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海闊天空?

李樹甘博士   |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
29/04/2016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我從小就聽過。成年之後,多了人生閱歷,或自己親身經歷,與人的互動或相處,往往未必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退一步就代表我輸了」。不知從何時開始,「退」與「輸」扣上了關係。面對爭吵有人習慣據理力爭,認為退讓就代表了妥協與失敗,爭得面紅耳赤卻未有結論。

筆者認識一對正籌備婚禮的情侶,結婚本應是充滿愛與喜樂的事情,但籌備過程卻產生了很多的磨擦與破口。女的希望婚禮可以盡善盡美,不斷努力的四處張羅,製造一個雙方難忘的回憶。而男的卻認為這只是做给人看,沒有甚麼價值,倒不如省下錢來買屋子,給妻子創造一個安樂窩。結果雙方因彼此價值與期望的落差,產生了很多的紛爭。女的對我說「我只想給大家一個難忘的婚禮,我有錯嗎?」。而男的亦回應「我想大家未來生活舒適一點又錯在哪?」無錯,雙方也沒有錯。很多時間我們都容易認同自己,而指責對方。因有「對方是錯」的前設,使我們更容易產生「退一步是輸了」的念頭。我常提醒男生在能力下「浪費」 些少,嘗試盡力滿足未來太太,就不用她往下數十年不斷回憶當年籌備婚禮你沒有盡力的遺憾,已值回票價。

退一步真的代表輸了嗎?如果我們能用片刻的時間靜思一下,再來一個逆向思考,退一步也可幫助關係提昇更高的層次。凡事都據理力爭,只會令彼此的交流減少,而且有時意見並非只存在「對」與「錯」,如故事中的情侶一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彼此包容、接納意見則可令問題有更全面更完善的解決。

早前香港社會出現動盪,各界人仕均抱著相異的意見。若人們只堅持自身的意見,真的可以推動社會向前嗎?一輛車子,只有前進而沒有後退,你想其後果會如何?社會政策推行的最終目的是令各階層市民得到最好的保障與福利,我們除了堅守自我立場,還需要兼顧不同持分者的意見,求同存異。「海闊天空」大家都想唱和,但不要忘記先「退一步」。

凡事若能退一步,可免憾事發生,如能以退為進的寬厚心腸待人處世,你的人生不是海闊天空嗎? 有時退一步未必全輸。讓一步是懂,退一步是高,謙讓是靈魂,忍讓是心胸。

相關文章

如何回應子女心底渴求的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1/2024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愛、被接納、不想被人遺棄,當這些渴求長久得不到回應時,可能會令人變得缺乏自信和自尊,寧願把自己的感情隱藏起來,在人群中亦表現得退縮。作為父母,可以怎樣令孩子感覺得自己被愛呢?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又可以怎樣回應提問,令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呢?本文將會探討一下這個課題。

孩子在尋找自己的價值
有些孩子會問父母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我可愛些,還是貓可愛些?」「你喜歡陳小明多些,還是我多些?」若把這類提問圖像化,孩子把自己放在天秤的一端,另一端則放上他認為重要的事物,這樣的問題其實展現了「渴望得到認同」的需求。
這需求也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開始察覺「自己意識到的自己」和「被他人意識的自己」,[1] 孩子開始在意「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呢?」「我的成績好嗎?成績不好的話,人們會怎樣看我啊?」父母既然是孩子心中重要的人,所說的話自然舉足輕重,請父母給予孩子肯定的回應:「在媽媽的心裡,你永遠比貓、比陳小明更可愛,因為你是我的寶貝,媽媽非常愛你!」

年紀愈細的孩子,對父母某些感受或意見愈敏感,愈容易感到父母是拿他們與其他人作比較。例如父母說:「志仔的數學考得不錯啊」,孩子對這話的解讀是「我的數學成績不夠好」。當父母讚美「小琳在運動會跑步項目得到冠軍,不錯啊」,孩子聽完後就莫名其妙的黑起臉來,晦氣地說:「哼,原來你更加喜歡小琳」,這些反應實在令父母感到相當錯愕。

那麼父母是否要避免對其他事物表現出欣賞和喜愛,唯獨對自己的孩子讚口不絕呢?當然不是。人與生俱來都喜愛美好的事物,而且懂得欣賞別人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若對孩子過度讚美,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例如自大、自戀、嫉妒、猜忌,這類性格特質讓人敬而遠之,失去友誼。父母的言行舉止彷彿是一面鏡子,他們待人處事的方法往往會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如能明白自己有獨特的價值,遇到美好的人和事物,也不會妄自菲薄或鬱鬱寡歡,可以敞開心扉去欣賞,這種寬廣的處世態度也會延續到孩子的身上。「重新去思考和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人」這種正面的想法,是需要慢慢在人的心裡培育,就算作為成年人,堅定如父母,有時也會因著比較衍生出負面情緒,甚至被它們佔據心頭,例如擔心、恐懼、自我懷疑等。舉例,我們看到別家的孩子品格和成績都不錯,可能就會懷疑自己是否合格的父母,為何自家的孩子不及別家的孩子;當老闆讚賞某同事的業績好,就會擔心自身表現是否達標。如此看來,這類負面的想法常存在人的心裡,只是成年人沒有如孩子般把不安的感覺直白地說出來。我們需要帶領孩子不斷地以愛人愛己的心去疏導負面的情緒,以美善的眼光去擊破謊言,慢慢學習怎樣在獨處時、在群體裡安然地自處。

父母的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接納
每個場景總有表現稍遜、未如理想的人,例如當孩子告訴你班上某同學考試低分,或某同學在班上出醜等瑣碎事,假若我們以為事不關己就不用勞心,不加思考就去回應,甚至取笑當事人,例如說他「很笨」、「很差」、「懶散」,他日自己的孩子遇上類似的處境時,這些負面的批評就會全部傾倒於孩子的心上。
其實我們又怎能知道別人的實際狀況,隨口說出惡意的話?這實在是對別人和自己都有損害。當我們用父母的心腸,以憐憫、包容的態度去接納當事人,再和孩子一起說說改善事件的方法,生活裡就會多一點愛心、少一點批評。

有些人得天獨厚,擁有許多令人羨慕的優點,例如吸引的外表、財富,但他們也會有孤單的時候;有些人成長於平凡的家庭,仍能為生活裡的小事感到滿足。如此看來,即使在不完美的客觀條件裡,人們仍可以選擇開心地生活,而當中的秘訣是「愛」。從來沒有人能看得見「愛」,但當大家彼此接納和珍惜,這就是「愛」的明證。既是為人父母,讓我們先用愛心去溫暖和接納自己的孩子,也用愛心去擁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群體,這樣「愛」就在我們當中了。

價值觀的傳遞以愛為基礎

美國有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以後,就會不知不覺間學習、模仿別人的行為,[2] 這就解釋到為何以身作則的教導方法總是比較有效,因為孩子在模仿著父母的行為。不過,若要孩子依循父母的價值觀,這事情其實有前設,就是彼此的關係良好。一位從事家庭和兒童教育主題寫作的作家就提出,當孩子能在父母身邊感受到愛和信任,他們便會接受父母的價值;相反,假如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到的便是嚴厲的管教手法,而不是價值態度。[3] 身教雖然重要,但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為人父母者再努力,也難免有缺點,不過只要願意學習、成長、突破自己和作出改變,抱持這種態度已經很好了。有人說親情與愛能令人變成更好的人,[4] 這的確很真實。


[1] 榎本博明:《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承認欲求に振り回される人たち),駱香雅譯(新北:方舟文化/遠足文化,2022),頁91。

