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負傷者得醫治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12/05/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地區:新西蘭

不經不覺,原來對上一次交稿已經是接近半年前的事。話說我在2018年移民新西蘭,移民前長期飽受腹瀉影響,平均一天瀉六至七次,體重更曾因此而下降10公斤,差點兒通過不了新西蘭移民局的身體檢查。即使曾先後入院照了三次腸鏡,抽了無數樣本化驗,但醫生仍是找不到原因。及後,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一位跟我年紀相若的中醫,經多次試藥,總算在移民前紓緩我困擾多時的腹瀉問題。

我原本非常擔心移民後沒有中醫長期跟進,腹瀉問題又會隨之而困擾著我。或許移民後工作時間和壓力大減,而在新教會亦只是一名普通會友,因此困擾多年的腹瀉問題已不復存在,而體重亦慢慢地回升至原來水平。

可惜,富貴雖非吾願,但閒居亦非吾志。一個不甘於活得過於平凡的人又怎會讓自己長期處於停擺狀態,因此我在過去兩、三年間,如有機會總想參與更多,不論在工作上、事奉上,甚或至社會參與上。

在工作上,我確實可以「食老本」只做份內事,亦可以仿傚在香港公司經常遇到的老前輩般,將自己不想做或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完的事卸給下屬或新人負責。不過,如果我真的這樣做,我又會否不知不覺成為自己當年所討厭的人?眼見公司管理層較香港的老闆們願意冒險接受創新,因此大膽提出引用新的軟件和系統,減少人為工序及令數據分析更準確,讓同事可專注撰寫顧問報告建議部份。最終,我提出的建議獲接納,但伴隨著的是額外的工作量,和承受適應期間出現的問題和壓力。

在事奉上,有感臨離開香港前,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太大,即使在教會仍有參與社關、青少年導師和堂會的事奉,但自覺有心無力,很多時候都因循多年的舊模式和材料,即使在外人看似甚有預備,但其實只是強裝出來。每當心中感到愧疚而想辭去時,一怕難於啟齒,二怕影響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因此,我在加入新教會初期十分享受當一個平信徒。不過,年多後,我發覺自己對事奉仍有一團火,眼見教會有需要,我於是先後接過大學生團契和門徒訓練導師兩個崗位。在接過新崗位前,我承諾自己不能再「食老本」,要用心預備每星期兩個週會的內容,再加上平常跟年青人的交往,現在才猛然想起原來認真事奉確實很花心力。

除青年事工外,去年開始我亦參與策劃教會的中文事工,今年更擔任事工委員會主席一職。最近,我亦開始參與本地一個基督教機構的事工,每逢週六我會帶同大女或二女,將食物分別送到剛獲批難民資格,從索馬里或敘利亞來新西蘭定居的穆斯林家庭中,希望藉此讓自己和女兒了解和接觸平時接觸不到的社群。

家庭上,我和太太在年多前迎接了第三名女兒的出生。在香港,我們尚且有父母和外傭分擔照料新生嬰兒的工作,但人在海外,家中大小事項全包在我和太太身上。眼見太太亦有全職工作,加上前後三次在產房見證她為自己承受那不能再痛的痛,因此,我堅持盡自己所能減輕太太的負擔,肩負家中大部份家務、買餸和做飯的工作,當然我不能不承認教養女兒的責任全落在太太身上。

或許每一個崗位的工作量都不是太大,但一件加一件,有時總感到有點吃力。如不想以得過且過的心態完成,就更加跟自己過不去。結果,在今年年初開始,曾經困擾我多年的腹瀉問題又再出現。短短兩個月間,體重下降了接近五公斤。家庭醫生見情況嚴重,於是轉介公共醫院專科部門跟進。慶幸這裡公營醫療體系不像香港般大壓力,排期一個多月左右已獲專科醫生接見,並安排我在兩星期後入院照腸鏡。經化驗後,醫生更加找出導致腹瀉的原因,並處方相應藥物。感恩現在腹瀉問題已經受控。

這幾個月沒有投稿,一來想自己多些休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負擔。二來亦重新檢視一下自己在工作上、事奉上和家庭上的分工。在工作上,嘗試找同伴分擔工作,不再以super hero自居。事奉上,將兩個團契由每星期一次改為每兩星期一次。家庭上,讓12歲和9歲的女兒分擔更多,其實大女一直喜歡烹飪,但我以前覺得她有欠效率和整潔,所以一直只讓她負責甜品,不讓她做飯。經多月嘗試,她現在間中已經可以在早、午、晚三餐幫忙。

看!我們都有限,但人總想自己掌握自己的主權,忽略身邊人的能力,更忽視上帝對自己的心意。原來,人總是不斷重蹈覆轍才能明白自己有多渺小。或許,今次的醫治不單純在身體上,也在心態上。請讓我以此文提醒善忘的自己。

相關文章

讓孩子畫出心中小怪獸

梁鈞陶 | 明光社事工統籌
16/09/2024
明光社

過去的6至7月,在基金的贊助下,明光社舉辦了五場繪畫工作坊,幫助基層兒童透過繪畫創作,認識情緒及紓緩壓力。本社邀請了曾修讀心理學及表達藝術課程的本地藝術家SallySophia,帶領兒童認識藝術和探索內心。她們為小孩子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創作活動,包括將音樂中的節奏和音符畫成圖畫的體驗、藝術作品欣賞、學習不同情緒和各樣顏料的運用等。最後,孩子們以「______的怪獸」為題,繪畫一幅圖畫,表達內心世界,而透過與導師傾談、分享,孩子都經歷到被聆聽和被明白。

明光社

五場繪畫工作坊共有50位兒童報名參與,當中以小學生為主,部分為南亞裔兒童。他們在導師的引導下,都能逐漸打開心扉,分享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又以顏料和不同材料,來創作他們的畫作。活動後不少孩子都面露笑容,多了一份輕鬆和滿足感。

明光社

兒童面對著成長中各樣的難題,例如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家庭問題等,他們未必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如果兒童可以透過藝術創作,來抒發情緒,實在是一件好事。當感受難以言喻時,色彩和圖像便有助表達,這也是讓孩子認識自己、感受內心的機會。導師Sally表示,類似的工作坊不只適合小孩子,成年人面對生活裡的種種壓力,經常處於壓抑和焦慮的狀態,如能有一個時間好好沉澱感受,並且揮動畫筆,也是不錯的「叉電」方法。

明光社

盼望這次繪畫體驗能成為孩子們的祝福,讓他們知道藝術創作有助抒發情緒,也鼓勵他們敢於向信任的人多作分享。

明光社
明光社

讓負傷者得醫治——因參與短宣寫成的生命故事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04/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今年聖誕假期間,我將與家人一同前往距離奧克蘭約五小時車程、人口不到60,000的Napier進行短期宣教工作。我們主要會與當地教會合作,進行一系列活動,如探訪老人院、街頭報佳音、音樂佈道、聖誕攤位聯誼和聚餐等,藉由這些聖誕節的活動,與當地居民分享福音。

因為負責人要求每位參與者都要提交生命見證,這讓我有機會靜下來回顧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作為。既然見證需要與不同的人分享,我也希望藉此機會與你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我的經歷能激勵你都回顧一下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

出生於小康家庭,父親在我幼年時在香港和內地經營工廠,生意遍及東南亞。然而,工作可能給了他很大的滿足感和存在感,因此在我年幼時,他很少回家。又可能工作帶給他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因此他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搵錢養家功勞最大,覺得家人全都是未見過世面的家庭主婦或小朋友,從不會聆聽家人意見和理解我們的感受。而母親可能不太適應獨自照顧一個牙尖嘴利的女兒,一對活躍好動的雙胞胎和一個不解溫柔的丈夫,所以她的脾氣異常暴躁。童年時期,除了受到母親的打罵(最嚴重的一次是用菜刀刀背敲砍我的頭)和看著父親每次回家都被母親歇斯底里地喪罵外,其實我沒有太多的記憶……

也許我和哥哥實在太活躍好動,所以母親實在不想讓我們留在家裡太久。自從升上中學後,母親開始給我零用錢,讓我放學後出去走走,晚上才回家。可惜零用錢實在不夠,我和大哥週末也只能「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家中。感謝主,上帝當時應該不太想這麼快就接我和哥哥「回家」,祂真有方法,竟然先帶我家姐回教會,之後她問母親可否帶我和哥哥參加初中生團契。坦白說,我當時對返教會興趣不大,但母親實在太想我「信耶穌」,所以重金加我零用錢200元,條件是週末跟家姐返教會,結果一返就返了30年。

起初返教會,只抱著玩玩的態度,對信仰沒有認真的追求。加上成長背景,我其實不太會、也不太敢表達自己。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團契導師對我的關心,甚至比父母對我更甚。由於「不好意思」,我在「不太好意思」的情況下答應決志信主。自此,我在教會有很多機會事奉,也慢慢在教會建立起自己的圈子。

然而,信主後我其實沒有祈禱、讀經和靈修的習慣。直至中六,在學校和教會有更加多的事奉機會,但自覺信仰基礎不足,一天晚上,我首次在家禱告,內容大致是求主讓我有動力靈修,由於不知從何入手,如上帝應允禱告,就請祂指示我如何做。禱告後,我便隨手打開聖經,看看有何啟示。不夠一分鐘,家姐突然走入我房間,說剛才見到我在禱告,便給了我一本靈修書,還留下一句:「只係祈禱是不夠的,還要多靈修」,之後她就離開了。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好邪!」但從那時起,我知道信仰不單只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一份看不到但能感受到的關係。隨後一年,我決定接受洗禮加入教會。

童年經歷其實令我不太懂得跟人建立關係,甚至感情。我明白人的情感與過去的記憶息息相關,特別是看待記憶的方式,決定了我的感受。如果想透過遺忘來免除傷痛,假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其實傷痛是不會消失的,反而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多砍你一刀。

信仰讓我明白惟有面對自己的傷痛,才有機會得到醫治。上帝或許知道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會學習到,而理智遠大於情感的我要單單在聖經找出路也不太容易,感恩的是在中學時期在教會遇上我太太,她正好是我的對立面,家庭成長健康,重視感情,懂得體諒他人,有同理心。她讓我嘗試學習和享受愛與被愛(這二十多年辛苦她了!)。

之後三姊弟各自組織家庭,父母由於關係太差,實無法一起居住,所以哥哥結婚後,爸媽選擇分居,之後亦甚少聯絡。及至2018年中,我們三姊弟分別移居海外,剩下父母在港生活。同年11月,媽媽突然身體不適,情急下打電話給爸爸,他當時立即趕去見她。見面後,爸爸發覺媽媽的情況比想像中差,即時送她入院,又向我們報告。我們三姊弟亦分別趕返香港探望媽媽,而爸爸每天都在病床邊照顧她。

當媽媽躺在病床時,昔日在香港牧養我的牧者前來探望,為她祝福和祈禱,亦向她講福音。感謝主,她清晰回應,亦在爸爸見證下接受水禮(當年一手推我入教會的「始作俑者」終於步我後塵)。之後媽媽情況稍為好轉,能跟我們簡單溝通,有講有笑。留港短短20日,之前應該從未想過跟父母一起相處原來可以這樣平靜。

可惜順風從來都不常作伴,三姊弟離開不足一星期後,媽媽病情急轉直下。幸爸爸一直在旁陪伴。沒想過她跟爸爸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多謝你!」相信這三個字足以令他們一生不再有任何遺憾和餘恨。

之後一日,媽媽情況再轉差,醫院打來著家人馬上趕去醫院見最後一面。我們即時通知爸爸和教會牧師。可惜,爸爸趕到前媽媽已經返回天家,但雙眼不能閉上(即老人家最忌諱的死唔眼閉)。當時,爸爸多次嘗試把媽媽雙眼閉上但未能成功。不久,牧師到達醫院,給媽媽祝福祈禱,之後著爸爸在媽媽耳邊多說一句話。爸爸照做,大意是「放心,你三個仔女過得好好,我都會過得好好,你安心離開啦!」說罷,媽媽馬上合上雙眼。

或許場面實在太震撼,爸爸多次嘗試亦未能成功,在人不能,但在神凡事都能。爸爸隨即要求牧師給他上學道班,他亦於同年聖誕節領洗加入教會。無想過,一個一直自以為聰明,心腸剛硬的人原來最終都會信主。受洗至今差不多六年,感恩即使獨個兒留在香港,他都有恆常參與教會聚會。

信主多年,人生稱不上順風順水,更時有低潮,但與神建立關係以後,這份關係更讓我重新學習與人建立關係,走出昔日關係所帶來的傷痛,更重要是修復曾經傷痛過的關係。

驀然回首,發現恩典滿滿;感恩在生命中遇見祢!

