欲望」一詞在用法上是中性的,並不是一個特別負面的詞語,當然,欲望在我們罪性的扭曲下,被消費主義控制了我們許多的欲望,有人會選擇縱慾,也有人選擇禁慾,拒絕受欲望支配。[9] 上帝把欲望安置在我們心中並不是為了令我們成為資本主義的奴隸,而是希望我們不僅僅為滿足於現狀而生活,更要為榮耀上帝而生活,也要讓自己不斷地追求上帝。
作為牧者、家長,我們不應或無法阻止青少年或自己的子女觀看動漫,但要以適當的正面教導、真實的同行代替責罵,因為他們可能已漸漸地被顛倒是非的價值觀改變和摧毀。網上流傳過一篇新聞是這樣的,日本一位青少年的媽媽在整理兒子的房間時,發現兒子有很多以「女僕」為題材的色情刊物和漫畫,該媽媽以便利貼貼在刊物上溫馨提示兒子:「你還真是喜歡女僕呢!現實中可不會有女孩子無條件地用身體服侍你噢。不過媽媽不會生氣的,但是時候認清事實了。」現實縱然不如意,但總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待著發生。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這樣說道:「我們不安的心惟有在祢裡面才能得安息。」
(原文於2022年8月31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1] 蛛思CHOOSE:〈2021人氣異世界動漫排行!及轉生題材熱潮下,潛藏的社會隱憂〉,Medium,2021年4月23日,網站:https://medium.com/choosebp/2021-異世界新番-轉生穿越動漫-排名-dc86c7402f94(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7日)。
[2] 司徒立:〈模仿、抽象與仿真〉,《二十一世紀》,第58期(2000年4月),頁95–104,網站: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058-200003020.pdf(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7日)。
[3] 杉田俊介:《JOJO論》,彭俊人譯(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21)。
[4] 陳康怡、盧鐵榮:《青年、隱蔽與網絡世界:去權與充權》(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0)。
[5] 〈破迷思結構隱蔽青年現象〉,明報升學網,2020年4月15日,網站:https://jupas.mingpao.com/院校資訊/破迷思解構隱蔽青年現象/(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17日)。
[6] 陳明輝、張昀徽:〈中國大陸「躺平主義」的興起與影響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9卷,第9期(2021年9月),頁117–125。
[7] 「砍掉重練」是打機術語及網絡潮流語,有放棄現有的、另尋方案、重新開始的意思。
[8] 洪雲:〈探索日本動漫對世界的影響〉,《商業故事》,第11期(2016年),頁140–141。
[9] 貝爾二世〔D. M. Bell Jr.〕:《欲望經濟學: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基督徒應該懂的事》(The Economy of Desire: Christianity and Capitalism in a Postmodern World),鄭淳怡譯(新北:校園書房,2022)。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一講:英雄的旅程
電影,可以按很多不同方法分類,而根據荷里活知名編劇Blake Snyder在解構電影劇本的書籍《先讓英雄救貓咪》系列中,以故事類型作為分類方式,他將電影分為十大類:屋裡有怪物、英雄的旅程、阿拉丁神燈、小人物遇上大麻煩、成長儀式、夥伴情、犯罪動機、傻人有傻福、精神病院及超級英雄。而電影小組邀請了資深影評人王礽福先生為我們逐一講解。而於6月講座中打響頭炮的,是近期的科幻動作爽片[1]《超時空亞當計劃》(The Adam Project),再加上曾獲多個獎項的文藝片《浪跡天地》(Nomadland),它們都屬於「英雄的旅程」這一類別。
礽福認為「英雄的旅程」也可稱為「尋羊的冒險」,以下為其特色要素及解說:
三大要素 |
解說 |
旅途 |
主角在其旅途中要有所成長,而途中常會有「程咬金」出來攪局; |
團隊 |
主角有夥伴,其特質、人生態度等可以指引及影響主角; |
獎賞 |
原始的願望或目標能於最後達成。 |
而電影故事也有其「基本法」,按Snyder的分類,可分為三幕十五段。以下架構表,以《超時空亞當計劃》試作分析:
三幕 |
十五段 |
電影《超時空亞當計劃》的劇情 |
I 介紹人物和前提 |
|
時空飛船從右向左穿梭時空。 |
|
未來快來了,要快點預備。 |
|
|
介紹少年亞當體弱、被欺凌,他與母親關係緊張。中年亞當不喜歡少年的自己。 |
|
4. 觸發事件 |
少年亞當遇見從未來回來的中年亞當。 |
|
|
自我掙扎,二人是否互相合作? |
|
II 遭遇危機和抗爭 |
|
中年亞當出手救被欺凌的少年亞當。 |
|
亞當與父親母親的關係緊張、不好。 |
|
|
很多追捕及打鬥等特技場面出現。 |
|
|
妻子犧牲自己,兩個亞當回到2018年找未死的父親。 |
|
|
未來獨裁者聯合以往的自己對付三父子。 |
|
|
三父子相遇,中年亞當對父親產生怨恨。 |
|
|
年少亞當幫中年亞當化解對父親的怨恨,父親也領略到兒子需要自己。 |
|
III 解除在前提中呈現的危機 |
|
兩個亞當合力炸毀時間旅行儀。 |
|
父親加入,獨裁者死亡,三父子復和。 |
|
|
亞當重新遇上妻子,從左向右走向未來。 |
電影《超時空亞當計劃》表面是以時空穿梭為題材的特技電影,但實際上其主題卻是主角跟父母和自己復和。中年亞當與少年時的自己傾談,面對及細心去了解自己、最後欣賞自己;他更鼓勵年少時的母親,對自己多說出心事、亦了解到自己對父親的憤怒,其實是對他的思念,打破了大家之間的隔閡。
由於文章篇幅有限,鼓勵大家透過以下連結重溫當晚講座,更清楚地了解兩套電影的分析。8月會再繼續與大家分享另一個電影故事類型!約定你!