[2] 辰民爸爸:〈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正向家長學院,2023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healthymind.org.hk/2023/09/06/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3] 〈如不能以身作則 再好的價值觀也只是空話〉,智富雜誌iMoney,2017年9月11日,網站:https://imoney.hket.com/article/1901092(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4] 〈【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 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香港01》,2019年7月2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熱爆話題/354446/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八講:阿拉丁神燈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0/11/2023
明光社

平常的電影分類,如:動作、冒險、喜劇、悲劇、恐怖、奇幻、歌舞劇等,都不能告訴你那電影究竟在說甚麼故事,所以我們應該用史奈德的電影類型來把電影分類,讓大家知道在看的電影究竟在「講甚麼」。分享嘉賓王礽福先生這次介紹了「阿拉丁神燈」類型電影。大家可能都認識《衰鬼上帝》(Bruce Almighty)或《大話王》(Liar Liar),它們均屬於這類型電影,主角得到了上帝賜予的權力與神力,或願望蒙應允後,對主角的人生及家庭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需要收拾殘局。

2023年上映的電影《閃電俠》(The Flash)也屬於這類型電影,其橋段與《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相似,主角因為獲得力量可以回到以前,他改變了一丁點的事情而演化成未來難以預料的改變,甚或災難。為正義聯盟一員的「閃電俠」在一次高速前進時,發現自己可以回到過去,於是他萌生一意念,想回到兒時去改變一點,讓母親記得買茄汁,以改變母親隔天被殺的命運。雖然只是一丁點的改變,但行動卻不單改變了他自己的歷史,也變成「蝴蝶效應」改變了世界,該發生的事沒有發生,時空亂作一團。在過去的時空裡,他與年輕的自己相遇,差點沒被閃電電倒,不然成不了閃電俠,及後他也意外地失去了超能力;那個世界只有超少女,卻沒有超人。由於世界沒有甚麼壞事發生,所以蝙蝠俠也因此退休,過著潦倒的生活。

我們的過去,無論是好是壞,點點滴滴都影響著我們。失去的,不一定是壞,可能叫我們學懂珍惜;生活不太充裕,卻可以煉成一身好本領。電影對比了失去母親的閃電俠和沒有失去母親的Barry Allen(閃電俠的本名),前者會很珍惜母親送給他的小公仔,後者卻隨意地用它作飛鏢靶,而Barry Allen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成不了閃電俠。

明光社

當逃不出遺憾的年輕閃電俠,不斷回到過去想去拯救超少女及蝙蝠俠,結果異化成了怪物,造成多元宇宙的混亂及碰撞……那我們又有沒有同樣逃不出的陰霾,一直想回到過去想改變歷史的事?還是學習接受事實,昂然繼續走自己的人生路呢?

收看講座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第二講:成長的儀式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4/09/2022

是次分享的電影類型是「成長的儀式」。根據電影編劇指南《先讓英雄救貓咪》一書所指,「成長儀式」的故事都是關於痛苦和折磨,通常是指「人生」的外力,是「看不見的、模糊的,或是因為無以名狀而無從掌控的」,但衝擊著我們的「怪物」(困境)。[1] 而主角們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但到後來他們總得接受真正的解決方法,在痛苦中成長,而往往,他們需要改變的不是世界,而是他們自己。8月電影小組講座中,資深影評人王礽福先生以兩部精彩的獲獎電影《小丑》(Joker)及《瀑布》作為例子,為我們解釋這種電影類型。

明光社

兩部電影的主角在故事中一開始已患上精神病,但因著他們面對不同遭遇,他們成長後的結局亦大為不同!《小丑》的主角Arthur自小患上罕見的精神病,在壓力下會不能自控地大笑,但他一直都很努力,想生活重回正軌,並透過扮演小丑的工作將快樂帶給人們。但他的社區、工作、家庭不單未能支援他康復,反而令他面對更多壓迫:被欺凌及出賣,並因而失去工作。他還被三個「父親」傷害:在精神上被偶像傷害——當紅清談節目主持人Murray在節目中公然嘲諷他;親生父親遺棄他;在收養家庭中,他被養父毒打虐待,造成他的精神問題。面對著比自己更瘋狂的社會,Arthur最後發現用「以暴易暴」的方式去對待他不認同的人,是最令他舒暢,能使他跳起「小丑」舞來。

明光社

而《瀑布》中的媽媽羅品文,因丈夫有外遇而離婚,使她獨力支撐家庭,過大壓力令她失去了高薪厚職及患上了精神病,但電影中品文所處的家庭、社會都對她很友善:她的女兒小靜會與媽媽共渡康復時光;家庭傭工、病友、新工作的工友與上司等都對她很好,給予她一家支援與接納,以致品文能放下過去並漸漸康復。小靜也能從中成長,變得成熟。

兩個角色似乎最終都「成長」了,接納了自己所處的困境,但小丑卻因著缺乏愛、關懷和理解而使他走進最後的瘋狂,而品文卻因為有家人的陪伴和社會的接納,讓她慢慢好起來。筆者和礽福都認為這兩個故事都是各走極端,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沒有那麼極端的壞,亦沒有那麼理想的好,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如何可以使這世界向好的方向走,就像那塊蓋著品文家外牆的藍色帆布,只要能被拉下來,外間溫暖的光就能透進心窗。

誠邀大家透過以下連結重溫當晚講座。

收看講座
 


[1] 史奈德〔B. Snyder〕:《先讓英雄救貓咪:你這輩子唯一需要的電影編劇指南》(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秦續蓉、馮勃翰譯(台北:雪夢千里文化創意事業有限公司,2016)。

奇蹟男孩 (Wonder)

——有愛就有奇蹟

林天然、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1/01/2019

奧吉(Auggie)因罹患罕見的崔契爾柯林斯症候群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以致出生時臉部畸形。Auggie一直在家接受教育,但當他達到入讀小學五年級的年紀時,父母決定讓他踏入校園。雖然害怕,但Auggie亦要開始面對被視為異類、受歧視等問題。但因著家人、同學對他的愛,他終於可以跨過困難,敢於以真面目示人。

本片的內容十分豐富,透過多個角色的角度,看到了三個重要的主題:珍惜家人、接納及顯露真我。

明光社

Auggie進入小學後面對許多艱難,但身邊總有愛他的家人給予關懷。雖然問題沒有因家人的愛而煙消雲散,但試想想如果家裡沒有支持的話,Auggie會變成怎樣呢?可見家的愛與支持對一個人是何等重要!如果孩子在外面遇到挫敗,回到家不單得不到理解,甚至還要面對責罵,試問孩子當如何自處?然而若家人能全然對孩子給予關心、聆聽他們的心事,即使在學校發生了事,他們仍有家這個避風港可以安身。電影還提醒大家不應忽略任何一個家庭成員,不少家庭往往太專注一個孩子,而令其他的兄弟姊妹感到寂寞。

明光社

電影也帶出了友情對小孩子十分重要的訊息。好像Auggie發現他的好友Jack只是假裝和他做朋友,他便跌入了谷底,並把自己收藏起來。然而當Auggie得到同學的接納,就連Jack也願意成為他的真正朋友,並在他面對欺淩時出手相助,Auggie就振作起來。可見孩子的人際關係對他們是何等重要,尤其對那些特殊的兒童。而現今的香港校園又如何呢?我們也有自閉症、亞氏保加症、殘疾的學生。作為教會或者辦學團體,我們能如何促進共融友愛的校園氛圍呢?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在片中出現過兩三次,它指出:在沒有外力施壓的情況下,物體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這些原來的運動狀態,就像今天許多人的固有偏見,這些往往會帶給我們與社會很多問題和痛苦,也讓人把真我、心聲收起,不敢把它們在人前顯露。作為傳揚福音的使者,我們應該如何成為「外力」去影響人,以愛心去接納,使人們能打開心門,走近基督與真理呢?

