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52赫茲的聯想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01/02/2024

每年,本地流行曲的頒獎禮,除了電視、電台會舉辦之外,亦有一個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所舉辦的「CASH金帆音樂獎頒獎典禮」,由業界人士提名及投票,選出每年優秀音樂作品及歌曲演繹,目的為表揚於過去一年的指定期間內在香港作首次商業發行或演出之音樂作品,亦希望提高公眾對香港音樂藝術質素的認識。

2023年度CASH最佳歌曲大獎及最佳歌詞,是由林夕填詞、香港樂隊KOLOR主唱的《52赫茲》。「52赫茲」是一條鯨魚的名字。鯨魚在海裡是用牠們的聲頻來互相聯繫,但「52赫茲」歌聲比同伴的頻率高,所以不能被同類聽見,因此被稱做「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筆者閱讀歌詞,其意思大概是:歌者像那頭孤獨的鯨,心聲或價值觀只有很少人能明白。偶有同行者,但對方頻率可能會偏離。自己不懂得如何再去溝通,會感到孤獨、難以互相理解,想尋找同樣頻率的聲音,想聽到別人共鳴。

在社會上,有多少人是這種「52赫茲」的心境或處境?自己或許不懂如何說,也不想去說出來,身心卻就困於孤單、寂寞之中。直到在報紙上看到一宗又一宗的悲劇,人們才知道他們的苦況。作為親人、友人,我們又能否主動地去聽,想方法去理解、去同行?就似是歌詞副歌最後的兩句:

「你聽清楚     你願意苦海中同行       當初也像我
但五十幾赫茲如何     可聽得到共鳴        如鯨歌」

不同的理念想法、處境之間,我們能否有機會同頻呢?

 

(*作者亦是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有關「52赫茲」的故事:
Gilver。〈世上最孤獨的鯨魚「52赫茲」,你還獨自在唱寂寞的歌嗎?〉。泛科學。2017年1月18日。網站: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2793

相關文章

歌手亮相某電視台掀爭議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5/04/2024

早前歌手方皓玟因參與無綫電視的音樂節目而惹爭議,事情發酵至今,仍有持不同意見者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爭拗持續。

方皓玟在社會運動期間,某些歌曲的內容似乎與抗爭者的理念遙遙呼應,例如,《人話》、《你是你本身的傳奇》等,所以在部份香港人眼中,她是某些立場的人的同伴。而她某天突然預告自己將會參與無綫電視音樂節目《J Music》,並與新晉男團LOONG 9成員、外號「妙音龍子」的冼靖峰合唱《分手總約在雨天》時,立即惹來熱議,有網民在討論區直指該電視台的立場有別於方皓玟昔日公開的立場,部份人為此感到驚訝,甚至有網民問:「仲唱唔唱得出《人話》?」

不少網民仍不斷詢問她為何上該電視台的節目,更有人稱要unfollow她,方皓玟在本週一亦開直播回應事件,她稱:「我唔覺有咩問題,歌手都想多啲機會去推廣自己嘅作品,任何平台都歡迎,自己係好隨意,覺得冇所謂。」亦有人說她在宣傳新歌《人間垃圾》時,似在含沙射影,在介紹歌曲理念時曾提到:當你看別人不順眼時,反映著自己其實也有許多問題。

不過,歌手被政治立場騎劫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只要某些歌手做了一些事情,例如與某人合唱,上某節目表演等等,一旦與部份人所期望的不一樣,就會遭到他人批評。其實方皓玟已經表明自己的想法,就是她作為一個歌手需要宣傳自己的歌曲,用甚麼平台也沒有所謂。想增加作品在不同平台的流量是自然的事,若然某部份人士要求她不能上某個平台宣傳作品,為何不提高自己對她的支持度?加上,參與某平台的節目亦不能代表歌手就是支持某立場,更多的情況是視該平台為踏腳石,宣傳自己的作品。反過來說,若某些平台刻意封殺所有持不同立場的歌手,大家又會怎樣看呢?

最後方皓玟亦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她問:「有冇真係去了解呢個人嘅背景,佢背後發生咗咩、有咩苦衷,又或者佢以前做過咩呢?」而這種未審先判的網絡文化,正正造就了不少的網絡欺凌的發生。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低谷以後的一片天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4/03/2024

The First Take,簡稱TFT,是一個在2019年在YouTube建立的日本音樂頻道。該頻道會邀請歌手或作曲家以一鏡到底的形式完成表演,影片不會分段錄製、補錄或後期編輯,即使失誤也會被完整記錄下來。就如頻道所標榜:「在全白的錄音室裡,有一個麥克風。這裡只有一條規則:只有一次機會,就如人生只有一次。」雖然頻道瀰漫著一股神秘氣息,但被邀請上去的表演者,都會感到榮幸。

過去TFT頻道只會邀請日本本地的表演者,後來又進軍國際層面,會邀請不同國家的表演者參與錄製影片。過往香港亦有少部份歌手獲得邀請,分別為陳柏宇和男團MIRROR的部份成員,早前歌手林奕匡亦作為香港代表參與錄製,影片亦在上週上架。

林奕匡在TFT錄影中演唱其成名歌曲《高山低谷》,這對於林來說是一次意義重大表演。《高山低谷》是林奕匡10年前的作品,也是決定他是否能夠繼續歌唱事業的作品,其中的歌詞記載著他人生重要的一刻,也提醒他不論在高山或低谷都要堅持走下去,縱然未見終點,也不能夠放棄。而結果就是因著這首歌,讓他重燃希望。對林來說,能夠登上TFT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他能夠代表香港,以廣東歌演出,讓全球都能認識廣東歌。

對於認識他的人來說,也會為他感到高興,一個努力不懈的人,除了能夠代表香港登上TFT,也能讓香港以外的人認識到他。《高山低谷》雖是經典作品,但林亦有不少值得欣賞的作品,例如《安徒生的錯》、《有人共鳴》等等。作為香港人,看見有人為廣東歌感到驕傲、努力追尋夢想,然後衝出國際,讓更多人認識他,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樂壇中的一道清泉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4/01/2024

1月1日舉行、一年一度的《叱咤樂壇頒獎禮》非常精彩,亦看見香港樂壇出現許多新氣象,不少人仍努力撐起整個樂壇,最後,最多人有興趣的「我最喜愛男歌手」獎項由張敬軒(軒公)獲得,那麼,究竟張敬軒有甚麼魅力獲得這個獎項?

其實張敬軒自從2006年開始,在《叱咤》中大部份時間都在該獎項的五強之內,10年前當陳奕迅準備迎接10連冠時,便被張敬軒打破看似無法逆轉的局面,拿了第一次的「我最喜愛男歌手」,他的受歡迎程度當然不俗。過往他在保育上亦有出一分力,例如自費以每月約20萬元租住二千多平方呎、香港大學轄下的二級歷史建築物、購入香港僅存的Avon錄音室等等,除給予人謙卑、成熟、願意培育新人等等印象之餘,同時也表現得非常「貼地」。在《叱咤》的前夕,為了拉票,他亦化身為「港姐」落區拉票,分分鐘比不少議員的拉票行動更勤力,此舉也給予人「貼地」的形象。此外,活躍於社交媒體的他,對於負面的評論也回應得滿有智慧。

最後不得不說,雖然擁有成熟、謙卑、「貼地」等的品格的藝人大有人在,但張敬軒能夠不將自己所得的尊榮都全然視作自己的努力,而是活出信仰中真正的謙卑:知道自己一切的榮耀都從神而來,再將這些榮耀都歸於神。他從不忌諱在公眾場合談及信仰,在演唱會完結時會感謝神,獲得獎項亦將榮耀頌讚歸於神,更在社交媒體分享信仰生活。在世俗化的時代下,惟有言行與信仰一致的見證,才令人感到信仰的臨在,就算現今的社交媒體充滿著仇恨言論,亦不見有人就著張敬軒的信仰來攻擊他。縱然我們只能透過電視鏡頭來認識他,「軒公」確實也給我們上了一堂信仰課。

追星需要看品格嗎?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9/03/2023

台灣著名歌手周興哲早前來港,於2月25日至26日在紅館舉行了兩場演唱會。一位著名歌手來港開演唱會,這當然是一件非常值得關注的事情,但更多人關注的,卻是周興哲在演唱會中所邀請的嘉賓。第一場他邀請了認識多年的好友鄧紫棋(G.E.M.),第二場則邀請了近期引起了不少爭議的香港歌手MC張天賦(下稱MC)。

其中鄧紫棋被邀請是沒有爭議的,因為她是周興哲認識已久的好友,外界相對理解有關決定,也沒有把任何政治討論套在這安排上。至於MC,事緣早前報章《am730》在其facebook發出一個帖子,指周興哲邀請MC作為他演唱會的嘉賓是因為:「知道他現在在香港非常厲害」,這番話似乎觸及一些人的神經。在帖文的回應中,有「鏡粉」拿香港男團MIRROR成員與MC作比較,指出MIRROR更應該受到周興哲的邀請,他們才是「在香港非常厲害」。

網友互相對罵,他們所持的論點大概有以下幾個向度:包括品格、唱功、知名度以及一堆人身攻擊云云。在網上發言的,有多少真的有根有據地評論歌手的唱功?恐怕只是寥寥可數。有些人將歌手的品格與其是否值得受邀請扯上關係,甚至直指MC是「雞蟲」、「偷食人妻」等等(MC曾與已為人妻的女藝人傳緋聞);有些人則指出,歌手只要唱功好,他們的私生活如何也沒有關係,又說年輕人有性方面的需求也很正常。當然這些可能只是媒體或八卦雜誌的炒作,對於網絡的資訊,仍需保持懷疑的態度。

這令筆者不禁思考到,作為粉絲,決定去支持一個歌手/明星的時候,是否也要考慮一下「星」的品格呢?《Sunday Kiss》雜誌訪問過一些中學生對於追星的想法,他們大多數都認為,那些「星」的品格很重要,受訪者甚至表示會向他們學習,有些人說要學習姜濤做一個好人。[1] 或者再回溯到2019年的「安心偷食」事件,藝人黃心穎與已為人夫的歌手許志安有親熱的行為,二人備受批評,正正就因品格的問題,而當時網上甚至出現了「反對黃心穎浪潮」。

事實上,作為公眾人物,其實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責任,因為他們對公眾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一個歌手品行不端,除了可能會造成其歌曲表達的意思與歌手品行互相違背的違和感,也有機會讓年輕的粉絲誤以為那些不健康的價值觀值得倣效,從而被錯誤引導。縱然,一些公眾人物或許有些品格問題,但如果願意承認錯誤並悔改,我相信大部份粉絲都會接納,當然一些公眾人物犯下大錯,有些人會難以接受而「退坑」也不足為奇。

