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賭波合法化第10年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07/2012

賭波合法化自2003年條例通過後,經歷了九個球季,我們不難發現,馬會受注的賽事年年上升,投注額創11年新高,達861億元,較去年上升7.1%。

牧師論同性戀惹風波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7/2012

近日,林以諾牧師有關同性戀的短片在網上熱播,引起極大迴響。林牧師從基督教看何謂罪的角度,將同性戀與吸毒者、天生殺人狂、入屋爆竊的賊人作類比,被一些同性戀藝人指含歧視成分,傷害到同性戀社群,亦有接納同性戀的牧者指基督教提倡的是愛和包容,所以兩人真心相愛並不是罪。

當「死者」也可轉換時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5/07/2012

較早前警方於紅磡海濱長廊對開海面發現一旅行篋,裡面藏著一具亞洲裔女子的屍體。由於當時警方並未能確認死者身份,有些傳媒就翻查失蹤人口記錄,嘗試以有限資料找出該死者的身份。

同性戀與婚姻權

吳庭亮博士︳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25/07/2012

既然現代人常說,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同性戀者是否有權結婚呢?既然愈來愈多人接受同性戀者的同事、鄰居,也肯定同性戀者在學校、工作等環境中不受歧視的權利,為甚麼同性伴侶不能享有婚姻權呢?

同性戀者一直追求在法律上與異性戀者有相同的權利,享受相同的保障。對很多同性戀者來說,婚姻是基本的人權,無論結婚的對象是男是女,人都有權自由選擇。

香港有宗教右派嗎?

林國冬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5/07/2012

究竟香港有沒有「宗教右派」?信徒怎樣看政教分離?教會又該如何關心、回應社會的議題呢?為回應上述一連串問題,天道書樓於今年2月出版了《基督教與現代社會的爭論-—道德、政治與「宗教右派」》,此書由香港性文化學會及明光社聯同多位作者撰寫。6月初,我們更舉行了一場新書發佈會,並請來此書其中三位作者,分析坊間對「宗教右派」傳說的來龍去脈,以了解福音在公共空間的角色。

父母不可不知的性教育趨勢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5/07/2012

以下介紹的兩本書籍都有一個共通點,便是向讀者闡明美國那些支持性開放及推動同性戀運動的人士,如何向大眾,特別是向下一代灌輸不盡不實的言論。旨在提醒大眾明白這一派人似是「實」非的言論,及其背後目的其實是想讓人慢慢接受婚前性行為沒問題、性別是流動且可隨己意改變等等間接瓦解倫理道德的價值觀。
 
《移風易俗的同性戀運動》

當教會遇上同志神學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5/07/2012

林以諾牧師在教會聚會中談論同性戀的短片引發軒然大波。縱然他對同性戀運動、行為和傾向的表達有點粗疏,且引喻有失當之嫌,但終歸他是在教會場合中,以主流基督教會的觀點講論同性戀是罪(sin),而這立場本是教會一直以來的教訓。可是,事件後來卻引來22名牧者聯署指「同性戀不是罪,亦非道德問題」。

再思同性戀運動在法律上的漸漸……

傅丹梅    |    明光社副總幹事
25/07/2012

由麥樂倫事件到肛交案

同志出櫃 基督徒「被入櫃」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07/2012

同性戀作為公共議題,在主流傳媒炒作,甚至給予同性戀者負面標籤,都不是一件新鮮事。惟近月卻出現另一奇怪現象,就是坊間一下子如狂風掃落葉式般湧現大量有關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的正面消息,似乎要動搖社會對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