[1] 爽片是指能迎合觀眾口味、整體劇情較刻板、以動作為主、燈光音效強的影片。
《夢想期限tick, tick... BOOM!》
—— 行動勝過空談
Jonathan還有一個星期就到30歲生辰,眼見身邊好友在事業上都有點成就,而他卻仍在音樂劇創作及事業的路途上掙扎,所以,他以30歲生日作為自己夢想的一個期限。他盼望作品能獲人賞識,就在生日前夕,他的音樂劇作品Superbia獲得了一次展示作品的機會,但他還有一首歌曲未完成,他因缺乏靈感而遲遲未能動筆。而在巨大壓力之下,更使他的友情與愛情,產生了裂痕和矛盾。
這套音樂劇是音樂劇作家Jonathan Larson的半自傳,改篇自同名的百老匯音樂劇。它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2021年最佳電影之一,亦獲得多項提名,包括第79屆金球獎音樂劇或喜劇類最佳電影的提名。另外,演男主角的Andrew Garfield亦憑此片榮獲金球獎音樂劇及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美國百老匯音樂劇與香港的音樂劇創作模式不同,製作過程相當漫長,就如故事中的Superbia音樂劇一樣,就算編劇、音樂的曲詞編都由一人包辦,當中都要經過無數次的修改,也未必一定能於「外百老匯(Off-Broadway)」上演,這個劇場恍如香港的小劇場。由於競爭十分激烈,劇作家、作曲家需要先請樂手和演員於一小型場地展示作品,並邀請投資者及行內評論家出席欣賞,如作品能獲得好評及投資者的青睞,才能有資金正式製作。在百老匯,藝術家隨處可見,若要成功被人賞識,就必需要行動,不斷嘗試、失敗再嘗試,作品經過千錘百鍊,才能有機會被人發掘出來。
Jonathan為自己的夢想設下期限,令自己每一步都向夢想邁進,他在其中感覺到自己生命的短暫。Jonathan作品數量不算多,但意念創新。他最後一部音樂劇《吉屋出租》(Rent)於90年代率先探討多元文化、愛滋病、LGBT(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濫藥等議題。但他在《吉》劇首次預演前一天,因遺傳病馬凡氏症候群而病逝,終年35歲。及後,《吉》劇被追頒東尼獎的最佳音樂劇、最佳音樂劇編劇及最佳原創音樂等獎項,並於同年贏得普立茲戲劇獎。
在生命旅途上,人們總不免會和身邊的人比較。當看到身邊好友都出人頭地、置業升職,而自己卻仍在原地踏步,甚至還面對經濟拮据、要和所愛的人分開……有多少人能如Jonathan般堅持下去呢?每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為信仰、為家庭或為自己的夢想也好,能為自己真正想追求的努力過,哪怕最後成績未必達標,但都總算不枉此生吧!