總而言之,一個歌手的唱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不考慮其品格,因為支持的背後反映著肯定他所帶出的價值觀。如果單考慮其品格來決定是否支持,似乎又抹殺了歌手本身的才能和努力,有本末倒置之嫌,因此,我們不會要求一個歌手是聖人,但其人格也不能太過卑劣。當然,才能與品格若能配合,才是最佳的組合,中國人認為「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提醒我們品格其實比起才能更加重要。


[1] Ruby :〈追星6守則也可很正面!名校女生分享學姜濤謙虛、AK堅毅 好好分配時間〉,《Sunday Kiss》,2022年7月14日,網站:https://www.sundaykiss.com/%e8%82%b2%e5%85%92/%e5%ad%a9%e5%ad%90%e8%bf%bd%e6%98%9f6%e5%ae%88%e5%89%87-%e8%bf%bd%e6%98%9f%e8%ae%8a%e4%bd%9c%e6%ad%a3%e9%9d%a2%e8%a1%8c%e7%82%ba-%e8%ae%93%e5%ad%a9%e5%ad%90%e5%ad%b8%e5%b0%8a%e9%87%8d-sk02-816178/(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14日)。

存在的理由——不能遺忘的名字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7/03/2023

這個世界有很多人被遺忘,從自己最後一位親人去世,只剩下自己一個時,他們的存在價值彷彿被抹去,因為世上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他們住在哪裡,他們的名字是甚麼,然後他們就獨自孤伶伶地死去。人被拋進世界之中,活在一個充滿不同群體、不同身份的世界,故此,在解釋一個人的存在時,無法不提及其所屬群體、關係。當一個人的身份被遺忘,無法再用任何群體、關係去解釋其存在時,他就如消失在塵世之中,或許就只有上帝仍然知道他們的名字。

說起記憶和遺忘,不得不提及美國神經科學家David Eagleman在他的著作《死後四十種生活》中,一句很著名的說話: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從人際關係網裡消逝,你悄然離去。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1]

簡單一點來說,一個人真真正正的死亡,便是再沒有任何人記得其存在,但人是否必然會依照上述次序經歷三次死亡呢?

你的名字是?

事實上,所謂記得一個人,都不能夠離開他的名字。名字代表著一個人的存在、一個人對自己的認同以及提醒自己是誰的記號。若失去了名字,或許會令人經歷有如死亡的感覺。自古以來,人們對選取名字都非常講究,中國傳統便喜歡取一個「旺」、「吉利」的名字,他們相信命運的走向,取決於名字的選取。在《聖經》中,上帝亦賦予了名字有其獨特的意義,祂曾經將亞伯蘭的名字改為亞伯拉罕,將雅各的名字改為以色列。

在著名異世界動漫《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中,就有很明顯關於名字的描述,主角到了異世界,就發現許多不同種族的人本身都沒有名字,而主角一一為他們取名後,他們便進化了變得更加強大,他們開始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為了甚麼而活;又如在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之中,主角若記不起自己的名字是千尋,就會永遠找不到回家的道路了。名字,就是身份的認同,也是確認自己存在的最有力證據。最後在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之中,名字也是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及敘述重點。電影的男女主角因時空交錯而認識對方,兩人活在不同的時空裡,當女主角的生命在其時間終結時,男主角便逐漸忘記她的名字,因為她的時間已經終止,已經不復存在。惟有在男主角喝了女主角製作的口嚼酒以後,才記起她的名字,才能感受到對方的存在,甚至令時間逆轉。

可能讀者會認為,談論了一大段有關名字與存在的意義,到底想說些甚麼呢?其實這裡想帶出的訊息非常簡單,就是名字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當名字與一個人的存在意義有關聯時,可在現實的處境中,帶給我們一些有關名字的反思。

名字與社會關懷

在建立關係上,無可否認,記住別人的名字是一種禮貌的表現。若果認識了一個人,三番四次跟對方見面時,都無法記住別人的名字,除了會引發尷尬場面,也會令對方覺得不被重視,覺得你「無禮貌」。

人生來渴望被認同、渴望被記住,所以有些人,也會很在意別人是否記得自己的名字。筆者試過去某間中學帶領同學之間的小組分享,活動是每兩個月一次,而第一次去到學校時,大家都有自我介紹,當然我也非常努力去記住他們的名字。在兩個月後,第二次與組員相聚之時,有一位同學刻意問我記不記得他叫甚麼名字,令我更明白有些人其實很在意別人是否記住他們的名字。故此,記住別人的名字,不單是禮貌上的功夫,亦可以是一種關懷;當對方知道自己被記住時,他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獲得了肯定。

而近來,因為受疫情影響的關係,令許多原本獨居的人士,失去外出娛樂的機會,他們被困在家中,無人知道他們的情況,這正正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問題,就是孤獨死的問題。有研究指出,在美國,有47%的65歲以上長者因受疫情、退休及喪偶的因素影響而感到孤獨。至於經常使用社交媒體而甚少與他人面對面接觸的年輕人,也有研究指在他們中間感到孤獨的人也不少。[2]

究竟孤獨死是甚麼呢?孤獨死是一個社會現象,指一個人獨居,與家人或親戚長期隔絕,他們因自殺或疾病而死亡,在死後多日,甚至是因其住所傳出臭味以後才被發現已離世。[3] 這個現象自1970年代以後在日本社會出現,而在韓國,隨著人口逐漸老化,孤獨死也成為了韓國必須正視的社會現象,參照韓國政府公佈的數字,2017至2021年這五年間,男性孤獨死的人數每年都是女性的四倍以上。[4]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孤獨死已經不限於在老年人中間才出現,它亦有年輕化的趨勢,而在韓國其中一宗令人震撼的孤獨死事件,就是一名28歲女性在家中獨自死去,其遺體倒臥在母親的遺照旁,但她的家仍然非常整潔,只因生活困難,身兼兩職的她仍舊承擔不了房租等等的雜費。[5]

許多地方都有孤獨死這個社會現象,當然香港也不例外。兩年前播出的一集《星期日檔案》便訪問了數位孤獨老人,他們都指出,晚年時伴侶的離世,子女的成家立室,都令孤獨感隨之而來。他們有的早已與子女長時間失去聯絡,並且身患重病,加上疫情的關係,終日臥在床上,他們擔心死後無人為自己辦葬禮;有的獨自一人,縱然閒時會有家人購買日用品來探望自己,但心靈中的孤獨感也無法消解,需要依靠電視機發出的聲音來掩蓋孤獨感,像是有人陪伴一樣。[6] 當一個人無人陪伴左右,並且年老及體弱多病,都會削弱他的求生意志,令他難以繼續對抗病魔。

節目最後提到,在羅湖管制站旁邊的一個墓園中,豎立著一堆堆只寫上了數字的墓碑,而這些墓碑正正代表了一些人,他們死後沒有人為他們料理身後事,沒有人認識他們,他們是一早被遺忘的生命,他們獨自離開了世界。而從事殯儀業的伍桂麟在節目中指出,其實獨居老人的孤獨感,來自於將來離開世界後,沒有人再記得自己的這種感覺。[7] 當墓碑上只有一堆數字而非名字,沒有人記得那些孤獨的人的名字,或許從與世界隔絕的瞬間,他們便已經消失於塵世之中。故此,作為子女,父母若已經年紀老邁,應該對他們更多關心,時常探望他們,讓他們知道仍然有人記得他們,記得他們的名字。

心目中重要的人忘記了自己的名字,會令人感覺到失落,因為自己視對方十分重要,但原來只是一廂情願。當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但也並非沒有可能。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情況是不可抗力的,且令人更加難過——也就是當照顧者需要照顧一些患上腦退化的親人時,就如在照顧一個不認識自己的人。筆者也有一個年紀老邁的親人需要照顧,在照顧她的時候,她一度問起筆者的名字,那時頓感莫名其妙的失落,因為她不是刻意忘記自己,而是腦退化讓筆者逐漸在她記憶中消失。

明光社

名字非常重要,它讓一個人感覺到自己具體地存在於世上,一個人的名字不再存在,無人記起,這才是真真正正的死亡。David Eagleman提出的三個階段,理論上沒有錯,但現實的處境,有許多的人孤獨地,未經過生理上的死亡、下葬,但整個社會和宇宙已經全然與他們無關,他們直達第三層次的死亡,甚至我們在照顧一些已經不認得自己的親人時,也在經歷類似第三層次的死亡。或許,為了讓人不感到孤單、不被遺忘,適時呼喚一下對方的名字,恰好可以讓人經歷一趟出死入生了。

 

[1] 伊葛門〔D. Eagleman〕:《死後四十種生活》(SUM: 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郭寶蓮譯(台北:小異出版,2009)。

[2] 〈孤獨死|被孤立可增死亡風險近30%〉,《am730》,2022年8月14日,網站:https://www.am730.com.hk/健康/孤獨死-被孤立可增死亡風險近30-/333237(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4日)。

[3] 洽敏:〈每天都有10人孤獨地死亡,當孤獨死成為南韓的日常〉,地球圖輯隊,2022年12月19日,網站:https://dq.yam.com/post/15153(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4日)。

[4]  〈南韓孤獨死五年增4成〉,星島頭條,2022年12月14日,網站:https://www.stheadline.com/world-live/3177296/南韓孤獨死五年增4成(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3月9日)。

[5] 何蔓琪:〈28歲女孤獨死3日始被發現 伏屍母遺照旁 網民看半份遺書已淚崩〉,《香港01》,2022年4月2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開罐/762373/28歲女孤獨死3日始被發現-伏屍母遺照旁-網民看半份遺書已淚崩(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4日)。

[6] TVB NEWS official:〈星期日檔案 - 毋忘我〉,YouTube,2021年3月15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5zY9kVM3xQ&t=1288s(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4日)。

[7] TVB NEWS official:〈星期日檔案 - 毋忘我〉。

「超能力」之上的上帝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7/08/2022

《時間的初衷》在上個月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這首歌來自電影《一秒拳王》,歌曲名稱裡的「時間」,明顯地呼應著電影中的主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故事講述主角周天仁擁有預知未來一秒的能力,故此在拳擊比賽中能夠靠著這一秒取得節節勝利。然而,當主角最後失去這個能力後,亦需要勇敢面對作為一個平凡人,而不得不加倍努力的事實——「我想證明畀人睇,我唔係淨係得一秒」。


故事情節非常吸引,亦能帶出許多正面的訊息,甚至能夠回應香港目前的處境,就如其中一句金句:「避唔到,一齊捱」。當電影故事結合了「時間」,而主題曲更名為《時間的初衷》,這讓筆者不禁聯想到有關「時間」這個課題。