黃金花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愛的付出與接收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19/11/2018

中年女士黃金花為自閉兒黃曉光(光仔)的母親,一直花盡心力去教導、照顧光仔。光仔的父親黃遠山為教車師傅,雖然亦愛惜兒子,但卻搭上了女學生丹鳳眼。金花因失去丈夫而想策劃暗殺「小三」行動。然而,原來光仔一直都知道家裡發生何事,亦心痛父母的關係破裂。

明光社

男女主角出色的演出,令關注自閉兒童成長及家庭關係的電影《黃金花》甚為觸目。是次分享,我們邀請到專為自閉症或有學習障礙孩子的父母及教會,提供裝備課程的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助理總幹事吳秋媚女士(Grace)到來,分享她照顧孩子的經驗及家長的需要。

明光社

Grace認為《黃金花》拍得很出色,尤其飾演光仔的凌文龍能演繹出自閉兒的神髓。Grace亦感到自己成為了電影的主角,因為它能說出部份家長在教導孩子及面對孩子成長時的心聲。另一方面,它亦令社會人士加深對自閉孩子及家庭的了解,並提高了對他們的接納程度。

Grace認為因為政府的資源不足,貧窮家庭的孩子如要接受評估或輪候相關的支援服務,排期時間會很長,這會令孩子較遲被發現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即:語言發展遲緩、社交發展障礙、偏執行為、亞氏保加症等情況),以及未能及早得到支援和教育。而且,由於不少有這方面障礙的學生,因為智商能力被評為可以入讀普通學校,但學校卻未能提供合適的教導,這令學生感到極大壓力,亦令家長感到頭痛。

原來Grace自己的兩名孩子,分別有輕度讀寫障礙及自閉、語言能力弱等情況,她認為只要及早教導他們,孩子是可以學習到自理,及提高他們的溝通、聽從指令等能力。她表示因為社會資源及了解不足,努力試中心的課程能令家長可以學習到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原來有調查指出有96%的自閉症兒童有感覺統合的問題,如家長可以在他們還小的時候,提供每日三次的擦身按摩、家居感覺、家居桌面的訓練及公園的特訓,便有助改善感覺統合的問題,這是可以令他們有比較安穩的情緒及提升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作為教會,一個充滿愛心及接納的社群,如可以學習到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相處,就可以更好地陪伴他們成長,與他們的家庭一同前行。努力試中心會到不同的教會分享,並在今年出版了《開門有光——十個自閉孩子與爸爸》,這本書讓我們看到10位好爸爸的正能量,及他們與孩子相處的快樂點滴。

如想進一步了解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的服務,可到以下網站細閱:http://www.lp.org.hk/

 

與精神病康復者同行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
13/11/2017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本港年齡介乎16至75歲的華裔成人當中,一般精神病的患病率為13.3%,而醫管局每年治療的精神病患者人數,由2011至2012年度的187,000人,增至2015至2016的226,000人。[1]精神病已成為香港的都市病,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自己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精神病的困擾。

基督教愛協團契(下稱:愛協)是一所服事精神病康復者的基督教機構,自1989年,由一位精神病康復者及院牧開始發展,至今已有20個小組,分散在香港各區聚會。除一般康復者小組外,亦有專為青少年而設的青少年組,及為康復者家人而設的家屬組。愛協的小組如一般教會團契相似,有祈禱會、詩歌敬拜、及不同主題的週會。機構的程序幹事王錦洪先生表示,小組的目的是讓組員能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彼此分享,互相支持。小組內雖然有導師及義工的協助,但愛協小組的宗旨並非由上而下的導師主導,而是由組員出發的互助模式,期望組員之間彼此建立關係,互相關顧。

康復者不是一個個案編號,而是活生生的人。王先生表示,愛協關注的是組員的全人關顧,因此機構內有不同跨專業的工作小組,為組員提供身心靈社四方面的服務:由精神科醫生、護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等專業組成的輔導組,為有需要的組員召開跨專業的個案研討,提供意見協助他們面對困擾;又有由牧師帶領的靈牧組,關心組員靈命層面的需要;亦會舉辦不同的戶外活動及興趣班讓組員發展社交及專長等。

Tony是一位謙虛有禮的愛協組員,他在22歲時精神分裂症病發,康復後在職業治療師介紹下在愛協做義工,之後二十多年來一直參加小組。Tony在愛協中感受到同工及組員的關心,因為小組組員都是康復者,能容易明白到大家面對的困難及處境,他更感謝愛協的輔助就業安排,介紹他到一所長者中心擔任活動助理的工作。除了愛協小組外,Tony亦有參與一般教會的聚會,教會弟兄姊妹亦知道他是康復者的身份。因為病患帶來的限制,讓他自覺能力比其他人不足,而弟兄姊妹亦難明白康復者受精神困擾下的處境和感受,所以他坦言在教會內感到自卑及孤單。與此同時,他亦有參與一個專為傷健人士而設的崇拜,可能因為參加者各有不同的限制,這反而令他感覺更為安心。

Tony的分享值得我們反思一下,到底教會是否能成為一個讓精神病康復者安心的地方呢?愛協同工王先生指出,香港教會普遍對精神病缺乏認識、未能牧養到精神病康復者,未能讓他們感到被重視,而慢慢流失。王先生慨嘆有時連向教會借地方開小組也遇到困難,因教會擔心組員最終留在教會的話,教會未必有能力牧養到他們,而會眾亦未做好準備接待他們。

明光社

社會人士普遍對精神病感到陌生,有見及此愛協定期舉辦名為「飛越迷牆」的認識精神病講座。Eppie六年前參加了「飛越迷牆」課程,及後更擔任愛協義工,參與康復者小組負責帶團契週會、關心組員的工作。起初她也不懂如何關心小組組員,幸得經驗豐富的愛協同工帶領,才一步一步學習有關的技巧。對她來說,康復者都是一群純真可愛的朋友,有時他們說話會比較跳躍,但你只要用心聆聽,說出他們想表達的重點,他們就會很高興,因為你能明白他們的感受。Eppie認為做義工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她十分認同愛協組員互助的模式,因為她觀察到小組內組員的互動,才能令康復者得到最大的幫助。

教會的大門應該是向所有人開放,歡迎任何人進來認識神,但因著對精神病的誤解及陌生,大家有意無意間會避開了與精神病人及康復者的接觸,讓他們更感到被社會孤立。王先生提醒我們首先不要取笑他們,以包容尊重的態度來接納他們。他表示康復者的思想會比較負面,我們回應時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加在他們身上,宜利用同理心作出適當回應。王先生強調愛協並不是要成為一所精神病康復者的教會,他們的目標是讓康復者融入一般教會當中。因此,愛協十分歡迎教會邀請他們主領有關精神健康的崇拜、主日學及專題講座,增加弟兄姊妹對精神病的認識,協助教會成為一所能接納、牧養精神病康復者的教會,讓康復者能融入教會,並建立良好的教會生活。


[1] 香港政府食物及衞生局,《精神健康檢討報告》(香港:香港政府食物及衞生局,2017),頁3。

 

沒有難成的服侍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3/11/2017

每個人都有些難以突破的圍牆,教會亦然。而難以突破主要不是由於我們沒有恩賜,而是沒有心志。雖然一個人總會有限制,但一群信徒加起來,總可以互補長短,一個人做不來的事,一群人是難以推諉的。對於一些在社會上被忽略、被邊緣化、人數少、身份敏感的群體,猶如那一隻走失的羊一般,按照聖經教導,弟兄姊妹理應撇下那九十九隻很容易便能融入教會文化,被弟兄姊妹接納的小羊,尋找那徬徨無助的迷羊。不過,現實卻是不少教會和弟兄姊妹已習慣了安逸的文化,將教會視為逃避世界的安樂窩,或是躺下休息的療傷站,不願起來回應上帝的呼召。

對於不少弟兄姊妹,一聽到賭徒、妓女、同性戀、露宿者、南亞裔、精神病康復者、貧困兒童、內地學生等等,便會敬而遠之,原因不一定是出於厭惡或歧視,而是覺得彼此之間有一些無形的隔膜,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就是對方明明就在面前,卻連半句話也不願或不懂如何說出來。其實關心和溝通是否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困難呢?我們可以如何突破與這些有特殊需要或非一般群體之間的隔膜呢?