《瀑布》(The Falls)
——傾聽、信任與體諒
羅品文與丈夫離婚,獨力照顧女兒王靜(小靜),二人仍居於舊居。由於小靜班中有人確診新冠肺炎而在家隔離,與母親一起的隔離生活關係緊張。公寓外牆在進行修補工作,一幅藍布遮蓋了窗外陽光,令家中生活更為壓抑。品文逐漸有幻聽幻覺,患上思覺失調,不單令家中失火,更被送到精神病院作短期治療。女兒被迫處理家中財務問題,亦開始主動理解母親的病況,兩人開始了新生活……
因著疫情,迫使家人於有限空間中日夜相對,導致家庭關係緊張,實在是不少人現時的生活寫照。電影以此背景作為開始,能拉近觀眾與兩名女主角的距離。故事內容發展從容不迫,慢慢築起了兩母女的矛盾和似是而非的懸疑感,叫人屏住氣息追看劇情發展。電影除了獲得第58屆金馬獎11項提名外,更勇奪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此片亦為導演鍾孟宏繼《陽光普照》後的另一部作品,連續第二年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
獨力難撐 沒法舒展
媽媽品文一直在撐著這頭家,獨力面對經濟、工作、情感等的壓力,無法疏導,導致情緒病的爆發;而小靜因媽媽病倒,而要獨力照顧家庭。面對財政壓力,她並沒有要求曾拋棄她們的爸爸幫助,在她不知如何是好之時,長期照顧她家的彩姨不收分毫的幫助,使小靜感到被愛和支持。
藍布與瀑布
電影很巧妙利用覆蓋公寓外牆作防水用的藍布作為患精神病的隱喻,在房子內的人看的光也是藍藍的,充滿抑鬱感。但當工程快要完成,藍布被拉開了,光能透進來時,整個房子回復生氣。另外,電影亦提到品文的幻聽來襲時,出現的聲音是瀑布聲,整個人被「轟轟」的聲音覆蓋著。而小靜就在整個過程中理解、聆聽媽媽,直到最後更體會到瀑布聲來襲時的無助。
體諒令人抒懷
我們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去坦白說出自己的過去和心事,而當事情被聆聽、理解和體諒,則會使人感到被接納。劇中陳主任在聽到品文的過去後,回應道:「每人也有難堪的過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未來會怎樣,也沒有人知道。」實在,我們誰也不比誰強,將來我們自己又會否遭到打擊、會否遇見難以承受的事,誰又會知道?
電影中各人物不慍不火的表達,似乎在叫觀眾好好去聆聽、體諒、相信別人。最後,小靜到溪邊玩水遇險,觀眾只能從品文的反應看到小靜獲救;對於這個結局,網民眾說紛紜,對於小靜是否真的獲救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不少網民質疑母親看到的只是幻覺,有的則有別的看法。而筆者自己,一早就相信品文已康復,對她所見的資訊是否幻覺,並沒有懷疑。你呢?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擊敗拖延、惰性、完美主義,讓行動力翻倍的高效習慣法則》
作者:高原
出版地:新北市
出版: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光體文化)
出版年份:2021年
又是一本說服人去行動的書!這本書到底有甚麼特別?作者認為要明白行動力,必須先去思考行動力是怎麼一回事,他教授「行動力」課程多年,提出把課程命名為「顛覆式思考」,「因為行動是一門思考課,不僅涉及思考的技術,同時還是『高效思考』『高效決策』的產物」,先從認真思考開始,從而啟發人作出改變,再去明白如何產生「有效的行動」以及如何持續下去。
既然行動力取決於思考,那麼人們到底要認真思考甚麼才不會落入「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的困窘?思考的第一步是人們必須先承認,即使有偉大的抱負或理想,未能實踐並不是「時也命也」,而是自己一手做成,然後,再去思考「為甚麼別人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卻做不到?」
書中點出了其中一個阻礙人們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人們要求過高,完美主義有時促使理想與現實脫節。作者分享到有一位電影公司的技術主管,即使他懷著熱情,認真地投入工作,但這位「技術聖徒」最終還是被辭退,原因正正出於「他對拍攝技術的細節要求高標準」,導演卻不希望技術工作多於整個電影拍攝期的三分之一。大家或許會替這位細節大師感可惜,無奈身處現實世界,一般來說公司都需要計算成本與效益。費城某間獲獎無數的設計公司,其設計部的主管受訪時分享到公司如何與現實妥協,當中反思到「完美主義」這問題,他表示公司之所以成功,在於內部奉行「反完美」主義。作者也提到在創業過程中學習接受「不完美」,不再把過於沉重的壓力加諸自己和團隊身上,他指出「必須立足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現狀的目標,並且要靈活的執行。」