不知道大家會否覺得,只要電影、動畫或小說中出現有關「時間」的故事情節,當中的內容便會複雜起來,甚至令觀眾和讀者開始感到迷失、摸不著頭腦。這當然不是指《一秒拳王》——這類只有很少時間差異的電影。比較近期有關時間的電影,就如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以及2020年上映的《天能》,當中更大談「時間哲學」,似乎並不是一般觀眾看一次就能完全理解整個電影劇情。


莫怪乎早期教父奧古斯丁在懺悔錄11卷這樣說道:「時間究竟是甚麼?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我想說明,便茫然不了解。」[1] 我們確確實實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卻難以全然述說「時間」。


時間的初衷


如果回歸到信仰當中,那麼上帝創造時間的初衷又是甚麼呢?筆者不打算嚴謹地處理錯綜複雜的時間哲學或神學,而是要透過《一秒拳王》來作少許的信仰反省。


我們對時間的理解通常是指:過去 > 現在 > 未來,而當下、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正在被過去不斷吞噬,「現在」不斷地成為過去,若有甚麼重要的工作要做,我們便需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去做,如果能夠預知多一秒的時間,肯定是事半功倍的。主題曲中「扭轉分秒際遇我掌握去前進」、「這秒針 尚存在無限年後 其實早緊握於我手」等等的歌詞,都帶出一種正面的訊息,也就是我們需要掌握我們自己的時間,不輕言說放棄,因為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


不錯,我們的確需要把握時間,努力活在當下,也需要規劃未來,然後努力前進。但,對於盼望神學來說,預知一秒,或規劃未來,然後讓所規劃的未來如你所願地成為現實卻未必是一件好事。從莫特曼的著作《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終末論》中可以了解到有關上帝的時間性,上帝之所以能夠帶給我們盼望,是因為上帝在時間性上的多變的,是來臨中的。也就是說,在上帝「來臨中」的時間,「過去」不再是時間的源頭,然後流到未來,而未來才是時間真正的源頭,上帝在未來不斷臨在我們的「現在」,[2] 而時間是屬於上帝的,這使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性,而這種多變的未來,便成為我們的盼望。


盼望從何談起


我們再回看電影情節,周天仁能預知一秒,能夠清晰地知道對手下一秒的動作。但就上帝的時間而言,被預知的一秒雖然有可預見的畫面,但真實的下一秒卻是多變的,是掌握在上帝手中的,也就是下一秒所到達的真實並不必然就如預見到的情節如此發生。雖然預知未來的能力的確是天馬行空,現實生活是不可能存在這種所謂的超能力,但我們可以從這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帶給我們對盼望有更多的理解。


人很喜歡抓緊一些東西,例如感情、事業、金錢以及時間等等,但往往都未必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人們或多或少都想像過自己可以擁有跟「時間」相關的能力,諸如預知未來、時光倒流、時間暫停等等。事實上,不少情歌都是和「時間」有關的,過去有小肥的《時光機》,近來的便是林家謙的《時光倒流一句話》和《邊一個發明了ENCORE》,這些都是想抓緊「時間」的嘗試。人們看似明白時間、看似擁有時間、看似可以掌握時間,但其實不然。因為就算對時間的規劃多麼細緻,多麼準確,但都不見得每一次的規劃都會成功或全然地按照我們的意思而行。例如巴士的應用程式,我們清楚看見下一班車的時間,但就結果而言,該巴士有時候會不知所終一樣。


筆者之所以認為預知未來,或規劃未來並將其實現,並不是完全的好事,是因為如果未來的結果完完全全取決於我們現在所作的因,其實人生並沒有盼望。[3]例如我有一個夢想,經過不斷的努力,將其實現,這當然是一件勵志的事。但如果將情景套入一個悲劇當中,例如親人遭到嚴重交通意外,就結果而言會是死亡,那麼我們會期望結果不一樣嗎,所謂的「盼望」又從何談起呢?回歸到預知未來的能力,如果預知到的是悲劇,例如男/女朋友向自己提出分手,你會期望下一秒的實現嗎?只有因果關係的未來,還能夠談論「盼望」嗎?


筆者並不是反對規劃,我們當然需要規劃,規劃能夠使我們變得有系統。但規劃並不是全部,當中的結果,亦即是我們的明天,其實是需要交給那位「來臨中」的上帝。有我們所預期的結果當然是好事,但亦都不需要因為結果不一樣而感到失望,因為這正正是盼望的開始。一位讀工程系的學生,未來不一定可以成為工程師,最後可能成為一位傳道人或使其生命更加豐盛的職業。以筆者為例,筆者中學的成績並不理想,老師經常用的一句金句指出:「細時唔讀書,大個做運輸。」「因」是「唔讀書」,「果」是會「做運輸」,但到目前為止,筆者連駕駛執照也沒有,似乎想做運輸也做不了。


當身處在一個看不到美好結果的時代和社會,不需要失去盼望,因為盼望來自掌管時間和歷史的上帝;當種下了不理想的因,都不要停止盼望,因為盼望來自超越因果的上帝。故此,不需要期望有超能力去改寫自己的人生,就算有超能力,也不能像電影中的主角周天仁靠著能力來滿足到自己,因為上帝的時間在預知未來之上——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便是我們的盼望來源。



[1] 奧古斯丁(Augustine):《懺悔錄》,周士良譯(北京:商務,1963年)。


[2] 莫特曼〔J. Moltmann)〕:《來臨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終末論》(Coming of God: Christian Eschatology),曾念粵譯(香港:道風,2002年)。


[3] HKBU Chaplain’s Office:〈第十五屆 「篤信力行」講座 — 第三講: 盼望——歷史曲折迂迴,守夜的等候黎明 | 講員:鄧瑞強博士(香港神學院神學及倫理科副教授)〉,YouTube,2022年3月27日,網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d4GiIFM1Y(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8月16日)。

憑歌寄意回應負評

歐陽家和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05/08/2022

以前,偶像是神一樣的存在,歌星明星即使面對輿論壓力,但因為較少與大眾作近距離接觸,所承受的壓力相對較少,當然他們也會有情緒失控,或者壓力很大的時候。今日的偶像因著互聯網,比以前透明得多,已經不再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們變得落地貼近大眾,但同時因為太貼近,他們會非常近距離地接受不同的訊息,當中有不少訊息、留言對一位歌手來說,可以造成非常大的傷害。部份不喜歡某位歌手的人,甚至更會組織群組去批評、踐踏、傷害對方,今日的歌手,有時甚至會出歌還擊,火藥味濃。

偶像的必修課

歌手被網民評頭品足,早就成為不少演藝人的「必修課」,如果面對負面批評、網民攻擊,仍能不失禮貌、不影響情緒,是非常困難。早在十多年前就有歌手方皓玟的一曲To Haters,表達如何在網民的面前,仍然要努力做好自己,而不只是單純的討論網民的行為,畢竟人也只能努力做好自己,才能面對群眾。

之後不少男團MIRROR的成員,也有透過歌曲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面對不同聲音的壓力和回應,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Anson Kong在頒獎禮後因為拿不到自己想得到的獎項,失望到即場黑面,之後被傳媒和網民批評,他最後唱了《黑之呼吸》來表達自己,指他在眾人面前黑面,只是真誠的展露了自己的感受,即使這樣有機會招惹口舌,也堅持活出自己。

又例如MIRROR的另一位成員Anson Lo(盧瀚霆),他的歌曲Ego也在問網民不同方向的批評和建議,有時會令人不知道甚麼是對,甚麼是錯,甚至有時更覺得網民為了譁眾取寵,故意說一些很誇張的評語,企圖去帶領討論的方向,事實上沒有理會藝人本身的內心感受。類似的歌其實不少MIRROR成員也唱過,當中突顯了成員成為藝人、明星過程中的掙扎。這種歌曲也引來很多的共鳴。

勉強比較,不如不聽

除了表達自己的感受外,更有部份歌曲有「還擊」感,例如MIRROR的Warrior,這首歌的MV可在YouTube收看,而在歌曲的文字描述中,就主動質疑「老海鮮是無法明白新物種的」,甚至要「懷著打不死的戰意信仰精神,即使地球已死,我們還有開拓新宇宙的戰鬥力」。雖然社會上不少人將之描述為與社會有關,但回望歌曲的描述,本身應該是在回應樂壇或娛樂圈已死等說法,他們希望實際用好音樂去回應一些網民的指控。除此之外,類似的歌曲當然還有在2021年推出,由多位年輕歌手合唱的歌曲《樂壇已死》,當中的歌詞就更直白地指出,你不聽新歌也可以,也請不用與以前比較:「贈你這卡式機,聽返你舊時多優美。」

由溫婉的表達自己想法,到還擊,最終當然還有更毒舌版本的回應,例如Jace(陳凱詠)的歌曲《收聲多謝》就更加老實不客氣,明明知道「專家」是為了有話題才講,就直接請對方不要聲控人,請他們全部「收聲多謝」。可見香港新一代的藝人一方面要面對著比上幾代人更直接、更埋身的批評,他們有時甚至會很難面對這些批評,但過程中他們更要學習如何閱讀這些負評,然後化為正能量,將自己變成一個更加強大的人,以致能面對這些東西。

藝人也是人

雖說「食得鹹魚抵得渴」,用流行的說法去表達就是「份糧包嘅」,但說實話藝人也是人,社會大眾可以欣賞他們的創作,也可以評論,但觀乎網上的確有不少人是為評論而評論,部份根本就是人身攻擊,內容也沒有甚麼養份,這些為點擊而來的留言,最傷害的是藝人本身。事實上沒有人希望做一份正當的工作卻每天被人無故評頭品足,特別是當他們其實沒有做錯甚麼事的時候。

藝人說到底也只是流行工業下的一種商品,所謂「百貨應百客」,你不喜歡可以不買,實在沒有必要透過網絡攻擊,逼藝人、明星、歌手做你喜歡的事,當然你也可以表達想法和意見,但前提還是應該議事論事,當討論超越了理性,輕則影響討論區的氣氛,重則影響藝人本身的情緒。不少藝人會因為網絡的留言或者討論,坦言會感到不開心,甚至有壓力,也有藝人因此而衝動地做了不合適的回應。

今日的藝人之路不好走,但願大家多點包容體諒,少點攻擊,這樣才能百花齊放。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聆聽溝通要及時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9/06/2020

Charlie在紐約是一位成功的劇團導演,賢內助Nicole在他身邊扶持,亦於他創作的戲劇中擔任出色的女主角,但Nicole多年來覺得失去了自己,也不被尊重,當她發現丈夫與另一女子有染,就成為離婚的導火線。而事件在律師的介入後,兒子成為了兩人爭奪撫養權的磨心,兩人踏上分離之路,婚姻更是難以回頭。

