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Me Before You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6/10/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最近和太太看了一套改篇自一本小說的電影,Me Before You(《遇見你之前》),電影院內觀眾的反應十分好,有時笑個不停,有時亦有低頭啜泣。

故事很簡單,話說一位傻大姐為了生活,雖然沒有接受過護理訓練,卻硬著頭皮去應徵照顧一位富二代。這位富二代從前過著奢華生活,年輕俊美,亦熱愛運動,但因一次意外,導致神經受損,頸項以下癱瘓,要坐在輪椅上,長時間被照顧。因為健康日漸轉壞及痛苦難當,他希望以安樂死來終其一生。

女主角接觸他後,溝通漸多,以其活潑性格溶化了病人緊繃的情緒,而且,更日久生情。滿以為可以用愛來治癒痛苦,豈料他始終如一,堅持以安樂死來了結餘生。

橋段就是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加 Intouchables (《閃亮人生》)。幾位主要演員演得好,加上靚人靚景,故事簡單,所以大受歡迎。電影值得討論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誰掌控生死的問題。他要以安樂死結束生命,並也獲得批准,在瑞士執行意願,但其實安樂死這個議題,就算於民主文明的國家,都未有一致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在許多地方,自殺是違法的,但為甚麼安樂死卻可以呢?

跟著是主角覺得自己沒用,所以用死作為解脫,問題是沒有用處的人就要在世界消失麼?有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算身體有缺陷,仍可活出精彩一生,例子不勝枚舉。若然殘廢便等於沒用,那麼世人千萬身體要健全,否則患有嚴重疾病的人,不都要了其殘生嗎?

主角的父母有錢,可以花費巨額款項,照顧兒子。現實是很多人,既沒有足夠財富支撐無了期的醫療費用,亦因生活忙碌,撥不出時間支持家中病人,能夠像片中主角一樣,起居飲食及日常治療,都被悉心照顧,更有私人飛機可以「呢度去、嗰度去」,足矣!

最後,女主角原來有一位要好的男朋友。但為了照顧病人,兩人聚少離多,感情疏遠。兩者選其一,她撇下了舊相好,投進新相識的懷抱。雖然她不是為了錢財,卻是甘心情願,但我卻為她的前度不值。但為了成全灰姑娘的故事,鋪排末段生離死別、賺人熱淚的場面,達到預期效果,也不計較了。

如此故事,我更喜歡2014年那套亦是改篇自同名小說The Fault in Our Stars 的電影,同是說年青人患上不治之症,唯靠互相扶持,走完美好的一生。

大家若有興趣,可找來兩套電影一看,作個比較。

 

關注範疇: 
傳媒

相關文章

由瓊瑤輕生說死亡權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2/12/2024

一代愛情小說著名作家瓊瑤逝世,讓人感到非常惋惜。《還珠格格》、《煙雨濛濛》、《一簾幽夢》……多少早年暢銷的作品,雪泥鴻爪,成為某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瓊瑤生前留下了不少名作,也留下了一封遺書。瓊瑤期盼在遺書首句安慰她親愛的朋友知音,深情寫下「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這可能嗎?既然是她的朋友及知音,又怎能夠對她的離世無動於衷、不傷心不難過?除了喜愛她的讀者,曾與她合作過的影星如林青霞,在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後已表示「心好痛」。瓊瑤認為自己是「翩然」離去,但事實上,她的輕生並非輕輕的走,也不是沒有帶走一片雲彩,死亡並非個人的事,如果是的話,瓊瑤又怎會對亡夫平鑫濤一直念念不忘?日光之下,生與死本來便是界線分明,生者與死者不能再度往來相知,死者已矣,活著的人卻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名作家與一般人的分別,在於前者善於用文字打動人心,自自然然便有能力感染及影響其讀者群,不過,縱然作者的觀點經過深思熟慮、文字出於千錘百鍊,也難保其觀點完全沒有問題,只是作者動之以情,便容易得到讀者接受及同情——說故事的人,總有一份魅力。瓊瑤的遺書如她的小說一樣,筆觸細膩,用字優美、極具匠心刻劃出「主角」的情懷。以往,瓊瑤是對愛情侃侃而談,今次,她談的卻是死亡。瓊瑤的遺書太唯美,美得無論是否她的讀者,對於她自殺身亡一事,大都看得較為正面:「遺言寫得好美,希望我老了也能像她一樣瀟灑地離開」、「也算是一種浪漫」、「符合文人氣質」、「她比任何人都更重視、尊重自己的生命的價值。」真的是這樣嗎?瓊瑤真的尊重生命的價值嗎?還是如她在遺書所言,她更重視的其實是「自主、自在、自由」?又或是,對瓊瑤來說,生命的價值必須與生活質素掛勾,否則便是一文不值,可以徹底捨棄?就如遺書所指:「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只「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事實上,甚麼是生命的價值?是內在及外在東西賜予生命有價值?還是「生命」本身便是有價值?

瓊瑤力勸年青人要經得起打擊,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她認為要像她一樣,活到80多歲,才選擇如何面對死亡。2024年10月24日,外號沙白的上海女子,在瑞士通過輔助自殺手段離世,沙白離世時才43歲,即使老父極力挽留,也因敵不過紅斑狼瘡20多年的折磨而選擇輔助自殺。瓊瑤認為自己活得夠久了,已經盡力燃燒過,所以她有資格選擇輕生,瀟灑離場,至於年青人,還是好好活下來,經歷「磨練」,但對年輕的沙白來說,她同樣認為自己已經活出了極好的人生,43歲,足矣。可見,誰有資格選擇死亡其實與年齡無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等不及自然死亡的人,他們都有想要結束生命的原因及理由。如果單單出於同情,是否便要抹去界線,容許他人,甚至幫助他人爭取自決死亡的權利?如果贊成情非得已,卻仍需設下界線,那麼,又由誰去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除了法官,是醫生嗎?是護士嗎?是兒童的家長?還是自己?

正常人都有惻隱之心,不樂見他人受苦,甚至受盡折磨而死,但讓安樂死立法,便真的是回應生命中「不想活」的好方法嗎?荷蘭醫生Gerrit Kimsma早在1960年代就開始推動安樂死合法化,30多年後,荷蘭在2002年成為首個允許安樂死的國家。一開始,還是經過專業人士去診斷一個又一個患有「不能忍受」及「病情沒有改善」的申請者,評估他們是否有資格接受安樂死。幾年後,12歲以上的未成年兒童,只需要父母同意,便可以安樂死。近幾年,甚至有一些哲學家及學者開始討論死亡權,認為死亡權利是人權的一部份,即是所有人對死亡有自主權,可以決定自己的死亡。參照外國的例子,安樂死一旦立法,可以安樂死的條件只會愈來愈放寬;合資格的「被安樂死」病患只會愈來愈多。今天,有不少人贊同瓊瑤,認為要到了80多歲才可以自決死亡,沙白雖然是長期病患者,但進行安樂死時還是太年輕,批評她是自我及任性,但相信假以時日,只要社會把「同情心」及「諒解」無限放大,並且當死亡變成人權時,到時可能無論是80多歲、40多歲,甚至更年輕的人想自決死亡便可進行安樂死,大家都不會當成一回事。

力克.胡哲(Nick Vujicic)出生時沒有四肢,他曾經活得很苦,認定自己不能結婚姻生子,試圖自殺,但他最後還是選擇活下來,故事的後續是,他與一位漂亮的女士結婚,有幾個可愛的兒女,他到處演講激勵人心,表示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這並非童話,是真實的故事。假若當時力克真的選擇輕生,他又怎能看見生命中,原來還是有如此美好的一面。

死亡只會終結生命,惟有活著,卻能帶出生命。


參考資料:

〈瓊瑤逝世丨驚傳家中輕生!FB留「最後說話」:我已經「翩然」的去了〉,星島頭條。2024年12月4日。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entertainment/3407618/%E7%93%8A%E7%91%A4%E9%80%9D%E4%B8%96%E4%B8%A8%E9%A9%9A%E5%82%B3%E5%AE%B6%E4%B8%AD%E8%BC%95%E7%94%9FFB%E7%95%99%E6%9C%80%E5%BE%8C%E8%AA%AA%E8%A9%B1%E6%88%91%E5%B7%B2%E7%B6%93%E7%BF%A9%E7%84%B6%E7%9A%84%E5%8E%BB%E4%BA%86

羅嘉欣。〈瓊瑤離世丨瓊瑤離世早有預告秘書前1天收遺書恐涉遺棄罪 林青霞悲痛發聲:心好痛〉。香港經濟日報-Topick。2024年12月5日。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868710/%E7%93%8A%E7%91%A4%E9%9B%A2%E4%B8%96%E4%B8%A8%E7%93%8A%E7%91%A4%E9%9B%A2%E4%B8%96%E6%97%A9%E6%9C%89%E9%A0%90%E5%91%8A%E7%A7%98%E6%9B%B8%E5%89%8D1%E5%A4%A9%E6%94%B6%E9%81%BA%E6%9B%B8%E6%81%90%E6%B6%89%E9%81%BA%E6%A3%84%E7%BD%AA%E3%80%80%E6%9E%97%E9%9D%92%E9%9C%9E%E6%82%B2%E7%97%9B%E7%99%BC%E8%81%B2%EF%BC%9A%E5%BF%83%E5%A5%BD%E7%97%9B?mtc=10004

