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對於網戀可否開花結果......我有話說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31/10/2018

網上情緣,常常給人的印象就是危險,「食快餐」,有性無愛,騙局。單身男女,一不小心,不能自拔,恨錯難返,悔不當初。活出希望事工巿場總監謝靜怡(Agnes)和行政總監杜奧利博士(Dr. Olli Tuominen),卻早在10年前已經透過網絡工具認識對方,最後結婚成為伴侶,他們究竟是怎樣令這段網上情緣開花結果呢?

Agnes分享時表示,2007年開始透過網上交友工具尋找LTR(Long Term Relationship,即長久伴侶)。她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作為基督徒,到了一定的年紀仍然未婚,有些人就會選擇等候,有些人則選擇放棄,學習享受單身生活。我當時想:『有可能有其他出路嗎?我可以繼續找伴侶嗎?』」她指當時在教會中連肢體也分為兩群,失去希望落寞地過團契生活,或者索性絕望地離開團契和教會,但就沒有一位像她那樣主動出擊的。

事前沒有問過牧者,也沒有得到許多肢體的關注,Agnes小心翼翼的開展她的網上情緣之旅。她說:「首先選一張精神、友善的相片,要陽光的,清楚列明自己想找一對一的長時間伴侶,當有人來和你聊天時,也讓他清楚明白來意,『非誠勿擾』(即沒有誠意就別打擾)。」

女孩子在這些交友網站上「識男仔」,難道她不害怕嗎?她說要知道對方的來意,其實並不困難。「有些人他從來不在假日,大時大節找你,但會平時找你聊天,突然出現,之後又沒有通訊往還,這些人就不太可信,多數是MBA(Married but available已婚但仍然結交情人),很快可以將他們刪除。」

Olli補充,這個年頭,所謂的真誠,也包括了相片。女生如過份修改自己的圖片,也是一種不真誠的表現。他說:「我試過有次認識一位在南京的女生,她在相片中看起來很美,我還特意坐飛機上南京找她,豈料甫一見面發現真人與相片相距甚遠,我望著她就走過,她還走過來問我,我說真的認不出她。」

見面之後,往往要花兩三個月時間認識對方,了解雙方的期望。每次見面,透過閒聊了解對方對婚姻,家庭,男女等等的想法,在過程中也可以排除一些性格不合,或者沒有「火花」(sparks)的人。Agnes強調要找合適的人最重要是核心信念(core values)相近,特別是宗教和一些價值觀。她說:「Olli初時未有返教會的,後來我帶了他出席葛福臨佈道會,他在當中信主。」Olli則笑說自己在歐洲長大,人人出生時都是基督徒,在文件上他也會填自己是基督徒(paper Christian),但最後到了香港才認真的決志。

問到他們是不是一拍即合,他們異口同聲說不,但他們同時有個堅持:當開始與一個人見面後,就不要接觸其他「候選人」。Agnes說:「後來我們確認與對方拍拖後,我們在一次見面中,一起刪除我們在網上的那個交友網站的戶口,一來我們已經成功找到另一半就不需要,二來這個動作代表我們肯定對方,信任對方,也是一個委身的表現。」

要成功在網上找到伴侶,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需要甚麼。Agnes說:「有些人只是怕悶,以為網上有人陪你,但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要甚麼。另外又有些人,他們的期望太高,因為自己又有好的學歷和工作,認為對方要有一定的程度才配得起自己,但事實上,我們選擇對象,人品,核心價值比起是否有樓和有錢更重要,不過很多人沒有想過這一點。」

他們曾否擔心,30、40歲後才找到對象,會否來得太遲嗎?Olli和Agnes均說沒有擔心過。Agnes說:「在歐洲,很多公公婆婆60歲以後還會去尋找對象,it’s never too late.(永遠不會太遲),你需要找的只有一個! 」

關注範疇: 
性文化
傳媒

相關文章

情難捨:從相依之道到相分之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6/01/2025
專欄:好書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情難捨》一書揭示了現今世人渴望愛情卻又怕受傷的心態,當中的內容涵蓋了愛情的不同面向,幫助讀者理解愛情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包括愛的定義、相依理論等。作者霍玉蓮透過介紹九柱圖性格類型,讓讀者思考個性差異對戀愛與擇偶的影響。本書對於婚姻、同居與擇偶有深入分析,作者在書中提到:「凡是貴重的東西,代價必然很大;沒有代價就沒有愛。當戀愛中,人仍然在選擇階段的時候,要深切地反問自己:願否承擔眼前這個人四五十年?」她強調在建立長期關係時所需承擔的責任與代價,鼓勵追求成熟與讓人成長的愛。

此外,書中不避諱談論分手的痛苦與情感失落,並提供有效的處理方法,幫助讀者在面對情感挑戰時找到出口。對於失戀者的情感康復過程,也提供實用的建議與指引,作者鼓勵每位讀者整理情感歷史,重建意義,向前踏步。

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影響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
15/01/2025

原生家庭像DNA,無形地影響著婚姻

原生家庭是指每個人自小長大的家庭,當中包括父母及兄弟姊妹,在一些三代同堂的家庭,更包括祖父母。每一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運作模式,包括明言或潛藏的規則、價值取向、生活習慣、角色、責任、權力分佈、溝通、情緒表達、衝突處理及傳遞愛意等方式,每一個家庭成員均受到以上模式所塑造。俗語有云 :「有其父必有其子」,每個人的性格、思想、行為和態度都或多或少帶有父母(原生家庭)的影子,它們就好像我們的遺傳基因(DNA)。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兩個人結婚後會更明顯地浮現出來,筆者在輔導的過程之中曾遇到不少這樣的個案。

例如有一位來自幸福家庭的女士,她與原生家庭的家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兩個哥哥及一個妹妹的關係都很好,家人會互相幫助,即使有衝突也會拿出來討論,尋求解決辦法及和好,很珍惜家人間的親情,每逢節日或家人生日,都會一起食飯慶祝,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她很有自信及性格樂觀。她的丈夫卻相反,丈夫的原生家庭,爸爸有賭博的問題,媽媽情緒不穩定,經常無故打罵他們兩兄弟,爸爸沉默寡言,基本上不大理會他們,不會打他們兩兄弟,但亦不會阻止媽媽打他們,因爸爸覺得媽媽打孩子都是為了教好他們,而爸爸媽媽亦經常因為錢銀問題爭吵,兩兄弟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地生活,有甚麼需要都不敢說出來,生怕說錯話或做錯事而惹來媽媽一頓毒打。丈夫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性格變得孤僻及沉靜,為人亦較為悲觀,除了和弟弟的關係比較好外,一家人的關係都是較為疏離。

他們兩人因為性格的不同而互相吸引,他們結為夫婦,婚後這些原生家庭的影響慢慢地浮現出來,造成彼此的關係疏離及隔膜。妻子有感丈夫遇到問題時不會和她商量,凡事都自己決定,不像她的原生家庭那般凡事大家有商有量,當兩人發生衝突時,丈夫多數會選擇沉默及逃避,不肯正面解決問題,她經常要猜測丈夫的想法,令她感到很累及沮喪,加上丈夫為人敏感及情緒化,令她感到很難與他有效溝通,她很渴望丈夫能像她的爸爸對待媽媽那樣,主動關心她及表達對她的愛意,生日時會主動安排慶祝活動,而不是像現在這般,需要她提醒丈夫才記得她的生日,還要自己訂位才能一起到餐廳食飯慶祝,漸漸地她對這段婚姻感到失望,萌生離婚的念頭。丈夫卻覺得他們的婚姻很好,沒有問題,很少吵鬧,他自覺自己是一個有責任感和顧家的丈夫,比起他父母的婚姻好千萬倍,直至太太提出離婚,他才如夢初醒,驚覺原來他和太太對婚姻生活的期望有著這麼大的差距,而這些差距都是無形中受到大家的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不自知。

原生家庭像未剪的臍帶,造成有形的影響

明光社

有時原生家庭亦會直接影響一段婚姻,這是由於夫婦雙方或其中一方仍未在心理上或情感上離開父母,對父母仍有很強的情感依賴,他們的關係就好像未剪斷臍帶的孩子和母親的關係,一切需要仍要靠母親供給,這就是所謂的「媽寶」。這類人在生活各方面仍未能獨立做決定,仍好像結婚前,凡事尋求父母的意見,當配偶的意見與父母的意見不同,本來應尊重配偶的意見,但媽寶卻仍好像婚前一樣對父母的意見言聽計從,覺得父母不會害自己,都是為他們好;長此以往,配偶會感到自己的地位每每不及丈夫或妻子的父母,心中覺得不忿及不公平。其中一個個案是,丈夫的父母希望他們婚後可以住近父母方便互相照顧,妻子希望可以搬去校網較好及較近工作地點的地區,丈夫最後決定於父母居住的屋苑購買一個兩房單位,父母亦拿出50萬元借給他們作為樓宇首期,妻子並不同意,覺得丈夫的決定非常不尊重她,她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也很低,加上她不能決定居住地點但卻要協助供樓,覺得很委屈,丈夫卻覺得太太斤斤計較,不懂感恩,這件事在他們的婚姻埋下了怨恨的種子。隨著時間的過去,丈夫凡事聽從父母忽略太太意見的做法,最終令太太無法忍受,要求離婚,她覺得丈夫的父母就好像他們婚姻中的第三者,處處介入他們的婚姻生活,令她成為這段婚姻中多餘的人。

舊約聖經創世記二章24節提到「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同樣的經文在新約聖經馬太福音十九章4至5節也在耶穌回應法利賽人有關休妻的提問時被引用,「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可見,夫妻二人在婚後要脫離父母,過獨立的生活。這並不是說婚後不需要理會父母,而是優先次序的問題,配偶的意見應先於父母的意見,這樣,夫婦才能同心經營這個新家庭。而作為父母的,當子女已成年並已成家立室,便要懂得放手,與子女建立一條清晰的界線,除非子女主動提出需要幫忙,否則,應盡量避免干預他們的生活,容讓他們可以真正的獨立。

如何處理家庭留下的創傷?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5/01/2025

家庭應該是子女的溫室,奈何在有意無意之間,不少家庭帶給子女的卻是傷痛經歷,這些負面經歷伴隨孩子成長,有可能影響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甚至出現精神或心理障礙。為了不讓童年期的負面經歷蠶食人生,我們該如何幫助自己,又如何成為其他受傷之人的同行者?明光社於2024年11月6日下午舉辦了網上專題講座:「如何處理家庭留下的創傷?」,並邀請了建道神學院輔導系副教授劉佩婷博士擔任嘉賓,講解如何妥善處理心中的傷口。

若在原生家庭經歷了一些心靈的創傷,這可能會永遠存在的,劉博士建議有這樣經歷的人可以寫日記,既可抒發自己的感受,又可以自我安慰。事實上,這些難以啟齒的經歷,不是人人聽後都懂得去回應。她以自己為例,她曾在童年時有不快的經歷,也嘗試與朋友分享,但對方有心無力,聽一些又不聽一些,最終未能掌握整個故事。長大後,她發現自己也可以幫助自己,自己的故事不用向其他人交代,而且還可以在日記內鬧父母,抒發情感。在整個過程中,她一邊寫日記,一邊發現對自己的認識加深了,原來自己的內心除了對父母有憤怒外,更加還有傷心。當然,朋友是必須要有的,但他們不是輔導員,她稱:「朋友的存在證明你是正常人。」因為在家人面前,或會有很多不平等的關係、地位和權力的比較,有些人還需要長期與父母保持距離。然而當與朋友在一起,卻沒有這種扭曲的關係,這會令人有一種做回正常人的感覺。

明光社

劉博士建議,用新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成長經歷。若小時候曾被父母責打、精神虐待,我們不要責怪父母,而是認定我們有責任去重整自己的傷痕。人在成長中,忠誠是十分重要。在小時候,父母是人效忠的對象,但去到某個年紀,就要重整效忠的對象,這個人可能會是你的丈夫、家庭,故此人與父母的關係是短暫的,就如聖經所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我們長大後,忠誠的對象應是上帝。父母也是人,他們都是有限,會令人失望的,所以,我們要重新調整方向,回到上帝那裡。信徒或會有不幸福的成長經歷,惟有透過上帝的介入,才可以轉化,令它成為一個有力的見證。

愛情既要浪漫也要麵包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1/2025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變化,年輕人在談戀愛時如何合理管理財務及開支,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邀請了資深財富管理規劃師、認證家族傳承規劃師周鴻斌先生,分享在戀愛中明智消費和理財的心得。

