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站在「生與死」的另類香港遊 —由快活谷看殊途同歸
一說到「本地遊」,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那些由政黨舉辦的「蛇齋餅粽」街坊團,旋風式在香港九龍新界一日遊。不過,隨著近年愈來愈多人對香港本土文化和集體回憶的重視,漸漸也興起了本土「深度文化旅遊」的熱潮。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4年8月)
國際
北愛爾蘭餅店拒製同性結婚蛋糕
被困的「沒女」
「沒女」這個詞語因一個電視節目《沒女大翻身》,成功植入本地,並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生活於大都市中,我們生活即使不算富足,溫飽也普遍不成問題。然而我們的著眼點,往往是我們欠缺的,多於我們所擁有的。
進步的生殖科技 褪色的生命價值
本港《人類生殖科技條例》對人工受孕訂出嚴格的規定,只有不育的夫婦才能進行人工受孕,亦不可選擇胎兒的性別。然而,本港一間證婚公司在本地報章刊登廣告,推銷她們在泰國開辦的人工受孕服務,並標榜能選擇嬰兒性別。因進行手術的地方是在香港境外,並不受《人類生殖科技條例》規管,所以該公司能走「法律罅」繼續營運。
感激紅雨同路 明光社賣旗沿途有您
明光社於8月13日(三)早上在港島區賣旗,這是眾同工和義工一次難忘的經驗。只是一個早上,我們便經歷了兩次紅色暴雨警告訊號(紅雨警告),然而我們卻真實地經歷到上帝,祂的預備與恩典是足夠,甚至遠超我們所想所求。
我真的能只代表自己嗎?
近月不論社會議題,又或是基督教教內議題,眾人都紛紛表達不同的意見。當有人發表了一些具爭議的意見後,會有另一些人走出來說:「某某某不代表我。」又有人因著某些身份,而獲得機會在一些場合表達自己的意見,但為怕得失人,便說了句:「我所說的,只能代表自己的想法。
當平等得過了火位
為甚麼要讓座給老弱傷殘?為甚麼長者和兒童可以有乘車優惠?不是人人平等嗎?為甚麼社會要幫助弱勢群體?為甚麼對不同的人要有差別對待?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大前提下,平機會為甚麼不爭取一刀切取消社會上任何差別對待?原因很簡單,因為政治正確不等於正確。
平機會諮詢文件的魔鬼細節
平等機會委員會建議將現有四條歧視條例(包括性別、家庭崗位、殘疾及種族歧視條例)合併,當中原來涉及很多重大轉變,本文將簡述一些重點,供讀者參考。
同居等於結婚?平機會拆毀婚姻關係的「事實」
婚姻,除了是兩人間的莊嚴承諾,在社會層面上法律更要求男女二人須承擔不少責任,並以保護孩子的未來為目標。所以政府同時又會為夫婦提供不同福利,旨在凝聚家庭。不過,平機會卻借討論《性別歧視條例》的婚姻狀況定義,將同居關係包括在「事實婚姻關係」一詞中,而且更可能包括同性伴侶關係、前度伴侶等等不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