陳雅蘭。〈過世方式太特別!非粉看完瓊瑤的遺言覺悟了〉。今日新聞、yahoo!新聞。2024年12月4日。https://hk.news.yahoo.com/%E9%81%8E%E4%B8%96%E6%96%B9%E5%BC%8F%E5%A4%AA%E7%89%B9%E5%88%A5-%E9%9D%9E%E7%B2%89%E7%9C%8B%E5%AE%8C%E7%93%8A%E7%91%A4%E7%9A%84%E9%81%BA%E8%A8%80%E8%A6%BA%E6%82%9F%E4%BA%86-133959091.html

朱加樟。〈滬女赴瑞士安樂死 老父:不接受也要接受 年輕人一定要愛惜生命〉,《香港01》,2024年11月4日。https://www.hk01.com/article/107277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陳儀芬。〈走在世界安樂死的最前方-荷蘭、比利時〉,大人社團,2016年12月7日。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460

向自己負責任的選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24

人生每天都在不斷做選擇、作決定,最簡單的方法是跟大隊、憑感覺,隨波逐流、順其自然,萬一決定錯了,也有許多「同路人」,就算在最壞的情況,亦絕對不會孤單,因為有許多人「陪葬」。驟耳聽來,正常的人理應不會這般傻瓜,但現實上,受潮流、朋輩、大數據影響的人比比皆是,不願被別人看為古板落後,往往會令我們沒有勇氣拒絕一些自己不願意或不認同的要求,就像在還沒有弄清楚究竟是不是真正在拍拖之前,不少人已拒絕不了發生性行為的要求。又例如在與人工智能(AI)互動的過程中,許多人不知不覺落入了大數據的算計,卻不察覺早已暴露了自己的喜好和弱點,然後被隱藏的商家請君入甕。

因此,作為家長、老師和導師的,實在有需要在適當時候,為子女和青少年作指路明燈,讓他們看到人生原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和選擇。很多時做性教育和生命教育工作,不會即時見到果效,但最重要的是讓年青人在日後遇到一些重大決定或疑惑時,在所謂潮流和朋輩看法之外,看到另一個選擇,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永遠有權選擇,並且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個世界有太多迷思,不少社會政策和傳媒文化固然容易受所謂政治正確的想法左右,甚至會做出不合常理的古怪決定。就算在教會機構的事奉,有時亦會人云亦云,盲目跟隨以前的做法或傳統,而沒有考慮在不同的時空和處境,應有不同的考慮和做法。今期《燭光》想和大家一起衝破不必要的迷思,學習為自己作負責任的選擇和決定。

日本男子「約會」女童後被捕

27/06/2024

日本早前發生了一宗案件,一名50歲日本男子懷疑透過社交媒體認識了一名未滿13歲的女童,並於去年12月在賓館與她見面,據稱他以30,000日元的條件觸摸了女童下腹部。涉案男子承認有與女童在賓館見面,聲稱以為女童已有16歲,並否認有任何猥褻行為。日本警方以猥褻罪、違反兒童買春法和色情法等罪名逮捕了該名男子,並會作出深入調查。

暑假將至,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空餘時間上網,或會接觸到意圖不軌的人,以金錢或禮物來引誘他們傳送裸露照片,甚至相約他們見面,並藉機觸摸他們的身體。作為成年人,我們應以更高的道德標準來保護和尊重兒童,不能利用他們的單純和無知,作出任何形式的性剝削和猥褻行為。另一方面,我們要教導兒童明白身體是自己最寶貴的資產,任何形式的交易都會傷害身心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成熟的人要教導兒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金錢,而不是用身體去交換,這才是他們應該追求的目標。

雖然金錢可以買到很多物質享受,但那種快樂是短暫的。相反。人的生命、身心健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愛才是最寶貴的,不應以金錢犧牲這些的寶貴的事物。因此,即使面對金錢誘惑,也要堅決拒絕一切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不當要求。身體和人格比任何金錢都更加珍貴,這是作為人的根本底線。

參考資料:

〈大阪12歲女童沉淪「爸爸活」,50歲大叔花6千買春被捕〉。Japhub日本集合、yahoo!新聞。2024年6月23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E5%A4%A7%E9%98%AA12%E6%AD%B2%E5%A5%B3%E7%AB%A5%E6%B2%89%E6%B7%AA-%E7%88%B8%E7%88%B8%E6%B4%BB-50%E6%AD%B2%E5%A4%A7%E5%8F%94%E8%8A%B16%E5%8D%83%E8%B2%B7%E6%98%A5%E8%A2%AB%E6%8D%95-123248459.html

 

 

分辨總在抉擇前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23

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選擇,選擇是我們必須終身學習的功課,我們既可以在選擇中成長,也可能在選擇中跌倒,如何分辨真偽、以及在眼花撩亂的選擇中找到自己應走的路,就是智慧,所謂經一事、長一智,要令自己有智慧作出正確的選擇,就要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以及不斷作出反思。今期《燭光》希望可以協助大家在幾個不同的範疇內,以現實的例子好好反思,包括如何面對我們喜歡受人注意的心態,當我們在網絡上過度或過份地披露某方面的資料,究竟對自己或子女會造成甚麼影響呢?我們的選擇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此外,在這個喜歡搵快錢、賺大錢的年代,怎樣才不會讓我們的貪念掩蓋我們的理智?而當社會的氛圍令人憂慮,當坦誠正直地說話有愈來愈大的風險時,我們又應如何解讀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作出何種的抉擇?視死如歸、保持沉默還是裝傻扮懵?最後,作為關心香港的基督徒,面對神學院收生斷崖式下滑,我們又應該怎樣去解讀當前的情況?因為不同的解讀,會帶來不同的抉擇,而不同的抉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我們應該認真地好好思考,作個忠心及明智地等待主人回來的童女。

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3/2023

網上討論區不時會有人發帖文,為到不同的選擇尋求網民的意見,例如「我和女朋友應否分手」、「我應否轉工」等等。現代生活講求簡單、快捷、享受、好玩,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在大小試探中站立得穩,家長實在需要有意識地、甚至刻意地引導孩子了解選擇背後的價值和意義。

幫孩子請假去旅行?

有時人長大了所作的選擇,看似憑直覺和當時的經濟能力去決定,其實各樣的生活選擇正反映著我們內心的價值觀,而這些選擇將會不自覺地、慢慢地塑造、強化我們的品格。例如家長應否為了去外地旅行,提早為孩子向學校請事假?對此有人會贊成也有人會反對,如何作決定視乎家長心裡認為成本效益重要,不想浪費機票、團費等,還是遵守規則、珍惜每個上課日更重要。我們是否願意為培育孩子的品格而付上代價,放棄一些方便和享受?

以建立孩子的品格為先

有時孩子做錯事,怯生生地對家長說:「媽媽,對不起,我不小心摔破了你的水杯。」這時家長可能會驚怒交集,但也需要冷靜下來看清楚,孩子雖然害怕被責罵和知道自己令媽媽失望,但他依然選擇在家長未發現這個錯失之前,主動向家長認錯,因為他在隱瞞和誠實之間作出了選擇。當家長的目光轉向建立孩子的品格,就會有不一樣的回應,例如家長可以攬著已受驚的孩子,這樣回應:「媽媽知道水杯碎了是會感到不開心,但媽媽欣賞你的誠實和主動認錯,媽媽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們一起想想有甚麼方法可避免類似情況出現?假如下次你再次遇到同類事件,也要和媽媽分享啊。」

如果父母心裡真的希望孩子有能力作好的選擇,有時需要刻意讓孩子去體會優質選擇所帶來的滿足感,例如建立自己、幫助到別人等等,這些發自內心深處的平安和喜樂,遠勝於選擇說謊,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說謊或者能讓我們逃避一時的責任,但卻種下更多的內疚和不安。

時得放手讓孩子選擇

孩子的選擇總是簡單的,例如到餐廳吃晚飯時,選擇吃A餐還是B餐等……若在不涉及生命安危的前提下,家長請多包容放手,容許孩子體驗選擇前的思考過程,並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假若一家人獲邀請出席朋友的家庭聚會,孩子正在選擇帶甚麼玩具隨行,是很多配件的玩具車,還是巨型毛公仔?有時家長眼見這種情況,會過於心急,很快地憑著自身經驗就替他們拿主意,其實孩子需要從體驗中學習,事實上家長也不能永遠代孩子去作最後的選擇,家長的角色很多時是陪伴,並且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擴闊他們的眼界。