快閃斐濟遊有感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25/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數月前無意中發現斐濟航空大減價,由奧克蘭來回東京機票只需900新西蘭元(折合約4,400港元),於是二話不說便馬上訂了一家人的機票,又難得航空公司容許乘客在斐濟停留,遂決定先在Nadi留一個晚上,之後再乘機前往東京。

臨出發前,我跟同事分享假期計劃,知道斐濟其實是新西蘭人熱門的渡假勝地。當知道我會逗留斐濟時,他們比我更興奮,指我們一定要到當地的渡假區出海浮潛和享受陽光海灘。可惜,家人希望預留最多時間在日本「食買玩」,因此她們只容許在Nadi留一晚。亦因為如此,我沒有安排任何行程前往遠離機場的旅遊區,而住宿安排亦貪方便訂了機場附近的民宿。

話明快閃遊,當然要把握時間。反正三個女兒寧願多睡一會亦不願外出走走,我惟有天一光便一個人由民宿步行30分鐘至Nadi市中心,了解當地市集售賣的東西,又逛逛超市了解新西蘭跟斐濟的物價差距,再從市中心各式各樣的餐廳中了解地道的飲食文化,希望藉此用短短數小時第一身感受在當地的生活,而不是透過其他觀光客的眼目看斐濟。

坦白講,斐濟物價比我想像中兩極,本地出產的肉食和菜蔬比新西蘭平(當然跟新西蘭一樣,肉價普遍比菜價平),但入口貨簡直是天價,在超市買細支裝可樂折合近30港元,而一盒在新西蘭賣30港元的Tip Top家庭裝雪糕,在斐濟竟然賣近80港元。

餐廳收費也如是,到埗第一晚簡簡單單在民宿附近酒店內的餐廳食晚餐,可以看出內裡顧客全是旅客,估計餐廳的收費較新西蘭同級餐廳貴20至30%。次日早上在Nadi市中心覓食,如在當地無冷氣的餐廳食一份普通的早餐,折合15至20港元就有交易。礙於天氣炎熱,我最終揀了一間有冷氣和有少少裝修的Cafe,一份普通西式早餐加上咖啡,盛惠50港元,性價比完勝只做遊客生意的餐廳。

短短數小時的「步兵」體驗,感受最深的莫過於當地人友善的待人態度。即使我們看來屬於另一個世界,但幾乎每一個路過見到我們的當地人,都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即使只是在商店或市集攤檔隨便望望,沒有實質意欲消費,但當地人一點也不介意,更會非常友善地跟我們交談。

更甚的是到埗後由機場行路到附近民宿時,剛巧與兩名年輕女生同路,她們看來害怕我們迷路,在短短路程中不斷問有否需要給我們帶路,更想主動幫忙推行李。那種由心而發的善意在她們骨子裡散發出來。

是次快閃斐濟之旅,讓我有機會跟太平洋島國居民簡單地接觸,當地人簡單且友善的舉動又再一次提醒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實可以很純粹。

或許受香港功利的文化薰陶太耐,習慣人與人之間有太多計算,即使偶遇好人好事,但身邊大多數的人傾向叫我用功利的角度推斷別人的動機。久而久之,每當跟陌生人,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時,總會有種無形的隔閡。

即使在新西蘭,跟從香港來的老移民交談,他們總會善意地提醒初到此處的香港移民避免到奧克蘭南區,因為那裡是太平洋島國移民的聚居地,品流複雜。久而久之,大家在未有跟島國人接觸過的情況下,總會跟初來的香港移民講同一番說話。

恐懼接觸或許源於我們的不同,但當我們深信世上不同膚色和不同階層的人都是上帝創造和所愛時,在多元文化的國家生活,總不能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而不跟我們不同的人接觸。從來,人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害怕錯失機會和逃避自由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17/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提起壓力、焦慮、不安,你會聯想起甚麼事情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福爾摩斯和拉赫壓力量表 」(Holmes and Rahe Stress Scale),顧名思義,這心理測驗是用於衡量一個人受到壓力的程度,此測量表是由精神科醫師霍姆斯(Thomas Holmes)和雷赫(Richard Rahe )於1967年研究而成的,他們檢查了五千多名病人,最後歸納出四十三種可能引起生活壓力的事件,例如離婚、家庭成員死亡、財務狀況出現變化……但你可能意想不到,其中一項會導致壓力、焦慮的事件是休假!

對於忙得不可開交的人來說,「休假構成壓力」好像是風涼說話,但事實確是如此。首先,現在通訊科技發達,即使休假期間,人在千里外,你可能仍然參加Zoom會議、回答電郵、處理工作、傳送文件。有些人不願意參加「鴨仔團」, 而是喜歡自由行,但自己安排行程、交通、節目,真的是大費周章,若果出現狀況,便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筆者正是屬於上述的兩種人,但我還有一個額外的負擔,我喜歡攝影,故此每次出門前都好像要行軍佈陣,我要配備超長鏡頭去拍攝野生動物,要攜帶廣角鏡去拍攝風景,又要用魚眼鏡去拍攝建築物,亦需要微距鏡去捕捉花卉和微小物件的風貌,還要預備林林總總的配套,包括了大小三腳架、濾色鏡、照明系統……

有時候機場安檢人員要求我將所有攝影器材由行李裡面拿出來逐一檢查,你可以想像到這是多麼不方便。不消說,無論我到甚麼地方,滿身都是掛滿大包小包,有朋友曾經取笑我說:「你好像是特種部隊的成員。」自己搞了那麼多「大龍鳳」,只是因為害怕錯過了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機會見到的良辰美景。

「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將本來是令人神經鬆弛的休假變成了壓力的源頭,這概念是由行銷策略師赫爾曼(Dan Herman)於 2000 年提出來的,原本的意思是泛指錯失任何機會,隨後麥金尼斯(Patrick McGinnis)稱這概念為「害怕錯過」,這類似中文的「蘇州過後無艇搭」描述的狀況。社群媒體興起之後,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在社群媒體中人們害怕錯失與人互動的機會。後來這概念延伸到旅行,這是形容旅客經常會因為在行程中遺漏了景點而感到焦慮,有時候旅行焦慮比工作壓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你可能一生中只會到某地一遊,但在工作崗位中你會有第二次機會補救遺漏或者錯誤。

面對數量龐大的景點而難以取捨,再加上繁複準備的重擔,我當然會感到疲累不堪。有時候,我反而會因為別人為我做了決定而感到高興,也許這就是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所描述的「逃避自由」,他認為,雖然一般人都嚮往自由,但自由也可能成為焦慮的根源, 於是乎,人們有時會試圖逃避選擇所帶來的責任。我經歷過很多次這種心理狀況,以下是幾個例子:

許多年前,我和太太參觀了赫斯特城堡(Hearst Castle),這是一座位於加州中央海岸的歷史建築,這座超級豪宅是出版業大亨威廉赫斯特(William Hearst)的宅邸。在出發前我構思要採用甚麼器材和角度去取景,隨後知道赫斯特城堡是不准拍照的,我心想:「真好!他為我做了決定!」

兩年前,我和太太到阿拉斯加旅遊,旅程的其中一站原本是去卡特邁(Katmai)國家公園觀賞棕熊捕獵三文魚,但遊客只能夠乘坐小型飛機,才可以到達這偏遠地區。太太與我發生了爭論,她對乘坐小型飛機有點懼怕。幸好後來飛機師通知我們,因為天氣狀況欠佳,飛機不能起飛,我們當然無需要爭論下去,天氣為我們做了決定!

去年我們到夏威夷茂宜島旅行,其中一天我們參加了一個觀賞鯨魚之旅,出發時間是早上六點,在同一天我們原本又參加了一個觀星之旅,出發時間是下午,回程時間是半夜。在觀鯨之旅結束之後,我們互相嘆氣,說這將會是艱苦的一天,明早又要清晨起床,去追趕下一個節目。突然之間,觀星之旅的導賞員向我們發出短訊,說因為山頂大霧,所以必須取消節目。我們不但完全沒有掃興、失望的心情,而且感到如釋重負。再一次,造物主為我們下了決定!

慢條斯理和走馬看花是兩個極端,老生常談的說法當然是要取得平衡為佳,但這談何容易,每個人都會受到自己性格傾向的催逼,若果我不能自制的時候,那麼別人為我做決定也許是好事。有時候,失去了選擇的自由,可能會重獲自由!失去了觀賞良辰美景的機會,也許是上帝給予我休息的機會!

家長收到子女的成績表後,如何作合宜回應?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6/2024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鑲在銀器上。」

(箴言25:11《環球聖經譯本》)

每逢考試,不少家長都認真陪伴子女溫習,部分家長更認為分數是反映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因此更緊張。到底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的成績表作合宜的回應呢?本文邀請了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為大家講解。

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不論是家長或孩子,可能會為考得的成績有不同的情緒,包括雀躍、焦慮、擔心等。梁家揚博士認為,人有情緒反應是非常正常。當成績理想時,家長能夠坦率地表達喜悅;當孩子的成績未如理想,家長可以示範給孩子看,應該如何面對焦慮,例如邀請孩子一起深呼吸、靜觀、聽放鬆音樂或慢跑,都有助於降低身體和情緒緊張。

家長與子女建立開放、尊重和支持的溝通至關重要。家長可以問孩子:「今次考到這個分數,你覺得如何啊?有甚麼困難或挑戰嗎?」有時家長覺得分數已不錯,但孩子卻不大滿意,這樣的對話可以幫助家長更具體地理解孩子的處境和感受,建立更強大的親子連結。若家長或孩子感到情緒壓力過大,無法有效調節,或者需要更深入的指導,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可能是一個好選擇。

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

對於成績優異、名列前茅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幫助孩子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目標,例如課外活動或社會服務,在其他領域繼續發展技能,不但能建立自信心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更能避免孩子因為考試高分、毫無對手而變得驕傲。另一方面,有部分學業成績一直表現優異的孩子,他們的焦慮感可能會很大,反映在考試時身體出現不適,例如頭暈、肚痛。孩子若有其他挑戰目標,就可避免只把成就局限於學業分數,造成過大的壓力。

合理可實現的學業目標

至於成績稍差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設定合理可實現的目標。例如孩子今次考得30分,卻把目標定為90分;這可能是家長的期盼,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無法成為孩子的目標。若把目標定為40分,雖然仍未合格,這個目標對孩子來說實在也不容易,卻是合理可行。當孩子達成目標後,家長可鼓勵孩子思考「你做了甚麼特別的事令成績提升了10分啊?」例如平日回家有溫習、預習,今次考試有提早溫習等等,引導孩子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溫習方法,也能建立孩子自我反思的能力,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各種成長挑戰。

就算成績非常不理想,家長絕對不可貶低、批評孩子的人格或能力,或使用極端說話來發洩,例如「死蠢」、「你的成績永遠都是這麼差的了」、「你從來都沒有做得好」。這類說話會令孩子感到挫折和無助,失去學習的動力。梁博士邀請家長讓孩子表達想法和感受,例如引導孩子回想考得不錯分數時所用的溫習方法、幫助孩子找出失去溫習動力的原因,例如父母爭執、與同學吵架、學習內容太深等。孩子成績欠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透過親子之間的深入對話,有望能夠找出隱藏的問題。

家長需欣賞孩子的努力

無論孩子考取了甚麼分數,或是成績優秀,或是成績稍遜,甚至自貶「我樣樣都做不好」的孩子,家長都需要稱讚和肯定孩子在學習過程的付出,而不僅僅注意分數或等級。假若孩子每一次收到成績表,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一無是處、時常犯錯,這很容易擊倒孩子的自尊心。梁博士解釋,試卷上的分數都是孩子準確地答對問題、一分一分爭取得來的,家長的眼光需要轉為欣賞孩子的努力,而非為了「未得到的分數」審問原因。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檢視答題所犯的小錯誤,家長有時可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鼓勵孩子「這題我也可能會和你一樣,都答錯啊!」如果孩子因過去的失敗而意志消沉,不論任何階段,家長也可用愛和關心,設立合理可行的目標,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慢慢地重建自信。

其實人生階段有不同類型的「成績表」,例如老闆在工作上給予的評價、夫妻對彼此的期望、旁人對家長養兒育女的看法等。我們都希望別人不要只挑剔我們的錯失,也渴望別人能認同和欣賞我們的付出和努力。讓我們以同樣的眼光來欣賞孩子,熱切地期待他們每一個微小而重要的進步。

小學校長對家長的話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黃靜雯校長:成績表是簡單的一覽表,透過每學期或每年的情況比較,反映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學業情況。除了各科目成積及名次,成績表也包括了出勤記錄、老師評語、操行等級、獎懲記錄及課外活動記錄等。家長平日可多與老師溝通,老師能觀察到其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家長可以多問有關孩子上課態度、與人相處、禮貌及溝通能力方面的表現,多角度了解子女的成長需要。黃校長特別強調,家長需要以平常心去解讀老師的意見,也不宜將孩子與他人比較,應從縱向角度分析孩子在學習態度方面是否有進步或退步,因為品格培育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0-6-2024