作者並非反對「有要求」,只是強調要採取行動改善缺點,平衡理想與現實。人們有理想固然重要,但也要腳踏實地,作者分享到自身創業的故事,他一心想做「幾百萬美元」的大生意,但在這之前必須解決溫飽問題,追求夢想的同時,必須先成為一名實戰派,因為任何做不到的想法都是毫無價值的。一個實戰派需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理想,但也要明白自己的限制,明明是一隻跑得快的白兔,若硬被人或自己強迫去學游泳,除了沮喪,相信找不到其他詞彙去形容。作者提到科學家發現人類從體型到機能,從性格到情緒,從智商到情商,有四至五百多種優勢,每人強弱點不同,「要獲得一定的成就,就得發揮自己的專長,多想想自己的優點是甚麼,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自信。」這樣才有助自己獲得成功。
不是只有完美主義才會使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基於篇幅所限,今次只為大家介紹作者在這方面提出的觀點及經驗。
從電影看社交媒體創造的豪華詐騙
——《Tinder詐騙王》、《創造安娜》及《FYRE:國王的豪華音樂節》
近來在網上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的兩部令人震撼的詐騙記錄片電影《Tinder詐騙王》(The Tinder Swindler)及根據一《紐約雜誌》報道文章改編的劇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它們分別講述一名以色列男子Shimon Hayut 冒稱鑽石大亨Lev Leviev的兒子Simon Leviev於歐洲不同地區發生的情騙騙局,以及一名俄國女子Anna Sorokin 冒稱德國富商女兒欲於美國紐約打造藝術中心的過程。由於本文想與大家談論更多有關社交平台的影響力,不得不提另一部紀錄片電影《FYRE:國王的豪華音樂節》(Fyre),記錄了一企業家Billy McFarland為其應用程式進行了一場擁有超級成功的網絡宣傳, 但最後演變災難性失敗的音樂節,最終更被告欺詐及虛假陳述等罪。
動動手指就可在Tinder接觸「王子」
我們先說說《Tinder詐騙王》中的偽鑽石大亨之子Simon。Simon擁有公子哥兒的外表,在交友應用程式「Tinder」中上載了許多他駕駛名車、乘坐私人飛機,出入高尚派對等相片,以顯示他貴族身份的憑證。每當流連在Tinder的女士動動手指想去認識他時,他就會立即用即時通訊工具WhatsApp回覆,並相約該女子到極高級的餐廳用膳、坐私人飛機到別國遊玩開派對,更會常常於WhatsApp對女子噓寒問暖及送花送禮,到認識一段時間後(片中他認識女子的時間,從一個月到一年多不等),更會誘使女子租屋,使她認為Simon和自己已到了成家立室的階段。
然而,這位「王子」給女士們感到他的生活非常忙碌,因為要常飛去不同的國家處理業務,但他實在是飛住別國去見其他的受騙女士,而Simon對其他女子付出的巨額金錢,其實是由之前認識的女士去支付的。這就是類似我們常聽到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這類的騙局就是把騙來的金錢先給點甜頭予下一位受害者,令她覺得自己得益,而開始肯於騙局中投進金錢。Simon就是在騙局中以上一位被騙女子的金錢去豪花在下一位女子身上,但一到「談婚論嫁」的階段就會有「意外」發生:鑽石王子被敵人攻擊及受傷,要飛住另一地方避難而一時間沒有資金供應,短期內需要大筆金錢以助他逃離險境!他的女友們當時萬萬也猜不到為自己未來丈夫在「危急時」刷卡、送現金,實在是在幫他去欺騙下一個在Instagram(IG)認識的受害女子。
對於像Tinder這類交友應用程式根本與社交媒體無異,在2020年,它有7,500萬用戶 。根據2017的資料,平均用戶每天會查看11次賬戶,並瀏覽該平台約90分鐘,當中大多為16至34歲的年輕人。[1] 電影中的幾位女事主,她們在Tinder中想找到伴侶,她們會把自己想別人知道的資料、相片放上去,希望可以吸引到喜歡自己或與自己志趣相投的男性,同時間,她們也在不停地「滑動」(swipes)螢幕去尋找自己喜歡的人。同樣地,情場騙子也會放上吸引女性的資料,如稱自己是富豪之子、鑽石王佬五(即事業成功的單身男子)、肌肉型軍人等,靜候女性向右swipes – 達至配對成功,進行下一步對話及邀約見面等接觸。
事實上,男士、女士想尋找伴侶都是很正常,但在網海中所見的對象大都是被美化了、只看到他/她的片面,在沒有深切了解其背景、品性等,就輕易投放感情、金錢,就極易傷心又破財 。
嚮往於IG 向別人呈現美好的一面
而於《創造安娜》中的Anna,我們不知故事多少真實多少虛假,但Anna及故事中不少角色都熱愛於IG這社交媒體,並喜歡在其中呈現自己美麗、享受人生、於派對中極具社交魅力的一面。而愛上與Anna交往,並相信她是出自名門的人,都是被她花錢的能力及她生活的氣派所吸引,認為跟著她就可以免費享受極盡奢華的日子及服務,更可以拍照到IG向朋友炫耀一番……但他們都沒有想真正想了解 Anna的背景及她的行事作風。
