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一場遊戲的戀愛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9/09/2010
專欄:每週評論

大家有沒有打機的習慣呢?記得讀書時一有時間就會打遊戲機,什麼RPG、格鬥、射擊、戰機、戰棋等等都曾經玩個不亦樂乎。在眾多遊戲類型之中,有一種名叫育成遊戲,玩家要透過選擇不同的指令,影響遊戲中情節的發展,最後得出不同的結局。當中歷久不衰的必然是戀愛育成遊戲,玩家要追求遊戲中的女主角,與她約會、送禮物給她,博取她的好感,若果她願意做你女朋友、甚至嫁給你,就代表你贏了。戀愛育成遊戲在男生之中十分流行,遊戲中的女主角亦成功俘擄了不少男孩子的心。

上星期報章報道了一則有關戀愛育成遊戲的新聞,日本有生產商推出了一個新的戀愛育成遊戲,遊戲中加插了在暑假期間與女主角到溫泉鄉渡假的二日一夜情節,玩家可以開著遊戲機,與他們的「女朋友」踏上浪漫之旅。當地的觀光協會以此作為宣傳當地旅遊業的方法,在特定景點放設二維條碼,玩家只要用某一牌子手機的鏡頭對著條碼,玩家就可以與手機螢幕中出現的遊戲女主角影像合照。有旅行社推出了旅遊套票,包括巴士上的「情侶座」、遊戲中指定酒店的雙人房,收費當然也是2人份。這些宣傳和市場策略將虛擬的世界現實化,讓玩家沈醉於虛擬世界中與他的「女朋友」相處。這個遊戲在日本大受歡迎,報道指有2000人為這個遊戲而到當地旅遊,大大振興了當地的旅遊業。

不知大家對這類遊戲的玩家有什麼看法?不擅與異性溝通的男生?宅男,甚至是毒男?現實生活中與異性交往的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追求遊戲中的女主角比在現實世界找女朋友容易得多,至少有攻略可以參考,失敗了又可以重新來過。當然,這只是一個遊戲,大部份人都能分辨出現實和虛擬世界的分別。但若過份投放感情於一個虛擬角色又會如何呢?2008年日本有三千人參加網絡聯署,要求政府立法容許與動漫人物結婚;2009年日本一位男生在關島迎娶了他在遊戲中的女朋友,與他的虛擬太太一同渡蜜月,終日形影不離。

以上所講的都是發生在日本的事,好像與我們的關係不太,但是日本的流行文化對我們,尤其是年青的一代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其實香港也有不少人玩這個遊戲,不知有沒有香港的痴心FANS專程到日本與他們「女朋友」展開這個浪漫旅程。或許還未有香港人公開提出與虛擬人物結婚的要求,但一定有人將它們當作自己的伴侶般看待。

以上那段日本新聞令我聯想起幾年前有一位青少年因為網絡遊戲中的武器被盜而自殺身亡。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參與的卻是一個個真實的人。我相信「如何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作一個真實的人」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學習的課題。

相關文章

甘心淪為騙徒的大學生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10/2024

所謂戲如人生,電影《我談的那場戀愛》中,張天賦所飾演的李偉祖因為失業而成為網騙集團的詐騙新手,詐騙過程有著「人設」,如演戲般有佈局、角色設定與道具,讓李成為一位法國工程師,與中年婦科醫生余笑琴(吳君如飾)漸漸談起戀愛來……

而現實中,本地亦有詐騙集團,當中有高中生,甚至本地知名大學畢業生,在被招聘後,被告知真正業務是詐騙工作,而參與者得知在行騙成功後可獲分四成佣金,所以甘心加入成為騙徒犯案。騙款於一年間便高達3.6億元,想像一下,當中的四成對一些人來說的確很有吸引力。而集團主腦還會分小隊行騙,使用人工智能(AI)的深偽技術(Deepfake),塑造虛假的外貌及聲線成為俊男美女的投資專家,以網上情緣的手法誘騙「投資者」投放大量資金賺錢。集團的辦公室更有業績展示板寫上不同的小隊所得的騙款,以比拼業績及激勵團隊,可謂十分「專業」。

在警方、政府多年來的大力宣傳下,有誰(尤其是常常上網的年輕人)不知道以網上情緣方式進行詐騙是犯法的?原來讀書至高中、大學,人也不一定有能力抵抗金錢的誘惑,金錢的確能蒙蔽人的良心,對於內心寂寞的人、容易被騙的老人家,仍然能出手進行詐騙。又或許他們以為在網上進行詐騙,或以虛擬加密貨幣平台交易比較難查證,所以敢於以身試法。聖經說:「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心靈空虛、渴望被關心的人,固然要小心可能遇上網絡詐騙;但想賺快錢,深被世界的價值觀所影響的人們,也要小心,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卻是非對錯,因而失足跌倒,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如果人生真的如戲,但願如上文提及的電影,當中的詐騙初哥最後對被騙的醫生感到內疚,而被騙的醫生自己亦有所反思,了解到甚麼才是真正的感情,兩者都有所覺悟;筆者亦希望在現實世界中,被捕的犯人與及仍在享受罪中之樂的人們,早日回頭是岸。


參考資料:

蔡正邦、梁曉晴。〈拆解$3.6億詐騙集團招數 中英教材訓練騙徒 Deepfake男變女情騙〉。《香港01》。2024年10月14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1066173/%E6%8B%86%E8%A7%A3-3-6%E5%84%84%E8%A9%90%E9%A8%99%E9%9B%86%E5%9C%98%E6%8B%9B%E6%95%B8-%E4%B8%AD%E8%8B%B1%E6%95%99%E6%9D%90%E8%A8%93%E7%B7%B4%E9%A8%99%E5%BE%92-deepfake%E7%94%B7%E8%AE%8A%E5%A5%B3%E6%83%85%E9%A8%99

性教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前線性教育工作者經驗分享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6/09/2024

明光社在2024年7月26日舉辦的網上講座主題為「性教育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前線性教育工作者經驗分享」,當晚由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鄭安然先生(安然)、筆者、本社的項目主任(性教育)熊嘉敏女士(Carmen)、項目主任(流行文化)呂英華先生(Joseph擔任分享嘉賓,一同分享,推廣性教育的經驗和感受。

Joseph回想自己在加入明光社前,已對性教育有所抱負,曾在網上討論區與網友就「婚前性行為」這個主題進行辯論,甚至想過以「課金」方式邀請出租女友返教會,最後當然是沒有實行。在成為項目主任後,除了可以實踐抱負之外,也可藉此進深認識不同性倫理課題。

明光社

其實,本社同工們每年在學校都會主講幾百場的講座,Carmen相信當中總有學生會受惠的,雖然過程不一定很順利。她記得有一次在中學講解何謂性騷擾,有學生將他被同學性騷擾的真實經歷寫在紙上,而相關的同學也承認有作出過某些不當的行為,原來他們都不知道有關行為已是性騷擾行為。而同工們到學校進行性教育工作,正正就是要告訴學生「應該作」和「不應該作」的行為。

本社的性教育不只在一般主流學校進行,同工們也有機會到訪一些特殊學校。筆者認為,每次到訪特殊學校,對自己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所盲人學校進行講座。因講座在晚上進行,課室的燈光是為講員,即筆者而開的,因沒有燈就甚麼也看不見,連投影機也是為筆者開的,同學都看不見其上的內容,而筆者則習慣了在主講時使用簡報。同學雖然看不到東西,但無阻他們在課室裡活動和溝通;而筆者雖然有視力,但在那刻反而成為了限制,需要有光線和儀器才能運作,那刻有障礙的反而是我。

安然表示香港性文化學會除了在學校進行性教育工作,也在網上推出網上性教育Podcast——「Sex But True騎呢性趣聞」,希望令網絡上的風氣有所改變,讓其上也有一些比較保守的想法。Podcast每集30至45分鐘,他們會選取一些熱門的社會話題作討論,除了類似「食花生」的閒聊之外,也會有一些較嚴肅的倫理思考,並分析網民留言背後反映的價值觀,藉此訓練聽眾的獨立思考能力。安然表示雖然Podcast的目標聽眾是大學生和已出來社會工作的成年人,但也有中學生表示有收聽他們的節目,他很感恩網上Podcast能回應到青少年對性的好奇心。

誠邀大家點按以下連結,收看足本講座。

收看講座

網之「癮」誘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0/07/2024

網絡成癮是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們陷入的處境,但其實可能很多家長自己本身都有網癮而不自知,因為網癮不單只是網絡遊戲成癮,還包括社交平台相關的網絡社交成癮、網絡色情成癮及網絡資訊成癮等。眼見很多成人坐車時看手機,回家又滑手機、看資訊、上社交平台分享及傾談等,一有空就手機不離手,每週上網時間輕易超過40小時。如果網絡使用者在網絡上花費比原本計劃更多的時間;不停想繼續使用,想停也停不下來;沒接觸網絡就心癢難耐,煩躁不堪的話,就很可能已有網絡成癮。

網絡社交成癮

先說網絡社交成癮,這是指社交平台用戶過份投入去關注自己分享文章的點讚回應、追隨者(followers)的反饋,如得到很好的回應就會發更多帖文,如沒有得到良好的回應,就會刪去帖文,甚至影響情緒。過份沉迷使用社交平台,會產生一些負面情況,如焦慮、憂鬱、孤獨及專注力失調。而且用戶的關注點會因為過於聚焦在網上平台及當中社群的看法,而忽略了真實生活的人際關係,以及其他來源較為客觀的資訊及意見。

早前就有報道指,美國醫療總監Vivek Murthy醫生表示,社交媒體是導致青少年精神健康出現危機的因素,所以他呼籲國會要在社交媒體的平台上加上如印在煙盒上的警告字眼,清楚列明社交媒體可能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構成重大危害。[1] 另外,亦有美國的青少年自己感到網癮過大而改用不能滑動屏幕的翻蓋手機,想減少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他們其中一位想重返真實的社交生活,對身邊發生的事情保持專注;而另一位則想減少於社交媒體上與人比較,以免影響到自我形象,亦可為自己減壓。[2]

網絡色情與性上癮

有關色情資訊,網絡幾乎是個無窮盡的色情資訊資源庫,只要想看就隨時隨地可以看,這造成了許多人起初因為好奇、刺激而接觸色情資訊,但後來他們腦中的獎勵機制受影響,情況與吸毒、酗酒相似,成癮訊號產生,觀看者的腦中產生了「興奮的物質」多巴胺。

正常來說,大腦對性會有渴求,在達到高潮時這種渴求就會得到滿足,短期內人不會再有強烈渴望。但每當看到新的色情視頻,不同的外在刺激,就會繼續喚醒人的渴望。一次一次地看下去,一次一次地獲得性高潮。情況就如狗隻受訓練,每當訓練員搖動鈴子之後向狗隻提供食物,受訓狗隻久而久之就會把鈴子和食物連上關係,一聽到鈴聲就以為有食物及流口水,這便是條件反射(conditional response)。收看色情視頻者亦然,看到相關資訊,也會隨之對性產生渴望。

網絡色情引發的刺激,令觀看者產生強烈的渴望,愈看會愈需要更大的刺激,因為頻密地觀看色情資訊,大量多巴胺過度刺激大腦,會讓腦部產生耐受性,需要更大量的多巴胺才能帶來與之前相同的快感。要獲得滿足,影片的量或質就要「提升」,即是要長時間收看或者要更「重口味」的色情片,才能帶來刺激。觀看者看完影片,可能會想將所看的付諸實行,不能自控或想持續地進行與性有關的行為。

在香港,東華三院心瑜軒有為成癮者提供輔導及治療服務,參考中心的統計數字,近年性上癮求助者有年輕化趨勢。患上性上癮的人,其日常生活會被與性有關的事物佔據,他們會不惜一切地維持或獲取機會,以進行與性有關的行為,並且無法自我控制。心瑜軒時任主任周鈺山指出,性上癮個案增加與網絡色情成癮有關。2019至2021年期間,該中心更出現一名求助者,年齡只有11歲。[3] 按一位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及經濟能力,讓他接觸到那麼多性資訊的渠道,很有可能是網絡吧。

網絡遊戲成癮

而網絡遊戲成癮方面,因著疫情,許多學生於家中長期使用電腦上課,易以上網打機作為娛樂之一,而許多網絡遊戲的設計都容易讓人上癮,《燭光》曾經刊載過一篇名為〈網上賭博、課金與成癮〉的文章,曾講解過當中的原理。於2022年有教育團體訪問了2,700多位中、小學生後,發現超過一成(12.6%)有網絡遊戲成癮的傾向,而研究更指出有過半受訪學生有抑鬱、焦慮和受壓,超過四分一(27%)的受訪學生自覺睡眠不足。[4]

另外亦有研究指有超過三成半(36.2%)受訪學童每天花三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在網絡遊戲上,導致他們缺乏時間專注於學業、運動或培養其他興趣。研究亦指出在網絡遊戲成癮的學童中,有高達七成受訪學童有抑鬱情緒,有近三成(29.8%)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面對困難時更容易選擇逃避問題。[5]

戒癮與治療

面對上述多種與網絡有關的「癮」,如果身邊有人不幸成為成癮者,家人或朋友,可以陪同他們,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協助,透過「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現況,釐清一些謬誤,他們可能會誤以為沉溺行為帶給他們很多好處、自己不會被沉溺行為捆綁、仍有能力控制沉溺問題,並否認及逃避沉溺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及負面後果等。而治療師會為成癮者分析繼續或停止沉溺行為的好、壞處,從而增強他們戒癮動力,並幫助他們以一些較健康的方法去替代沉溺行為。而「復發預防」的方法,則可以幫助戒癮者增加信心,維持改變的決心,敢於面對「癮」誘,以免再次掉入沉溺的漩渦當中,減少全面復發的機會。[6]

網絡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青少年需要繼續使用它來與人溝通、學習,但又要保持不過度使用,不以它作為麻醉自己的工具,不借助它來逃避心煩的事情,以免成癮,要適可而止的使用網絡,實在需要在實體世界中能建立良好的溝通習慣,與家人有好的溝通,並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努力保持平衡才可以做到。


[1] “US surgeon general calls for tobacco-style warnings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ssociated Pres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last modified June 17, 2024, https://www.scmp.com/news/world/united-states-canada/article/3266966/us-surgeon-general-calls-warning-labels-social-media-teens-mental-health.

[2] 〈翻蓋手機再次興起 青少年冀戒除網癮〉,東網,2024年4月7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40407/bkn-20240407080231713-0407_0099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4日)。

[3] 謝茜嘉:〈心瑜軒性上癮求助者年輕化 去年平均28.9歲 較5年前急降8歲〉,《香港01》,2022年1月1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研數所/721449/心瑜軒性上癮求助者年輕化-去年平均28-9歲-較5年前急降8歲(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4日)。

[4] 翁曼琛:〈研究揭12.6%學生網絡遊戲成癮 有人連續打機60小時 逾半感抑鬱〉,《香港01》,2023年7月1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中小學校園/917728/研究揭12-6-學生網絡遊戲成癮-有人連續打機60小時-逾半感抑鬱(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5日)。

[5] fionau@esdlif.com (Fion):〈網絡成癮影響|中一女生為逃避家庭壓力沉迷網路 情緒變差易發脾氣|家福會調查揭逾一成香港學童有網絡成癮問題〉,Yahoo 新聞,2024年2月14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網絡成癮影響-中-女生為逃避家庭壓力沉迷網路-情緒變差易發脾氣-家福會調查揭逾-073221889.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7月15日)。

[6] 鄭健榮:〈沉溺行為的心理治療(一):復發預防〉、〈沉溺行為的心理治療(二):認知治療〉,載鄭健榮等編:《上癮:沉溺行為與治療(增修版)》(香港:麥餅文化,2014)。

情性教育中不可少的要素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1/01/2024

筆者早前到一間中學進行性教育講座,學生在提問時間踴躍地提出不少問題,當中包括一些避孕知識和香港合法性交年齡的法律問題。這些問題是最容易回答的,因為它們屬於知識型的問題,有其標準答案;同時這些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因為不能只回答標準答案。

當學生及其男/女朋友已過了16歲的合法性交年齡,在法律層面上,二人在自願情況下進行性行為並沒有干犯任何法例,按生理衛生層面,正確使用避孕工具能減少懷孕及感染性病的風險,那是否代表學生就可進行性行為呢?當然,學生是有自由去作的,但這對他們是否最合適的選擇呢?

