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如何與面對逆境的青少年同行

22/04/2016
當家庭、學業、友情及對將來就業前景等重重的壓力走過來的時候,如何成為青少年的同行者,身為家長、老師、友伴,如何從種種的跡象中,察覺青少年的需要及情緒的變化,以致能夠成為他們的同行者,陪伴他們走過逆境,我們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博士,與參加者分享青少年的情緒變化,及早察覺及辨認情緒背後可能出現自殘及自殺危機,盼望能夠透過認識,學習成為同行者,陪伴青少年走出困擾,活得精彩。
 
日期:2016年4月22日(五)
時間:晚上7:00-9:30

學業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17/03/2016

一直以來,亞洲某些地方,如日本及香港的學生,都要在學業上承受極沉重的壓力。緊密的課堂、繁多的作業及課外活動、頻密的測驗及考試、再加上父母或學校的期望,真的讓學生都喘不過氣來。有些不幸的學生,還會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校園生活淪為人間地獄。

了解自毀行為 伴青少年同行

15/07/2015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城市節奏急促,生活壓力巨大。面對社會壓力並不止於成年人,青少年亦同樣在種種壓力下成長。如果壓力得不到適當的紓緩,可引致身心靈的傷害,部份更會出現各種自毀行為。明光社特意於4月24至25日舉辦「專業社工、教師訓練」,並邀得加州持牌執業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為參加者講解「青少年自毀行為的原因、處理及預防」。

壓力是阻力還是助力?

01/09/2011

今天是不少學生開學的日子,根據香港青年協會近日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三成中學生面對開學時感到緊張及恐懼,以10分為最大壓力,評分為7至10分,壓力指數偏高。七成受訪者擔心「課程太深」,其次約42%人憂慮即將面對文憑試,36%人則擔心未能習慣新的校園生活及環境。此外,由教協及小童群益會合辦的教得健康支援中心,於去年底以網上問卷訪問530名中小學教師,發現有七成人處於「高壓」狀態,教師平均每日花11.6小時工作、2.6小時進修,睡眠時間則僅6.1小時,四成受訪教師更有焦慮症及抑鬱症徵狀。究竟學校是一個愉快的學習園地,還是一個令人抗拒的煉獄呢?

權力與氣量應成正比

08/12/2010

古語有云宰相肚裏好撐船,提醒權力愈大的人應該愈有容人之量,當面對批評的時候,應該沉得住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算對方無理取鬧,亦毋須暴跳如雷,更毋須以強權打壓批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