無論Anna是為了奢華生活,五光十色的紐約名人生活或真的要建立她夢想中的藝術俱樂部和基金會也好,她的計劃最終都沒有實現,而在遭人拆穿她的大話後,她要面對審訊,但過程中,她對自己衣著的形像比出庭看得更重要,她甚至因為不喜歡某件衣服就乾脆不出庭!更有人為她的衣著在IG開了一個名為annadelveycourtlooks 的賬號,[2] 當時吸引了多逹3,800 位followers。[3]
有不少報道指出社交平台能使人更自戀,別人的讚好令腦海產生多巴胺而更迷上上載更多吸Like的帖文,產生多巴胺獎賞系統。不少人在Facebook、IG分享自製的美好人生,還互相比較,要呈現自己比別人更美更好,更吸like的形象。[4]為此,人們可能會修圖,把瑕疵拿走,甚至自製不實的情景來令人更為羨慕。Anna的極端自戀,要自己感覺良好,不單要在IG中不斷出帖文呈現美好、顯視自己活躍於社交,也同時缺乏同理心去利用別人為自己不停付出,為自己創造的「夢想」而不停犧牲別人。
網紅的銷售威力
至於《FYRE:國王的豪華音樂節》中造成最後有6,000位年青人被網上宣傳所吸引,一開始就是一批名模及歌手,於社交媒體中瘋傳了他們在將要舉行音樂節的島上拍下的性感及享樂相片及短片。其後更以巨額酬勞聘了全球400位知名網紅、模特兒、藝術家等,於網上同一時間進行社群網紅宣傳活動(social influencer campaign),在他們的社交媒體上貼上一片橙色方塊及帖文,邀請網民參與Fyre 音樂節。不少網民被宣傳中的美女如雲的照片、高級帳幕及遊艇連私人廚師等豪華居住套票所吸引,門票於極短時間內售罄。
銷售及宣傳雖然成功,但背後的領導及製作團隊並沒有能力實踐宣傳中所列出的項目,不單難以顧及超額預訂及提供網紅免費住宿的承諾,以颶風救災用的圖頂帳篷來充當「豪華別墅」,而場地更如荒島般缺乏基本衛生設施及飲食供應……最後,他們的客戶甚至連回家的航班都沒有!
產品品質要兌現、要有保證,當然是企業總裁要擔當的責任,但網紅所銷售的產品,他們不應只是收款去宣傳。在他們拍攝時、上載宣傳時,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替甚麼公司、產品去銷售?《FYRE》影片中一名早就察覺他們計劃有問題的金融家Calvin Wells提出:如他買了門票,他一定會控告每一個幫忙宣傳的名人,因為這批名人正正造成了人們誤以為他們都會出席音樂節的樣子,造成了在網絡上極大迴響。此外,亦有律師亦在影片中表示,如網紅在社媒上貼出一張照片,而當中沒有標註「這是廣告」(#advertisement),就要負上一定的責任。
成也社媒、敗也社媒
騙子們的成功,在於他們善於利用社交媒體去呈現完美的一面去接觸受害者,而網民如果帶著愛奢華、虛榮、跟風的心態,不加細察就趕著要享有獨特待遇,嚮往成為美好的一份子,搶著要有網絡影響力,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就會容易迷失,被牽著鼻子走。
只要我們清醒一點去看社交媒體,明白到這一切只是呈現一部份的他/她,甚至是被美化了和扭曲了,單靠這些,我們不能看清一個人或一些事件背後的全部。如要了解更多,就更要用心去查證。
如《Tinder詐騙王》中,Simon在Tinder中不停上載的行蹤,其實他也不停的在洩露他的行蹤及線索給受害者,他在「逃難」當中仍可以繼續享樂?受害的女子們最後就是透過社交媒媒體去連成一線,再比對Simon相片的行蹤而推論出他正在欺騙著大家!
而關於Fyre音樂節,Calvin一早便看穿其中的謊言及不合理處:不付款給服務供應者、給雙倍報酬作網紅宣傳費、音樂會場地並非在私人島嶼等…… 縱使他於社媒網站推特開了 “FyreFestivalFraud”(Fyre音樂節騙局)賬戶來揭發事件,但結果沒有甚麼人看到,大家仍然沉醉於網上排山倒海的美好謊言中,繼續期待這豪華騙局,直至真的身處其中,在荒島中沒水沒電沒食物沒容身之所,才知自己中了網騙。
結語
網絡、社交媒體是中性的,它們的善與惡取決於使用者。當然我們不應以作惡的心來運用它們,但在結交網友、消費購物、瀏覽時,我們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以防範被隨街跳的「蛤乸」壓傷或賜下死亡之吻。
[1] “6 Reasons Why Tinder Should Be Treated As Another Social Media App,” Hot In Social Media, last modified June 15, 2017, https://hotinsocialmedia.medium.com/6-reasons-why-tinder-should-be-treated-as-another-social-media-app-4eee916b1d71.