拍拖理財智慧,貴乎用心和坦誠

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金錢不僅象徵擁有購買力,更代表自己有選擇權。在戀愛初期,費用的分擔方法常常成為話題。周鴻斌認為,金錢確實是製造浪漫的一個元素,但如果只用金錢來購買物質,這份浪漫可能是短暫的。真正的浪漫來自於用心的付出,比如在特別的日子準備一個蛋糕,或是一起重遊對大家有特殊意義的地方,這樣的約會才能讓彼此的心更靠近。無論是採用「AA制」(平均分擔費用),還是共同決策攤分開支的模式,重點在於雙方坦誠地分享財務狀況和消費習慣。當意見不合時,應該避免其中一方強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而是應該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這樣才能讓戀情平穩發展。

不健康的理財觀念

在職青年中,常見的不健康理財觀念,包括過度消費、使用金錢長期缺乏規劃,以及輕視賺取金錢的努力。周鴻斌觀察到,許多年輕人被社交媒體影響,容易受到即時滿足的誘惑,比如玩電子遊戲時課金、網購,或入住酒店打卡,然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高消費活動,這樣的行為可能導致過度消費,甚至入不敷支。

現今的父母通常都會妥善照顧年輕人的衣食住行,讓他們不必憂柴憂米,擔心生活開支,再加上電子貨幣的便利,如日常用的八達通、信用卡等,讓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消費了。這種生活模式,較易令年輕人的理財觀念變得短視,更有可能在未來造成經濟困境,年輕人一旦面對突發事件,例如失業或要應付緊急醫療開支,便會感到不知所措。周鴻斌指出,如果將這類不健康的理財習慣帶進戀愛甚至婚姻裡,建立家庭後的開支只會愈來愈多,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因此,年輕人應該踏實地檢視自己的消費模式,並建立「先儲蓄後消費」的理財習慣,這樣才能令未來的生活保持穩定。

信用破產影響深遠

有些人過於重視生活享受,甚至寧願借貸度日,還款時也只是償還信用卡的最低還款額,為了延長還款期而支付利息。這種理財方式,可能會導致個人信用破產。周鴻斌特別提到,信用破產會對個人和戀愛關係帶來深遠的影響。當一方因無法償還債務而申請破產,不僅會重創其個人信用,連未來的財務活動也會受到限制。個人的信貸報告會分為正面資料、負面資料和破產記錄等,信用卡逾期還款的記錄會在欠款全數繳還後保留五年,而破產記錄在破產令頒佈後會在環聯信貸資料庫保留八年。對情侶而言,信用破產意味著未來共同購房或支付其他大額開支時,銀行可能會拒絕貸款,這將影響他們的人生規劃。

這些理財不善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出現,若情侶間有人因金錢問題而感到焦慮,甚至有賭癮或購物成癮,應盡快尋求協助,改變不健康的消費習慣和制定可行的還款方案,以免囤積更多的債務。事實上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和習慣,不僅能幫助個人管理財務,也能為進入婚姻、建立家庭做好準備。

財務規劃可穩定家庭關係

明光社

周鴻斌因工作的緣故接觸過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客戶,透過他們的生命故事,他看到穩健的財富對不同人生階段及家庭的重要。他有不少已婚客戶會為年幼的子女制定教育基金,確保孩子未來有較佳的經濟條件去發展,背後原因是出於父母對子女的愛。對於一些年齡較為成熟的客戶,他們已經儲蓄了一筆財富,希望在沒有工作收入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獲得一些被動收入,與另一半共度快樂的退休生活。另外,一些高資產淨值的家族則會透過「家族辦公室」來成立家族信託基金,由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受託人來執行既定的財務指示,避免夫婦或兄弟姊妹因爭奪巨額財富而起衝突,也讓下一代繼承上一代人留給他們的財富和祝福。

有計劃地理財除了可讓生活得到保障,更可將財富延續給下一代,相反如果理財不善,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可能在一夕之間失去,更會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對立。對於一般家庭而言,若父母無法應付日常開支,家庭成員之間難免會互相指責,這背後的原因通常與過去累積的財務壓力有關,或因家中經濟支柱失去工作,家庭便會一下子失去收入來源。因財務問題令家庭成員持續引發衝突,往往會令愛情和親情都磨光。

結語

無論在單身、拍拖、結婚、退休等不同人生階段,金錢的角色都不能被忽視。當兩個相愛的人結婚後,二人便會成為一體,他們會為所組織的家庭進行財務規劃,以為伴侶和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祝願所有情侶能就著消費和儲蓄預算充份地溝通,一起為未來建立堅實的基礎,讓甜蜜的愛情更加穩固!

雙雙出軌的背後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1/11/2024

11月初,一對頻道訂閱人數有100萬的YouTuber夫婦被爆出軌。根據網絡上的資料,先是一名內地女畫家發出了一則社交媒體帖文,標籤了已婚網紅Ryu的Instagram賬號,男方因此被指有出軌行為。當輿論都替Ryu的太太Yuma抱不平時,卻又被爆出原來Yuma在丈夫出軌前,已跟丈夫的好友、同是YouTuber的日本同鄉Tommy出軌,更要丈夫自行去風俗店解決性需要。此時,輿論便來一個180度的轉向,大部份人開始痛罵Yuma。故事進展到現在,涉事人紛紛發表道歉帖文,更變成Yuma想要挽回跟丈夫的關係,但丈夫對畫家的感情已不能自拔。在這件事上,誰對誰錯,作為一個局外人,實在難以判斷,或許也根本沒有對錯可分。

在討論愛情與婚姻關係時,總離不開愛情三角理論。理論指,完整或完全的愛,就是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以及承諾(commitment)的結合,少了其中之一個元素,關係便難以持久,也容易出現婚外情一類的問題。其中激情這個元素,在熱戀期時二人的感受尤為強烈,但在數個月至一年後,這種強烈的感受會隨著時間而遞減,而親密以及承諾則會透過更多深入的交流以及會隨著年日而增加,情況就如老夫老妻即使失去了激情,他們仍能維持他們的婚姻。話雖如此,但人是喜歡追求刺激與激情的生物,在情感關係中往往需要自律才能有效維持婚姻。

在上文提及的YouTuber出軌事件中,假如事件真的像報道中所說,先是女方想追求新的激情,所以在出軌後想要與丈夫拉遠距離,讓他自己去風俗店解決性需要,這會令二人之間的親密也消失。在疏遠丈夫後,女方還要指出自己心裡無法控制地渴望著第三者,這讓夫婦間的承諾也頓然被拆毀。在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中維持了一段時間後,男方也發展了婚外情。

按事件來說,似乎是先出軌者的責任較大,但無論如何,夫婦二人在心動與忠誠之間都選擇了心動,順應了人類追求激情的本能。這令筆者想起康德談論自由時說過,能夠抑制自己不去做不應該的行為,這才是身為人的尊嚴,《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則這樣描述慾望與自由:順著慾望過日子就如一顆從坡道上滾落的石頭一樣,只能自然滾落,但真正的自由是能讓石頭停下或在坡道上往上爬,有對抗慾望的能力。有人因為女方是日本人,就說她繼承了日本人出軌的基因,但事實上,任何人在情感關係上如果不懂得自律,只會順應著自己的慾望,便得面對關係破裂的苦果。出軌,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不要等到失去時才懂得珍惜。

回應離婚再婚者的需要 《恩典重臨》榮獲金書獎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0/11/2024

基督教出版聯會主辦的「第十屆金書獎」已於2024年9月27日假城景國際酒店的水晶殿舉行,當天,明光社出版的《恩典重臨:基督教再婚婚前輔導》(下稱《恩典重臨》)榮獲教會及佈道事工I(教材及課程)的金書獎。此書作者為本社的事工顧問傅丹梅及輔導員韋佩文,她們多年來輔導離婚再婚的群體,把輔導室的故事、與離婚再婚家庭子女同行的經歷,結集成書,以幫助在婚姻中迷失的一群,最終此書得到外界的肯定,並獲此殊榮,實在感恩。

明光社

《恩典重臨》在最後五本入圍書中脫穎而出,韋佩文在獲獎時在台上先感謝讀者對此書的支持及認同,她更有感而發稱:「在明光社的服侍當中,聽到很多離婚人士的傷痛及他們對再婚的渴望,故此我和傅丹梅整合輔導的經驗而寫成這本為離婚再婚人士而設的教材,盼望明光社能與各教會的牧者一起同行,關心這班離婚、再婚者的需要。」

明光社

此獎項的其中一位評審委員葉子良牧師十分欣賞《恩典重臨》,及後他接受我們的訪問時稱:「本書的原創性及獨特性,是三位評判一致評定此書得獎的原因。」他娓娓道出此書可取之處:「《恩典重臨》最突出之處是其獨特性及原創性,由於基督教界未曾有人出版同類的書籍,故此有其獨特的一面,是一本有份量的書籍。在原創性極高下,作者也是在幫助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就牧養的層面續稱,傳道同工在教會牧養時,面對教友離婚、再婚,甚至繼子女的問題,往往都是難於處理、觸碰的課題。教會牧者不容易入手處理,一直難以應對,他稱:「首先,不同宗派對離婚、再婚的課題有不同的神學觀,此書擔當了一個很特別的角色,讓不同宗派的人士閱讀都感到舒服。此書的題材敏感,應該難以落筆,最終的製成品卻滿足了各宗派教會的需要,實在難得。」為甚麼離婚、再婚的題材敏感?他說:「教友或許不知道原來在教會可以有這方面的支援,因為若牧師在教會談及這課題,就好像在鼓勵離婚。要牧者與這群體同行及表達關心,現在最好的方法是借用此書,我們可以介紹此書給弟兄姊妹閱讀。」他建議,牧者可以以此書作為介入點,說:原來坊間都有資源去討論這個話題,然後與有相同經歷的教友一起去閱讀此書,以同行者身份來提供支援。

明光社

在內容方面,葉牧師讚揚《恩典重臨》除了在不同章節分別記載了再婚者面對新的婚姻時的憂慮,同時也提出牧者關心這群體的方法。書中記載的例子真實而豐富,葉牧師欣賞兩位作者在書中分享真實的輔導室經驗,以幫助更多離婚、再婚家庭。例如書中其中一個例子是因「忙」而導致離婚,「忙」是現今一個很普遍的理由,例子很能反映現實,不誇張而貼地。這例子提醒讀者,踏進新的婚姻前便要反省,若仍是埋首事業,是否會重蹈覆轍。另一方面,書中經常引用經文對牧者來說十分有用。當內容提及再婚者將要面對新的婚姻而表達憂慮時,書中會配以經文來給他們建議。書中簡單的經文提醒,如提及子女是上帝的禮物,便能對人作出提醒,即使經歷離婚、再婚,仍要為子女的福祉著想及從他們的需要出發。

此書的閱讀群體絕不限於關心離婚、再婚的人士,而且更能擴展至初婚者也可閱讀,他稱:「書中有些地方講述關係、性格、期望,這些內容不一定只應用在離婚再婚者身上,其實對初婚也很適用」,故此他認為此書的內容十分大眾化,亦很容易閱讀。他認為本書重視對過往離婚經歷的回顧及反思,這是十分正面的教導。在踏進另一段婚姻前,考慮再婚人士必須要檢視過往婚姻失敗的原因、影響和需要學習的事,他引述稱:「書中會列舉問題來反思,例如你與前配偶認識多久便結婚,以此為介入點,比較與前配偶相處的關係來反思與下一個伴侶的關係,透過書中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整理、尋找答案。」他又舉例,第八課的內容是有關繼子女,這也是不容易的課題,書中則教導讀者當中要注意的地方,並講解如何滿足四大長老(一對準新人的父母)等人的期望。

最後,葉牧師謙虛地表示,不是每一位牧者都對此議題有足夠的認識,此書就是像一本天書,以補牧者的經驗不足,期望每一位牧者閱讀此書後,能夠牧養更多離婚、再婚的家庭,以致他們能得著上帝的愛。

 

明光社

按此訂購《恩典重臨》

原價120元,特價100元,可致電2768 4204查詢。

親密接觸對男女的心理影響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11/2024

青少年的戀愛關係往往充滿激情,亦會著重身體方面的探索,有關經歷都會深深影響他們對情感的理解和對自我價值的看法。本文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探討親密的身體接觸和性行為對青少年情侶的意義,並揭示常見的迷思與誤解。

