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人在職場,就要百倍奉還?

── 生命倫理錦囊 第16期
31/12/2013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一齣《半澤直樹》,成了人人追看的電視劇。當中主角一句「以牙還牙,加倍奉還」(やられたらやり返す、倍返しだ!),成為了全城打工仔的金句!劇中主角半澤直樹,家族工廠因銀行拒絕貸款週轉險些倒閉,老父也因此自盡。他繼而加入原來拒絕放款的銀行,面對上司打壓,追查不良貸款下落,與銀行內外的「敵人」周旋到底。故事到了最後階段,半澤甚至要面對昔日拒絕給家族公司貸款,害死老爸的頂頭大上司。此劇劇力迫人,創造了日本收視紀錄,也風靡了中、港,台等地的觀眾。[1] 連早前「香港電視網絡」不被政府發牌,在職工反對集會上,也以此作劇諷刺政府,大獲好評。[2]
 
其實,日本的職場文化和香港有頗大的分別:在劇中,銀行的「左遷」文化[3]與終身聘用制,[4] 或是下屬向上司叩頭認錯[5]等情況在香港職場文化都不常見。然而,劇中描述在職場中的爾虞我詐,「晴天借傘,雨天收傘」,上司對下屬壓迫的種種情節,的確說出了不少打工一族的心聲,叫人感同身受。而半澤面對敵人時,大快人心叫喊其招牌口號「百倍奉還」,更是說出了很多人敢怒不敢言的心底話。
 
除了主要的銀行內幕故事,劇中一些情節,實在叫我們對職場文化有多一重省思。當我們以為半澤最後將敵人打敗,拯救銀行後,理應「好人有好報」時,劇集的結局卻是出人意表:半澤的頭號敵人與上司大和田常務並未因自己的過失而被左遷,結果只被降職處分;而半澤卻是被左遷。當大家都替半澤不值,雖然他擊敗了大和田,但是始終也敵不過背後奸詐的銀行文化,以及老謀深算的大奸雄中野行長。其實從職場文化來看,半澤表面看似立了豐功偉績,但其實這些揭露公司瘡疤、自以為正義的同事,往往又會被公司視為麻煩製造者,成為「犯眾憎」的對象(劇中半澤雖極受同袍愛戴,但的確成為上頭們的眼中釘)。[6]
 
如果半澤的故事是在香港發生,相信他已不由分說,自己出去闖一番事業了!可是,在日本職場文化中,上司卻可以動輒用「左遷」來威脅下屬;而半澤為了保住在銀行的職位,就算是拿了上司犯錯的有力證據,也只為自己和同袍左遷去討價還價,絲毫沒有「劈炮唔撈」,或繼承父親留下的螺絲廠之想法。或許這就是日本職場文化特有的「身不由己」的特點,又或是對要養家活兒的打工仔的共鳴吧。[7]
 
有人以「貓型員工」來形容新一代:做事較為自我中心,討厭營營役役和唯唯諾諾的「上一代」做事手法。若他們碰上喜歡而又上心的事情,他們往往比其他人更努力。企業若看懂「貓員工」的特性則事半功倍;但若是不了解的話,他們隨時「走路」,正如貓不能逆掃毛一樣。畢竟「企業忠誠」對他們來說已是白堊紀年代的事了。[8]
 
香港新一代同樣被認為對工作不賣命,而且斤斤計較,但卻敢於挑戰權威(從另方面看就是「唔聽話」)。然而,情況是否果真如此?事實上,這可是對錯參半。一個對香港職青的調查發現,香港在職年輕人最難忍受的是:「同事不負責任及推卸責任」與「上司言行不一」。
以為新生代「不能受氣」的人,很有可能是誤解了他們。[9]
 
不過,若是由半澤的背景去看,相信最影響他的未必是「百倍奉還」的理念,而是來自他父親的兩句話:「樹脂螺絲雖然很輕,但卻非常堅韌……正是這種螺絲支撐起我們的國家。」父親這兩句話使他做事認真,觀察細微,也因此可以看到關鍵之處。當然這裡也講求了對工作的熟練和一絲不苟。
 
另一句則是:「做甚麼工作都好,一定要珍惜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千萬不要做一個機器人。」正是因為半澤有這一種人倫關係的覺悟,他自重又重人,對朋友永遠幫忙,這在奸人當道的職場中,尤為可貴。「人與人之間關係」成為了半澤成功之道:由他與太太待人接物的真;對同事負責任;對客戶的看重等,一切都重新使人見到,人在職場,「我要做好呢份工」,原來也可以是很高尚的。[10]

人在職場的信仰反思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好處呢?人還能用甚麼換回自己的生命呢?」~《聖經》
 
有人說:「職場如戰場」,又說:「人在職場,身不由己。」可見職場實在是非常複雜的場景。而當信徒經常身處在「身不由己」的場合,會否在不知不覺間,漸漸成為「失了味的鹽」(太五13),又或是「放在量器底下的燈」(太五15)?結果只成為某些人口中的「星期日信徒」。
 
「身不由己」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莫過於經濟壓力,又或是利益的誘惑。早年一套非常流行的電視劇〈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其主題曲〈無心害你〉當中便有一句歌詞,足以道出現代人的無奈:「誰想講骨氣,最先必須有一些儲備」。面對高昂的租金或供樓款項,以及活在百物騰貴的生活環境裡,信徒也有可能不得不唱一句:「誰想講真理,最先必須有一些儲備。」為了生活所需,很多香港人都不敢輕易辭退與自己信念、道德倫理價值觀相違背的工作。信徒也不例外,當上司強迫自己說謊,甚至以不義的手法騙取客人的金錢時,一些即使較為認真的信徒也可能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一邊求神寬恕,一邊順服自己銀行戶口的掌權者。
稍為對信仰認真的人都不希望自己只作「星期日信徒」,也希望在職場上可以「作鹽作光」。只是,他們實在放不下對生活的憂慮。耶穌曾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也不要為身體憂慮穿甚麼……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難道你們不比牠們更寶貴嗎?」(太六25-26)祂又教導人如此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每天[11] 所需的食物,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太六9,11)。當信徒眼中只看見地上的「老闆」掌管我們的飲食時,是時候學習看得見照顧他們,為他們提供即時所需的是父神。
 
耶穌多次提到關心我們需要的是天父。這意味著,這位供應者不是只「視萬物如芻狗」[12],即是一位對萬物的運作沒有分別的創造者,而是一位有感情,對人非常「肉緊」的天父。即使在人世間有不合格的父親,但耶穌口中的天父絕不會無視孩子的貧困。因著父與孩子的關係,已註定了天父必保守,這成為孩子不憂慮的基礎。但這還不足夠,孩子要真正放下憂慮,除了要確信及認定父神的供應,也要做到「不能服事神,又服事金錢」(太六24)。這不是一條律法的要求,而是對人性的剖析。人類的確容易「恨這個愛那個」、「忠於這個輕視那個」(太六24) 。當人選擇金錢,自不然選擇聽從「老闆」,視「老闆」的旨意為最高的旨意。
 
現實中,僱員和「老闆」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但世事難料,面對經濟衰退,又或面對股東的壓力,誰又敢保證「老闆」不會「在最壞時候必須卑鄙」、「在抉擇時候只好勢利」,這些都是職場上的人生道理,最終「無心害你」。反過來,一個身為信徒的老闆,若有一個用不誠實手法賺大錢的下屬,不過為了金錢緣故而對他的手法視若無睹,這位老闆同樣要好好思想誰才是真正幫他賺大錢的那一位,而自己真正依靠的又是誰。
 
有時候,人對上司不正當的手法輕易作出妥協、打同事小報告、又或是作出欺上瞞下等種種不義的行為,並不一定基於生活的基本需要,有可能是出於保護自己的行為,又或是敵擋不住名成利就的吸引力。無論如何,以《聖經》的教導來說,企圖以這些手段來達到名成利就,極其量只可以改善人眼前的生活質素,但卻不是真正的成功,更絕對不能提升人的生命質素。
 
《聖經》的福音書特別闡揚「大逆轉」這一神國的道理。孫寶玲博士說得對,有關「福音的宣講,無疑是要挑戰世界的安全感和滿足,甚至顛覆世界自以為是的政治文化。富足、有權勢、自以為是的人將會發現他們所自恃的,其實不能為他們帶來甚麼。如果他們不能回轉和悔改,將自己的信心和安全感完全置放在神及祂的福音之上,他們的結局將會是一個徹底的逆轉。」[13] 福音書要顛覆的,往往與世人的認知有所出入。原來,只把焦點放在金錢名利,不能體察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最終可能失去更重要的東西。
 
職場是其中一個讓信徒面臨考驗的場地。不同人有不同興趣及才幹:有人精於賺取金錢;有人熱心服務社群。不同人為到自己活在地上的人生目標努力奮鬥,都是實踐人在社會的責任,這實在是一件美事。只是人在職場,以甚麼手法來達致目標,這有待商榷。是否一句身不由己,便輕易放棄信仰原則?為了自己升職加薪、得到上司賞識,便極力排除異己?信徒還是不時提醒自己,神才是真正的「老闆」,學習活出祂喜愛的信仰精神,即使換來不太理想的待遇也不計較。
 
「行公義、好憐憫」從來都是《聖經》其中一個重要的教導。「行公義」不一定指到嚴肅的社會行動,在職場上也有很多「行公義、好憐憫」的機會。例如看見同事受到無理的對待,即使未有勇氣為到同事站出來指出「老闆」的不是,至少也不要為了「歸邊」,而成為落井下石的一員。
 
職場——可以成為一個讓人爭權奪利、只見敵人、喪失「生命」的戰場;但也可以成為一個讓人實踐理想、贏取友誼,以及磨練生命的場地。兩者分別在於:人信靠的是甚麼,他又以甚麼態度在職場生活。

 


[1]《半澤直樹》電視劇是改編自池井戶潤的兩部小說作品:《我們是泡沫入行組》(オレたちバブル入行組)及《我們是花樣泡沫組》(オレたち花のバブル組)內容改編而成,以書中主角「半澤直樹」作為劇名,由日本TBS電視台製作。網址:http://www.tbs.co.jp/hanzawa_naoki/

 

[2] Youtube 網站「HKTV半澤直樹大反擊@政總」足本版。網址: http://youtu.be/o8yAD4mwYtQ

 

[3] 「左遷」是是因古代文化「尊右而卑左」,故稱官吏被貶降職為「左遷」。參《中華民國教育部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A5%AA%BEE&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在日本銀行文化中,職員由總部調職到分行,甚至到附屬的子公司任職,均代表降職,是為不光彩的事。
 