若家長的目是以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為先,在遇到上述事件時,家長可問問孩子為甚麼在眾多玩具中挑選出這兩件玩具,孩子的答案可能是「最喜歡它們」、「想給朋友看看」、「可以一齊玩」等等。除了分享感受之外,家長可加以引導,讓孩子講出帶某件玩具外出的好處和壞處,問問孩子覺得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照顧帶出去的玩具?是否願意由離開家裡開始,直到回到家裡都妥善地照顧它?最後不論孩子作出了怎樣的選擇,家長也得讓孩子體驗這次選擇所帶來的喜悅和責任。

以欣賞的態度接納孩子的不足

既然孩子在學習作出選擇,總會有選擇錯誤或未如理想的時候,例如孩子堅持把巨型毛公仔帶去朋友的家,結果毛公仔卻不似預期中那樣受歡迎,孩子還要抱著它去經歷乘車時候的不方便、因毛公仔太重而弄得全身酸痛,甚至鬧起情緒來,請父母不要在這個時候取笑或戲弄孩子,講出令孩子洩氣的說話,例如「一早叫你不要帶它」、「都和你說過別人的家也有毛公仔」,難道我們希望孩子成為害怕作選擇的人嗎?特別在困難的時候,父母更要陪伴著孩子一起分擔,多多欣賞和接納孩子,例如讚賞孩子有願意分享的心、學懂堅持、勇於承擔、了解自己的想法等等。父母的接納也會讓孩子學懂雪中送炭,安慰別人和建立同理心。透過不同的生活體驗,孩子就在家長的引導下慢慢成長,作個懂得平衡、有承擔能力兼且成熟的人。

資料庫

選擇助孩子建構自己的身份

「選擇困難」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當走進餐室,面對印製精美、字體密密麻麻的菜單時,我們一時三刻可能都不知道選甚麼才好,成年人尚且會遇上這種情況,何況孩子呢?有些孩子不善於作決定,父母問他們有何選擇,他們會說:「不知道」,又或者不時改變主意,一時選紅色裙子,一時又選綠色,甚至因為面對做決定伴隨而來的壓力而哭起來。有臨床心理學家就指出,遇上這些情況,家長不免會想替孩子出主意,但她指出孩子可以透過練習去慢慢建立這種生活技能,而每次作決定,都能幫助孩子建構自己的身份,因為孩子的決定讓他表達了甚麼對他來說重要、他是誰,以及他喜歡怎樣展現自己。她又鼓勵家長若遇上無法作決定的孩子,不要事事急於替他選擇,反而要為他簡化選項,如請他二選一,讓孩子慢慢掌握作決定的技巧。[1]


[1] Eileen Kennedy-Moore, “When Your Child Can’t Decide,” Psychology Today, last modified June 28, 2019,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growing-friendships/201906/when-your-child-can-t-decide.

看闊一點、看遠一點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1/2023

人生總有許多不易解決的難題、不想面對的處境、以及不能逃避的現實,有時,學會看闊一點、看遠一點,才是避免令自己走進死胡同的最有效方法。特別是作為父母的,對子女總會寄予十分高的期望,而期望愈高、壓力愈大,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學會如何調校自己的態度和期望,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十分重要。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之下,最容易令親子關係緊張、產生磨擦的就是做功課和溫習的問題,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家長無法像補習老師般抽離,過份上心,以至容易牽動自己的情緒,按捺不住就會說出一些過了火位的話,因此,學會避免說一些會傷害關係的話十分重要。又例如在性教育方面,家長和老師往往既緊張卻又不懂得如何開口,卻容易忽略了性教育其實也是價值教育,誤將它看成只是與生理發展和性行為有關的教育,看闊一點,才更容易將它融入日常生活的不同話題,教的時候不會太過尷尬。

而在網絡的年代,要避免被別有用心的人牽著鼻子走,必須先學會主動而非被動地接收網絡上的資訊,更要橫向查證一些重要的訊息,並且刻意避開一些明知很有問題的「山怪」。當然,人生最不容易面對的問題是死亡,以及在生存與死亡之間的掙扎,如何死得安樂或者可以安樂地死去雖然在香港仍未成為熱門的話題,但教會群體應看得遠一點,才能更有效協助弟兄姊妹面對時代的挑戰。最後,堂會與機構之間本應是最佳的伙伴,但往往又未能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作為堂會和機構的領導,為了天國的事工,實在有需要不斷反思,如何共創雙贏。誠願在2023年開始,透過今期的《燭光》,能與大家一起看闊一點、看遠一點。

死亡,這麼近,那麼遠 專訪黃民牧師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7/01/2023

求生,人們一向認為生存是最基本的,人活在世上,最重要不是為了生存嗎?接著才是滿足各項的需要;求死,人們敬而遠之。然而,在現今的社會,卻有一些人他們不願意求生,卻希望求死。原來「死」這個傳統上忌諱的字,在今天愈來愈多人正在尋求,與我們這麼的近。

資深生死教育工作者黃民牧師最近從加拿大返香港,面對香港最近出現一些照顧者受不住壓力而造成的倫常慘案,筆者問他有何看法,他說:「病痛不是最慘的,若人缺乏愛,關係破裂,才會生不如死。」曾經在醫院、院舍擔任院牧的黃牧師看透生死,亦經歷了很多臨終的故事,在他的故事裡,大部份院友在離世前都對家人不捨。曾有一個患上癌病的女孩,她知道自己患病後,卻希望運用餘下的生命去幫助別人,她在網誌記述她的抗癌經歷,結果共有1,100萬的瀏覽次數,她在遺書中更勉勵別人要有「一個無悔的人生」。

生命寶貴,但他亦明白為何有些人會選擇以結束生命去解決問題,他稱:「這些人可能是感到人生沒有意義、心理上失落、恐怕被人隔離和遺棄、怕負累別人或社會及擔心在經濟上成為家人的重擔等等。此外,中國人的心態是不想麻煩別人、家醜不出外傳,所以儘管生活情況並不理想,也不願意求助。」

明光社

在病痛當中,是否一定要以死作為最後的出路,黃牧師卻不認同:若有病痛,其實他們可以接受紓緩治療去減輕痛楚。筆者也曾接觸專門提供紓緩治療的醫生,他曾用「Botox」(肉毒桿菌毒素)美容方法來替病人紓緩病患,也曾試過用嗎啡來紓緩痛楚。黃牧師又舉例稱,民間有很多平台去幫助照顧者,可以支援照顧者的身心靈健康及提供不同的建議。政府雖然資源不足,但總有不同的基金可以協助,病患者、照顧者必須要主動向社工求助。照顧者在家庭當中擔任重要的角色,所以照顧者要先照顧好自己,才可以照顧別人。他們要學懂主動求助,請教會幫手,找鄰舍幫手;照顧者的課程也可幫助他們知道更多的方法;病人自助組織,讓不同的病友可以互相支持,互通資訊。

黃牧師又用信仰去談生命:「生命的主權在主手中,生命的開始由神決定,生命的終結也是由神決定,因此神是禁止由人去奪去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約伯也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故此,只有上帝才可以結束我們的生命。而上帝是有恩典給受苦者,哥林多前書十章13節:「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從《聖經》可見,上帝是會幫助我們面對苦難,即使我們在病患、痛苦當中,我們仍要相信神是會給予恩典。

死,是否就一了百了,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消失?黃牧師引述一個荷蘭人的故事稱,因著妻子受病痛的折磨,他與妻子決定讓她接受安樂死。但妻子用安樂死結束生命,並沒有帶給這位荷蘭人快樂,他最後卻出書記述自己因太太離開而更感到遺憾及失落。若他重新再考慮會否讓妻子接受安樂死,他會選擇與太太堅持到最後的一刻。

我們若能正視死亡,我們會更尊重和愛惜生命。黃牧師續稱,人的生命是可貴的,患病的路並不易走,但相信總會有出路。他舉例:香港有公營及非牟利機構可以提供藥物援助,分擔藥費,包括有撒瑪利亞基金、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另外,也有一些機構、非牟利社區藥房,病患者也可以向它們申請援助,包括香港藥學服務基金、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醫護行者、樂善堂社區藥房等。

談到有一些國家可以令人合法地安樂死,他認為情況並非人們所想的簡單。現在,這些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她們當初立法的本質、界線已經模糊,她們現在寬鬆至連患精神病和兒童也可以合法地用藥物令人致死。試想,你認識的兒童當中,他們真的懂得甚麼是死亡嗎?這個情況令人十分憂慮。他總結稱,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其困難與缺乏,我們要抱著「明天會更好」的心態,努力去活好每一天。