明光社

明光社在6月再次以網上會議形式與大家討論電影,更請來本社副總幹事傅丹梅女士(Helen)與大家以電影《婚姻故事》分享夫婦溝通、復和及處理離婚事宜等內容。有說本電影是編劇及導演Noah Baumbach的自傳,但編導自己卻說他在創作中,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訪問了不少婚姻訴訟律師,也和自己的同行和朋友暢談各自的婚姻經歷,最終寫成了這個劇本。某程度上,這電影可說是表演、戲劇界的離婚群體現象。

電影中的兩夫婦性格都好勝,而Nicole長年累月相夫教子,努力做好Charlie對家庭及在劇場上的要求,但她感到自己的需要被忽略,並失去了自己,二人因丈夫出軌而鬧離婚,這其實只是導火線。Helen認為電影中的兩位主角走到離婚這步,只因一切發現得太遲:兩人太遲了解、太遲溝通、太遲回轉和太遲讓步。

明光社

Helen認為電影有多處情境,兩人的態度軟化,婚姻應該是有機會挽回的,但大家都沒有好好把握。而在處理離婚事宜上,若兩人自己處理,配合調解員、輔導員等中立人士,會遠較有利益衝突的律師好,因為律師都是想贏官司,會令事件變得複雜,並且收費昂貴。

Helen認為電影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例如在溝通上,有很多不同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彼此也許可以冷靜溝通,亦有可能會因未能好好聆聽而持續失望;吵架未必是壞事,因為起碼可以把內心的話說出來。電影中,一幕吵架的場面,最初二人本是和平討論,因Nicole把事情拉址到Charlie的父母,攻擊對方不堪的原生家庭,令他情緒崩潰,痛斥對方「去死」,但最後卻又向對方道歉,互相觸摸、安慰對方。身體語言在溝通上是十分重要的,當婚姻難以挽回的時候,起碼不應將關係進一步撕裂。

青少年需要上一代的肯定及同行

——推行聖潔運動的分享

李顯雋 | Holiness Camp召集人,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主修犯罪學,一直致力引導及培育年青人認識自己,發掘潛能,成為新一代有影響力的青年領袖。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  引言

Holiness Camp的召集人李顯雋先生透過籌劃聖潔運動的心路歷程以及與青少年同行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兩代同行的重要,青少年內心的渴望和需要、如何與他們同行,以及與他們溝通時需要注意的事情等。

 

2.  失守的前線

數據及網上資料顯示,現今香港社會性行為的情況較為混亂。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發現,有接近40%的受訪者進行性行為時沒戴安全套,同時亦有近40%學生於24歲前已有性經驗,當中有近18%更於18歲前已初嚐禁果,可見現今年青人的開放程度。

無論是大學生的宿舍文化或是開學前的迎新營,都可以見到性開放的情況十分嚴重。根據觀察,在大學中如果不是「摺友」(就是平時不和其他人交往,只會躲在家或宿舍做自己事情的大學生),而是選擇加入學生會或參與活動,他們就不免被性開放的氛圍包圍。學生要作出抉擇:「企硬」(堅持),還是隨波逐流地跟著別人走。

可惜的是現時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隨波逐流,他們有的只會用言語表達一些「衰嘢」(不當的色情說話)、有的會間中或主動結識或挑逗男或女,亦有的會初嚐禁果或和異性有很多不恰當的接觸。在迎新營中,有某些大專院校所玩的遊戲會帶有性的意味,很多時會令到參與的學生感覺難受。

雖然,年青人在持守聖潔的戰線上正在失守,很多不健康的文化在衝擊他們,但如果有同行者在他們身邊,與他們同行,其實他們是可以持守聖潔的。年青人心底也渴想聖潔,也不想跌入性混亂之中。絕大部份的年青人都不會為到自己「花弗」(用情不專)而感到驕傲,他們因為內心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或家庭問題,才會失足跌入性混亂之中。

 

3.  Holiness Camp的由來

李顯雋先生與時下很多年青人一樣,都是曾經因為內心得不到滿足而跌入性混亂之中。他是基督教家庭長大的小孩,即所謂「信二代」,基本上他與父母關係很親密,彼此都很疼愛對方。

雖然自幼在教會成長,對聖經故事都十分熟悉,但對他來說,很多聖經知識都是被灌輸的,信仰經歷都是「二手」的,由於欠缺與神相遇的第一身經歷,令他和神的關係很淺薄,也感受不到神的真實。因著內心的空虛,所以他想以感情填滿心中的空洞。由高小到中二,他已經拍拖多次,男女關係比較亂。這亦成為了阻礙同學信主的壞見證,亦令他重新審視自己的狀況。直到在大學一年級時,他在禱告中萌生一個念頭,便是想看到聖潔的年青人。

心中的掙扎、經歷,為他帶來了成長,也帶來了Holiness Camp。Holiness Camp連結了兩代人,努力向年青人傳遞聖潔的訊息。

 

4.  Holiness Camp的兩代人

Holiness Camp的事工一開始便獲得兩位上一代朋友的支持,到後來漸漸連繫了教會兩代的有心人,讓年青人能在校園、工作場所或身處環境作鹽作光。大家的目標不單是鼓勵年青人持守聖潔,還希望持守聖潔能成為一股潮流。

除了講座分享,李先生及Holiness Camp的同工亦會籌備營會。例如在2018年12月舉行的營會中,便有300多位來自百多間堂會及大專院校的年青人參加,他們希望一同認識神、認識自己,並藉此認識聖潔。

在營會中,不單有下一代的年青人,還有不少上一代的朋友(30至40多歲)來支持他們。當中有一個環節是邀請上一代的人,代表家長擁抱年青人。這環節的目的是希望在言語以外,通過行動實踐同行及接納。結果是大家都感動得流淚,彼此的關係得到突破。

另一個分享環節,讓參加者聆聽不同年代的人面對同一個議題時,他們有甚麼看法,這令大家能更全面地了解其他年齡層的人對事物的看法。

籌備營會的過程中,溝通是一大難題,因兩代人對如何舉辦一個營會,各自有不同的想法。但其實兩代人只要互相尊重,好好溝通,就可以互補不足。在處理事情上,下一代其實很粗心大意,但他們有衝勁,行動快;而上一代卻會細心思考才決定,以至計劃較為謹慎。其實,下一代需要上一代的智慧。總的而言:兩代之間是彼此需要,彼此教導。互相激發對方思考所演化出來的力量,可以很大。兩者經過磨合,只要彼此有耐性、不放棄,便可以嘗到兩代同行的美妙。

 

5.  年青人的需要

5.1 上一代的肯定及同行

青少年需要被上一代肯定,才能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因著父母的管教及養育才會模造到現在的自己。如果沒有上一代的肯定,他們的自我形象會低落,也會出現很多的自責,內心的需要也得不到滿足。這可能是因為上一代表達關愛的方式較為含蓄,令下一代無法感受到,相反,他們甚至會有很多被上一代傷害的經驗。

華人文化很少以說話來稱讚青少年;然而下一代需要言語上的肯定。縱然父母可能已經在生活各樣的細微地方照顧及關心子女,但青少年仍然渴望父母在言語上肯定自己,以此他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具體知道自己有多好,以及在哪一方面好。

如果青少年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就會很容易被世界影響及改造,只要有人說一句:「我愛你,會與你同行」就足以令青少年認同和跟隨他們。如果對方不懷好意,為了得到青少年的信任才說出這樣的話,青少年就會十分危險。

 

5.2  歸屬感

當下一代感到自己屬於一個群體,有了歸屬感,內心就會容易被所屬的群體影響。有不少青少年表示:自己在學生會中感到被愛多於在自己的教會中,因為學生會的人願意與青少年同行,而教會只會教他們如何做,卻缺少了同行。當青少年感覺到哪裡有愛,他們的心就會貼近哪裡。

其實青少年能夠慎思明辨,懂得選擇對的事情,但前提是他們心裡對愛的需要先要被滿足。只要原生家庭、屬神的家庭可以讓青少年感到愛,他們在愛的氛圍下便能接受上一代的提點。所以上一代有責任去塑造一個充滿神愛的社群,否則青少年為了填補內心渴求愛的空隙,便會掉進性混亂的當中。

 

5.3 被聆聽

當青少年的聲音沒被聆聽,反被要求很多,青少年會承受巨大的壓力。上一代教導子女時,心中難免都會有一套既定想法,就如讀書一定是好的,但如果缺乏聆聽下一代的心聲,管教也不會有果效。如果上一代用強硬的手法向青少年施壓,只會令他們放棄表達,默默地承受內心的不滿,結果兩代就會失去溝通的機會。

 

5.4  指出錯誤前,請先表達接納及關心

太多上一代過份著重對與錯;太多下一代覺得自己的心聲沒被聆聽。而當上一代太著重對或錯,年青人就會覺得自己的聲音被扼殺。就如當上一代和下一代討論性傾向時,上一代若一開始就說同性戀是錯的,又或是批評他們的生活很混亂,有同性戀傾向的下一代一定立即把內心關起來。

當青少年被批評時,他們很容易就會質疑上一代的動機是出於關愛他們,或是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亦因為這樣,他們會變得不願意聆聽上一代的聲音。

責罵與管教的分別在於:責罵就是不聆聽對方的原因,就指出對方做錯;管教則是先聆聽對方為何要這樣做,他們內心在想甚麼之後,才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效的管教者是會設法讓受教者知道,無論如何,他們都會陪伴對方,與對方同行。他們也會指出真理和正確的事情,但同時會帶著愛心及願意聆聽的心,因此受教者會較容易接受。

儒家思想中的「家庭」,是一種「大我」的關係,即一人的錯誤,不只會令自己丟臉,還會令一家人的聲譽受損。如果青少年知道家人的教訓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是真的關心他們,這會傷害彼此的關係。

年青人的心很脆弱,在得不到諒解的情況下被責罵,就容易破碎。若上一代傷害了他們的心及彼此的關係,他們就會想離開,不想再聽上一代的話。但如果他們被糾正錯誤時,感到被接納及被愛,他們就會願意聆聽、接受是非對錯及真理。同行的愛,就是即使年青人未悔改,上一代仍願意和他們同行,陪伴他們。

這對上一代來說的確是一項挑戰,因為父母明知孩子有錯,也要愛他、接納他,這不容易做到。但這種不放棄的愛真的能夠感動、融化最剛硬、冰冷的心。

 