在今期《燭光網絡》,我們走訪了一些走在前線的教會和機構,讓大家明白接觸這些群體應有的態度;彼此之間互動的經驗;以及一些受助者的心聲。鼓勵大家走出本身的安舒區,思考如何落實愛我們的鄰舍,我們深信沒有難成的服侍,卻有難忘的服侍。

要做情緒的朋友?

陳永浩博士 | 研究中心義務研究主任
11/07/2016

不知由何時起,當我們指一個人「情緒化」,就總帶有負面的意思。有可能是代表他/她的「脾氣」大;或是多愁善感;又或是「大癲大肺」,情緒高漲,時常波動;無論怎樣,「情緒化」似乎是不宜的。

有人說,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時常受情緒帶動,心如止水,喜怒不形於色就好了。但事實是:人怎可能沒有情緒?情緒其實是人類的「好朋友」,有助於我們了解,調息自己,我們理應更好了解,將生活中體驗與感受到的情緒,好好與生命交融。還記得早前上映的動畫電影《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嗎?在電影中(或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好像最「好」由阿樂(喜樂)主持大腦運作,事事開開心心時,但其實其餘的角色,不論是代表著厭惡、驚慌、憤怒、甚至悲傷……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一個人,要接納和整合自己不同的情緒面向,才變得完整;同樣,現實世界中存在著不同的人,需彼此接納才能和而不同;在教會裡,與不同的肢體,努力建立合一,世界才會美好一點……

孩子心.性與家庭關係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1/04/2016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 神是獨一的耶和華;你要全心、全性、全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我今日吩咐你的這些話,都要記在你的心上;你要把這些話不斷地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或行在路上,或躺下,或起來的時候,都要談論。你也要把這些話繫在手上作記號,戴在額上作頭帶。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柱上和城門上。」(申六4-9《聖經新譯本》)

和諧的家庭,再給予孩子關愛與接納,是讓孩子心性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孩子在不同年齡會處於不同的學習階段,心性發展亦是一樣。父母之間的關係、與孩子如何相處,對孩子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及處理人際關係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為了解更多,我們訪問了具有多年幫助同性戀、性別焦躁人士及其父母處理情緒困擾的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康貴華,與大家分享一些他曾輔導的個案。 

心性發展主要階段

他說﹕兒童及青少年心性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 生理性別身份的賦予;2) 建立心理性別身份/性別認同的階段;3) 性傾向的形成。對於首兩個階段來說,家庭關係對孩子的影響十分重要。零至兩歲是幼兒心理社交成長發展的首個重要階段,他們會建立對照顧者(主要為父母)的信任。嬰兒會因照顧者滿足他的基本需要,而對照顧者產生信任,從而建立依附關係。幼兒在這時會因著成人的教導,慢慢察覺這是男女有別的世界,並探索和理解自己的性別。

情感依附的基礎

「由於性別認同是因各種生理、心理和人際關係的因素互動形成,子女與同性父母建立情感依附的關係,是性別認同的基礎。」康醫生進一步解釋道:「六歲前,是兒童建立性別認同的重要時間,如果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良好,能建立到情感依附的關係,孩子就會模仿他們:女孩與母親認同及模仿,男孩則需由母親的情感依附與認同,轉移至與父親的認同及模仿,漸漸成長及獨立。父母需於這階段彼此配合並以身作則。」
 

個案一:八歳小男孩的改變
有關父母需要互相配搭來教養子女,康醫生和我們分享一個八歲男孩的個案。一位母親發現其八歲兒子對裸體男人十分感興趣,而且性格、喜好都比較像女孩子,又曾被男同學嘲笑,會很害怕跟男同學玩,難於和他們「埋堆」,母親擔心其性取向而向康醫生求助。

經過了解後,發現孩子的爸爸一開始不懂照顧兒子,忽略了與孩子一同傾談和活動的時間。為加強父子的關係,爸爸加入參與教導和幫助孩子,星期六開始帶兒子行山,邊走邊分享許多有趣事情,發掘共同興趣,談及槍械、戰爭、科學知識等話題。就算母親一起三人行,母親有時會刻意讓兩父子獨處,讓他們深入傾談。

久而久之,兒子有所改變:他不但能與父親深入討論不同的話題,而且可以改善和同性同學的關係、喜歡男孩子玩意,鞏固了男性的身份。亦因著多了爸爸對自己的關懷,更能有信心去面對學校發生的事情,與父親關係親密了,家庭之間的關係亦更加互動和緊密。

 
在這個案中,康醫生強調父母要同心協力教養孩子,男主外之餘,亦要參與在家庭內,不可將教導子女的責任全推卸給母親,更應擔當領導角色,父親的角色是不能取代的。同時,母親亦應放手,安排多些機會給兒子及父親相處,建立認同感,因為男孩子能與母親分離獨立,對他的心性成長非常重要。

 

個案二:家庭重男輕女的後遺症
年輕女子Cat在家中四姊妹中排行第三,為了得到多點注意,能和爸爸親密點,她會陪爸爸玩車、打球。當她發現爸爸因此很高興,於是就把自己「變」得比較男性化,包括衣著、玩具和興趣等。Cat的爺爺也曾清楚表示自己是重男輕女;媽媽是家庭主婦,在家中沒有話事權,常處於被動的位置。她不想自己跟媽媽一樣弱勢。

在這個狀況下,Cat不認同母親和女性的角色,轉而認同父親和男性的角色,墮入了一種稱為「性別身份和角色不配合」的狀況,繼而影響她日後形成同性戀的傾向。

 
「無論家庭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都會損害子女的性別自信。父母必須放下自己的偏好,無條件地接納和欣賞子女的性別。而如果家庭關係中,媽媽的地位很弱,甚至被父親暴力對待的話,會影響女兒不想自己將來會有媽媽的境況,而想做強者、話事的女性,並對抗父親和保護弱勢的母親。」康醫生分享道。

父母角色的重要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情況,父母的崗位的配搭、參與、身教,都十分重要。男女都不應只是男主外、女主內。康醫生認為家庭中,應該是「男主外、內;女主內、外」。作為爸爸,不可只顧外間的事,回家甚麼都不處理,不參與,和子女沒溝通;媽媽亦是,除了家庭,對外間的事情亦不可完全不懂。無論工作、事務有多累多煩瑣,父母都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培育婚姻的關係、建立父子情、母女情,並對子女作多些正面肯定及稱讚。

身教,就是子女透過看到父母之間如何彼此相愛、尊重和合作,在當中學習成長。丈夫如何尊重妻子、如何處理爭執衝突,孩子都一一看在眼裡,他們會在當中學習和模仿。因為父母是子女最早期所接觸的兩性角色的模範。

當看見媽媽稱讚爸爸,而爸爸又作好的榜樣,全心全意關心家庭及自己,兒子會學到如何作一個會被妻子愛及讚賞的好男人,女兒亦會盼望將來會有一個像爸爸一樣愛自己和家庭的丈夫。同樣,當看到父母互相尊重和幫助,孩子們會領略兩性都是好的、是平等的,雖各有強弱之處,也需要彼此輔助、配搭來維繫家庭。