資料庫

別讓照顧者成為孤島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21年12月出版的《第63號專題報告書: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在十六萬多有特定照顧者的長期病患者中,有54.9%照顧者表示在參與統計前的一個月曾因照顧而感到有精神壓力。[1] 2022年8月,一名患有腎病的81歲女子在住所內暈倒,最終不治。由於她身上的靜脈導管曾遭損毀,警方遂作出調查。據悉,該名女子曾向86歲的丈夫表示心口痛,丈夫其後將靜脈導管剪斷,他亦被警方拘捕。[2] 類似的慘案亦令大眾關注「以老護老」的社會現象。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賴君豪就曾表示,按他們估計,全港現時約有一百三十萬名照顧者,他認為政府有必要儘快建立一套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讓他們獲得應有的支援。[3]


[1] 〈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統計處,2021年12月17日,網站:https://www.censtatd.gov.hk/tc/EIndexbySubject.html?scode=380&pcode=C0000055(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月5日)。

[2] 〈病妻靜脈導管遭剪 八旬翁涉誤殺 事主曾稱心口痛 多年鄰居:兩人恩愛未聞吵架〉,明報加西網,2022年8月6日,網站:http://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s/20220806/HK-gca1_r.htm(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月5日)。

[3] 呂穎珊:〈照顧者|社聯倡有系統掌握照顧者狀況 加強支援助覓喘息空間〉,《香港01》,2022年12月3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852473/照顧者-社聯倡有系統掌握照顧者狀況-加強支援助覓喘息空間(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月5日)。

求死?不如向神求「生」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5/12/2022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2022年9月7日,香港高等法院法官黃崇厚作出一項判決:一位承認誤殺罪的男子,被判以感化12個月。這位被判罪的58歲男子,他所「殺」的並非別人,正是與他相親相愛三十多年的妻子。深愛妻子的丈夫為何使用燒炭的形式主動結束妻子的性命?究其原因,讓人傷感,卻不難理解,一位丈夫眼看妻子長期受癌病折磨,劇痛難當,自己亦深陷痛苦之中,患上嚴重抑鬱症,當妻子表達承受不了痛苦,得到妻子的同意後,丈夫明知會觸犯法例,也要「伸出援手」,在百般不忍中送走妻子,再報警自首。法官基於被告的犯案動機及他的心理狀況,決定從輕發落。[1] 事件惹來香港市民再一次討論,香港應否為安樂死立法。[2]


安樂死的英文Euthanasia源自希臘文,直譯為「好死」。所謂的「好死」,大抵指到「安樂無痛苦死亡」。[3] 如果單純尋求的是「無痛苦死亡」。筆者看來,人們相對接受被動的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也就是說放棄拯救生命的治療,又或是終止使用維持生命的儀器,讓病患自然死亡,[4] 這種安樂死其實談不上安樂,因為這些做法充其量只是縮短患者的壽命和痛苦,不一定可以減輕患者臨終前的痛苦。真正可以減輕人們痛苦的死亡,應該是主動安樂死(active euthanasia),當中分為自願及非自願,即得到病患同意的為主動自願安樂死(active voluntary euthanasia)和得不到病患同意的為主動非自願安樂死(active involuntary euthanasia)。主動安樂死意指由醫護人員採取行動結束其生命,例如醫生為病人注射致命藥物。[5] 安樂死也可以泛指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即是其他人為患者預備一切,由患者親自執行,例如病人進入死亡膠囊中,親自按下釋放氮氣的按鈕,以此結束自己的生命。[6] 又或是喝下他人預備的致命藥物。[7]


撇開並非出於患者意願的主動非自願安樂死,以及被動安樂死,無論是主動安樂死、輔助自殺(兩者以下簡稱安樂死),或自殺,說穿了都是患者選擇了不自然地死亡,想要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只是,安樂死讓人感到有別於自殺,最大的分別在於:第一,某些國家法律上承認安樂死,符合條件的人可以依法申請安樂死,如在荷蘭等地,法律上容許無法承受痛苦的病人,在醫療無效的情況之下,自願並與醫生溝通及討論,若能獲得兩位醫生核准,最終可以「無痛」死亡;[8] 第二,安樂死這詞彙本身讓人想到「無痛」及「有尊嚴」的死亡,制度中又有專業人員作出評估,形象上比較「正面」,較易為他人接受,人們不會公然支持自殺,卻有不少人表示支持安樂死。[9]


支持安樂死的人,除了某些極端的人權主義者,大部份可能都是出於惻隱之心——不忍心絕症人士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慘況,[10] 所以容許安樂死的國家,法例上一般只容許那些無藥可醫,長期受痛苦折磨的病患者,出於自願並且得到醫生批准才能安樂死。


安樂死與自殺的共通點都在於當事人想提前結束生命,事實上,「想死」並不是非信徒才會出現的念頭,即使身為基督徒,當遇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時,也可能想要了結自己的生命。信徒可以如何面對自己或他人有「想死」的想法,信徒除了用「自殺不能上天堂」、「惟有神掌握人類的生死大權,十誡中提到不可殺人,包括自己」等教義來打消自己或他人輕生的念頭,還可以怎樣做?當神遇到想死的子民,神如何看待他們「求死」的舉動?


《聖經》中沒有安樂死機制,聖經時代的文化及科技,與今時的無法比擬,如果想死,只有自殺一途,又或是找人「輔助自殺」,掃羅(撒上三十一1-4)及亞比米勒(士九50-54)便曾請人幫忙,但掃羅未能如願,最後還是自殺身亡。除了他們,《聖經》記載自殺身亡的人還包括參孫(士十六23-30)、亞希多弗(撒下十七23)、心利(王上十六15-18)、猶大(太二十七3-5),自殺這行為本身在《聖經》中沒有獲得評論,只有說自殺的心利(王上十六18-19)及猶大(徒一18)罪有應得。這些自殺的人或是勇士,或有才智及能力,但他們都未有與神建立深厚的情誼,又或在患難中依靠神,即使猶大被揀選成為耶穌的門徒,但最終走進他心的不是耶穌,而是金錢及那惡者。


這樣說來,是否只要與神建立出美好的關係,便從此可以斷絕「想死」的念頭?答案又不是,即使是被神重用的僕人,也難免會有向神求死的時候。摩西(民十一11-15)、以利亞(王上十九1-4)、約拿(拿三10-四3)、以及約伯(伯三1-16),這幾個與神有深厚交情的神的僕人,各自有「不想生存」的理由。神面對這些僕人求死,或出自真心,或意氣用事,神對每一個的反應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沒有直接斥責他們想死這舉動,也沒有用教義教訓他們:「你知道是我創造你嗎?你的命是我的嗎?你知道你無權去決定自己的死期,惟有我可以決定你的生死嗎?」等等。當然,神也沒有應允他們的禱告,而是針對每一個人的個性及求死原因出手解決。


摩西求死是因為人民常常怨聲載道,經常惹怒神,難以管理人民(民十一1-15),可以說是「工作壓力」太大所致。神的解決方式便是一下子為摩西提升了70位管理人才,這70人均是摩西所認識的長老和官長,並且分到摩西身上的靈,好去管治人民(民十一16-17),神減輕了摩西的壓力及工作量,也懲罰了一味抱怨的人民(民十一18-20)。摩西還是要帶領這班叛逆子民,他仍有生氣的時候,但他沒有再求死了。


以利亞求死是出於絕望和沮喪,縱使他為神大發熱心,行了極大的神蹟,殺了眾多巴力先知(王上十八20-46),目睹一切的亞哈王,非但沒有悔改,帶領以色列人回轉歸向耶和華神,反而繼續容忍王后主導整個國家的宗教,她更誓言要殺害以利亞。無法力挽狂瀾的先知,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王上十九4),也感到異常孤單及無力(王上十九10、14)。神幫助以利亞的方式是先讓他吃喝休息,恢復體力,然後在微聲中指派重要的任務給他,要以利亞去「膏哈薛作亞蘭王,又要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還要以利亞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接續他作先知(王上十九15下-16《新譯本》)。神又以利亞說「將來逃得過哈薛的刀的,必被耶戶殺死;逃得過耶戶的刀的,必被以利沙殺死。」(王上17《新譯本》)。當以利亞以為自己不比他的列祖好時(王上十九4下),神委派他重要任務,以消除他的無用感;另外,微聲中,神也告訴以利亞他並不孤單,因為祂留下了七千位以色列人,是「未曾向巴力屈過膝的,也未曾與巴力親過嘴的。」(王上十九18)。