6.  如何實踐同行

6.1 多陪伴

不是只有傳道同工或老師才可以牧養下一代,但凡有為父為母的心的人,都可以牧養下一代。牧養過程要多花時間去思想及實踐如何教導、餵養下一代。陪伴是一種方式,因為如果未能抽空陪伴,青少年就會在外面結識很多不同的人,包括透過網絡或網上遊戲,認識網友,並尋求他們陪伴。

6.2 多傾聽

上一代跟下一代溝通的時候,往往會說很多自己的事,卻對下一代缺乏聆聽。但就如《聖經》所說:「……人人都應該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一點動怒。」(雅一19《新譯本》),人們往往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同,並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但如果可以將思維轉向先聆聽,再慢慢地討論,就可以有效地溝通。

6.3 互動式對話

只要上一代願意聆聽下一代,下一代樂意表達自己,再加上雙方願意放下自己的既定想法,不會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一定是全對的,在這種彼此尊重的氛圍之下表達意見和討論事情,便能帶來突破性的結果。

有時下一代會給人叛逆的感覺,其實他們並非叛逆,只是渴望被愛及被聆聽。而當雙方都沒法子真誠對話時,就會在事情的外圍繞來繞去,卻沒法走進核心中對話。上一代與青少年對話時,切忌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他們,因為這樣只會引起爭論。

事實上,如果兩代都可以竭力地彼此聆聽,是可以令情況有所突破,甚至令性混亂的情況得以改變。

 

7.  結語

下一代對持守聖潔是有一種渴望。有很多人不只想在時代洪流之中「捱打」或防守,甚至還想進攻,開展大學的聖潔文化,令它成為一股潮流。這不能單靠一代的人去開展,更需要很多代的人一起努力才能成就。持守聖潔及與家人同行,兩者是分不開的,年輕人如要為聖潔發聲,便需要上一代的同行及保護,這樣他們的行動才會持久。

聖潔文化需要以愛及尊榮來包裹,才容易被大家接納及接收。

聆聽同溫層以外的聲音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6/09/2019

如果大家在2019年,都很關心在香港社會發生的事情,為了了解事態發展,當時除了會看電視新聞外,更會於網上的社交媒體看新聞。但如果你沒有主動到不同的新聞網站去找新聞看,而只是被動的在社交媒體看別人分享的資訊,你很有可能只收到一些偏向某一角度或立場的資訊,也就是說你閱讀資訊或新聞時已不自覺的有了「偏食」情況。

過濾氣泡與迴聲室

由於大數據的出現,令社交媒體更容易掌握用家的喜好,它們會把用家喜歡的東西先浮現在螢光幕,而不是按事件的重要性或發生時間來決定優先次序。這種做法其實是在縱容用家,令用家常常看到的都只是一些討好自己的資訊。這種將個人化的資料過濾及篩選的小圓圈,叫作「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在中文世界裡亦可稱作「同溫層」(stratosphere),[1] 在社交媒體或搜尋器之下,系統會知道用家的習慣、喜好,在經計算後把它認為「好」的東西給用家看但當中極可能濾走了用家不喜歡看,但對他們重要的東西,包括一些事實或真相。

而我們在社交媒體中看到朋友圈裡的近況、分享的東西,往往也是經過演算才送達我們的眼前,若我們按讚或作其他回應,則會強化了計算,系統會再張貼類似的帖文,而這也會將關注有關事件的人拉近一些。「迴聲室」(echo chamber,亦有譯作回音廊)就這樣慢慢形成。

當相同或相近的意見不斷重現,我們的思想就會被強化,我們會誤以為與我們持不同意見的人數目很少,而我們亦有可能輕易相信與我們立場相近的假新聞,因為當謊話在迴聲室中不斷被重複,人們就會容易信以為真。[2] 而有研究發現,假新聞在網絡中流傳的速度比真新聞快,因為人們都喜歡看故事;而假的政治新聞比其他類別的假新聞廣傳得更快。[3]

玻璃心與反脆弱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及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認為,美國有些學校建設了「安全區」(safe spaces)保護學生,令他們聽不見一些反對的言論,以免他們受傷害,其實這是過份保護他們。他認為除了家長的過份保護,社交媒體亦是「玻璃心」的根源,因為迴聲室令他們出現極嚴重的「圍爐取暖」現象,只愛與意見相同或相近的人走在一起不能接納異見聲音,這令他們的心靈變得脆弱。[4] 他認為要扭轉這局面的關鍵,在乎我們是否懂得抱持「反脆弱」(antifragile)的態度,如果為了保護孩子而不讓他們感到不舒服,不讓他們面對衝突、辱罵等,我們只是在阻礙他們變得強壯。他引用了一句至理名言來說明:「那沒有殺死你的,令你變得更強壯。」(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5]

試試離開同溫層

按人的本性,我們很自然傾向與自己「同聲同氣」的人一起,因為思想接近,傾談時也會感到舒服一些。因此,我們很可能會習慣對他們所說的都讚好……然而,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們又會如何處理?會選擇靜默、退出群組、不看他們的帖文?或unfriend他們,不跟他們做朋友嗎?我們又可會想想主動和他們傾談,回應他們,令大家可以溝通一下,減少大家的分歧,甚至撕裂嗎?

其實我們可以試試離開舒適的同溫層,去不同的專頁看看,聽聽不同立場的人說甚麼當然你不一定要參與討論,但也可以看看不同群體的關注點在哪。最初,你極有可能會看得很不舒服,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根據著名電腦科學家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the 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及他在〈如何反駁〉一文指出,[6] 許多人一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見,就會選擇以辱罵對方、批評對方語氣等較低層次的方式回應。但如果我們選擇慢慢去觀察及思考對方的說法,細思自己為何會不同意對方的意見,再比較自己的論點及想法跟對方有甚麼不同,就可以將焦點放回討論本身,就事論事,或許我們會找到彼此的共通點,或發現對方說得不錯的地方。

尊重不同的意見

誠然,我們需要承認有不同的聲音存在,持不同意見者並不是非理性的,他們的想法背後,必有其理由,我們可以試試去了解。而且,我們要主動地去聽這些聲音,以致我們所了解的世界並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及多面的。所以,在社交媒體中,我們要主動去找不同的專頁及不同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想法。我們更要走出社交媒體,看看不同立場的媒體所報道的角度,甚至走進社會不同的地方,親身去感受和體會社會現正發生的事情。因為在網絡世界以外,我們還可以真實地接到許多生命及聲音。

 

(本文原載於第128期〔2019年9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Filter Bubble是甚麼?〉,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網站:https://seo.dns.com.tw/archives/5901(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李佳佳:〈「同溫層」使你更自戀〉,《天下雜誌》,2017年2月8日,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814(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

[2] 李立峯:〈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明報》,2017年5月25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ins/文摘/article/20170525/s00022/1495673751288/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文-李立峯)(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

[3] Soroush Vosoughi, Deb Roy and Sinan Aral, “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 Science 359, no. 6380 (March 2018): 1146–1151,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p9559.

[4] ABC News (Australia), “Jonathan Haidt thinks safe spaces are stifling vigorous intellectual debate,” YouTube, last modified July 27, 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wmmj57ZDI; Amanpour and Company, “Jonathan Haidt: How Social Media Drives Polarization,” YouTube, last modified December 4, 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ofYEfewNE.

[5] Jonathan Haidt, “3 great untruths to stop telling kids—and ourselves,” BIG THINK, accessed February 2, 2023, https://bigthink.com/videos/3-great-untruths-to-stop-telling-kids-and-ourselves.

[6] Paul Graham, “HOW TO DISAGREE,” PAUL GRAHAM, last modified March, 2008, http://www.paulgraham.com/disagree.html.

與在學青年同渡成長壓力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9/08/2019

每年的8月中旬,面對著新學年、新挑戰快要開始,學生們應該都會有點緊張,感受到壓力吧。相信未開學之前,家長們心中都可能開始籌算著應如何幫助子女一同預備及面對開學的挑戰,如何關心子女的情緒健康。

明光社

曾經處理過不少家庭、婚姻及青少年問題,具有多年精神科診療經驗的方若君醫生,在此會為大家分享她的見解和心得。

情緒健康

在精神科醫生的眼中,情緒健康並非代表不會不開心、不會哭,方醫生認為,對應外在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如開心、不開心、緊張、焦慮、害怕、憤怒等不同的情緒,都是正常及健康的。

「如果有良好的情緒健康,當遇到外在環境的轉變、壓力,就算有短暫的情緒反應,但不至於影響生活裡的重要範疇,如上學、工作、社交、家庭,這些都被視之為健康的情緒。」方醫生分享道:「哭不是不好,也不要不接受憤怒,不要以為這些情緒就是負面,因為這些都是正常會有的情緒反應。」

健康的身心,當受到壓力時,會有一些情緒反應,如傷心會哭,憤怒會罵人,如能懂得用適當的方法來發洩,和人傾談、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或運動,也可算是找到協助抒發情緒的渠道。

青少年常見的壓力來源

雖然學業是其中一個壓力來源,但青少年的壓力不單來自學業,也可以是自己給自己的,也有家長施加的讀書壓力。方醫生亦認為同學之間的相處,如有同學社交能力不高、不夠成熟,甚至遇到欺凌的情況,這也會成為其中一種壓力。而升學、就業、家裡的經濟壓力、自己的能力等,加上不同的矛盾及不確定性,亦會形成其他壓力來源。

如情緒未能表達及抒發

青少年和父母的相處、面對父母的婚姻問題、父母離異,也會給他們壓力。當家長、老師、朋友未有察覺到當事人心中的困擾,當事人自己亦未必夠膽說出來,覺得問題難以啟齒,又不懂得如何處理,情緒長期未能表達、被壓制、沒處理,就會引致困擾及抑鬱,形成病態,如抑鬱症、焦慮症。

如果情況再極端一點,青少年就會有自殘或輕生等傷害自己的念頭或行為,也可能會有成癮的問題,如酗酒、吸毒、購物癮、性上癮、暴食或厭食症等問題,他們也有可能將憤怒的情緒向外宣洩,以致出現傷害他人或破壞物件等行為。參照方醫生接觸過的個案,在學青少年情緒問題比較容易引致飲酒、接觸毒品、自殘(未必是致命的傷害,如用刀割手、打自己、「搣」自己等)。

在學青少年的年紀是「唔大唔細」,未必有足夠的成熟度去處理自己的問題。方醫生認為,家長、老師有時是出於關心,但如果手法只是問長問短,就會讓青少年覺得師長只想管束他們,容易與他們渴望一定程度自由度及自主權的想法產生衝突。

家長的角色及注意事項

作為父母或照顧者,對青少年的成長擔任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們要保持敏銳度。在重要階段,如升學抉擇、就業、開學的時間,學生面對巨大轉變會令自己壓力增加,在開展這些重要里程碑時,方醫生建議家長要主動留心子女是否有一些困難或情緒反應,家長可先簡單地和子女傾談,有耐性地慢慢引導他們,以適當的語氣並在適當的場合,心平氣和地了解他們的想法。