[4] 終身聘用制度是日本戰後的基本用人制度。大企業一般僱用從各類學校畢業的求職者,被正式錄用的員工直到退休前始都在同一企業工作。除非員工犯了嚴重錯誤,否則企業均會避免解雇。這樣,員工和企業無形中形成了一種締約關係:員工對企業盡職盡忠;企業則為長期僱用的員工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從而培養出忠誠、團結,以及視公司為「家」的日本職場文化。參《MBA智庫百科》,網址:http://wiki.mbalib.com/wiki/%E7%BB%88%E8%BA%AB%E9%9B%87%E4%BD%A3%E5%88%B6

 

[5] 叩頭認錯又稱為土下座,這是一種以五體投地方式謝罪的禮儀,造遠比道歉更正式和嚴重。而劇中最後大和田常務向半澤跪地一幕,則是從原著額外加上的。
 
[7] 〈半澤直樹為何不辭職?〉,朝日新聞中文網,網址: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opinion/AJ201311160001

 

[8] 〈管理「貓型員工」〉,網址:http://www.jmen.com.hk/?p=4561

 

[9] 香港遊樂場協會於2011年7月,向411名18至29歲的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現52.9%的受訪青年在職場上遇到難忍的事,會選擇觀察一段時間再作打算;37%的人「忍得就忍,不會離職」。而選擇「儘快離職」的只有3.5%。此外,92.9% 的受訪者認為在職場中最難忍受的是同事不負責任及「卸膊」(即推卸責任);其次是上司「講一套,做一套」、同事愛告狀、上司不信任(各有89.5%)。當他們考慮是否離職時,工作晉升前景如何是首要因素,其次是薪酬福利以及與同事的關係。
〈調查顯示:香港職場年輕人最難忍受同事推責〉,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11-07/18/c_121682490.htm

 

[11] 有不少學者認為「每天」的希臘文字根ἐπιούσιος可來自另一個希臘文τε ἐπιούσῃ 「第二天」,此字見於使徒行傳七章26節等。根據猶太人傳統,第二天可指一大早,又或是明天。無論如何,禱告的人為著下一餐的食物向天父禱告。但耶穌的教導是讓當時的聽眾聯想他們的祖先出埃及時,神從不間斷的供應。R. T. France, The Gospel of Matthew, NICNT(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7), 248.
 
[12]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13] 孫寶玲,《新約倫理》,(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9),頁84。

相關文章

彎彎曲曲的生命河道:由文學到社會科學和數學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31/01/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文藝青年
人生並不是一條直線的跑道,你不能在起跑點便望到終點。相反,人生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河道,你根本無法預測在拐彎的時候,下一個地方是甚麼光景。

讀小學、中學的時候,老師都喜歡用「我的志願」作為作文的題目,這當然只是習作而已,而不是認真的生命藍圖。年少時我曾經想過將來做記者、社工、傳道人,年紀漸長的時候,我醉心於文、史、哲,但當時發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天成為了數學系的教授。

從小開始我已經很喜歡寫作,讀中學的時候我曾經籌辦了一個文、史、哲小組。中三時我需要在文科和理科之間作出選擇,由於原本的中學沒有文科班,故此我在升讀中四時轉校。後來自己在亞洲某大學修讀副學士課程,我參加了大學的中文學會,還有校外的新詩會,除了在一份報紙定期撰寫專欄文章之外,我還踴躍向不同的出版物投稿,但對於數理科目卻敬而遠之,可以說,當時我是典型的「文青」(文藝青年)。按照這種趨勢,當時自己和許多朋友都以為我將來必定在文壇發展。

由排斥到擁抱電腦和統計學
讀完了副學士課程之後,我向大學的兩位課程主任徵詢選擇主修的意見,我對大學本科的課程主任說:「我希望修讀中文系。」主任嘆著氣說:「唉!年青人,若果你讀中文系的話,將來謀生很難。畢業之後,你頂多在中學教書,坦白說,假如你在本校讀中文系,將來不可能跟台灣、大陸中文系畢業生競爭。你應該從實際角度去考慮。」我從來不會只是聽了一個人的說話便下決定,我同時向副學士課程主任查詢,但他亦向我提出類似的意見。這情況就好像是你興致勃勃地走進福特汽車陳列室,但汽車展銷商的兩個經理都勸你不要買他們品牌的汽車,那麼你還敢一意孤行嗎?

經過一番思想掙扎之後,我毅然來到美國修讀傳播理論系。獲取了學士學位之後,我嘗試申請教學助理、研究助理之類的工作,從而資助自己讀研究院的學費和生活費。當時奧拉克荷馬州大學國際人際關係碩士課程取錄了我,一位教授聘請我擔任她的研究助理,職責的範圍包括了採用IBM主電腦去做統計分析,當時我既不懂怎樣操作主電腦,對統計學亦一無所知。 但這份工作是我唯一的收入來源,我只有硬著頭皮到電腦中心從頭學起。從前我對數理非常排斥,但在逐漸理解箇中奧妙之後,卻漸漸喜歡這個新領域。

坦白說,那位跨文化人際關係的教授對電腦和統計學並不是很清楚,後來我轉到教育心理系攻讀博士班,教育心理系的指導教授令我大開眼界,在那裡我有機會鑽研統計學、電腦程式編寫、人工智能,不過,這些東西只是工具,我有興趣的領域是教育心理與科技, 這個學院並沒有開設量化心理學 (Quantitative Psychology) 或者心理測量( Psychometrics)。

正當我預備全速前進的時候,河道卻突然來過大拐灣。有一天,指導教授突然對我說:「我將會轉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任教,你可以選擇留在這裡,找一個新的指導教授,或者跟我一起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在那邊完成博士課程。不過,我將會任教於教育心理學系的測量、統計和方法研究課程( Measurement, Statis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tudies),如果你轉校的話,你也需要轉換領域。」根據卡耐基基金會大學評級方法,奧拉克荷馬州大學屬於第二級研究型大學,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被歸類為第一級,權衡過得失之後,我決定跟隨他向西遷徙。

以19世紀的方法去應對21世紀的問題
獲取博士學位之後,我先後做過電腦中心主任、心理測量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等不同的工作。大約10年前我開始在一間基督教大學的心理系任教,當時我觀察到數據科學、大數據分析會愈來愈盛行,2015年心理系計劃開辦一個心理學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的碩士課程,我以為時機已到,於是提出將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引進課程裡面,但所有人一致反對,他們所提出的理由卻令我感到困惑,例如:「大部份教科書仍然採用傳統的統計學」、「大部份學術期刊仍然接受傳統的分析標準」、「 大數據無關重要,心理學需要做實驗」……我知道大事不妙,這情況就好像是當數碼相機逐漸流行的時候,你仍然致力於製造菲林,又或者是串流媒體逐漸普及的時候,你仍然在實體店出租光碟。平心而論,這並不是那所大學獨有的問題,就我的經驗和觀察來說,許多大學的心理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部門都傾向保守,很多人以為可以沿用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發展出來的古典心理學,去解決21世紀的問題。

正當我感到灰心的時候,慈悲的上主為我打了一支強心針。不到一年時間,同校的數學系開設了統計學的碩士課程,數學系聘請了一位新的課程主任,他問我有沒有興趣在他的課程中教授數據科學、數據視像化,我起初以為他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但跟著他聯絡了心理系的系主任,商討我在數學系兼任的可能性。從那時候開始,我將心理系取消了的科目 搬遷到數學系,每學期我都在數學系開設一至兩門課,那位課程主任甚至問我有沒有興趣半職在心理系,另一半在數學系授課。我心想, 那麼我的行政負擔會加倍,例如我要參加兩邊的教務會議和退修會, 所以當時沒有應允。但後來我感到後悔,我對自己說:若果再有同樣的機會,我會好好地掌握。

由泥牛入海到照單全收
好景不常,後來那位課程主任離開了大學,領導階層再沒有在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方面更上一層樓。報讀該大學的人數逐年下降,原因之一是大學所提供的課程並不適切於就業市場的需要,我先後向不少課程主任、系主任、院長、教務長建議改革課程,並且向他們定期提供關於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趨勢的最新消息,結果所有忠告都只是泥牛入海。

神總會給予人第二次機會。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我知道另一所大學計劃開展數據科學的碩士課程,因此需要聘請一位課程主任。在應徵的時候,我和不同學科的教授、系主任、 院長面談。面試結束之後,高級副校長兼教務長問我:「你認為哪一個學系是屬於你的家呢?」我坦白對她說:「 雖然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心理系任教,但是社會科學圈子的保守氣氛十分濃厚,很難去引進創新的觀念。在面談過程中,我覺得數學系的文化會對我比較適合。」最後我在現時的大學擔任了數據科學課程主任,在從前的大學,我怎樣聲嘶力竭地呼喊也沒人理會,但現在幾乎所有我設計的課程都是照單全收。

其實我的數學水平只是馬馬虎虎,但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都是跨科際的,人工智能裡面的神經元網絡(neural networks)是建基於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和神經科學(neuroscience ),第一個人工智能系統感知器是由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弗蘭克‧羅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於 1958 年開發的。反向傳播(backpropagation)是人工神經元網絡的基礎演算法,參與研究這演算法的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是認知心理學家和電腦科學家。 故此,自己的跨越學科的背景可以彌補數學上的不足。

永不說永不
英諺中有這句話:「永不說永不」(Never say never),意思是不應該劃地自限, 而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完全排除潛在的機會或者改變。在生命河道拐彎的地方,我可能會作出不明智的抉擇,試想像,若果我從前完全不理會兩位課程主任苦口婆心的勸告,如果我因為對電腦和統計學沒有興趣而拒絕了研究助理的工作,如果我不願意放棄教育科技、冒險進入量化心理學的新領域, 如果我繼續留在社會科學的圈子,而不願意教授數學系的科目,我真的不知道現在自己會漂流到甚麼地方。

工作.意義(二)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5/01/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之前在〈工作.意義〉一文中談及我們初到英國的生活,太太到中國人管理的餐館工作,那是她相隔二十多年後,第一次「有糧出」的工作:短短數天的工作,看見同作異鄉客的華人,礙於言語的限制,寧願接受不公平的待遇,接受低於最低工資的薪金。因著文化、語言的限制,異鄉人不得不受一點委屈,但遺憾的是同宗族的人竟然欺負同鄉人。

今年在聖誕、新年並打著「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的瘋狂大減價,不少零售商,物流和包裝公司均增聘員工,以應付超額的工作。因此,我和太太在11月中至1月初,有機會到一間手錶、首飾倉庫當臨時工。工作程序是這樣:先檢查貨品是否妥當;訂貨單內容跟貨品是否一致;然後按品牌入盒包裝,貼上地址及包裝員的標籤;按郵遞類別放到運送箱,等下一個工序的同事,安排寄出。

重覆的機械動作,熟能生巧,不費心思。但基於保安理由,手提電話不能隨身攜帶,工作時就不能聽聽歌來消磨時間或充塞自己的腦袋。與同事閒談可以嗎?已退休的尼泊爾籍管工(他也是臨時回來協助)會不時提醒:「快啲啦, 快啲啦……」(因他曾於香港居住,懂得幾句廣東話)。或許他認為閒談會影響工作效率。

工作會限制我們的時間和身體,我們的心靈和思想卻不會被束縛的,我們仍然可以自由地思考、默想、禱告。這樣,工作也將變得更有意義。

由於今次所聘的臨時工全是香港人,廠房內一下子變成了同聲同氣的香港人,與一直佔大多數的波蘭婦女平分秋色。波蘭人不多說話,給人一種冷漠、「兇兇」的印象,感覺不易走近。只憑感覺?難定真假!