給單親者的建議

近年單親家庭愈來愈多,子女多由母親獨力去撫養,康醫生建議應尋找男性親友作支援,擔當代父的角色,可以照顧、傾談和關心子女,成為男孩子的榜樣,陪他成長。教會方面,亦可特別安排一個男性導師去關心他、鼓勵他。如果配偶已離世,可多向子女講述已離世配偶的優點、生前的好榜樣,並鼓勵子女學習。

最後,康醫生的結語是﹕「男與女都有其特質,我們都應該細心了解,學習互相扶持、配合,並為下一代作好的榜樣。」
 

 

延伸閱讀

Dear 爸媽 —— 請幫我建立性別自信
主編:吳慧華
出版: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明光社)
一本寫給一眾父母的書,希望父母們促進子女健康的心性發展(包括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建立),亦有助父母明白孩子的性別焦躁狀況,幫助孩子建立性別自信。引導他們欣賞兩性,並明白如何彼此配搭。

 

《打開「心․性」的天空》教育小册子

印製:後同盟 (查詢/索取: 82039601)
資助: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
讓讀者對兒童及青少年心性發展的不同階段有基本的認識,澄清種種引起歧視的誤解。對家長而言,為建立孩子的性別自信,提供具體的建議。

 

曾經刊載於:

《明報》  談天說道  20/4/2016 孩子心.性與家庭關係

《玩轉腦朋友》

──學習接納情緒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4/03/2016

明光社透過舉辦電影小組,與熱愛電影的朋友一起討論及學習欣賞電影,藉此啟發大家去面對生活及自己的生命。於1月19日(二)晚上,拉法基金會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博士作分享嘉賓,與多達80位參加者一起討論《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

電影中,五種情緒(快樂、傷心、驚慌、厭惡及憤怒)化身成情緒控制員(阿樂、阿愁、阿驚、阿憎及阿躁),負責控制小女孩韋莉的說話和行為。葛博士認為日常大腦的反應,就像電影中的五個情緒控制員在交談,並會產生張力,作出思想交戰。

很多時候,人們很少會表達傷心及難過,因為就像阿樂一樣,認為阿愁是一無是處的,只會礙事。另外,亦會有人認為驚,憤怒是不好的情緒。但葛博士卻認為情緒沒有好與不好,「每一種情緒都有其作用,並可以助我們求生:驚慌是叫我們好好保護自己,憤怒是讓我們對不好的事作出反抗,而哀愁能將一個人裡面的困境及需要講出來,而獲得人們的關心。當傷心及痛苦被明白時,就會帶來被愛及幸福的感覺。」人的情緒就是如此複雜,就如電影最後,新的記憶球同時包含了黃色(快樂)及藍色(哀愁)。

當我們壓抑自己的情緒,短暫來說,或許沒有問題,但長遠會將我們不想面對的情緒理智化、移置、理由化、潛抑、投射或否定。這些防衛機制將我們的情緒轉化、壓抑,長久會造成心理和情緒困擾,亦有可能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所以葛博士建議大家要了解自己的情緒,並好好疏導。

當經歷了重大事故,支柱島或會暫時倒下,但並不代表一切都失去。因著被關心,得到慰問及同行,倒下的支柱島亦可以重建。像韋莉一樣,因被愛而成長,情緒控制台及支柱島都變得更堅固,更豐富。所以,孩子的成長,視乎他們是否得到鍛練及情緒是否被恰當關顧。

有參加者問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系統,葛博士邀請大家反思「我們是否常常以『都是為他們好』之名,迫他們做不想做的事情,忽略了他們的情緒?甚至造成他們長大後的情緒問題,這是否很不值得?」她解釋到,要在照顧情緒及管教上作平衡「小孩子往往是因為遇到困難才不想做,要先接納及照顧他們的情緒,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一起進步。」

沒有包容 空談自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1/2016

「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動物農莊》描述的現象大家本來以為只會在極權社會才出現。不幸地,在現今一些自由社會,也有不少人打著保護弱勢、尊重多元的口號,卻鼓吹一些不包容別人宗教、良心及言論自由的法例和政策。

性解放運動以尊重性小眾的個人自由和多元選擇為口號,愈來愈受重視個人和自由的後現代社會和年輕一代歡迎,不過吊詭的是當一些弱勢受到包容時,卻反過來不包容與自己持不同意見和價值觀的群體,而且愈來愈苛刻。

西方不少國家曾經是基督教或天主教國家,對其他宗教毫不寬容,不過,隨著社會世俗化,宗教被趕出公共領域,卻出現學校、傳媒可以肆意討論各種「性議題」,卻連一句祈禱、半節聖經也容不下,慶祝聖誕更是大逆不道的怪現象。於是,不可禁止倡導有爭論的「性倫理」成為多元社會應有之義,但基督教精神卻在多元社會沒有立足之地,必須除之而後快!

此外,為了保護需要特別保護的性小眾,即使平時樂意賣蛋糕予同性戀者的蛋糕店,只因不願為同性婚禮製作蛋糕便要被罰款百萬港元,甚至結業。醫療人員只因不按一些跨性別人士自認的性別稱呼他/她們,最高可以罰款二十五萬美元。在大家重視多元和自由的社會,只要打著保護性小眾的口號,便可以漠視他人的宗教、良心和言論自由,這究竟是哪一碼子的寬容?

今期《燭光網絡》會透過檢視西方社會去基督教化的歷史和現況,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的後遺症,以及國內清拆十字架的情況,與大家再思何謂包容和多元。
  

愛的承傳

體驗漁與農的傳統生活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7/11/2015

香港這大都會的前身只是小漁村,亦曾有農業發展,因著經濟發展,這小漁村於數十年間演變成為世界知名的商業城市。對於過去的文化,年少的新一代未必知道;如要體會這些文化,就更加困難了。為此,明光社舉行了愛的承傳--小腳印尋根之體驗親子活動,讓家庭一起去嘗試及經歷香港上一代人的不同生活,感受香港傳統文化,承傳尊重、包容、關愛、堅韌及團結等特質。

 

小腳印 活動一 - 尋漁。樂網:從捕魚體驗堅毅打拼精神 

日期: 822 ()

地點: 南丫島漁民文化村

一行十多個家庭於旺角起行,經過一個多小時車船接駁路程,最後來到南丫島的漁民文化村。我們為他們精心安排了一整天的三步曲。

一)  細賞文化村

由專人帶領參與者漫步建於海上的漁民文化村,並分組遊走於魚排、各養魚區及古漁船。

在不同的魚排,可以看到一些經常在香港區域找到的大魚,而文化村亦預備了一些小鮮魚讓小朋友餵飼大魚。小朋友亦可在此摸摸海星及鱟,了解一些特別的海洋生物。

走進古漁船,小朋友最開心的就一定是拉起船桅升帆出海的動作了,彷彿真的帶領著各人出海捕魚!但當走進光線缺乏的幽暗船艙卻發現另一番景象,看到花仔(未婚的兒子)房與花女(未婚的女兒)房的大小分別,卻突顯當時漁業重男輕女情況。而細小的廚房、廁所及終日搖擺不定的船身,讓大家體會到終日以海為家的漁民生涯並不易過,面對陰晴不定的天氣,生命的安危也缺乏保障。所以,漁民一家的生活,就是靠互相守望,以信心一起渡過每個風浪。

二)親子合作製鮮鹹魚和織彩繩

父母與小孩子一起醃製鮮魚,小孩子起初不太敢接觸被劏開了的魚兒,但後來戴上了膠手套,與父母一起,就能夠把鹽完全的覆蓋在魚肚內及魚身的外邊,盡心地完成步驟。過程讓他們了解到在沒有冰箱的年代,漁民就是以這種方式保存漁,藉此珍惜每一份收穫。不少家庭在回家蒸煮自己醃的鹹魚後,都對其味道讚不絕口!