如果家長觀察到子女無緣無故地哭、不開心、對原來喜歡的活動和嗜好失去興趣,胃口欠佳或暴食,並出現失眠等情況,就要小心,因為警號可能已響起,家長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情緒方面的困擾。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

方醫生分享她的一位年輕病人的經歷:吃不下東西、睡不了覺、瘦了很多,亦沒精神,當事人不知自己有問題,但父母很快就來尋求協助。醫生發現他其實面對著很多問題,包括自己升學有困難、他和家長的關係,以及父母離異所衍生出來的問題等。該少年不能開口和家人說,亦因為大家的關係已令他難以啟齒。而如果家長沒辦法全盤掌握情況,有時會需要家庭以外的人士或專業人士聆聽當事人的心聲,成為各方的橋樑,協助溝通,因為當中可能牽涉到父母之間、家庭成員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問題。

方醫生透露,該少年後來確診患上了抑鬱症,有頗嚴重的厭食問題,但經過多方面的協助,如精神科醫生開的抗抑鬱藥物紓緩情緒,暫時讓他有安眠藥、鎮靜劑等藥物來協助減輕症狀,亦有心理專家在中間評估情況,精神科醫生也有在輔導上做了功夫,指引該家庭如何有效溝通,令家人之間的溝通及關係改善了,另外又逐步處理該少年的升學困擾,這都令他的病情受到控制。

慢慢聆聽、勿急於表達

家長緊張子女,是出於關心,但生活壓力,急速的生活節奏,卻會令人充滿壓迫感,說話語氣也許會變重,一回到家就說這裡不對,那裡不妥,連串的質問,會造成緊張氣氛,欠缺了關心的語氣,難以讓子女平靜分享,亦容易產生抗拒。方醫生強調,與子女溝通很需要耐性,並要在平靜的家庭氣氛及雙方都有足夠時間的情況下進行,最好家長別急於問太多問題、講太多價值觀迫令子女接受,否則會令他們覺得厭煩和抗拒。

「關係不是要到發生問題,出現了情緒病才去經營。當問題已發生,情況就會變得複雜,難於處理。」方醫生建議家庭如想改善溝通,可以在習慣及模式上作出一些改變,家長可以嘗試撥時間專注與子女好好相處,一起建立一些興趣,如行山、騎單車等,多給子女空間自由地抒發感受,建立互信。當有天他們真的遇到困難時,才會不怕對家人說。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對於近年開學不久,便發生不少學童自殺事件,方醫生認為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相信學生自殺不是因為開學時一剎那面對壓力,而是長久以來,他們累積了很多問題、困擾未能紓解所導致。如學生一向情緒穩定,獲父母關心,遇到事情會願意與人分享,他們未必會在開學遇上壓力時,動輒選擇自尋短見。

關心、溝通應由平時做起,方醫生建議家長,在暑假時多讓子女自己決定做他們渴望和有興趣的事情,放鬆一下,或安排一些家庭活動,讓一家人一起參與,製造多些溝通機會。

 

(本文原載於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明報》「談天說道」福音專輯〔2019年8月19日〕,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9-8-2019

老鷹樂團的加州旅館 (Hotel California)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0/11/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Bohemian Rhapsody(《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一片中,觀眾都看到Freddie Mercury對音樂的看法和堅持,其中一個爭拗點,就是和唱片公司高層辯論對“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的看法。

一般來說,流行音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歌曲不可太長,三分多鐘已是極限。為甚麼呢?原因是歌曲的流行程度與否,決定於電台播放的頻率,而電台的主要收入,當然是靠廣告,所以用了三分鐘播了一首歌後,接著一兩個廣告便是最理想的了。然而歌曲太長的話,電台播廣告的時間便相對減少,收入便會下降,所以“Bohemian Rhapsody”長六分鐘,電台是沒有興趣多播的,所以Queen也只能把這首歌放在獨立電台首播。不過,這歌實在太出色,聽眾紛紛打電話給電台點唱,之後便變成歷史經典了。

其實在70年代樂壇,除了Queen這首“Bohemian Rhapsody”外,還有一首六分多鐘的流行曲——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其流行程度和“Bohemian Rhapsody”不遑多讓。然而這首歌背後的一些傳說,大家又知否呢?

就以Queen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來說,有人認為dust是指Angel dust(天使塵),它是毒品的一種;而Beatles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被指為在那個迷幻年代內歌頌LSD(迷幻藥)的歌曲。那麼“Hotel California”呢?我們就抽出歌曲內幾句歌詞分析吧!

So I called up the Captain,
'Please bring me my wine'
He said, 'we haven't had that spirit here since nineteen sixty-nine'

這句歌詞比較難明,為甚麼客人要喝酒的時候,酒保說自1969年起便沒有酒賣呢?初時有人認為可能是越戰關係,所以把酒賣光,但這解釋毫不合理。原來Spirit除了解作酒精外,還可以釋作聖靈,Holy Spirit。但就算這算釋合理,又和1969年扯上甚麼關係呢?

原來在1969年,有一件事發生,就是第一本屬於撒旦教(Church of Satan)的聖經出現。我年前在三藩市和朋友吃晚飯,飯後他載我兜風。來到一個富貴住宅區。他停下來,指著其中一間屋,說此屋大有來歷,是全世界第一間撒旦教會。明白了,這教會佇立在三藩市,而三藩市位於加州,那麼便是Hotel California了。

之後還有這幾句:

And in the master's chambers,
They gathered for the feast
They stab it with their steely knives,
But they just can't kill the beast

在酒店開餐,大吃大喝,本是平凡不過,但這次卻未能成功。有人以為菜刀不夠鋒利,又或者野豬太大,斬不下去。但其實留意Beast這字,看看聖經啟示錄十三章18節,便知道beast的真正解釋。

當然,上述說法有人相信有人否定。筆者在80年代看過一個電視訪問,主持人問Eagles成員Don Henley 如何創作這首歌時,他的答案令人震驚。他說此曲的創作過程不屬自己,乃經過channeling(通靈)的。

信不信由你,但聽歌時多留意其創作背景及歌詞意義,都是重要的。當然,不論是毒品、撒旦教、通靈的經驗,都不是我們該追求,甚至是應該遠離的東西。然而這些東西總是不經意地充斥在流行文化裡,在不知不覺間就向我們傳遞了一些訊息。當我們不斷重複地聽著熱播歌曲、看著賣座電影的時候,也可能不自知地接收了這些世俗的訊息。流行文化的力量、對我們的影響力,實在不容小覷,了解一首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也能幫助我們小心選擇、篩選接收甚麼訊息。

校園黐Gun檔案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8/03/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朋友最近打消把兒女送到美國升學的念頭,因為恐怕他們成為校園槍擊案的受害者,加上恐怖主義抬頭,美國成為被襲主要目標,一動不如一靜,還是留在香港考DSE,並希望此城財富年年有餘,到他兒女應考時,亦可免費考試,省回一筆。

其實美國校園槍擊事件,已有多年歷史。早在1999年,在科羅拉多州的Columbine High School,就有兩名高中學生襲擊校園,導致多人慘死,而他們亦在警方追擊途中,吞槍自殺。

事件發生後,引發很大衝擊,各方討論不絶,探究慘劇發生原因,而導演Michael Moore,在2002年拍了紀錄片(Bowling for Columbine) (港譯:《校園黐Gun檔案》)討論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當中除了指向美國人擁有槍械的問題外,更直指美國槍會勢力龐大,為了維持利益,以2nd Amendment (第二修訂案)說明美國人擁有槍械的自由。在近期佛羅里達州發生另一次令人心痛的校園槍擊事件後,繼續以此理由作辯護。

本文不討論這個問題,而是在紀錄片中導演經過各方推敲,認定引致槍手殺人的原因,是他們沉迷一位叫Marilyn Manson 的歌手的音樂。若大家對美國的罪犯有認識,應該聽過「文遜家族」這個名字,其領導人有Charles Manson,是一個連環殺手,他及其信眾在1969至1971年殺了多人,被判終身監禁。

首先,Marilyn Manson當然不是歌手的真名,他用這個名字,實有其目的,而他的外號正是撒旦之子(Son of Satan),玩的音樂類型有Death Metal (死亡搖滾)。讀者看到這裡,可能覺得他真的十惡不赦。在紀錄片中,導演有機會和他對談,並問他若然可以回到這宗慘劇發生的學校對學生說話,會說些什麼?

讀者可以停一停,想一想,你會說什麼?

筆者多次在教師、家長、校長及社工培訓過程中,問同樣問題,答案都是千篇一律,如:「活著是精彩、人生有意義、活好每一天、愛你的鄰舍……」等答案,反而最精彩的答案,出自這位「邪惡歌手」的口中,他說:「我不會向他們說什麼。我只會聽他想要講些什麼,而問題正正是沒有聆聽。」

多麼精彩的回答啊!

現在社會的問題是成年人天天在講,年青人個個要聽;要同行,卻是一言九鼎;要了解,事實是我說你聽!社會撕裂,正因如此。

在教師培訓中,我提倡了一個理念,叫逆向師維(Reverse Mentoring,就是年青人做導師,成人作徒弟,例如在學校裡,老師可以找一個學生,向他學習一些他有你沒有的強項,像運動或是電競。久而久之,建立了關係,在言談中彼此明白,相互了解,才說得上同行。

 

 

從《唯一的唯一的唯一》看偽性教育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4/12/2017

馬來西亞鬼才歌手黃明志近日在社交網站發新單曲《唯一的唯一的唯一》,如果單聽歌,不論曲詞編均是典型大路的情歌,但作為「鬼才」歌手,當然不會止步於此。他上周先後發放兩個MV在網絡上供人轉傳,第一個按常人理解的「唯一的」的意思去編排的,就是一個一男一女準備結婚、拍婚紗照的浪漫版本。及後,另一個版本,一開始就是散落在床上,不同型號的One安全套,之後就是黃明志與不同國籍的女孩子用這首歌示愛,有些女孩子甚至只穿內衣,準備做愛的版本。於是那個「唯一的唯一的唯一」就不是女孩子,而是安全套,最後更以黑底白字亮出「抽插無罪 戴套無畏 Every Soldier Need a Helmet」字樣。

同一首歌,都是唱「唯一的」,但同時唱出兩套不同的價值觀。如果看點擊率,截止筆者撰文的一刻,安全套的版本已超越110萬,而真愛版則只有42萬。作為一個指標,你會看到有性感女性的加持,會令MV點擊率爆增,但同時要留意的是,即使是真愛版也有42萬,相比起一般的香港流行歌,一般MV放上這些短片平台,其點擊可能只是幾萬,甚至只有幾千,這首歌某程度說,一周破百萬是首名副其實的流行歌。