有一天,太太被安排到包裝珠寶那邊工作,那是資深的波蘭同事主要的工作區域。太太有更多機會與她們相處,發現她們僅有一人,能夠以英文溝通。有次太太坐在一個不諳英語的波蘭婦女旁邊,婦人在這裡工作已五年,兒子17歲,兒子在每星期有兩天不用上課,這些日子就來這裡兼職。也許婦人感受到太太的善良,她願意分享自己的狀況:她表示一家來英國不過數年,丈夫卻在移居一年後過世。語言有限,她極力去表達說丈夫「UP」,太太以為她丈夫在樓上工作。隨後,她拿出項鍊的十字架,再重複「UP」指指天,太太才明白她指丈夫已過身。一個帶著歐洲人臉孔的異鄉客,不懂英語,要融入生活,更不容易!更何況是一個獨力帶著孩子的婦人?

每天午膳時間有半小時,員工各自帶備午餐,在休息室用膳。同鄉「圍爐」坐席是理所當然。我和太太並非標奇立異,只是感到六、七個香港人圍在一張小圓桌,未免過於侷促。隔鄰桌子有較大空間,更闊的視野,可以看看周遭的人。我們聽不懂波蘭語,但能看見:為何母子兩人不吃午餐?另一個女士,為何只站在門外抽煙而不吃飯?「眼到、口到、心到」。太太看見了,就去關心問候,之後每逢少年人上班的日子,她就多預備一份午餐,少年人欣然接受,我們也感到欣喜。人在他鄉,被接納、被關心比一切都更有力量。語言不通卻不能阻礙關係的互動。

若說上帝是偏心的話,大抵祂就是偏向受困、受壓、孤苦、無依的一邊:

「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申二十四20)

「向寄居的和孤兒寡婦屈枉正直的,必受咒詛!」(申二十七19)

「無倚無靠的人把 自己 交託你;你向來是幫助孤兒的。」(詩十14)

「耶和華保護寄居的, 扶持孤兒和寡婦, 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詩一四六9)

「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人在機構,身不由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9/2023

投身機構的事奉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由於之前在學校和電視台工作過,又做過公務員,對不同的工作文化都有涉獵,因此,在機構的管治文化方面,一直希望做到既有基督教機構的事奉精神,亦有私人機構的工作效率,以及公務員的操守和紀律,個人深信這是基督教機構應有的見證,以及向神向人問責,以下幾項是多年以來個人的實踐和反思。

首先,我相信機構就是教會,就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因此,機構同工之間也是一種團契的關係,我們不只是同事,也是團友,可以彼此分享、分擔、代禱、守望和牧養,我們不是各自為政,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可以,而是要視其他同工為肢體,有需要的時候願意為其他同工多走一步。因此,同工會、早會、退修等等對建立同工之間的團契關係都是必須的,以為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便等如稱職的同工的話,其實是未明白自己作為機構同工與其他私人機構僱員的分別,若果抗拒與同工建立弟兄姊妹的關係,不願並肩為機構的異象努力的話,何必加入機構事奉?感恩的是,多年以來,不少同工雖然已經離職,但仍然可以保持聯繫,因為我們不只是同事,也是團友。

此外,在機構內沒有所謂屬靈或屬世事工的區別,所有機構作為免稅慈善團體應遵守的公司和稅務條例、建築物和勞工法例,機構都需要嚴格遵守,機構並不是甚麼都只講愛心、講關係的地方,機構同工必須有向神、向機構、向服侍對象和奉獻者問責的精神,努力做得更好以討神的喜悅,以得過且過的心態去事奉,只會羞辱主名,若果機構因為想慳錢、貪方便、或者辦事馬虎而違反了一般公司皆應遵守的法例,如何能在社會上作鹽作光呢?有些同工的表現未能符合其工作職位的要求,經過多次勸喻和給予機會仍未能有效改善,離職是一個負責任的做法。機構並非只講愛心而不理會表現的地方,其實,一個不適合的人在不適合的崗位,對雙方皆沒有好處,一個同工與其在一個不適合的崗位蹉跎歲月,倒不如及早認真再思及探索自己的恩賜和召命,感恩的是過去一些同工雖然被勸退,但大家仍然能夠維持良好的關係。

另一方面,由於我們的信仰重視家庭,因此,在機構實行家庭友善政策是理所當然的,若有同工因為需要照顧家人,例如接送子女上學、陪同家人覆診等等,只要不影響已應承或必須的工作,皆可以安排彈性上班、調動返工時間或請假。而同事在返放工或午膳的安排,為了避開人流最多的時段,亦可以彈性地改動,只要同事在工作時間盡心盡力,亦沒有必須趕死線的工作在手,準時放工是合情合理的事,一直以來我都不鼓勵同事超時工作,大家早點回家陪伴家人更好,當與家人的關係和諧,心情愉快,事奉亦會事半功倍。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相信不少教會和機構的負責人都不會(亦不敢)反對,但大家心目中的工價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一直以來,不少教會傳道和機構同工的薪酬都是偏低的,似乎參與全職事奉就理所當然地應有此心理準備。若果教會或機構沒有足夠的能力,未能付出較高的薪酬,相信大家都會理解和接受,因為參與機構的同工理應異象先行,亦憑信心踏上事奉的道路,問題是有些機構明明有能力,卻沒有適當地增加同工的薪酬福利便說不過去。其實不少同工都要養家,有些上有高堂、下有子女,在香港要供樓或應付租金絕不容易,醫療和教育的支出可以十分驚人,基本的娛樂和消費等開支小數亦怕長計,機構同工的薪酬不應與實際的生活指數和外間類似的工作有太大的差異。

一些年青同工剛畢業時仍然有空間可以一無掛慮,但當成家立室,甚至要養兒育女時就會吃不消。對於有心志全職事奉的人來說,自己要作出犧牲早已有心理準備,但要令家人(特別是子女)犧牲卻容易會有歉意。一直以來,我都願意努力為同工爭取一個較合理的薪酬,讓他們毋須為基本的生活煩惱。此外,購買醫療保險和提供較高的僱主強積金供款比率亦可以協助同工應付不時之需,以及在退休後有多一點積蓄。在平均壽命愈來愈高,醫療及住屋開支愈來愈昂貴的年代,為員工退休後的基本保障多行一步,是所有聲稱重視人的價值、講求愛心的機構應有的表現,但願所有機構都成為有責任感和遠見,以人為本的群體。

最後,作為信仰的群體,機構應該有更廣闊的國度觀,不要只將眼光放在自己的機構,和將自己的機構看得太重要,我們與眾堂會和機構其實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更多的合作和分享,其實是善用神供給我們資源的好方法,機構要發展事工有許多方法,不一定每次都要聘請新的同工,建立新的部門,而是可以更多與其他有相同異象和負擔的個人、機構和堂會合作,靈活使用資源,這並不會加重機構的負擔,也是機構負責人作為一個好管家應有的胸襟和態度。我們雖然人在機構,各方面的資源可能都很有限,但我們絕對不是身不由己的。

平時做D乜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6/06/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移居外地,或許不少人也有著筆者類似的經歷。當友人關心問候一句:「你平時做D乜?」頓時,感到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平時做D乜」就是日常做甚麼事的意思。這問候會對以辛勞、勤快見稱的香港人帶來一定的困惑。香港人一般會把「做D乜」聯想到與職業工作或其他跟謀生相關的事情。只是,初到英國的異鄉客,大部份也未能這麼快找到工作。若有幸找到工作的,也不一定是過往高薪厚職的專業,故回答友人善意的關心時,難免有一點猶疑或迴避,總不能隨便地回答說:「我平時要為家人料理早午晚三餐」「要掃地、吸塵、洗衫」「要接送孩子上學」「要修剪雜草」「要學車、學英文」……雖說工作無分貴賤,但亦難說:「我正在當速遞送貨員、清潔工人」「我在超市、貨倉、食店、工廠上班」……

當然,一句「你平時做D乜?」的問候,是講者無心,聽者在意,但亦予人一些反省。

無可置疑,身在外國,整個生活節奏變得截然不同。過去,香港人一天完成十件事也覺得自己欠缺效率,現在,十天才能處理一件事,反成為生活的常態。筆者曾有這樣的經歷:與某連鎖傢俱店約定了回收退還的貨品。在預約的當天,由早上7點在家守候到晚上7點(因店家只提供收貨的時段,並沒有準確時間)。而當天店家可在毫無通知下失約。翌日再聯絡,其解釋是「因天氣太差,收貨人員未能到達」。再安排,卻要在一個星期之後。而更令人沮喪的是,在下一個星期的約定日,情況竟再重複一次!在這樣的生活日常,既是累人的等候,亦是學習「忍耐」絕佳良機。「平時做D乜」的「平時」,可能有不少是花在重複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上。「不動怒的忍耐(或等待)」或許是來英港人最先所學習到的「新技能」。

「做D乜」往往意味著所做的是一些「有價值」的事情,而香港人的生活價值總是離不開「工作」。讀書取得好成績就可以選讀較有前途的學科,能覓得較佳的工作;努力在工作上有所表現,或工餘持續進修,為的是爭取升職的機會。如果回答「做D乜」是:看小說、聽音樂、喝著咖啡看天上的白雲或到外邊跑跑步、拍攝路旁的小花、靜觀湖上的野鴨天鵝、沿著河邊踏單車,這似乎容易被介定為「不務正業」或「荒廢時間」。

只是,若有一天,要你挑選幾個人與你住在一個不愁衣食,但沒有互聯網的孤島生活時,你會否選擇企業家、銀行家、大老闆、工程師、醫生、律師、股神……這些有「成就、成功」的人為伴?

而我,大抵會選一個文學家或詩人,一個音樂家或歌者,一個話劇演員或小丑,更重要的是一個能與我喝著咖啡,荒廢時間地呆坐半天細察白雲夕陽、聽聞花香鳥語……不務正業的伴侶。

工作.意義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3/03/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移民英國的香港家庭,有不少匆忙而至,只能見步行步;也有不少準備充足,出發前已選定宜居城市,甚至隔山買牛,預先買(租)下房子,務求一蹴而就,盡快安頓。

筆者一家到埗後,曾到幾個港人聚居的熱門地區走走,看看是否方便接觸香港人?感受一下該區氣氛,了解一下華人教會的情況?觀察一下「織帳棚」(工作)的可能? 