至於先知約拿,他不是真的想死,主要是因神的恩慈及憐憫而生氣,他知道神「有豐盛的慈愛,轉意不降災禍。」(拿四2《新譯本》)因此一開始,他並不想去尼尼微城,而是逃往他施去。約拿或許因著不想被人視作假先知而逃避神的吩咐,即使他明明說了「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拿三4《新譯本》),只要尼尼微人悔改,神的恩典臨到,四十天過後,尼尼微城仍能屹立不倒。約拿或許害怕新的亞述勢力將會成為以色列人的威脅。[11] 無論基於甚麼原因,或為自己的名聲、或為國家的利益等,身為先知,約拿並沒有與神站在同一陣線,從神的眼光去看待尼尼微人,反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評論對與錯,他雖然頭腦上知道神是「有恩典有憐憫」,心裡卻無法接受神對尼尼微施行祂豐盛的慈愛。神為了教導約拿去領悟及明白祂的恩典是出於愛惜,以一棵蓖麻以及一條蟲子為教材,但這又觸發約拿第二次發怒求死,甚至覺得自己發怒至死都是對的(拿四6-9),神於是引導約拿反思,如果他愛惜枯萎的蓖麻,更應愛惜眾多尼尼微人及牲畜(拿四10-11)。約拿求死,背後的原因是出於不能接受神施行恩典的處境或對象,神則直接用「環境」教導約拿認識祂的心意。


按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約伯具有申請安樂死的資格。事發突然,他從人生最高點跌至最低點,接連失去兒女、財產、健康,尊榮等,難怪他的妻子也叫他咒罵神然後死去(伯二9),約伯不敢辱罵神,只好在萬般痛苦中咒罵自己的生日(伯三1-16),間接地表達自己不想存活,不單只他自己,他相信對於活在痛苦中的人,死亡帶給他們更多快樂(伯三)。讓約伯最痛苦的應是信仰上的崩潰,他不明為何敬虔度日,神仍視他為敵人,向他發動攻擊(伯六4,七12-21),痛苦中,約伯一而再使用法庭上的用語要求平反(伯十六18-21,十九21-29)。[12] 神在旋風中連番追問約伯,似乎咄咄逼人,其實神需要約伯知道祂創造一切,仍然掌管一切,包括約伯的生命。因著與神相遇,約伯願意謙卑下來,承認自己渺小及無知,撤銷他的訴訟、過往的知識及認知,並且結束他的哀傷期,不再視生命為無用。[13]


從上述四個個案中,我們看到:摩西因壓力而求死,於是神解決他的難題;以利亞認為自己使命不達,於是神託付他其他重要的任務;約拿不是真心想死,只是不滿神的作為,於是神藉環境教導約拿體會祂的心意;信仰崩潰的約伯痛不欲生,於是神向他顯現,先建立他的信心,再在人前宣判他的清白,最後恢復他所有,並且額外賞賜他。如何讓求死者有生之欲望?神親自示範了對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一樣的處理方法。神對生死有絕對主權,神不喜悅人自殺或安樂死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教導,不過,若然出現輕生的念頭,除了回想這些教導,尋求牧者、社工等人的幫助,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向神祈求,不是祈求神給你自殺或安樂死的理由,而是坦然向神陳述自己的難處及真實的感受,即使坦然向神求死,神總有方法,用你看得見聽得明的方式幫助你重燃生存的欲望。


坦誠地在神面前「求死」,其實是求生的開始,因為神總不會撇棄任何一個向祂求助的人。



[1] 朱棨新:〈電工不忍妻受癌魔折磨 燒炭送妻最後一程 官稱悲劇判感化1年〉,《香港01》,網站:https://www.hk01.com/article/81218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日);〈不忍癌症折磨燒炭殺妻 男電工判感化1年〉,《信報》,2022年9月7日,網站: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t/article/3241460/%E4%B8%8D%E5%BF%8D%E7%99%8C%E7%97%87%E6%8A%98%E7%A3%A8%E7%87%92%E7%82%AD%E6%AE%BA%E5%A6%BB+%E7%94%B7%E9%9B%BB%E5%B7%A5%E5%88%A4%E6%84%9F%E5%8C%961%E5%B9%B4(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日)。


[2] 余美霞:〈香港安樂死合法化之路還遠,他們只想無痛生存、安詳離世〉,端傳媒,2022年9月20日,網站: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920-hongkong-euthanasia-and-palliative-care/(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日)。


[3] “EUTHANASIA,”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ccessed December 2, 2022, https://medicine.missouri.edu/centers-institutes-labs/health-ethics/faq/euthanasia.


[4] “EUTHANASIA,”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5] “EUTHANASIA,”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ssouri;黃珮瑜:〈如果死亡能選擇 「自殺旅遊」是怎樣的一回事?〉,《香港01》,2018年1月29日,網站:https://www.hk01.com/article/14796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日)。


[6] TVBS新聞網:〈3D打印「安樂死膠囊」擬在瑞士推出 可分解能直接當棺材使用〉,《香港01》 2021年12月1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article/71119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日);“Forms of Euthanasia,” BBC, accessed December 2, 2022, https://www.bbc.co.uk/ethics/euthanasia/overview/forms.shtml.


[7] 黃珮瑜:〈曾執行20餘次安樂死 荷蘭「死亡醫生」的自白〉,《香港01》。2021年12月1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article/14799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日)。


[8] 黃珮瑜:〈曾執行20餘次安樂死 荷蘭「死亡醫生」的自白〉。


[9] 參黃珮瑜:〈曾執行20餘次安樂死 荷蘭「死亡醫生」的自白〉。


[10] 參黃珮瑜:〈曾執行20餘次安樂死 荷蘭「死亡醫生」的自白〉。


[11] Lena-Sofia Tiemeyer, Jonah through the Centuries (Hoboken;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Inc.; John Wiley & Sons Ltd, 2022), 204–205。


[12] Ng Wai Wah Lysander, “From Indignation to Submission: A Study of Job 42:6 and its Context,” Master Thesis, (Leuven: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2002), 32.


[13] 約伯記四十二章6節可以有不同的譯法,並且有超過20種的解釋,筆者根據原文的文法字義,以及上下文,把這節經文譯作“I reject (I melt) and I am comforted (myself) over dust and ashes.”意指約伯撤銷他的訴訟、過往的知識及認知,他在神面前軟化,明白自己渺小及不足,願意接受安慰,結束在灰塵中的哀傷。Ng Wai Wah Lysander, “From Indignation to Submission: A Study of Job 42:6 and its Context,” 71, 80.

在抉擇中成長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7/03/2021

有些人有選擇障礙,或者害怕作新的嘗試,以及不願意面對由於選擇錯誤而帶來的失敗和挫折,故此往往不願作出改變,更美其名為以不變應萬變。其實表面上看似沒有選擇,實際上已是作出了選擇,同樣有機會帶來不少失敗和挫折。但反過來說,有些人卻有羊群心態,人云亦云,很容易受別人影響,一旦有甚麼風吹草動便急不及待地跟風,但現代社會變得太多太快,結果兜兜轉轉,疲於奔命。

抉擇本來就是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避無可避,近來其中一個最令不少香港人困惑的抉擇是要不要移民,無論是真的移居他國或在網絡上的大遷徙,在去留得失之間十分苦惱,既怕「上錯賊船」,又怕「蘇州過後無艇搭」,當然最希望可以「一腳踏兩船」,可惜魚與熊掌通常無法兼得!

除移民問題外,本期《燭光》嘗試和大家思考在不同範疇的一些抉擇:例如在疫情下是否如期結婚;面對嚷著要跟父母結婚的幼兒,父母選擇如何回應;選擇只追求外表美麗,還是學習建立內在自信;性罪行應如何改革;如何面對恐懼;以及基督教機構選擇主管的同工時應有的考慮等等。既然抉擇無可避免,願意大家一起學習在抉擇中成長,作出對自己和他人最有利的決定。

拍拖達人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4/2019

若有人積極研發供拍拖人士專用的物品,相信市場定有一定的需求。例如準確程度高達80%的「心情預測器」,能為用家預測即將見面的情人的心情,對方心情到底是晴是陰,預早知道便能達到趨吉避凶之功效,相信產品推出定會引起一股搶購熱潮。作為專業的拍拖達人,不能缺少「食飯指南針(CompassDinner)」,它可顯示用家女朋友喜歡那間食店的方向,不用無限重複以下對白:

男朋友問:「你想食咩呀?」
女朋友答:「我冇所謂呀,你話事啦!」
男朋友說:「打邊爐?」
女朋友答:「我想減肥呀……(背後隱藏的意思:你想減壽嗎?)」
相信貨品有市有價,一推出即會售罄。

拍拖人士專用品只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回到現實生活中。有人說生命是由機會率和百分比組成,若果劇情的發展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將有99%機會在街角邂逅,然後進入熱戀期,彼此佔據對方生命的99.9%,不過二人最終結局卻是無疾而終。若這是命運所迫使,你或會慨嘆造物弄人。可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知、相識,到後來彼此欣賞或互相埋怨,每個人從來都可以選擇。我們每一日都走在生命的最前線,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作自己所能承受和承擔的選擇。在每日生活的場景裡,我們可以選擇遲到、早退或缺席,你會以哪一種規則去編制你的人生時間表?