而在織彩繩的過程中,我們要求小孩子及父母一起合作,一邊負責先將小繩子扭動,另一邊之後也要慢慢扭動,將扭好的小繩再扭成一起變為彩繩,讓一家人領略到合作及協調的重要性。

三)出海捕魚

由漁民帶領家庭出海,並細心示範如何撒網捕魚和以水樁趕魚。小孩子們也跟著撒網,學習趕魚。在收網的時候,可能是烈日當空的緣故吧,只能捕捉到一隻小蟹……小孩子失望之餘,相信亦能深切體會到捕魚這行業,雖然辛勞工作並不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獲,亦要配合經驗及合適的時間。

小腳印 活動二農夫也瘋狂:織稻草人,享受耕作

日期: 926 ()

地點: 東涌綠機田

這一回,十多個家庭不懼四十度(農場溫度計顯示當地溫度為四十度)的炎熱天氣,來到一個有機農場體驗農夫的「耕辛」生活。

一)一切從欣賞開始

導賞團的何先生帶我們各人走進田中,以觸覺及嗅覺去發掘種植在有機田的香料葉,並且在田園中找尋一些特別的顏色、聲音、形狀及手感不同的植物,讓參與者在田中自由地走著,期待發現有趣的植物。

耕種的地方,由於處於東涌土地發展地段的旁邊,參與者也嘆一邊在細賞綠色植物,另一邊卻聽到鄰近發展商的建築音。

二)製作稻草人與開墾土地

一眾家庭分兩隊分別製作稻草人和開墾荒地。這邊廂大家努力地製作稻草人,由定好支架開始,再加上稻草令它變胖一點,家長們都與小孩子一起動手,並為其披上彩布及帽子,維妙維肖! 

而另一邊廂,開墾的工作就十分不簡單。在微風及樹蔭之下,家長與小孩子一起拔草及耙泥翻鬆泥田,再加上雞屎肥料及芥菜種子,最後再合力灑水才完成這項艱辛的工作。

小孩子們在分享的時間的表達最為真實,他們真的覺得在四十度天氣下耕田實在太辛苦,完全不想做農夫;當然,他們也體會到為何耕作這行業會式微。小孩子知道了農夫的辛後,更會珍惜大自然的環及現時仍然堅持以有機方式種植的農夫為我們所種的蔬果。

 

以上活動由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贊助及鳴謝公民教育委員會
 

從台灣旅遊經驗說起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12/02/2015

台灣,是近年不少香港人熱愛的旅遊勝地。令香港人感到親切的是她是少數仍然堅持使用繁體中文的華人地區;令香港人欣賞的是她對文藝創作的重視;更令香港人羨慕的是她在民主政制的發展。台灣在這數十年以事實告訴世人,在這個美麗的寶島上,華人可以成功地落實政黨輪替,以和平的方式實現政權交接。

這寶島能讓香港取經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光是旅遊業的發展就值得特區政府謙卑學習。

面對近期多個內地人來港的購物熱點頻繁發生「光復運動」,相關的官員除了勸喻和譴責,究竟有多大同理心去理解當區居民生活上的不便呢?「等多班車」和「多多包容」,這種只站在旅遊產業思維出發的觀點顯然未能緩和當區(甚至非當區)居民的情緒。旅發局豪言要求開放更多內地城市來港自由行更可能火上加油,激起居民的怒火。

有人批評這種「光復運動」是挑動族群對立,「阻人做生意」;也有人批評這些運動的組織者背後別有用心,為選舉而鋪路。雖然社會人士大多數不會認同衝擊及阻礙營商的社會運動,但當權者應當反思究竟是誰造就這股勢力出現?又是誰一而再,再而三漠視當區居民面對着交通、飲食、物價上漲等問題呢?今日的局面,為政者理應倍加反省是否施政不貼近民意,而不是一面倒地批評「抗議者」。

在台灣,即使開放大陸客往台觀光有助經濟發展,但當地政府並不會毫無保留地任由旅客打擾當地人生活。台灣政府在大陸客的旅遊團和個人遊方面設下每日配額制,兩者合共的人數維持在最多一萬人左右。即使當地有要求希望增加大陸客自由行的配額,但當局仍然審慎地考慮如何確保大陸客的旅遊品質和相關權益。

在「反蝗」和光復」的呼聲下,有政團建議在香港的邊境開設購物城,減輕水貨客對居民的滋擾。這建議的重心或許是為了保障本地零售業的生計和大陸旅客的需求,以及緩和本地居民的不滿。

不過,本地的旅遊業真的就只能以購物吸引旅客嗎?台灣旅遊的吸引之處不獨是她的商品、風光和美食,亦包括當地政府對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支持,這種文化土壤是當局用一連串的政策配套悉心栽培出來的,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深深地埋藏於台灣人的血液裡,是用錢買不到的。

自由行有助香港經濟發展是不能否定的事實,不過這種經濟增長的代價卻是市民的生活受到嚴重滋擾,喜歡叫人「有商有量」的政府面對無票無權的市民時卻在限制自由行人數的問題上率先「落閘」。或許正正是這種「無商無量」的態度成為激發起一波又一波的「光復」行動的原因之一。在挑動族群矛盾和放任混亂之間,如何平衡各方面的需要,正是考驗為政者的智慧。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2/2/2015

和而不同 尊重不同意見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8/11/2013

認同與接納兩者之間意思相似,但卻又有明顯的分別。認同是與對方看法一致,贊同對方的立場;接納並不全然等於贊同,雙方意見可以有分歧,但可以彼此尊重,允許與自己不同的對方存在。在我們身處的社會中,接納但不認同的情況是經常出現的。

例如,社會中有信奉不同宗教的朋友,亦有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因著各人的價值觀不同,自己看作良好的事,在他人眼中可以是沒法認同的行為。基督徒不認同上香燒衣,拜祖先的市民亦不認同基督徒不上香燒衣,但我們會互相接納對方的存在,彼此尊重,和平相處。
 
本月初,台灣女藝人郭采潔在facebook發表了一段疑似反對「多元成家」草案的文字。該草案是由當地的同運團體起草,當中包括「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和「家屬制度」三個制度。文字發表後隨即引起近千則留言,批評她不尊重和歧視同性戀者,要求她為反同言論和對同性戀朋友造成的傷害道歉。但事實上,從她的文字根本看不出她是支持還是反對那份草案的內容。
 
而事後她表示自己十分愛身邊所有同性戀朋友,但對草案的內容則有保留。她發言是希望透過理性對談,讓修法者聽見各方真正的需要。她接納同性戀朋友,只是對同運團體推動的同運議程表示不認同,便被人標籤為反對同性戀者。
 
回到香港社會,同性戀議題同樣是一個惹火的題目。香港同性戀運動在一眾知名人士出櫃承認同性性傾向,以及在平機會主席周一嶽的大力支持下,形勢大好。在如今的政治環境下,發表反對同性戀運動言論的風險比表達支持更高。然而,無論支持或反對同性戀運動的一方都有言論自由,你可以對他人的立場或意見作出狠狠的批評,但不是人身攻擊或阻嚇他人發表意見,因為這不是一個多元社會應有的人民素養。
 
台灣組合F.I.R的主音歌手飛在facebook中表示:「到底我們有沒有足夠的素養去尊重和自己持不同甚至相反意見的人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時刻反省的問題。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8/11/2013

接納與盼望不可兼得?變性人結婚案的神學反省

雷競業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助理教授
11/07/2013

最近香港的終審法院宣判變性人可以用變性後的性別申請結婚。雖然法庭的判詞強調這個決定並不涉及修改婚姻的定義,卻未有澄清因這次判決(特別是對性別的定義)所帶來的一大串疑問,譬如說:有一對男女已結婚,後來丈夫透過變性手術變成女性,本來的婚約是否會因她現在女性的身份而自動廢除?如果兩人有孩子,孩子還有沒有爸爸?還是法律上應廢去父和母的分別?如果婚約持續有效,她們是否成為同性配偶?不過,法律上的問題,或該留待法律學者去慢慢研究,筆者只是想對判詞中的人觀作出一些提問,從而帶出一些牧養的建議。

判詞中的第7至8段提到性別身份雖然成因不明,卻是一種無法改變的事實,也是說一個人天生認為自己應該是一個男人或女人,心理治療(或宗教信仰)並不能改變這事實。如果一個人的性別身份不幸地和他的生理性別有差距(性別焦躁症 Gender Dysphoria),改變他的生理性別就看似是消除這種差距的唯一方法。此外,判詞假設性別身份的表達和家庭生活都是一個人得到快樂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既然人有追求快樂的基本權利,政府就有責任讓人以其變性後的身份追求家庭生活;不讓變性人以變性後的性別結婚是剝奪他們的基本人權(第77段和第115段)。

 

不可改變的性別身份?