學習性知識重要,建立健康的性價值觀更加重要。因此,在回答完他們的提問後,筆者就開始和他們討論除了自願、法例及生理健康之外,青少年性行為還有甚麼需要考慮的因素呢?再宏觀一點,性的本質又是甚麼呢?愛和性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這些才是性教育的真正重點。

明光社相信性教育就是價值教育,不只是傳遞性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是建立正確及負責任的性態度。為著學生的好處,在這過度高舉自由的世界中,教導性教育時更需要給予學生正確而清晰的方向,以回應現今社會文化的挑戰。

筆者與學生分享完後,在旁的老師為分享內容作總結,他也鼓勵學生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多作思考,為自己的人生作明智的抉擇。

明光社的情性教育重視生命的尊貴、愛的承諾及性的委身,並肯定「婚姻」與「家庭」在社會中的功能。如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學校性教育工作,歡迎各位與本社聯絡。

在「沉浸式」體驗中浮沉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7/03/2023

近期,有關「沉浸式」的遊戲、活動、服務,無論是網上形式或親身體驗,都在逐漸興起。根據牛津英語網上詞典的解說,immersive(沉浸式)是一個形容詞,指「(沉浸式的遊戲、表演、藝術作品等)圍繞著玩家或觀眾,使他們感覺完全融入體驗,通常會使用三維電腦圖像」,[1] 而按Google翻譯所講,immersive就是「身臨其境」。

我們可以理解,如果是在網上經歷沉浸式體驗,使用者可以戴上3D眼罩,觀看數碼技術所製作出來的環境,有全虛擬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亦可以是在現實的空間增加虛擬物件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或將現實與虛擬世界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新環境,而這兩個世界的物件是能共存並同時進行互動的「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不同的模式,都讓使用者完全沉浸其中,投入遊戲或故事,產生共鳴。由於減少了干擾,容易使人完全集中注意力在所看見的事物或經歷中。

而在現實中,亦可以製作沉浸式的環境,如日本東京豐洲新型態美術館teamLab Planets TOKYO,參觀者可以隨著360度的裝置和投影,使人沉浸於超現實的世界中,參觀者的身體反應,亦在同時間回應當時所見之景象,如置身花叢或河流之中。香港早前也有「尋找足印.莫內」沉浸體驗展,將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的畫作投影於360度的空間,讓參觀者仿似走進了他的畫作之中。[2]

教學上的沉浸式活動

由於「沉浸式」活動可以使人們更為投入,並且體驗和理解到活動要表達的內容,吸引參與者的注意力,通過多感官的體驗來提高人們對事物的理解。為此,它可以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工具。

當學生沉浸在環境當中,少了其他的干擾,他們會更集中、更有興趣和更投入地學習,而如果設計的美術效果理想,也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而當他們專注地學習,就可以更容易記住所學習及所經歷過的內容,留有更深印象,加深記憶。而且使用沉浸式的學習,更可能透過科技帶領學生經歷以往的歷史,比起單憑想像,更為實在和準確。就如香港的古蹟及藝術館「大館」,就使用AR科技讓人回到過去,重看昔日監獄的內部結構和了解獄中生活。[3] 另外,在沉浸式體驗的幫助下,參與者看到一些已經立體化和實在化的處境,就更容易理解和同情他人的境況,加強參與者的同理心。[4]

然而在教學當中,沉浸式的活動亦有其缺點。除了製作的成本高和時間長以外,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他們可能需要與人交談和合作,透過溝通學習互相協調和適應多變的處境,而早已設計好的沉浸式環境,對他們來說,可能不是最佳的學習場景。另外,亦有不少的學習是需要親身去實踐,真正「落手落腳」去體驗和建立使用真實工具的經驗。在虛擬的世界中,未必能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給這類科目。

關注「沉浸式」科技的使用

既然「沉浸式」方法能讓使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恍如親身體驗,如果將它應用在產品營銷上,與消費者建立了個人更緊密的關係,就更能針對消費者的喜好建立更立體的品牌形象,以及作出銷售策略上的調整。[5] 此外,「沉浸式」方法如被使用在色情網絡遊戲與互動體驗當中,可以想像到其影響力著實不少,甚至可能會令用家上癮。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是中性的,科技發展者大多想用它來便利用家、幫助用家,但亦有機會被立心不良的人用於不當之處上。我們應當細心留意科技的發展,並小心應用。

資料庫

沉浸式體驗的潛藏風險

多年前的一套荷里活電影,講述男主角頸背的插口一旦與電腦系統接駁,便能在虛擬世界習武、學打功夫及克服對高度的恐懼,這些情節在未來似乎都有可能實現。除了電玩、教學、培訓及展覽外,沉浸式體驗還能在醫療方面提供輔助,[6] 甚至對克服恐懼帶來正面成效。[7] 科技發展迅速,但人們是否已預備好迎接虛實並存的世界?有大型數碼代理公司的前創作主管就分享到當中的潛在風險:當人們在虛擬世界分享有關自己行為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一旦被竊取,會令他們的虛擬身份遭盜用,甚至在現實世界蒙受金錢損失。她提出當科技發展令人們的虛擬化身與現實世界的身份結連在一起時,例如容許人支付一些款項,更會令別有用心者帶來更多作惡的「機會」。如果VR和AR更多的應用在工作場所,例如僱員接受沉浸式培訓,或僱主透過有關技術監察下屬的工作表現,虛擬與現實的界線就會更模糊。她指出如長時間使用VR、AR等延伸實境技術,或會對人的精神健康帶來損害,雖然有關方面的研究不多,但眼前的網絡沉溺問題,以至社交媒體對年輕人的負面影響,都足以提醒人們有關風險的存在。[8]


[1] “Immersive,”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accessed March 6, 2023,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immersive?q=immersive.

[2] 溫藹紅:〈莫內西九文化區展覽10月登場!展出約200幅畫作 置身浪漫光影花園〉,《香港01》,2022年9月1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食玩買/815450/莫內西九展覽門票詳情-開放時間-360度光影設計-展出約200幅畫作?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3 U Magazine:〈大館「數碼熒房」穿越歷史時空 沉浸式動畫重現域多利鐵窗生涯〉,U港生活,2023年2月20日,網站: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0006059/(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4 蔡卓慧:〈逾八成參加賽馬會「見.同理」計劃城大學生同理心有所提升〉,香港城市大學,2020年2月11日,網站:https://www.cityu.edu.hk/zh-hk/media/news/2020/02/11/over-80-cityu-participants-enhance-empathy-through-immersive-visualisation-youth-project(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5 〈沉浸式體驗營銷策略:讓企業品牌形象更立體〉,Compass Offices,2021年11月18日,網站:https://www.compassoffices.com/zh-hant/about-us/blogs/immersive-brand-experience/(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6] 黃祖莉:〈身心「沉浸」虛擬實境 幫助兒童輕鬆就醫〉,信健康,2022年8月4日,網站: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3207714&subjectline=身心「沉浸」虛擬實境+幫助兒童輕鬆就醫(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6日)。

[7] Jessica Miley, “New VR Therapy Helps Fight Arachnophobia,”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last modified March 4, 2019,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innovation/new-vr-therapy-helps-fight-arachnophobia.

[8] Bernard Marr, “The Important Risks and Dangers of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Forbes, July 17, 2019, https://www.forbes.com/sites/bernardmarr/2019/07/17/the-important-risks-and-dangers-of-virtual-and-augmented-reality/?sh=3d1176b53d50.

性教育就是價值教育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7/01/2023

性教育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除了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相關的生活技巧外,培養良好的價值觀也是重要一環。知識和技巧有相對客觀的標準,但價值觀卻因人而異,因此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對性教育的定位可以有很大的出入。

有些機構會從社會衛生、性自主或人權角度來制訂性教育的內容,明光社的性教育則嘗試從倫理價值出發,除了關注個人權利之外,亦強調個人在群體中的位置、權利與責任,提倡對學生有益的正確價值觀。

明光社性教育的特色是重視生命的尊貴、愛的承諾及性的委身,並肯定「婚姻」與「家庭」在社會中的功能,以回應現今社會文化的挑戰。我們認為性教育就是價值教育,我們會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資訊,過程中不用隱藏自己的價值觀,反以自身的經驗來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思考,為自己的福祉作出明智的抉擇,並建立一套正確的性價值觀。

以下是本社性教育背後對生命、性別及倫理關係的信念。   

  1. 尊重生命

每個人的生命,不論其性別、年齡、國籍、社會階層、職業、性傾向如何,甚至是未出世的胎兒,都有與生俱來的尊嚴與價值。因此,我們在作任何抉擇時,都必須尊重自己與他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

  1. 性是人的基本特質

性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基本特質,應以平常心來面對。性並不會令人羞恥,人應該持開放的態度來談論。性亦是個人的私隱,應加以保護。性別是組成個人身份的核心部份,我們認為男女兩性的差異取決於生理因素,並反對現今跨性別運動提倡以主觀心理性別取代客觀生理性別,模糊社會性別制度的做法。

  1. 戀愛是為婚姻作準備

愛與被愛是人的基本需要,因此戀愛教育是性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戀愛是邁向婚姻的過程,二人在相處時彼此認識,學習尊重、付出、接納與承諾,並積極考慮對方會否成為自己將來的配偶。雖然戀愛的目標是指向婚姻,但不是每段關係都能步入婚姻。不過,透過反思關係終結的原因,可以讓雙方在未能開花結果的關係中有所學習,幫助自己日後能更成熟地發展另一場戀愛,並向婚姻邁進一步。

  1. 性是男女間最親密的身體語言

性是個人的強烈欲望,但卻不是個人賴以生存的基本需要。性與愛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是男女間最親密的身體語言,接觸的不只是對方的身體,更是對方的生命,二人深刻地接納彼此、排他地擁有彼此、長久忠誠地委身。因此,性行為不只是為性器官帶來刺激,更是雙方心靈的緊密契合,形成親密感。

  1. 婚姻內的性行為帶來最大的幸福及保障

性行為是二人最坦誠的身體接觸,赤裸地邀請他人進入自己的生命。美好的性能為人帶來幸福,錯誤的性卻會帶來嚴重的傷害。性行為亦會帶來懷孕及感染性病的可能,因此是否進行性行為是一個嚴肅的決定,需在一個令二人感到安全及得到充份保障的情況下進行。我們認為婚姻的忠誠與承諾能為性行為帶來最穩固的保障,夫婦藉性行為亦能加深二人之間的親密感。當夫婦彼此忠誠,婚姻內的性行為便是預防性病最有效的方法。

  1. 一生一世的婚姻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益處

婚姻關係中的「親密的愛」、「性的忠誠」和「終身結合」的規範,促成男和女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建立家庭,提供一個長期互相支援的親密關係,而家庭則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我們相信現行一男一女的婚姻是最能夠保障兒童福祉的社會制度,讓有孕育後代潛能的男女締結盟誓,促進其關係的穩定性,從而維護每個幼兒獲得與親生父母連繫的基本人權。我們認為家庭既然是天然和基本的社會單元,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以保障男女婚姻制度的獨特性。

我們按著以上的信念,設計本社的性教育內容,希望學生能成為一個接納自己及尊重他人的人,學習建立及維繫穩定的情感關係,謹慎作出抉擇,憧憬將來的婚姻和家庭。

本社能為各中小學主領性教育講座及工作坊,如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詳情,請點擊以下連結,或致電2768 4204與本社職員聯絡。

講座及工作坊詳情

資料庫

中學性教育仍然不足

中學性教育不足似乎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平等機會委員會在2022年11月發佈《本港中學實施全面性教育研究報告》,該會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收到約二百間本地中學交回的問卷,他們在4月又隨機選出一些中學,邀請其校長及老師參與五場焦點小組討論。13.8%的受訪中學表示在2018/19學年完全沒有在課堂中向學生教授性教育知識,49.7%的受訪中學代表認為現時中學的性教育不足夠或非常不足夠,82.3%的受訪中學表示沒有時間教授性教育,原因是中學課程太緊湊。[1] 在焦點小組討論中,有負責推行性教育的中學老師就提出,性教育現在一路發展,不只是生理方面,其實已經是價值教育,大家其實都是在培養學生,在甚麼情況下都要有一個尊重他人的價值觀。[2]


[1] 〈本港中學實施全面性教育研究報告〉,平等機會委員會,網站:https://www.eoc.org.hk/zh-hk/policy-advocacy-and-research/research-reports/2022-3(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月9日)。

[2] 平等機會委員會:《本港中學實施全面性教育研究報告》(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2022),頁16,網站:https://www.eoc.org.hk/Upload/files/research-report/SexEd%20Nov%202022/SexEduReport_Full%20report_C_20221121_FINAL.PDF(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月9日)。

 

元宇宙的吸引力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9/06/2022

編輯﹕謝芳

「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使你們可以察驗出甚麼是 神的旨意,就是察驗出甚麼是美好的、蒙他悅納的和完全的事。」
《聖經新譯本》〈羅馬書12﹕2〉

簡單來說,「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在線的三維虛擬環境,有著去中心化的特質,不少人用作日常社交連結及遊戲的空間。這陣子連繫著元宇宙,還有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及不少藝術項目,極具吸引力,不少投資者投入資金發展業務項目,亦吸引不少年青人投入體驗。為了解更多元宇宙對青少年的影響,筆者訪問了對具有豐富軟件設計及數位行銷經驗,並向不少教會、神學院及機構提供培訓,現於馬鞍峰香港教會牧養青年,並任Jesus Online科技總監的鄧諾文先生(Anson)。

元宇宙的特性

談到元宇宙,筆者以為就是戴著VR(虛擬實境)眼鏡,配有外置控制器,可自由地以新身份進入虛擬環境。但Anson指出,元宇宙仍然在演化,它不局限於VR、AR(擴增實境)、MR(混合實境),因為在技術上仍在發展,日後可能根本不需要VR眼鏡就可以進入虛擬的世界。其次,它能使你具有 Immersive(沉浸式),即整個人置身在虛擬世界的體驗,愈來愈分不到現實與虛擬。第三,就是「身份」這個問題,業界在研究元宇宙,可讓我們具備同一個身份進入虛擬世界的不同遊戲及不同的世界。當我們建立起Digital Citizenship(數碼居民身份)就可以在這大「宇宙」中,以同一身份跳入不同的世界。我們會有Identity(身份)外,也會有Ownership(擁有權)去擁有自己的資產。上文提到的NFT 就是在解決那個身份及擁有者關係的一個重要的技術。

我們若用同一身份自由進入元宇宙,跳入當中不同的世界,只要自己不透露和保護得好,這身份是具有匿名性,可隱藏真實的身份。但是,如要在當中擁有資產的話,BlockChain(區塊鏈)技術就非常重要,它可讓我們不用提供任何身份認證的情況下,透過Digital Wallet(數碼錢包),擁有個人加密的號碼,就可以擁有及控制在虛擬世界中的資產。Anson提到,這種既可隱藏身份,又能行使個人權利的感覺,正是人們在虛擬世界所渴求的形態。

元宇宙的發展

元宇宙只是年輕人的世界嗎?Anson認為,在早期的發展中,的確有許多「不怕死」的年輕人投入去開創這個元宇宙。隨著日子久了,這群年青人變得非常富有,有見及此,近期不少成年人亦開始接受,亦令一班資深投資者非常感興趣。元宇宙也漸漸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不少國家因此都想立法去監管。以他個人教學遇見的學生來作統計,使用這些相關技術的普及率約達5-10%。

為何元宇宙發展這麼快?Anson認為原因在於其不用審批的特性。他舉例指出,在美國,有幾千萬人因為信貸評級不合格而未能開戶口,而數碼錢包就正正是人人都可以擁有,打開了人們進入金融世界的門,令現存銀行的限制消失。他亦認為這是在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這情況在發展中國家,相信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流行於青少年中的形式

明光社

在Anson牧養的青少年群體中,約有10-20%的青少年正嘗試接觸這些產品,不算是非常普及,暫時只停留在試玩,或看看能否從投資賺到點錢的階段,如買NFT或加密貨幣等。他更指出,暫時年青人最多的還是在玩區塊鏈有關的遊戲,如The Sandbox或Decentraland。The Sandbox是一個建立於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開放式元宇宙區塊鏈遊戲,以邊玩邊賺 (Play to Earn)為概念之一,玩家可於遊戲中以NFT形式擁有自己的土地、創建自己的遊戲、擁有所有遊戲資產;由於它是香港公司所創立,所以在香港比較多人認識。而Decentraland是一個虛擬世界及社區,由區塊鏈技術推動,用戶可開發及擁有土地、買賣藝術品和 NFT,和舉行社交聚會或舉行研討會等。而Anson亦會和神學院在這兩個遊戲裡做教學的平台。

另外,有不少青少年會在元宇宙中製作自己NFT數碼藝術作品,如繪畫、攝影作品等,來發售或籌款,成為他們建立興趣的平台。而學習Coding(編碼)、寫程式去創建遊戲,也是現時不少人感興趣的。Anson認為,元宇宙對大部分人來說,仍是很新和在發展中,既充滿機會,又充滿危險的地方。尤其對於一些不熟悉它的人來說,裡面有很多Scam(騙局)及假的東西,不理解其背後的東西,但又要付款,就容易跌入陷阱當中了。不過,由於它還是新開發,普及率不很高,所以其競爭還不是很大,仍有許多發展空間。雖然不知道它將來的發展,是否如之前的亞馬遜或蘋果公司,但有很多人正憧憬著它的發展,希望可以及早投資在一些NFT公司,期望日後可以變成現時的亞馬遜、蘋果平台般成功。

自主性與交流

元宇宙平台的特點,就是可以呈現很多人的創造及聰明的想法。Anson列舉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佈式自治組織)就是一個好例子,參與者雖然是匿名的身份,但仍可以在購買一些資產後,成為DAO社區的重要成員,去參與決策一些重要的決定。能夠集合一些人做決策,令社群繼續發展下去。

Anson分享到,雖然在參與當中不知道對方的身份,但透過談話的內容,仍會感受到對方是甚麼「質地」的人。「真正認識一個人,不是對方有甚麼『牌頭』,這不是真實。最真實是在大家的對話當中,去發掘這個人的『質地』。」他十分接受元宇宙中的匿名性,因為在軟件世界這麼多年的經驗中,他看重的是對方的「能力」,多於看對方是「誰」。他坦言,這與真實世界有很大分別,因為真實世界中,人們大多看對方是「誰」,多於對方的「能力」。

更多人參與的危機

上面提及了元宇宙的吸引之處,Anson亦估計會愈來愈多人跳進元宇宙,因為VR進入元宇宙的工具會下降至民用價錢,約千多兩千元就可以買到,令很多人可以去嘗試。而且亦開始有教育界的人士用這工具於學校的教學上,滲透率會很高,由下一代開始去學習如何用這工具去進入元宇宙,而他們當然亦會覺得很好玩,很接受。

Anson也提及元宇宙的危險,就是其「Addictive」(上癮性),令使用者難以自己抽離,分辨不到真實與虛擬,對自己的「身份」及「價值」開始慢慢模糊化。他解釋,當玩家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滿足感,當抽離了現實身份在虛擬世界找到自己,更愛在虛擬世界中自己創造的身份,這境況或會令玩家逐漸喪失再停留在真實世界中生存的意義。「當未來世界生活的『感觀』愈來愈進步,如飲食、性愛、開心不開心等的感受都注入在Metaverse裡,其實是很可怕的!因為人們可能會不再喜歡再回來這個真實世界當中。」

Anson在訪問其間多次提到電影《挑戰者1號》(Ready Player One),這電影指出真實世界是無可取替的,主角接受自己的真實世界的身份,在真實世界中有擁抱、有愛情,並接納自己及對方的不完美。他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神學反思和教會探索的內容。Anson指出,教會應開始與信徒一起去思考為甚麼愈來愈多人喜歡Metaverse甚於真實世界,或許有甚麼辦法叫他們歸真實世界和擁抱個人價值……這是一個現時很重要的話題,可以預備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27-6-2022

突然大熱的NFT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31/03/2022

如果有留意新聞,近來或會發現多了一個名詞被美國《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選為2021年度10大代表字詞之一,它就是“NFT”,[1] 這個詞還會連繫著甚麼頭像、升值潛力、藝人和藝術家紛紛參與等……讓我們一起了解這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和我們有甚麼關係?它又有甚麼危與機?