當生命的故事最終落幕時,只有將故事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的觀眾,才最有資格充當評論員。如果讓你來評論,你會怎樣評論你自己生活中的每一段對話?每一個環節?你又會怎樣回應每一個向你提出質疑的聲音?若說生命是由記憶所組成,假若讓你重看生活的每一個片段,你會回應誰的需要?你會審視誰的態度?若果有特製的時針可以把時間停止,讓你細味當中的選擇,但願你能說自己無悔。拍拖是人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片段,你有沒有嘗試多做點功課,了解對方,了解自己,在腦海多點綵排,想想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17-4-2019

鏗鏘說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8/03/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閒來無事看電視,看的是港台節目。

先來利申,筆者在過往曾替香港電台及電視作客席主持,少不免對其製作有點感情,但現實亦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對港台節目有歸屬感,是因為其節目內容與市民大眾的生活,無論在文化藝術,抑或時事評論,都息息相關。

最近經常看的節目,是《鏗鏘說》。每集主持都找來不同嘉賓,透過兩人觀看《鏗鏘集》歷年的節目片段,分享大家對香港從前的印象,從而見證當中的轉變,於成長中探索細味人生的種種。受訪嘉賓包括不同界別的人才,計有夏佳理、袁國勇、尹光、莊文強、羅范椒芬、莊梅岩、侯志強和我現在推介的林本利。

林是我中學的師弟,在大學主修經濟,之前於理工大學任教,提早退休,開設教育中心,向大眾教授理財之道。

他在節目中娓娓道來成長的經過、對事物的看法,和價值的判斷等。有趣的是在節目中,看到一段於90年播出的《鏗鏘集》,講述保險從業員如何努力向上,賺取金錢的經過。我仔細一看,其中一位受訪者是我所認識的,試把他從前的言論和現在的情況,和林本利的言行比較一下,看到二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話說這位保險從業員,是我朋友的朋友,出身寒微,但憑一股努力,活出「獅子山下」的精神,有一番作為,片段中所見,他應該採用了在80、90年代世界有名的正向思想大師Tony Robbins一書《激發心靈潛力》(Unlimited Power) 中一些技巧來刺激同事對金錢物質的追求,達至在世人眼中成功的境界。

反觀林本利,以經濟理論上學到的知識默默耕耘,儲錢買樓,不需外表風光,但求內心平安,生活簡樸,把錢財適當分配,向有需要的作出捐助,甚至逹到收入百份之四十,如此行為,榮神益人。

我在10多年前,經朋友介紹,認識在節目中亮相的保險從業員。那時的他,亦會間中在港台做節目客串,有時找我談談,交換心得。我向他介紹Stephen Covey 的4Ls 即Live, Love, Learn, Leave a Legacy,也成了他的座右銘。

然而,有了地位,有點財富,有些名氣之後,便更能看到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及其風骨。

林本利除了積極幫助有需要的人外,遇到不公義的事,會主動發聲,因而得失了一些權貴,但他是錚錚漢子,在節目中說句「這是他的尊嚴」一話,令人敬佩。

至於那位保險朋友,我最後見他時,已是多年前,與他討論王維基「香港電視」申請牌照的是非。作為香港市民,他說應該支持的,但他當時已擔任政府一些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只好做個浮士德,保皇黨,出聲反對。之後這幾年,據朋友說在他師父領導下,其所作所為,令一班認識多年的昔日好友,搖頭嘆息。

走筆至此,想起孟子說的幾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香港現在多的是指鹿為馬的偽君子,少了腰板挺直說真話的大丈夫。

噢,猛然醒起,自己在20多年前也在《鏗鏘集》出現過,談及宗教事宜,若果能夠重溫片段,談談至今變化,亦一樂也!

《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

張志儉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4/03/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一個月,香港的學校由大學到小學,都出了一些問題,計有大學生被校方下令退學,終身不能重返校園,中學老師報警指控中六學生在校門外阻街,又有小學老師跳樓自殺,控訴校長辦事不公等,更有甚者,有中學教師參加培訓講座時,被推銷購買樓盤,亦有校長會包場請睇在內地大賣但在港票房失收的電影。如此種種,令在教育界默默耕耘,盡心盡力真心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蒙羞。

毋忘初心,為何教育?

就是為了下一代,有教無類,盡心盡力培育有用的人。

筆者在此介紹一套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供大家欣賞,片名是《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 ,是2007年的電影,記敍了一名女教師Erin,在九十年代於美國一間中學的教學生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成功地培育了一群在某些教師們眼中的「籮底橙」。

話說那位老師,初入職時任教英文,而學校本是地區名校,但因為近年來收了其他種族學生,發生了一些紀律問題,名聲稍為下降。學校因此作出轉變,把學生分類,大致定為精英班和補底班,而Erin就是補底班的英文老師。

故事就如大家想像中發展下去,老師用盡心機,但學生不領情,同事冷嘲熱諷,甚至家人也發出怨言,希望Erin放棄,然後搵份好工。然而她排除萬難,以愛學生如子女為目標,不求高分達標,但願春風化雨。就如John Maxwell的名句所說:學生不會關心你懂得多少,直至他們懂得你關心多少(Students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其中一幕,講述學生們的悽慘背景,Erin除了同情學生之外,更提升他們的同理心。於是一起外遊參觀。不是去認識本國文化,抑或放眼世界,學習其他語文,而是到「大屠殺博物館」,細讀每一個受害者的生平,明白在這世界有人比他們活得更苦,不要只懂得怨天尤人,令他們醒覺,最後發憤圖強,在學業上努力。

之後Erin的努力雖然暫時得不到校方的贊同,仍勇往直前,為了使這群問題學生從黑暗的街頭回到課室,她出錢出力鼓勵學生閱讀,並寫下日記,結集成書出版。而同學們和老師的努力,受到認同,讓大眾重新回到「教育是有教無類」,「老師是靈魂工程師」,這兩句老話的真正意義去。

在片中飾演Erin的是兩屆奧斯卡影后Hilary Swank,據說她看畢劇本後大受感動,自願降低片酬,拍出了這套振奮人心的電影。

我十多年前初看此片已覺感動,昨晚重溫仍然熱淚盈眶。是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相信年青人,自己以身作則,培育未來領袖的教育工作者。一些以本身利益為先,在教育界胡混的,我勸你早點歸去,不要再在地球流浪了!

大頭B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1/02/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大頭B」是我大學一位同學年輕時的花名。到了外國唸大學時,人人叫他做Stephen。屈指一算,也跟他相識了40年,但其實還可以久一點的。因為藉著WhatsApp群組,找回不少小學同學,其中一人保存了當初能夠順利入讀小一的同學名字,當大家興奮地尋找自己名字之餘,我看到了Stephen的名字,包保沒錯,因他是福建人,英文全名是Co Sei Ted,中文叫許書哲,即是說若然大家同唸一間小學的話,便相識了50多年了。

他說因為交通問題,所以入讀了另一間小學,但10多年之後,大家相識於大學,還同屋共住了三年,朝見口晚見面,直至畢業他留在美加,我返回香港,幾年之後,接到長途電話,說他要結婚了,還邀請我當兄弟,見證了他結婚生子,家庭美滿。這些年來,每當我到美加,或者他一家回港,都會抽空一聚,直至最近兩年,他患上癌症,早前返回天家。

得知Stephen離世的那一個晚上,我獨自在家中看電視,播的是關於溫拿樂隊成長經過的《兄弟班》。是的,Stephen年輕時高大英俊又喜歡唱歌,有點像鍾鎮濤,所以「大頭B」的稱呼實在相當合適。

電影只有約100分鐘,要包括幾十年溫拿樂隊五位成員由認識到成名,之後各自發展,最後走在一起的豐富內容,有點走馬看花,但和他們一起成長的我,卻看得津津有味。最後他們在演唱會唱著《千載不變》一曲,使我緬懷與Stephen幾十年的兄弟情誼,也不禁流下淚來。改寫了鄭愁予幾句新詩,在群組分享了以下幾句:

風疲倦了   有海托住
海疲倦了   有堤托住
Stephen疲倦了   在父懷裡
在天家中
我倆必定重聚

是「神」或「上帝」?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7/12/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清理雜物時,尋回一些舊照。細心翻看,對好些教會活動照片甚有感受。其中一張攝於30多年前教會夏令會,我擔任組長,和組員合照。仔細一看,大家現已各散東西,我在網上搜尋眾人近況,發現其中一位當年的小妹妹,現已成為神學院教授,再找她的著作一讀,更豐富了我對浸信會歷史的知識。

書名是William Dean and the First Chinese Study Bible,作者是陳頌恩。她年幼時入讀基督教學校,跟父母返教會,除了學習神的話語外,小小年紀的她在讀聖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學校跟教會的聖經,有兩個名稱,大有分別。校內的聖經稱呼創造者為「上帝」,而教會的聖經把祂叫做「神」。另外,就是「浸」和「洗」的分別。