[2] “annadelveycourtlook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nnadelveycourtlooks/.
[3] “Post from annadelveycourtlooks,” Instagram, last modified April 29, 2019, https://www.instagram.com/p/Bw0AqVOlDTs/.
[4] 思南.艾瑞爾:〈臉書為何只有「讚」?研究:「讚」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到快樂和「被認同」〉,天下文化,2021年4月28日,網站:https://bookzone.cwgv.com.tw/topic/21251(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8日)。
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
由於疫情,我們暫沒有機會到戲院看電影,相信喜歡電影的朋友們都會忍不住透過OTT服務系統(即透過網際網路直接向觀眾提供的串流媒體服務),如Netflix、Disney+或Apple TV+ 等串流平台觀看電影。電影小組剛回歸,我們大多會挑選可於Netflix觀看得到的電影,與大家透過Zoom來討論電影。 但當然,我們更期盼疫情快點退去,能與大家面對面分享及討論電影。
背景資料
是次與大家討論的電影《千萬別抬頭》, 不只於Netflix播放,Netflix更獲得了該片的發行權。而由於新冠肺炎的出現,令影片於美國的拍攝被推遲,亦令影片在電影院上映的情況受到局限,票房並不理想。但電影在戲院上映短短不足一個月,隨即被放上Netflix播放,因著網絡的便利,電影於去年聖誕檔期於平台播放,首兩週已有超過一億小時的收視率,也創下了Netflix 有史以來所有電影的每週最高收視率的新紀錄,放映後的 28 天,它成為了Netflix 上觀看次數第二多的電影。
我們先說說電影的編劇、導演及製片人Adam McKay。他是美國出色的電影製作人,於2015及2018年編劇及執導的《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及《為副不仁》(Vice)兩電影,分別都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五項及八項提名,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提名,而《沽注一擲》更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而《千萬別抬頭》亦於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四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它還獲得了四項金球獎提名,包括音樂/喜劇類的最佳影片的提名,以及六項影評人選擇大獎(Critics' Choice Movie Awards)的提名,當中亦包括了最佳影片。
McKay 是一位非常幽默和說故事的能手,能善用戲劇節奏、配樂來豐富電影的一位導演。他近年對氣候問題日益嚴重感到恐懼,並觀察到媒體對此沒有相應的重視,在某些情況下更是否認它的發生。 McKay認為情況非常可怕,但同時又荒謬及可笑。在 M他的電影《為副不仁》上映後,有美國傳媒人David J. Sirota找他創作一部末日電影探討氣候變化。而兩人在交流的過程中,都發現沒有媒體去報道氣候危機的事情,而Sirota隨口說:「情況就像一顆彗星正朝著地球飛來,但卻沒人在乎它將會殲滅我們所有人。」而McKay 就將「彗星撞地球」這比喻成為《千萬別抬頭》的故事核心,將電影以喜劇的調子,混合災難和恐怖片的元素來呈現。
以彗星來比喻氣候危機
電影的內容,大家於網上就可以輕易看到,本文就不必多說。但在看電影的同時,我們自己又有沒有覺得也被罵了一頓?在笑電影荒謬之同時,又有沒有覺得我們全都十分荒謬地做著相同的事情?同樣對環境污染所引起的氣候危機作出不聞不問,持「聽到都當聽唔到」、「都未殺到埋身」的取態?
筆者理解,的確我們對很多比較「埋身」的事,會採取比較緊張的態度,但面對會令全人類都一同走向絕境的氣候危機,如果仍採取「唔關我事」的態度,企業仍然只顧著賺錢,完全沒有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而地球公民又只貪圖便利而絲毫沒有實踐環保的責任,那實在和電影中那群以為不抬頭向上看就不會見到彗星正向我們撞來的人們一樣。雖然我們不像電影人物一樣,能計算到地球甚麼時候會被摧毀,人類會被滅絕,但我們實在也不能排除現時的極端天氣、疫症大爆發,也是地球生態正向我們「回應」、甚至「報復」的方式。
另外幾個令人深思的地方
故事兩主角Kate Dibiasky (Jennifer Lawrence飾)及Dr. Randall Mindy (Leonardo DiCaprio飾)在面對這災難有著共同的方向,但面對媒體、網絡,一人以強硬的方式去表達,一人就學會了看人眉頭眼額;兩人要走的路,有著不同的發展。兩人在面對總統、官僚後,年青的準博士生Dibiasky ,在電視媒體面前率直地大罵主持人不當彗星撞地球是一回事,而Dr. Mindy 就比較能按捺得住地應對傳媒。Kate之後就被網民塑造成火爆分子,而忘卻她對著鏡頭吶喊的重要事情。而Dr. Mindy 能迎合著媒體所需要的輕鬆、娛樂性,但奈何會認真對待的人,又有多少?
