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Black Mirror》直播的影響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5/01/2015

近來朋友見面,最常問的一句是:「你若在現場,是否會執錢?」

性別重置與《2014婚姻(修訂)草案》的前景

束健銘    |    大律師
13/01/2015

2013年5及7月香港終審庭頒下《W判決》,確立性別重置手術後的人士可以其手術後的性別身份而註冊結婚,香港政府須於12個月修改有關法例;同時,終審庭的附論 (Obita Dicta)認為,政府須就變性人的權益作出全面復檢,盡快可行訂定性別認同法例。

問卷問題要具體 回歸務實化分歧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 (社關行動)
08/01/2015

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委託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就《公眾對性傾向歧視意見》進行電話訪問,最後得到611位人士回覆,當中有六成人沒有宗教信仰。結果顯示7成人認為社會應包容不同的意見,包括反對同性戀的意見;亦有近6成意見反對強逼學校違背辦學宗旨,強制教導學生將同性戀和異性戀視作同樣美好。

弱不禁風?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2/01/2015

一場雨傘運動令我們驚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來弱不禁風,大家撕裂並不僅僅因為政見,而是因為缺乏基本的信任以及包容。

情意綿綿 婚前性行為要三思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2/01/2015

聖誕節剛過去,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維港兩岸掛上亮麗燈飾,為寒冷的冬日增添浪漫氣氛。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平安夜被喻為失身夜,是年輕人發生性行為的高峰期。

三日侍產假袋住先?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29/12/2014

在權力關係處於上位的一小撮人,為求無權(但卻可能勢力龐大)的多數接受某些政策時往往以「袋住先」作理由,遊說他們先同意現時的方案,日後再在政策的細節上調整。「循序漸進」與「一步到位」總成為當權者與無權者的爭論點,在雙方各不相讓的情況下,事情究竟會否「一拍兩散」,然後雙方各自將責任推到另一方身上。

處理性傾向歧視 淺談第三條路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8/12/2014

免受歧視是聯合國《國際人權公約》的核心原則,也是基本人權。政府須按歧視的範疇和嚴重程度,制定合適的措施或法例,以保障任何公民免受歧視,並得到平等對待。

教會與政治的再思

17/12/2014

由「佔中」直到「雨傘運動」,這一切打開了香港社運和政治的新一頁。或許,在贊成或反對佔中之前,教會與信徒更應先上一次「政治課」。[1]

購物盲衝 ‧ 勿忘初衷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4/12/2014

旺角清場後,有爭取民主的巿民到不同的購物區,聲稱響應特首梁振英的呼籲,到當地購物,以振興經濟,同時製造所謂「流動佔中」的狀況,達至不同程度的干擾。另一方面,金鐘的佔領者在學民思潮和學聯的鼓動下,深夜衝擊政府總部,迫使其員工翌日上午不能上班,至下午始能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