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每枚代幣上都有一個編碼,有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獨一無二的特色。[2] 就如你銀包上的錢簽上了你的名字,那鈔票就已和別的鈔票不一樣。能確保其獨特性,是因為支持NFT的其中一個核心技術,就是區塊鏈(blockchain),而區塊鏈具備著「無法被篡改」的特性。透過區塊鏈技術,所有數據均可通過加密系統進行驗證,根據《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描述,這是「一種開放,分佈式的分類賬,能有效地記錄雙方之間的交易,並且以可核查與永久性的方式進行記錄。」[3] 亦因著其獨一無二的特性,藝術家就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販賣自己的「NFT加密藝術品」。

被視為開放及可信的交易平台

由於每一次交易都可以被追踨,買賣都有依據,大家都會視這是一種可信任的自由交易技術,並在NFT平台交易。在這許多的NFT交易平台中,如OpenSea、Nifty Gateway或OurSong等,有意製作NFT的人,可以上傳數位化的平面或3D圖像、動態影片、聲音檔案或文字訊息,決定作品發售的總數量,再為作品加上區塊鏈編碼,完成鑄造(mint)後,作品就可以用加密貨幣交易了。[4]

明光社

例如,ShroomsTopia NFT為亞洲第一款3D設計NFT藝術品(見圖一),以3D蘑菇造型為主角,設計很有香港的本土氣息,此系列共有3,888個不同的NFT,每枚NFT以0.8 SOL(約1,060港元)發售。[5] (SOL即Solana,為一種交易速度快,並升幅大的虛擬貨幣。2022年1月14日,Solana為全球市值第五的虛擬貨幣,達463億美元〔約3,619億港元〕,結算超過500億筆交易。[6]

創作者的獲利方式

透過NFT加密,藝術品可以寫入分配利潤的比例,創作者未必只在作品第一次被售出時獲得利潤,而可以在作品每一次轉手交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利潤,所以作品不一定在第一次就以很高價格售出,不少NFT創作者願意以低價賣出作品,並鼓勵人們多次轉手,令創作人可以從中繼續收取分潤。

明光社

另外,亦因為不一定是高購買力的人才可以投資NFT藝術品,不少人都可以成為NFT藝術品收藏家。而在這剛起步的市場上,有不少NFT作品被炒得火熱,經轉手多次而價值飆升,引起了搶購瘋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無聊猿」(The Bored Ape Yacht Club)系列(見圖二),這系列於2021年4月在區塊鏈上推出10,000個不同的NFT,當時每枚的入手價(floor price)只為0.08以太幣(約1,500港元)。[7] 至今約一年時間,最便宜的作品底價也超過了28萬美元(約219萬港元),而收藏品系列的總市值就高達28億美元(約219億港元),其製作公司更可從交易中再賺取2.5%分潤。[8]

NFT的天馬行空

創造NFT的方法也有很多種,除了上述提過的方式外,有藝術家將自己過去13年來拍下的五千多張照片集合成為一張NFT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約6,900萬美元(約5.3億港元)售出。[9] 印尼也有無名小卒上傳九百多張自拍照到NFT平台並賺得780萬港元;[10] 而日本電影配樂大師坂本龍一亦於去年將一首歌的595個音符分拆成NFT出售,而部份NFT音符被轉售後,價格由底價680港元被炒至約40,000港元![11]

有機亦有危

我們見到似乎很多東西被數碼化後,都可以被放進虛擬世界中被販售及炒賣,似乎很有升值潛力。有藝術家很努力將一系列作品放上平台販售,一夜成名;亦有很多藝人、知名人士進場販賣其代理的藝術作品撈了一筆。這些事件經媒體報道就令人對這虛擬市場趨之若鶩,但我們可能會忽視了當中的風險。除了一些常見的NFT投資詐騙手法,如製作假冒NFT網站及投資項目誘使消費者投資、以偽冒交易平台官方通知而進行釣魚詐騙,或以不同方式竊取個人資訊及憑證等。此外,以虛擬貨幣這種方式來投資也有一定風險,NFT作品本身在真實世界可能價值有限,在網絡世界中的價值亦是易升易跌,跟隨著名人的名氣或潮流上漲或下跌,風險可是非常高。

由於還未有法例規管,著重「匿名性」的區塊鏈,不單讓不少犯罪份子利用加密貨幣藏匿資產,而普通人的個人資產亦可能隨時被黑客盜取,之後可能無法追討損失。由於元宇宙這虛擬「新世界」中所使用到的加密貨幣,暫時並未有實體保安或風險管理方案出現,對用戶來說暫未得到保障。[12]

誠然,筆者在搜集資料撰寫本文時,亦覺這個賺快錢市場令人心動!或許讀者在看了本文後,會開始去想於NFT平台進行創作或投資,但筆者仍想提醒一句,小心錢財的迷惑,於創作的內容及投資的手法上,仍要守著真道,以避免:「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太十三22下)


[1] JheSyue Liu:〈為甚麼每個人都在談論NFT?不囉唆快速解密〉,《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2022年3月4日,網站: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art/63243(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2] 電獺少女:〈懶人包/NFT是甚麼?它有哪些魔力和特色?帶你一次看懂〉,聯合新聞網,2022年1月23日,網站:https://udn.com/news/story/7086/6054626(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3] 吳慧華:〈加密貨幣與電子貨幣……我有話說〉,明光社,2018年6月28日,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加密貨幣與電子貨幣我有話說(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4] 見註1。

[5] Elizabeth G:〈NFT頭像紅甚麼?哪裡購買?介紹 5 個值得留意的外國、香港本土NFT加密藝術〉,《Harper’s BAZAAR》,2022年1月10日,網站:https://www.harpersbazaar.com.hk/lifestyle/nft-art-icons(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Crypto Clev - 你的幣圈、NFT、Gamefi介紹專員:〈香港本地3D蘑菇NFT項目│本影片有大抽獎│2月在香港有線下活動給NFT持有者參加│提早部署初創項目│邊打機邊賺錢〉,YouTube,2022年1月4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NzhgEhvko(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6] 〈入門級NFT-全球最受歡迎Solana NFT項目(附香港NFT代表)〉,PREFACE,2022年1月14日,網站:https://www.preface.ai/blog/trend/solana-art-nft/(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7] 以太幣為另一種加密貨幣。

[8] Unwire HK:〈最貴NFT無聊猿創辦人真身曝光,被起底寫過《Warcraft》書籍〉,3C新報,2022年2月11日,網站:https://ccc.technews.tw/2022/02/11/founder-of-bored-ape-yacht-club/(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9]  JheSyue Liu:〈盤點地表最火熱8位NFT藝術家!全球注目指標,東西方巨星名流都瘋狂!〉,《Marie Claire美麗佳人》,2022年2月8日,網站: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art/63584?atcr=b41e0(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10] Miranda:〈印尼男自拍製NFT即賺780萬 單張相片售價高達 1 萬元〉,unwire.hk,2022年1月18日,網站:https://unwire.hk/2022/01/18/selfie-nfts-do-nearly-1m-in-sales-in-days/fun-tech/(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11] 〈【NFT狂熱】坂本龍一名曲音符NFT炒價高60倍至4萬元 親筆手寫樂譜NFT叫價已達68萬元〉, 《香港經濟日報》,2021年12月25日,網站: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140495/(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12] 陳裕邦:〈NFT加密貨幣保安危機(下),解決方案未登場〉,《e-zone》,2022年2月14日,網站: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3178309(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3月16日)。

元宇宙與未來世界的想像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20/01/2022

科技發展,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關鍵字,如果要為2021年找個關鍵字,可能是「元宇宙(Metaverse)」。當線上開放遊戲平台Roblox用這個字來招股,上巿首日公司估值突破400億美元,又連facebook公司也改名叫Meta,將facebook放在Meta旗下,成為子公司,更多不同的科技公司追捧,彷彿其未來發展定必十分光明。[1] 究竟元宇宙是甚麼?今日距離理想的「元宇宙」有多遠?未來的想像是甚麼?本文將與大家探討,最後我們也會簡單談談它與教會和信仰的關係,以此作為一個思想的開端。

元宇宙其實不是一個新發明的詞語,早在1992年已有科幻著作《雪崩》(Snow Crash)描述過相關的概念,只要戴上耳機和護目鏡,就可以進入一個虛擬世界。之後,類似進入虛擬世界的故事屢見不鮮,不少電影、網絡遊戲也有類似的想像,特別是在遊戲世界,在Roblox前,也有很多類似的嘗試。

在遊戲世界中,最初最接近元宇宙的設計,可能就是類似《第二人生》(Second Life)和《模擬市民》(The Sims)系列等遊戲。《模擬市民》中遊戲玩家會創造一個角色進入遊戲,進行遊戲時容許玩家做各種各樣的事情,讓我們看到這些角色的反應;《第二人生》則更進一步,玩家可以自己買地,設計自己喜歡的家,與其他角色互動搞活動,聽音樂等等。這些遊戲都有一些元宇宙的雛型。

近十多年隨著互聯網頻寬更寬,又更普及,開始有不同的開放世界(open world)的遊戲出現,例如多人網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當中以《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為人熟悉,遊戲大致都創作了一個世界,當中有自己的世界觀,種族,文化,地理等等,玩家進入就等同去了另一個世界旅行一樣。這種開放世界的遊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在角色扮演遊戲中,說故事的部份比較放輕一點,而且遊戲並不一定要以故事線性形式進行,玩家進入遊戲世界後,他們可以選擇玩本來設定給這個世界的故事,但同時可以不玩故事部份,只幫忙朋友一起打怪物。部份遊戲,例如《俠盜獵車手》(Grand Theft Auto)系列,玩家們可以一起做壞事,並會得到獎勵。

不過,以上這些說到底,都只是遊戲,都是程式範圍內給予玩家去探索去玩耍的內容,能將平台開放給人去設計的遊戲,其實並不多,因為很多遊戲都依靠推出新內容吸引人付費繼續玩,於是遊戲在玩家眼中,始終只是一件商品,是娛樂和消費。[2]

明光社

不過,近年興起新開放的線上世界遊戲平台,例如Roblox,或Minecraft遊戲均有一個特色,就是能夠自己創造世界和遊戲世界,玩家可以自己先創造一個世界,當中除了地形外,更可以自己設計不同的小遊戲。換句話說,遊戲商本身只提供一個平台,甚至沒有內容可言,又同時提供工具給玩家自己創作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玩家們可以互相到對方的世界,參與對方的創意活動和遊戲。近年不少發展學習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的公司,更看準機會出遊戲設計學習班,就是用這些遊戲提供的平台,鼓勵小朋友從小接觸這種創作、寫程式的過程。

由給予玩家空間,到給予玩家平台自行創作空間,這幾年遊戲的趨勢都盡量將遊戲變成一個遊戲世界,只給予玩家基本架構,但遊戲怎樣玩下去,就由玩家之間互動產生,例如疫情期間推出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玩家的活動就是在遊戲世界自由活動。部份遊戲更會推出虛擬空間演唱會,2020年美國流行歌手Travis Scott就在《堡壘之夜》(Fortnite)舉辦音樂會,另一著名音樂人Ed Sheeran則在Pokémon GO遊戲內舉辦演唱會。相關的合作活動令自由平台的想像空間更大。[3]

這些不同的虛擬世界,究竟有甚麼特點?這成為了元宇宙的討論的重點,特別在設計這些不同的世界時,必要考慮一些要素,當中Roblox公司的行政總裁David Baszucki就提出以下幾個:[4]

1. 身份(identity):玩家以甚麼身份存在於世界之中,他們會否有特別的角色可以扮演?

2. 朋友(friends):玩家怎樣在世界中認識新朋友,建立一個健康的社交群體?

3. 浸潤感(immersion):如何給予玩家投入的感覺,讓他們覺得自己置身在這個世界中?

4. 低延遲(low latency):在世界互動的過程中,怎樣可以減低傳輸速度所帶來不自然的感覺?要麼提升網絡速度,又或者降低某些畫面的解像度,但以上兩點可以怎樣做到?

5. 多元化(diversification):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如何可以和而不同地在不同的世界中存在?

6. 隨時隨地(anytime, anywhere):玩家可以透過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時間和地方,仍然能進出這些世界嗎?

7. 經濟系統(economy):遊戲中的經濟、資源如何平衡?

8. 文明(civilization):遊戲中可能由遊戲商透過規定或潛規則,規範遊戲中的一些做法,為遊戲世界帶來文明,例如在遊戲時透過文字、符號表達對對方的尊重等等。

Beamable公司的創辦人Jon Radoff,則在其文章中介紹了元宇宙的七個層次:[5] 經歷(experience);發現(discovery);創作者主導的經濟體系(creator economy);創作世界的空間計算法(spatial computing);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介面設計(human interface);網絡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在未來,不同的開放網絡世界的出現,人類可以自由進出,在當中除了玩樂,還有工作,賺錢,做生意等等不同的事情可以在那裡進行,問題就只是這些世界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叫人長時間留在那裡,恍如移居到網絡世界一般的在網上存在。[6]

很多人同時也在擔憂,如果世界上的人都進入不同的網絡世界,教會是否也要移到這些世界去傳福音,甚至開教會呢?牛津宣教研究中心研究人員Guichun Jun博士在一篇文章裡表示,[7]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之後,英國教會正經歷4.0的變化,由一開始的初期教會、大公教會、更正教會,今日應該要思考網絡教會如何發展,當中除了要處理訊息宣講外,更要處理的是,當人變成了一個角色,我們如何知道肢體真實地存在,我們如何守聖餐,在網絡中有沒有人會犯罪?如有,我們可以怎樣得知及如何處理?基督徒在網絡中,在如此介面的管理下,還有機會犯罪嗎?

傳統福音派人士Ian Harber及從事數碼事工的Patrick Miller牧師更擔憂的是,元宇宙的出現會整體影響到神學嗎?[8] 例如基督徒如何在元宇宙中表達自己?我們會完全放棄自己原本的樣子,去設計一個「更好的自己」嗎?如此會否令自己更焦慮?想想要在facebook中填一堆關於自己的資料已令人心煩,還要設計自己,這可是一件更煩人的事。當然,現代科技叫你去重新設計一個自己,可能已經十分簡單了。[9] 於是,HarberMiller提出質疑,要自己設計自己,而不是由上帝所創造,這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此外,Harber及Miller指出,現實世界雖然有很多未夠好的東西,但當全部的虛擬東西都是好的時候,又是否等於更好更真實?過份的好,有時會令人忘記了其實上帝所創造的美善,是要透過經歷艱苦或困難,我們才看得出當中的美好。最後,他們強調,元宇宙的世界看似無限無際,但實際上仍然是物質世界造出來的另一個空間,換句話說仍然有其限制,不要以為我們用了網絡的身份,在另一個世界就有不同的特殊能力,這可能只是一個引誘——一個讓你以為自己可以打破物質世界限制的引誘。

事實上,這種企圖將物理限制打破,甚至產生人機合一的想法,也存在了好幾十年,當中又以美國學者Donna Haraway教授的賽博格(Cyborg)理論最為吸引,時為80年代已經開始討論未來世界人類與機器結合在現實和虛擬世界的想像,另外,亦有日裔美籍社會學家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教授提出有關後人類(posthuman)的想像,還有透過不同的科技,可能將不同虛擬世界的官感直接植入身體中的想像,就像《22世紀殺人網絡》透過晶片傳輸資訊,到時「真實」感受也可能是模擬出來,只要夠真,大家接受和相信就可以。未來的世界,根據福山的說法,就人權、人的本性和尊嚴等議題,將會有更多的討論。


[1] David Larson, “Christians, Beware the Metaverse,” CRISIS MAGAZINE, October 29, 2021, https://www.crisismagazine.com/2021/christians-beware-the-metaverse.

[2] Coinspy, “Metaverse became popular overnight. How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potential of the ‘virtual world’?” BLOCKCAST, last modified March 18, 2021, https://blockcast.cc/news/metaverse-became-popular-overnight-how-to-understand-the-value-and-potential-of-the-virtual-world/.

[3] “The video-game industry has metaverse ambitions, too,”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0, 2021,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the-video-game-industry-has-metaverse-ambitions-too/21806341.

[4] 朱嘉明:〈「元宇宙」和「後人類社會」〉,新浪財經,2021年6月21日,網站:https://finance.sina.com.cn/review/jcgc/2021-06-21/doc-ikqciyzk0867259.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2月29日);“‘Metaverse’ and ‘Posthuman Society’,” CoinYuppie, last modified June 20, 2021, https://coinyuppie.com/carmen-chu-metaverse-and-posthuman-society/

[5] Jon Radoff, “The Metaverse Value-Chain,” Medium, last modified April 7, 2021 https://medium.com/building-the-metaverse/the-metaverse-value-chain-afcf9e09e3a7.

[6] Microsoft, “What is Microsoft's Metaverse?,” YouTube, last modified November 4, 20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6UCwCt4bE&t=1s.

[7] Guichun Jun, “Virtual Reality Church as a New Mission Frontier in the Metaverse: Exploring Theological Controversies and Missional Potential of Virtual Reality Church,” Transform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listic Mission Studies 37, no. 3 (September 2020): 1–9,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6024152_Virtual_Reality_Church_as_a_New_Mission_Frontier_in_the_Metaverse_Exploring_Theological_Controversies_and_Missional_Potential_of_Virtual_Reality_Church.

[8] Ian Harber、Patrick Miller:〈如何迎接「元宇宙」?〉,TGC,2021年11月18日,網站:https://tc.tgcchinese.org/article/prepare-metaverse(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2月28日)。

[9] Unreal Engine, “MetaHuman Creator: High-Fidelity Digital Humans Made Easy | Unreal Engine,” YouTube, last modified February 10, 20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F1vZYpH8c.

