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向上流就是上車?安居就是樂業?
在佔中仍然爭持的日子,我們的特首出來回應說,「過去兩個月發生的事,突顯了過往的年青工作,尤其是涉及青年人的多元需要,以及向上流動等問題,有檢討的需要。
一百份心意
《燭光網絡》第100期出版了!看著她由幾頁簡單的通訊,發展至今日的彩頁專題,就像看著自己三個小孩子過去十多年的成長一樣,在為奇妙的變化欣喜之餘,亦為韶華易逝而傷感。但回看這100期,我們慶幸在傳媒、性文化和生命倫理等議題上,仍能緊貼時代,讓讀者了解最新的發展,一同思考前面應走的路向。
土製菠蘿‧勞工運動‧教會關懷
曾幾何時,香港也由一個無道及自由放任的政權在管治。政府有自己的政策,巿民承受的卻是另一套地下世界的規矩。民怨終於爆發,於六十年代末紛紛出現由左派發起的工運。那時教會在牧養、傳福音和參與社會改革之間,有分歧,有合作,情況與今日相仿。雖然差不多過了半世紀,但那些論調,似乎沒有變過。
我,是誰? mitochondrial donation (3-Person IVF) & Germline Modification
(口述:吳庶忠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客座教授)
雨傘運動與六七暴動相似嗎?
陸漢思牧師認為雨傘運動和六七暴動相似的地方就只是兩件事都與內地有關,而且兩件都是政治運動,但整體來說,兩件事就再沒有相似的地方。他說如果要用香港的例子,雨傘運動與八九六四比較相似;但如果用國際事件來比較,他就認為比較似1968年的法國學生運動,該運動又名五月風暴。
留下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自從五十年代起,一直有不少人用盡一切方法來香港,但八十年代期間,卻有一批人使勁地離開。在這個中英談判及八九六四的大時代下,信徒亦有徬徨及憂心的時候,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余達心牧師及香港西區浸信教會林海盛牧師選擇留下來,緊守崗位,去牧養並安撫他們的羊。
我,是誰?(完整版) mitochondrial donation (3-Person IVF) & Germline Modification
(口述:吳庶忠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客座教授)
到了大台後 節目變了樣
近日,很多網民大肆批評杜如風主持的旅遊節目《流行首爾》,指無綫的節目製作水準低俗。筆者就已播出的數集來看,主持人以第一身角度帶觀眾飲飲食食,買手袋玩手槍,化韓妝食牛肉。對,杜如風或者真的表達得很低俗,但也不全然低俗得只有購物消費。
性別重置與《2014婚姻(修訂)草案》的前景
2013年5及7月香港終審庭頒下《W判決》,確立性別重置手術後的人士可以其手術後的性別身份而註冊結婚,香港政府須於12個月修改有關法例;同時,終審庭的附論 (Obita Dicta)認為,政府須就變性人的權益作出全面復檢,盡快可行訂定性別認同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