我們落腳雷丁(Reading)之先,已聽聞這城有不少香港人,朋友也因此鼓勵我們來看看。第一次到雷丁,朋友領我們在市中心遊覽,街上確實有不少華人面孔迎面而來,很自然會展現一個微笑。若主動打個招呼,大家相認是「自己友」,很快就放下戒心,攀談起來,甚至加個WhatsApp,以便日後聯絡。那天,友人請我們到一食肆午餐,但因客滿而沒有光顧。愛妻當時留意窗戶張貼了招聘告示,心想在這地方「織帳棚」大概是有可能的。 

2022年10月初,我們搬到雷丁,友人再帶我們去光顧那食肆。餐後愛妻到櫃台結賬,趁機與經理閒聊,對話是這樣的: 

「我們剛到雷丁一個月。之前來探朋友,已想來幫襯一下。但當天客滿,所以今天特意再來光顧,記得那天店外還張貼了招聘告示㖭。你是香港人?到英國很久了嗎?」 
「……我們仍請人,你有興趣嗎?」 
「……都有想過!」 
「你想做樓面?還是廚房?」 
「……都可以試試。」 
「你,做樓面啦。咁你下星期一嚟試吓。」 
「星期一唔得,星期二可以嗎?」 
「好呀!」 

簡單的對話,愛妻就開始在英國的第一份工作。 

店內的經理、樓面、廚房員工都是華人,能說廣東話。他們分別來自國內、馬來西亞、香港。而香港人分別有來了半年的年青人、兩年多的大哥、十幾年的大嬸。
 
第一天上班,經理交代了工作,但沒有談及薪金。第二天愛妻主動提問,經理這樣回應:「樓面是8鎊一個鐘,廚房就8鎊半。」愛妻聽後不以為意,畢竟她自覺是個「學徒」,而且有機會接觸這群離鄉背井的華人才是她所在意。那天下班回家,與友人傾談,才得知英國的最低工資為9鎊半。因此,經理所說的薪金明顯低於法定工資,乍看有點欺騙及壓榨員工的味道。隨後,太太跟一位移居英國超過半世紀的朋友分享(她家人亦曾經營中式餐館)。友人表示,由於英國的稅收重,一般華人小店難以負擔,因此,為了營運、生計,不少小店經營者,不會把薪資及收入全數上報政府,以避繳交高昂稅款。顯然這是不誠實的做法,但當中也有可理解的辛酸。然而,太太工作的食店是集團式連鎖店,不是經營艱難的小店。他們竟然以「慣常」做法,每週以現金出糧,實質是剋扣工資,實在令人不爽。員工薪金是受法例保障的,為何他們甘願接受這種不合法的待遇呢?

流離在外,總希望走近熟悉的環境和人,「同聲同氣」成為凝聚同胞的重要元素。能夠以母語去說話,即使是表面的溝通,已見親切溫暖。華人在外,語言限制著他們的社交圈子,亦阻礙了他們的工作機會。接受較低的工資,能夠在「自己人」圈子中工作,可能亦是他們作取捨的因素。為了「生活」而接受不公平的對待,成為「不守法」的一員,這也是一份淒涼及悲哀。 
 
愛妻是重視「公平」的人,亦堅持「守法」的原則。她星期二上班,經了解後,她決定星期五離職。僅僅數天與同事的相處,氣氛由冷漠到有問有答,愈見融洽,她也有不捨。就在星期五完成工作,準備收工的時候,其中的同事問道:「下星期能見到你嗎?」一句簡單的說話,讓愛妻有一份觸動,希望多一點與他們接觸,多了解他們的需要,多一點與他們分享上帝的愛。 

短短一星期,略略體會異鄉客的工作,愛妻再一次成為「無業」,但肯定不會是「遊民」。她的「工作」往往是在無業而正式展開!「意義」不一定由薪金、地位、前途所界定。關心身邊的人,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在冷漠、孤獨的城市裡,叫人感受到人間有情、世上有愛,這豈不是更有「意義」!?

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

27/10/2022

《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
作者:涵寶寶
出版地:台北市
出版: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年

一個作者,如果她的資歷及頭銜包括:畢業於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曾加入花旗銀行MA(儲備幹部)計劃、曾擔任超過30所大專院校百場履歷面試講師、CCE 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等,你希望從她的著作看到甚麼?又或是學到甚麼東西?是職場求生術、如何建立人脈、抑或是如何發展人的潛能?但她的作品——《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不屬於這類書籍,誠如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她不是想要打造一本工具書,她只希望讀者讀畢這本書後,可以「多一些關於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勇氣。」「若我們還無法喜歡上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吧!」

出於作者的善意,「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便成為了書名,因此這本看似是心理學的書,其實它與心理學無關,作者也無意幫助人處理自己的情緒,書中內容基本上只是分享作者在職場上、情感上及人生等方面的個人看法。

沒有理論支撐的個人看法,實用性有多少?或許說,作者的經驗足以說服人,達到她想做到的效果,也就是讓人在看完此書時,有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勇氣嗎?誠然,書中內容能否引發讀者的共鳴實在見仁見智,所謂「甲之熊掌、乙之砒霜」。無論如何,作者並非紙上談兵,看得出她真誠地以實戰的「經驗」與讀者分享她的所見所聞所思,並提出了一些看法及建議,你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或完全贊同,但細思之下,讀者或會看出一些道理來,這些道理的確讓人得益不少,有助成長。

本書另一吸引人之處在於全書沒有任何晦澀難懂的辭彙,反而是在平易近人的文字之中,看到作者在文字方面的超強功力,偶爾一兩句發人深省的說話,值得讓人「駐足」細味。例如作者提到考大學的經驗讓她體會到:「當你承認自己的平凡,才有機會創造不平凡。」

如果你有興趣,就工作、朋友及人生態度這三方面淺嚐慢嚼書中的雋語,歡迎大家透過以下連結觀看「其實你不用看完一本書: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影片。此欄目並非想要「斷章取義」,只想讓你嚐嚐此書的「味道」。

收看影片

“Have a Good One!” 親切的陌生人

彭順強 | 現居加拿大,彭順強為信義宗神學院神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Regent College神學碩士及香港理工大學社工碩士、曾任中國宣道學院講師,及該院基督教靈修學碩士課程統籌,《靈深一席談》主編。現任加拿大華人神學院溫哥華特約教授、《時代論壇》的「香港處境下的屬靈導引」專欄撰稿人、輔導與屬靈導引綜合服務、推動靈修的YouTube Channel:「彭博靈修」創立人,著作包括《二千年基督教靈修神學歷史》,《還我屬靈本色》,《勇闖七重山》,《盧雲的誠與愛》,《潘霍華的順服與判逆》、撰寫靈修學文章超過200篇。
07/10/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加拿大

重回溫哥華


因著在溫哥華的獨居母親已年老多病,故決定了本年重回加拿大居住,好能照顧她。雖然當我住在香港時,基本上每天都會在早上約7時30分致電慰問她(等於溫哥華下午3時30分),但每每當她有病時,她便總會這樣說:「你咁遠,有咩事你都幫唔到我喇!」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便知道已不得不回到她身邊了!有港人會為到年老的父母而暫時不離開香港(我也認識不少),但卻因著同一原因,我卻不得不離開香港!


回到溫哥華,除了如在香港以往一般,寫作,教神學,服侍教會,及繼續推廣靈修的個人YouTube Channel:「彭博靈修 Dr. Pang on Spirituality」(https://youtube.com/user/danielskpang),拍攝短片外,也做一些社區中心的服務工作,及開展網上的「輔導與屬靈導引綜合服務」,可說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加版:「隔籬鄰舍,定係隔離咗嘅鄰舍?」


香港人對於在西方住的人,都會有一個想法:外國地大物博,而且「個人主義」很強,所以人與人之間距離很遙遠。但根據我曾住在溫哥華的15年經驗,和現在重返這地方來說,除了首句是尚算客觀外,後面的兩句未必是真實的描繪。


不過,雖然西方地大是真實的,但若以加拿大溫哥華為例,過往一般人都能付得起價錢的獨立屋,現已昂貴到大部份人都已買不起了,於是便只好住在靠近鐵路的多層大廈。雖然如此,但也不致於迫近到你可以與對面大廈的另一戶人握手!


外國的大廈不像香港般會有看更,但卻不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香港人起初可能不習慣的,是每每當你乘電梯時,無論你是或出或入,遇上的人都會臉帶笑容地跟你打招呼:Hello或Hi there或Good morning;並且,當你到了你要去的樓層時,對方會說聲:Have a nice day,或Have a good one,或take care。對方也可能跟你傾幾句!另外,因著一般人都會駕車,並且要自行將垃圾拿到垃圾房,故此其實出入遇上別人的次數每天都不少,而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是不少的。正如早前香港的一個廣告口號:「隔籬鄰舍,定係隔離咗嘅鄰舍?」加拿大人的確比較能夠活出前者!


親切的陌生人


在香港你不會跟陌生人傾談,如果有人主動來跟你說話,我們會說這是「搭訕」,不懷好意。雖然加拿大現在也有向少數族裔行騙的港版街頭「祈福黨」,但一般來說,「搭訕」的人都是懷著好意的。他們並不是要認識你,只想找人表達少少的內心感受和關懷而已。


還記得,當我還未買車的日子,有一天站在巴士站等巴士(這裡等巴士可能要等上20分鐘甚至半小時),巴士站也有一位老人家在等著。當她見到我時,便跟我談天說地,上至政府政策,下至與家人的關係,她都有興致跟我講,並且態度親切。後來要到巴士埋站,我上車以信用卡付車費,這對話才結束。這情況自我於1985年來到加拿大留學時,便經常有這類經歷:陌生人在巴士站跟我談天說地!


無限電話分鐘無人用


有趣的是,溫哥華只要付上便宜的手提電話月費,便可以「無限」傾電話,而在香港手提電話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就算付高昂的費用也有時間限制)。但奇怪的是,雖然香港有通話時間限制,但人人都在街上傾電話(可能是用WhatsApp吧);反之,溫哥華沒有通話分鐘限制,但你卻不常看到有人在街上或商場中不斷講電話,他們較喜歡較親切的直接面對面接觸。


「敬業與樂業」下的溫情


這種善意的慰問和關心,也會在商舖中遇到。一般來說,加拿大人都比較「敬業與樂業」的。曾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人的服務態度是全球最差的城市之一。我想,這也許因為香港是一個很有階級觀念的地方,這不單只是在行業上有階級,甚至是在同一公司裡,都有職位上的階級。於是,作為前線的服務人員,就是所謂的「sales」,而在這階級下的文化裡,培養不了「敬業與樂業」的態度,也拿不出愉快友善的服務態度來了。


在溫哥華我喜歡吃經「drive-thru」買「A & W」的各式漢堡包。[1] 對講機會先問你:「How are you doing today?」當店員遞食物給你時,會說:「Have a good one!」而且笑容可嘉。另外,到了香港也有的「Pizza Hut」餐廳,在加拿大,服務員會帶著笑容來到你身邊自我介紹,並會慰問你:「How are you doing today?」在品嚐食物的時候,服務員也會到你桌邊問你:「How do you like the food?」,或「Is everything alright?」感覺十分親切!