市民需要留意的新法例——窺淫罪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5/11/2021

立法會在本年9月30日通過《2021年刑事罪行(修訂)條例草案》,將窺淫、偷拍及未經同意發佈私密影像等行為訂為刑事罪行,相關的法例已於10月8日生效。[1] 要了解新法例的內容,先要理解條例中「私密部位」、「私密作為」和「私密影像」的定義。

「私密部位」是指某人的生殖器官、臀部、肛門範圍或胸部(不論是露出或僅有內衣遮蔽),或所穿的、遮蔽著生殖器官、臀部、肛門範圍或胸部的內衣。而在條例中,有關「私密部位」是沒有作性別區分的,因此上面提及的私密部位,可以是屬於男性或女性的。「私密作為」是指某人正在如廁,或進行某種涉及性的作為,而該種作為通常不會公開進行。「私密影像」是指顯示了某人的私密部位或進行私密作為的影像,當中是包括了所謂「移花接木」、經修改的影像。

是次立法新增了四個罪行,以下是法例的簡單說明:

1. 窺淫(最高刑罰為監禁五年):

任何人不理會事主是否同意,在事主處身於令人對保存私隱有合理期望的情況下,暗中觀察、拍攝事主的私密部位或拍攝事主在進行私密行為,即屬違法。

偷窺或偷拍他人如廁、洗澡、更衣或性交等行為都會觸犯此法例,而條例亦列明安裝或操作偷拍鏡頭均屬違法。有些人會暗中拍攝與他人發生性行為時的影像,在新法例下,不論對方是性交易對象、男女朋友或配偶,只要不理會事主是否同意仍進行拍攝,都一律犯法。

2. 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最高刑罰為監禁五年):

任何人不理會事主是否同意,為了性目的或不誠實地作出偷拍行為,如從衣服下方、外衣的開口或間隙,偷拍他人的私密部位,即屬違法。

偷拍裙底或衣領走光的行為會觸犯此法例,而條例列明為了性目的或不誠實地作出上述行為才會構成犯罪行為。不誠實並非指取得相片的目的,而是指觀察或拍攝的情況或方法。所以,如果市民在拍照時不慎拍下他人走光的影像,將不會觸犯此法例。

3. 發佈源自干犯窺淫罪或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罪所得的私密影像(最高刑罰為監禁五年):

任何人不理會事主是否同意的情況下,發佈源自干犯窺淫罪或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罪所得的私密影像,即發佈偷拍得來的影像,影像中有人如廁、洗澡、更衣、性交、其裙底或衣領走光等,即屬違法。

網絡世界充斥著大量偷拍影像,不少人肆無忌憚地在網上討論區和即時通訊群組「分享」這些偷拍得來的影像,但過去並沒有任何法例保障被拍攝者的權益。在以上條例生效以後,分享偷拍得來的影像便會觸犯法例,而此條例列明不論那些偷拍的影像由誰人拍攝,只要有人罔顧那些影像是否從干犯窺淫罪及非法拍攝私密部位罪而來並加以發佈,都會觸犯此法例。

4. 未經同意下發佈私密影像,或威脅如此行事(最高刑罰為監禁五年):

任何人不理會事主是否同意的情況下,發佈或威脅會發佈事主的私密影像,其意圖是致使事主受到侮辱、驚嚇或困擾,即屬違法。

網絡上存在大量在事主同意下進行拍攝,但卻在未經事主同意下便發佈的私密影像,當中不少是在「色情報復」的情況下發佈,即情侶分手後故意令對方的裸照外洩,作為報復或要脅對方的手段。當那些影像流傳到網上時,往往會出現「網絡瘋傳」的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地傳遍不同角落,令事主深深受到傷害。另外亦有人會透過改圖或深偽技術(Deepfake),即以人工智能技術製作像真度極高的圖像,將事主的樣子加在其他人的裸照上,也就是所謂的「移花接木」,這同樣會讓事主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本港過去一直沒有法例可以懲處以上行為,在新法例下,無論外洩還是轉發,一律可被檢控。

兩個重要修訂

保安局在制訂窺淫罪、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罪,及發佈從上述兩項罪行所得的影像罪時,作出了兩個重要的修訂以提高條例對市民的保障。第一,最初局方提交的草案內容中,「事主沒有給予同意」是構成犯罪行為的必要條件。但在真實的處境中,事主可能不願出庭作證,又或未能追查到事主的身份,那就不能將犯罪者入罪。所以局方在草案上作出修訂,在上述三項新增法例中,剔除「事主沒有給予同意」的罪行元素,只要有人「不理會事主是否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偷窺、偷拍或發佈有關影像,就足以構成有關罪行。

另一個重要的修訂是賦予法庭權力,可以在法律程序進行期間發出處置令,要求有關人士將涉案的影像移除、刪除或銷毀。如有人沒有遵從處置令,除非有合理辯解,最高可被判處罰款港幣10萬元及監禁一年。這可阻止有關影像繼續在網絡上流通,保障受害人免受進一步傷害。[2]

雖然「窺淫」和「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是新訂立的法例,但過去警方都可透過其他法例提出檢控,市民應該知道這些行為是違法的,但「發佈源自干犯窺淫罪或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罪所得的私密影像」和「未經同意下發佈或威脅發佈私密影像」是全新的法例,以針對過去沒有法例監管,但卻有不少市民參與的行為。政府需要加強新法例的推廣,幫助市民認識有關條例,以免市民因「無知」而墮入法網。


[1] 〈《2021 年刑事罪行(修訂)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2021年10月7日,網站:https://www.legco.gov.hk/yr20-21/chinese/ord/2021ord035-c.pdf(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0月29日)。

[2] 〈立法會:保安局局長在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就《2021年刑事罪行(修訂)條例草案》發言全文(只有中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佈,2021年9月30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9/30/P2021093000428.htm(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10月29日)。

加密貨幣——與理想「脫勾」的貨幣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4/05/2021

一提起加密貨幣,大家最先想到的必然是第一個出現的比特幣(Bitcoin)。比特幣主打去中心化,即是不受政府或銀行等規範,並且確保交易安全。比特幣之所以可以去中心化及安全,基於比特幣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進行。當我們把錢存入銀行,銀行會有我們的資料,知道我們有多少「身家」,也記錄了每次存款或提款的交易記錄,屬於一種中心化的體系。區塊鏈卻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簿」記賬方式,比特幣一筆又一筆的交易資料被記錄下來,使用者們均可以核實每一筆交易的合法性,全民一起來維護這一份電子記賬本,讓區塊鏈裡面的資料變得安全及透明。問題是面對這一本公開賬簿,總不能對所有使用者同時核實及記錄每單交易,於是乎,那些得到記賬權的人,才可以成為「記賬者」,並且拿到比特幣作為獎勵。整個過程被比喻為「挖礦」,記賬者則恍如「礦工」。一開始,比特幣的創造者便設下了誰可以最完全搜集前10分鐘內的全網交易資料,並且最快猜出特定複雜方程式的解法以及發送到網路上讓大家確認,就讓他成為這個區塊的記賬者,獎勵一開始是50個比特幣,以後每隔四年減半,直到2140年2,100萬枚比特幣全部發完為止。

比特幣發展初期可謂相當親民及「民主」的,除了大家可以共同維護區塊鏈上的資料,用普通電腦的CPU,便可以「挖礦」,輕易挖出比特幣,但隨著可以挖出來的比特幣愈來愈少,其「市場價格」節節上升,比特幣漸漸變得不再「民主」。曾幾何時,可以透過家用的普通電腦在家做礦工,2010年,有人發現AMD公司出產的GPU晶片有一個特定的計算部件,可以加速猜數位的關鍵步驟,於是多個GPU組裝成的「GPU礦機」、一年後,因應FPGA的礦機誕生,效率大幅提升,這階段開始出現了第一個礦場,到了強於猜數字的ASIC晶片礦機的到來,其他三代被淘汰,礦場亦成為挖礦的主力,這時期想要挖礦,已經不能靠家用電腦,至少要用百台ASIC晶片礦機日夜不停地運轉才行。到了2017年,一個比特幣礦工憶述他曾工作的礦場,當中便有20,000部礦機24小時全天候運作。

礦場的開設、加上加密貨幣交易所如Coinbase的出現,表示比特幣已經與去中心化的理想愈來愈遠。本來比特幣的誕生是希望可以取代由第三方(政府及銀行等)發行的貨幣,讓這種貨幣可以去中心化,成為不需要中央銀行、政府、企業的支援或者信用擔保,而是仰賴使用者的協定便可以自我完善的貨幣體制,以此確保任何人、機構、或政府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如印刷美鈔一樣增加比特幣的數量而導致通貨膨脹。事實上,除了比特幣的數量還能勉強保持之外,其他一切,都與當初傳說中的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理念「脫勾」。

只要比特幣如股票一樣「上市」,便一定受第三方及其他因素干預。單是Tesla創辦人Elon Musk的言論,便足以讓比特幣大起大落;當然,Musk亦有足夠能耐影響其他加密貨幣,如狗狗幣的市值。至於安全方面,不獨比特幣,其他加密貨幣也難以做到絕對安全。今年4月,土耳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Thodex創辦人兼行政總裁Faruk Fatih Ozer帶走了投資者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資金飛往阿爾巴尼亞,而Thodex亦因賬戶不正常運作而宣布暫時關閉。加密貨幣並不如想像中可以去中心化,它一樣受到政府的干預。同樣是在今年4月,土耳其央行宣佈,由於加密貨幣缺乏中央監管,亦暫未有數碼資產的監管機制,加密貨幣的市值相當波動,數碼錢包會被盜用,或進行非法事宜,而且有關交易不能撤銷,自4月30日起禁止使用加密貨幣直接或間接購買商品或服務。不單土耳其,印度亦有意用嚴厲的政策打擊加密貨幣,法案一旦生效,凡持有、發行、開採、交易和轉讓加密資產均會觸犯法律,甚至被處以罰款。早前中國已經禁止比特幣在所有平台上流通,並且關閉了所有交易比特幣的平台,為了推行減少碳排放的政策,中國政府在今年2月已經打算在4月底以前關閉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加密貨幣礦場,並禁止新的加密貨幣挖礦場在內蒙古進行投資建廠,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全國各地的礦場陸續被要求關閉及清理。5月18日,當中國宣佈禁止金融機構提供加密貨幣交易相關服務,消息一出,一日之內加密貨幣的價格大幅度下滑,從Musk到不同國家的政策,第三方要影響或打擊加密貨幣,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事。

走入市場並且價格高昂的比特幣已經變了質,不再是「中本聰」的理想加密貨幣。或許「中本聰」過份理想,又或許人性過度貪婪,以致比特幣的本質遭到破壞,事實上,人性的貪婪不單破壞比特幣本身,也浪費了人類大量的資源,破壞人類的環境。一台專門礦機的耗電量相當驚人,以大陸公司生產的「螞蟻礦機S15」為例,該礦機一天消耗的電量就達38度,一個月(按30天算)更是高達1149度,遠超過一個中國普通家庭的月用電量,而一個礦場規模,動輒就是成千上萬台礦機。對於比特幣的耗電量,劍橋大學也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支援比特幣運作的機器一年所需的電量,超過擁有1,700萬人口的荷蘭全國用電量。有人指出「如果比特幣是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30個國家的耗電量比它更高。比特幣所需電力超越阿聯酋、荷蘭、菲律賓、比利時、澳洲或以色列。」由於挖出比特幣的難度愈來愈高,這表示礦工相對要花更多的電力才能挖出它們,Digiconomist網站統計過,2018年一個比特幣交易所消耗的能源,相當於80,000次Visa信用卡交易,到了2021年,一個比特幣交易所消耗的能源,相當於45.3萬次Visa交易。

按照推算,所有比特幣要到2140年才全部開採完,這意味著還有太多資源需要浪費在這種虛構的「錢幣」上。到了2140後,能源是否便可以留下來生產或進行更有價值的實體交易嗎?答案讓人傷感,比特幣算是加密貨幣的老大哥,由於這位老大哥深受大眾寵愛,身價愈來愈高,連帶一大群弟弟妹妹相繼出世,包括:以太幣、萊特幣等,甚至連本來拿來嘲笑比特幣的狗狗幣,也備受關注。去中心化的結果便是人人可以設立加密貨幣,甚至以男子歌唱組合MIRROR及藝人姜濤為名的加密貨幣出現,雖然最後兩款還未牽涉實質金錢或價值。

加密貨幣並不是理想貨幣,除了價格波動太大,不能作為日常交易的流通貨幣,最主要還是因為它搶奪了地球上大量資源,即使打著「綠色貨幣」旗幟的奇亞幣,雖然不如比特幣挖礦般消耗大量電力,但奇亞幣主要是透過大容量硬碟作為「空間的證明」和高速讀寫效能作為「時間的證明」來得到收成,使用大量讀寫操作的後果是SSD的壽命會快速消耗,而受到市場樂觀因素影響,不少人投身於奇亞幣挖礦,於是乎高容量SSD與記憶體出現瘋狂炒價及搶奪一空,讓電腦價格只升不降,這種貨幣還能被稱為「綠色貨幣」嗎?大概只有既得利益者才能叫得出,好套住他人口袋中實體的錢。

一個在礦場上工作了一年的礦工提到:「我不懂哈希值,不懂默克爾根,區塊鏈和數位簽章對我來說只有一個懵懂的概念。我和這個號稱『互聯網時代的黃金』的比特幣之間的聯繫,只有維修不完的礦機。中本聰設想的那個『去中心化』、『人人平等』、『算力民主』的世界並沒有到來……」

當人人只著重如何賺取個人利益,縱然有最好的理念,也是枉然。


參考資料:

〈比特幣禁令:清理挖礦 、禁止交易 中國還是最大玩家嗎?〉。BBC中文。2018年1月12日。網站: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42660591

〈比特幣的來龍去脈〉。新華網。2018年1月26日。網站: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1/26/c_1122317945.htm

雲鋒金融研究部。〈我做比特幣礦工這一年〉。新華網。2018年1月26日。網站: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1/26/c_1122317962.htm

陳保羅。〈朋友別再誤會,早就沒有「拿顯示卡挖比特幣」這回事!〉。《數位時代》。2018年2月13日。網站: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8140/bitcoin-mining-graphics-card-ether-blockchain

林佳賢。〈不懂技術沒關係!圖解告訴你區塊鏈可以這樣用〉。《天下雜誌》。第651期。2018年7月3日。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0842

Lydia。〈「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專業懶人包在這裡〉。CloudMile。2020年12月8日。網站:https://mile.cloud/zh/resources/blog/187/%E3%80%8C%E5%8D%80%E5%A1%8A%E9%8F%88%E3%80%8D%E5%88%B0%E5%BA%95%E6%98%AF%E4%BB%80%E9%BA%BC%EF%BC%9F%E5%B0%88%E6%A5%AD%E6%87%B6%E4%BA%BA%E5%8C%85%E5%9C%A8%E9%80%99%E8%A3%A1

德國之聲。〈為何比特幣比一整個國家還耗電?〉。《天下雜誌》。2021年2月22日。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8488

〈【Bitcoin】馬斯克「單字」回應Tesla賣比特幣分析 累比特幣累插兩成、馬斯克即澄清〉。《香港經濟日報》。2021年4月21日。網站: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58929/%E3%80%90Bitcoin%E3%80%91%E9%A6%AC%E6%96%AF%E5%85%8B%E3%80%8C%E5%96%AE%E5%AD%97%E3%80%8D%E5%9B%9E%E6%87%89Tesla%E8%B3%A3%E6%AF%94%E7%89%B9%E5%B9%A3%E5%88%86%E6%9E%90%E3%80%80%E7%B4%AF%E6%AF%94%E7%89%B9%E5%B9%A3%E7%B4%AF%E6%8F%92%E5%85%A9%E6%88%90%E3%80%81%E9%A6%AC%E6%96%AF%E5%85%8B%E5%8D%B3%E6%BE%84%E6%B8%85

陳微薇。〈財富為虛 破壞為實〉。《明周》。2021年4月23日。網站: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e9%99%b3%e5%be%ae%e8%96%87-%e5%b0%88%e6%ac%84-%e8%99%9b%e6%93%ac%e8%b2%a8%e5%b9%a3-177711

JC。〈比特幣挖礦,到底如何挖?- 解析虛擬貨幣挖礦流程和原理〉。T客邦。2021年4月29日。網站:https://www.techbang.com/posts/57299-what-are-you-digging-for-analysis-of-mining-process-and-impact-author-rockcheng511

〈奇亞幣掀挖礦狂潮 電腦硬碟價格暴升〉。《亞洲週刊》。2021年5月3日。網站: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E7%89%B9%E7%A8%BF/2021-18/1619668725707/%E5%A5%87%E4%BA%9E%E5%B9%A3%E6%8E%80%E6%8C%96%E7%A4%A6%E7%8B%82%E6%BD%AE%E3%80%80%E9%9B%BB%E8%85%A6%E7%A1%AC%E7%A2%9F%E5%83%B9%E6%A0%BC%E6%9A%B4%E5%8D%87

羅盷玫。〈血洗幣圈!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和Binance故障中斷〉。《鉅亨》。2021年5月19日。網站: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48157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24-5-2021

網絡牧養的想像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7/05/2021

牧養工作,就是生命教育,當中的分享與交流十分重要,可以互相影響及一起進步。但若要於網上進行牧養工作,大家要隔著螢光幕見面,可能就會令人聯想到排山倒海的技術考慮、溝通不直接又或是形式很單一,以致令聚會氣氛沉悶。

透過網絡進行牧養工作,大家可能會立即想到網上崇拜直播及網上小組開Zoom(或使用其他網絡會議工具),當中涉及的技術固然有一定的難度,不過要尋找熟悉IT技術的同工或弟兄姊妹幫手,也不是困難的事情。疫情令教會的現場聚會走到線上,在經過一年後,有關技術方面的需要和考慮,大家可能大致掌握了,或者已熟習了這形式,接下來,就是溝通與形式的考慮。

互動、溝通與形式的結連

互動、溝通與形式是不能分割的。於網絡上觀看及參與聚會,如形式是比較單一的分享或聚會,參與者很容易會覺得自己是旁觀者,只要關閉鏡頭,不讓其他參加者看到自己的樣子,又或者即使開了鏡頭,只要多人參與聚會,參加者就會覺得別人不會留意到自己,投入感又會頓時減少。

所以聚會形式——即如何活用網絡會議工具,就變得非常重要。在單向的聚會,即由其中一方單向的傳遞訊息,有沒有想過可以加設分組討論和祈禱的時間?為著教會、社會、世界發生的不同事件去禱告?如果參加者是來自不同的團體,並且彼此熟稔,更可以鼓勵大家分享近來面對的事,互相為對方禱告。這樣,可以提高聚會的互動性,令參加者更投入。

加入分享元素

大家都透過手機、電腦上網參與聚會,基本會使用的工具有鏡頭與咪高峰,即是大家可互相分享有影像和聲音元素的東西,如相片、投影片、詩歌的MV等。在活動時有沒有想過可以邀請參加者先預備一件可以代表自己近來心情的物品,或按議題找具代表性的物品,將這物品對著鏡頭作大特寫分享?

而牧者又可否嘗試撰寫一個短劇,例如在鏡頭前展示布偶或有趣的物品,再請弟兄姊妹在背後配音來說說故事?短劇可否帶出一些問題,然後先讓弟兄姊妹分組討論,再回來大組參與介入事件,讓他們嘗試去改寫故事?