勿令最愛變成最痛 《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2/01/2024

為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學業壓力、情緒及自殺等問題,明光社分別在12月及1月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辦了兩場「《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希望能與關心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家長、導師交流。於2023年12月20日舉行的交流會,我們邀請了資深社工竺永洪先生(竺Sir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先生(Kenneth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志森)擔任分享嘉賓,在欣賞電影後,他們與參加者一起到CityLab暢談對電影的感受及對回應有關議題,整日的活動約有100人出席。

對於電影中有家暴情節,觀眾可能會覺得和自己的生活有距離,這些事不會發生在自己家庭,但志森認為電影中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不少人看著小男主角所經歷的,但沒有人向他伸出援手!他認為在香港教育制度中,不單是學生,家長、教師都承受著很多壓力,我們雖然難以改變制度,但對身邊的人的態度卻可以改變,為身邊有需要的人多走一步,可能可以改寫一些事情。在香港,很多家庭都未必是幸福家庭,兩對夫婦中便有一對離婚,有家庭問題的人又未必會說出來,但如果鄰居、親戚,甚或學校、教會、社區中心等可以做點事,情況可能會很不同。

作為校長,Kenneth認為教育應該「對人不對事」,因為在學校中,應該將重點放在人身上,太過著重過程,容易為了完成某件事而令人承受過多壓力,犧牲了學生、其他老師,甚至自己的感受。他指出學校應有多點人情味,不應為追「指標」而變得物化。另外,在電影中,發現學生的自殺信件的,是一位校工,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敏感一點留意身邊的人事,雖然不易,但仍可以多點關心學生。他指出老師的專業應是觀察人,而非自己所教的學科。學生在家庭所承受的,可能會化為於學校的行為,應小心觀察。有時給人時間沉澱,會讓他們慢慢說出感受,人在尋死之前,一句關心的話對他來說都很重要!

而具有豐富前線經驗的社工竺Sir,認為電影帶出了很多他工作時會面對的實況。他指出家長應讓12歲以下的孩子知道無論自己表現如何,父母都會愛錫他們,不會把他們遺棄。而對於12歲至18歲的子女,則應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有甚麼想法,父母都一定支持,但條件就是要先和父母商量。Sir亦坦言有很多家長用錯了方法教導孩子,以交易的方式(transactional parenting)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分數、能力,如未達要求,就等於自己沒有價值,這還可能會迫使孩子為了想得到的東西(如旅行、禮物)而說謊。對於破碎家庭的孩子,竺Sir指出孩子身邊的人可以給予他們一些「人有我有」的東西,如邀請他們吃冬至飯、為他們開生日會、送生日卡等,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記掛著他們。

最後,Kenneth表示老師不應太急、宜慢慢做好工作,觀察及幫助有需要的人;竺Sir則指出只要相信就可以改變世界,可以由分享訊息開始,把福音傳給服侍的群體;而志森就分享到憑信心就可以去做,「點都應該做到啲嘢,幫到啲人!」

明光社

(另一場交流會則於2024年1月2日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行,分享嘉賓包括《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先生、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校長黃靜雯女士,及竺永洪先生,超過100人出席聚會。)

應用戲劇──應用於互動交流、體驗及生命教育的戲劇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1/12/2023

孩子們,我們愛弟兄,不要在言語和舌頭上,而要在行動和真理上。(約翰壹書3:18《環球聖經譯本》)

 

「劇場」不單有其藝術的可觀性,也可讓人參與其中,讓個人或特定群體聚在一起,實務地成為可供人介入,提供溝通、發展、賦權與表達等方式的平台;帶有教育及讓參與者「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功能;可以稱這類劇場為「應用劇場」。筆者剛修畢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課程,於學習戲劇教育的過程中,認識及參與製作過一些應用劇場。希望藉此文章分享及介紹部分應用劇場的特點,並提供實例,讓更多人將「應用戲劇」變成交流、體驗及生命教育的工具。

相信不少人把「戲劇」理解為「演戲」,即是在電視、電影及舞台才發生的虛構故事,似乎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有某程度上的距離。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生命中有不少故事充滿戲劇性;而聖經也有很多故事、場景,教導人應用於現代生活中,也絶不過時。

打破「第四面牆」

在傳統劇場中,演員於台上鏡框式三面舞台中演釋故事,他們要假裝沒看見前面的觀眾,而觀眾亦只能觀看台上發生的事,不能介入或改變。若觀眾能打破隔著觀眾與舞台演員中間的「牆」,走入故事面對困境,有機會作反思、行動及回應;甚至可嘗試改變劇中一些狀況或給予援手,相信其體驗和感受也不同。如能互相分享及聆聽,「戲劇」不再只是娛樂、要觀眾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一種手法,可被應用,成為群眾參與及互動學習的場景,是用作交流經驗及結合群眾智慧的地方。觀眾不再只是觀眾,可以成為參與者,被賦權發聲,有空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過,「應用劇場」這名稱只是一把大傘子,在它之下有很多不同的劇場形式,如一人一故事劇場、論壇劇場、過程劇、編作劇場、口述歷史劇場、人種誌劇……還有許多許多不同的形式。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些在香港已經於社區、教會及學校被應用的劇種,大家日後可以多加留意及參與。

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不少應用劇場佈景相當輕便,在社區中隨便搭起簡單設置,就可成為劇場;街坊到來坐下,就可參與其中,「一人一故事劇場」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幾張椅子、一些顏色布匹及簡單的樂器,加入一群善於聆聽及即興的演員,就能組成團隊演出一人一故事劇場。

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大多有特定主題,主持人會邀請觀眾分享自己對該「主題」的感受,以至一些相關的故事,演員們及樂師會即興演出分享者的感受或故事,當禮物送給他們。當觀眾分享及聆聽,慢慢便形成互相尊重及接納的氛圍,連繫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有不少人認為自己的故事能立即被演員演繹出來,感到相當奇妙,有被人理解及被安慰之感;所以一人一故事劇場深受喜愛。有基督教團體提供了一人一故事劇場訓練,培訓演員服事社區。他們最近於觀塘海濱公園演出,筆者有幸成為當中一員,聆聽觀眾分享的故事。

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劇場可以用作討論的平台,論壇劇場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它是「被壓迫者劇場」的其中一種形式。由演員在研究被壓迫者的處境後演出或由被壓迫者親自演繹,呈現他們面對的困境。

這劇場特別之處是觀看的參與者不單是觀眾,而是「觀演員」(Spect-actors):既是事件的「觀察者」,透過丑客(Joker)的帶領,一起討論幫助劇中主角改善現況的策略,並有機會走入舞台成為「演員」。當劇情重演時,觀演員於舞台中可替代劇中人介入,嘗試改善困境,並繼續討論各種策略的效用;結合群眾智慧,團結地為主角改變困境。有參與者表示論壇劇場是新穎的討論方式,在參與介入過後,更能增添同理心。就算未能完全改變事情,以行動去幫助,總比沒有行動好。論壇劇場亦可以稱為改變困難的「預演」。

明光社

過程劇(Process Drama)──這是基於一個前文本(Pretext),以一篇新聞、一部電影或一本小說作起點,再細心設計一個讓參與者一起經歷故事過程的框架,讓他們個人或與小組一起即興創作,並發掘事件未知的部分,從中體會故事裡不同角色的感受,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件。由於它能使參與者不斷轉換角色經歷事件,可增強參與者的同理心。曾有戲劇教育團體於香港推行「酷凌行動」(Cooling Conflict),過程劇就被用作改善校園欺凌的教學手法之一,將它與論壇劇場互相配合,提高學生對同學間的衝突的覺察,在欺凌事件發生前,先主動作出緩和行動,改善校園氣氛。

劇場可以在任何地方

應用劇場中的劇場,不一定在劇院的舞台,可以在任何讓人體驗到更多的地方,也可以在讓人發聲、能被人看見、讓生命交流的地方。而編作劇場、口述歷史劇場、人種誌劇等形式則是收集參與者對生命的疑問或關注群體(如長者、少數族裔等)的經歷或生活點滴,經過一段追尋、探索及資料搜集的時間,再經過分類、篩選及藝術處理來呈現給觀眾欣賞。重點是演出者不一定有很高造詣,長者、弱勢社群都可以被賦權去演繹自己的故事。

以下為部份實用參考書,讓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鑽研,了解更多:

  1. 李俊亮與黃婉萍(2017)。《劇場的用家》。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有限公司。
  2. 舒志義(2012)。 《應該用戲劇 : 戲劇的理論與教育實踐 》。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3. 林玫君與歐怡雯(譯)(2007)。《酷凌行動 : 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原作者:John O’Toole,Bruce Burton & Anna Plunkett)。台灣: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原作出版年:2005)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1-12-2023

知識與生命接軌,還是脫軌?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0/11/2023

不知大家對於「知識」抱有怎樣的態度?它到底是純粹關於這個世界的原理和發現,還是與每一個具體的生命有所連結呢?面對這個世界的荒誕,我們有時候都不知道一些事情為何會發生。例如有個別執法者犯下嚴重性罪行;擁有豐富法律知識的學者涉嫌詐騙;飽讀詩書並且喜愛在眾人面前談論愛情哲學的哲學家,卻自認有婚外情;理應充滿愛心的社工,卻苦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等。面對這些事,不禁會令人發出疑問——到底這個社會發生了甚麼事?他們所學的知識,似乎完完全全地與他們的生命無關,知識置於自己的生命之外。筆者想藉著這個課題,反思一下現今社會面對知識與生命脫軌的問題。

或許我們早就見怪不怪,因為這些事不斷在我們的視線中發生,好像如此這般「講一套,做一套」是正常的。但是,若然該事件的主角是我們所欣賞,所關注的人,隨之而來的,便要面臨「人設崩壞」、「人設大翻車」的問題,[1] 而過往不少網紅亦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例如人稱兩性專家的台灣知名作家「口罩男」(莊鈞翔),過往都分享過不少兩性相處、經營感情的技巧,但弔詭的是,這位網紅卻被爆正在辦理離婚手續,[2] 這或多或少令人覺得,他過往所說的話,所分享的技巧瞬間就變得不太可靠。

而另一件更為震撼的事件是有關網上頻道「好青年荼毒室」成員「鹽叔」出軌的事件。「好青年荼毒室」成員早期曾在香港電台上主持《五夜講場:哲學有偈傾》節目,當中大部份成員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其中白水(關灝泉)、豬文(鄺雋文)和鹽叔(楊俊賢)為主幹成員,他們比較常出現在幕前。鹽叔雖然常在幕前大談哲學道理,但卻因為瞞婚、出軌等事件,而遭人非議。事件在網絡上引發了兩大方向的討論:有人認為,鹽叔本身的為人品格其實與他所說的話不需要有必然的連結,兩者是可以分開的;也有人認為鹽叔的為人品格不能與他帶出來的知識割裂。而早前網上神學節目《神學姨媽根》,邀請了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席助理教授陳家富博士來回應這個問題。他認為,一個人若是投身在哲學和神學這些人文學科,他所學的知識必然不能與他本身為人完全分割,人文學科不同於其他領域,例如廚師所烹調出來的美食,不會因為他放蕩的私生活而變得難食,一位科學家有很出色的研究成果,人們也不會理會他脫下實驗袍後的個人私生活。人文學科雖然不會令學者本身變得高尚或變得神聖,但其他人卻會對讀這些學科的人抱有一定的期望。縱使學者本身明知出軌是有問題但仍犯錯,他的內心應該會為所做錯的事有所掙扎,因為他理應真誠的對待自己。[3]

不過,鹽叔出軌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在事件爆出前,他與豬文和白水剛參與了歌手鄭秀文的新歌曲《愛是…2.0》的製作,嘗試用哲學的方式討論愛情。他們分別參與了饒舌歌詞的填詞工作,當中表達了他們各自對愛情的看法,並引用了不同哲學家對於愛情的討論。歌曲出版後,他們亦曾在「好青年荼毒室」的YouTube頻道中解釋歌詞的意思,鹽叔當時曾強調自己重視「他者哲學」的範疇,即探討「他者」對他而言的意義等等,[4] 故此有收看節目的人,難免會對鹽叔的人設有更高期望,特別在愛情方面。可惜現實的情況是,一個本應對「他者」有所關懷的人,卻漠視「他者」的痛苦,傷害了許多人。對於人文學科學者爆出婚外情事件,陳家富博士回應指,研究神學、哲學的人有一種特別的魅力能夠吸引女性,其實這也是一面雙刃劍,很容易便將自己放進一個陷阱裡,他亦以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的婚外情作為例子說明。[5]

事實上,不只人文學科學者會令人有所期望;人也會期望執法者或從事法律層面工作的人不會犯法,因為他們熟悉法律;人也會期望一個兩性相處的專家不會有感情問題,因為他們理應清楚如何維繫關係。