有一天我收到WhatsApp的訊息,原來是來自那位剛賣了車給我的汽車售貨員。他訊息的內容並非是有關我剛買的車,也不是要推銷甚麼的產品,而是只想告知我,他與女朋友駕車時,看到我的新車經過,故此想打個招呼而已!


當然這可能是公司的訓練,或是規矩,但從服務員的笑容中,你會感受到他/她自己也享受這種的交流,做到了「敬業與樂業」。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這裡並沒有強烈的階級觀念,故此,每一個人都在平等的社會中,隨心做自己所喜歡的工作便很滿足了!



 

[1] Drive-thru是指在車上的顧客可毋須下車便可以透過對講機點餐,隨後取餐。而A & W是加拿大的大型連鎖快餐店。

機器人即將搶走你的工作

28/04/2021

《機器人即將搶走你的工作:影響全球數十億人的7大自動化技術發展,現在開始重新定義工作目的,幸福慢活》
Robots Will Steal Your Job, But That's OK: How to Survive the Economic Collapse and Be Happy

作者:費德里科.皮斯托諾(Federico Pistono)
譯者:李芳齡
出版地:台北市
出版: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16年

作者曾考慮把這本書命名為《機器智能與電腦演算法已經在搶走你的工作,在未來還會搶得更兇》,但他怕這樣的書名並不吸引,最終起用了現在的書名:Robots Will Steal Your Job, But That's OK: How to Survive the Economic Collapse and Be Happy。坦白說,中文書名翻譯得不夠傳神。作者提到機器人將「偷走」人類的工作,而不是「搶走」,兩者分別在於:當一個人搶走你的東西,你會即時知道,甚至可以馬上反抗,即使無力反抗,被搶以後還是可以即時採取相應行動,如報警。但當東西被偷走便不一樣,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陡然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一些寶貴的東西。機器智能與電腦演算法偷走人的工作也是這樣,當大家在享受自動化的同時,背後已經有一批人因為自動化而失業。或許大家以為自動櫃員機、自動飲品販賣機的出現是小兒科,但隨著機械智能快速進化、學習演算法的準確度和性能天天都在進步,往後,即使是需要接受長時間訓練的專業人士,但只要其「工作內容具有高度重複性」,例如醫療方面的放射師,他也可能被輕易取代。

工作被機器智能與電腦演算法偷走,這當然不是大家樂見的事,但如果大家都有基本的補助金,不需要為生計工作,這又能否解決失業人士的問題?作者在書中的第二部份,闡述了工作對人的意義,工作不獨讓人有收入,可以維持生計,工作也給予人們對某個身份的認同感,或是會計師,或是電機工程師等。作者認為人們需要工作,失業會大大影響人的幸福感。對作者來說,工作本身也是有意義的,當然,如果這份工作有助改善社會的文化、健康、效率、同理心、同情心、創造力和宜居性等,這些有關工作的效用對人也是重要的。現今有很多人不想工作,只因社會不太能創造出有意義的工作。

工作慢慢地被偷走,這是不爭的事實,作者在這方面為大家提供了不少資料,但他對前景仍是樂觀的,在書中第三部份,作者嘗試為大家提供一些實用建議。這些建議並不一定完全適合在香港生活的讀者,畢竟作者是意大利人,書中的研究多以美國為例子,但他建議過更簡單的生活,擺脫無止境的過度物質生活、善用網上資源以開闊自己視野、為自己增值,這些善意的提醒都是好的。

有別於一般的科技書籍,作者不是純粹與讀者談科技,他似乎想與讀者談更多的是——如何幸福地工作及生活。

來教會,剪個髮,飲杯咖啡?

活動花絮

07/11/2019

分享嘉賓:Anka傳道
    「上教會」(Captain Church)負責同工
整  理:馬迅榮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上教會」(Captain Church)是一間結合了髮廊、咖啡室和教會三個元素的三合一教會,她帶著使命,走入社區,接觸不同背景的客人,成為職場教會的示範。「2019生命倫理對談:吾.工.道」由該會的負責同工Anka傳道擔任分享嘉賓,她在9月17日與參加者分享這間三合一教會的運作、她在服侍中如何經歷神,以及「上教會」的團隊怎樣榮耀神。

明光社

聚會開始,Anka分享教會由來。她從前是一位護士,後來因為全職照顧孩子而停止了工作。期間,她接受了兩年神學裝備,並到了豐盛髮廊帶領晚間聚會。她在那裡認識了一位髮型師弟兄。髮廊裡有些員工負責洗頭等工作,他們是邊緣青少年,可能曾經犯事或要守社會服務令;她在那裡服侍這班青少年。但她感到這些青少年很難融入傳統教會,因為如果信徒有青春期的子女,而教會接待一些抽煙、紋身、講粗口的人,有些會友可能擔心這些人會帶壞他們的子女,她認為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邊緣群體難以融入傳統教會的情況,令她想到聖俗的強烈分野。例如基督徒不應該抽煙,這想法普遍信徒都接受,但是邊緣青少年便會問:聖經有說不可以吸煙嗎?信徒理應聖潔,但有些仍舊帶著一些世俗行為的人,似乎很難融入傳統教會。

Anka深信耶和華的膀臂不會縮短,以致不能施行拯救。她開始為神做夢,她很想讓福音進入邊緣青少年的生命裡。結果她和教會的牧師分享,看看教會能怎樣回應這個異象。在2011年10月,教會便差派了她和其他弟兄姊妹出去作職場宣教。Anka指自己不是生意人,要開展事工並不容易。她要先找地方,並需要一筆創業資金,以購買工具,支付裝修費等,這筆錢的數目不少。神給了她異象,亦感動了弟兄姊妹踴躍奉獻。在一次崇拜中,弟兄姊妹整整奉獻了100萬元,另外還有30萬元的貸款,她為此而感動。有了起動資金,她和弟兄姊妹便開設了「上髮廊」和「上咖啡」,兩舖之間有一扇玻璃門。幾年前,他們又開設了兒童學習中心,提供遊戲小組和學前預備班。髮廊那邊有位弟兄擔任髮型師,而Anka則主力在咖啡室擔任廚師。員工當中有的是邊緣青少年。平日髮廊和咖啡室會做生意,到了週日則會休息,店舖會成為敬拜神的地方,弟兄姊妹在那裡崇拜。Anka指要共用資源,有賴一班弟兄姊妹協助,崇拜前,他們會將店裡的物件清空,崇拜後,他們就要收起樂器,重新排好桌椅,將地方還原。由2011年至今,每個星期如是,弟兄姊妹總是毫無怨言地整理場地,她很感激他們的幫忙。

「上髮廊」和「上咖啡」是以自負盈虧的模式運作,所以Anka很努力做好這盤生意,因為她要盡僱主的責任,支付員工的薪金,以及店裡的一切開支。她沒有飲食業經驗,也不認識相關人士,但她很努力學做一個稱職的廚師,又報讀相關的課程,她由最初在午飯時間完成10多個餐,到現在完成100個餐。她笑言在廚房裡有被刀割傷、被火燒傷、被油燙傷的危險,她又會弄到滿身油煙氣味,但工作實在太忙了,回到家中會因為累透而睡在地上。由護士、家庭主婦,到成為今日的廚師,她付出很大的努力。不過,她同時在服侍的過程中,經歷自己生命的擴張。

Anka帶著無牆教會的理念建立「上教會」,盼望福音進入社區和接待不同的人。在其中服侍的弟兄姊妹,並不是透過三福、四律等傳統福音工具去傳福音。Anka指在髮廊和咖啡室工作的人有兩個身份:一是員工,一是說故事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與神同行的人可以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讓人認識耶穌。她解釋「上教會」的「上」字,是來自馬太福音六章10節說:「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他們渴望神的旨意能行在地上。而教會的英文名Captain Church,「captain」一字取自約書亞記五章14節:「我來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I have come now as captain of the army of the LORD.〔The Amplified Bible〕)他們希望耶和華成為他們的元帥,他們能成為耶和華的軍隊,為神爭戰。

「上髮廊」和「上咖啡」開業至今已有八至九年時間,店舖位於一幢大廈的一樓,在社區中多年,它們已有自己的熟客。Anka分享到:有一位熟客是位長者,有次他叫了一份鹹牛肉炒蛋三文治,於是她造了給他吃。老伯吃過以後對她說:這份三文治有待改善。於是她追問原因,老伯說自己在澳門吃過的三文治,裡面有洋蔥粒,他覺得味道好所以想教她造。她當時心裡雖然不舒服,但他是熟客,而且年長,便對他寬容一點。第二次再造時,結果他仍舊覺得不夠好,說還差一點糖和黑椒。這位老伯,還會帶一個玻璃樽來買咖啡室的曲奇。某天,有位婆婆來到店裡大哭,說老伯早上突然哮喘病發已過身了。由於老伯常常來吃下午茶,婆婆覺得有需要通知他們。那段日子,Anka會安慰婆婆,和她探討生死的課題。店舖就是這樣和街坊連繫起來,客人跟員工就像朋友一般。

Anka分享到「上教會」的使命:「成就夢想、領受異象、接受差遣、進入命定、帶著勇敢、改變世界。」她笑言在旁人看來,這可能是高言大志,因為當中提到要改變世界,但她認為現實是許多事總會打個折扣,如果異象不大,心志就會愈來愈萎縮,遇到困難,人也會怯懦。她鼓勵弟兄姊妹,不要對自己的異象說自己太微小,應該對著異象說自己的神有多偉大,這樣,才能經歷《聖經》所說:非靠勢力,非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個子不高的Anka,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看起來充滿活力,其實她的兒子已生了小孩,她已是祖母了。不過,她並不言倦,敢於為神做夢和承擔異象。要兼顧傳道人、廚師、妻子、母親、祖母的工作,並不容易,但她仍然帶著甜美的笑容,在每個崗位裡,做好自己的本份。她說的話鏗鏘有力,令參加者感受到她對神的信心,以及為她的見證所動容。

職場上隨波逐流才是王道?