法庭如何知道性別身份是不能改變的?雖然判詞直接引述其理據,但可推論那是根據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的研究。不過,現在的科學又如何去判斷性別身份是否能改變?就心理學目前有的資料,不過是關於性別身份療程的成功率,但統計數字能告訴我們人的天性是甚麼嗎?假如我們能夠找到決定性別身份的基因(也是說,實驗室能夠透過檢驗某人的基因,便可判斷那人的性別身份),那毫無疑問這是天生的。可是,目前我們仍找不到任何基因的因素影響性別身份,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為甚麼法庭要強調性別身份是無法改變?

面對性小眾的情況,似乎法庭假設只有兩個選擇:一、這種行為或身份並非天生的,是可以改變的。既然這種小眾的身份是自由的選擇,社會就沒有道德責任一定要接納他們;如果性別焦躁症的情況是可以改變的,他們不一定需要接受變性手術,社會也無需保證變性人有變性後的性別身份的一切權利。二、這種行為或身份是天生的,也無法改變,所以社會不接受他們的行為或身份就是一種不人道的行為。對天生有性別焦躁症的人,如果變性手術是他們達致幸福的唯一出路,社會就有責任保證變性人的新性別身份在合理範圍內的一切權利,不然就是侵犯他們追求幸福的人權。法庭認為第一種看法是不合理的,而只能選擇第二種說法(縱然科學證據貧乏)。雖然這說法在法律上有各種的問題,但社會仍然有道德上的責任讓變性人以變性後的性別身份結婚。

 

另一條出路:恩典之路

事實上,基督教信仰提出了第三個可能性:恩典之路。甚麼是恩典?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罪惡的世界中,人生會有悲劇,生命中會有缺陷,這些缺陷不是我們所選擇,我們甚至無力去改變現狀。但如果我們願意將自己的生命交給那位創造生命的主宰,卻能夠出現轉機。面對活在痛苦和掙扎中的人,我們既不是以斥責的方式去與他們劃清界線(「這些掙扎是他們咎由自取的!」),也不是鼓勵他們以宿命論的思想去接受缺陷,或以各種方法去把缺陷合理化。

然而,我們如何能體會這條恩典之路?就是說我們的人性都被罪性所扭曲,有時連自己也無法明白自己的真正身份,但當神的恩典臨到,在神話語的啟迪下,卻可以發現那真正的自我,找到自由的生命。

 

學會謙虛學會接納

面對有性別焦躁症的人,教會要避免跌落法庭所假設的那種二分法。正如法庭的判詞所言,性別焦躁症的成因往往十分複雜,通常並非個人刻意的選擇。如果要歸罪,就歸到我們的始祖吧,教會實在不用去譴責他們的掙扎。假如信徒有機會接觸到有性別焦躁症的人,那是學習謙虛和愛心的好機會,而不是去作審判官。教牧及弟兄姊妹應學習關心及接納他們,盡量取得他們的信任,聆聽他們的心聲。

另一方面,我們要告訴他們神的美善。神造每個人作為一位女性或一位男性,都是一份美麗的禮物,拒絕和逆轉天生的性別並不是一條到達真正自由之路。性別焦躁症的人可能對傳統或社會流行的性別形象有強烈的反抗,性別身份雖然有統計上的傾向(譬如男性通常喜歡體育,女性則通常喜歡裝扮),但這些傾向並不是性別的必然區別。每個人在神面前是獨特的,性別身份的表達也有其獨特之處,我們要鼓勵他們以信心來到神的面前,把一切束縛他們心靈的事物交托給神。路途雖然困難,卻是恩典之路,神會帶領他們找到自己獨特的性別身份。

法庭上的判詞,不是「有罪」,就是「無罪」;然而,福音要宣告的,卻是「世人都有罪,但神卻有恩典」。我們要向變性人宣告的是變性手術以外的盼望,教會不能把這盼望強加在別人身上,但對那些有勇氣去進入這盼望的人,教會也要有勇氣與他們同行,和保護宣告這盼望的自由。
 

 

輸血方式──《One Piece海賊王》給我的一些思考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17/01/2013

《One Piece海賊王》為2012年上半年日本漫畫銷量排行榜第一位的漫畫,它風靡漫畫界十多年,在去年8月第67卷漫畫銷量更高達405萬冊,第九次刷新日本漫畫初版發行量紀錄。今期燭光Lite就與大家分享由《One Piece海賊王》所引發的一些思考。

《One Piece海賊王》是一個關於海盜冒險的故事。或許你沒有看過這漫畫,就在此先交代一下情節吧。
 

背景和情節

在歷史裡,魚人族群(包括魚人和人魚兩族)一直住在黑暗深海,卻憧憬著可以在陽光底下生活。可是,人類中的貴族卻有「蓄魚人」的習慣,即是把魚人當作奴隸;也有人會拐帶人魚,在黑市市場中賣給權貴充當觀賞寵物。魚人族群在陽光下出沒,就因而變得危險非常!惟有繼續留在深海才可確保安全。故事花了極多篇幅(漫畫在第五卷已經鋪排伏線)描繪種種事件,堆積出魚人與人類兩個族群之間的深仇大恨。
 
其後魚人島中出現了激進的魚人,他從小渴望對人類進行報復,誓要將人類滅絕,奪回在陽光下生活的權利。他甚至激進得把主張與人類和解的魚人皇后都殺掉!故事一直發展,激進的魚人要把深海的魚人島也除掉,強迫整個魚人族群跟隨他們的信念。
 
此時主角路飛和一眾同伴以人類的身份救助在危難中的魚人島。在眾人的努力下,路飛終於成功擊退了代表「仇恨」的魚人!但他也身受重傷,並且失血過多,需要接受輸血──人類獨特的F型血。
 
原本歡呼的場面急轉直下,群眾陷入兩難之間──魚人族群的法律是禁止魚人向人類輸血的!他們面面相覷,有些族人雖然知道自己是F型血,但因過往與人類結下的族群怨仇而有所顧忌;然而這人剛剛拯救了自己,不救他就是忘恩負義。
 
這時,魚人族群的精神領袖甚平勇敢站出來:「用我的血吧!是F型,要多少都行!」雖然魚人族群的掙扎得以解決,但也有魚人立時質疑此舉違反法律。在議論紛紛的情況下,魚人國王總結道:「有何不可呢?古老的法律同樣也是『詛咒』。只要受傷了,誰都會流淌鮮紅色的血。但就是這條纖細的管道──說不上是一條道路,讓互相恐懼的偏見、讓以血洗血的戰鬥,如此輕易地流走。比起憑空幻想,這來得更加清晰可見,是通往「太陽」的道路。」這樣便化解了兩族人的怨仇。
 
人類和魚人族群的仇恨結束於兩族人的互相了解、互相幫助──人類救了魚人島;魚人輸血給人類。[1]
 