其實,只要研讀的科目或從事的工作,是對世界與人提出關懷,人便會對他們有所期望,期望他們所行出來的與他們所學習的不分割,因為這些事都是關乎生命與生命的連結,並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來進行。除了是知識與行為上的關係,其實也有一些是生命影響生命的職業,有關工作者必須有律己的生活,不能單以「打份工」的心態來應對。一個建築工人辛勤地工作單單為賺錢養妻活兒,我們不會覺得有問題;一個產品銷售員努力提升業績,只為賺錢購買奢侈品,我們都不會覺得有問題。而即使以上兩種類型的人的私生活不檢點,都與自己的職業無關。惟教師、社工、輔導員等面向他人生命的職業,外人通常都會對他們給予較高的期望,因為他們的生命都會直接影響他人的生命。

明光社

過往香港青年協會做過一個研究,調查發現逾七成受訪學生都會視老師為學習的榜樣,而他們認為好老師最重要的條件是:懂得教導、關懷學生以及具備幽默感。可見,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少受訪學生都喜歡詢問老師升學或就業等意見,[6]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實在不只是在學生時期,更有機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老師的工作,除了在知識上教導學生,其身教亦很重要,他們都是青少年學習、模仿的對象。社工及輔導類的職業情況亦然,他們都直接面向一個具體的生命。而前陣子有報道指一位28歲的社工為了讓發燒的兒子可以在急症室更快見醫生,竟然失控地將手抱的兒子掟落地,這種行為絕對是違法的,該社工亦因而被捕。[7] 其實任何人,不管他是否社工,都不應該作出違法行為。不過,這種事發生在一名社工的身上,或許會令人更失望。

總結上文的討論,若有些人滿有特定的知識,我們會對這些人有相應的期望與要求,然而他們的過失卻有機會讓人「跌倒」,所謂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在鹽叔事件上,可能會令一些人不願相信愛情。陳家富博士認為,縱使唸哲學、神學的人也會犯錯、失足,但他們最起碼也應該為自己的過犯有所掙扎,而不是純粹感受到愉悅,就如巴特在自己的書信上,都表達出自己對於出軌這種行為的掙扎。[8] 誠然,唸人文學科的人,即使鑽研的學問有多高深,也不會令他們在道德上沒有任何虧損,不過,他們都應該誠實地面對自己生命中的掙扎,而不是理直氣壯的「講一套、做一套」。而面向他人生命的職業,有關的工作者更需要為他者的生命負上一些責任,絕不能以「打份工」的心態來應對。事實上,香港有不少有心人,擔任老師和社工的工作,令人敬佩;不過也不得不承認,也有一些只是抱著「打份工」的心態上班。如果能嘗試愛上自己的工作,多用心去關懷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人,他們或許會發現自己的生命也不再一樣。


[1] Carol Li:〈網紅「人設翻車」事件頻傳,但用優質人設賺錢是件壞事嗎?〉,關鍵評論,2023年5月19日,網站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5754(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2] 張嘉哲:〈網紅集體翻車!半個月「5位人設全毀」〉,今日新聞、yahoo!新聞,2023年6月7日,網站:https://tw.news.yahoo.com/網紅集體翻車-半個月-5位人設全毀-035552238.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3] 神學姨媽根:〈神學姨媽根第五集 - 神學家與出軌〉,YouTube,2023年4月19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eBcRvtvI8(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4] 好青年荼毒室:〈《愛是… 2.0》愛情哲學:愛情係自欺定救贖?點解首歌要咁寫?〉,YouTube,2023年3月9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TWZQPTxWA(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5] 神學姨媽根:〈神學姨媽根第五集〉。

[6] 〈青協公布最新調查結果 七成以上受訪青少年視老師為學習榜樣〉,香港青年協會,2015年3月30日,網站:https://yrc.hkfyg.org.hk/wp-content/uploads/sites/56/2017/12/2015年03月30日-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周邊人物—老師篇.pdf(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7] 〈屯醫虐兒案│掟發燒兒子落地促治療 28歲社工母親被捕 據悉當晚急症室多宗緊急個案〉,星島頭條,2023年10月22日,網站:https://www.stheadline.com/breaking-news/3284339/(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1月15日)。

[8] 神學姨媽根:〈神學姨媽根第五集〉。

家長如何幫助子女渡過巨大轉變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11/2023

人生充滿各種轉變,家長如何幫助子女渡過巨大轉變呢?明光社於2023年8月24日舉辦了一個網上講座,邀請了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莫林天欣博士(林博士)分析人們面對轉變時會受到的壓力,以及家長可以怎樣幫助孩子過渡轉變。本社助理總幹事何慕怡姑娘亦在講座中分享到現年10歲的兒子曾面對的轉變,以及她如何幫助孩子過渡。

明光社

莫林天欣博士提到轉變是人生必經之路。當人遇到改變,情緒會受到影響,當中會感受到震驚、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最後接受改變,到了那時候人的情緒及生產力會變得比以前更好。她曾參加一場由大學舉辦的心理學會議,當時社會心理學家Biswas-Diener提出了對負面情緒的看法:人不一定只要追求正向和快樂反而應結合負面及正面體驗,當事人才能有一個完整的成長經歷,讓人充份發揮其潛力及應變力,並從挫敗中反彈。當人在轉變之中,可以思考自己在轉變中得到甚麼、轉變後變成甚麼、建立了怎樣的應變能力,這個思考過程讓人可在轉變中成長。

孩子由10至24歲會經歷青春期,並會發生很多轉變,包括身體、認知、心理社交、對性的理解、自我形象等。林博士指,這時青少年既希望獨立和發展自我身份,也渴望與人發展親密關係,這兩個期望或令青少年產生壓力。藉由「增加」和「減少」的概念,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平穩地成長。增加的項目包括:多深入討論智力問題,多運用邏輯和客觀資料、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分享及在生活中展現家長的價值觀、增加孩子的自由自主、協助建立獨立能力。減少事項包括適量地放寬日常生活限制(訓覺時間、睡眠、使用電話、外出、生活習慣)、減少監督日常瑣事等。

林博士表示,家長可運用「PAL策略」去幫助孩子過渡轉變,P代表presence(你在場),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有個別相處時間、父母出席對孩子重要的活動、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他享受做的事。A代表affirm strengths(識別和肯定孩子的強項),一起慶祝最微小的成就。L代表listen more(多聆聽),家長對孩子提問學業或功課以外的問題,每天都彼此分享。家長要多聆聽少說話,暫停判斷。

明光社
明光社

何慕怡姑娘則分享到兒子曾經歷所愛的寵物離世,倉鼠「烏烏」曾是他的玩伴,牠的離世令兒子感到悲傷,於是何姑娘便和丈夫、兒子一起為牠舉辦一個小型喪禮,透過一系列的告別儀式,例如一起找木盒埋葬遺體、找一塊大石刻上倉鼠的名字、用木枝製成一個十字架等,去幫助兒子抒發情感,她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讓兒子認識甚麼是死亡——這個生命教育課題。

是次講座內容相當豐富,誠邀大家透過以下連結重溫足本內容。

收看講座

制服團隊與品格培育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9/2023

不少年輕人著重玩樂和享受,甚至整日宅在家中,沉迷上網,不願與人交往。不少家長希望子女加入制服團隊,擴闊子女的社交圈子和培育服從性。到底這個想法是否可行呢?服務香港已有64年的香港基督少年軍,該會的制服團隊部主管曾子峰先生會為大家分享有關制服團隊的工作,以及當中的團隊生活如何有助培育年輕人的品格。

香港基督少年軍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轄下的制服團隊之一,隊員由3歲至21歲不等,18歲以上則可成為導師,擔任義務領袖。曾子峰表示,集隊內容圍繞著基督教教育步操和專章,及服從、虔誠、紀律及自愛四個品格作為訓練的重點,最終希望隊員能接受福音。

明光社

步操有助提升品格
筆者最近有機會參與基督少年軍部份分隊的領袖訓練營會,發現各個分隊都不約而同地著重步操環節。各分隊的隊員均穿著整齊制服,聽從教練的指令,於烈日下步操。有些隊員樂在其中,並不覺得辛苦,也不知原來已步操超過了一小時。這實在令人驚訝,到底有甚麼吸引著眼前這些年青人如此投入呢?

曾子峰笑稱現今青年人普遍不喜歡步操,也不接受紀律管轄,某程度上他們是受到家庭的影響,家長管教過於寬鬆和過度保護,令子女不喜歡戶外活動,只喜歡宅在家中打機。他表示,參加基督少年軍正好讓他們學習怎樣與人相處和合作,例如步操講求團隊合作、彼此協調節奏和節拍,更可鍛鍊耐性和團隊精神,也要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

此外,基督少年軍每年舉辦的步操比賽能鍛鍊隊員之間的默契和士氣,尤其當一隊人由初賽晉升到決賽,甚至勝出比賽,他們會成為其他隊員學習的榜樣,過程中大家都很享受一起去完成一件事。

管教和愛心並行
在領袖訓練營會中,教練會發出清晰的指示,例如全隊人要在八分鐘內整理行裝和儀容,然後集合,假若未能準時完成,教練會要求隊員認真地反思超時的原因。除了嚴肅的氣氛外,亦有不少溫馨場面,例如大家一起頂著太陽、冒著酷熱的天氣進行步操,一起笑著吃自行預備的晚餐。能夠做到管教和愛心並行,並和隊員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到底他們有何秘訣?

明光社

曾子峰表示導師除了管教和操練外,也會關心隊員的整個家庭,定期和家長聯絡或作家訪。有些隊員在集隊時,更會分享連他們父母也不知道的事,他們很放心地和隊員分享自己的事,然後一起祈禱。集隊後,有時導師會邀請隊員一起食飯或食糖水,也算是一種團契生活,彼此做到亦師亦友的關係。隊員中,有的是信徒,有的則是未信主的朋友,不管他們是否信主,一些導師與隊員或隊員彼此之間,都建立了親密的情誼。曾子峰分享曾有隊員放榜後需要找學校,導師甚至為此向公司申請假期,開車接送和陪伴他去不同學校叩門。這些同行的點滴片段,或許正好解釋了為何隊員不會選擇在外面的花花世界吃喝玩樂,不會在星期五、六相約朋友去看電影,而選擇來集隊,因為基督少年軍給了隊員一個家庭的感覺。

異性隊員的相處界線
另外,曾子峰分享到,假若導師看見或知道異性隊員之間的相處太過親密,導師亦會有所回應和跟進,和隊員性別相同的導師,會以關懷的角度與隊員獨立傾談,了解其近況,也會和隊員分享拍拖和有關婚姻的注意事項,提醒他們既然大家都是基督少年軍的一份子,也是耶穌基督的兒女,就要行為聖潔,尊重身體。

現今不少年青人會相約網友外出,甚至發展戀情,如導師察覺有隊員有上網識朋友,覺得有潛在危機,又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呢?曾子峰就明言隊員上網識朋友或打機是普遍的事,導師會教導他們回到分隊,就要收起電話,盡量跟隊員和導師傾談和交流。雖然導師未必能掌握隊員的上網習慣,但也會提醒他們網上世界危機四伏,任何人也有機會成為受害者。

要隊員放下手機,讓隊員間能夠有空間面對面相處,其實也是在抗衡虛擬世界因著隱密性而帶來的新鮮感,這做法實在再正確不過。要建立人際關係,最終也需要真實的相處,如果希望年輕人遠離網絡世界的各種引誘,最好是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曾子峰又表示,假若當中有隊員拍拖,導師會為他們提供輔導和指引,助他們建立兩性相處的界線,導師又會和隊員分享「成功例子」,即過去有隊員由拍拖到進入婚姻,也會分享隊員拍拖後會面對的挑戰和困難。曾子峰指,其實導師也看過不少成功例子,隊員婚後仍繼續在基督少年軍裡服侍。

觀察心儀的對象
曾子峰表示,導師會教導隊員該以甚麼眼光去觀察心儀對象:第一,多些相處時間和群體活動,彼此真實地認識對方;第二,跟信任的隊員(相同性別)分享,有助當事人由第三者角度看心儀對象,進一步了解心儀對象的性格、喜好,他/她亦可以思考一下,心儀對象是否合乎自己的期望呢?跟他/她原先想像的是否相近呢?第三,要看對方的內在美,大家只是一星期見一次,當事人自然會覺得自己很掛念對方;但假若將來每日都見面,也許就會覺得對方很討厭。導師會挑戰一下他們,也會告訴隊員導師也曾經歷這些,讓他們有多些部署、觀察和相處的機會,了解大家是否真的合適進入戀愛關係。