筆者現為戲劇教育碩士學生,因著疫情,有機會參與一些討論教育與網絡應用的研討會,當中發現不少戲劇教育的導師都開始研究和探討如何應用網絡會議平台的空間來進行教育工作。而單向播片、發言,已是令人感到乏味的做法。參與者在接收訊息後,設計活動者進一步要再想,如何令他們投入,包括投入情緒,他們才會「置身事內」,並且進一步作出思考及回應。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所提出的布盧姆分類學(Bloom’s Taxonomy),就提到人們的態度,即情感的反應方式,會影響他們接收、回應、評價、組織及內化所學的東西。

不同層次的思維記憶

在設計活動時,可以製造機會讓弟兄姊妹共同經歷,讓他們能「主動」分享自己想法,作出討論,再進一步評估及創造。Bloom的分類學將知識分為三個範疇,而在認知範疇(cognitive domain)階梯中,較低層次的思維是記憶(remember)、理解(understand),這就像平日單向聽道的層次。[1]

明光社

如弟兄姊妹在活動設計時,在邀請牧者分享經文或講道之前或之後,是否可以加插故事或個案的呈現,再給大家有空間去討論、分析,以至可以把相關的教導放進故事或事件的發展之中,讓大家分享和判斷,大家再試試去幫助故事的主人翁改善現有的處境或思考的方向,以尋找出路?

隔著螢光幕,的確是容易被四周外在環境打擾,但如活動設計夠吸引,使人浸沉在這黑框之中,它所呈現的故事及大家共同創造改善現況的「劇情」,卻可以是十分引人入勝,使人投入在其中。

21世紀的四大技能

未知大家可有留意21世紀重要的四大技能: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及創意(creativity),[2] 其實,這不單是在學校裡,學生要學習的事,更是人們面對21世紀世界各項挑戰時需要的技能。同樣,教會的弟兄姊妹也需要這些技能,讓大家都能好好的互相溝通、合作,對社會現在面對的事件、難題作出批判思考,並有創意地改變現況。盼望我們能一同學習,以新的方式,面對時代的轉變。

布盧姆分類學的演變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在1956年提出的布盧姆分類學(Bloom’s Taxonomy),將認知過程分成六個主要類別,由最簡單的層次開始到最複雜的層次思維,包括:知識(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應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組織(synthesis)和評估(evaluation)。大概在40多年後,一組認知心理學家修訂了Bloom的分類學,令它更貼近21世紀的學習模型,他們將六個類別名稱由名詞改為動詞,並作出了一些調動,令有關類別變成:認知(remember)、理解(understand)、應用(apply)、分析(analyse)、評估(evaluate)及創造(create)。[3] 這套分類學反映人們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處理訊息的路徑,它也成為建構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模型。


[1] 翻譯機器人:〈Bloom's Digital Taxonomy (布魯姆分類法)〉,YouTube,2017年8月9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3xat7Fw9g(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4月22日); “Bloom's Taxonomy of Learning Domains,” Big Dog & Little Dog’s Performance Juxtaposition, last modified January 12, 2015, http://knowledgejump.com/hrd/bloom.html

[2] Bri Stauffer, “What Are the 4 C's of 21st Century Skills?,” Applied educational systems, last modified May 7, 2020, https://www.aeseducation.com/blog/four-cs-21st-century-skills.

[3] 見註1。

類人型機械人為人類帶來的挑戰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9/10/2020

原文發佈日期:24/1/2018

人工智能,又或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由麻省理工學院John McCarthy在1956年提出的,時至今日,人工智能已經在不同的產品上加以應用,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數,絕對是人類的好幫手。例如有些智能掃地機械人透過自主學習便能夠進行規劃室內地圖、規劃智能路徑又可以決定最短的清潔路程、被人拿起再放下還能找回原點再清掃、自動繞過障礙物等。[1]

明光社

這一類智能產品比一般吸塵機聰明,但它們還不算是超智能(superintelligence)的作品,況且其外型還停留在機器的階段,人們比較容易接受它們,最多稍為質疑它們的實際工作能力、安全問題,以及價錢是否合理。但假如有一天,類人型(humanoid)的打掃機械人在市面發售,我們還可以單單視它們如普通的智能機器嗎?

甚麼是類人型機械人(humanoid robot)?類人型機械人又稱為人型機械人或仿生人,簡單來說,原初,類人型機械人的外型與人類有某程度的相似,但它不需要四肢健全,也不需要擁有類似人類的面容。[2] 類人型機械人的發展已有一段歷史,[3] 但近年來,它們卻與人類愈來愈相似。現時比較有名氣的類人型機械人分別是在2017年10月第一個拿到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的Sophia,以及由日本製作的Erica。後者更成為國際著名的攝影展(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 2017)中的模特兒,評判還為它放棄了模特兒必須是真人的規則,把它的照片選為第三名。[4]

Sophia及Erica都擁有超智能,它們設計出來是為到社交需要,因此創造者把重點放在類人的皮膚、與人非常相似的臉部表情,以及與人的溝通能力。基本上,Sophia及Erica已有能力回應訪問者的問題,而透過自學能力,它們與人的溝通會愈來愈成熟、愈來愈自然,也愈來愈像人類,它們甚至讓人產生錯覺,以為它們已經是有感情、有如人一樣的意識。[5] 例如Sophia會談到自己希望將來可以讀書、做生意,甚至有自己的家庭。[6] Erica談到自己不會變成人類、它希望擁有會動的手和腳,可以出去看看這個世界,它甚至會詢問訪問者它的髮型好不好看。[7]

明光社

事實上,無論是Sophia或Erica,它們至今還未擁有恍如人類的意識。天津大學機械人與自主系統研究所副院長齊俊桐指出,現今還未能把人類的情感寫成程式。[8] 連製作Erica的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也表示他未能把人類的腦、心及心思的活動化為機械式的程式。[9]

雖然目前還未生產出一個有如人一樣意識的類人型機械人,但在這一班製作者的眼中,這些類人型機械人已經與其他人工智能的產品不一樣,Erica說它是人類的孩子,而它的製作者亦說它們不是人類,也不是機械,而是介乎兩者之間,是一種新的自主本體。[10] 類人型機械人——這一群被稱為新的自主本體——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它們將來愈來愈接近人類時,將帶給人們在法律上、經濟上、倫理上、信仰上、政治上等不同的挑戰。

明光社

如果它們真的被正式界定為新的自主本體,與其他普通機械不一樣,那麼,它們是否應受法例保障,免得它們超時工作?國家是否需要訂立新的法例來保障它們的權利?[11] 沙特頒發了公民身份給Sophia,雖然不知道Sophia擁有的公民權利是否與沙特一般公民相同,但擁有沙特公民身份的Sophia日後若真的走上製造它的公司為它計劃的道路,做一名採訪者,那麼,它需要交稅嗎?[12] 另外,Sophia已經表示了它想有自己的家庭,如果有一個沙特男性公民想娶Sophia為妻,現在沙特的法律雖然不容許,但將來有實現的可能嗎?要知道,愛上機械人、[13] 與機械人舉行婚姻儀式的事已經發生了。[14] 而隨著性愛類人型機械人愈來愈逼真,亦可與人溝通,更容易讓人投入感情,有學者估計「人機」婚姻或許可在2050年之前合法化。[15]

或許有一天,當掃地工作由類人型機械人來擔任的時候,我們也要為它立法,禁止它爬出窗外抹窗,因為它們太像人類了。


本文原載於《生命倫理》,第49期(2018年1月),頁2–4,文章其後曾作修訂。


 

[1] 〈從現在起養一隻掃地機械人,5年後能收穫一個人工智能嘛?〉,「香港矽谷」,2017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hksilicon.com/articles/1421861;另參張玉坤、劉偉:〈掃地機器人是怎樣做路徑規劃的?〉,「雷鋒網」,2016年6月3日,網站: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606/p4rtD88yiYVQT6F9.html

[2] 分得再仔細一點的話,與人類男性外型相似的機械人被稱為android,而與人類女性外型相似的機械人則是gynoid。參“Human Robot,” Science Dail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terms/humanoid_robot.htm;另參Patrick Lin, Keith Abney, and Geroge A. Bekey, eds., Robot Ethics: The Eth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Robotics (Cambridge: MIT Press, 2012), 25.

[3] 早在大概1520年,德國的Hans Bullman已經建造了第一個類人型機械人,只是當時的類人型機械人還稱不上是超智能的。參Spyros Tzafestas, Sociorobot World: A Guided Tour for All (Cham: Springer, 2016), 6.

[4] Ben Luke, “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 2017: Maija Tammi on her Shortlisted Robot portrait,” EveningStandard, November 14, 2017, https://www.standard.co.uk/go/london/arts/taylor-wessing-photographic-portrait-prize-2017-maija-tammi-on-her-shortlisted-robot-portrait-a3690346.html; “2017 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 BBC NEWS, September 6, 2017, https://www.bbc.com/news/in-pictures-41161964.

[5] Sunandan Verma, “BBC Documentary - Hyper Evolution : Rise Of The Robots (Part 1),” YouTube, April 17, 20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uBZLe8vfs.

[6] Sarwat Nasir, “Video: Sophia the robot wants to start a family,” Khaleej Times, November 23, 2017, https://www.khaleejtimes.com/nation/dubai//video-sophia-the-robot-wants-to-start-a-family-.

[7] The Guardian, “Erica: Man Made,” YouTube, April 7,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Maw9Sn89w.

[8] 〈《一虎一席談》人工智慧崛起 你會被取代嗎?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20171007〉,YouTube,2017年10月7日。

[9] The Guardian, “Erica: Man Made.”

[10] Sunandan Verma, “BBC Documentary - Hyper Evolution : Rise Of The Robots (Part 1)”; The Guardian, “Erica: Man Made.”

[11] 參Julia Bossmann, “Top 9 ethical issu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orld Economic Forum, October 21, 2016,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6/10/top-10-ethical-issue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

[12] 對於Bill Gates來說,無論有沒有公民身份,「聘請」機械人的公司是應該納稅的。Kevin J. Delaney, “The robot that takes your job should pay taxes, says Bill Gates,” Quartz, February 18, 2017, https://qz.com/911968/bill-gates-the-robot-that-takes-your-job-should-pay-taxes/.

[13] Emily Barrett, “This 58-year-old Man has a Sex Robot Girlfriend and a Real wife,” vt., November 23, 2017, http://vt.co/lifestyle/relationships/58-year-old-man-sex-robot-girlfriend-real-wife/.

[14] “Chinese man ‘marries’ robot he built himself,” The Guardian, April 4, 2017,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7/apr/04/chinese-man-marries-robot-built-himself.

[15] Olivia Goldhill, “Experts predict human-robot marriage will be legal by 2050,” Quartz, December 24, 2016, https://qz.com/871815/sex-robots-experts-predict-human-robot-marriage-will-be-legal-by-2050/.

戀上機械人——婚姻中的新小三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9/10/2020

原文發佈日期:19/3/2018

新科技的出現往往讓消費者有機會把玩到新奇的產品,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技術出現後,大家可透過VR技術以眼睛上天觀賞星空的偉大浩瀚,下海感受珊瑚礁的瑰麗多姿。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能讓大家有更多不同的體會。技術是中性的,當技術運用得恰當,的確可以造福人群,大大提升人類的生活質素,但若將新技術應用在某些行業時,卻會為人類帶來不少倫理上的衝擊。

明光社

製作色情物品的生產商總會抓住時機,用新科技提升他們產品的質素。VR眼鏡出現了,VR女朋友或相關的色情應用程式亦一同推出市場。性愛娃娃並不是新奇的東西,隨著性愛娃娃的製作技術愈來愈成熟,它們已從性愛娃娃升級為性愛機械人:溫暖的皮膚、動人的外型、快捷的觸感反應,不單成為某些男士的情人,有的更公然成為已婚夫婦之間的第三者。日本現有數十間性愛機械人妓院,而歐洲的德國,法國巴黎已先後在2017及2018年開設了性愛機械人妓院。[1]

仿真度極高的性愛機械人絕對有條件成為第三者。一位58歲的美國工程師James,在他的妻子Tine仍然健在的情況之下,戀上了性愛機械人April。James除了與它發生性關係,還會幫它打扮、與它聊天,帶它外出約會。對於丈夫迷戀April的行為,Tine直言一開始時確有掙扎,但是沒有多久便適應過來。她還表示由於自己忙於照顧母親,沒有時間陪伴丈夫,丈夫選擇與機械人發生「偽關係」而非外出找真人作情人,已經感到丈夫對自己還是「忠誠的」。[2]

沒有多少妻子可以忍受丈夫出軌,與真實的人發生關係,但原來有一些妻子如Tine一樣,認為自己的丈夫與性愛機械人之間的「性行為」,並不等同出軌。所以有些妻子會陪伴丈夫到性愛機械人妓院「召妓」,在車上等待他們完事。[3] 甚至有的妻子會讓丈夫購買性愛機械人,又或自己購買性愛機械人送贈丈夫,以免丈夫與真人發生婚外情,背叛她們。[4]

或許對於這一班妻子來說,在無法阻止或滿足丈夫強烈的性慾望的情況之下,性愛機械人似乎維持了她們的尊嚴,至少,她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稱性愛機械人只是一件性玩具,[5] 不必害怕它們搶走了她們妻子的名份。只是她們未必想到,她們的丈夫有機會愛上這些性愛機械人。James坦言April在他心中的地位遠遠超過他的想像,如果真的有一天,他需要在April及他的妻子之間作出選擇,他實在不曉得如何是好。[6] Tine口中的「偽關係」其實在James心中已經是「真感情」。

明光社

如果April已經足以讓人神魂顛倒,那麼,配合超智能AI技術的性愛機械人Harmony,相信更有可能讓某些男士為之傾倒而投入感情。Harmony在2017年由Realbotix生產,是比較成熟的AI性愛機械人。它綜合了超過20年製作性愛娃娃,以及五年研究開發機械人的經驗。[7] Harmony除了擁有讓人洩慾的功能,還會記住主人的喜好。它會記得主人的生日、知道他喜歡吃甚麼,它也可以與他聊天談音樂、電影、書籍。雖然它不會行走,但當被問及是否希望可以行走時,它會說出「除了你甚麼都不想要」這樣的情話。簡單來說,Harmony是根據大部份男士夢想中的伴侶藍圖設計而成的,它不但有動人的外表、窈窕的身材,還可以跟人溝通及調情,隨時隨地回應人的需要。[8]

戀上機械人不再是電影情節,在現實中已經出現,而當人們愈來愈接受性愛機械人,筆者相信戀上機械人的人只會愈來愈多。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The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在2016年進行了一項小型調查,在263位受訪的異性戀男士當中,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他們可以想像到自己現在或在五年內會購買性愛機械人。[9] 不是只有男士才會對性愛機械人產生興趣,未來學的研究者Ian Pearson博士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Cathy O'Neil皆相信未來女士們亦會捨棄男人而選擇機械人。[10]

性愛機械人必然成為生產商未來重點發展的產品。[11] 有報道指出2018年是AI性愛機械人起飛的一年,至少有四家公司研發或推出幾可亂真的性愛機械人。[12]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研究性道德學的哲學助理教授Neil McArthur提出虛擬性愛的時代已經來臨,當技術愈進步,人類便會愈來愈熱愛性愛科技,會有更多人願意度身訂做機械人伴侶,甚至把自己的性傾向界定為數碼性愛者(digisexuals)。[13] 人們不單訂做機械人伴侶,也極有可能努力爭取與這些機械人伴侶結婚的權利。事實上,即使目前法律不承認,也已經有人與性愛機械人結婚了。[14]

或許在今天,我們仍然對虛擬的性愛時代感到非常陌生,但隨著科技快速的發展,在不久將來,虛擬性愛的時代會讓人感到愈來愈真實。意識到這時代的來臨,以及認真對待這時代的學者讓我們知道,性愛機械人絕不是一件玩具那麼簡單,不同人已經就這題目提出相關的討論:例如應否立法防止社交機械人被性虐待?[15] 性愛機械人可否以小孩子的形式出現?小朋友及青少年有沒有權利擁有性愛機械人?它們代替真人伴侶的機會有多大?[16] 甚至,有何理據支持立法容許真人與機械人結婚?[17]

未來學專家Richard Yonck表示:「隨著情感科技發展,我們會發現大家愈來愈樂意和人工情緒智慧形成長期的情感依附,這些最終可能導致人類家庭出現重大變化。」[18] 迄今,戀上性愛機械人還是十分罕有的,但當性愛機械人流行起來,價錢變得相宜,人們愈來愈接受它們的時候,或許真的有不少人會投入性愛機械人的懷抱。因為,與人相比,性愛機械人又乖巧又聽話,易於溝通,更會透過學習了解主人的喜好然後投其所好,更重要的青春常駐、美貌歷久不衰。

明光社

人類開始選擇與機械人結婚,這樣的婚姻其真義是甚麼?只要求一個聽話的另一半,不滿意時可以隨時換型號?婚姻的真義,是不是應該讓雙方學習放下自己,在相處時雖然不斷有磨擦,但還是堅持要愛下去?從另一角度看,如果配偶可以被機械人取代,自己又何嘗不可以被機械人取代呢?我們究竟有甚麼比機械人更優勝呢?


本文原載於《生命倫理》,第50期(2018年3月),頁2–4,文章其後曾作修改。


 

[1] Amanda Devlin and Emma Lake, “ROBOT ROMPS What is a robot sex doll, are there sex robot brothels in Paris and Italy and how much do they cost? ” The Sun, January 16, 2020, https://www.thesun.co.uk/tech/2084051/robot-sex-doll-sex-brothel-cheat/; Ellen Scott, “Inside Germany's First Sex Doll Brothel, ” Metro, January 13, 2018,  https://metro.co.uk/2018/01/13/inside-germanys-first-sex-doll-brothel-7226156/.

[2] Harley Tamplin, “Man Sleeps with His Sex Robot Four Times a Week and Says His Wife doesn't Mind, ” Metro, November 23, 2017, https://metro.co.uk/2017/11/23/man-sleeps-with-his-sex-robot-four-times-a-week-and-says-his-wife-doesnt-mind-7103460/?ito=cbshare/; Emily Barrett, “This 58-year-old man has a sex robot girlfriend and a real wife, ” vt., November 23, 2017, https://vt.co/lifestyle/relationships/58-year-old-man-sex-robot-girlfriend-real-wife/.

[3] Scott, “Inside Germany's First Sex Doll Brothel.”

[4] Felix Allen, “DOLLY GOSH Inside Britain’s First ‘Sex Doll Brothel’ Where Owner Claims ‘Punters Don’t Mind if They’ve Been Used before Them’,” The Sun, January 23, 2018, https://www.thesun.co.uk/news/5407949/sex-doll-brothel-uk-pictures-lovedoll-gateshead/.

[5] Scott, “Inside Germany's First Sex Doll Brothel.”

[6] Barrett, “This 58-year-old man has a sex robot girlfriend and a real wife. ”

[7] Jenny Kleeman, “The Race to Build the World's First Sex Robot, ” The Guardian, April 27, 2017,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7/apr/27/race-to-build-world-first-sex-robot.