吳慧華 | 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6/06/2017

2017生命倫理對談 《抉擇‧人生》系列

講員:李適清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神學科)

「隨波逐流」原指到沒有自己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但在職場上,隨波逐流可能有不一樣的意思。員工不是沒有自己的立場,也不是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是,想到升職加薪,想到避免與其他人發生衝突等不同原因,有些人便對黑白是非妥協了。5月12日的晚上,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李適清博士,偕同中神的同學與大家一同分享如何在職場上成為一個「靈巧像蛇」,卻又「純良如鴿子」的人。

李博士指出在職場上,最難處理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人際關係,因為不同人便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成為各種衝突的來源。在職場上,信徒可以嘗試以一套名為HUG(擁抱)的神學框架去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以及用以處理職場上的問題。

HUGH──Habit(習慣)

「只是要棄絕那世俗的言語和老婦荒渺的話,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四7-9)

我們每天都做不同的決定,每次決定一件事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基於「本能」,沒有太多空間去思想倫理問題。因此我們要操練自己,建立出合乎信仰的倫理價值觀,並且習慣以這些價值觀去回應各樣事務,成為我們的「本能」反應。一個人不會天生便能作出上述的「本能」反應,我們需要習慣屬靈操練,每一天都親近神,讓我們勇敢地實踐出我們所知道的道。

李博士分享一位弟兄的故事,他的公司有很多人事問題,大家上班都不認真做事情,而是「玩野」度日,總之便是通過電郵對付人,並且箭頭亂飛。面對這種工作環境,弟兄無疑是沮喪的,他可以選擇隨波逐流,同樣成為一名射箭手,但他決定不成為這一類人,選擇認真做事。當他認真做事的時候,有一些同事發現他與他人不同,反過來幫他擋箭。當信徒習慣親近神,習慣活出信仰,我們在職場上或會有新的轉機。

HUGU──Unlearn(除掉)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四12)

耶穌說祂自己才是道路、真理、生命,然而,我們一出生,便要學習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被告知我們要做甚麼。職場上有很多聲音欺哄我們,甚至恐嚇我們,例如你不這樣做,老闆便會辭退你。事實上,老闆不一定如此,另外,職場上的做法可以有無數可能,不是只有Say Yes 或 Say No的可能性。

李博士分享到當年她的老闆見識了歐洲的稅務計劃之後,也想她做出一份類似的稅務計劃出來,大家都明白這份稅務計劃的目的,是盡可能合法地逃稅。李博士沒有直接說好,也沒有直接拒絕,每當老闆問她進展如何?她會說「不明、未想通」,久而久之,他老闆便明白了李博士其實是不想落實這一種稅務計劃。

我們可以行出合乎信仰的價值觀,而不需要以世界的價值觀限制自己。神是有創意的、有能力的,祂必會為我們預備出路。公司的結構可以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信徒需要懷著信心忍耐,不要小看自己在職場上的榜樣。

HUGG──Gift(禮物)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6-28)

生活環境及系統有很多框架及限制。我們的世界被罪扭曲,沒有一份職業是舒適及沒有掙扎的,我們只有盡量在被扭曲的Given(限制)之中看到Gift(禮物)之所在。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既然我們沒法改變限制的時候,便只好靠著聖靈,養成用屬靈眼光去看事物的習慣,把限制變成禮物。

有一位老師向李博士投訴教職生活已經很忙,學校的高層還要勞民傷財籌備活動,為此他感到非常不滿。李博士反問他在一個被限制的活動中,有否看到好處,例如對學生有沒有用?老師認為這些活動也不是完全沒用。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我們可盡量在其中找到益處。

靠神的能力逆流而上

在職場上,信徒盡力在自己的職位上演繹出一個基督徒應有的樣式。每一日的工作環境都成為信徒的戰線,我們被不同價值觀挑戰及包圍,人只有靠著聖靈才能不隨波逐流,只有堅持,才能在不同的人或事身上,看出神的心意。

當然,我們或會有跌倒的時候,但一本小說或電影之所以精彩能吸引人,是因為劇情有高低起伏。我們的生命是神與我們一起撰寫的書籍,我們不必看別人如何看自己,重要的是神如何看我們。我們學習在微小的事上忠心,勇敢地抵抗洪流。

在聚會當中,中神的同學分享到,她所任教的學校,當中的「擦鞋文化」非常盛行,她十分不適應當中的生活,每一天上班都非常痛苦,後來她反思自己內裡有很多負面情緒,而又沒有為學校的情況禱告,她學習要多多讚美神,自此,她變得可以主動向同事及學生微笑及打招呼。

神會給與人勇氣及能力面對不同的挑戰,我們可以藉著讚美神,也可以藉著心裡哼唱某首詩歌而度過難關。雖然在信仰上沒有特定的方程式,但只要時刻敏銳神,信仰的力量是可以真實地改變自己的心態。

 

平機會差別對待兩個研究的玄機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6/01/2014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對性別議題隻字不提,只在施政綱領中提出要就變性人案件做修法工作,以及加強性傾向歧視的教育工作,但平機會上周卻刊登廣告,邀請各界就兩個項目提交建議書,分別為:1. 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可行性研究;2. 職場年齡歧視的探索性研究。(見下圖)
 
可我們留意到這廣告有三點令人憂慮的玄機:
 
1. 平機會第一項研究除了包括性傾向(過往指同性戀、異性戀和雙性戀人士),還有性別認同(即所謂的跨性別,當中包括變性人和易服者),今次更首次新増「雙性人」(Intersex,即身體同時有男女生殖器官的人)受歧視的問題,範圍比原先討論的性傾向歧視,闊了很多,事先完全沒有與社會各界溝通和表達過有此要求,社會一直未有相關的討論,做法完全是自把自為。
 
2. 平機會在處理年齡歧視時,甚麼也不做,只做「職場」,即是在歧視條例中的其中一個範疇,事實上過往的歧視條例都不是單一議題,一般還包括租住,服務提供,中傷及騷擾等情況,但在處理年齡歧視時,卻在沒有經過社會討論的情況下,漠視其他情況,與性傾向相比,範圍收窄得太多,可惜平機會並沒有解釋為何處理不同類型的歧視會用不同的標準去處理,這是對不同歧視問題的不合理「差別對待」。
 
3.平機會為性傾向等議題所做的,是「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而做年齡歧視的,卻是「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Study),兩者有明顯的傾側性和差別對待。換言之,性傾向議題原則上被認為是必須做的,所以現在只討論如何實行,如果最後研究結果因為不同的原因以致相關法例不可行,平機會就可以將他們不做有關法例的原因歸咎於那些因素,以求全身而退。不過對於年齡歧視,她所做的只是探索有關歧視情況是否存在和嚴重的研究,明顯層次是前一級的,至於為何有這種「差別對待」,平機會同樣是欠公眾一個解釋。

可見,平機會主席周一嶽揚言所有歧視都會處理,一視同仁,更特別指出年齡歧視、新移民歧視會同等看待不過是門面說話。事實上,根據2013年平機會論壇的調查結果顯示,51%人士認為「保障不同性傾向和性別認同人士免受歧視」毋須放在最優先處理的位置。可惜,現在看來,我們能見的,周一嶽不只漠視民意,而在研究時亦缺乏合理的原則,只按個人意願使用公帑。

明光社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6/1/2014

關愛雙職婦女 由家庭開始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8/03/2013

在過往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中,主導世界、國家、族群及家庭的都一直是男性。過去女性的社經地位比男性低,女性需要依賴男性才能生存。直到近代婦女運動的興起,男女平等的概念才逐步為世人所接受,更將三月八日定為國際婦女節。
 
現在,本港女性在社會上已撐起半天邊,不少女性在各行業中更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重要的貢獻。根據政府的統計數字,2011年全港370萬勞動人口中,女性約有170萬,佔47.5%;此外,本港已婚女性的勞動人口參與率達46.8%。因根深蒂固的性別定型思想,不少人仍存有不同程度「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照顧家庭的責任亦常落在女性的身上。雙職婦女既要照顧家庭,又要兼顧工作。雖然不少家庭有聘用外籍傭工,但雙職婦女的壓力亦不見得能大大減少。
 
三八國際婦女節的日子又到了,但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這個饒富意義的節日又淪為一個消費享樂的日子。不少專攻女性市場的商品推出三八婦女節優惠,以向女性作出敬意為賣點,大賺消費者的金錢。消費享樂和美食佳餚或許能為一部分有經濟能力的婦女提供片刻的安慰,但卻無助解決香港婦女面對的困難。
 
要肯定婦女為社會和家庭的付出與貢獻,不是靠每年一次慶祝三八婦女節,並在當中消費享樂便足夠。政府應該帶頭在政策層面上推行家庭友善政策,如:實施健康工時、落實男士侍產假、增加託兒服務等政策,
 
讓不同的家庭成員都能投放更多時間在家庭,減輕雙職婦女的壓力,增加家庭間的溝通。在個人層面上,丈夫應該體恤同樣經過一天辛勤工作的太太,主動協助處理家務,照顧子女,以行動來表明對太太的支持和肯定。
 

曾經刊載於:

成報 8/3/2013 

假如援交是一份工作……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3/2011

近年報章新聞多了很多有關少女,甚至少男援交的新聞報道。事實上,香港少女賣淫活動不是新聞,像80年代的魚蛋妹、私鐘妹,到90年代的卡拉OK伴唱,至2000年前後網吧盛行,便出現類似「網吧輔導員」的賣淫活動,而近年少男少女賣淫更被電影情節美化成「援助交際」,簡稱「援交」這個恍似美麗浪漫的代名詞。

對於援交的個案,相信每個人的經歷都包含了多種複雜的原因,畢竟一個人的行為背後都由不同的價值信念組成,好像對身體價值的觀念、對何謂工作的定位、自我實現的追求、對援交的看法等,實質是回應社會道德價值、文化以及行為的產物。如果一個人認為援交是一份工作,透過援交賺取「血汗錢」以面對不斷通脹的經濟環境是理所當然,他們自然會視盡力滿足不同的嫖客為敬業樂業!那麼參與不參與援交只是職業選擇的層面。

相反,如果一個人認為援交不是一份工作,並不認同以肉體為交換物質的本錢,那麼,他/她就自然不會選擇援交為滿足生活的方法之一,即使有經濟困難,未能滿足「有屋住、有飯開」的基本需要,也寧可求助於社署或房署。倘若援交是一份工作,為何勞工署沒有此職位登記?為何職業訓練並沒有援交這類工作的職前培訓?為何「展翅青見計劃」沒有提供援交的求職面試秘技,而在職培訓空缺亦沒有援交之列?此外,從法律角度來看,援交少女可能被控「為不道德目的而唆使他人」罪,而操縱援交少女的淫媒或介紹朋友進行援交而收取回佣都可被控「控制他人賣淫」罪;若援交少女未滿16歲,嫖客已干犯「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罪等等。倘若援交真的是一份工作,為何當援交等同犯法?嫖客為何要負上刑事責任?