另外,導師也會教導隊員要愛惜和尊重身體。曾子峰提醒隊員,一旦試了一次婚前性行為,就會帶來很多問題。第一,這會破壞了上帝給人的聖潔;第二,假如意外懷孕,身體可能會因為墮胎而受到傷害,此外還有感染性病的風險。為了避免以上情況,隊員需要為自己定一條界線,盡量不要讓男女二人有獨處的空間,意思是他們身處房間的門不能關上了,令其他人看不見他們。如果他們有了第一個很開放的拍拖對象,無論是戀愛關係或對性開放,之後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一開始隨便,之後就會更加隨便,導師總會語重心長地教導隊員。

這都是很重要的分享,因為二人有同樣的價值觀,才會在團隊裡相遇相識,展開戀情,步入婚姻,這遠比在網上結識網友更健康。戀情開始後,大家仍會繼續參與集隊活動,在一個大群體中學習真實地與人相處。

明光社

彼此珍惜 薪火相傳
最後,曾子峰分享到自己擔任導師已23年,部份隊員曾經行差踏錯,沉迷賭博或其他不良嗜好,離開了信仰。他們也曾看過有隊員回轉,回來重新開始,之後成為導師,去服務和教導這個群體的年青人,甚至他們的子女也回來參加基督少年軍,成為幼級組的隊員。導師們看見人事的更替,也看見年青人加入教會、受洗,並且在基督少年軍裡薪火相傳。

這番話令筆者回想起在領袖訓練營會中最深刻的一幕,營會接近尾聲時,大會播放著《友誼萬歲》的音樂,所有導師放下嚴肅的一面,主動走向各列隊隊員,面露笑容,逐一和隊員握手,一邊說話,一邊拍拍他們的膊頭,表示支持和勉勵。這一幕令筆者覺得導師對隊員提出的各項嚴格要求,都是為了挑戰他們突破自己的限制,成為獨當一面的領袖。而最終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展現出團隊合作、個人努力和堅韌的毅力,這些素質令他們能成為優秀和有承擔力的領袖,把重要的價值觀傳承下去。

投入團隊有助建立美德

正向心理學Martin Seligman及Christopher Peterson曾將二百多種人性的正向特質歸納成六種美德,它們分別是智慧與知識、勇氣、靈性與超越、仁愛、公義和節制,而「公義」這項美德的實踐,強調公民感、團隊精神和忠心,這是指身為團隊的一員,除了自己有突出表現,同時亦能效忠團隊,既能完成份內事,也能為團隊的成功而努力。這項美德還包括了展現領導才能,團隊成員可鼓勵其他成員完成工作,也能令他們建立歸屬感,以維持團隊的和諧。制服團隊的群體生活,實在有助孩子培育「公義」這方面的美德,而如果孩子能在生活中運用這方面的品格長處,亦有助他們提升幸福感,實在相得益彰。[1]


[1] 〈美德與品格強項(Peterson & Seligman, 2004)〉,正向教育研究室,網站:http://www.cityu.edu.hk/ss_posed/content.aspx?lang=zh&title=12(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9月11日)。

從飼養寵物學習生命教育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07/08/2023

「你的公義如同高山,你的公正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和牲畜,你都庇佑。」
(詩篇36:6《環球聖經譯本》)

 

不少家庭有飼養寵物,而人和動物的關係可以很親密;與動物互動,見證牠們的成長、老去,也使人反思生命的意義。如何對待寵物?會否過分溺愛?也需要人細思。筆者特意訪問了家中飼養了十多種寵物,並對飼養寵物很有心得的池嘉邦牧師,和因為很喜歡寵物而成為了寵物美容師,並開設寵物用品店的王勁豪弟兄(NoNo),一齊探討飼養寵物者的心態。
 
迎接寵物與責任
 
明光社
曾於連鎖寵物店工作的NoNo觀察過前來購買寵物的成人或小孩,他們都是歡天喜地的;選購完畢,又歡天喜地帶寵物回家。然而,這與是否清楚及願意承擔作為主人的責任,可能會有很大的落差。「我見過有主人買了寵物一星期後,致電給我們詢問可否回收寵物?說他已不想再養了。但店有店的規矩,不會收回。他就只可以送寵物到一些接收被遺棄寵物的機構,『兔廬』就是其中一個會接收兔子,並為牠們尋家的團體。」他表示有些主人就是沒想清楚要視寵物為家人,一時高興就買回家,當覺得飼養牠們很麻煩或寵物患病了,需要花不少費用醫治,自己負擔不起,就會遺棄牠們。
 
NoNo認為在決定飼養寵物之前,要想清楚是否有時間及經濟能力去照顧牠們,包括牠們會患病,需要人把牠們當成家庭成員,不能輕易遺棄。他提及一個案,有主人買兔子回家後,兔子不幸受傷,有一邊腿不能屈曲,以致牠無法自行清潔。主人請寵物美容師為牠每兩星期清潔一次,每月要帶牠看醫生,平均每月花費三、四千元;主人要肩負起這個長期的責任,也不是易事。
 
 
建立有愛的「關係」
 
明光社
池牧師亦認為與剛接回家的寵物相處,一定很開心,像是「蜜月期」。尤其是小朋友,會當寵物是玩具,買牠們似是為了那「開心的時刻」;這就容易放棄,不當他們是「生命」了。我們應該教導小朋友認真看待寵物的生命,與牠們建立有愛的「關係」;那本質就變得不一樣。小朋友除了與動物有「開心」時光,也會有「擔心」、「憤怒」、「厭惡」的時刻,但不該阻礙他們對動物原本建立了的愛和責任。在照顧寵物時,面對牠們不聽話,要了解這是一個教育的態度及過程,需要按捺自己的情緒,不隨便向寵物發怒。
 
對於遺棄這個問題,有很多考慮。池牧師認為當寵物如玩具、感情附屬物,玩完後便棄養,當然是不負責任。但有時因為主人生病,如患上嚴重敏感、癌症等,再照顧不了寵物,迫於無奈要棄養,相信對當事人來說也是傷心的決定。找負責任的人收養,給予牠們很好的照顧,也是一個可行的做法。
 
愛與教導
 
給予愛去關心與教導同樣重要。NoNo的店養了一隻四蹄踏雪的棕色兔MoMo,牠看似很安靜,但原來牠在另一寵物店中常發脾氣及咬人,多年來沒有客人敢買牠。NoNo也審慎考慮了一段時間才決定成為牠的主人。在NoNo細心及耐性地飼養下,MoMo半年下來,慢慢變成一隻不咬人、很安靜的兔子。雖然牠有時心情不好,還是會跺腳發出聲響,但已經有改進。
 
池牧師認為有些寵物需要學習,主人要定立界線及賞罰制度,讓牠們學懂在合適的環境下做合適的事情。如訓練狗隻協助人們作獵犬、警犬,牠們要學習何時咬、何時鬆口;訓練牠們聽指令,知道何時可以做喜歡的事,何時要停止。
 
按神創造的本相照顧寵物
 
對於過於寵愛寵物一事,NoNo提到有兔主人很愛錫兔子而長期買最嫩的草給牠吃,那些草的價格亦是最貴的。後來,主人想給兔子吃粗一點的草,牠的咀嚼能力已經跟不上了。
 
池牧師指出,「動物神學」提及人應按上帝創造動物的本相來照顧牠們。他察覺到有些香港人愛寵物,卻當牠們是「人」,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給牠們,卻沒有好好了解、認識牠們,只按自己的看法、觀點、態度和方法照顧。「『愛』也需要了解和熟識牠們的性情、需要和本能,不能消滅寵物與生俱來的習性。」他提及,有人想養蛇,但不想給牠吃老鼠,只給牠吃素菜;有人會為貓狗穿鞋子,忽略牠們需要讓腳板接觸地面來接收資訊、磨爪及用爪刮東西來獲得快樂和抒發情緒等需要。另外,如果主人不了解寵物的習慣和合適、不合適甚麼,容讓牠們甚麼都吃,且沒節制,那就是「溺愛」。
 
接受寵物會有天離開
 
問及池牧師,按他多年飼養寵物的經驗,該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寵物死亡?他表示讓孩子在接收寵物時,知道寵物從天父而來,了解牠的壽命長短;牠來到家中彼此一起有快樂的時光,牠亦會回天父那裡去。他也是這樣教導小兒子,在他小時候,有一次面對一隻患病的狗死亡,便讓他知道「牠已去天父那裡,我們好好照顧牠的遺體,要學習接受這事,他日我們回天父那裡會再次見到牠。」孩子慢慢也會學到這樣思想和面對死亡這事。與NoNo談及動物之死,他認為在決定養寵物前,也要有心理預備面對寵物老、病及離開。他自己會選擇再飼養新寵物,讓自己慢慢過渡和沖淡哀傷。
 
面對寵物患病,是否容讓牠安樂死?兩位受訪者不約而同有相近的看法,如果寵物面對疾病的情況實在太痛苦,如患了癌症;他們認為可以安樂死。池牧師認為人的責任是管理大地,聖經原文的意思包括牧養,要照顧好牠們。如果牠們被病魔侵襲,而我們已沒有能力繼續照顧牠們、延續牠們的生命,為牠們的好處著想,就別讓牠們忍受不必要的痛苦。
 
池牧師介紹了兩本由英國聖公會牧師兼教牛津大學的林基(Andrew Linzey)所著,有關動物神學的書本給大家參考:
1) Linzey, A. (1995). Animal The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 安得魯.林基(2006)。《動物福音》(Animal Gospel: Christian Faith as Though Animals Mattered)。永望文化事業。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7-8-2023

餘生何求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6/07/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最近在荷蘭為一位年逾七十的傳道按立為牧師,心裡有許多感受。最初知道可能會進行此事時,就禱告主說:願主的旨意成就,因為事情不易成功。在香港不易,在歐洲華人教會更不易,且最怕是因為這個行動帶來爭議,影響信徒間甚至牧者間的關係。很欣賞這位傳道的勇敢,不怕失敗帶來的打擊,一方面不亢不卑地面對各種要求及程序,沉著應付各個大小的困難。在主的帶領中終於完成整個程序順利受按為牧師。這事也給我很深的體會和啟發。

我在問自己餘生何求?想起一句勉勵的話「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面對踏入老年,餘生幾許?求能爭取在有能力做的時候,做該做的事,盡力去做好。餘生所求是很想祝福一些為主努力耕耘的人,因為自己時日和能力都在退減,甚至倒數,故此,總想有更多人按著他們不同的才華能力,去叫更多人得祝福,但自己也爭取更新和學習的機會去成長,使祝福別人的果效更能事半功倍,這是少許青雲之志,不讓衰敗的身軀逞強,蓋過我的心願。也許舊約聖經中迦勒(民十四6-10)的人生,給我一些啟悟。

人世間有太多不能理解的事情,我只想順著上主的帶領,在我遇上的人中學習他們的優點、又祝福他們,若需要扶我一把,我會主動提出,若需要扶他一把的,我願意。我還有生命氣息,有溫暖和力量,就有祝福或成全別人的可能性。餘生何求?就是這少許了。主給宣教中門徒的名句:白白得來,白白捨去。我們求主指引餘生規劃。重要是人生至此,追求甚麼可能更是要緊的事,因為時日無多,如何看待與神、與人、與社會的關係,如何持續發展,如何修正和修和,是最重要的課題。

平衡生活與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係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1/06/2023

「你要謹守你的心,超過保衛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而出。」箴言第四章23節《環球聖經譯本》

青少年精神健康一直被受關注,因為他們在成長中面對不少的轉變和壓力。本年5月,由醫務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委託香港大學進行的一項有關青年精神健康調查的報告指出,受訪的3,440名介乎15至24歲青少年在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受訪期內,有近17%曾出現至少一種精神疾病;19.4%出現自殺念頭;5%有自殺計劃;1.5%曾企圖自殺[1],調查結果令人憂慮。為此,筆者專訪了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精神科醫生廖廣申分享對於這情況的看法及建議。

壓力成因
廖醫生認為環境改變這個因素會對任何人產生壓力,研究時期發生的社會事件和新冠疫情便是兩重大關鍵事件,對各個年齡層的生活、習慣、求學安排等,都造成影響。他認為研究的數字比率高,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作為現代都市,有著高壓力的教育制度:緊張的學習環境、很多考試和要學習的學科等等;可以解釋到香港學生的學業壓力和考試壓力十分巨大的原因。這樣,可能導致很多人出現情緒和精神問題。

報告指出,青少年患抑鬱症最普遍,有13.7%。廖醫生指出,患上抑鬱症的成因很多,如性格、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都有影響,與青少年有沒有接觸毒品、酒精等也有關。他說:「環境因素和壓力感是重要因素,而這報告反映青少年的學業是主要的壓力來源(佔42.8%)。」他建議不要為這個年齡層的青少年添加不必要的壓力。他更指出,臨床見過很多病例,讀書成績很好,是名校高材生,進入了著名大學;最後因為抑鬱症而完成不到學業,或要接受精神科治療、服用藥物及接受心理輔導。此外,報告亦指出了四大風險因素:個人心態、家庭空間、數碼生活及逆境轉化。廖醫生為我們逐一解說。