聖誕節,自從不知那年開始我們不會再說「平安夜失身夜」,性教育彷彿就沒有甚麼可教和要教,因為天天都可以失身了,但除了失身,我們還有沒有其他訊息?如果翻看黃明志的其他歌和MV,近年的作品大膽,談論的除了有不同性伴侶的生活,還有生死、愛慾等等,題材去得很盡,也很越界,相信香港的電視台未必會播這些MV,但在網絡世界,這種片段俯拾皆是。就以這首《唯一的唯一的唯一》為例,實際上在聖誕佳節,除了說要努力找另一半,這個世界有更多人,或更多的點擊率,會鼓吹為各種的原因,「唯一的」選擇是使用安全套。

在傳統婚姻和安全性行為之間,不難發現這出現了一個性教育的斷層,或者這就是所謂「性教育不足」的一個面向了。當流行歌曲將濫交浪漫化,將使用安全套美化為負責任的行為時,我們須從另一面向鼓勵青少年反思,不要輕易掉進安全套生產商的速銷陷阱。

黃明志的兩個版本

1. 婚姻情深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pmvon5Ix4

2. 安全套置入式廣告版(十八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MzrcXSMTQ

 

電台節目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6/11/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 翻攝自網路

 

從前唸中學時,放學鐘聲一響,我便會衝出班房,趕著回家。同學笑問我為何這樣勤力,要立即歸家做功課?我答道:「非也,我是回去收聽電台節目罷了。」

依稀記得回家後,準時五點正,扭開收音機,聽香港電台的「青春交響曲」播放的流行歌曲,邊聽音樂,邊做功課,自得其樂。但現在的中學生,是否跟從前的我一樣,在電台聽音樂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現在的學生放學後不是要補課,便是往補習社報到,預備公開試。就算真的有時間聽音樂,也可以在互聯網,尋找喜愛的歌曲,不用準時坐定收聽電台節目。

那麼誰會收聽電台節目呢?以我所見,有兩類聽眾。一是的士司機,從電台節目中得資訊和一點娛樂,二是移民他方的香港人。為了緊貼香港發生的事,許多都會利用互聯網收聽香港的電台節目,而這兩類人,年齡都比較大。

如此一說,電台的前途不是「危危乎」嗎?

又不能夠這樣說,根據最近admanGo第三季媒介廣告統計,電台的廣告收入總額,多年來沒有太大改變,仍穩佔四個巴仙,所以電台不是夕陽行業,而在乎做的是節目是否吸引。

然而,看看節目的安排,見到絶大部份都以說話為主,少播音樂。當然,正如我本文開初所說,年輕人已不需要在電台聽歌了,但中年人呢?若然電台以中年聽眾為對象,又有甚麼音樂節目啱聽呢?噢,不是有《All the Way with Ray》這長壽節目晚晚深宵聽眾點播舊歌,懷緬一番昔日好時光麼?

對,既然懷舊是符合中年人回味的,又可否再多想一下呢?現在,逢週日十點,曾俊華主持的《薯片鬚Music》,播的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舊英文歌,加上他對這些歌曲的論述,對比六七十年代和這個新世紀的轉變,言之有味,很受聽眾歡迎。

我再想深下去,覺得除了如Uncle Ray的深宵音樂節目外,在黃昏或晚上播以歌曲為主的節目亦大有可為,不過播的不是那些年的民歌和流行曲,而是搖滾音樂?

何解呢?其實道理好簡單,每個中年人都年輕過,而少年燥動、叛逆輕狂的,都會愛上搖滾音樂,這幾年來港的搖滾樂隊如Queen、Metallica、Scorpions都能夠賣過滿堂紅,捧場客多是銀髪甚至是冇髪一族,一起Rock N Roll,便知道這個市場是大有可為。

因此筆者建議電台可以在黃昏或晚上十點前(因為中年人要早睡),來個專為這些聽眾而設的音樂節目,以播放搖滾音樂為主,應有不錯的收聽率。

筆者亦曾在電台主持節目,挑選一些搖滾音樂作間場,效果不錯。假若電台真的會開放這方面的節目的話,我願意毛遂自薦,擔任節目主持人,跟一眾聽眾分享搖滾音樂,重回年青時代的美好日子。

容祖兒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0/04/2017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筆者在此專欄寫過一篇關於楊千嬅的文章,有些朋友叫我來一篇容祖兒的。我說何解?答案是容祖兒是當今香港流行音樂的女歌手中,獲獎最多的。值得一寫。

我不是她的樂迷,只對她的大熱歌曲如「我的驕傲」、「世上只有」、及初期的「痛愛」有印象,但昨晚聽了「容祖兒“My Secret Live"演唱會」後,久久不能成眠,想寫一些我對這場音樂會的印象。

這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演唱會。

我可以大膽的說句,是前無古人,當然希望後有來者。

何解呢?因為這演唱會有幾個特色!

首先是場地方面,習慣在紅館每晚面對萬多名觀眾的天后,今番在演藝學院開騷,每晚觀眾千多人,距離近了,互動多了,席上少了慕名而來的歌迷,差不多全是追隨多年的忠實粉絲。再者,演唱會沒有嘉賓,亦沒有encore,只有容祖兒發自內心的說話及傾情演繹的歌曲。雖然有部份位置略嫌計算,但整體來說是繽紛奪目,動人心弦。

最重要的是全場不唱流行大熱之作,只選滄海遺珠的歌,令這些歌曲活在歌迷面前,給予新生命。這個大膽的嘗試,筆者特別尊重及肯定。

看畢整場演唱會,沉澱了一夜,筆者還有以下的看法。

容祖兒可以代表了很多香港人,如她在演唱會時所說,初出道時樣子普通,不懂跳舞,只愛唱歌,然而憑著一定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下去,有今天的成就。最令筆者驚喜的,不是她歌藝的進步,而是她的說話。

記得十多年前,教育局要推通識教育,找來香港電台拍攝一系列節目,首集嘉賓分別是筆者及容祖兒,那時的她已是青少年偶像,但在應對方面略有不足,此番在演唱會中看見,與歌迷互動時大方得體,亦帶幽默。相信她是經過一番努力和學習,方有如此的成果。

若要我在雞蛋裡挑骨頭的話,算是歌曲的種類,多以情歌為主,這也是流行音樂普遍的現象。但緊隨多年的歌迷,已由少男少女的情懷,成了社會不可或缺的份子,容祖兒不妨帶領歌迷,進入另一境界,唱一些「社會現象」(Social Commentary) 的歌,來一個自我超越 (Transformation),就如Parker Palmer對領袖的論述。容祖兒立足樂壇,找到了本身的Identity及Integrity。

走筆至此,其實希望觀眾內有一人,就是林鄭月娥女士。如開始時說,筆者不太熟悉容祖兒的歌,亦被現場的氣氛及歌迷的熱情感動了,這就是We connect(我們連結) 嘛!其實大家的要求好簡單,香港人一起努力,付出血汗和金錢,享受社會的成果,當中有愛有誠,沒有利益計算。

說回音樂會,最令筆者感動的,是結尾抽歌的環節。在三位幸運兒裡面,第一位來自無鍚,第二位來自成都。她們來港數天,為的就是和香港的歌迷一樣,真心的捧偶像場,來個中港大共融,雖然容祖兒整晚只唱廣東歌,但總之發自真心的,不用修飾,都能引起共鳴,真的好像她去年的勁歌「最好的時光」的最後一句:「未來,同渡變化。」

最後,衷心多謝周振基博士,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讓筆者和一班好友,渡過一個難忘的晚上。

留下還是出走?

聽周國賢「今生不回家」有感

羅遠婷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7/12/2016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移民是近年一個熱門話題,不僅在中年群組,甚至在年青人間亦廣為討論,而且無論在紙媒或網媒,不乏各種移民攻略,又或是訪問已移居外地的香港人,說說他們在外地的尋夢經驗及愉快時光。如果有留意後者的朋友,都不難發現當問及為何選擇移民時,受訪者都不約而同會說「香港的發展空間很窄」、「香港生活節奏急速」、「香港的環境不利於小朋友健康成長及發展」等。是的,這些都是事實,而且也是令筆者曾經掙扎的理由。

筆者早前曾在外地居住一段時間,當歸期愈來愈近,筆者為回家作預備並與身旁朋友說出要回家後,朋友們都感到驚訝並問:「為何不留在這裡?」筆者答道:「要回去工作。」然後,朋友們盛意拳拳提供各式各樣可以讓人留下的方案。

那時剛巧聽到周國賢的「今生不回家」,百感交集,因為歌曲正道出了筆者的掙扎:回來後要面對的環境都會令人喘不過氣來,甚至為這地付出後很有可能換回痛苦。歌詞正好道出決定留在「家」者的掙扎及心痛之處。詞人借一對情人分手搬家來比喻出走移民。

歌詞卻是從選擇留下者的角度出發。留下來的人會對過去選擇感到後悔,特別是當眼前的環境愈來愈壞時,以至出現不能彌補的裂縫,再加上身旁熟悉的「這地那熱荳漿 熱麵包 或這街坊唱片舖」消失時,對於往日留下這個決定更會感到猶豫。很多街坊小店,又或是老字號在這幾年不斷消失,有些因為承擔不起高昂的租金,有些面對重建而消失,消失的不僅是小店,更是當中的人情味,街坊與老闆間的親切情誼,換來的是千篇一律的商店,售賣一式一樣的商品,店員與顧客間就止於商業關係。

歌詞中,主角亦曾不理解,甚至怪責朋友過往選擇離開,但到了今天主角亦不能再忍受下來,這個家出現了重大裂痕,一條修補不了的裂痕。他甚至懷疑自己過往「還在講當日為何不做 當日為何無力勇敢」。

或許更痛是當他努力為這地付出,並視這裡為家時,但最後發現原來這份愛被無視、被浪費,更會感到心痛,最後更決定與所愛的地方愈行愈遠,就如歌詞寫道:「我清楚走出去宇宙多暗 卻更是明瞭現在愛你也不可走太近」,甚至要保持距離:「就算親別要走那麼近 就算親避到隱世小鎮」。由此可見,歌中主角對香港的失望痛心之情已走至極低點。

近半年來,香港發生的種種事情無不令人沮喪,而且令人感到之後只會愈來差。就算情況真是這樣,我們是否甚麼都不能做呢?