還記得自小被灌輸︰「不論男仔或女仔,都不應該在別人面前露出自己的私人部位,因為身體是屬於自己的,要好好保護,不可隨便讓人看或觸摸!同時,亦要尊重他人私隱,不要隨便觸摸他人的私人部位,即使是兄弟姊妹亦如是。」因此,偶然看到一些年紀較小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可能因為父母未能找到洗手間或隱閉處,無可奈何要當眾更換衣服,他們被人看到私人部位,大多會感到尷尬,左閃右避,盡力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從現時不同機構的性教育來看,自初小已教導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例如私處的位置,並教他們保護身體,就可以知道社會都取得一個共識——最重要是去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保護的定義包括預防被性侵犯和不要性濫交。

接受青少年是一個有價值和可愛的人並不等於盲目地認同他們的行為。整全的性教育應是包括教授保護身體的信念和不同成長階段的性知識。筆者仍深信每位性教育工作者和其同行者仍會從愛心出發,不厭其煩地作出提醒和規勸,「援交就是性交易」、「參與援交行為得不償失。」

社會上已有很多指摘援交少男少女的道德水平下降,換轉角度看,究竟成年人有沒有一套正確的價值觀作言教身教?我們有否停下來聽聽他們有關自信心不足、自我形象低落或交友戀愛的成長困擾,以及面對就業、通脹和住屋等實際的生活困難?或許,這才可以令他們尋回失落了的親密感,覺得自己並不孤單,人生其實可以過得更輕省。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7/03/2011

工作沉溺——工作狂也是成癮行為嗎?

── 2010年「若沉遇溺」研討會

李耀全 | 牧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教牧事工部 副主任
15/10/2010

摘要

《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2010》發現:基督徒受訪者雖然在深度工作沉溺(5-6分)只有5%,但工作沉溺(3-4分)有30%,而潛在工作沉溺(1-2分)更有61%,足見本港基督徒有潛在的工作成癮問題。本文嘗試分析不同工作沉溺的成因、問題,以及從工作狂互助會(Workaholics Anonymous)的十二步互助方式,以及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Soul C.A.R.E.S.),討論如何解決工作成癮問題。

引言

辛勤工作在傳統上被視為美德。「勤力搏殺」不只是成功的要素,很多時更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工作態度。可是,若將「工作」無窮放大,除了使生活失衡,顧此失彼,更會演變成「工作沉溺」等問題。可是,在華人社會,有關工作成癮和工作沉溺問題的研究還在初部階段,社會對這方面的問題和影響也認知不足。

工作沉溺方面的研究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2010》[1]有五個沉溺向度的調查,包括網絡、購物、投資、工作與性的沉溺行為。在工作沉溺方面的研究是按學者Mudrack和Naughton的研究與工作沉溺分數計算。[2]工作沉溺分數(0至6分)是評估以下六種工作行為,包括:
 
1.      在休息時間不工作也會產生罪疚感;
2.      在休假的日子,我仍希望處理工作的事務;
3.     當知道須要停止工作數天,我立刻會感到憂慮、心神不安或煩燥;
4.      因為憂心工作的事,影響睡眠質素或人際關係;
5.      當別人勸止或打擾了自己的工作,會感到煩躁、甚至憤怒;
6.      曾向家人、朋友說謊以隱瞞自己的工作時數過長。
 
從這調查結果來看,基督徒受訪者與工作沉溺關係雖然在深度工作沉溺(5-6分)只有5%,但工作沉溺(3-4分)有30%,而潛在工作沉溺(1-2分)更有61%。故此我們對香港基督徒工作沉溺的現況不可掉以輕心。

工作成癮定義和定位

當我們討論工作沉溺的現況時,我們先要問——工作狂也是成癮行為嗎?「工作狂」一詞來自英文“Workaholism”(Ergomania),是一個混成詞(Portmanteau),由“Work”和“Alcoholism”混合而成,把工作狂看為「酗酒」(病態酒徒)的類比,即看工作狂為成癮(Addiction)行為。其實「工作狂」一詞相信最早是來自基督徒心理學家 Dr. Wayne Oates。[3]目前按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內文革新版(DSM-IV-TR),「酗酒」(病態酒徒)被專業精神科醫生定為成癮(Addiction)行為,屬於物質關聯,包括物質(Substance)、依賴(Dependence)、濫用(Abuse)、中毒(Intoxication)及戒斷(Withdrawal),而酒精成癮便是酒精關聯疾患。
 
若「工作狂」要被視為「工作成癮」的類比,它便要有酒精成癮的特性,否則便不能嚴格地被視為精神病。憑我們的經驗來說,「工作狂」亦有類似依賴、濫用、中毒及戒斷的特徵,雖然它並沒有列入精神病的分類(DSM-IV)。但近年有不少科學研究發現快樂感、回報過程、成癮行為與其對健康的影響都與腦部神經的生理有關,故此不同的「沉溺」在腦部神經的生理都有共同的進程與模式。[4]
 
我們可以為工作成癮的現象從兩個相連的要素作出定義和定位。首先它有過分工作(Work Excessively)的傾向,並且是以强迫性姿態進行,而兩者都同時出現才會導致破壞性的行和身體受損害。其實適量的工作熱誠可以是正面的投入。學者(Schaufeli, Bakker, van der Heijden, and Prins)亦指出超時及盡力工作本身不一定等同工作狂,因超時工作可能是基於經濟問題、社會壓力、家庭失調或其他原因,並不反映出沉溺强迫性的動機。[5]

你是一個「工作狂」病患者嗎? [6]

 作者Myers認為一個勤奮工作者與一個「工作狂」病患者乃一線之隔,而按心理專家而言,以下「工作狂」的病癥便指向成癮。除了在工餘有焦慮及抑鬱症狀,診斷「工作狂」徵兆所要問的六個問題是:
 
1.   你是否願意為自己的工作做任何事情,甚至忽略你生命中其他重要範疇?
2.   你是否為追求自己的工作而忽略健康?
3.   你所愛的人是否常常埋怨你的工作太多?
4.   你和家人與朋友的關係是否因你的工作的習慣受損?
5.   你是否比你的同輩(同事)工作時間更長更多?
6.   如你不能像現在這樣工作,你是否會情緒低落?
 
以上的診斷提問出自心理學作家Kathleen Nickerson。[7]它的重點與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工作沉溺方面的研究(Mudrack和Naughton)所用的工作沉溺觀念相似。Nickerson指出工作成癮是成癮行為中最難確診的,因為我們的社會往往獎勵工作狂的人,他們被讚賞為委身於工作勤奮不懈的人。但若工作行為到極端或是由其他情緒需要所主導追迫,這行為便該被視為沉溺行為。不少工作狂的人是為追逐刺激,亦有些工作狂的人是為逃避問題。

工作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有「工作狂」的人會承受嚴重的工作壓力,而這些壓力往往導致其他身體及精神的病患,例如精神病中的強迫症(OCD)和強迫症性格等。另有美國心理學家Dr. Kathryn A. Cunningham[8]指出為何有工作成癮的人需要及時接受心理輔導,因為工作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她說:「它潛伏的健康危機包括與壓力有關的疾病如腸胃病、胃潰瘍、心血管疾病和睡眠失調等。它亦會導致失去重要的關係、焦慮症,甚至抑鬱症和自殺行為。」[9]
 
美國「工作狂」研究專家魯賓遜教授(Dr. Bryan E. Robinson)[10]認為工作狂肯定是成癮行為,認為它是一種强迫症(An Obsessive – Compulsive Disorder),而它與勤奮工作不一樣。他研究發現工作狂有兩個向度:(1)工作開始(Work Initiation),(2)工作完成(Work Completion)。故此工作狂的人首先有兩類:(1)「慢吞吞型」(Savoring Workaholics)——低「工作開始」和低「工作完成」,(2)「注意力缺乏型」(Attention – Deficit Workaholics)——高「工作開始」和低「工作完成」。Robinson的結論是這兩型工作狂都與「拖延」(Procrastination)有關。另還有兩類工作狂的人:(3)「暴飲暴食型」(Bulimic Workaholics)和(4)「不斷追逐型」(Relentless Workaholics),[11]而這兩類都是高「工作完成」。由此可見工作狂有不同的類型,因它出自多種的原因和不同性格的人。

工作狂互助會(Workaholics Anonymous)[12]

其實魯賓遜教授也曾是個工作狂的人。他以前會把工作藏在假期裡做,就像酒鬼把酒瓶藏起來一樣。工作狂的人除了工作以外沒有其他生活,魯賓遜說:「他們很難與人溝通,對人沒有感情。他們覺得工作比其他事情容易得多。他們在工作時才具有安全感,而到了社會生活中,他們是一片空白。」他又接著說:「對很多工作狂而言,工作可以緩解他們的焦慮,而當他不工作的時候,焦慮的情緒就會氾濫開來。」他表示,在他和家人去海邊玩的時候,他過去經常假裝休息——但實際上卻悄悄在幹活兒。」「工作讓我平靜下來,就像是酒精可以讓酒鬼平靜下來一樣。」1983年,當他的另一半棄他而去的時候,他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他通過治療並加入工作狂互助會(Workaholics Anonymous)來尋求幫助。[13]
 
工作狂互助會是繼Alcoholics Anonymous之後建立的組織,其目的是幫助成員停止強迫性工作,活動包括經常聚會,規劃娛樂與放鬆時間,以及設法讓成員試著一次只做一件事。魯賓遜教授提到,大部份的工作狂都否認自己是工作狂。「聽聽朋友與家庭成員對你工作習慣的看法,檢視一下相關的線索:你除了工作之外,還會做其他的事情嗎?例如業餘嗜好、興趣或者親密關係?你的個人關係是否有問題?」[14]

工作狂互助會的「十二步」[15]

工作狂互助會將嗜酒成癮者Alcoholics Anonymous (AA)的十二步互助方式應用在工作狂身上,提供了一個重塑過程,建立一個以價值為基礎的體系。十二步如下:
 
1.      我們承認面對工作狂,我們無能為力——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難     以控制;
2.      相信比我們強大的力量會幫助我們恢復成為精神健全的人;
3.      決定將我們的希望和生活寄託於上帝(按我們對上帝的認識);
4.      尋找,勇敢地檢視我們自己的道德觀;
5.      向上帝、向我們自己和向其他人承認我們錯誤的性質;
6.      準備好讓上帝除掉我們性格中的一切弱點;
7.      請求上帝除掉我們的缺點;
8.      列出曾經受到我們傷害的人的姓名,自覺向每一個人承認錯誤;
9.      在不傷害他們的前提下,盡可能向曾經受到我們傷害的人作修補;
10.   不斷地檢討自己,做錯了時便快快認錯;
11.   通過祈禱和默想,增強我們與上帝(按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意識上的接觸,祈求認識上帝的旨意,並祈求實踐上帝旨意的能力;
12.   在實行這些步驟並獲得思想上的覺醒後,設法將這一資訊傳達給其他工作狂的人,並在一切日常事務中貫徹這些原則。