個人心態——「完美主義、執著、『唔輸得』的心態是高危因素。」廖醫生認為「個人心態」很重要,但每個人的心理質素不同,如果對自己要求很高,就會很容易自責和內疚;也有人很容易有放棄念頭、很消極、悲觀;性格較負面,面對不到問題,令壓力積聚或把壓力放大。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作為家長、青少年工作者便要留意他們的心理、思想,和他們多溝通,循序漸進地給予鼓勵,並教導他們如何面對逆境。

家庭空間——實質空間與心理空間,「關於家庭空間,不單指有沒有地方好好休息、做功課?」廖醫生認為坊間常說社會低下階層或貧困家庭的壓力、情緒問題較多,但不代表中産或富庶家庭就沒有抑鬱症。他見過不少學生有很好的家庭背景,父母是專業人士,栽培資源很充足,亦出現抑鬱、自殺問題。原因可能是和父母相處時間或溝通不足,亦可能是父母對他們的要求過高,構成不必要的壓力。

他認為要留意家裡有沒有自由度,要營造一個平台讓孩子可以去和父母溝通,給他們願意和家人表達或商討的分享環境。「不要等到青年人覺得完全沒有信心或已經覺得很恐懼,不敢和家長商量,覺得再沒有人明白、關心他們,白白讓他們走向絕路──自殺。」

數碼生活——電子產品霸佔我們很多時間,減少了社交生活、運動和休息的時間。廖醫生見過很多青少年抑鬱個案是因為沉迷電子產品、手機。他指出,這情況比沉溺酒精、毒品、吸煙還普遍。他建議青少年每天用最多兩小時在電子產品上,但做功課、溫習、蒐集資料等須用電腦,所以有「灰色地帶」。他認為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律是十分重要,家長亦要管理他們如何使用電子產品,和留意孩子有沒有網上沉溺。他坦言,這對家長來說,是不易的課題。

逆境轉化——正向思想、面對逆境的能力,以及與家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和溝通習慣是十分重要。「小孩子如能自小培養正向思維,家長的追求不只是學業成就、知識多寡,而是態度,例如有責任心、堅毅不屈的心態、樂觀思想、不怕失敗、不斷努力的態度,有自制能力和管理時間的能力等。」廖醫生表示孩子的「解難能力」很重要:「解難能力就是無論遇到成績不好、比賽輸了,或者失戀等,都知道如何重新站起來,並且不氣餒,不放棄,也不太介懷得失。」

平衡生活及建立信仰
廖醫生建議孩子保持社交活躍,平日要有朋友和家人傾訴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平常不習慣找人傾訴或沒有與家人分享生活點滴的時間,當有問題發生,就不太容易向別人求助。另外,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足夠的運動量,人才會身心健康。」

他強調有信仰的家庭,應及早鼓勵孩子養成恆常的宗教生活,多參與教會活動。「有很多研究指出,有恆常及良好信仰生活的人,情緒會較好,身心會健康些,快樂指數亦會高一些。」

師長、社工應盡早介入幫助精神病患者
「不要讓孩子獨自去面對困境,單打獨鬥,重複去思考自己的問題。」他認為師長、社工要有敏感度,早一點察覺有問題出現,早一點去關心孩子,及早幫助他們。他不鼓勵看到問題也不處理,應及早找人求助,或做一些相應的行動去解決問題。

廖醫生最後再三叮囑,青少年的成長很重要,預防勝於治療:「要有平衡的多元化生活,有社交生活、興趣活動、足夠的運動量及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有問題的時候,及早徵求意見、尋求幫助。最後,聖經的真理、信仰生活對任何人都很重要。」

書籍推介:
金恩喜(2020,2023)。《一句話收服小孩子》(譯者:丁俞)。台灣: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1] 〈一年17%青少年患精神病 研究:七成未求助求醫〉,《明報》,2023年5月12日。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9-6-2023

通溝、溝通 親子衝突:父母一直做錯的五件事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4/05/2023

筆者有一名10歲的兒子,最近他的脾氣開始有轉變,平時乖巧的他,早前竟因「打機」事件而大發脾氣及衝撞母親。筆者當時很氣憤,但仍沉著氣,因為兒子正為事件而發怒,就算教訓他甚麼,也不會入耳。不理睬他一天後,他知道母親的不滿,暗地裡反省,並回想當中應學習到的事情,我們這才心平氣和地憶述當天發生的事件,與他一起回顧、分析,並互相承諾改善及探討避免衝突再次發生的方法。

明光社

「溝」就是兩者之間有凹下去的地方,令溝的兩邊不能通達。若那個溝裡有水,我們會叫它做「水溝」﹔若那個溝裡藏著一些東西,令親與子兩邊不能通達,那就叫做「親子溝」。如果我們想令親子溝回復通達,中間必須有人築起一道橋,能夠讓兩邊恢復通行,那就是溝通。若這個親子關係缺乏一道橋,中間的「溝」便會變得愈來愈大,最後兩邊只會愈走愈遠。故此,如何在「親子溝」的兩邊一起築橋溝通十分重要。在溝通的技巧中,父母經常會犯以下五件事:

1.     錯誤的身體反應

溝通不是單方面的,雙方都要努力,彼此都要明白對方的心意。很多人以為溝通一定是言語,其實不是,溝通也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動作等等。朋友的孩子向母親遞過一本默書簿,只得60分。母親心裡想開口罵兒子,但為了親子關係,最終收回,免得傷感情,然而母親卻向孩子一聲不發,反了一下白眼便走了,母親覺得沒有破口大罵已是對孩子天大的禮物。你認為母親這樣做有沒有罵孩子?答案是有。罵人不一定要用口,母親反白眼的反應及一聲不發的舉動比起瘋狂大罵更刺痛兒子的心。破聲大罵,兒子反而會明白母親的想法,然而反白眼卻顯出母親的不滿,一聲不響亦是一種遺棄的表示。孩子沒有從母親的說話中知道她的想法,只能猜想,這會令他的自信心下降。

2.     誤用語氣與聲調

有一次,到朋友家探訪,女兒突然向母親要求:「我很口渴,可否倒一杯水給我。」母親按捺不住,把語調升高,很勞氣地說:「你自己唔識做嗎?」母親心裡覺得倒一杯水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女兒可以自己做到,有點感到被當作是工人,不好受。然而,這句回應,在語氣上其實可以說得更好,聲調也不用提高,如:「孩子,我現在沒有時間,正在忙著,你現在是否有重要事正在做,不可以自己去倒水嗎?」這樣說,沒有了勞氣,反而更把焦點落在「你自己也有時間可以倒水」上。可能,孩子真的有難言之隱,原來她正不舒服,希望感受到媽媽的關心,那勞氣的反應會把這個「親子溝」加大。語氣的高低可以帶來不同的結果,用得不當可以成為一支毒針,直插子女的心口,令孩子感到父母不關心他、不明白他。女兒當然懂得去倒水,或許她真的有點懶,但媽媽若願意幫忙,女兒或許會感受到愛與關心。若媽媽不願意,也不需以挑戰性的口吻與女兒說話。聲調的高低會令同一個句子變成不同的意思,如「對不起」,聲調平和地說或提高聲調來說,意義是差天共地,前者是真誠的道歉,後者卻是被迫說出來,帶有挑戰性的。

3.     欠缺表達感受

有效的溝通是要互相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也可加上一些形容詞,如開心、擔心、失望等。如第一個例子,母親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我是有點失望的,因為你的成績不好。不過,我會與你同行,我們一起努力,希望下一次會有更好的成績。」子女明確知道母親失望的感受,不用去猜想,而且聽到母親願意同行,在讀書之路並不孤單,下次一定會更努力。無論是開心、不開心,父母都可以向子女表達,以達到互相了解、明白及體諒。切勿常存孩子還小的想法,覺得他們不會明白而拒絕與他們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他們是會明白父母感受的,甚至長大後也會記得小時候的事。

4.     否認有錯

子女與父母都不是完美的,雙方或許都會有盲點,大家不易察覺自己曾經做錯,言行傷害過對方。我們必須承認有錯,也要懂得向子女說對不起,做個好榜樣。既然父母都會有錯的時候,大家便要學懂在錯中成長,並要互相原諒,接納對方的錯。當孩子有錯時,我們應容許孩子犯錯,並信任他們可以改正,原諒他們。這原諒是永遠的,不能一旦想起又重提舊事,要讓犯錯的事成為過去。沒完沒了的提起只是代表孩子並未獲得原諒,我們要真正的原諒及重新的接納,把饒恕的禮物送給子女,與他們同行。

5.     用錯方式去愛

我們要用子女認為是愛的方法與他們相處。父母以為買禮物給子女,這就是愛,原來子女需要你更多時間陪伴他。父母以為催谷子女讀書,令他們將來有美好的前程,這就是愛他們,但孩子只想愉快地與父母生活,要一個快樂的童年,與父母來一個擁抱。父母與子女對愛的定義不一樣,兩者差異愈大,親子溝愈大。子女需要父母多主動關心,父母可以在放學時問候他們上學的情況,吃飯時也嘗試打開話題,與子女交談。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我們在管教孩子上,要先成為孩子的榜樣,調校自己的身體、語氣、聲調、表達技巧等,讓這些都行在上帝的美意中。只要我們願意糾正自己的思想,才可糾正孩子的思想。

上帝毋須依賴凱撒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5/2023

香港教會的前景充滿挑戰,根據建道神學院在「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2023」發表的數字,綜合不同宗派的教會近年整體崇拜人數減少15至25%,奉獻減少10至20%。面對人數和奉獻的下降,社會環境的轉變,教會必須重新反思本身的運作模式。首先,殖民地年代遺留下來對基督宗教的優待已成過去,過往一些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做法將會逐步消失,例如教會作為主辦團體可以免費使用學校和社會服務單位的場地聚會和辦公,以及共用資源,在未來不能再視之為理所當然,教會應該積極部署自行購買或租用地方作辦公室及舉辦日常活動,而星期六、日若需使用學校或社會服務機構的地方作聚會和其他活動,應給予適當的租金,避免被指間接使用了公帑,因而受到政府不同部門的牽制或質疑。

將來基督教服務機構若果想在福音工作和社會政策的倡議上有較大的自由和靈活性,就應該減少依賴政府的資源,當然,如此一來,員工在薪酬上很難再以公務員的薪級表作參考、甚至要將兩者掛鈎,但要將上帝的物歸上帝,凱撒的物歸凱撒,在一個非以基督教精神為指導、甚或對宗教不太友善或信任的社會,是無可避免的選擇。堂會應依賴弟兄姊妹的奉獻,而不應再指望利用公共資源是我們必須有的態度,因為愈多使用公帑就會愈受制於政府的政策,堂會不應為五斗米折腰,上帝的工作上帝自會有供應。

其實,不少弟兄姊妹都是獨身或沒有子女,除了平日的奉獻以外,若能善用本身的物業和遺產,透過遺願計劃,可以祝福許多堂會和機構的事工,基督徒本身其實有足夠的能力支持天國的事工,毋須依賴政府,亦毋須等待有錢的弟兄姊妹大發熱心,只要許多平凡的弟兄姊妹願意為主多行一步,就能成就許多不平凡的事工。今時今日在香港若果擁有自置物業,本身已是一筆可觀的資產,在過身之後若沒有預先的安排,很可能最後只會落入政府的口袋,而不能按個人的意願,讓一些自己認同的事工得到最後的支持。而在離世之後最有效讓自己的心願盡快達成的方法就是預立遺囑,並且委託一個可以信賴的執行人。

對於不少弟兄姊妹來說,訂立遺囑好像很複雜的事,不過,現在有一些社企是很樂意協助有心行善的市民的,例如「遺善最樂」,只要大家願意在遺產中捐贈10,000元給予最少一間與它合作機構(名單可以到該社企的網頁了解:https://www.forevergift.hk/),就會有律師免費協助訂立遺囑,至於該10,000元以外的遺產如何分配,完全可以按捐贈者自己的心願決定,其實無論對捐贈者還是對受惠機構來說,都是雙贏的做法。當然,現時在教會的圈子也有不少的律師,若果有更多基督徒律師願意投身這樣的事奉,為不同的堂會做一些免費的法律講座,教導大家如何訂立一份清晰容易執行的遺囑,並將部份遺產用作支持堂會和機構的事工,這樣則會更好。

另一個途徑是參與保單捐贈,可以透過更改保單受益人的方法,將1%以上的人壽保障額捐贈給自己心儀的慈善機構就可以,詳情可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policydonation.org.hk/be-our-donor.html這種生前預立遺囑和指示的方法,一方面既不影響立遺囑者的基本生活和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令自己的遺願被尊重和執行,而給予堂會和機構奉獻的數量和金額的多寡完全可以自己決定,又毋須花上一筆律師費,其實是一件美事。