梁博士指出,根據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身體接觸是一種建立和維持情感聯繫的重要方式,讓人感到安全、被愛和關懷。青少年期是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身體接觸,例如拖手,情侶能夠表達對彼此的情感,並加深親密感。身體接觸會促進大腦釋放催產素oxytocin,這種「親密激素」可以減少人的心理壓力,並促進信任與情感連結。對於平日面對著學業、家庭或同儕壓力的青少年來說,身體接觸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減壓方式。此外,通過身體互動,青少年情侶可以確認自己的情感價值和自尊。

親密接觸具備象徵意義

他又提到,身體接觸亦具有象徵意義,例如,當情侶雙方同意拖手時,通常會被視為二人的關係從普通朋友轉變為情侶關係。若男方希望與女朋友有更多的身體接觸,而女方也願意配合,這可能會增強彼此的安全依附感。但若女方不願意有進一步發展,不想有更多身體接觸,則可能對二人的關係進展有所影響。因此,在決定進行某種身體接觸前,雙方必須先建立足夠的信任和有良好的溝通,如果只依憑其中一方的感覺,貿然行動,必然會影響雙方關係。

梁博士解釋,青少年的腦部正處於急速發展的階段,前額葉仍未成熟,而前額葉負責高層次的思維、判斷、決策及對衝動行為的控制。許多青少年情侶拍拖時發生性行為往往是出於即興,最初可能只是接吻,但隨著情感的升溫,行為可能會失控,最終意外地發生了性行為,這對戀情其實會帶來不良影響。

在正常的情況下,情侶之間的身體接觸往往被視為身份認可的標誌,當關係進展至有性行為時,則意味著雙方的親密程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梁博士指出,性行為的特殊意義在於它不僅是情感的表達,更是對彼此關係的進一步確認,這也會令情侶對對方產生更強的依賴感、深刻的情感與心理意涵。對青少年來說,性行為可能被視為鞏固關係的一種方式,但這種強烈的依賴感也可能會帶來過大的壓力和責任,引發情感的風險。

性行為改變男女心理狀況

梁博士指,在發生性行為後,女孩子可能會將所有需求都寄託在男朋友身上,期望對方可以滿足她,為她解決家庭、學業等問題,也會覺得男方必須對她負責。這種情感依賴可能導致女孩子減少與其他異性來往,並期望男朋友成為她唯一的依賴對象。

相對而言,男孩子通常需要與同性朋友有更多的互動,例如透過運動等活動來獲得同儕的認同,這方面的情感需求是女朋友無法提供的。遇上女方的情感需索,男孩子可能會選擇逃避來紓緩心理壓力,若女孩子的情感需求未得到滿足,則會感到失落和不安,進而令戀情產生張力。

衝動性行為與深刻內疚感

現在的社會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已較以前開放,不過,在某些文化或家庭中,婚前性行為仍會被視為不道德或不合規範的,這種想法並沒有錯,不過現實往往是,不少人包括青少年都有婚前性行為的經驗。梁博士指,青少年在發生性行為後或會感到內疚,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違背了父母或社會的期望和道德標準。深刻的內疚感,可能會引發羞恥感和貶低自我價值,讓他們覺得自己已「不再純潔」或「做錯了事」。

這種對自我的苛責不僅影響青少年當前的心理狀態,還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婚姻關係。即使長大後結婚生子,這些未被處理的情感也可能成為他們一生的遺憾,讓他們覺得自己始終有缺憾、不再完整。梁博士指出,有這類極端想法的人,他們的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比較小,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接納自己,並且避免將自我嫌棄和過度自責的情緒帶入下一段感情,甚至影響到未來他們對子女與異性相處的態度。

真愛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上

梁博士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真愛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健康的戀愛關係應具備以下特質:一、雙方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二、不應通過設立條件來讓對方滿足自己的期望;三、雙方雖然有身體接觸,但懂得彼此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的決定,和不強迫對方做出有違其意願的行為。

明光社

因此,在戀愛中設立合宜的身體界線,避免雙方受到傷害,實在至關重要。梁博士鼓勵青少年坦誠地與男朋友或女朋友表達自己對身體界線的期望,及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例如,可以使用「我訊息」,即以「我」作為陳述的開首,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我希望我們可以慢一點,因為這樣我會感到更舒服」,而不是指責對方的想法或行為。這種方式有助於促進健康的溝通,加深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破解戀愛迷思

只著重身體探索,會令青少年愛侶的關係存在暗湧,其實現代戀愛存在許多迷思和誤解,也可能會影響情侶的關係:

迷思一:「凡對方所要求的,我都要滿足,這才能證明我很愛對方。」

梁博士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未能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在長大後,當有人表達對自己的喜愛,他們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感受,無論對方提出甚麼要求,他們都會配合,以滿足對方,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證明自己愛對方,盡了做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本份。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健康的想法。健康的戀愛態度是,不把自己的要求強加在對方身上,也不勉強自己滿足對方的所有要求,理解對方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同樣重要,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和妥協。

迷思二:「如果你真的愛我,就應該和我上床。」

明光社

戀愛中的青少年常常因為害怕關係受損,而勉強自己答應對方的各種要求。如果有人要求情人和自己上床,或者要求情人送贈昂貴禮物,來表明她或他對自己的愛,這其實是情感操縱,可能反映出關係中的權力不平等,有人試圖利用愛情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梁博士提醒青少年,這類人通常認為自己的需求凌駕一切、缺乏同理心,甚至將他人視為宣洩情慾的工具,一旦有另一個人同意與他發生性行為,他就可能迅速轉移對象,隨時結束原有的戀愛關係。

遇上情人提出這類要求,梁博士建議這樣回應:「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應該同樣尊重我的感受。」此話背後的理據是:大家的情感需求是對等的,而不是由某一方來主導戀情。即使「男神」來追求自己,也不意味著我要奉獻全部來迎合他的要求;同樣,即使「女神」願意接受我的追求和約會,也不代表我要花掉所有的金錢來討好她。用正確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價值,才能維持健康的戀愛關係。

迷思三:「就算懷孕也不要緊,因為我們可以結婚。」

梁博士指出,青少年未必真正理解當初許下廝守一生的承諾意味著甚麼,或者沒有預料到感情有天會生變,一旦面對意外懷孕或感染性病等現實問題,青少年便會感受到巨大的情感壓力,並可能因恐懼而選擇逃避。家長和老師可以把這類承諾背後的責任具體化,幫助青少年思考和抉擇。例如,師長可以對青少年說,如果女朋友懷孕,你將成為爸爸,這背後的責任意味著:一、放學後,你不能再和朋友打籃球或四處閒逛,而是要立即回家照顧初生兒;二、晚上需要餵奶,可能會影響你的睡眠質素;三、星期六和星期日因為要照顧孩子,而無法出外玩樂。

迷思四:「大家都有拍拖,自己至少也要抓著一個。」

受成長背景影響,有些青少年可能會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因而渴望愛情。梁博士指出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而這個價值並不僅僅取決於能力或有沒有拍拖,因此人應以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自己。青少年可在感興趣的領域中嘗試,如音樂、運動項目,隨著經驗的累積,他們的表現會變得更好,他們可以藉此重建存在感、自尊和自我價值。即使外形吸引的少年,也可能有自己的弱項,例如控制慾強,這會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伴侶;相對而言,一個外表平平但具備強烈同理心的男孩,其特質可能會成為他的強項,令他成為一個好伴侶。

迷思五:「相處時不開心,只要拖手、接吻、發生性行為就會和好。」

有些青少年誤以為在身體上有親密接觸,就可以掩蓋相處中的矛盾,將性凌駕於溝通之上,以為這樣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用拖手、接吻或性行為來解決分歧往往無濟於事,甚至引發更多問題,例如有些女孩子在分手後要面對未婚懷孕的問題。梁博士分享到,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指出,完整的愛情應包括親密、激情和承諾,這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身體上的激情和短暫的甜蜜雖然看似能解決矛盾,但缺乏親密和承諾的支持,就像一張桌子斷了其中一隻腳便無法站穩,這樣的戀情同樣無法持久地發展。

訂立雙方同意的身體界線

明光社

在戀愛關係中作充份的溝通和訂立雙方同意的身體界線,可避免在未經認真思考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梁博士指,在親密行動採取主動的一方必須明白,戀愛中不一定要透過性行為來表達愛情;如果雙方的接受程度不同,主動的一方便不能強迫另一方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有些青少年受性格或成長背景影響,可能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立場和主見,這類青少年在親密關係裡往往是被動的一方,他需要明白,每個人,包括他自己的情感需求,都是同等重要的,他應該勇敢及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梁博士又特別提到,非常親密的身體接觸和性行為,不像其他的事情,所以青少年不能任由別人替自己做決定,他們要了解到性行為可能會導致懷孕或感染性病,這是非常重要兼會影響一生的決定,他們必須親自作主。

安全的戀愛路線

在與喜歡的人發展戀情之前,建立穩固的友誼是至關重要的。客觀地觀察心儀對象的性格和行為,特別是他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有助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的性格特徵和價值觀。例如,若男孩子因為自己出眾而養成驕傲的性格,這樣的人在戀愛中可能會看輕女朋友,如果要選擇男朋友,他便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外,想了解一個人是否有同理心,或有沒有過度操控的傾向,可以觀察他如何與朋友相處,有沒有總是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時間;如果他缺乏同理心,便可能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進而影響與人關係的穩定性。通過這些觀察,可以幫助人更理性地評估潛在的戀愛對象,從而避免一些問題。

結語

愛與被愛是人心底裡最深層的渴望,被愛會令人感到被重視,錯愛則會令人受傷害。合宜的身體界線讓人清晰地明白可以做的接觸與不可以做的接觸,能令雙方受到保護和尊重。一些青少年或因性行為而經歷過感染性病、意外懷孕、墮胎等情況,這些創傷確實叫人難以面對。梁博士表示,若因著過去發生過的不愉快事件而影響一個人對自我的看法,或貶低自我的價值,他就應該向專業人士求助。

(本文原載於第159期〔2024年11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家長監護能令社交媒體變得安全嗎?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20/11/2024

Meta在今年9月宣佈,旗下的社交媒體平台Instagram(IG)將加入家長監護的功能,18歲以下的用戶,其賬號會被預設成不公開,用戶只能接收他們已追蹤賬號或聯絡人的訊息。如果13歲至15歲用戶想更改以上的設定,就必須要加入一位成年家長或監護人的戶口,由家長替他們更改設定。家長或監護人可使用監護功能,看到青少年發訊息給甚麼人,亦可檢視他們的使用時間。同時,Meta亦針對未滿16歲用戶的情況,在其頁面隱藏敏感內容(如自殘、近乎裸露),減少這些資訊對青少年的影響。[1]

社交媒體平台引發的問題有很多,但問題很少獲認真處理,特別是青少年使用相關平台時所產生的問題,更甚的是,問題有被故意放任的情況,這都對下一代影響深遠。美國在2023年就有30多個州份提出訴訟,指控Meta公司利用演算法引致青少年沉迷使用該公司的社交媒體平台,令青少年的身心都受到不良影響。[2]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23年進行的調查,分別有59%及60%的13至17歲美國青少年使用Instagram和Snapchat,[3] 在台灣,社交媒體平台Threads(台灣網友稱為「脆」)曾引發非常大的關注,不少用戶最初可能只在Threads開了戶口並沒有常常使用,但只要他們留下非常爆炸的留言,Threads連動了IG和facebook戶口,就會吸引人前往Threads,並匯合成一個很多人看的帖子。[4]

另一宗由美國新墨西哥州提出的訴訟,指控Meta保護兒童不力,案中揭露了在Meta的一些內部文件中,記錄了該公司根本就打算要「攻佔」兒童巿場,希望旗下的即時通訊工具成為最受兒童和青少年歡迎的工具,並且為了保持競爭力而減低對不良訊息的過濾。在另一份2021年的內部報告中亦顯示,估計每天就有10萬名兒童在Meta的通訊平台中收到性騷擾的訊息,當中甚至會有露骨的內容,例如性器官的大特寫照片。[5]

不少青少年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學習不同的東西,但卻做了很多恨錯難返的決定青少年期的孩子希望得到身份的認同,社交媒體中的網友容易給予他們力量和支持,不過如果誤交損友,學習了以不良方式去獲取身份認同,例如透過減肥達到所謂的美,加入極端組織和認同某種危險的思想,甚至以自殘來獲取別人的支持等等,最後只會令孩子誤入歧途。監察傳媒的機構大多認為青少年在16歲前非必要也不宜接觸社交媒體平台,可惜隨著孩子的成長,或因著家長貪方便,在小學階段就給孩子用手機,並讓他們可以自由下載軟件,即使有設立一些使用規則也不容易要求孩子完全遵守,變相就讓孩子暴露在危險之中。