工作狂互助會戒癮模式的原則與康復的工具

工作狂互助會戒癮模式的原則乃培養「節制 」(Abstinence)。工作狂互助會給「節制」的定義是指戒斷一切强迫性(Compulsive)的工作、活動或憂慮。對不少工作狂的人,「節制」不只是從實際强迫性的工作得到解脫,也是指一個心態的改變,是向一個比我們自己更大的力量/上帝之投降順服(Surrendering)所得的結果。「節制」不只是從强迫性工作得到自由,更是從强迫性的思想和憂慮得到自由。我們每人可按個人的需要與抉擇自由決定我們「節制」的方法。
 
工作狂互助會康復的工具[16]看來不過是老生常談,但要恆心實踐成效卻是談何容易。這些康復的工具是一連串的行動,包括:積極聆聽(Listening)、優先次序(Prioritizing)、代替刪除(Substituting)、縮減約會(Underscheduling)、休閒活動(Playing)、單一專注(Concentrating)、放慢步伐(Pacing)、放鬆自己(Relaxing)和接受結果 (Accepting)。
 
工作狂互助會强調休息的禮物,包括:身體與思想的更新(Renewal)、經歷我們的存有(Being)、放慢步伐(Slowing)、與別人聯繫(Integrating)、聆聽上主的引導(Guidance)、暫時抽離獲得新視野(Perspective)、用時間空間慢慢享受(Savor)、留意自己不至在自我與自主上倒退(Relapse)、若病倒了,讓自己身體醫治自己(Heal),與生命的節奏合作同步(Rhythm)。

從《聖經》看工作狂的康復

明顯像嗜酒成癮者一樣,工作狂互助會背後的理念是出自基督教的信念與精神,但刻意把它「去基督教化」,使它適用於不同背景「工作狂」的人。我們可以回到《聖經》重尋工作與安息的意義。[17]
 
簡而言之,《聖經》十誡中的第五誡說明——「因為耶和華在六日之內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就歇息了;所以耶和華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出二十11,《新譯本》)對基督徒來說,生活作息制度有「工作——歇息」的節奏循環節律,是創造主以身作則立下的安息日節律(Sabbath Rhyme)。耶和華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先知以賽亞告訴我們:「因為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這樣說:『你們得救在於悔改和安息,你們得力在於平靜和信靠。』」(賽三十15,《新譯本》)。
 
《聖經》最典型因工作(事奉)到耗盡而後來需要更新的人物乃先知以利亞(王上十九)。信心十足的以利亞與巴力的先知比拼後精力耗盡,在一個恐嚇之下竟然成為逃兵,獨自一人向神求死。他的行為表現與一個工作至耗盡而陷入了抑鬱症的人相似,進入了極大的無助、無能和無望的狀態。可能在以利亞的心裡是想神再伸出大能的手來拯救他,但其實他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外在的,乃是內在的,包括他的自卑、自大、自憐、自嘆不如、自怨自艾等。故此神讓以利亞見證大風、地震和大火的威力,但耶和華不在其中,卻等到火後用「低微柔和的聲音」再向他說話,雖然他依然聽不出神的心意。神用「低微柔和的聲音」意味着願我們安靜下來,學習「得力在於平靜和信靠」。我們愈忙便愈須要安靜等候神加能賜力,神的應許是「但那些仰望耶和華的人,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像鷹一樣展翅上騰;他們奔跑,也不困倦,他們行走,也不疲乏。」(賽四十31,《新譯本》)我們亦看到神派祂的使者恢復以利亞的體力(王上十九5-8),又改變他一些錯誤的思想與心理(王上十九18),並且吩咐他找人分擔他工作的擔子(王上十九16,21)。

從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18]看工作狂

從「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看工作狂乃採取「全人關懷」的立場看人在工作上的問題,關心是整全的人與他的健康與成長,並作出全面的輔導與牧養。主耶穌的成長也是這樣——「耶穌的智慧(智、知)和身量(體),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靈、群)都一齊增長。」(路二52,《和合本》)。
 
靈修神學家魏樂德(Dallas Willard),就在他一著作《心靈的重塑》(Renovation of the Heart)中指出,「靈性就是我們的生命」,[19]並且指出「基督徒的靈命塑造,基本上指的是在聖靈催策之下,形塑人的內心世界、使它變成像基督內心樣式的過程。」[20]魏氏認為生命有六個基本面向,包括:思想、感覺、選擇、身體、社交情境和靈魂(這個元素結合了上述成分,組成一個生命),並且認為「在基督裡的靈命塑造,是達致這理想終端的過程,最終使人能全心、全靈、全思、全力愛神,並且愛人如己。」[21]
 
這些概念確實與筆者的「屬靈操練與生命關懷」的概念不謀而合。[22]筆者的「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就是把人整全地看為一個屬靈人,包括他/她身體、情緒與性情、認知行為、人際關係與家庭、意志與靈性。我們關心到工作者的身體健康、情緒與性情的變化、他/她因工作狂對人際關係與家庭之影響、和他/她的意志力和靈性的需要。

從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23]看工作狂的輔導

從輔導工作狂的人來看,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模式始於以基督為中心的心靈關懷(Christ-centredCaring),以基督的榜樣和心腸作輔導與牧養的核心,可以運用不同的心理治療模式,包括當事人中心的治療和完形治療法與其不同的技巧,先使工作狂的人得「安心」(Comforted Spirit)。主耶穌豈不是已告訴我們:「我心裡柔和謙卑, 你們應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你們就必得著心靈的安息;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29,30,《新譯本》)。
 
第二個核心或進階乃作準確、全面的心靈評估(Accurate Assessment),作出更客觀的心理及心靈健康評估,亦需按《聖經》的準則,作出全人靈命健康的評估,使工作狂的人得到「知心」(Assessible Spirit)的關係與經驗。正如大衛向神的禱告:「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詩一三九23,《新譯本》)。
 
第三是心靈重整與關係重建(Reconciliation and Restoration),以復和神學為基礎,又運用不同的心理輔導模式,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法、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及各種家庭治療法與其不同的技巧,使工作狂的人得到「寬心」(Reconciled Spirit)之道,與神、人、己都復和。正如保羅所說:「如果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經過去,你看,都變成新的了。這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着基督使我們與他自己和好,並且把這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五17,18,《新譯本》)。
 
第四個核心或進階乃靈命成長與關係進深(Enrichment and Edification),加强和穩固復和的結果,使工作狂的人得到「强心」(Empowered/Enriched Spirit),靈命不斷成長,關係進深包括堅固友誼與家庭/婚姻的關係。正如彼得所言:「……有了信心,又要增添美德;有了美德,又要增添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增添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增添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增添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增添弟兄的愛;有了弟兄的愛,又要增添神聖的愛。」(彼後一5-7,《新譯本》)
 
最後的核心乃屬靈導引與屬靈塑造(Spiritual Direction and Spiritual Formation),焦點轉移到維繫靈命健康的生命與品格,是心靈輔導與牧養最終的目標,使工作狂的人得到「修心」(Serene Spirit)的生命,能把主權交給上帝(屬靈導引的目標)。正如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向父神的禱告一樣:「……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太二十六39,《新譯本》)詩人如此說:「你們要住手(休息,be still),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10,《新譯本》) 屬靈導引可以幫助案主在寧靜的禱告中,學習順服的功課,從內而外改變他自己的生命,並且往後實踐「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太六33《新譯本》)的生活。工作狂的人再不以自我中心,乃以神中心。

結語

工作,本身並不是罪惡的化身。如果我們能小心地看待工作,並與生活中的其他重要組成部份,例如於家人的溝通,餘遐活動、教會生活等取得平衡,我們方會有豐盛而健康的生活。工作沉溺是慢性的,也是不容易發現的。可是,這並不代表工作沉溺是「無藥可救」的:通過如工作狂互助會、十二步,以及Soul C.A.R.E.S.心靈輔導與牧養等模式,透過牧養、輔導和互助,我們可以慢慢地調息平衡的生活模式,改善工作沉溺的情況。


[1]詳見《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2010》。
[2]P. E. Mudrack and T. J. Naughton, “The Assessment of Workaholism as Behavioral Tendencies: Scal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mpirical Tes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Vol. 8, No.2, (April 2001): 93-111.
[3]Wayne E. Oates, Confessions of a Workaholic (Washington: World, 1971).
[4]Shaffer, et. al. “Toward a Syndrome Model of Addiction: Multiple Expressions, Common Etiology,” Harv Rev Psychiatry, 12, (2004):367-374.
[5]W. B. Schaufeli, A. B. Bakker, F. M.van der Heijden, & J. T. Prins, “Workaholism among medical residents: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excessively and compulsively that cou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16, (2009): 249-272.
[7]美國FeelBetterNetwork.com創辦人。
[8]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Addiction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in Galveston, Texas.
[9]引用自Wyatt Myers, “Are You a Workaholic?” http://www.everydayhealth.com/addiction/are-you-a-workaholic.aspx
[10]BryanE. Robinson, Chained to the Desk: A Guidebook for Workaholics, Their Partners and Children, and the Clinicians Who Treat Th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1).魯賓遜(Bryan Robinson)是北卡羅萊那大學的一名心理醫生和顧問、特殊教育及兒童發展學的教授。
[11]Robinson, Chained to the Desk, 62.
[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ea715010009q4.html.原文經許可摘自World Business雜誌2006 年7 月10日期,該雜誌是Haymarket BusinessPublications Ltd. 旗下刊物。World Business 2006登記版權。趙建偉譯。
[14]http://www.24Drs.com/webmd/chinese_t.asp?who=1728.57274.Workaholics Anonymous, World Service Organization, 郵政信箱:289, Menlo Park, CA。
[17]參楊世禮︰《為誰辛苦為誰忙—基督徒工作觀的探討》(香港:宣道,2004)。
[18]李耀全主編:《心靈關懷聖經-新譯本》(香港:環球聖經公會,2010),頁xxxviii-xlix。
[19]魏樂德著,譚晴譯:《心靈的重塑》(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06),頁9。
[20]同上,頁16。
[21]同上,頁28。
[22]參李耀全:《屬靈操練與生命關懷》第五版(香港:明風出版,2009),作者序言。
[23]李耀全主編:《心靈關懷聖經-新譯本》(香港:環球聖經公會,2010),頁xxxviii-xlix。

從癮到穩

── 探討基督徒成癮行為、輔導進路和防治方法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20/07/2010

由本中心主辦,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協辦,並得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的第二屆研討會,於6月4日在香港童軍中心順利完成。
 
本屆研討會主題為「《若沉遇溺》:探討基督徒成癮行為、輔導進路和防治方法」,邀請了葛琳卡博士、莫陳詠恩博士與超過170多名會眾解構沉溺問題的心理成因以及關係成癮。而李耀全牧師、吳澤偉先生與康貴華醫生分別在「工作」、「金錢與投資」及「性與愛」三個工作坊與大家探討上述主題。而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博士亦在會中發表了本中心第一項調查報告    —《香港基督徒成癮行為調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