二十多年前,有位姊妹來我家裡參與了一次的小組聚會,之後便沒有出現,一段時間之後得知她患上癌病,於是便和組員探望她,並駕車載她到郊外遊玩,讓她舒展一下身心,其後又在寧養院舍為她舉行生日會。有一天她邀約我和一位組員去探望她,忽然表示要組員做見證,立遺囑將遺產交給我,捐給有需要的機構。當下我覺得不妥便立時婉拒了,之後問了律師意見,並在律師和醫生證明她是在神智清醒的情況下訂立遺囑,而我只是一個不涉及任何利益的執行人,並會按照她的遺願將她的房屋變賣後,連同其他遺產捐給她指定的機構。在她過身之後,她的弟弟和姊姊突然詢問我可否當她沒有立過任何遺囑,將遺產交由他們處理(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不好,在她臥病期間亦沒有照顧她),幸而這一切都有律師見證,而我個人亦無受益,可以理直氣壯地表明我只能按當事人的意思,為她完成最後的心願,而我手上的遺囑便成為了最有效的工具。上帝毋須依賴政府以及大富豪,其實許多看似平凡的弟兄姊妹,只要善用上帝給予我們的資源,都可以成為堂會和機構有力的後盾,讓堂會和機構的事工不會受制於政府或者一些財主,上帝根本毋須依賴凱撒

資料庫

認識遺產繼承順位

根據本港的《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如果死者在生前沒有訂立遺囑,他的遺產會按不同的情況分配給其親屬。如果死者只有配偶,沒有子女、父母或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或上述兄弟姊妹的後裔,他的剩餘遺產便會歸配偶所有。如果死者遺下配偶及子女,他的配偶會先取得所有的非土地實產,及剩餘遺產中的50萬元,而在上述50萬元分發後,餘下的會分成兩半,一半分給配偶,一半則會平均分給所有子女。如果死者沒有子女,只遺下配偶及父母,他的配偶會先取得所有的非土地實產,及剩餘遺產的100萬元,而在上述100萬元分發後,餘下的會分成兩半,一半分給配偶,一半分給父母。[1] 如果死者沒有任何親屬,遺產則會歸政府所有。


[1] 〈3. 如果死者沒有立遺囑,有關遺產將如何被分發?〉,社區法網,網站:https://www.clic.org.hk/zh/topics/probate/distribution_of_estate_to_the_relevant_parties/q3(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5月9日)。

 

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3/2023

網上討論區不時會有人發帖文,為到不同的選擇尋求網民的意見,例如「我和女朋友應否分手」、「我應否轉工」等等。現代生活講求簡單、快捷、享受、好玩,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在大小試探中站立得穩,家長實在需要有意識地、甚至刻意地引導孩子了解選擇背後的價值和意義。

幫孩子請假去旅行?

有時人長大了所作的選擇,看似憑直覺和當時的經濟能力去決定,其實各樣的生活選擇正反映著我們內心的價值觀,而這些選擇將會不自覺地、慢慢地塑造、強化我們的品格。例如家長應否為了去外地旅行,提早為孩子向學校請事假?對此有人會贊成也有人會反對,如何作決定視乎家長心裡認為成本效益重要,不想浪費機票、團費等,還是遵守規則、珍惜每個上課日更重要。我們是否願意為培育孩子的品格而付上代價,放棄一些方便和享受?

以建立孩子的品格為先

有時孩子做錯事,怯生生地對家長說:「媽媽,對不起,我不小心摔破了你的水杯。」這時家長可能會驚怒交集,但也需要冷靜下來看清楚,孩子雖然害怕被責罵和知道自己令媽媽失望,但他依然選擇在家長未發現這個錯失之前,主動向家長認錯,因為他在隱瞞和誠實之間作出了選擇。當家長的目光轉向建立孩子的品格,就會有不一樣的回應,例如家長可以攬著已受驚的孩子,這樣回應:「媽媽知道水杯碎了是會感到不開心,但媽媽欣賞你的誠實和主動認錯,媽媽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們一起想想有甚麼方法可避免類似情況出現?假如下次你再次遇到同類事件,也要和媽媽分享啊。」

如果父母心裡真的希望孩子有能力作好的選擇,有時需要刻意讓孩子去體會優質選擇所帶來的滿足感,例如建立自己、幫助到別人等等,這些發自內心深處的平安和喜樂,遠勝於選擇說謊,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說謊或者能讓我們逃避一時的責任,但卻種下更多的內疚和不安。

時得放手讓孩子選擇

孩子的選擇總是簡單的,例如到餐廳吃晚飯時,選擇吃A餐還是B餐等……若在不涉及生命安危的前提下,家長請多包容放手,容許孩子體驗選擇前的思考過程,並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假若一家人獲邀請出席朋友的家庭聚會,孩子正在選擇帶甚麼玩具隨行,是很多配件的玩具車,還是巨型毛公仔?有時家長眼見這種情況,會過於心急,很快地憑著自身經驗就替他們拿主意,其實孩子需要從體驗中學習,事實上家長也不能永遠代孩子去作最後的選擇,家長的角色很多時是陪伴,並且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擴闊他們的眼界。

若家長的目是以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為先,在遇到上述事件時,家長可問問孩子為甚麼在眾多玩具中挑選出這兩件玩具,孩子的答案可能是「最喜歡它們」、「想給朋友看看」、「可以一齊玩」等等。除了分享感受之外,家長可加以引導,讓孩子講出帶某件玩具外出的好處和壞處,問問孩子覺得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照顧帶出去的玩具?是否願意由離開家裡開始,直到回到家裡都妥善地照顧它?最後不論孩子作出了怎樣的選擇,家長也得讓孩子體驗這次選擇所帶來的喜悅和責任。

以欣賞的態度接納孩子的不足

既然孩子在學習作出選擇,總會有選擇錯誤或未如理想的時候,例如孩子堅持把巨型毛公仔帶去朋友的家,結果毛公仔卻不似預期中那樣受歡迎,孩子還要抱著它去經歷乘車時候的不方便、因毛公仔太重而弄得全身酸痛,甚至鬧起情緒來,請父母不要在這個時候取笑或戲弄孩子,講出令孩子洩氣的說話,例如「一早叫你不要帶它」、「都和你說過別人的家也有毛公仔」,難道我們希望孩子成為害怕作選擇的人嗎?特別在困難的時候,父母更要陪伴著孩子一起分擔,多多欣賞和接納孩子,例如讚賞孩子有願意分享的心、學懂堅持、勇於承擔、了解自己的想法等等。父母的接納也會讓孩子學懂雪中送炭,安慰別人和建立同理心。透過不同的生活體驗,孩子就在家長的引導下慢慢成長,作個懂得平衡、有承擔能力兼且成熟的人。

資料庫

選擇助孩子建構自己的身份

「選擇困難」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當走進餐室,面對印製精美、字體密密麻麻的菜單時,我們一時三刻可能都不知道選甚麼才好,成年人尚且會遇上這種情況,何況孩子呢?有些孩子不善於作決定,父母問他們有何選擇,他們會說:「不知道」,又或者不時改變主意,一時選紅色裙子,一時又選綠色,甚至因為面對做決定伴隨而來的壓力而哭起來。有臨床心理學家就指出,遇上這些情況,家長不免會想替孩子出主意,但她指出孩子可以透過練習去慢慢建立這種生活技能,而每次作決定,都能幫助孩子建構自己的身份,因為孩子的決定讓他表達了甚麼對他來說重要、他是誰,以及他喜歡怎樣展現自己。她又鼓勵家長若遇上無法作決定的孩子,不要事事急於替他選擇,反而要為他簡化選項,如請他二選一,讓孩子慢慢掌握作決定的技巧。[1]


[1] Eileen Kennedy-Moore, “When Your Child Can’t Decide,” Psychology Today, last modified June 28, 2019,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growing-friendships/201906/when-your-child-can-t-decide.

寫給21歲的你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16/02/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還記得女兒21歲那年,我們特意在家中舉辦了一個小型的酒會,在餐桌上放了各式各樣的酒,讓女兒和她的「成年」朋友無憂無慮地暢飲一晚。

21歲在德州可以做些甚麼?除了可以在超市買酒或在酒吧點杯德州特飲Frozen Margarita外,還可以吸煙和買煙草製品等等。當然21歲也可以馬上換一張橫身的駕駛執照代替直身的(直身未成年駕駛執照的設計,方便執法和查核買煙酒者之年齡),不單汽車保費會比以前便宜(據說21歲的保費會比16歲平60%,比18歲平45%),同時也意味著駕駛者已成年和要為自己開車的表現負法律責任。記得女兒剛21歲時,每次她出車,我們都叮囑她「已為成人,必須留神」。21歲的人可以完成大學課程,以及可以入賭場、買武器、考槍牌和領養孩子(不論單身或已婚人士)等等。

21歲可以做的事情可以很多,當中有善有惡,有好有壞;有些事情甚至會對日後成長造成深遠影響。21歲的你有沒有甚麼慶祝的點子?有沒有想過做些特別有意義的事情?見些特別想見的人?說些特別想說的話?

假如生日收到一封21美元的利是,一般人都不會有太大驚喜,小小數目可以起了甚麼大作用?極其量夠買一個生日蛋糕!21美元可以賙濟在交通燈前向等候轉燈司機討錢的流浪漢或賣花籌奶粉錢的家庭。最近,剛好見到一位待業青年在紅燈時把一張20美元紙幣給了一位流浪漢(一般人多數只是給一兩個quarter〔25仙〕的零錢或一兩美元)。起初這位流浪漢沒有帶著任何期望循例在車邊走過,可能因為估計一位年青人不會有甚麼經濟能力或不懂同情人,還是飛快走往下一輛車把握未轉燈的短暫機會,誰知在車上的這位年青人忽然遞上紙幣,這位流浪漢的面容即時由苦變甜,笑容滿面連忙說了不知多少聲Thank You,我們都是第一次目睹一個流浪漢有如此燦爛的笑容。相信無論是流浪漢或這位待業青年,施者受者都畢生難忘此情此境,雙方都感受得到人間有希望。

21美元可以買五隻小雞回家飼養,待牠們成長後生雞蛋。我們認識一對年輕夫婦在後園養了五隻母雞,每天都享受有機新鮮雞蛋,還可以抗通脹(雞蛋價格已由一年前的1美元脹價到4美元一打)。另外有一個已有兩名孩子的家庭養了多隻母雞和公雞,他們最近告訴我們「喜訊」──就是其中一隻母雞生了幾隻小雞;他們一家都非常雀躍,就像自己家裡添了第三名寶寶一樣的興奮,兩個家庭都感受得到生命的寶貴。

21美元可以捐贈給那些幫助懷孕媽媽的機構(Women’s Pregnancy Center)[1],讓在掙扎中的媽媽們可以得到支援、鼓勵和實質幫助;同時也能挽救一個無辜的小生命。我們教會多年來也和有關機構合作奶瓶零錢捐款計劃,參加者可憑信心領取若干個空奶瓶回家,在一個月內用零錢填滿奶瓶。據統計,即使奶瓶內全部都是一仙,整個滿滿的奶瓶能籌得約25美元,施者受者都感受得到生命需要被珍惜。

21美元可以資助落後國家的小朋友過一個豐盛的聖誕節。去年幾位年青人夾份籌得約180美元送給柬埔寨的一位宣教士,為近百名小學生舉辦聖誕聚會,人人有得吃有得玩,還可以收到一份小禮物,施者受者都感受得到人間有情。

21美元可以報讀網上防禦性駕駛課程(Defensive Driving Course)來抵銷交通罸單的記錄和獲得汽車保險的折扣。不過,Defensive Driving Course不是永遠合用的,我們就認識一位朋友,他曾經多次因為醉酒駕駛而被票控,甚至最終被判入獄,出獄後仍需接受行為監管定時報到。話說回來,這類課程可以讓駕車者獲得安全駕駛的資訊、調整駕駛心態和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也保障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雙方都感受得到生命需要被保護。

21美元可以買幾盆肉質植物回家,把它大量分枝種植,不需幾個月就可以送給朋友(我們在生日時也曾收過一小盆可愛的肉質植物),亦見過有人把它們放在網上售賣,實踐小本生意。

21美元可以買些簡單材料煮一大煲糖水,可以和家人享用甜甜蜜蜜的時光。有朋友正考慮退休後賣自家糖水和甜點,既可賺取少少收入,更可打發時間。

21美元也可以慢慢增值,如《聖經》所說的比喻,人把錢藏起來、做買賣或存在銀行收息。21美元可以比喻你擁有的天賦才華,在你21歲的日子裡可以盡情發揮創意,想想怎麼用它,令小小數目變得更有意義。21歲給人「唔大唔細」的感覺,看似平平無奇的小小年紀;若然能好好計劃人生,可塑性也是相當高(因為年輕就是資本)。正如若好好善用21美元,對人對已都可以起了重大作用。無論是生命時光或區區幾個小錢,它最終的價值和意義都在乎你怎麼選擇運用它。

21歲可以成為人生的轉捩點,忘記過去的失敗、頹廢、任性、傷痛、怒恨……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若然無從起首,可以從如何花掉21美元利是錢的比喻開始,說不定這次消費可以啟發你怎樣活餘下的一生。

最近,我們和幾個青少年人談及一個話題──你有甚麼夢想?快要10歲的誠實地說沒有夢想,快要20歲的羞怯地笑著不回答,快要30歲的爽快地說要重回武台(打拳)和揸小型飛機(考牌)。這三個青少年人剛好代表了人生的三個階段,由沒有夢想,不知有甚麼夢想,到勇於實踐夢想。如果每一個階段都要用10年時間去突破,那麼人生要有多少個10年才可以找到自己要活的方向?我們當時特別鼓勵那快要10歲的少年人由現在起就去想想自己的夢想,嘗試project一下10年後的自己會是怎麼樣,屆時是不敢有夢想還是正在實踐夢想?