撇除家長和孩子的問題,社交媒體平台也承認自己控制不了平台上的內容。社交媒體平台本質就是提供平台讓人分享資訊,營運者並非內容的提供者,平台只提供一個地方供不同的用戶以文字、聲音、影像等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惟過程中不少人為了增加點擊率,利用社交媒體平台演算法的規則,吸引更多的點擊率,這些引人注目的內容,往往利用譁眾取寵的標題,或者是非常極端的言論,吸引人去點擊。又因著不同平台上載內容的限制,例如IG比較側重圖像,Threads則較側重短文字,一張圖或一段短文,可以有很多詮釋的空間,結果只要內容極具煽動性,夠火爆,便會引起爭論,而爭議愈多的帖文,受加乘效應影響,就會令該帖文成功佔領不少用戶頁面的開首位置,也會令它有更多機會讓人去閱讀、點讚及留言。

因為內容具煽動性,容易掀起網絡罵戰,爭論一旦升級很多人都會受到影響。在Threads不少人可以隨意用不同的身份來留言,內容更可以引發網絡欺凌、人身攻擊,而當中涉及的人除了可能是素未謀面的網友,也有可能是真實認識的朋友,這樣產生的傷害就更大。[6]

此外,以往常見的網絡騙案,透過IG等社交媒體平台,騙徒可以與青少年進入私人討論區,他們以利誘的方式欺騙受害人,最終騙財騙色的案件仍然時有發生。雖然家長監護功能可以令家長知道孩子和誰在私聊,但卻不能知道他們聊天的內容。事實上當成年人也會跌落這種陷阱時,青少年單獨面對有關情況就會感到更無助,即使家長、社工、老師知道孩子出了事,但因為事件是在網上發生亦難以追究,他們亦只能感到束手無策。[7]

未來我們是不難想像,社交媒體必然成為下一代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份,家長、老師有責任首先裝備自己,去教育孩子理性分析當中內容,同時要學習負責任地發佈內容和留言,以致社交媒體可以成為一個能幫助孩子正面成長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充滿負能量,或者互相攻擊的地方。同時,社會有責任倡議政策,加強監管社交媒體平台的公司,要求他們改善技術,減少平台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1]  Liv McMahon et al., “Instagram boosts privacy and parental control on teen accounts,” BBC,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17, 2024,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77x44zplkyo.

[2]  Craig Hale, “Meta could be hit with lawsuits over social media harm for teens,” TechRadar, last modified October 16, 2024, https://www.techradar.com/pro/meta-could-be-hit-with-lawsuits-over-social-media-harm-for-teens.

[3] “Teens,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2023,” Pew Research Center,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1, 2023,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23/12/11/teens-social-media-and-technology-2023/.

[4] 隋昱嬋:〈Threads在紅什麼,台灣人超瘋「脆」引起祖克柏關注?〉,數位時代,網站:https://www.bnext.com.tw/story/16/why-threads-so-popular-taiwan(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1月6日)。

[5] Morgan Sung and Amanda Silberling, “Unredacted Meta documents reveal ‘historical reluctance’ to protect children,” TechCrunch, last modified January 17, 2024, https://techcrunch.com/2024/01/17/unredacted-meta-documents-reveal-historical-reluctance-to-protect-children-new-mexico-lawsuit/.

[6] “Why do people troll and what can you do about it?”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2019, https://www.bbc.co.uk/bitesize/articles/zfmkrj6.

[7] Maria Zaccaro, “Online grooming: Mum calls on government for more help,”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9, 2022, https://www.bbc.co.uk/news/uk-england-62506481.

甘心淪為騙徒的大學生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10/2024

所謂戲如人生,電影《我談的那場戀愛》中,張天賦所飾演的李偉祖因為失業而成為網騙集團的詐騙新手,詐騙過程有著「人設」,如演戲般有佈局、角色設定與道具,讓李成為一位法國工程師,與中年婦科醫生余笑琴(吳君如飾)漸漸談起戀愛來……

而現實中,本地亦有詐騙集團,當中有高中生,甚至本地知名大學畢業生,在被招聘後,被告知真正業務是詐騙工作,而參與者得知在行騙成功後可獲分四成佣金,所以甘心加入成為騙徒犯案。騙款於一年間便高達3.6億元,想像一下,當中的四成對一些人來說的確很有吸引力。而集團主腦還會分小隊行騙,使用人工智能(AI)的深偽技術(Deepfake),塑造虛假的外貌及聲線成為俊男美女的投資專家,以網上情緣的手法誘騙「投資者」投放大量資金賺錢。集團的辦公室更有業績展示板寫上不同的小隊所得的騙款,以比拼業績及激勵團隊,可謂十分「專業」。

在警方、政府多年來的大力宣傳下,有誰(尤其是常常上網的年輕人)不知道以網上情緣方式進行詐騙是犯法的?原來讀書至高中、大學,人也不一定有能力抵抗金錢的誘惑,金錢的確能蒙蔽人的良心,對於內心寂寞的人、容易被騙的老人家,仍然能出手進行詐騙。又或許他們以為在網上進行詐騙,或以虛擬加密貨幣平台交易比較難查證,所以敢於以身試法。聖經說:「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心靈空虛、渴望被關心的人,固然要小心可能遇上網絡詐騙;但想賺快錢,深被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的人們,也要小心,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卻是非對錯,因而失足跌倒,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如果人生真的如戲,但願如上文提及的電影,當中的詐騙初哥最後對被騙的醫生感到內疚,而被騙的醫生自己亦有所反思,了解到甚麼才是真正的感情,兩者都有所覺悟;筆者亦希望在現實世界中,被捕的犯人與及仍在享受罪中之樂的人們,早日回頭是岸。


參考資料:

蔡正邦、梁曉晴。〈拆解$3.6億詐騙集團招數 中英教材訓練騙徒 Deepfake男變女情騙〉。《香港01》。2024年10月1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1066173/%E6%8B%86%E8%A7%A3-3-6%E5%84%84%E8%A9%90%E9%A8%99%E9%9B%86%E5%9C%98%E6%8B%9B%E6%95%B8-%E4%B8%AD%E8%8B%B1%E6%95%99%E6%9D%90%E8%A8%93%E7%B7%B4%E9%A8%99%E5%BE%92-deepfake%E7%94%B7%E8%AE%8A%E5%A5%B3%E6%83%85%E9%A8%99

從奧運看網絡資訊如何影響用家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6/09/2024

網絡資訊傳遞迅速,我們接觸的訊息實在很多,一些資訊發放者為了吸引接收者的注意力,並期望網民火速瘋傳出去,往往會無所不用其極,以扭曲事實、挑撥離間等技倆,來激起網民的情緒,令他們繼而回應或轉發,也令訊息在網絡擴散。剛過去的奧運會,便出現了一些牽動網民情緒的爭議事件,可在此作為例子討論。

事件一:拳擊運動員疑似變性人事件

今屆奧運會賽事其中一項備受矚目的事件,涉及性別方面的爭議。網絡曾傳出兩位女拳手、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哈莉夫(Imane Khelif)及來自中華台北的林郁婷為生理男性,二人變性後參與奧運會。消息容易讓人感到憤怒,認為這對二人的對手造成不公平及嚴重傷害。不少網民沒有去弄清楚國際拳擊總會(IBA)的性別測試與國際奧委會(IOC)以護照等官方文件作為辨別選手性別方式的差異,[1] 在聽到《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和富商馬斯克的立場以後,就一口咬定哈莉芙和林郁婷為「男人」,讓兩位拳手變成眾人攻擊的對象。

筆者在事件中,同樣與網民經歷了一次掙扎:因著擔憂參賽者的安全,認同男、女的體能、肌肉量及爆發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心感讓性別不同的選手在如此規模的世界大賽上對打實在不公平,所以在閱讀網上傳來的訊息後就感到不安,並對奧委會的安排感到憤怒。亦因著心中的這些感受(不公平、憤怒)而想立即將收到的訊息傳開給親友,讓更多人去關注事件。

情緒被牽動,就更需要fact check事實查核)。只看網上社交媒體的訊息,筆者自覺仍未弄清兩位選手的原生性別。常識亦告訴我,單憑外表有時不能確定人的性別,生活中也不乏一些性格爽朗,且身形高大的女性朋友,真的「眼見不為實」啊。所以,好奇心讓筆者再去找多些資料,並等待有信譽的網媒及報社提供更詳盡的報道。衝動廣傳手上不確定的資訊不單沒有任何正面作用,更會令「網海」添亂,亦可能會對某些人造成不公平。

後來,不少本地、外地的傳媒相繼報道,涉事的兩位運動員有XY染色體,然而這不代表她們必然是男性,因為有小部份女性身上是會有XY染色體。當然亦包括極少數在生理上較特殊的雙性人,有時要一刀切並不容易。有說法指她們是天賦異稟,就如一些籃球員長得特別高,於體育世界中具有優勢。接著,筆者更了解到阿爾及利亞這國家是非常保守的國家,而選手哈莉芙的出生、成長及護照都顯示她一直以來都是女性,如果視她為男性或變性人,不容她參賽是不合邏輯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亦表示到奧委會不會參與出於政治動機的文化戰,並認為社交媒體上的仇恨言論和政治動機引發的辱罵是完全不可接受。[2]

明光社

事件二:體操選手疑遭隊友冷處理

另一爭議則涉及運動員懷疑因失誤而遭隊友冷待。今屆奧運中國男子體操隊參加團體賽時,因著其中一名隊員蘇煒德從單槓失手掉下來,令分數被拉低,最終未能奪金。有人從比賽片段中抽選了一幕,指蘇在失誤後,一人走到最側邊的椅子坐下,一直悶悶不樂, 而教練和隊友完全沒有上前安慰和鼓勵,更有批評指這種冷處理的模式「相當冷血」,「讓人震驚」,直指「國家、社會、群體,會對一個不想故意犯錯的運動選手如此無情……」[3] 筆者亦於社交媒體看到相同的說法,更有不少留言毫不留情地對教練、隊員作出批評,繼續借題發揮。

然而,資深新聞工作者林妙茵找回比賽片段重看,發現實況並非如那一張圖片所見,[4] 她指「蘇煒德失手後,走下場邊,教練隊友沒有笑臉相迎,但也不至於當他透明,有逐一拍拍他或握握手。他看來很失望內疚,徑自走到最側邊的椅子坐下。」而沒有人坐在他身旁的那一刻,就成為了截圖,也是因為該張截圖引發網民、網媒的連串推測和批評。

而蘇煒德隊友張博恆之後順利完成單槓項目,他回來與自己的教練隊友擁抱,他也有走到蘇的面前想抱他,但蘇卻不好意思。林妙茵更指出「中國隊其中一位隊員說『抱一個吧抱一個吧』,向蘇那邊招手喊他過來,還說了句『沒事!』蘇過來了,大家搭著他,擁成一團,張再拍拍蘇的腰……」筆者自己也重看了網上片段,[5] 發現林妙茵的說法沒錯,事件跟網民所傳的圖、所寫的文字不一樣。要貼近事情的真相,還是要自己去追尋,花時間看片段,而不是單靠網民分享。

廣傳的說法不一定是對的

現時,因著大數據的影響,社交媒體會因為有多人討論而把某些議題炒熱,讓更多人接觸這類資訊,而對類似話題感興趣的同溫層、迴聲廊會進一步令這類資訊流傳、發酵,它們會獲更多人認同以及「圍爐」討論。一些似是而非或偏頗的說法,傳了百遍、千遍,於網海中鋪天蓋地式廣傳,多看了就容易信以為真。想辨別真偽就應主動去尋找真相,費點勁去fact check尋找散落於網海某角落的真相


[1] MoGoPen:〈【誤導】巴黎奧運宣揚變性變態允許生理男性參加女子比賽?曲解說法〉,Line Today,2024年8月1日,網站: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WBY1ylX(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9月10日)。

[2] 〈奧運性別風波解構:為何台灣林郁婷等女拳手接連被質疑是男性?〉,BBC News 中文,2024年8月4日,網站: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ports-69242123(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9月10日)。

[3] 徐詩詠:〈隊友2失誤被冷處理 中國體操「翻車後現場尬爆」畫面曝挨批〉,民視新聞網、yahoo!運動,2024年7月30日,網站: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隊友2失誤被冷處理-中國體操-翻車後現場尬爆-畫面曝挨批-152030594.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9月10日)。

[4] 林妙茵:〈從單槓跌下來後…〉,facebook,2024年7月31日,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lammiuyan/posts/pfbid02nbvUq8buASLjPUnjBJGXqxbw5mnPk57iSmFLfZWWzuzZYbgG8ACdfWx1g8dXC5DB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9月10日)。