對於個人利益方面,女總統Janie Orlean (Meryl Streep飾)及科技公司BASH 的執行長Peter Isherwell (Mark Rylance飾)兩人的自私實在也代表著不少真實的境况。作為總統、公僕,應是以大眾利益作為依歸,但卻以總統選舉的勝利作為最大利益;另一邊廂的Isherwell,叫停了最初炸毀彗星的行動,為的就是要取得彗星內價值以數萬億計的稀土元素。如將之連繫到現時的大企業,真的不知有多少公司明知末日將至,仍大肆破壞環境,為的就是價值不菲的能源、礦物,繼續為自己的利益而破壞大家的將來,繼續今朝有酒今朝醉。
而Dr. Mindy 在宣告彗星威脅的過程中,曾一度迷失。他陷入於成為公眾關注人物的虛榮當中,甚至與清談節目The Daily Rip 的主持發生婚外情。但到最後,他在迷失中回頭,因為他終於醒覺到繼續讓大家「娛樂人生」下去,大家都不會正視彗星即將撞毁地球的事實。而在死前的一刻,他回到太太身邊,與家人及有共同理念的朋友、家人,一起吃著飯去面對世界的終結。
這不禁令筆者去細思……如到了死前的一刻,自己會想和誰一起面對?
雖然電影的調子是喜劇,但裡面的內容是極為真實及沉重的,它以荒謬的方式去令我們面對人類即將來臨的終局,而大家卻仍然未醒……仍然在追尋一些不打緊的事,不抬頭面對「氣候彗星」的來臨。嗯,這電影真有意思!
《我的八爪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
察看受造物的奧妙,亦不可忘記保護環境的責任
電影工作者Craig Foster因為面對不了高壓的電影工作,有情緒問題,亦自覺未能做好爸爸的角色……於是他決定做出改變,重回他自小常到訪的海洋。Craig在潛水時注意到一隻特別生物——八爪魚,透過每天的探訪,他們之間培養出信任和感情,Craig見證牠被帶紋長鬚貓鯊襲擊而失去觸手、康復了過來,亦看到牠再次被鯊魚攻擊時,可以靈活應對、有所進步。八爪魚最終在生產大量卵子後,身體自然凋亡,成為其他魚類的果腹之物;而小八爪魚則在水中靜靜成長。這經歷使Craig感到自己的兒子亦能透過與大自然接觸而成長,變得有自信及溫柔。
電影為Netflix首部南非原創紀錄片,亦奪得今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及不少重要的紀錄片或攝影方面的獎項,電影的拍攝期歷時10年之久。Craig習慣了每天自由地在這3D的海底森林中暢泳,對攝影又重拾熱情,四處拍攝如科幻世界的海底景像,他被一隻八爪魚的古怪行為(實在是充滿智慧)所吸引。他發現由初見時陌生到大家「出手」接觸,再到建立信任,每一幕都使人感動,而Craig亦慢慢發現這生物的非凡之處。
八爪魚的外觀多變,可以因應需要而變為多刺或平滑,頭上能長出角,皮膚可以隨著環境改變顏色、質地及紋路;行動上,牠可用噴射、爬行或游泳的方式移動,亦可將身體擺成岩石一樣,使用兩觸手來當腳慢慢行走移動;在遇襲時,牠甚至可以吸起貝殼成為盾牌或組合成偽裝盔甲、騎在鯊魚背鰭上或爬上水面來避開捕捉……其靈活度充份反映著創造者的智慧。
這小生命也教導了我們,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可以保持好奇心去認識新的人和事。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面對生命的難關,累了、受傷了就休息。生命短暫,但也可以很有意義。
我們既是「萬物之靈」,亦同時也是上帝所創造的各類生物之一,在這個世界中,實在要放下自己,細心觀察,才能好好與其他同樣是受造物的生物相處,就像Craig跟八爪魚能好好相處一樣。雖說我們在世界只是過客,但我們存在於神所創造的世界,實在不能漠視保護環境的責任,如把地球搞得烏煙瘴氣,要下一代來承受惡果,我們辜負上帝交給人類管理大地的職份,如何向祂交賬呢?