這問題日後成為了她博士論文的一部份,她亦研究了在中文聖經導讀本下了相當工夫的粦為仁牧師(Rev. William Dean)的生平事蹟。

粦牧師在翻譯時,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把聖經本色化,避免變得像現代人所說的「堅離地」,因此他盡量用令中國人容易明白之方法,把聖經內的話語以中國的歷史和價值觀表達出來。例如說到挪亞方舟大水災時,粦牧師便引用大禹治水的歷史作解釋。他亦把儒家思想中的孝順來說明人神之關係。至於把創造者翻譯為神,就更加曲折。粦牧師除了參考英美兩地的聖經學者之看法外,亦研究了太平天國在其中的影響,更涉及浸信會對政教分離的看法。

原來當時太平天國的創辦人洪秀全曾接觸基督教思想,創立拜上帝會,自稱上帝之子,耶穌之弟,主張以基督教真理代替儒家思想,以「上帝之子」替代「天子」,希望把基督教成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粦牧師看在眼裡覺得不妥,認為信主是不能強迫,聖經乃神的啟示,不是人的作為,胡亂演繹,經過多番推敲,把創造者翻譯作「神」。

至於是「浸」或「洗」的問題,作者在此賣個關子,為的是盼望有興趣的讀者親自翻閱這書,從中獲得答案。

其實中國人的文化及價值觀,和基督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只要細心觀察、思量,少用聖經術語,多講日常說話,配以適合例子,就能把福音活潑廣傳,完成大使命。

老鷹樂團的加州旅館 (Hotel California)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0/11/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Bohemian Rhapsody(《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一片中,觀眾都看到Freddie Mercury對音樂的看法和堅持,其中一個爭拗點,就是和唱片公司高層辯論對“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的看法。

一般來說,流行音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歌曲不可太長,三分多鐘已是極限。為甚麼呢?原因是歌曲的流行程度與否,決定於電台播放的頻率,而電台的主要收入,當然是靠廣告,所以用了三分鐘播了一首歌後,接著一兩個廣告便是最理想的了。然而歌曲太長的話,電台播廣告的時間便相對減少,收入便會下降,所以“Bohemian Rhapsody”長六分鐘,電台是沒有興趣多播的,所以Queen也只能把這首歌放在獨立電台首播。不過,這歌實在太出色,聽眾紛紛打電話給電台點唱,之後便變成歷史經典了。

其實在70年代樂壇,除了Queen這首“Bohemian Rhapsody”外,還有一首六分多鐘的流行曲——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其流行程度和“Bohemian Rhapsody”不遑多讓。然而這首歌背後的一些傳說,大家又知否呢?

就以Queen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來說,有人認為dust是指Angel dust(天使塵),它是毒品的一種;而Beatles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被指為在那個迷幻年代內歌頌LSD(迷幻藥)的歌曲。那麼“Hotel California”呢?我們就抽出歌曲內幾句歌詞分析吧!

So I called up the Captain,
'Please bring me my wine'
He said, 'we haven't had that spirit here since nineteen sixty-nine'

這句歌詞比較難明,為甚麼客人要喝酒的時候,酒保說自1969年起便沒有酒賣呢?初時有人認為可能是越戰關係,所以把酒賣光,但這解釋毫不合理。原來Spirit除了解作酒精外,還可以釋作聖靈,Holy Spirit。但就算這算釋合理,又和1969年扯上甚麼關係呢?

原來在1969年,有一件事發生,就是第一本屬於撒旦教(Church of Satan)的聖經出現。我年前在三藩市和朋友吃晚飯,飯後他載我兜風。來到一個富貴住宅區。他停下來,指著其中一間屋,說此屋大有來歷,是全世界第一間撒旦教會。明白了,這教會佇立在三藩市,而三藩市位於加州,那麼便是Hotel California了。

之後還有這幾句:

And in the master's chambers,
They gathered for the feast
They stab it with their steely knives,
But they just can't kill the beast

在酒店開餐,大吃大喝,本是平凡不過,但這次卻未能成功。有人以為菜刀不夠鋒利,又或者野豬太大,斬不下去。但其實留意Beast這字,看看聖經啟示錄十三章18節,便知道beast的真正解釋。

當然,上述說法有人相信有人否定。筆者在80年代看過一個電視訪問,主持人問Eagles成員Don Henley 如何創作這首歌時,他的答案令人震驚。他說此曲的創作過程不屬自己,乃經過channeling(通靈)的。

信不信由你,但聽歌時多留意其創作背景及歌詞意義,都是重要的。當然,不論是毒品、撒旦教、通靈的經驗,都不是我們該追求,甚至是應該遠離的東西。然而這些東西總是不經意地充斥在流行文化裡,在不知不覺間就向我們傳遞了一些訊息。當我們不斷重複地聽著熱播歌曲、看著賣座電影的時候,也可能不自知地接收了這些世俗的訊息。流行文化的力量、對我們的影響力,實在不容小覷,了解一首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也能幫助我們小心選擇、篩選接收甚麼訊息。

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 (Bohemian Rhapsody)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7/11/2018

圖:翻攝自網路

我1991年開始在香港大學工作,負責培訓老師,除了日常教學工作,還需要到老師任教的學校觀課。

還記得那年11月的一個清早,我駕車往學校途中,收音機傳來一個消息,Queen的主音Freddie Mercury死於愛滋病,終年45歲。我聽後悶悶不樂,把車停在路旁,閉著眼緬懷Queen的音樂,及70年代的美好時光。

當很多人認為80年代是香港的黃金全盛時期,我會補充一句,70年代的香港,更加值得懷念。短短十年,奠定香港以後幾十年的繁榮。

就以娛樂工業來說,70年代是破舊立新的,我們有許氏兄弟從電視跳進大銀幕的《雙星報喜》,和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把港產粵語片從國語片中奪回優勢,登上大雅之堂。此外,許冠傑的廣東歌,亦開始流行,此後廣東歌便霸佔了樂壇。

還有最近離世的金庸和鄒文懷,都是70年代香港娛樂工業的重要人物。鄒離開了邵氏,創立嘉禾,引進了李小龍,三腳平天下,把中國功夫,港產電影,從彈丸之地闖入了世界市場。而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書劍恩仇錄》和《倚天屠龍記》分別在70年代改編為電視劇,瘋魔了整個東南亞,而那時念中學的我,除了沉浸在本地娛樂文化之外,亦大量收聽外國的音樂,其中一隊最欣賞的,當然就是Queen了。

40年過去,在戲院中看《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Bohemian Rhapsody)這電影時,令我帶笑亦帶淚,重回70年代。

以戲論戲,很多外國影評把這電影和《衝出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 比較,筆者曾於2015年11月24日此欄點評過這電影(按此進入文章),認為後者肌理豐富,內容扎實;而本片則較如流水帳般,點到即止。

我看兩者有很多相同之處。《衝出康普頓》一片說及美國的階級衝突,權勢關係,最後一場洛杉磯大暴亂,反映了至今仍未解決的種族問題,而當中樂隊成員的恩怨情仇,描繪得有血有肉。

跟《衝出康普頓》一樣,本片也以大城市開始,由Freddie Mercury在希斯路機場工作的小子,慢慢和其他成員一起打拼,名成利就的經過,中間夾雜著外來難民與本地人的文化衝突,成員之間對創作的不同看法及堅持,及Freddie在兩性之間的糾纏等。

到了最後20分鐘,是Queen最後一次復合演出,於1985年的Live Aid,是世紀盛事,參與的位位都是天王巨星,那次的音樂會是為了籌款捐助給非洲難民,而整個音樂會在不同國家以衛星轉播,我當年也在明珠台看了。當中被認為最精彩的演出就是Queen。但我那時雖然欣賞他們的演出,惟不透徹了解演唱那幾首歌的原因,現在看畢電影,便全然解開心中結,人說Freddie Mercury是極度個人中心,其實他還喜歡與樂迷互動,對家人、愛人,及樂隊成員,都懷著感恩的心,人生至此,就像“Bohemian Rhapsody”歌詞最後一句: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any way the wind blows。

《出貓特攻隊》(Bad Genius)

——充滿計算與選擇的人生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4/09/2018

一部充滿刺激的泰國校園電影。女主角劉蓮是一個超級資優生,由她的教師父親獨力撫養。父親為了愛女未來的發展,將她轉到一所名校繼續高中學業,而她亦獲得了獎學金。蓮的聰明被同學發現,並開始以金錢利誘請她一次又一次在學校考試中,把答案以鋼琴手勢報給她的客戶。此事在一次考試中被另一高材生阿賓揭發,再沒機會考新加坡獎學金的她竟被同學以高價邀請在一國際性的考試中與阿賓作弊,將答案傳送給客戶。雖然她智過人,成功完成任務,但最終卻因為不想再被要脅而選擇向當局坦白代此事。

明光社

7月份適值文憑試(DSE)放榜時期,資深影評人肇峰特別與大家分享了一部拍得精彩,又充滿意思的泰國電影《出貓特攻隊》。今年文憑試十分特別,出現了兩個「首次」,一個是首次出現了九科都獲得5**的「超級狀元」,同時亦有考生因嚴重作弊而被取消所有科目的資格。這不禁令人聯想到與電影相同的命題,為了得到好成績,你作出了哪種選擇?為達目的,是否可以不擇手段?教育究竟是著重成績或是著重品格呢?