[5] HOY免費電視77台及78台:〈巴黎奧運 賽事重溫|奧運體操 男子競技體操團體決賽|20240729|HOY TV|奧運HOY TV〉,YouTube,2024年7月30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ycle2eI5Y&t=9718s(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9月10日)。

家庭性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8/2024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在其中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適當的家庭性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能為他們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然而,如何在家庭中實施有效的性教育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家長需要格外小心和謹慎對待這事情。不少父母都認同家庭性教育重要,但要實行出來卻不知該如何入手,以下是一些在家庭進行性教育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因應年齡調整內容

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是需要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而作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從認識身體部位和個人衛生等基礎知識著手,引導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欣賞及接納自己的性別。小學階段的孩子則要學習與同性和異性相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身體界線。對於青春期的子女,除了要幫助他們了解青春期發育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更要開始認識健康的戀愛關係、親密行為與界線、色情文化的禍害等較深入的主題。適齡的性教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並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過早或過晚進行性教育,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

尊重和理解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首先要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父母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主動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被聆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由地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要先作好準備,孩子或會出於好奇,發出奇特的問題或意見,父母需要尊重他們的看法,讓他們說出感受;也可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幫助孩子組織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應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同時,孩子有權拒絕參與某些題目的討論,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並等待適當的時機才進行討論。

循序漸進

家庭性教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父母毋須一次性地向孩子灌輸過多資訊,而是要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從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逐步深化,然後才討論較複雜的主題。同時,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疑問,調整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正確的資訊來源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父母要確保所提供的資訊來源是可靠、專業,避免使用網絡上一些不實或存在偏見的資訊;可以選擇學校、政府部門或專業的性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資源,並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影片,之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這樣不僅能確保孩子可獲取正確的性知識,也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

溝通技巧

父母進行家庭性教育時,需要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例如使用簡單清晰的句子,令孩子容易明白,避免使用坊間過於粗俗的詞匯,同時要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進行溝通,避免使用責備或恐嚇的語氣,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適當的回應和解答。良好的溝通能幫助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促進更深入的交流。

家人之間要有共識

家庭性教育並非單靠父親或母親一人來進行,需要全家人共同參與和配合。父母或其他家人要就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達成共識,確保全家人態度一致,避免令孩子產生困惑。同時家人要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大大發揮家庭性教育的作用。

家校合作

學校也是孩子學習性教育的重要場所,父母可主動了解學校性教育的內容和進度,以便進行家庭性教育時可以作出配合。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留意學校性教育的內容是否與他們預期的性教育存在差異,有需要時可積極與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憂慮。在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下,孩子才能培養出正確及健康的性價值觀。

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自身的行為對孩子的性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是否能夠樹立榜樣,展現出正確的性價值觀和態度,好讓孩子學習及模仿。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一些過於露骨的性話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地表現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例如在與配偶或其他家人相處時,表現出尊重、坦誠的態度,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性意識。

持續學習

家庭性教育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不僅孩子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父母自己也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性教育知識和教導的方法;父母可以通過參加相關課程或研討會、閱讀書籍文章等方式,與其他父母或專業人士交流經驗和意見,以增進自己的知識,提升教導的能力和方法。只有父母願意不斷學習,便可以更理想地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

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如在進行家庭性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遇上困難或感到困惑,可以嘗試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支持,例如可以諮詢學校的輔導老師、醫護人員或性教育工作者,他們能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應對各種問題。

結語

家庭性教育實在是一項需要父母付出心力來承擔的工程,也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只要父母願意付出時間和心力,孩子必然會有所得益,從中學習到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能在較佳的環境下成長。父母的付出,除了展現了對孩子的愛,整個過程也是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體現;讓我們一同努力,為下一代的成長開拓充滿愛與智慧的道路。


延伸閱讀

康貴華。〈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載吳慧華等編。《性不教,誰之過?——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9。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

熊嘉敏。〈幼童對身體的好奇〉。《燭光》,第129期(2019年11月):16–17。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幼童對身體的好奇

張勇傑。〈色情資訊的真相〉。《燭光》,第150期(2023年5月):10–11。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色情資訊的真相

 

(本文原載於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明報》「談天說道」福音專輯〔2024年8月12日〕,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2-8-2024

盡信網紅不如無網紅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01/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一生的座右銘

在年紀很小的時候,筆者讀過孟子在《孟子. 盡心下》的這段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是《尚書》的一篇,這篇文章記載了周武王在牧野之戰中戰勝商紂王的過程及其後的一些事跡。孟子清楚地指出:如果完全相信《尚書》中的記載,那麼倒不如沒有這本書。他說自己只取《武成》其中二三個策略而已,這反映了孟子對資訊採取批判性的態度。從很早開始,「盡信書不如無書」已經成為了自己一生的座右銘。

華盛頓共識與光榮孤立

現在書籍已經再不是主要資訊來源,這句話也可以延伸為「盡信互聯網不如無互聯網」、「盡信社群媒體,則不如無社群媒體」。舉例說,某位在YouTube 每天都出片的網紅,有時候在評論歷史、時事的時候呈現了資訊不正確的「硬傷」。請讀者不要誤會,我絕對沒有意思去通過批評網紅來抬舉自己,所以,在這裡我索性不提名字。其實,我是帶著諒解的態度去說這番話的。當網紅每天都要出片的時候,這情況就好像從前專欄作家每天都要在一份、甚至幾份報章發表文章,在極短時間內預備資料和查證,這當然是非常有挑戰性,況且,演說不同寫文章,出現口誤是在所難免的。但無論如何,有些錯誤的資訊是仍然需要指出來的。

一位網紅先後在兩個節目中指出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後提倡「華盛頓共識」,其實,這個名詞是在1989年由經濟學家約翰.威廉森(John Williamson)提出來的,這些強調市場經濟的改革主要是為了應對拉丁美洲的經濟動盪和債務危機,這些政策都是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等機構的配合而施行。後來華盛頓共識與私有化和減少政府對國家經濟控制的政策聯繫在一起,特別是針對在1990 年代前共產主義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型。

這位網紅又提及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前奉行「光榮孤立」,事實上,「光榮孤立」是指19世紀末英國的外交政策,當時英國是海上霸王,再加上英國是島國,海洋成為了天然屏障,故此英國認為自身沒有必要和任何歐陸國家建成永久的軍事同盟,英國亦不願意介入歐陸事務,「光榮孤立」與美國沒有關係。

追求思想穩妥是自然傾向

儘管社群媒體資訊的可靠性並不高,然而,根據Statistia的統計數字,社群媒體現已成為全球最普遍採用的新聞來源之一,其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了廣播、印刷新聞出版物、部落格和口碑。2020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印度,超過80%的16歲至70歲受訪者將社群網絡作為主要新聞管道,阿根廷和澳洲的比例則接近60%,巴西的比例甚至高達71%。此外,202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30歲以下的成年人信任傳統新聞媒體和信任社群媒體資訊的程度幾乎是等量齊觀。

身為教育工作者,這情況是令人擔憂和沮喪的。一般來說,大學教授都要求學生在功課或者論文裡面加入注釋或者參考書目,而且不會容許學生將網站或其他非學術性資料放入參考書目裡面,這種訓練之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分辨出資訊的質素,培養出下判斷時要抱著有根有據的精神。無奈,離開課堂之後,一切都打回原形。

不過,再一次,我是以諒解的態度去說出這番話的,因為這就是人性的自然傾向。現在人們對社交媒體趨之若鶩,甚至以網紅為偶像,但這情況在社交媒體興起之前亦發生過,例如中國大陸曾經出現了一批紅透半邊天的學術明星,包括了于丹、余秋雨、易中天,即使他們的著作充滿錯漏,但很多粉絲對他們的說話仍然深信不疑。

然而,我無意以高人一等的態度去審視這現象,在文章開首我提過自己以「盡信書不如無書」為座右銘,但曾幾何時,我亦因著尋求思想上的穩妥、心靈上的安舒而削減了批判性思維。筆者在香港信主,那時候香港有幾位結合學術與信仰的著名講員,其中一位鼓吹中國哲學與基督教信仰的匯通與轉化,另一位則強調科學與信仰不單只沒有衝突,而且現代科學印證了聖經。當我聽見這些話出自基督徒知識份子的口時,這彷彿是獲得了定心丸。不過,後來自己的知識逐漸增加,便知道這只是泡沫。無論是網紅、學術明星、基督教名講員……都能夠扮演著定海神針的角色,但這種追求安心的天然傾向,卻可能是令自己墮入思想峽谷的陷阱。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令人們喜歡和信任社群媒體、網紅,但在這篇短文中我只能夠抓住一個重點去討論,請讀者容讓我掛一漏萬。最後,請你不要盡信我在文章中的每一句話。

交友apps與愛情幻象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0/07/2024

在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J. Sternberg教授所發表的「愛情三角理論」,提到愛情包含了三個元素,分別是「親密」、「激情」及「承諾」。一段關係如能擁有這三個元素,而三個元素能「強而有力地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可擁有穩定而長久的愛情關係,如果當中的比重不平衡,單單某一元素的比重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到關係,這是青少年於初中時期就應該了解的事情。[1] 然而,現在人們因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於網上靠著手機應用程式(apps)便可以結識朋友,甚至挑選戀愛對象,單單透過網絡上的溝通便能發展出戀情;這種交朋結友的模式,能否培養出穩健的戀愛關係?我們試著在本文探討一下。

網絡上的新式戀愛關係

有不少人急於想「脫單」,結束單身生活,就於網上透過交友apps來認識戀愛對象及與人約會。然而,如果透過這種模式來結交對象,許多時只能以外表作為依據。一些交友apps是以手指向左滑、向右滑來操作:喜歡的向右滑,不喜歡的就向左。這種交友模式有三點值得留意:第一,程式的大數據會記著用戶喜歡的類型,往後向他/她推薦的對象就可能會與用戶最初選擇的類型差不多,而其朋友圈子可能會被收窄,因為系統會幫他/她選取「對象」;第二,用戶會習慣了以貌取人,在了解對方之先,就憑對方的外表「定其生死(機會)」;第三,「照騙」事件會更常出現,因為使用交友apps的人都會習慣先美化自己的照片來爭取機會,於是「貨不對辦」的情況便會更常見,一旦約會時才會發現對方的樣子與照片有很大落差,只會讓人失望,更易改變目標。用戶變得聰明,於是會帶著戒心與人相處,更易放手,另選對象。因為交友apps的「森林」很大,用戶會認為還有大把樹可以挑選,何必冒險與可疑的人繼續發展?

在網絡與人交往要「提子」(提防騙子)是對的,只是如果大家於網海帶著戒心與人相處,要達到「愛情三角理論」中的「親密」及「承諾」又談何容易?又或者網戀難以培養出十分穩固的「親密」及「承諾」,側重「激情」的結果便會引申到只是「迷戀」對方,互相未有深入了解、信任,要建立長遠的戀愛關係,似乎比較困難。

近來,網絡上還有一種新興的情愛關係:Dexting,這個詞由datingtexting二字組成,它所展示的正是一種只在網絡上聯絡,但從不實體見面的戀愛方式,是一種透過傳送訊息來營造戀愛感覺,但不會見面的情愛關係。[2] 在這種關係中,我們可以想像,二人毋須見面,也就是沒有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啱傾嘅」就繼續往來,相戀一下,但萬一「唔啱傾」的話,也可以輕易於網上說分手,甚至甚麼也不說,直接block了他/她,不讓對方發訊息給自己,又或者隱藏自己的行蹤,便可以結束這種關係。當然這種ghosting(突然失去聯繫)是讓人感到痛苦的,但網絡就是這樣,關係容易「消失」,容易「被失戀」。或者之後有人會再動動手指,便可以另覓新戀人。

有研究人員指出,選擇用Dexting方式交往,可以讓人感到安全,即使被拒絕,當事人也能告訴自己,被拒絕的只是塑造出來的形象,而非真實的自己,這樣便可以抱著一種「不上心,就不傷心」的自我保護心態,覺得自己只是在玩玩文字遊戲而已。這種不能或不敢更進一步的關係,也很難去建立「愛情三角理論」中所講的穩固關係。

