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思考夢想背後的價值觀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1/07/2013
早前,有好幾個全城關注的「賣夢」新聞。先有九A狀元不做會計師改行做巴士司機;又有「毒男阿源」之稱的男子阿源稱找到真愛,並計劃結婚;再有科大學生放棄本科做地盤紮鐵工人。
性教育是情緒上的引導和支援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8/07/2013
明光社於2013年5月31日舉辦了本年度第二次性教育教師訓練,題為「如何教好性教育」,並邀請了觸動輔導中心創辦人程翠雲女士擔任講者。是次有四十多位老師及青少年工作者參加,席間氣氛輕鬆,程女士透過活動讓參加者更投入討論,透過交流令大家一同動動腦筋,探索如何教好性教育。
與不一樣的生命同行 需要不一樣的堅持
羅遠婷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8/07/2013
愛蓮事工始於1999年,機構起初以接觸街頭風塵女子為主,後來隨著一樓一鳳數量增多而將服侍焦點集中在她們身上。機構同工每星期會前往她們工作的地方作探訪,主要目的在於結識她們並了解其需要,而且亦會與她們成為朋友;日後待時機成熟後更會為她們介紹信仰。機構最終希望她們有日會脫離賣淫生涯,成為「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投身社會。
心懷憐憫 與風塵女子同行
七一遊行 去不去也會被標籤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4/07/2013
本地樂隊RubberBand幾經風雨,七一終於完成那個被惡名為「維穩」的「巨蛋騷」。樂隊成員穿了黑底白字寫「NO」的汗衫,之後再去七一遊行,又唱《睜開眼》,才能為樂隊挽回敢於批評社會的形象。
國際走出埃及(Exodus International)主席Alan Chambers言論事件整理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3/07/2013
同運議程的其中一項禁忌就是「性傾向能轉變」,因這說法的真確性會削弱同性戀的道德正當性。
動新聞如何影響我們閱讀新聞的習慣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30/06/2013
自2009年11月16日在台灣開始以寫實動畫來詮釋新聞,壹傳媒花了龐大資金在台北建了一間「動畫工廠」,。壹傳媒本希望在台灣發展收費電視台,並藉動新聞助其新聞頻道去吸引觀眾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