離開是一種方法,留下也是一種方法。去與留之間,我無意否定任何一項選擇,因為每個人的處境及考慮都不同。筆者最後決定回來,是因為不捨。世道雖暗,但這裡仍有很多很漂亮的人與事,仍然有很多人為這城努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層面為這城付出,又或是守護這城。例如到小店購物、支持一些合作社、到街坊餐廳吃飯,又或是在關鍵時候發聲等,我們可以以不同方法參與其中,為這城付出一分力。

此外,筆者也認為離開並不是一種解決辦法。每個地方都有她的問題,如果搬到一個新地方,發現了她出現問題,是不是要再搬走?再說一遍,這只是筆者的考量而已。

愈是愛得深愈是會感痛,或許這正正是「今生不回家」的反照,因為愛這個地方太深,當苦心經營換來頹垣敗瓦時,心痛之情不言而喻。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感到痛楚是因為在乎,無論那是現在式還是過去式;如果毫不在乎,根本不會有任何感受。情況就有由謝安琪主唱的「你們的幸福」的歌詞中,有些人只會沉醉於日常生活中,對周遭發生的事沒有感覺,甚至是達到麻木的程度:

「你失去耐性失落 飲飽吃醉是容易極的快樂
牽手看偶像連續劇哭哭笑笑
輕輕鬆鬆 將恩怨情慾變娛樂
愛思索便會福薄 砂吹進眼內從來未覺便不必發覺
吹熄了那火花 煙花會圍住了這恩愛硬殼」

 

以同理心與青少年同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7/2016

學生在成長中要面對不少困難,如學業、友情,甚至家庭等問題。早前發生過多宗青少年輕生事件,不禁讓父母擔心子女會否因眼前的逆境,而引發情緒病或產生自殺的念頭。為此,拉法基金會與明光社合辦《如何與面對逆境的青少年同行》講座。4月22日晚上,葛琳卡博士與參加者分享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和情緒發展。盼望能透過認識及改善現有的關係,成為青少年的同行者。

世界衛生組織指每年有80萬以上的人死於自殺,是2012年全球15-29歲青年人群組的第二大死因。香港的比率雖然不是最高,但仍值得大家關注。葛博士指出,環境、人際、傳媒等因素再加上青少年對死亡有錯誤的理解,以致他們選擇以輕生來逃避所面對的困難。當人身處在負面情緒中,思想也會負面,不想再有痛苦的感覺,理解能力或領悟能力變得局限,認為是沒法解決,繼而選擇單向、沒法回頭的路。

而葛博士稱,由於青少年的腦部還在發展,負責邏輯與空間的推理能力、語言能力、掌管計劃、衝動控制的地方還未完全長成,控制情緒的位置(杏仁體)會成為主導,所以對外界刺激較易作出情緒化的反應。長大後,情緒才會容易被自控。當青少年處於反叛期,正是他們步向獨立思考及成長的階段。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就會學懂自律。而父母們應該多給予空間聆聽他們、讓他們嘗試。

父母教養模式宜一致

「青少年會試探父母的底線。」葛博士認為父母要同心一致,不能鬆緊不一,之後又罵又怨,讓子女無所適從,亦會傷害彼此的關係。當父母以高壓、權力(power)去控制孩子,很容易就會令他們以消極態度去對抗所有權力,並自我封閉起來,將成年人的勸勉及指教都拒諸門外。「當失去了信任,要改善父母及子女間的關係,重建信任,所花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年……不過總的來說,若能再次令他們感受到被愛和關心,結果是值得的。」

如何讓他們感受到愛?「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和感受,就是用同理心。明白他們,產生共鳴。」葛博士強調要尊重彼此的感受,要全神貫注的去聆聽,承認、明白他們的感受,並回應他們的問題。讓他們真切的感到被聆聽,被了解,而不是被拒絶和窒礙溝通。這樣,心靈才可以被加油,繼續有力量向前行。

由忙碌 到忙亂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研究主任
29/04/2016

上一回說到「Busy」背後的意義:忙碌的確容易使我們陷入那惡者的網羅。其實「忙」除了會「忙碌」,更容易的是「忙亂」——手頭上事務多,壓力一來,樣樣都要緊,事事都需回應,一忙,很易出亂子。

其實,「亂」也可以有很多層次。上面所提及的是「忙亂」:即太多東西趕著要處理,將事務的大小、次序調亂了;另一方面我們時常會發生的是「混亂」: 將不同的東西混雜了,叫人理不清各樣事情,以致做錯決定。更深層次的,可能是「紛亂」:這可以是由事務多的忙亂,到做錯事情的混亂,繼而引致心情的紛亂,又或是在今日社會中,我們要同時接收太多的訊息,處理太多是是非非,而做成判斷錯誤,陷入紛亂中。

那麼我們應該怎辦?可能我們就是要先靜下來,說到靜下來,停下來,好像很被動,會失去先機。其實這要看你是怎樣的「安靜」:很多時,忙碌帶來的副作用是「偏聽」:自己「啱聽」的就聽進去;然而忠言逆耳,工作愈加忙碌,往往很多都聽不進去。停下來,檢視自己的一個好方法,其實正是「聆聽」:包括別人的勸說、內心的說話、甚至是由上主而來的啟迪……聆聽,重要的往往不是那言說的人,而是肯留心聽的那一位。

讓我們都別忘記:在人生需要時,停下來,靜一下,用心聽,不要由忙變亂。

紛亂中的聆聽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9/04/2016

靈修人生系列

(講員:彭順強博士│中國宣道神學院 靈修神學講師)

 

在這紛亂的世代,我們需要學習聆聽。3月10日的晚上,中國宣道神學院靈修神學講師彭順強博士,為大家闡釋了靈修大師梅頓 (Thomas Merton)對聆聽的四重教導,以及如何藉著聆聽,建立與人、與神,與社會更密切的關係。

四重聆聽

通過梅頓的著作如New Seeds of ContemplationConjectures of a Guilty BystanderLife and Holiness等,聆聽可被歸納出四個層面:1. 聆聽自己、2. 聆聽神、3. 聆聽世間的需要,從而關懷、4. 聆聽仇敵。

  • 聆聽自己

聆聽自己表示我們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和自己是源於誰,及自己將會往哪裡去。當人在世界打滾久了,戴的面具多了,可能漸漸變得虛假。「假我」(false self)的面具遮掩了真我(true self)。然而,站在神的愛和憐憫前的,應該是最深處及赤裸的真我。

如何可以尋回這個真我?孤處(solitude)和禱告幫助我們除去這個假我。「禱告」在梅頓的觀點是「一種人與神聯合的意識」或「內在自己的一種醒覺」。當人意識到在神面前,神看重的不是這人做了甚麼、擁有甚麼,而是人的本質(being),人便可以撕去虛假的臉譜,在神面前真誠地呈現自己。

當人願意重尋真我,我們便應該在靈命上繼續經歷「雙重體驗」(double-experience):第一,體驗自己的窮困;第二,體驗神的憐憫和恩典。除非我們先領會到自己的一無所有和空虛,否則我們永遠不能領悟到自己是被神所擁有的。也即是說,當我們認知自己的同時,也獲得有關神的知識。當人領悟這點,才能經驗「雙重動向」(double-movement),即我們進入自己最深的核心處,然後經過這核心又離開自己,而往神那裡去。

  • 聆聽神

梅頓的中心信息就是人的生命要不斷地尋求神,並以愛來尋找祂,以及與別人分享這份愛。至於如何聆聽神,則是通過禱告和默觀。

彭博士指出,對梅頓來說,默觀不是停留在修道院的四堵牆內,而是來自人世間的每一個人或每件事。神可以通過任何人或事去向人啟迪自己的心意,重要的是人的心是否準備好。梅頓的說法是「萬物都是神旨意的種子撒在人的心田」,而「這些種子只可以在自由、自發性,及愛的好土上,才能夠生長。」因此,雖然有些種子可以停留在人的思想和意志之中,但卻有無數的種子死去和失落,因為人們根本未準備好去接受。

今天,神也能透過「旺角事件」或「自殺」等社會議題啟迪我們,問題是我們這個「接收器」預備好了嗎?

  • 聆聽世間的需要,從而關懷

梅頓的默觀理念涉及強烈的道德倫理性,他指出「那些忽略別人權利和需要的人,休想能夠在默觀之中得著亮光而知道當走的路,因為他離開了真理、憐憫,並因而離開了神。」

彭博士相信梅頓提醒我們,當我們遇到某些人和事,或是要付諸實行某些工作,都要常常尋求能否符合「神的道」(logos)或真理,又或是否合乎神所賦予我們的本質。默觀者無論是順服或是放棄神的旨意,都不應該對人的生命或工作本身漠不關心,因為無論人或工作本身都有神所賦予的價值。「漠不關心」(insensitivity)不應與「抽離」(detachment)混為一談。梅頓指出「默觀者必須要抽離,但永不可以容讓自己對於真正的人類價值漠不關心,這無論是在社會上,在其他人身上,或是在自己身上,也當如此。」事實上,通過聆聽別人的痛苦、別人的需要,憐憫他人,人才能聆聽到神。

  • 聆聽仇敵

梅頓提出我們往往所謂的尋求「真相」,其實只想證明自己是對,對方是錯。這種真相是片面的,只是把我們的偏見、限制及自私合理化。如果我們只抱著上述的心態,只會忽略了敵人的聲音。另外,彭博士認為敵人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更多,告訴我們有何軟弱之處,因此,學習聆聽敵人,亦同時聆聽自己。

亂世中以愛與和平擁抱世界

梅頓生於越戰、核武、及冷戰問題出現的時代,他是修士,卻沒有把自己困於修道院內,他積極地參與社會,透過撰寫文章或演講來批判社會的不義。他的目標要是以「非暴力」來「廢除戰爭」。他認為非暴力是可行的方案,但必須透過祈禱和犧牲這些屬靈的武器來約束自己暴力和好鬥的天性。

梅頓列出了七個有關實踐「基督教非暴力」的條件:1. 是為了要轉化世界的現今狀況、2. 是為了他自己和別人、3. 勿自義、4. 要謙卑和自律:坦率和開放思想——認真和合理的討論、5. 態度上要謙卑和不驕傲(勿嘗試以暴力來建立和平)、6. 要準備好從敵人中看到和學習到一些好東西、以及7. 盼望──相信人有能力可以達至和平及秩序。

梅頓提出的「非暴力」理論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他亦沒有因為主張「非暴力」便一言不發。相反,他譴責當時美國一方面向神禱告,一方面以武力解決問題;另外,他亦責備當時的天主教教會對不公義的事情袖手旁觀。可以說,梅頓是雖入了修道院卻仍在世界修道的默觀者。

在這紛亂的世代,但願我們從梅頓的教導得到啟迪,同樣成為一個願意聆聽,以及關心他人的默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