戀愛市場令人變成商品

不同品牌的交友apps用不同的方式為用戶挑選對象,用戶只要輸入一些要求,如身高、學歷、收入、興趣等,交友apps就會按用戶所參與的付費計劃,顯示一些符合其要求的「對象」給用戶挑選……美國行為經濟學研究員Logan Ury就形容,這其實與人們平常買藍牙耳機的做法沒有分別。她又指,有時候兩個天差地遠的人會互相吸引,反而兩個條件匹配的人卻可以毫無火花。另一方面,當一個人於網上試過很多次戀愛後,太多失敗的經驗會影響這個人如何再去面對未來的機會及對象。《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的作者Ashley Fetters與Kaitlyn Tiffany曾撰寫過一篇名為〈「約會市場」正在變得更糟〉(“The ‘Dating Market’ Is Getting Worse”)的文章,她們在當中指出,當網絡與交友apps讓人們以為自己可以有無數的機會去挑選對象,人就會變得很像商品,可以被替代與交易。[3]

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

不是說現實世界不看外表,在生活中人難免會看外表來結交朋友,但透過真實的相處時間,會有更多機會發掘身邊人的優點或值得欣賞之處。這種結識朋友的方法,始於友誼,慢慢可能會發展成戀愛。這種關係也較穩固,不會因為手指輕易滑向左而令關係一下子「消失」。就算在網上找對象,也請約出來見見面,透過真實的相處、一起的感覺,再決定這人是否真的適合與自己發展長遠的關係,建立堅固的「愛情鐵三角」元素,而非停留在網上的虛擬幻象。

 

(本文原載於第157期〔2024年7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教育局:〈「三分鐘概念」動畫視像片段系列:(2)愛情三角理論〉,YouTube,2019年3月5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_g_IZEJV8(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3日)。

[2] 〈指尖上的愛情|Dexting:我們傳訊息戀愛,互道家常,但從不見面〉,女人迷、《香港01》,2024年1月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談情說性/977121/指尖上的愛情-dexting-我們傳訊息戀愛-互道家常-但從不見面(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3日)。

[3] 〈交友軟體正讓我們成為更糟糕的情人〉,天下雜誌,2020年2月27日,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9196(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3日)。

再思身體神學……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2/06/2024

受訪者:梁麗娟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退休講師

翻開教會歷史,會發現曾流行靈性是好,物質則是邪惡的說法,由於物質是惡,身體也自然是惡,這都是異端思想,這種靈善物惡的想法源自第2世紀希臘諾斯底主義的二元論。到了第4至第5世紀,奧古斯丁認為性慾是亞當墮落後才衍生出來,進一步把性等同於罪,連帶夫婦之間的性關係也被視為罪惡,於是乎,除非為了繁衍下一代,即使是已婚夫婦,也被鼓勵禁慾。反觀21世紀的今天,到處響起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的聲音,即使是基督徒也敵不過性解放思潮,根據美國一項名為「信仰與人際關係」的全國性調查報告,近兩萬名單身受訪的基督徒中,大部份都沒有過著「婚前守貞」的生活。[1]

明光社

從夫婦禁慾到性解放,兩極都未中紅心,有違神的心意,到底基督徒可以如何理解性,以至可以既能尊重身體,不忽視身體的需要,又能合宜地去發掘性、愛及婚姻的美善,相信已故天主教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撰寫的《愛情與責任》,以及其他學者對身體神學的詮釋,可以為天主教友,又或新教教徒帶來不少洞見及啟廸。今期「我有話說」邀請了已從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退休的講師梁麗娟博士,與大家分享身體神學的精華及一些體會。梁博士早期曾教授「媒介、性及暴力」課程,為了整合早前的研究,這段時間在多倫多大學神學院Regis College碩士班進修,她選擇了修讀天主教的性倫理課程,當中包括身體神學的教導。

神讓人通過身體經驗屬靈的奧秘

基督教早期曾出現靈善物惡的觀念,於是基督徒認為追求屬靈的事才是好的,梁博士提到,身體神學正正打破了身體是不好的謬誤。神創造世界及人,在神眼中,祂所創造的萬物都是好的,當中包括了人類,為何人會覺得身體不好呢?天主教很多聖禮都是與身體有關連,甚至與身體接觸,並透過身體來領受,例如洗禮、用膏油抹頭,按首祝福等。

透過身體,人們會感受到平安或恐懼等不同情緒,人是透過身體去經驗物質界,當人的情緒出現一些狀況,例如未能表達自己的看法,感到被壓抑,身體也會相應的出現一些狀況。人的靈性與身體也有關連,兩者不能分離,例如透過靜觀,人可以感受當下身體的狀況,所以不應視身體為阻止人進入屬靈世界的障礙物,反而要視身體為神給人的禮物,透過身體經歷屬靈事情。

身體不是一個與靈魂分割的個體,而是一個小宇宙,把可見的彰顯那不能看見的,就如物質界的東西可以彰顯非物質界的國度。有一次,耶穌責問眾人,他們懂得看見西邊有雲彩升起來,便知道要下大雨;看見南風吹起,便知道天氣將熱,他們懂得分辨天氣,卻不能從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去分辨自己身處一個甚麼樣的時代(路十二54-56)。很多時候,神通過我們的身體讓我們去看見神的屬靈奧秘。又例如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22節說過「眼睛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耶穌在這裡所指的就是屬靈的洞察力,我們的眼目可以看見自然界,欣賞天父的創造,也可以分辨不同人的精神狀態,但能看見屬靈的世界,並非一般人可以做到,需要求主開我們的目光,才能看見屬靈的奧秘。

夫妻結合經驗神合一的愛

愛是一個奧秘,聖經從創世記開始,神便設立婚姻,讓夫婦二人成為一體,到了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耶穌基督迎娶祂的新婦——教會,而聖經的中間則有雅歌,書中歌頌性愛的美好,兩性互相傾慕,將愛侶關係寓意神與以色列人的親密關係。可見聖經的結構已突顯神是愛的本質,而神亦通過人倫之間高度契合及親密的性愛,讓人體驗與神愛的融合,是何其美好。愛的主題貫穿了整本聖經,三一神之間的愛已夠親密完備,但神仍開放自己,與受造物分享受祂的大愛。

夫妻二人成為一體是這種與神愛融合體驗的投射。婚姻中的性關係,夫婦二人都向對方敞開,赤身裸體是代表個人的脆弱性及毫無保留,願意交付自己的生命給對方,這種向配偶開放自己的生命,等同於在神面前開放自己的生命,容讓神進入自己的生命,以及改變自己的生命。就如馬利亞對神的使者說:「我是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新譯本》)

神是自足的,祂本身已經可以榮耀自己,也不需要人類滿足祂,和向祂歌功頌德,但祂是愛,祂願意與人類分享祂所有的。永生神是永恆存在的,人類不是,人類的年歲是有限的,但藉著夫妻聯合誕下的孩子,孩子再誕下孫子,這一種通過人的身體連綿不斷的繁衍,讓人類在地上稍為體驗到「永恆」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夫妻二人聯合的那種短暫快樂,也是神稍為讓人體驗到人神共融的終極快樂,因此有天主教神學家說,人有性慾是正常的,因為神設計人對性慾有渴求,人之所以渴望與其他人聯合,其實源自對神的渴求,惟有找到神,人本身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婚姻為何如此重要?教宗強調婚姻及家庭是文明的基石,並且在創造秩序中最基本的,只要婚姻及家庭穩固,一個國家的文明及文化才能穩固,如果家庭及婚姻瓦解,整個文明都會出現危機。夫妻二人的結合是神聖的,但梁博士提到,一對新人在祭壇上所發的誓言,承諾疾病困苦與共,實際上有多少能兌現?這點值得大家反思。

容讓神介入,以愛養育孩子

夫妻二人的聯合是如此神聖,婚姻便不是一份簡單的合約,而是一份契約,當中牽涉男女二人的承諾及神的介入。夫妻二人向對方開放生命的同時,也向神開放自己的生命,包括接受神給予他們的禮物——孩子(詩一二七3),因此天主教的內部指引並不主張教友用非自然的方式避孕,認為這做法等同拒絕神介入自己的生命,任由自己計劃及控制生育,若教友想要避孕,最好還是用自然的方式如量體溫計算妻子的排卵週期等。

當然,此教導惹得很多教友反感及受人詬病,他們認為天主教有關避孕教導不切實際,不明白現代家庭的困難及挑戰,現代生活那麼忙碌,女性又怎會有時間去計算排卵期,實際上夫妻也難以配合。有些教友並非抗拒小朋友,相反,他們只想提供更好的時間及資源來照顧小朋友,沒有計劃的生育只會讓父母疲於奔命,萬一誕下有問題的孩子,更不可能不計劃便再養育另一個小生命。梁博士指出天主教最終也沒有強迫教友一定要遵守避孕指引,只提醒教友要知道自己最後是向神交代,只要憑良心盡上為人父母的責任便可以。

新教教徒不一定認同天主教這一套避孕的方式,不過梁博士分享到,實踐上雖然很困難,但當中的神學理論還是值得大家認識,這種避孕方式亦讓人反思到性愛與婚姻的本質,以及婚姻與家庭的關係,當人願意在神面前立下婚盟時,就是願意犧牲個人一些自主性,與另一個人在神的引領下一同走上未知的人生道路,當中遭遇甚麼,人無法控制,包括生兒育女的計劃,人應該是為此禱告,若不是靠著神的恩典,人是沒有辦法做到的。現代人很想控制自己的生活,很多事情都想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實行,以為現實世界有很多事都可以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式發生,卻忘記了,我們面對的其實是一個自己不能控制的命運。梁博士點出上一代的人比起後輩更能擁抱生命的變化,他們較能面對人生的無常並處之泰然,例如對子女數目的控制,他們肯定沒有現代人般強烈。

真正的愛,包括尊重

真正的愛有責任,也包括尊重,尊重他人的身體,不要把他人的身體物化。當一個男人評論一個女人的胸部,並表示他喜歡這個女人的大胸,他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把這個女人物化了,把這個女人的胸部從她身上分開出來,成為一件給人玩弄的物品,可是人是不能被分割的。即使是整體,只要丈夫視妻子為發洩性慾或傳宗接代的工具,又或是炫耀妻子的美貌,到了妻子人老珠黃便嫌棄她,同樣是把妻子物化了。反過來,一個妻子覺得丈夫不會賺錢沒有用,只視丈夫為賺錢機器,也是把丈夫物化了。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必比較誰比誰好,神也愛每一個獨特的人,人人都值得被尊重,因為神創造人時,賜予人自尊,例如當一位丈夫在妻子面前稱讚其他女性的美貌,這位妻子便會覺得很委屈及不被尊重,這是動物沒有的感受及反應。

身體是神創造的,是寶貴的,現今社會的男女都被物化,很多時都是因為受到傳媒影響,讓人以為身體自主,可以隨便與人發生性關係,這只是被扭曲了的性文化影響,以致把性誤用,做了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或是出現更嚴重的問題,如墮胎殺嬰等情況。梁博士指出,教宗提到這是一場屬靈戰爭,惟有通過基督的救贖,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簡單來說,身體神學並非空泛的理論學說,只邀請人在學術層面探討交流。相反,它邀請人反思人的身體是寶貴的,不能隨便進入性關係,要認真對待婚姻,因為婚姻並不只是兩人或兩個家庭的事,而是兩人與神的事。天主教有關身體神學的教導始於上世紀70、80年代,當時以針對家庭中的性倫理為主,對獨身、同性戀、跨性別等性議題未有涉及,但近年已逐步與時代的步伐接軌。


[1] 〈美調查:多數單身或未婚基督徒,未真正做到「婚前守貞」〉,基督教今日報,2023年5月22日,網站:https://cdn-news.org/News.aspx?EntityID=News&PK=000000002f83e3464a31834f5df6f84ba99e4b6679f5d949(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4日)。

 

學習愛惜自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03/2024

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既然愛別人那麼重要,那麼我們首先便要學會愛惜自己。愛自己不是自私、自戀和自我中心,而是要知道自己是有神的形象、是尊貴的、美善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去愛、值得被愛的。而今時今日我們面對的世界愈來愈複雜,私人和公共的界線有時亦很模糊、甚至飄忽,令我們與其他人相處時亦愈來愈容易出問題,今期《燭光》想和大家探討如何在令人眼花撩亂、應接不暇的網絡世界中學會愛惜和保護自己。

一個愛惜自己的人首先要有自信,不要常常將自己與其他人比較,更毋須因為看到其他人在網上的短視頻及微短劇鼓吹或反映的所謂潮流而盲目跟風,亦毋須太過介意其他人在社交媒體對自己的評價或回應,特別當許多人仍然以為自己毋須為網上的言行負責而胡說八道的時候。一個愛惜自己的人亦應該學會為自己做明智的決定。例如好好保護自己的私隱;在玩手機遊戲的時候要避免墮入賭博或課金的陷阱;不會被虛擬的世界混淆或取代了現實的生活;更要為自己的未來(包括退休)作好準備……

