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抗爭有時 不抗爭有時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11

傳道書3章1-8節中提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對於我們怎樣看現時的社會抗爭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問題不是應否抗爭,而是甚麼時候應該抗爭,甚麼時候應該和好。

基督徒與遊行示威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圖︰部份相片由被訪者及《時代論壇》提供
20/11/2011

基督徒面對社會民生問題,主要是作出捐獻的行動,包括捐款到慈善機構、捐食物到食物銀行等。惟一旦社會民生問題涉及政治決策,大部份基督徒就拿出免責聲明:我們主張「政教分離」。教會亦如是,在需要她們更進一步地參與社會事務時,很多教會也會因著種種原因而推辭,希望盡量「明哲保身」。
 

V,喻意著一個階段的結束

陳龍超    |    明光社電影小組組長
20/11/2011

10月份在電影小組推出《V煞V for Vendetta》,背後原因是世界各地社運轉趨熾熱,「佔領華爾街」掀起全球不同國家陸續響應,而《V煞》面具亦成為社運的一個重要符號(symbol),它指向是怎麼樣的意義(meaning)呢?各自表述也需從文本(text)起步,閱讀電影《V煞》自然是分析的開始。
 

唔怕你精,唔怕你呆,最怕你唔來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0/11/2011

如你去過澳門的話,你會發現那裡其實是沒有「賭場」的:他們都是以「娛樂場」作為正式名稱招徠賭客。

由反爽到消費力量醒覺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11

免費報章《爽報》在9月面世,由於有關報業集團過往在香港和台灣的辦報作風皆以渲染色情暴力為賣點,因此,我們一直密切注視其出版。

賭博有病?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0/11/2011

每十個香港成年人,有大約八人在一年內曾參與賭博。賭博帶來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再思權利與義務

陳一華牧師    |    明光社董事
20/11/2011

對於愛好行山或爬山人士來說真的為香港感到自豪,因本港擁有許多大小不同的高山,更有多處山巒起伏之爬山勝地,難怪連外國人也專誠越洋而來,為的是要欣賞及享受風光如畫之大自然景色,尤以馳名海外之「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令行山者留下美好印象。

關心社會,其實不難 ── 明光社「社關訓練課程」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0/11/2011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成為關心社會的教會,就先要明白今日社會的各種現象,以致教會能在社會中,不止持守真理,也能將信仰踐行。從前年開始,明光社與不同的教會合辦「社關課程」,先後與港島東區、南區、青衣、大埔等地區的教會合作。在今年秋季,明光社與牛頭角區的一間教會合辦了新一次的「社關課程」,與信徒分享:關心社會,其實不難!

性教育教師訓練 知識技巧齊裝備

張勇傑、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11/2011

明光社從本年初開始,定期舉辦性教育教師訓練,至今已舉辦了四次。在此特別感謝各主題的講員及參與的老師,全賴你們的支持,我們才可以持續舉辦相關的課程,幫助大家一起在知識和技巧上作好裝備,以回應學生在「性」問題上的各種疑惑和憂慮。

社會抗爭的神學理念── 一些根本的反思

鄧紹光博士    |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20/11/2011

基督教要談社會抗爭,必須弄清楚三個互相關聯的問題:要抗爭的是甚麼?抗爭想要達到甚麼目的?抗爭應該採取怎麼樣的手段?這三個問題之外,我們還要思考:教會這個信仰群體究竟是怎樣生活的?意思是,教會這個信仰群體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她這種生活跟社會抗爭有著怎樣的關係?她這種生活怎樣決定她參與社會抗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