反思:彼此溝通與包容以消除歧視

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削去很多人的獨特性,隨之而來的意識反動──「差異」,就成為了後現代社會的關鍵字。身處在多元的社會中,我們透過包容和溝通,以了解各個個體的不同,然後彼此尊重,讓有「差異」的人可以融洽地在同一個社會相處,這就是「共融社會」。
 
與共融相反的是一個零和遊戲。故事中的激進魚人要取回尊嚴和權利,卻使用了滅絕報仇的方式;人類貴族任意欺壓魚人,罔顧他們的尊嚴。作者以主角路飛和魚人精神領袖甚平輸血的一幕,暗喻作一條彼此接納、流著同一種血的第三道路。打破困窘,輸血管子成為復和的橋樑。
 
事實上過往數十年來,香港也聚集了很多不同的族群。族群之間過往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磨擦,而社會學學者都認為香港在各樣的社會議題上愈趨分化。一直以來被打壓的族群,難道只可用激進的方式奪回自己應有的權利,以滅絕權貴,甚至央及無辜者嗎?另一方面,一直以來欺壓人的權貴,難道也只能以高壓手段維持自己的既得利益,繼續藐視和剝奪其他族群的尊嚴與人性嗎?
 
透過更多溝通,了解某些族群的訴求及他們所面對的困難,以寬容和憐憫的方式還他們一份應有的尊嚴,是基督對我們的一個挑戰;同時,在受欺壓的族群那邊,若堅持透過激烈的政治手段及文化改革方式,以求滅絕施壓者,甚至要到流無辜人血的地步,這也是基督所拒絕的。
 
或許這是不同的族群都要思考的問題:族群之間的爭議,如何才能達致「輸血」這一步?怎樣才能夠以「輸血」的方式,而不是用「流血」的方式解決呢?

 
[1] 參見《One Piece海賊王》第648話。
 

 

接納是牧養的第一步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3/06/2011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一項有關教會內八十、九十後年青人的調查發現,八十、九十後基督徒十分關注現代社會意識,例如民主、人權、自由,由於他們重視言論自由,所以比較喜歡「由下而上」的方式去表達意見,而這種回應方式與教會一向的形式不同。

不過,另一方面,原來他們仍然十分重視家庭價值,以及傳統的家庭觀念,亦認同教會應重視聖經教導和差傳等工作,大家不需要擔心年青人若果關心社會,便會忽略了聖經和家庭。更值得留意的是這些年青人的所謂社關意識,原來和很多成年人差不多,也只是流於「有感動」而「無行動」,實際的社會參與度其實很低。若果教會的領導層真的認同洛桑會議所說的傳福音與社會關懷應該兩條腿走路,那麼我們應該撫心自問,社關的腿是不是好像患了小兒麻痺症呢?

要牧養受通識教育和互聯網影響的一代,教牧同工也許不應太快看不順眼,毋須急於教導,而是要了解和關心,若果我們不明白八十、九十後的年青人受甚麼影響、重視甚麼、喜歡以甚麼模式溝通、而只是以過去我們認為成功和熟悉的方法去牧養,恐怕只會事倍功半。作為教會領導層,讓更多年青人有機會表達他們的意見是十分重要的,一切關心由認識開始,而接納是牧養的第一步。

生命中能夠分擔的重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30/09/2010

中秋節晚,筆者與友人路過行人天橋,一名中年、帶覑半分醉意的男士倚傍欄邊,左右顧盼。在經過半步之際,他突然提起腿,企圖跨欄一跳而下。筆者、友人和一名路過男士立即上前喝止!我們一邊勸他不要「做傻事」,一邊問他有否甚麼事不開心。他後來苦笑地又道謝又道歉,連番說:「我已經諗通了……」,只是一心打發筆者離開。雖然未知那位先生後來如何,但令筆者事後有不少反思。
  
中秋節共有六宗長者自殺案,五人死亡;北區天平村,在四個月來有六名青年在同一大廈自殺……要再數下去,還有恆河沙數的自殺案日日在不同地方發生。
 
月前,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布數據,分析指出香港15至24歲男性的自殺率對比2008年升了31.5%,即每10萬人有11.7人具自殺的傾向。
 
人的出生沒法由自己選擇,彷彿無奈,但人都與生俱來地尋找生命和生命中每件事的意義。在成為「人」的那一刻開始,身體每個細胞都在不停拚命地分裂、建立、死亡、再生,人因此得以成長,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假若有人自出生以來,物理上不長大,我們都認為這種情況只是身體上出現病狀;若智力不發展,我們又稱這情況為弱能低智。這類人在日常生活上,在某程度上都需要別人幫一把。選擇生存並成長這可是與生俱來的,是一種自然的狀況,沒有人可以抗拒。
 
要說自殺的人是「輕生」,我不敢苟同。正常人,定不會只遇上一兩件沮喪的事而違反生存本質的,他們所面對的,很可能是相當沉重且具有常人難以想像的壓力。以往坊間經驗都指出自殺原因可以同時來自家人期望的壓力、學業壓力或工作壓力、經濟問題困難,或者是他的人際關係出了問題,包括了朋輩、父母、戀人或配偶、甚至是至親離世。自殺的人亦有可能患上抑鬱症、或沉溺賭博、或被人欺凌、或孤獨厭世,種種事情的重複。
 
或許,我們能多一份理解並對想自殺的人體諒和接納,而非動輒就在閒談指指點點。
  
面對自殺的新聞,或立即聯想到社會制度不公義,那就需要從建制入手改革。筆者認同這說法,但更相信制度並不完美,甚麼制度下的社會,也會令某類人得不到平等的對待,也會有不公平的情況。支持爭取制度公義相當重要,但同時要身體力行,對身邊不認識的人多一份關心,是作為公民應該做的事;再說,對身邊認識的人多一份額外的體諒和關心,更加作為人的個體和主體,在尋找其生存意義中不可或缺的。嘗試為身邊有可能成為下一名自殺者的人,分擔一點「重」。

曾經刊載於:

成報 30/09/2010

民主也是一種態度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5/06/2010

香港人為爭取民主已經努力了超過四份之一個世紀,到現在仍然沒有清晰的路線圖,不少人因而等得不耐煩,甚至有一些較出位的行為,希望引起大家注意是可以理解的,而近期多了許多年輕人關心社會更是可喜的現象,要推動民主,市民必須有願意當家作主的心態,不應該對政治和其他影響市民大眾的事漠不關心。

不過,對於一些個人和政黨在爭取民主制度時候的表現,卻令人深以為憂,因為民主不單是一種制度,也是一種態度,我們為民主制度奮鬥的時候,必須抱持一種符合民主的態度。例如:

第一, 對異見的包容,民主的基本精神就是因為我們明白社會是多元的,會有不
同的人、不同的意見、對事情有不同的判斷,我們可以堅持自己的看法,但必須尊重其他人表達他的看法的權利,不可以「有你講冇人講」。

第二, 民主制度就是希望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分歧,但近
年來令人擔憂的是肢體抗爭和語言暴力的使用都不斷上升,以及被合理化,而且不單是對一些所謂權力的代表,特別是政府,而是擴展到其他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團體和政黨。

在今次有關政改的爭議,最令人傷惑的是一些反對改良方案的泛民成員對其他支持的泛民成員的人身攻擊,有議員和政黨可能認為這種激烈的表達方式其實只是一種引起市民和傳媒注意,向政府施壓的技巧,但對一些曾經並肩爭取社會公義的盟友來說,所造成的傷害是很深的。若果說這不過是一場「騷」,私底下大家又可以一起笑笑口「拍膊頭」的話,未免太虛偽,在民主政治之中,選民最討厭的就是信口開河,講一套做一套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