此外,個人要愛惜自己,教會和基督教機構亦然,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或自以為是,以致令教會或機構失信於人、令基督的名蒙羞。「(愛是)不做不合體統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別人的過犯,不為不義而喜樂,只為真理而歡喜」(林前十三5-6《新漢語譯本》)。

微短劇的亂象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20/03/2024

劇集,很多人愛看,以前主要看電視台製作的劇集,近年不少串流平台也有自家製作的劇集,但隨著短視頻和相關網絡平台出現,短劇漸漸成為主流,一集兩分鐘,拍下100集也不足四小時的網絡短劇,讓生活急速的城巿人既可煲劇,又不用捱60集長篇劇,不用快進(fast forward),直接看完,題材更是一般長劇的大集合,穿越、復仇、重生等等,劇情要愛情有愛情,要殺人有殺人,最重要是不少故事引入爽劇元素,情節緊湊、簡單,務求每兩分鐘要觀眾感受一次高潮迭起。[1] 這些短劇又稱為「微短劇」,其成本低,利潤高,不過當中包含的一些價值觀卻令人不敢恭維。

內地在2023年11月宣佈,要整治抖音和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的微短劇,其實整治工作早在2022年11月已開始,截至2023年2月,已有25,300部微短劇下線,及至11月,一共有170萬集微短劇下架,當中多被批評為「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2] 不過,這類短劇又豈會因為當局禁制就不再拍攝,在豐厚利潤下,仍有人繼續拍攝,就以內地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為例,前期投資80,000元人民幣,拍攝10天,就創造出一天內賺2,000萬元人民幣的收益。[3]

這類網劇大部份都在短視頻平台播出,畫面大多是直度的,專攻手機平台,每集大約2至10分鐘,內容確保在短時間內吸引眼球,務求「看一段就會想看全套」,因為短視頻平台只給用戶免費看幾集,之後就要到短劇平台付費收看,或好像串流平台般支付月費才能看全劇,據說製作團隊目標收益大概是1比1.5,假設投資10,000元人民幣,目標就是收回15,000元人民幣。[4] 當然這些短劇也遭嚴重盜版,很多舊的網劇,不論是否已下架,也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免費收看。而故事內容情節,不管有沒有問題,短劇已免費流出,當然製作時是沒有怎樣監管,最多就是播放時在畫面顯示一句「影視效果,請勿模仿」,就當做了教育工作。

故事雖然有很多題材,但因為劇本不足,大部份故事萬變不離其宗,都是根據一些受歡迎的網劇,加入不同的韓劇或陸劇的內容,並作一些修改。故事骨幹基本一樣,情節就是抄來抄去,或者將不同的情節次序或者細節修改,原創的內容不多。由於部份故事來來去去都是同一套路,甚至可以視為一個受歡迎的「類型」,而這些類型能夠流行起來,也會引人反思。在此會介紹幾個比較經典的類型。

1. 霸道總裁:這是在內地和台灣地區流行的愛情故事類型,主題大多為外表高大英俊,有財有勢的男主角,既是企業總裁,性格又強勢,他狂熱地愛上平凡的女主角,當中表達愛意的方式非常粗暴,例如會強吻她,又不懂女孩的溫柔。類似故事用了極端的男性中心主義的論述,女性雖然被粗暴對待但同時卻有被照顧的感覺,所以深受女性觀眾歡迎。此類故事題材亦流行於網絡文學,有評論者認為這種文體根本上是崇拜強者和專制思想,並不是真正平等的愛情。[5]

2. 戀愛腦:不少網絡短劇的故事主人翁均被形容為「戀愛腦」,當中有幾個主要特點,面對自己喜歡的對象,只看到對方優點、忽略或否定其缺點,為了討好對方不惜放棄自己的想法,極度渴望對方,不尊重對方的時間和空間,不接受對方與其他異性見面,情緒起伏大,對伴侶的行為過度敏感和解讀。[6] 過份沉迷戀愛腦的故事,令人擔心的是觀眾也會有戀愛腦,最後難以自拔,以為戀愛就一定是這樣才對,但實際上戀愛的面向有很多,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不只有戀愛這個部份。早前香港電視台與內地網台聯合製作的劇集《新聞女王》,就被內地形容為「終於有一套沒有戀愛腦的職場劇」,可見內地觀眾也對過份戀愛腦的劇集,到達厭惡的程度。

3. 重生復仇:主角往往因為受了不公平或悲慘的對待,甚至可能被殺死,但最終沒有死去,反而可以回到「未死」之前的日子,又或者直接穿越到前一世,透過自己預先知道未來的事件,實行他的復仇大計,對付那些曾經陷害他的人。類似的故事不少來自日本,但及後在內地的劇集「發揚光大」。這類故事的問題是,重生之後主角是否必定要復仇?其實如果時光已倒流,事情未發生,這仇又如何報呢?復仇過程中,更多讓觀眾看到的是權力如何一次又一次不公平的傾斜,然後主角如何像曾經苦待他的人一樣,以新的身份一雪前恥。

4. 草根逆襲:本來是十分正面和熱血的內容,但卻充斥了負能量。主角原為草根人物,來了一個大逆轉成為成功人士,他/她可能是殘疾人士、入贅女婿、植物人、沖喜新娘等等,並會被加上很多負面的標籤,同時又有很多不相信主角會成功的反派角色,他們不斷在故事中散播負能量,說主角不可能成功,更會有理應與主角站在同一陣線的人,例如伴侶或者家人,時常質疑主角的能力和不斷叫主角早日放棄,又說其他人做相同的事也會失敗,主角是不可能成功。即使到最後主角真的成功了,他們也不會歸因於主角的努力,只會說這是主角透過不正確手段得來的結果。草根人物最終成為成功人士,但卻失去對人的愛和信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如此不斷被破壞和踐踏。[7]

5. 後宮權鬥:後宮權鬥劇描述女性之間極端的爭鬥,為了得到男主角的歡心,不惜用盡一切的方式去吸引男主角,並將其他以姐妹相稱、表面上是非常友好的朋友踐踏,互相陷害,互相殘殺。類似的故事有很多變化,當中有很多扭曲的攻心計,或者將人性的陰暗面不斷放大。不少人質疑類似的權鬥,走到自相殘殺,不理是非的地步,也是一種社會悲哀,甚至要問這類後宮的故事,是否隱喻了社會的無奈?人究竟是否應該只活在充滿鬥爭的社會中?[8]

微短劇的產量雖多,但題材頗窄,同質性強。可怕的是當相類似的東西不斷重複湧現,巿場接受的同時,是否亦展現了社會接受某一種價值觀,或者被某種價值觀所操控?上述題材和故事情節也可見於不同地區的電視連續劇中,或者我們在煲劇的同時更要問,我們有沒有留意到自己在接受著一些想法或價值觀?我們是否真心希望世界變成那個樣子?離開戲劇世界之後,這類故事會否還在影響我們?


[1] 〈過半受訪青年直指網路微短劇「硬傷」:製作粗糙、設定雷同〉,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2023年12月25日,網站: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134571.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2] 〈中國整治抖音、小紅書「微短劇」 1年下架170萬集〉,壹蘋新聞網,2023年11月15日,網站:https://tw.nextapple.com/international/20231115/2C4963CF163E17B6AB7E8CDD16A963E2(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3] 〈豎屏短劇彎道超車,拿捏觀眾成大趨勢?〉,奇遇影評、網易,2024年2月18日,網站: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8SGPN6055216HW.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4] 〈微短劇風靡背後,一些亟待厘清的問題〉,羊城晚報、中國新聞網,2024年1月8日,網站: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t/zw/ft10142202.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5] 〈霸道總裁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22年5月3日,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霸道总裁文(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6] 〈一心動就降智,一戀愛就上頭丨“戀愛腦”是如何形成的?〉,澎湃,2021年9月10日,網站: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09768(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7] 〈從《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到出海短劇,爽文背後的「中式受辱」情結〉,36氪,2023年11月29日,網站:https://36kr.com/p/2538789680473602(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8] 〈宮鬥劇〉,Baidu百科,網站: https://baike.baidu.hk/item/宮鬥劇/1225104(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2日)。

私生活與人何干?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0/03/2024

早前一位在大專院校修讀社工課程的YouTuber在一間中學出任實習駐校社工,他稱在實習的第二天收到就讀院校的通知,指實習中學的教師聯署要求學校辭退他,其後實習學校澄清並無教師聯署一事,但的確有教師表示留意到他的網上狀況,而院校亦為他安排了另一間實習機構。該網紅在個人社交平台發佈了一條影片,表示他感到那是他人生中受到最不公義對待的一天。因他廣受年青人歡迎,事件亦引起了大量網民的關注,他就讀的大專院校更召開了一場記者會交代事件,講解校方處理的方法,事件才慢慢平息。

事件在網絡上引發了一連串的討論,討論的焦點落在個人私生活與工作的關係。中學老師要求學校辭退該位網紅的原因,相信是與他在網絡上的言論和形象有關。那位網紅是本港一個知名YouTube頻道的成員之一,有關頻道的成員在年青人群體中有一定影響力,不少時下年青人使用的「潮語」都出自該頻道,而頻道的影片都夾雜著大量粗言穢語。有報道稱,在開始實習前一晚,該YouTuber進行了一場網上直播,直播主題是「召妓」。該位YouTuber以主持人的身份接聽網民call-in(來電),他們分享到自己嫖妓經驗,過程中主持人一直保持中立,沒有鼓勵也沒有批判嫖妓行為,但期間一貫平日作風,說話時使用了大量粗言穢語。

該YouTuber在被學校辭退後,他曾在社交平台的影片中表示,在實習期間有學生認出他,以他的網名來稱呼他,但他請同學稱呼他為「陳sir」,因為他在中學實習期間其身份是實習駐校社工,而不是網上知名YouTuber。不少支持他的網民都認為,工作和個人私生活是互不相干的事,而他在網上直播討論的內容也不是犯法的事;只要專業地完成工作,那個人的私生活是甚麼樣都不重要。本人實在未能認同以上的觀點,因為個人私生活與工作是否有關聯,要視乎有關人士的私生活是否與工作提倡的價值觀有衝突,以及其工作及品格是否會成為他人學效的榜樣。

一位巴士司機無論他的品行是否出眾,只要他能安全地將乘客送到目的地,沒有令乘客難堪便是一位好員工,相信大家不會理會他平日是否吸煙賭博。但如果一位在維護動物權益機構工作的職員,被人發現經常回內地食狗肉,又愛買皮草,儘管他在工作時間對動物很有愛心,他也未必適合再在有關機構工作,因為他的私生活與機構提倡的價值有所違背。一位廣受樂迷歡迎的偶像歌手,被揭發私下參與「多人運動」的荒淫性派對,他令一眾支持者失望,也需要向相關人士作公開道歉。

除了傳遞知識,學校也是一個道德教化的場所,提倡良好品格,幫助學生建立健康價值觀。品格教育不是紙上談兵,言教身教同樣重要,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相反,說一套做一套更可能對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因此社會對教育工作者的品德有期望是合情合理的。

一個人的品格不能隨意分割,它是一個整體,沒有分工作和工餘時間的品格,所以在學校工作時間需要有良好的榜樣,課餘時間亦然。當然,這樣說並不是指學校的教職員都是聖人,但最低限度不能是一個壞榜樣。如果教職員被人發現在工餘時間作出一些違反學校提倡的價值的行為,也是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

使用粗言穢語不代表就是壞人,不應單單以此來判斷一個人的品格,但這絕對不是學校鼓勵的行為,遭到學校解僱的YouTuber在網上展現出來的行為,也不一定是他真實的模樣,那可能純粹是他在幕前工作的「人設」而已,但他以YouTuber的身份帶出來的價值觀,確實與學校提倡的有衝突,加上他在年青人中間的知名度,可以想像到,他在學校工作會為學校帶來困擾。如果有學生在學校使用那位YouTuber網上說話的方式來高談闊論,定必會被訓導老師召見。試問老師又怎放心讓如此背景的實習社工留在學校呢?