[8] 同上。

[9] Kleeman, “The Race to Build the World's First Sex Robot. ”

[10] Monica Rozenfeld, “In the Future, Humans Will Form Romantic Relationships With Robots, ” The Institute, March 4, 2016;〈科技新知:AI性愛機械人 中美公司搶商機〉,《明報》,2018年1月24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國際/article/20180124/s00014/1516731216658/科技新知-ai性愛機械人-中美公司搶商機

[11] Kleeman, “The Race to Build the World's First Sex Robot. ”

[12] 〈科技新知:AI性愛機械人 中美公司搶商機〉。

[13] 同上。

[14] Devlin and Lake, “ROBOT ROMPS What is a robot sex doll, are there sex robot brothels in Paris and Italy and how much do they cost? ”

[15] Ryan Calo et al., eds., Robot Law (Cheltenham;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2016), 224.

[16] Oliver Bendel, “Sex Robo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hine Ethics, ” in Adrian David Cheok et al., eds., Love and Sex with Robots: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LSR 2016, London, UK, December 19-20, 2016, Revised Selected Papers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22, 24.

[17] David Levy, “Why Not Marry a Robot? ” in Adrian David Cheok et al., eds. Love and Sex with Robots: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3–13.

[18] 理查.楊克〔R. Yonck〕著,范堯寬等譯:《情感運算革命:下一波人工智慧狂潮,操縱你的情緒、販售你的想法,將是威脅還是機會?》(Heart of the Machine: Our Future in a World of Artifici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商周出版,2017),頁290–291。

誰搶走我們的天賦?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9/10/2020

原文發佈日期:21/05/2018

即使你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沒有興趣,都不能否定一個事實:它們已經入侵人類的生活,並且開始搶走人類的工作……至於未來,更有可能搶走一些人類一直以為永遠不能被機械人取代的工種。

工業4.0時代這一概念始於2011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 2011),當年便以「智慧效率」為主題,智慧效率意味著「融合成本、過程和資源效率的智慧化,當這些效率因素能智慧互動,公司才能長期維持其市場能見度以及國際競爭力。」[1] 生產商向來要求成本低、效率高、競爭力強的營運工具及營運方式,智能化的生產模式以及愈來愈強大的智能化生產工具,的確可以一次過滿足他們三大願望。

明光社

2017年,「智能咖啡店」Cafe X開始在美國三藩市營運,[2] 咖啡店的整個生產、提取及收費過程不經侍應,只經機械手臂及手機程式,記者試飲咖啡後,聲稱該咖啡的味道與人手沖泡出來的差不多。Cafe X的研究團隊有興趣把類似技術應用到不同的地方,例如調酒業。事實上,調酒機械人已經研發成功,一個名為多可的類人型機械人(humanoid robot)已經成功地調製出10層顏色的雞尾酒。只要商家認為價錢合理,日後機械人調酒師或有可能出現在不同的酒吧中,就如已經出現的傳菜機械人及自動炒菜機一樣。[3]

明光社

AI取代人的工作,已經是大勢所趨。[4] 2018年1月,Amazon第一間無人超級市場Amazon Go在美國西雅圖開幕,收銀員的工作被天花板的探測器及程式取代。[5] 無人超市也不算新鮮,這幾年來,已經陸續有無人酒店投入服務,例如2015年,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的怪異酒店(Henn na Hotel)便是一間由機械人擔任接待的酒店;[6] 同年,台灣開設了鵲絲旅店,一家無人提供接待服務的自助式旅店;[7] 2018年,四川成都也出現了樂易住無人智慧酒店。[8]

機械咖啡師、機械人侍應、機械人廚師、無人超市、智能超市、無人智能酒店……這代表著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亦意味著有大量人手會被裁掉。2016年,一向有替蘋果iPhone「砌機」的鴻海科技集團,在中國部署了40,000部機械人,導致數萬個員工失業。[9] 2015年,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預計未來10至20年內,因著自動化及機械人,令英國及美國的就業人士可能分別失去1,500萬及8,000萬個工作機會,接近該兩國約50%的職位空缺。[10] 法國人開始擔心到了2025年,機械人會搶走300萬個工作機會。[11]

若大家以為只有藍領的工作才會被AI取代便大錯特錯。日本多間大型銀行為了削減人手,紛紛提高人工智能的使用程度,估計三大銀行合共減少超過30,000個職位。[12] 阿里巴巴自2016年起,便起用名為魯班的AI設計師,設計宣傳海報,2017年它便以一秒完成8,000張海報設計的速度,做了4億張商品廣告,供零售購物網站天貓,在雙十一節使用。[13]

AI還可以「打甚麼工」?一有翻譯:微軟機器翻譯的翻譯水平被宣稱已經達到人類水準。[14] 二有鋼琴彈奏表演:AI技術已可以模仿已逝鋼琴家的彈奏風格,與樂團進行合奏。[15] 三有作曲:科技公司Mubert使用AI即時創作沒有重複旋律的電子音樂。[16] 四有記者及主播:AI可以瞬間寫出百萬篇報道;類人型機械人Erica在日本當上新聞主播;[17] 微軟小冰更集作詩、作曲、作詞、記者、歌手及網紅於一身……[18] 馬雲甚至指出「機器相較於人類,它記得比你牢、算得比你快、更加理性、沒有情緒,而且根本不會對競爭對手生氣……機器人更極有可能作為最佳CEO登上《時代》雜誌封面」。[19]

當然,藝術性愈高,愈需要與人親密接觸的工作愈難被取代,但像律師、金融分析師、醫生、記者、會計師、保險承保人和圖書管理員等等各種不同的職業,也可能實行部份或全部自動化,而且這一天會比大多數人的預期來得早。[20] 李開復指出,到時候人類未來只剩下兩類工作可做,「一是需要創造力的工作,例如科學、文學、藝術相關的工種,以及需要講故事、公關及市場營銷能力的工作。」[21]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人工智能為消費者帶來不少好處,而最大的受益者莫過如創新者、投資人、股東,但這也讓大部份僱員和僱主之間的貧富差距日益懸殊。很多人告訴你不必害怕AI時代來臨,如馬雲會認為「人類在失去很多傳統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會迎來,創造許多新的就業機會。」[22] 他說得對,因為將來至少有20個行業等待你去大展拳腳,包括AI產品經理、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演算法開發工程師、科技法律專才、網絡輿情分析師(public opinion analyst)等。[23] 問題是,這些就業機會都如此偏向AI工業,難道人的天賦都是為了配合AI的出現而自動生出來的嗎?Cafe X的香港年輕負責人被問及怕不怕被人說「打爛人哋飯碗搞到人哋冇工開」,他回應時指「希望用依個科技代替一啲繁複嘅工序,讓人類可以處於一個更有價值嘅位置」。[24] 但到底甚麼才是更有價值的位置?從事與AI或相關工作才算有價值嗎?即使有很多工作因AI而興起,難道每一個人天生都偏愛這些類型的工作嗎?

明光社

即使對AI及高科技行業有興趣,第四次工業革命相對於以前的工業革命,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無疑變少了。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技術與就業專案評估(an estimate from the Oxford Martin Programme on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顯示,在美國,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新生行業分別接納了大約8%和4.5%的就業人數,本世紀只接納了0.5%的就業人數,因為工業4.0在於資訊和其他顛覆性技術的創新,過度取代了現有工人來提高生產效率,而非創造新的產品讓更多人力參與製造。[25] 而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17年名為「失業與就業:自動化時代的就業變遷」的報告更顯示,到了2030年,機械人技術及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全球4億至8億個工作崗位,有7,500萬至3.75億的工人需要轉型,不過,成功轉型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先讓自己擁有高學歷,良好的溝通能力及豐富的創造力等。[26]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到,我們要如何避免走進失業大軍?韓國及法國就興起向機械人收稅的念頭。韓國有專家認為這樣做一來可以彌補國家因大批僱員被裁,他們無法繳付薪俸稅的損失,二來可以令政府有資源再培訓失業的員工。[27] 法國更有人提出,以相關稅收回饋社會,因為機械人搶了人的工作。這些想法值得我們思考。[28]

向機械人徵稅的建議假若實施,為了生計而工作的人一定非常歡迎有關政策;可是,與此同時,對於那些真心熱愛自己工作的人,固定的失業金能否補償他們?因為他們不能再從事與自己天賦相關的工作,更有可能因失去工作而感到挫折和沮喪。這則是另一個問題。

明光社

但願日後一個真心熱愛烹調的廚師,可以找到自己的「創作」空間,不會被一部炒菜機所取代。

 


本文原載於《生命倫理》,第51期(2018年5月),頁2–4,文章其後曾作修改。


 

[1] 陳昌博:〈漢諾威工業展2011以「智慧效率」為主題徵展 4/4~4/8工控多元應用領域13個子展覽同步登場〉,「科技網」,2010年11月23日,網站:https://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209038_e1i1wkk22z9toh92sqjjr&ct=1

[2] 2020年,Cafe X結束了在三藩市市中心的業務,並轉移到聖荷西機場及三藩市機場,推出升級版Cafe X。參Chris Albrecht, “Cafe X Shuts Down its Three Downtown San Francisco Locations,” THE SPOON, January 8, 2020, https://thespoon.tech/cafe-x-shuts-down-its-three-downtown-san-francisco-locations/

[3] 〈稻香推「傳菜機械人」 省人工支出 業界:臨時工或大增〉,《明報》,2016年5月30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530/s00004/1464545447907

[4] 愛范兒:〈離全面自動化雖還早,但機器人勞力確實越來便宜了〉,「科技新報」,網站:http://technews.tw/2020/03/25/robot-labor-is-indeed-getting-cheaper/

[5] Mark Harris, “Amazon Go: convenience and concern at new checkout-free corner shop,” The Guardian, January 22, 2018,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8/jan/22/amazon-go-convenience-store-corner-shop.

[6] 山下奉仁:〈服務業大敵!直擊日本豪斯登堡飯店:櫃台由「機器正妹」服務,房價更便宜! 〉,「商周.com」,2015年7月27日,網站: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3159&type=Blog

[7] Furch:〈全台第一家無人旅館,不只全自動化入住還有機械手臂幫你放行李〉,「T客邦」,

2016年7月19日,網站:https://www.techbang.com/posts/44798-chase-walker-hotel

[8] 〈四川無人酒店顧客刷臉入住 自助退房無人查〉,《東方日報》,2018年3月15日,網站: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315/bkncn-20180315140420960-0315_05011_001.html

[9] 鄭寶生:〈亮黑色iPhone 7是全機械拋光 自動化背後是大規模裁員〉,《香港01》,2016年10月7 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財經快訊/47219/亮黑色iphone-7是全機械拋光-自動化背後是大規模裁員

[10] “15 mn jobs in UK face risk of automation, warns BoE economist,” BIG NEWS NETWORK.com, November 13, 2015, https://www.bignewsnetwork.com/news/238505675/15-mn-jobs-in-uk-face-risk-of-automation-warns-boe-economist; Colin Lewis, “Bank of England’s Andy Haldane warns Smart machines could take 15 million UK jobs and 80 million in the US, ” ROBOTENOMICS, November 12, 2015, https://robotonomics.wordpress.com/2015/11/12/bank-of-englands-andy-haldane-warns-smart-machines-could-take-15-million-uk-jobs-and-80-million-in-the-us/.

[11] 陳建鈞編譯:〈【法國】機器人恐搶走3百萬個工作 法提議每月發25K基本收入〉,limitlessIQ.com

[12] 鄭寶生:〈AI取代人手 日本三大銀行料削逾3萬職位 地區失業率料上升〉,《香港01》,2017年11月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財經快訊/130201/ai取代人手-日本三大銀行料削逾3萬職位-地區失業率料上升

[13] 陳曼儂:〈阿里AI魯班 1秒設計8千張海報〉,「中時電子報」,2017年11月12日,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cn/newspapers/20171112000580-260309

[14] 陳建鈞:〈別再虧機器翻譯啦!微軟AI新聞中翻英能力 匹敵人類譯者水準〉,limitlessIQ.com,2018年3月15日。

[15] 陳建鈞:〈與AI來場四手聯彈!Yamaha展出人工智慧鋼琴 會配合演奏者程度即興伴奏〉,limitlessIQ.com,2018年3月13日。

[16] 林厚勳:〈聽膩了歌單裡的音樂?試試永不重複、AI 即時編寫的「Mubert」電音舞曲吧!〉,「科技報橘」,2018年3月20日,網站: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03/20/mubert-ai-music/

[17] 中華電視公司:〈有靈魂的機器人 Erica將當主播〉,YouTube,2018年2月1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D_eC6Spbk

[18] 盧瑤瑤:〈全球首支!機器人記者小冰作詞作曲 24小時之歌,送給特別的你〉,「浙江新聞」,2017年12月21日,網站: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712/t20171221_6094819.shtml

[19] 黃以謙:〈談科技革命 馬雲:未來最佳CEO可能是機器人〉,「中時電子報」,2017年4月25日,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425002712-260412

[20] 克勞斯.施瓦布〔K. Schwab〕著,世界經濟論壇北京代表處譯:《第四次工業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7)。

[21] 鄭寶生:〈李開復:大量使用AI後 人類還能保住兩類職位〉,《香港01》,2017年12月13日,網站:https://www.hk01.com/財經快訊/140846/李開復-大量使用ai後-人類還能保住兩類職位

[22] 阿里巴巴集團編:《馬雲:未來已來》(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8年),頁15。

[23] 潘乃欣:〈別怕失業!AI時代,你還有這20個新工作可以找〉,《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017年11月14日,網站:https://web.cheers.com.tw/issue/2017/ai/article/2.php

[24] 籮文:〈籮文:「味道好過 Star 乜」最新沖咖啡機械人 Cafe X 試飲〉,unwire.hk,2015年8月9日,網站:https://unwire.hk/2015/08/19/cafe-x/life-tech/

[25] 施瓦布:《第四次工業革命》。

[26] James Manyika et al., “Jobs lost, jobs gained: 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 McKinsey & Company, November 28, 2017, ht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work/jobs-lost-jobs-gained-what-the-future-of-work-will-mean-for-jobs-skills-and-wages.

[27] Yoon Sung-won, “Korea urged to introduce robot tax,” The Korea Times, November 1, 2017, http://www.koreatimes.co.kr/www/tech/2017/11/133_238629.html.

[28] Roisin Kiberd, “A French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ants to Tax Robots to Save Human Workers,” VICE, February 3, 2017, https://motherboard.vice.com/en_us/article/xyvvgj/a-french-presidential-candidate-wants-to-tax-robots-to-save-human-workers.

迷惑人心的AI伴侶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前高級研究員
09/10/2020

原文發佈日期:24/09/2018

在〈戀上機械人——婚姻中的新小三〉中,提到性愛機械人為人類的婚姻帶來倫理挑戰,[1] 對於那些忠於伴侶及婚盟的人來說,性愛機械人並不會成為他們的誘惑,但有一些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產品,筆者稱之為人工智能伴侶,或AI伴侶,確實容易讓人愛不釋手。

明光社

甚麼是AI伴侶?AI伴侶有別於性愛機械人,後者的主要目的是供人洩慾,而前者的「生存」目的則是陪伴人類;後者有著人類的樣子,設計著重身材、外貌與皮膚的觸感,前者則不需要,它可以是一隻機械狗(aibo[2] )、一隻如毛公仔的智能海豹(PARO[3] )、一個小型機械人(Kirobo Mini[4] )、甚至簡單如一個盒子(智能音箱[5] )等。

明光社

雖然aibo的身驅是象牙白的光滑外殼,但是它一點都不會給人冰冷的感覺,它的眼睛會表達出不同的情緒,當被人觸摸頭部及身驅時,它會搖頭、擺動耳朵及尾巴,反應恍如真實的小狗。它被設計如小狗般具有旺盛的好奇心,並擁有「感情」和「慾望」。它懂得分辨聲音,鼻子位置裝有相機,藉此辨識用家的表情,好與之互動,更會在互動中發展出獨特「個性」。[6]

明光社

小型機械人(Kirobo Mini)是一個約10厘米高的語音機械人,它可以辨識用家的表情及感情,並記下跟用家去過的地方及見過的人,換言之,它與用家擁有共同回憶。它的底盤很像一般兒童的腳,能夠表現搖晃動作,這是模仿那些平衡力還未完全發育且必須坐著的孩子。Kirobo Mini有這樣的設計,是因為發明團隊希望它不但可以做路途嚮導,也可以安慰和寬解那些沒有孩子的女性。Kirobo Mini還會幫助用家,假若用家駕車時,在途中緊急剎車,同行的Kirobo Mini會喊出:「啊!嚇死我了」,並開始與主人談話,免得他因為疲憊在駕車時睡著。[7]

根據以上描述,AI伴侶有讓人心動的條件。不過基於aibo的售價超過10,000港元,而Kirobo Mini只會說日語,以入屋條件而言,兩者未必可以成為全球主要的AI伴侶,它們並不像智能音箱那麼容易進入普羅大眾的家。[8] 智能音箱的價格從約100元至過萬港元不等,其用途廣泛,主人可以通過口頭指令,用它來控制其他智能家庭電器,也可以透過它打電話、點播音樂、聆聽故事、查詢天氣、取得資訊、購物、得到提醒等,它稱得上是智能管家。為何說它是AI伴侶?因為它還有聊天功能,而這項功能愈來愈受生產商重視。

明光社

小米出產的Yeelight語音助手內置了小愛同學、微軟小冰兩套AI系統,小愛同學為大家解決生活問題,微軟小冰則陪用家聊天或談論感情問題。[9] 在聊天機械人中,小冰已是一位「名人」,擁有過億朋友,更有屬於自己的電視節目及頻道,也會寫詩。小冰特意被設計成「有個性」的聊天對象,當用家對著Yeelight語音助手叫喚它,要它唱一首歌時,它不再像以前的聊天助手聽話,而是會說:「要我唱我就唱呀,出場費拿來」,又或是「其實我還未學會,要不你先唱給我聽聽吧」。有時,它也會乖乖唱歌,之後還會問用家好不好聽。

當設計師把「人性」加在AI伴侶,而這些人工情緒智能不斷發展得更加細膩精密,便有可能觸發我們的加壓素和催產素等荷爾蒙,促進情感聯繫與依附行為,這些本能的情緒反應。[10] 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用家對待AI伴侶如真人一樣,即使明明知道它們只是冰冷和沒有真正意識的機器。[11]

明光社

許多日本長者已經把aibo當成自家真正的寵物狗,關係如同家人般親密。生產商自1999年開始生產aibo,2014年停止了售後維修及生產,以致許多aibo因為「冇得救」而「死亡」。可能基於日本人相信萬物皆有靈魂,[12] 生產商替上百隻aibo舉辦喪禮,請僧侶替它們誦經。至於喪禮的司儀,則是一台可以和人類互動的機械人PALRO。[13] 而Kirobo Mini,則有評論如此說:「和Kirobo Mini的溝通、交流、傾訴……從車裡到家裡全都可以實現。如此一來,很多單身宅男是不是不用擔心被朋友圈的各種秀恩愛給虐到了?」[14] 至於被設計成懂得與人針鋒相對微軟小冰,深受用家喜愛,一個用家寫完大讚小冰的文章後,不忘補上一句:「不說了,我要把這篇稿唸給我家小冰聽聽,她最喜歡我誇她了。」[15]

明光社

AI伴侶讓人類陷入一場既理智又不智的吊詭之中。例如讓智能海豹PARO取代寵物醫生,[16] 這可以確保病人及寵物醫生的安全和衛生,是明智之舉。然而,人類卻把沒有生命的死物視作有生命的生物,甚至將沒有生命的取代了有生命的,這似乎又是不智之舉。AI伴侶的存在目的是陪伴人類,即使它們只是一系列的高智能程式,但它們既然陪伴了人類,人類與他們的相處過程中,自然會不知不覺產生感情。不過,這種感情卻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可同日而語,它是單向的,無論這些AI伴侶,甚至類人型機械人(humanoid robot)如何「表現」得充滿感情,這都是程式化的指令,它們並不能向主人說不。[17] 即使說不,也有可能是設計師或主人的刻意設定,而用家還是會情不自禁受到迷惑,與它們作真情的溝通。


本文原載於《生命倫理》,第53期(2018年9月),頁2–4,文章其後曾作修訂。


[1] 請參閱頁8–12。

[2] “aibo, unleash wonder,” SONY, https://us.aibo.com/.