在分享中,肇峰首先介紹在不同的地方,學生可以獲得教育及向上爬的機會,以及會令學生的人生變得如何不一樣。在泰國,不是每個青少年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能夠得到向上流或出國讀書的機會是十分珍貴。

明光社

由於是次的分享是為影評班的第一課,所以肇峰特別提到這電影的「鏡像」拍攝手法。每當女主角蓮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候,鏡頭就會拍攝到有片鏡子映照她的另一面,彷彿顯示人可以有兩面,她究竟會選擇哪一面的自己,是善或是惡?而且電影中亦充滿了計算,因為蓮就是精於數學,每件事她都可以算出是否值得去做……但為了金錢而出賣自己的良知,又是否值得呢?電影中的男主角阿賓,是她的一個反面,由本來十分誠實轉向繼續作弊沉淪,他最初的選擇可能是由「命運」迫使,但其後的選擇卻是出於他的貪婪與不甘。

本片的考試都是以選擇題進行,正如女主角未來的人生,繼續走與不走作弊這條路,也是她要作答的選擇題。而在成長的路上,複雜的人生,又豈只選擇題待大家作答?還有很多不同的題目,要大家不斷的發掘、編寫,作答者不能單單複製別人的答案盲目跟隨就可以,還得由自己去理解、組織、編寫下去。

女主角最後可以作出勇敢的選擇,向當局坦白一切,是因為有爸爸的陪伴與支持。正代表著家長的價值觀,以及他們對子女的接納都十分重要。

現實比你想像的美好 (Factfulness)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31/07/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齡,便盤算著退休後可以怎樣打發時間。暫時還未有決定應該做些甚麼,但卻知道一定不可以做那些行為。

我的其中一個通訊群組,成員包括了一些中小學校長,他們大多已經退休。正如很多群組一樣,我只是希望利用網絡互通消息,避免論及宗教和政治,免傷和氣。但當中有兩位退休校長,喜歡傳來偏頗資訊,撕裂香港。群組內成員為了顧全大局,少有回應,然而他倆卻樂此不疲,繼續將訊息發來。我每天只好花時間刪除此等訊息,免得動氣。

其實,各人在不同事情上都有自己的立場,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把訊息轉發給他人,就要小心了。因為當你轉發時,便把自己的名字也押上去,可惜網絡上充滿虛假訊息,在沒有fact check(查究事實)下便貿然轉發,轉發者便成了幫凶。若是小事一樁,可以一笑置之;但若令社會不安,轉發者就成為了同謀。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介紹在2018年出版的書籍中,被視作其中一本最重要的書,就是由Hans Rosling(上圖人物)撰寫的 Factfulness。此君是大學教授,專門研究環境和健康兩大項目,他以深入淺出的方法,用數據除去大眾,甚至專家對一些事情的固有看法。可惜的是他於2017年因病離世,但這部著作卻深遠的影響了許多人,它亦成為本年度必讀的書。

Rosling的研究指出,一般人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兩類:發展中及已發展國家,其實這種想法已經過時,因為它會令研究的立論跟現實情況出現大的偏差。他指出應以收入,把國家分成I、II、 III、IV四個組別,再作仔細研究,這會幫助我們得出不同結論。

本書共有10章,每章談及一個錯誤的看法,然後指出如何克服有關問題,撥亂反正。前文所說的,未經證實便把錯謬訊息廣傳,便是影響大家看世界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當我們細心閱讀全書,隨著建議的方法思考真實和數據時,便會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看法。

 

書籍推介——惜生知死

23/07/2018

2018年,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為大家獻上文集——《惜生知死》。一如既往,文集主要結集了研究中心週年研討會的講員的文章。簡單來說,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死亡,讓我們「知死」:多去認識及了解死亡,從而「惜生」:懂得珍惜生命,活現更好的人生,並且成為他人的祝福。

文集中,郭鴻標牧師相信人有生存的權利,也要向神為自己的生命負上責任。相對於今日社會以「自決原則」(Autonomy or Self-Determination)作為決定生命事件中的首要考慮時,基督徒的生命倫理卻不會將「自決原則」視為絕對價值。

吳思源先生分享到教會在處理會友或肢體喪葬時,很多時都只處於被動的位置,最多就是對家人作出安慰,或是在安息禮中分享訊息而已。其實教會可以在喪葬禮儀中(包括禮儀前和禮儀後)加入牧養元素。

李少秋教授為讀者闡述海德格的存在主義的核心:「當人面對自己的存在,就絕不希望虧欠自己的生命」。考慮「存在」與「時間」,明白人生的意義,人才能過無憾的人生。

陳曉蕾女士認為今日的死亡被高度醫療化,我們不能接受一個人「老死」,而只能接受一個人「病死」,我們卻忘記了人的而且確是會老去的。而怎樣面對人生終結的問題,病人應怎樣掌握生命自主,甚或要求不同的「死亡選擇」等議題,也是社會需要討論的。

伍桂麟先生是推行「無言老師」計劃的發起人,他告訴大家參加者在離世後捐出遺體,讓醫科生能有機會作解剖學的學習,並提升未來的醫學技術。這個計劃打破了參加者原來的「生命句號」;在他們的人生終結後,透過教導醫學生認識人體結構,讓他們的生命延續下去。

陳一華牧師指出,死亡是有定時的,乃人生必經的階段;死亡是一種靜止狀態,但並非所有事物的終結。從基督教信仰看死亡,死亡有它正面的意義,讓人反省自己的人生,重建與家人的關係等。當人能面對生命短促這現實時,反而能在死前作更好的準備。

透過是次研討會與文集的出版,我們盼望能使關注長者事工或是臨終服務的教牧同工、社工,或是需要照顧臨終者的親人家屬,更加了解「惜生知死」的種種,不論是計劃自己、親友和主內肢體的生前安排與身後事時,都有更詳盡的了解和認知。

 

《惜生知死》
主編:吳慧華
出版地:香港
出版: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出版年份:2018年
訂書連結http://ethics.truth-light.org.hk/le/bookstore

《史托納》與《曾幾何時》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0/07/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隨著世界盃曲終人散,大家的眼睛可以從螢光幕返回書本裡去,趁著這個暑假,介紹兩本書,一中一英,給大家閱讀。

 

史托納》(Stoner) – 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我1991年在港大工作,偶爾在書局碰到這本書,看看介紹,主角是大學教授,既然和自己的職業有關,便欣然購買,匆匆翻來一讀,提及大學內的人事鬥爭,那時的我初入職,不懂行內規矩,因此沒有細讀。直至現在,差不多到退休年齡,在收拾書桌時重會這書,竟然看得津津有味,上網翻查,原來這書近來再版,還被譽為當今最佳小說之一,因此特意向大家介紹。

本書主角叫Stoner,父母是農夫,在一次機會下進入大學,修讀農務,但被英國文學教授之教學方法燃點了內心的渴望,轉唸英國文學,之後跟隨老師,成為教授。

書中內容涉及不同層面,有師徒關係、朋友情誼、家庭倫理、婚外情等人生五味架。而描述最深入的,是那段主角和同事間的工作關係。因為他的堅持不讓步,令系主任的學生過不了關,種下禍根,令他被刻意整頓。筆者認識一位同行,教學出色,著作豐富,還兩次拿到大型研究基金,在申請終身教席時獲得外界審查員一致推薦,卻過不了系內一關,無緣升職,險些在約滿時不獲續聘。多年之後,當時攔路的高層相繼離去,朋友亦早已退休,我問他如何在那段難關中保持泰然,他輕輕拋下一句:「我對自己滿有信心。」Stoner 的一生躍然於書中,讓讀者回望自己的人生,假若有類似經歷,不自覺便引起共鳴,然後仰天長歎,C'est la vie(That’s life/人生就是如此)。

 

曾幾何時黃穎君

曾幾何時黃穎君(Burmie)是我的學生,在香港大學主修通識科,屈指一算,轉眼10年。還記得在她到學校實習時,我觀課後跟她詳談。她的目標清晰,就是不會留在教育界,而是在娛樂圈發展她的事業。畢業後她繼續修讀碩士又參選香港小姐,最後成功投入電視圈作主持,到了現在,還寫起書來。

在這個年代,人人大膽出書自稱才女,其實書中圖片多過文字,以樣貌作招徠的書本比比皆是,但Burmie 這本有點不同,以人生、成長、友情、愛情、親情五個章節探討上述人生必經議題。我有幸窺見部份內容,回想當年與她及其他同學們在課堂上的熱切討論,有幸成為他們成長的一部份。如今有人謹守崗位,春風化雨,身教言教發光,亦有像Burmie 的,在其他行業發熱發光,這都是作為老師的我欣然看到的。

(圖:翻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