但那位YouTuber能夠成為一個社工嗎?當然可以。事件主要的問題是實習崗位的錯配,學校未必是一個能讓他發揮才能的地方,如果他的實習崗位是外展社工,主要是接觸邊緣青少年,或許他的背景更能成為他的優勢。

另一方面,事件也令人反思一個人過往的行為如何影響到今天的自己,昔日的不當行為,絕對可能會成為他日自己的「黑歷史」。記得早前在一位知名人士的facebook中看到一則帖文,他憶述少年時的自己十分頑劣,作了不少壞事,幸得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他。老師對他說:「你將來千萬不要成功,當你出人頭地的一日,你就會為今日你的行為後悔。」

個人私生活絕對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也會影響我們生活上其他層面。因為人是一個整體,公與私,昔日與今日,構建成現在的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所以要謹言慎行。路是自己選擇的,套用一句電影的經典對白:「出得嚟行,預咗要還。」

網絡的私人空間也影響工作

社交媒體平台可說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用戶可上載生活照,以至發表對世界大事的看法,社交平台是用戶展現自我的一個空間。不過,這個私人領域也可能影響著每個用戶的工作。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的人士分享到,曾有僱主想請一個年輕人,他在見工時穿得斯文得體,可是準僱主卻在其社交平台發現多張「夜蒲」照,結果就改變主意沒有聘任他,原因是擔心他的夜生活影響工作表現。[1] 有跨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的研究就發現,半數僱主準備在社交平台更多了解其求職者。[2] 網絡的威力無遠弗屆,社交平台用戶在分享訊息及照片前,實在需要先作風險評估。


[1] 湯庸皓:〈求職者遭僱主起底 FB洩「喜愛夜蒲」相失新工 人力顧問教點應對〉,《香港01》,2018年3月13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67802/求職者遭僱主起底-fb洩-喜愛夜蒲-相失新工-人力顧問教點應對(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4日)。

[2] Saadia Hashmy-Elsby:〈請小心分享!社交網絡也會讓你丟工作〉,BBC News中文,2016年9月15日,網站: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cap/2016/09/160915_vert_cap_think-before-you-overshare-yes-it-can-get-you-fired(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14日)。

毒粉與毒性追星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12/01/2024

近年香港偶像文化重燃,新一代的偶像文化遇上網絡,以前劣質追星潮未有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消失,反而因著網絡文化令情況變得更嚴重,有文化評論指出因著網絡盛行,不少人組成反對某某明星的群組,成為「毒性追星」(toxic fandom)的群體。心理學家指出毒性追星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如果發現自己追星時變得負面,失去了正確的價值和動力的話,應該離開現時的追星群體,去一些健康的組織和群組追星,減少負面的影響。

翻查香港近期的娛樂新聞,不乏毒性追星的新聞,人氣愈盛的明星,愈多負面群組狙擊。例如姜濤前陣子一次外出表演被網民質疑,姜濤貼出該網民的社交媒體賬戶反擊,令網民的身份曝光,姜濤的舉動引發不少負面網絡攻擊,認為他是名人有較大的影響力,不應欺負一般網民。最後姜濤公開道歉,但事件亦引來不少人質疑,這些不喜歡姜濤的人,是否隱姓埋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公審自己不喜歡的人?

又有一說指在2024年元旦舉行的樂壇頒獎禮前,為了「抗拒」男團MIRROR獨大,部份毒性追星的網民就發起「我呼籲全世界票投尹光!」尹光順利殺入「我最喜愛的男歌手」最後五強。[1] 類似的文化不是香港獨有,外國有團體因為不喜歡《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電影、劇集,以及Marvel公司出品劇集的某些安排,粉絲居然成立不同的群體在網上連結起來,出迷因圖(meme)、寫反對文章,恥笑這些公司某些故事的編劇甚至演員等等。[2]

另一種毒性追星的例子就是狙擊該明星或者品牌,但凡他們出現均結集力量給予負評。例如部份Marvel的作品在影視評論網站爛蕃茄(Rotten Tomatoes)就曾被炸得體無完膚,劇集Ms. Marvel就因著近三成網民只給予最低分的一星,令其整體評分曾經出奇地低至6.1分。在香港,MIRROR成員呂爵安(Edan)去年推出的新歌Again,歌曲在YouTube上架就曾經一度有九成dislike(不喜歡),數字也是高得離奇。有傳媒懷疑是因為他曾在演唱會中的棟篤笑環節恥笑自己樂隊隊友搏出位,最後遭隊友的粉絲還擊。[3]

在外國,類似的毒性追星的分析被形容為一次右派反對過份平權文化,[4] 當中分析指部份大財團為了政治正確,大量加入不同種族、性別、性傾向的角色進入一些傳統故事中,令觀眾反感,開始透過網絡政治動員,企圖改變現況,並向有關公司表達對故事方向改變的不滿。有文章分析稱過份政治正確及所謂的覺醒文化(woke culture)事實上仍然過份前衛,未必為一般人所接受,強行透過更改故事框架、加入人物以作改變,只會令人反感,甚至對安排產生抗拒,繼而形成對此厭惡,甚至仇恨。

追星文化本來是個人的身份認同,意思是我支持某某明星,喜愛某某故事,其情感的投射除了當中的人和故事之外,隱隱然也定必包含當中的一些價值觀或者對事物的想法,這些都成為一個人的身份認同。[5] 當這些追星的人有相同的價值,便會走在一起,自然有協同效應,他們會相信類近的事物,亦可以團結造出很多更好的事來。有心理學家指出,粉絲走在一起建立屬於自己的群體,將他們對人或事物的喜愛連結起來,這本來是一件好事。[6] 舊時代的明星,就強調自己要有正能量,相信其支持者們會變成一個更好的群體,所以特別注意自己言行。部份著名的創作人,在創作故事和節目時,亦會提醒自己要有一些底線,因為知道多人喜歡,就更留意自己的創作,減少絆倒人的機會。

如此說,毒性追星,其實就是有一群人擁護了另一套價值觀和世界觀,他們走在一起,以毒性的方式交流,他們同樣也人多,既然群體可以一起變好,當然也有機會一起變壞。所謂毒粉,可以帶來很多傷害,在外國很多恐嚇、騷擾的事件就是因為這些人走在一起而發生。有些明星或藝人遇到大量負評,有時會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會將事件個人化,認為這是個人因素導致,令自己陷入情緒病的困擾之中,不過也有些人會選擇反擊。無論選擇用何種手段回應,其實也不會令這些毒粉消失,因為他們出現並不單純是因為有某位明星、某個故事、某個流行文化的文本的出現,他們的出現,更多是因為對自己身份認同的選擇而造成。

流行文化很多文本值得被欣賞,當然也有很多可以批判的地方。創作人和藝人普遍接受理性的批評。我們欣賞不同的創作時,不忘也同時留意與我們一起討論的群體,若有些網絡群體本身經常攻擊藝人、作品,或者有很多負面的留言,切記要保持自己欣賞藝人或作品的初心,若有些留言或者言論已經令自己感到不安,甚至有一些負面情緒令自己覺得支持不住,實在可以選擇離開,選擇一個令自己感到舒服的地方追星,千萬不要害怕離開,因為保護自己的心靈,比一切重要。[7]


[1] 〈網民呼籲全城票投尹光 力壓MIRROR奪叱咤我最喜愛男歌手〉,LINE TODAY,2023年11月14日,網站:https://today.line.me/hk/v2/article/x2MqLMw(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5日)。

[2] Melanie McFarland, “Let's all stop ignoring The Fandom Menace. It's real, and it's winning,” Salon.com, last modified June 30, 2022, https://www.salon.com/2022/06/30/marvel-star-fandom-menace-gamergate/.

[3] 吳順芯:〈Edan成MIRROR「負評王」 疑被姜糖追擊令新歌MV近9成Dislike?〉,《香港01》,2023年9月1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眾樂迷/939628/edan成mirror-負評王-疑被姜糖追擊令新歌mv近9成dislike(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8日)。

[4] Rewriting Ripley, “In Plain Sight: How White Supremacy, Misogyny, and Hate Targeted the Star Wars Sequel Trilogy and Won,” Medium, last modified March 12, 2021, https://rewritingripley.medium.com/in-plain-sight-how-white-supremacy-misogyny-and-hate-targeted-the-star-wars-sequel-trilogy-and-2fd0be4b242.

[5] Victoria Taylor, “Toxic Fandom: What Is It?,” Medium, last modified January 31, 2023, https://medium.com/change-becomes-you/toxic-fandom-what-is-it-c8c1520beb06.

[6] Lynn Zubernis, “How Fandom Turns Toxic,” Psychology Today, last modified July 16, 2022,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science-fandom/202207/how-fandom-turns-toxic.

[7] Zubernis, “How Fandom Turns Toxic.”

Gender Madness

28/11/2023

Gender Madness: 
One Man's Devastating Struggle with Woke Ideology and His Battle to Protect Children
作者:Oli London
出版地:New York
出版:Skyhorse Publishing
出版年份:2023

香港人或許對Oli London不熟識,這一位在英國出生的YouTuber及TikToker,為了「博出位」做出不少驚人之舉,包括經歷過30多場大大小小的整形手術,先是不滿意自己的長相,繼而熱烈地追捧韓國男團BTS成員Jimin,想把自己打造成Jimin一樣,但他還是不滿意,32歲時本身是生理男性的他決定走上跨性別之路,以女性身份活下去,不過,在經過約半年的「女性」生活後,London又有不一樣的想法……

London不尋常經歷的背後,其實某個程度只是反映了一個慣常被惡待的生命,為了找尋「真正的自己」而掙扎求存。在Gender Madness這本英文書裡,London與讀者分享到他因為「女性化」的氣質,從小如何被父親否定,加上踏入青春期的外觀不討好,令他被同學欺凌,他長大後因為想要完美、受歡迎,於是走上整形的不歸路,因為他相信,只要他夠美、夠好,順著大眾的喜好走,便會被接納。

每一個年代都有欺凌事件,或有受害者發憤圖強,也有人自暴自棄,但為了把自己變得受歡迎而接受整形手術甚至成為跨性別者,這無疑是拜今天西方社會一些意識形態成為了社交平台的主流論調所賜。London在書中引用了數據,闡釋年輕人非常著重自己在社交平台的形象,他們又如何被社交平台中的「主流思想」洗腦,當他們不斷被其他人說自己在一個性別錯置的身體時,他們漸漸相信這些話是對的,開始懷疑自己的性別身份,當他們在社交平台看見跨性別者如何被人稱讚,他們也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London在反思自己為何會有整形及成為跨性別者的想法時,其實他的經歷也讓人明白今天在外國為何有不少年青人「出櫃」,以為自己是跨性別者,可是他們當中有幾多是真的找到「真我」,還是為了取悅其他人而不知不覺成為了「受害者」?

一開始成為男跨女跨性別者,London受到各方人士歡迎,他亦短暫地感到自己很美很興奮,但London覺得還不夠,除了想要臉容看起來像女性,他積極籌備泰國之行,只為了完成性別重置手術,但就在他將要起行之際,他被耶穌吸引了,因著教會的愛與接納,London找回真實的自己,他不用再懷疑自己是否被錯置了性別,他找到他的安全感及快樂,最後,他想要回復男性的身份。《聖經》中的參孫因著頭髮被剪去而失去能力,London卻因著想要重生而剪去一把如女性般的長髮。

信仰帶給了London真正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讓他接納自己是誰。當一個人接納真正自己,他便不需要活出社交平台中理想的「人設」,這反而會令他愈活愈糟糕,愈發失去自己。

London在書中講述他的故事,其實也給讀者一個參考,年青人的跨性別意識形態,在西方社會是如何養成的。

分辨總在抉擇前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23

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選擇,選擇是我們必須終身學習的功課,我們既可以在選擇中成長,也可能在選擇中跌倒,如何分辨真偽、以及在眼花撩亂的選擇中找到自己應走的路,就是智慧,所謂經一事、長一智,要令自己有智慧作出正確的選擇,就要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以及不斷作出反思。今期《燭光》希望可以協助大家在幾個不同的範疇內,以現實的例子好好反思,包括如何面對我們喜歡受人注意的心態,當我們在網絡上過度或過份地披露某方面的資料,究竟對自己或子女會造成甚麼影響呢?我們的選擇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此外,在這個喜歡搵快錢、賺大錢的年代,怎樣才不會讓我們的貪念掩蓋我們的理智?而當社會的氛圍令人憂慮,當坦誠正直地說話有愈來愈大的風險時,我們又應如何解讀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作出何種的抉擇?視死如歸、保持沉默還是裝傻扮懵?最後,作為關心香港的基督徒,面對神學院收生斷崖式下滑,我們又應該怎樣去解讀當前的情況?因為不同的解讀,會帶來不同的抉擇,而不同的抉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我們應該認真地好好思考,作個忠心及明智地等待主人回來的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