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消弭性傾向和性別身份歧視的多重向度
同性戀運動團體(同運團體)常在公開場合聲稱香港未有立法保障不同性傾向人士免受歧視,而全世界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此立法。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若要符合數份國際人權文件的要求,理應立法,以追上世界的潮流。惟事實上要消弭性傾向和性別身份歧視,究竟是不是單一立法就可以解決問題?
不斷求進,有效監察
2012年初,我們看到政府對傳媒監察方面亦有所行動。去年免費報章《爽報》刊登大量色情及不雅的內容,由於學童容易接觸該份免費報章,故引起社會不少團體發起行動抗議。截至去年3月,「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前身為「影視處」)收到超過二百宗有關該報內容不雅的投訴。最後《爽報》承認共11項非法發布不雅物品傳票罪,共被罰款11萬元。
風起雲湧的同性戀運動
雖然去年本港有關同性戀的法例並沒有任何的修改,但卻是本港同性戀運動發展重要的一年。
本港著名歌星黃耀明先生在4月份的演唱會出櫃,向現場觀眾表示自己是同性戀者,亦成為本港同性戀運動的新力量。而且亦藉著他的知名度在媒體上發表支持同性戀運動的言論,包括5月份舉行的「國際不再恐同日」。該活動更得到多位來自不同黨派的立法會議員支持,包括葉劉淑儀、李卓人、余若薇及何秀蘭。
繼續抑制賭風
回顧2012年,本地以及各地的賭博狀況均有上升之勢。馬會投注額不斷上升,受注的場數,不論足球或賽馬,均有增加;海外賭場方面,澳門、新加坡賭場的營業額連連報捷,部份澳門賭場除了以渡假勝地、藝術表演作招徠外,更有明目張膽地就他們新的角子老虎機刊登廣告,宣傳重點最終放在獎金上。另一方面,香港警方更接連在遊戲機中心內搗破疑似賭博的遊戲機,情況令人擔憂。
不忘支持本地新聞自由
近日有報道指《南方周末》(下稱《南周》)新年特刊中的元旦獻辭被大幅刪改後刊登。其後《南周》於微博發文指並非受到干預,但其部分員工得悉後,卻聯署指《南周》官方微博已被收繳,他們並同時發起罷工抗議。而在週一(1月7日)早上更引來過百名民眾到報社獻菊花及舉紙牌聲援。
網絡欺凌嚴重 政府勿怕事抽離
近幾年,傳媒不時報道網絡欺凌的新聞,受害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網民以為網上世界留言不用留下真實姓名,難以追查,便為所欲為,以為事不關己。聖誕前,政府回覆立法會議員就網絡欺凌的書面提問,筆者閱畢後只能語塞。一個面向七百萬人的政府,面對嚴重的網絡欺凌,居然完全漠視,實在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