時光飛逝,但願每一個21歲的你都能珍惜當下,可以規劃自己人生和實踐夢想的日子。常言道:人生就是選擇(Life is a matter of choice),你今天的選擇正建構著你的未來。若不介意,可以與我們分享10年後的你。


[1] Women’s Pregnancy Center, accessed February 15, 2023, https://wpchouston.com/.

計劃趕不上變化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31/01/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仍記得當駐校社工時,總要籌辦一些「生涯規劃」的課程和活動。大概就是讓學生計劃人生,為未來做好準備。認識自己的性向、興趣及能力,探索合適的升學途徑或就業渠道,這也算是一段「知己知彼」的過程。「己」也許可以藉活動的啟發而發掘出來,但「彼」卻非個人能掌握,往往狡猾多變,突如其來。誰能料到,學習場所竟一下子由偌大的校園,轉到自己狹小的房間;三五成群的同儕學習,卻變成獨自一人的孤軍作戰;有些人心之嚮往的大學學府,卻變作烽煙之地,更一度重門深鎖,難以進出。社會環境的劇變,實在叫人始料不及。孩子還來不及預備考試、升學;初出道的還來不及預備面試、上班;工作穩定的來不及置業、結婚……。一瞬間,整家就要連根拔起,出走異地。

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還有意義嗎?

就如筆者,本來計劃在台灣工作多一些時間,但突如其來的變動,我們整家就要離開。感恩有上帝的預備,帶領我們到新的地方。回想當時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要撫慰離愁別緒,搬離居住了四年的地方,隨即又要面對新環境,適應各樣的轉變.....若不是上帝的恩典,實在難以跨過。

在英國,重遇一些在台灣認識的香港人,當中不乏深思熟慮、計劃周詳的人。其中一個家庭,兩年多前以投資移民到台灣,順利取得國民身份並買下房子,因著希望得到更穩固的保障和工作機會,去年移居英國並購置房子,預計六年後入籍,多一本護照多一個機會。誰料到,家中成員突然離世!再周詳的計劃,再仔細的部署,也趕不及人生難料的變卦。

想起主耶穌提到財主的比喻:有計劃的財主,因自己田裡的出產甚多,他就籌劃重建更大的倉庫,好作收藏。他更對自己說:「你這個人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供多年享用,只管安安逸逸吃喝快樂吧!」(路十二19《和修版》)最後:「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就要你的性命,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十二20-21《和修版》)隨後,主耶穌再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牠。你們比飛鳥是何等地貴重呢!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路十二22-24)馬太福音就這個論述有這樣的結語:「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

計劃周詳的就是期望更能掌握「明天」,好降低或減輕「憂慮」出現。可是,誰能掌管明天呢!明早能否起來,我們也沒有把握;一條頭髮要掉落地,你我也無法阻止。財主為豐收作好準備,說實話,並沒有可責之處,問題是他只顧自己的「安逸」「吃喝」「快樂」,而忽略了他者的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積穀防饑、生涯規劃……固然是好,但我們不應費盡心思去計劃明天,卻忽略了在今天好好地活著。

基督徒相對較有力量面對逆境,活得輕省及快樂,因我們能靠著主耶穌,常常喜樂,更知道主已經近了,就能夠一無掛慮,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我們所要的告訴神。深信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參腓立比書四章4至7節)

「人心籌算(計劃)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確立)他的腳步。(The heart of man plans his way, but the Lord establishes his steps.)」(箴十六9《和合本》、ESV

看闊一點、看遠一點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1/2023

人生總有許多不易解決的難題、不想面對的處境、以及不能逃避的現實,有時,學會看闊一點、看遠一點,才是避免令自己走進死胡同的最有效方法。特別是作為父母的,對子女總會寄予十分高的期望,而期望愈高、壓力愈大,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學會如何調校自己的態度和期望,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十分重要。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之下,最容易令親子關係緊張、產生磨擦的就是做功課和溫習的問題,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家長無法像補習老師般抽離,過份上心,以至容易牽動自己的情緒,按捺不住就會說出一些過了火位的話,因此,學會避免說一些會傷害關係的話十分重要。又例如在性教育方面,家長和老師往往既緊張卻又不懂得如何開口,卻容易忽略了性教育其實也是價值教育,誤將它看成只是與生理發展和性行為有關的教育,看闊一點,才更容易將它融入日常生活的不同話題,教的時候不會太過尷尬。

而在網絡的年代,要避免被別有用心的人牽著鼻子走,必須先學會主動而非被動地接收網絡上的資訊,更要橫向查證一些重要的訊息,並且刻意避開一些明知很有問題的「山怪」。當然,人生最不容易面對的問題是死亡,以及在生存與死亡之間的掙扎,如何死得安樂或者可以安樂地死去雖然在香港仍未成為熱門的話題,但教會群體應看得遠一點,才能更有效協助弟兄姊妹面對時代的挑戰。最後,堂會與機構之間本應是最佳的伙伴,但往往又未能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作為堂會和機構的領導,為了天國的事工,實在有需要不斷反思,如何共創雙贏。誠願在2023年開始,透過今期的《燭光》,能與大家一起看闊一點、看遠一點。

家長教孩子做功課時不可說的三句話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1/2023

相信家長對於教導讀小學的子女做功課一定感受良多,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長辛勞地督促子女完成各項學習目標,有時難免動了肝火,沒經過思量就說了一些過火的話,令子女做不好功課,又傷害了彼此的感情。本文嘗試分享「三句教子女做功課時不可說的話」,讓大家「口下留情」。

別以偏概全地說

「玩你就識,做功課次次都話唔識。」

有些孩子領悟力未必很強,但就活潑好動,家長看見他們不會答作業簿的題目,就會冷冷地說:「玩你就識,做功課次次都話唔識。」家長這種按印象而產生、帶有主觀性的說法通常都與事實不符,所以「次次都話唔識」這個說法,會令孩子心裡覺得很委屈的。更何況適當的玩樂是放鬆心情的方法,為甚麼要把它和做功課設成對立面呢?家長其實可以這樣說:「這條題目你未能掌握,我們再學一次吧。」

別拿孩子與他人比較

「你睇吓陳大文寫字幾靚!你學吓人哋啦!」

看見別家的孩子比較聰明優秀,家長有時或許會按捺不住對孩子這樣說:「你睇吓陳大文寫字幾靚!你學吓人哋啦!」相信家長們都聽過有人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將我們與別人比較,當時我們的內心一定不好受,就讓這些帶傷害性的比較,停止於我們的口。若要為孩子找一個勤奮的目標,我們可以幫助孩子以超越自己為目標,這能讓孩子看見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也沒關係,當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建立起來時,將來一定愈做愈好。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以前寫的字好像打風般凌亂,你看看,現在整齊了很多進步了許多呢

別埋怨學校

「你間學校又評估又默書又功課,係咪想做死人?」

面對孩子堆積如山的功課、默書、測試或評估,家長難免會感到挫敗,一不小心便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學校道:「你間學校又評估又默書又功課,係咪想做死人?」其實,父母對學校的評價將會直接影響孩子對學校的看法,請家長切勿在孩子面前埋怨學校,假若孩子認定學校不是好地方,受苦的只是孩子。我們可以這樣說:「下星期二要默書和評估,我們一起想想時間的安排。」另一方面,若家長對學校的安排有任何意見,宜直接向校方表達,方為上策。

家長需要調校心態和期望

教導孩子做功課,幫助他們在學業上有所長進,當然是重要的事,當我們宏觀地看孩子的成長,若因學習問題令孩子抗拒上學,甚至討厭自己,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家長不妨思考三個問題,以調校心態和期望:

  1. 孩子具備哪些性格上的特點和能力?

我們都需要明白每個人的能力有差別,家長平日留意到孩子有哪些性格上的特點?他好動還是好靜?他的強項又是甚麼?有甚麼能力?家長請告訴孩子這些觀察,重點是幫助孩子加深對自我的了解、欣賞和喜歡自己,也努力提升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請家長多肯定、多稱讚孩子,也盡量把負面的批評轉為建議。例如「你成日慢吞吞」這句話,家長可以改為說「你唔鍾意趕時間,所以我哋用45分鐘預備出門口返學,你覺得夠嗎?」;「講極你都唔明」就可以改為說「我們試試其他學習方法」;「你成日坐唔定點做功課啊?」就可以改為說「我們嘗試由專心五分鐘開始……」

  1. 家長在子女求學的路上,怎樣設定自己的角色?

​​面對子女漫長的求學道路,家長會用甚麼身份角色來看著孩子成長?有時家長會把自己設定為24小時的補習老師,最關心的是孩子在學業上的競爭力,親子間的日常對答可能總是「你做晒功課未?」、「默書幾多分?」、「評估成績排第幾名?」、「今日你要做多啲練習」。有時我們會把自己設定為學生,覺得讀小學的是本人而非子女,恨不得自己拿筆代答孩子的功課、用擦膠把不合心意的字擦掉、把正確答案明示給孩子、把忘了帶的課本和功課送到學校,這些也是常見的事。

家長在教導孩子做功課時,以上角色可能在不同時間呈現,不過家長最重要而又不可被取代的角色,是陪伴孩子成長。家長需要教導孩子享受生命的美好,也要承擔相對的責任,將來能夠成為獨立且有責任感的人。我們不能時刻監控或代替孩子去生活,因此請不要剝削孩子親自學習和體驗生活的機會。

  1. 你期望和孩子有怎樣的親子關係?

當家長們多番努力嘗試和調節後,真的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似乎不似預期,甚至低於水平,我們能否坦然接納孩子不適合這種學習模式、甚或學習壓力大於孩子所能承受?當家長發現學業問題已持續地為親子間帶來壓力,大家應該坐下來好好地商量,審視一下不同的方案,例如約見學校的老師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尋求專家的輔導、為孩子另覓更合適的學校等等。

當家長因孩子的學業問題而勞氣,莫因一時動怒而口不擇言,傷害了親子感情。家長請切記其實再難做的功課,也會有做完的時候,再重要的考試,轉眼就會過去;惟有親子關係是長存的,即使任何一方的生命完結,那份親情也會延續在人的心裡,永遠值得珍惜。

資料庫

將學習時間分成小段有助孩子學習

在2022年9月,香港一間大學公佈了一項調查結果,指2021/2022學年香港學童的快樂指數是6.77分(10分為滿分),數字較上一個年度的6.85分為低。研究團隊相信快樂指數微跌可能與疫情下的學業壓力有關,認為有些學生在網課期間未能跟上進度,在恢復面授課後學業壓力大增,呼籲學校切勿催谷學生追趕學業進度。[1] 課業壓力大,有沒有甚麼好的方法可以令孩子學習時沒那麼辛苦?有註冊職業治療師指,小孩子的專注力時間計算方式為年齡乘三,即六歲學童只能持續約18分鐘的專注,10歲學童只能持續專注約30分鐘,其後便開始心散。[2] 家長可以嘗試將子女的學習時間分成小段,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五分鐘小休,既可令孩子稍為放鬆,又有助提升學習效率,實為妙策。


[1] 〈疫情|嶺大調查:學童快樂指數微跌 料涉疫下學習壓力增〉,《am730》,2022年9月27日,網站:https://www.am730.com.hk/本地/疫情-嶺大調查-學童快樂指數微跌-料涉疫下學習壓力增/340344(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8日)。

[2] 黃慧雯:〈花長時間做功課溫習降低學習效率 專家建議4個方法增強專注力〉,《香港01》,2021年11月1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親子/529280/開學復課-長時間做功課降低學習效率-專家建議4招增強專注力(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