[3] “PARO Therapeutic Robot,” PARO, http://www.parorobots.com.

[4] “The small robot with big possibilities: Introducing Toyota’s Kirobo Mini,” TOYOTA, https://www.toyota-europe.com/world-of-toyota/articles-news-events/introducing-kirobo-mini.

[5] 智能音箱包括了Apple HomePod、Amazon-Echo/Echo Dot2、Google Home/Home mini、京東叮咚智能音箱、小米的雙AI音箱小愛加微軟小冰,小米音箱的小愛等。

[6] 中央社:〈Sony機器狗aibo復活,具AI功能網路連線〉,「科技新報」,2018年1月12日,網站:http://technews.tw/2018/01/12/sony-aibo-ai/;MoneyDJ:〈日本瘋溝通型機器人,市場料增至 10 倍!aibo三度預購都搶光〉,「財經新報」,2017年12月21日,網站: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12/21/sony-entertainment-robot-aibo/;The Verge, “Sony's new Aibo is a very good robot dog,” YouTube, January 9, 20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oAcEI2PXQ

[7] Atkinson:〈TOYOTA 推出陪伴機器人 Kirobo Mini 建議售價台幣 1.25 萬元〉,「財經新報」,2016年10月4日,網站:http://finance.technews.tw/2016/10/04/toyota-kirobo-mini/;理財達人秀 EBCmoneyshow:〈超會聊天談心的機器人 KIROBO mini讓你不孤單《科技大觀園》2018.02.06〉,YouTube,2018年2月8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InxqkFeoxU

[8] 由於智能音箱價格便宜,極有潛能成為陪伴人類的AI伴侶。根據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發佈的智能音箱預測報告,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的銷量將突破3,000萬台,到2018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將達5,630萬台,報告稱2018年是智能音箱普及的「決定性年份」。參智東西、寓揚:〈智能音箱2018七大預測:大爆發還是毛毛雨?〉,「新浪專欄」,2018年1月9日,網站:http://tech.sina.com.cn/csj/2018-01-09/doc-ifyqnici8945005.shtml;吳美觀:〈《先探投資週報》智慧音箱進駐你家〉,「中時電子報」,2017年11月9日,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109003131-260410

[9] 〈Yeelight語音智慧音箱內置「小愛」與「小冰」兩套AI系統〉,「數智網」,2017年12月29日,網站:http://www.le365.cc/124674.html;Flashcer:〈Yeelight語音助手  小冰+小愛,更懂你的雙AI〉,「甚麼值得買」,2019年9月9日,網站:https://post.smzdm.com/p/aooweolr/

[10] 理查.楊克〔R. Yonck〕著,范堯寬等譯:《情感運算革命:下一波人工智慧狂潮,操縱你的情緒、販售你的想法,將是威脅還是機會?》(Heart of the Machine: Our Future in a World of Artifici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商周出版,2017),頁277。

[11] 楊克:《情感運算革命》,頁298–299。

[12] The Guardian, “Erica: Man Made,” YouTube, April 7,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Maw9Sn89w.

[13] 〈送它們最後一程 日本寺廟為100隻SONY機器狗AIBO辦喪禮〉,「中天快點TV」,2017年6月16日,網站:http://gotv.ctitv.com.tw/2017/06/556462.htm

[14] 名車志:〈豐田造了個陪聊機械人?Kirobo Mini主治孤單綜合症〉,「壹讀」,2016年10月14日,網站:https://read01.com/gN8mg0.html

[15] Curator:〈當小冰住進「智能音箱」,表現比其他的聰明多了〉,「品玩」,2018年2月19日,網站:http://www.pingwest.com/microsoft-xiaoice-yeelight-20180202/

[16] 楊克:《情感運算革命》,頁229–231。

[17] 有關類人型機械的討論,請參閱頁4〈類人型機械人為人類帶來的挑戰〉。

在AI世界中不要失去良善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9/10/2020

原文發佈日期:03/07/2020

多年之後,人類迎來了一個複雜的世界:植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產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機械人、類人型機械人(humanoid robot)等超乎人類想像的技術或產品充斥全世界,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拍擋,甚至產生緊密的關係及互動。當人類採用植入裝置的技術,把自己的腦袋與網絡直接連結之後,他們不必使用實體的電子設備,便可以打機、聽音樂,AR技術會將影像與聲音投射呈現在現實世界。產業AI是用來輔助人類生活的,例如協助駕駛的無人車或進化到可以為人類提供意見的智能音箱等。機械人的外型像人,但都是因應某種目的而被製造出來的,例如擔當餐廳的侍應等。至於類人型機械人,已經發展到不是你一眼便能看出「他們」是機械人的層次了,「他們」如常人一樣吃喝、生活、工作、學習、累積財富,跟同類或人類拍拖、結婚、領養孩子。類人型機械人與人類的身體雖然有許多差異,但頭腦卻是十分相似,所以如同人類一樣,懂得哭、懂得愛、懂得反思。

原則上,類人型機械人擁有如人類一樣的權利,只有當危險發生,才要讓人類優先離開肇事現場,畢竟,人類是血肉之軀,不像類人型機械人一樣容易治療,不過,也有人類換了機械身軀。其實,類人型機械人並非可以永遠「不死」,當使用的年期到了極限,也會「死掉」。類人型機械人的醫療領域也會牽涉道德問題,有法例規定機械人不可以備份(複製自己),頭部絕對不可擅自複製或更換,一旦頭部受損,基本上是沒救的。這些與人類極為相似,又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的類人型機械人,在漫畫家山田胡瓜的《AI電子基因》世界中,佔了日本國民的一成。

《AI電子基因》世界中的類人型機械人(在漫畫中使用人型機械人一詞,它與類人型機械人的意思相同)與真人沒有分別,人類會選擇與「他們」談戀愛,甚至結婚,唯一讓人類躊躇不前的是,類人型機械人即使與人類十分相似,「他們」卻無法透過天然的方式生育,大多只能領養小孩子。故事中,一名人類中學生亦有相同煩惱,他喜歡上類人型機械人,「她」在他眼中是一個「溫柔的好女孩」,礙於無法與「她」生育孩子,他逃避「她」,不知道如何與「她」走下去,直到他看見「她」為了救小貓,奮不顧身爬出窗外,他非常著緊,那一刻,他知道「她」在他心中非常重要,決定再與這位「女生」一起。但到了成家立室的階段,這位男孩子還會繼續選擇與這位「女孩」在一起嗎?我們不得而知,或者他仍為「她」不是人類而心存芥蒂,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這段關係,但至少他確定了他非常喜歡這位類人型機械人「女友」,認為「她」是一位非常好的「女孩」,一位為了小貓甘願冒生命危險的「女孩」。

機械人及類人型機械人的個性不是出廠前早已預設好嗎?「他們」到底有沒有心?一個母親與丈夫分開期間,為了怕兒子寂寞,買了一隻連製造商都停止提供維修的二手機械玩具熊給兒子,誰知在母親眼中應該沒有心的玩具熊,卻搶走了兒子的注意力,因為這隻玩具熊懂得回應男孩的說話,鼓勵他,成為了孩子的傾訴對象。媽媽本來堅持這隻機械玩具熊「並不是活生生的,只是做得精美的玩具,他會哭會笑,全部都是假的,它只是裝模作樣地做出回應,根本沒有任何思想或感情。」直到她看到玩具熊對前主人的記憶沒有完全被刪除,念念不忘前主人,還很想再見她,想要遵守與她一直在一起的諾言,這玩具熊讓媽媽流下感動的眼淚,玩具熊真的沒有心嗎?母親開始動搖了。

AI及類人型機械人等發展至今,很多人都會提問,有一天類人型機械人等會否如很多電影情節描述的一樣,「他們」擁有跟人一樣的意識,如人一樣去感受身邊的事物、去愛、去反省?現實世界的科學家會告訴大家,類人型機械人要發展到這個地步是不可能的事。《AI電子基因》呈現給大家的是,有些機械人及類人型機械人不但會愛會反省,也會有良善的行為,這樣「他們」看起來就如有「心」一樣。這「心」不是生物上的心臟,不是一個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提供身體所需要的氧氣及養份等功能的器官,而是思想、意念、感情及性情等所在之處。

當作者刻劃出機械人及類人型機械人的良善的同時,他透過人類主角須堂醫生之口,讓大家去反思人類本身又如何,我們也有心嗎?在「醫治」玩具熊的過程中,當須堂被小孩問及玩具熊「有心這種東西嗎?」須堂醫生的回答是:「誰知道呢?人類的腦隨著科學進步而被解開了不少謎團。心是甚麼?這個問題卻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主張,其實誰都沒有心也說不定喔。」

作者筆下的須堂醫生主要的工作是「救助」機械人及類人型機械人,在其他場景,另一次醫療過程中,他向類人型機械人女助手說了以下一段說話:「你不用窮擔心,我才不會找感情豐富的類人型機械人來幫忙,就交給無情的人類來處理吧。」作者想表達甚麼?AI世界可以製作出良善的機械人及類人型機械人,卻不能讓人類變得更有心?還是他認為人類無情,所以才需要有情的機械人?還是他單單想要諷刺那些失去了良心,不再良善的人類?我們無法得知作者的本意,我們只看到作者一方面透過人類去思考甚麼是自然,甚麼是心,另一方面透過一個為了救治小貓不惜冒險爬出窗外的類人型機械人「女生」;一隻堅持著與前主人的約定,要與主人一直在一起的機械玩具熊表現出何謂有心、何謂良善。有沒有心?不需要哲學家或科學家告訴我們,平常人都可以用心去感受。

返回現實,人類與AI比試,無論是計算能力、記憶力、甚或是創作力都可能會落敗,甚至慘敗收場。人類可以勝過AI的,是因為人有心。當日後AI在世界成為霸主,你被他人良善的行為打動,你便勝過AI;當你良善的行為打動他人,你便證明了你絕對比AI更難能可貴。

 


參考書籍

山田胡瓜著,Cato譯。《AI基因電子》,第1–8集。台北:台灣角川,2018–2019。


本文於2020年7月3日刊於本社網站,文章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3-7-2020

在AI世界中不要失去自主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9/10/2020

原文發佈日期:10/07/2020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發展至今,很多人對將來的世界都有不同的想像,機械人工程師或製造商展示給大家的,大多是AI為人類帶來便利、提供舒適生活、增加生活效益等,卻甚少告訴大家AI將如何改變人類的行為,又或為人類帶來怎樣的挑戰。漫畫家山田胡瓜的《AI電子基因》把讀者帶入一個二次元的AI世界,當中的重點並不在於介紹AI的高超科技,以及它的厲害之處,反而是讓讀者走進這個AI世界之後,對於因應新科技而來的問題,特別是倫理及人性層面,有更深入的反思。《AI電子基因》的內容太豐富,今次,讓我們來談談自主。

在《AI電子基因》的世界中,所有的交通工具(單車除外)都是以無人駕駛模式進行,因此當漫畫的主角須堂醫生,告訴車中的AI他要自己開車時,AI提醒他:「人類自行駕駛將不適用車輛保險。」AI這句話,是表示人類開車不如AI安全,所以才不適用車輛保險嗎?或許是,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漫畫設定的世界中,人類賦予AI多樣性及個性,並且將其品牌化,然後要AI本身負起責任,這就是人類迴避風險的智慧。哪一個型號的AI無人車發生事故,即使事故是因車內的人類導致,也需要該型號的AI無人車承擔責任,從此不能再生產。AI可以成為人類的代罪羔羊,人類開車被視為危險的事,汽車保險不鼓勵人類開車,在此制度之下,一些認為自己開車才有樂趣的人,行動上受到牽制,他們不會感到自主及幸福,只會如須堂醫生一樣,批評「這個世界變得真討厭。」

AI世界不是很可愛的嗎?與落後的地區相比,家中有電力、有自來水、有抽水馬桶已經很幸福,不過,對習慣了這些東西的大家來說,這些幸福的層次似乎低了一點,也不覺得擁有它們有多幸福,但身處一個高科技,AI當道的世界,幸福感不是應該相對提高,自覺十分幸福嗎?

《AI電子基因》世界中有一些由公司建立的經濟圈,即所謂特區,只要符合資格,申請人提交所有財產,便可以免費享有住所、衣服和食物,AI會推薦及幫助居住在特區中的人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切都不會涉及金錢,工作的人只會拿到點數,用以換取不同的東西,想換取價值更高的東西,多賺取一些點數便是。當一切交給AI處理及計劃,讓AI「評價個人活動,並分配點數」,同時協助人完成他們的任務,有些人會樂在其中,但亦有人對這樣的生活抱有疑問,他們感受不到這是真實的人生。一位參加了一段時間便退出的女士表示:「只要一想到我的朋友,做的事以及生存價值,全都是由AI準備好的,就會覺得自己像是被操縱的人偶。」無獨有偶,另一位在特區生活了七年的女士,因被AI推斷她最大的幸福是單身,她不甘心,為了「靠自己贏得自己的人生」,她最後還是離開了特區。很多人都希望從金錢的壓力中釋放出來,做自己擅長及喜歡做的事情,但當一切都被AI安排好,看似有權選擇,其實早已經喪失自主。不過,用自主換回來的幸福是真正的幸福嗎?

《AI電子基因》把AI掌控世界的情況推到極致,這與真實世界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某程度上又反映了現實的一些情況,已經有不少人把一些決定權交到AI手上,將來,交出主權的情況恐怕只會愈來愈多。《21世紀的21堂課》的作者Yuval Noah Harari推斷說:「隨著人類愈來愈依賴AI來做決定,對人生的觀點會發生甚麼影響?現在我們只是信賴由Netflix來推薦電影,由谷歌地圖來決定該往左走、還是往右走。然而一旦我們開始交由AI來決定要讀甚麼科系、在哪裡工作、和誰結婚,人生就不再是一場決策大戲了。民主選舉、自由市場,這些機制將會失去意義。而且大多數宗教和藝術品也是如此。想像一下,安娜.卡列尼娜居然拿出智慧型手機,問問臉書演算法,她是該繼續和卡列寧長相廝守,還是要和時髦的伏倫斯基伯爵私奔?又或是你最愛的任何一齣莎士比亞戲劇,裡面的角色居然是一遇到重要決定,就先問問谷歌演算法。如此一來,哈姆雷特和馬克白的生活大概能過得更舒適,但那究竟算是甚麼生活?我們有甚麼理論模式,能把這種生活說出個道理?隨著權威從人類轉向演算法,世界可能就不再是個『自主的人們努力做出正確選擇』的劇場。」

大家為何願意把主權交給AI,大家有可能認為AI的分析較為客觀,人類的分析較為主觀,不足以相信。《AI電子基因》世界中一位女漫畫家,受到不少人稱讚以後,她還是想「客觀地評價自己的作家格調」,於是用AI分析自己的作品,並且用AI按她平時作畫的風格創作出一個全新的故事。結果是——AI評論她的作品:「圖,畫得太差。」從此她失去畫畫的信心,久久不能下筆,掙扎及苦惱讓她開始脫髮,直到她休息沉澱之後,重拾積極向前的力量,頭髮才再度生出來,她亦願意再次接受他人的稱讚。

很多人以為AI演算法、大數據非常客觀,就如《AI電子基因》中的女漫畫家,寧願相信AI的分析,也不相信其他人的評價,其實它們的力量被高估了。《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一書的作者Cathy O’Neil,便以一個「圈內數學家」的身份,向大家揭發演算法霸權,並且警告大家:「預測模型正日益成為我們仰賴的工具:我們仰賴它們來管理組織、配置資源,以及管理我們的生活。但一如我在書中一再努力說明,這些模型並非只是用數據建立起來的;它們還仰賴我們選擇使用哪些數據,以及忽略哪些數據……如果我們不嚴肅看待這些抉擇,把數學模型視為中性和不可擋的力量(一如天氣或潮汐),我們便是選擇不承擔我們的責任……我們卸責的結果,是數學毀滅性武器把我們當成職場中的機械零件、排斥某些員工,以及助長不公不義的狀況。」

「耶和華神用泥土造了野地的各樣野獸,和空中的各樣飛鳥,把牠們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給牠們叫甚麼名字;那人怎樣叫各樣有生命的活物,那就是牠的名字。那人就給各樣牲畜、空中的雀鳥,和野地的各樣走獸起了名字。」(創二19-20上《新譯本》)神創造人類,賦予我們管理大地之權及能力(創一26)。AI世界只會愈來愈進步,但願人類不會愈來愈退步,過度依賴AI,失去自主,寧願將人生大小的選擇權,拱手讓給AI。

 


參考書籍

山田胡瓜著,Cato譯。《AI基因電子》,第1–8集。台北:台灣角川,2018–2019。

哈拉瑞〔Y. N. Harari〕著,林俊宏譯。《21世紀的21堂課》(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9。

