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賭波合法化十週年盤點
自特區政府於1999年放風要將賭波合法化,明光社立即發起登報聯署表達關注及反對,更委託香港城市大學進行《賭博對青少年的影響》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賭博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是全面的,在經濟適應、才能發展、社群整合及身心維持方面都有不良的效應。我們預期賭波合法化後,青少年將進一步受到賭博的禍害。
從負面新聞學習正面分析
「你覺得傳媒是在反映現實?還是建構現實?」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李月蓮博士向在場二十多名參加者提出疑問,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傳媒是在「建構現實」。可喜的是他們對現況有一定的掌握,然而可惜的是現時傳媒的報道大概令人有較負面的形象。我們總是可以提出不同理由批評現時新聞是如何的「壞」,卻甚少提出「好」的新聞是怎麼樣。
清算賭波合法化
2003年決定推出規範化足球博彩,以打擊日益猖獗的非法外圍活動,馬會獲授權為市民提供合法可靠的一站式足球博彩服務,這有效堵截流失至非法及外圍莊家的投注額,並進一步把市民對博彩的需求,轉化為行善的力量…
雖然足智彩業績理想,惟施文信先生表示,馬會面對來自非法及外圍莊家的競爭仍然非常嚴峻…
香港賽馬會年報 2011-12
問世間情是何價
歌可以抒情,情歌更可抒發感情生活中的感受,引發共鳴。悠揚悅耳的歌曲、節奏澎湃的歌曲、幽怨感人的歌曲,皆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加上青春偶像歌手的演繹,可以將填詞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不知不覺間送進歌迷的心裡。三月份的生命倫理對談中,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先生分享如何分析情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與及信仰和福音的關係。(第二及三頁)
香港賭風蔓延時……
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賭博的風氣從沒間斷。由街頭巷尾的賭檔、字花檔、排九檔、香港賽馬會的成立至雀聲處處聞的麻雀館,香港人經歷百多年賭博的洗禮。漸漸地,賭博已完全滲入港人的生活裡。所謂「馬照跑、波照賭、雀照打、海照過」,賭博與你息息相關。
呃like新聞學
逆境中的母親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到今天仍是十分適切。母親十月懷胎,承受著生產之痛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相信每位媽媽都希望自己子女的成長盡都順利。可是,有時候在現實中就是會有落差。子女在成長路上失足跌倒,作為母親的免不了心如刀割。可是,母愛的偉大就在於無論子女在何種情況,都總會不離不棄。
中學生需要怎樣的性教育?
過去有多項青少年性態度和行為的調查,指出性行為年輕化及普及化的情況,並認為應儘早施行性教育。究竟香港學生需要怎樣的性教育?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2013年1-3月進行「中學生性價值,態度和行為問卷調查」,共有11間中學的中二至中五級學生參與,成功獲得3376份有效問卷。調查目的在於研究中學生對情性的價值觀、與性態度和行為的關係,藉此了解怎樣的性教育才可幫助學生。
幫助災民仍有很多方法
四川再次地震,傷亡慘重,不過今次與2008年那一次有別。今次香港政府仍舊說要捐錢賑災,但社會反應冷淡,部分人甚至高調反對政府拿公帑出來賑災。
反對捐款的人,振振有辭,認為捐款到內地政府機構,錢只會給了那些貪官;真正落到災民手中的,可能百分之一也沒有。所以在任何情況下,也不以捐款作為支持災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