《醫生怎麼還不來?》(Toc Toc)
——接納與同行,再困難的事也能面對
電腦預約系統出錯,把一群患有強迫症的病人安排在同一時間接受診症,而醫生亦因為航機延誤,未能準時出現,令這六位病人都在候診室等待,被迫忍受彼此的怪僻。在等待中,各人的強迫行為引起了誤會,亦產生了交流。最後,在未等到醫生到來的情況下,他們決定先來個臨時自救之夜。
這輕鬆搞笑的西班牙電影改編自法國同名的劇本,內容關注強迫症患者。電影讓我們看到這六名患者的日常生活,他們大多被自己不由自主的重複行為所困擾,甚至影響到社交或被人誤會,所以他們來到帕洛梅洛醫生的心理診所治療。他們的情況有清潔僻、強迫計算僻、儲存物件僻、反覆檢查僻、物件擺放整齊僻、從不踏在線上、重複說話或忍不住說髒話(妥瑞症)等奇怪習慣。
不由自主的重複行為
上述的習慣,如果不是做得過多或失控,其實是一些很不錯的習慣,甚至是強項:清潔整齊、清楚計算、節儉、行事小心等……但相關的行為做得過多,其背後原因可能是因為一些強迫的觀念、憂慮或不安,令大腦形成自動迴路的狀況,不由自主地做出重複行為。
雖然是喜劇,但電影並沒有羞辱強迫症患者。電影讓觀眾以輕鬆的心情去接收患者日常要面對的尷尬及孤單。故事始於誤會,但大家卻由最初不能互相接納,甚至也不接納自己,羞於與人分享自己的困擾,然後慢慢做到了病友間的聆聽及鼓勵,他們最終都勇於說出自己的境況,甚至願意互相幫助,支持對方去改善病況。
專注力的轉移
改變習慣豈能一朝一夕?但他們卻願意嘗試,即使經歷失敗,他們卻發現了「轉移專注」,即大家在互相幫助的情況下,把專注力放在對他人的關心而非自己,從而減少病發的次數。在這經驗中,大家也能體驗到在幫助別人時,其實也在幫助自己。走在一起,就能一起經歷及一起發現,並數算改善了的情況和次數。
各人都會面對困難,但有同行者一起走、互相支持,我們就不會再單單看著自己的困難了。
《金屬之聲》 (Sound of Metal)
——歸回安靜的旅程
內心極憤怒的重金屬樂隊鼓手Ruben與女友Lou於巡迴演出的路途中,他的聽力突然迅速下降至失聰程度,不能恢復。巡迴被迫暫停,Ruben更被安排入住教會開設的聽障人士互助社區,學習成為聾人及活在「安靜」裡是他的功課。即使做得不錯,但他更想挽回事業及女友,所以他變賣了所有,植入了人工耳蝸,欲回去找女友及回復以往的生活,但……
受疫情影響,電影《金屬之聲》未能於香港的戲院上映,讓觀眾在環迴立體聲中感受主角的聽力變化,這是極為可惜的。因電影不單獲奧斯卡金像獎多項提名,更奪得最佳剪接及最佳音效,其音效能帶觀眾進出主角的世界,感受他聽覺的變化,這有助理解角色的心路歷程。而片名《金屬之聲》中「metal」一字所指的不單是主角的重金屬音樂風格,還有他在植入人工耳蝸後,所聽到被扭曲、機械式、嘈吵和刺耳的聲音,與他之前所聽到的不再一樣。
未能接受現況、不惜一切追求
本片是公路電影,Ruben在人生頗如意時遭到磨難——失去聽覺,藉著事件讓觀眾了解到他的經歷及原生家庭。互助社主持人Joe要他學習安靜,當感到躁動不安時就把想寫的東西寫出來,這似乎是一種操練,要安靜,就要把心中想到的,以筆代口一一傾吐出來。當Ruben不接受現況,欲回歸以往與Lou所過吉卜賽人四海為家的生活,Joe提醒他:「地球會繼續轉動,而且可能是個很殘酷的地方,但對我來說,這些靜止的時刻,那個地方,是上帝的國度,而那個地方絕對不會遺棄你。」
Ruben其實有能力可為聽障社區的未來計劃帶來貢獻,但他看不見自己對這社群有多重要,只想快點到外邊「世界」尋回自己的價值。這就像我們總是看不到自己有多好,總想追求沒可能得到或已改變的事物。於Joe眼中,Ruben的追求根本就是毒癮以外的另一種「癮」!
能安靜在神手中是最為幸福
我們或許都很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並奮力追求心中的目標或夢想,但電影提醒我們在混亂嘈雜的世界中,所聽到的聲音可能會加增我們的不滿足和不安。相反,若能找著心中的寧靜,並知道自己在神手中且不會被遺棄,這種幸福才是最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