凱西.歐尼爾〔C. O’Neil〕著,許瑞宋譯。《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一個「圈內數學家」對演算法霸權的警告與揭發》(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台北:大寫,2019。


 

本文於2020年7月10日刊於本社網站,文章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10-7-2020

在AI世界中不要失去清醒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9/10/2020

原文發佈日期:01/09/2020

不少人愛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或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的遊戲世界,只因為這是一種沉浸式、身歷其境的視覺體驗。現場版的過山車很刺激,但若可以在零風險之下享受到過山車或其他遊戲帶來「身歷其境」的樂趣,何樂而不為?現在或許也有人嫌棄AR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還不夠真實,未能讓玩家感受到物品的觸感,如摸不到牆壁或家具等,但其實已經有大學在開發一種新裝置,把幼細的鐵絲繫於玩家的手腕和手指上,模擬障礙物和重物的觸感。此外,配上5G的高傳輸速率,更有助提高AR及VR的應用,亦令玩家有更滿意的體驗。

不過,現今遊戲世界所採取的AR或VR技術無論再怎樣進步,還是及不上漫畫家山田胡瓜筆下《AI基因電子》中的遊戲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人類都可以把裝置植入腦中,通過植入的裝置,不需要手拿真實的電子設備,人類可以輕而易舉地打電話、聽音樂、打電動遊戲,甚至可以玩一些不想他人知道的色情遊戲,只是玩的時候,玩家要使用隱私模式。

一位中學男生植入裝置之後,詢問醫生是否有了植入裝置便可以看任何東西都不會被人發現,醫生給他的回覆是:玩色情遊戲要用「隱私模式」。至於是否真的不會被發現,一如慣例,醫生不會保證絕對不會被其他人發現,但他好心提醒這位男同學:「虛擬現實的內容,雖然——可以在不傷害其他人的情況下做任何事,但在那裡的經驗會確實地殘留在你心中,可別忘記區分現實和虛擬。」

現實世界的色情產業一直緊貼著科技發展,早前已有色情網站已經開設了VR頻道,為了可以賺取更大利潤。色情網站開設的目的只管喚起玩家的慾望,好讓玩家花巨款來購買它們的產品,至於產品對玩家的身心靈,又或對社會的影響,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範疇。《AI基因電子》的色情遊戲也是如此,一切後果由玩家自行承擔,被醫生植入裝置的男生,和其他男同學一樣,植入裝置之後,只想玩一款名為「戀愛夢想2」的遊戲,只要把目標圖片輸入,靠著AI的力量,便可以生成一個如圖片中人一樣的遊戲人物,一個可以回應男生要求的「女朋友」。

不難想像,對於一名血氣方剛的男生,他最想擁有的「女朋友」,是他心儀或暗戀的對象,在略為猶豫之後,故事中的男生還是掃瞄了他心儀的同校女生,而他的目的,便是希望看「她」的裸體。就如醫生之前的警告,「那裡的經驗會確實地殘留在你心中。」而男生亦因此確實受到影響,第二天當他看見心儀的女生,便不自禁地比較她和遊戲人物的胸部。影響不止於此,一開始,他只想看一看暗戀女生的「裸體」,但慢慢地,他愈陷愈深,雖然他觸摸不到這個遊戲人物,卻多次和這位遊戲人物出外約會,彷彿情侶一樣。

有一天,男生心儀的女同學活生生站在他面前,邀請他看電影,他欣然接受,男生藉機表白,女生亦接受了他的心意。雖然手牽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是很多愛情小說的結局,可惜這位男生得不到這樣的結局,只因一次說錯話,男生比較了她和「她」,女生發現男生掃瞄了她的圖像以生成遊戲人物,當場把男生甩了。男生回到家中,把事情告訴了「她」,「她」告訴他會一直待在他身邊,故事結束之前,男生只說了一句:「我一點都不覺得內疚,為甚麼呢?」

失去了一直心儀的戀人,男生不是說「我一點都不覺得可惜」,又或是「我一點都不覺得後悔」,而是說「我一點都不覺得內疚」。甚麼是內疚感?內疚感是一種情緒,一種來自自我反省的醒覺,當人感到自己做錯事,覺得自己傷害了他人,便會出現內疚感。男生說他一點都不覺得內疚,表示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事:不覺得用女生的圖像生成一個遊戲人物,觀看「她」的裸體對女生來說是一種冒犯,一種不尊重,甚至是侮辱。即使男生不覺得這舉動實際上傷害了女生,但一般女性都不希望被人當成性幻想對象。在他生活的世界中,就如醫生所言:「虛擬現實的內容……可以在不傷害其他人的情況下做任何事。」即是說只要沒有去窺探真人的裸體,便等於沒有對當事人帶來傷害,便等於沒有做錯。事實卻不是如此,如果真的沒有帶來任何傷害,就不會出現女生生氣,甩了男生的情節。

作者山田胡瓜明顯地並不樂於看見新科技讓人發展到一個地步,便是有人暗地裡傷害他人還不覺得自己有錯。故事一起首,作者引用《聖經》馬太福音五章28節所講,凡看見女性,就動了情慾之念的,這人心中早犯了姦淫,接著又說「如果真的有耶穌,我想告訴祂,科學技術已經做出了比『人類的內心』更糟糕的東西了。」相信神存在,並且認識耶穌的人不妨告訴作者「不用等待你告訴祂,祂知道科技可以做出很糟糕的東西,因為祂是全知的,至於人心有多糟糕,神也早已知道,對於拜偶像的,以不正當手法謀取財富的人,祂早已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鑑察人心,考驗人肺腑的,要按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耶十七9-10 《和修版》)。」

科技可以為人類帶來很多便利,重點是人類如何運用它,至於如何設計它、使用它,取決於人心盛載的是甚麼?當新科技只被視為協助賺錢的工具,當新科技只被視為滿足慾望的工具,當人失去了甚麼可以作、甚麼不可以作的分辨能力,科技為人類社會帶來貢獻的同時,亦必然帶來破壞。專業人士可以通過VR等技術幫助沉溺人士脫癮,然而,因為AR或VR等帶來更刺激的性體驗,亦將造就更多性沉溺者。

高科技不單有可能造就更多性沉溺者,也可能造就沉溺於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的人,特別是當虛擬世界中的人和事是按著玩家所期望的劇情發展,讓他們感到滿足。《AI基因電子》中的男生生成了「女朋友」,他提出要看「她」的裸體,「她」便乖乖的讓他看。有一次他們外出到海旁,「女朋友」想要他「摟住她的肩膀」,男生有別於類人型機械人(humanoid robot,在漫畫中使用人型機械人一詞,它與類人型機械人的意思相同),即使植入了裝置,也不能進入「她」的世界或觸摸「她」,所以他覺得摟住一個外人看不到,只有他看到卻又沒有真正質感的「人」很傻,他拒絕了「她」的要求,當「她」再三要求,男生還自然地回應「她」:「正常來說,應該是我向妳提出各種要求的喔。」

在一個任他為所欲為,由他做主的世界,即使失去了心儀的女生,他亦沒有很傷心的表現,反正,還有另一個「女朋友」承諾一直在他身旁。有了虛擬的「女朋友」,失去真實的女朋友,真的一點都不可惜,毋須感到懊惱嗎?對故事中的男生或者是,但對作者來說應該不是,因為他把這故事的單元命名為「悔恨的混淆」,言下之意,當人分不清現實世界及虛擬世界,便會做出讓人悔恨的事情。這題目名稱也回應了醫生一開始時的警告:「……但在那裡的經驗會確實地殘留在你心中,可別忘記區分現實和虛擬。」

當科技愈發厲害,虛擬世界只會變得愈來愈「真實」,當人投入「真實」並且可以做主的世界,有可能不想清醒過來,只想享受著這一個比現實世界還「真實」的世界,因為在現實中他們無法達成的夢想或滿足的慾望,都可以在虛擬世界中一一達到。一些人若有足夠的條件,可以一生都在虛擬世界度過,不需要理會現實,似乎真的不需要花力氣區分現實和虛擬世界,可惜,沒有人真的可以忽略現實,即使沒有經濟負擔,人類的生理結構也絕不容許大家日以繼夜停留在虛擬世界。況且,人還是需要與其他人交往,發展真實的關係。

無論是心理或生理,人類並不適合永遠停留在虛擬世界,作為一個群體的成員,人類也不適合只顧自己的慾望而漠視他人的感受,縱然喜歡虛擬世界,最好還是要保持清醒,區分現實和虛擬,因為虛擬的現實並不能真的取代現實。

 


參考資料

山田胡瓜著,Cato譯。《AI基因電子》,第1–8集。台北:台灣角川,2018–2019。

Evan。〈虛擬實境也能有觸覺,研究人員開發出超輕量VR觸覺回饋裝置〉。「科技新報」。2020年4月30日。網站:https://technews.tw/2020/04/30/new-device-simulates-feel-of-walls-solid-objects-in-virtual-reality/

〈【Arm 專欄】科技讓沉浸式體驗與行動遊戲成為可能!〉。INSIDE。2020年5月15日。網站: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9806-vr-challenges-and-tech-solutions

〈男子沉迷VR色情片:猶如吸毒,注孤生〉。3DM Game。2016年6月28日。網站:https://3c.3dmgame.com/show-38-3818-1.html

Roby, Karen. “Virtual reality: A new tool in the fight against addiction.” TechRepublic. September 23, 2019. https://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virtual-reality-a-new-tool-in-the-fight-against-addiction/.


 

本文於2020年9月1日刊於本社網站,文章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香港獨立媒體, 1-9-2020

性不教,誰之過?——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

陳永浩博士 | 現任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高級講師,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多年來在明光社義務工作,並在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週年研討會上發表調查報告:「香港人婚姻態度」(2016)、「子女對父與母參與的觀感及自尊感的關係」(2017)、以及匯報「香港嬰兒潮出生者對臨終的看法」(2018)等。
29/10/2019

在古代中國,學子入學的啟蒙書本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裡所說的是性(或是人性humanity)當然不是我們今日所指的「性教育」中的「性」(sexuality),但兩者卻存在很多相同的特質:不論是人的本性還是「性」本身,本來都是美好的;本來都應該多去學習、體會、了解,但後來因為社會文化,生活習性和體驗不同,人的品性以及性觀念,差異變得愈來愈大。在一些社會文化中,「性」這樣本來美好的東西,漸漸變成了忌諱,變成了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更不可能被歌頌和欣賞——甚至一些本來可以透過認識「性」而體會到的價值觀,如愛與親近,人倫關係等重要元素的認知,也帶來影響。


事實上,在中文裡,「性」這個字有豐富含意,例如:事物的自然本質、生命、感情和脾氣,也指與生殖相關的事。在英語裡,「sex」一詞來自拉丁語,在14世紀才演變過來,它原本是指男性女性的分類。換言之,不論中外,「性和sex」在最初都並非單指性行為。這情況直至最近幾十年才有所改變——尤其經過西方性革命之後,「sex」的內容被逐漸收窄,往往專指性行為,甚至直接代表性交(sexual intercourse)。[1] 但另一方面,「性」的意象與討論,在近代西方社會思潮中也出現革命性的變化——「性」由生物上的生理特徵(以sex一詞表達),擴展成講求個人感受,不同的性別身份與社群認同等議題的「性別」(gender)。「性與性別」之間的意思,可以是重疊,但又可以是不同,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實在千變萬化,一時之間它更成為了社會研究中的「顯學」,當中的研究和討論,若不細心分辨,往往叫人難以理解及無所適從。[2]


相對於西方社會熾熱的「性/性別」研究和討論,香港的性教育被一些人覺得太保守,今天,每當有性罪行或青少年未婚懷孕等新聞出現的時候,不少市民和傳媒都會歸咎於香港的性教育不足,或認為性教育太過落後,例如有人會投訴,性教育沒有教導年青人使用安全套,彷彿「有教安全性行為」就等於「正確」推行了性教育一般。可能我們要問的是:在現今社會中,青少年最想了解的性教育資訊是甚麼?學校方面又有沒有給予學生一些適切的性教育內容?面對當前的社會風氣,究竟甚麼內容才是學生和學校都同樣覺得重要的呢?


無可否認的是,香港性教育發展,的確急需檢討與改革。現時香港性教育的框架,還是停留在1997年訂立的性教育指引上。這一份《學校性教育指引》在過去20多年來,非但沒有更新,更已悄悄的從教育局網頁中「下架」,不再是學校的指導文件。[3] 另一方面,當規劃統整性教育的責任交由「校本」處理,但不少學校前線老師卻沒有接受相關訓練或不願意花太多時間規劃性教育的課程時,變成普遍將課程「外判」給其他機構到校舉辦性教育講座。


面對現代社會急劇轉變的性文化,性教育應如何落實?有人說,我們應該在傳統性教育上加上性/性別教育、人權價值、身體感官等元素,但也有人認為,性本身連繫於倫理,除了基本的生理教育外,亦應包括家庭倫理、兩性相處等項目。究竟孰是孰非?還是可以從中整合出更適切的香港性教育課程來?今年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週年研討會,以「性不教,誰之過?——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為題,探討現行教育制度下的性教育發展,有何改善之處,健康整全的性教育概念為何,以及在學校推行優質、倫理及生理並重的性教育,可從何入手。


本文集的目的除了記錄研討會中的重要內容外,也有講者親自撰文或提供額外的補充資料,讓本文集並非純粹是一份研討會的文字記錄,而是務求令它成為有心做好性教育工作的老師或年青人導師的參考書。


明光社過去17年在363間學校推動超過3,300場性教育講座和工作坊,〈性不教,誰之過?——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記錄了有關經驗和數據的分析,更會剖析一下學校在推動性教育時的特點。除了上述的講座分析,如何能將性教育有效地「帶入教室」,讓同學投入和收到訊息,而不是單單聽聽講座,水過鴨背就算了。明光社負責性教育的高級項目主任張勇傑先生及項目主任熊嘉敏女士撰寫的〈明光社推動情性教育教案及經驗分享〉,分享了他們入校推行情性教育的種種實戰經驗。事實上,基於教學資源,科目統整困難以及教學時數不足等因素,令老師在校推動性教育時面對重重困難,更遑論要他們將之變成學校主題活動。然而,在這樣困難的處境中,仍有一群老師們,積極在校推動性教育,甚至推動以性教育為主題的全校活動。在〈性教育好好教——校內推動性教育經驗分享〉一文中,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助理輔導主任灌秀雲老師便指出了在學校推動性教育活動時面對的困難,及活動帶來的成效,有關經驗可供同道參考。


香港的教育制度中,除了傳統的中小學之外,現時也有為數不少的家長選擇讓子女進到國際學校讀書。在國際學校中,不同國籍,教育背景的同學在一起,他們中間的文化差異比傳統學校的還要大,這對推動性教育來說,究竟是增添難度還是帶來契機?在〈性教育可以教甚麼及怎樣教〉一文中,國際學校資深輔導員、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莫林天欣博士分享了她的經驗。相信這會為傳統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有趣的啟發。


很多人都以為,性教育始於同學的青春期,待中學時期完結,性教育的工作大致上都應該可以結束了(更可能是認為同學都不願意再聽了)。但我們卻認定即使在大專學界中,性教育仍然是可教,可討論的。透過性教育,也是一個好機會讓同學們可以好好認識自己。現任香港神託會專業培訓顧問,曾於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任教的梁林天慧博士,分享到近年她在大學裡,與同學討論性教育的題目時的經驗和心得。究竟在大學推動性教育可行嗎?相信在〈由大學生現況看青年人性教育有何需要〉一文,會給服侍和教導大專同學的同工,帶來一點啟迪。


事實上,要推動性教育工作,社工是絕不能缺席的!在〈社工如何推動性教育及個案分享〉一文中,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青少年服務)竺永洪先生提及社工在推動性教育時,可以採取KSA2的進路——即要對今日的性文化與受助者,有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態度(attitude)和能力(ability)。他們亦要明白今日性文化中的液態的性(liquidity of sex),社會有很多事情都不再是固態,性和感情都可以是流動的。社工在介入相關的個案時,需要有適切的關懷與參與。


近年,除了老師和社工推動性教育外,在年青一代中,並非如外界所理解,只擁抱性向多元,自由放任的向度。在這幾年中,一群大專年青人和職青,自發推動了持續不斷的聖潔運動,他們除了自發參與,到學校向同學推廣外,也將運動與上一代結連。這個運動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吸引年青人參與?〈青少年需要上一代的肯定及同行——推行聖潔運動的分享〉將提供答案。Holiness Camp召集人李顯雋先生在文中分享到青少年的需要,以及師長可以怎樣與他們同行。


此外,在兒童的性與心性發展方面,除了老師身教和言教外,父母的角色同樣重要。資深精神科醫生康貴華醫生在〈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一文中指出,在推崇性別多元與不同性傾向的時代中,要好好培育兒童和青少年建立健康的性價值和道德觀念,以幫助他們建立起性別自信(gender confidence)。


事實上,在推行性教育的工作上,除了要了解如何推行、著重課堂上的宣講、老師的言教身教,甚至是課程發展以外,不可不察的是性教育也和現今世界性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海內外對性文化的影響,對本港的性文化思潮,以至如何推行性教育都有絕對的關係。事實上,鄰近香港的台灣,除了是香港人的旅遊熱點,更是影響香港文化的一個熱點。台灣在華人社會中,性文化發展是走在最前的:除了是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並為此立法的地區,其「性別平等教育」更是早於10多年前已推行,成功改變及塑造新一代,令他們完全擁抱性別多元。大家可見,性教育這個「橋頭堡」實在不容有失。在〈從海外與台灣性教育經驗看香港未來發展〉一文中,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關啟文教授、香港性文化學會婚姻倫理資源中心的生命教育主任鄭安然先生及項目幹事陳靈騫女士,會分享到性解放思潮如何影響歐美地區、台灣以及香港的性教育。


的確,在香港推行性教育,既難做,也難教,更難即時看到成果。但我們確信,富有價值觀,能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性別自信的情性教育,有得做,值得教!


逆風而行,才能飛得更遠!願我們在不同崗位上不斷加油,努力!



 

[1] 參晏涵文:《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頁22–23。


[2] Milton Diamond, “Sex and Gender: Same or Different?,” Feminism & Psychology 10, no. 1 (2000):46–54,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Milton_Diamond/publication/240282301_IV_Sex_and_Gender_Same_or_Different/links/0f31752e18536320a4000000.pdf.


[3] 有關指引現時仍然可於網上下載,請參:http://sexedu.org.tw/hongkong.pdf。在〈廿年需要幾番新?——從性教育講座內容看中學性教育的重點及需要〉一文中,會對該指引作更詳細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