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香港粵語詩歌的發展,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下稱ACM)是其中一個連結不少音樂創作人及事奉團隊的機構,ACM積極拓展音樂事工,於音樂風格不斷演化、科技不斷進步的世代中,一直努力製作新歌傳揚福音,讓眾多想透過音樂事奉的有心人,可以學習及發揮恩賜。筆者早前在ACM作了10多天的交流及觀摩,了解到他們多面向的事工發展及音樂專輯製作過程,其後更邀請了ACM總幹事陳永業傳道(Ivan)於明光社的網上平台,進一步與我們分享ACM多年的發展、暢談他於ACM事奉的經歷,與及粵語詩歌的承傳與發展。
由敢於創新的音樂人成立的機構
ACM的成立及發展,一路走來,已有40多年。於70、80年代,香港漸漸興起了一些粵語民歌,一群有心創作粵語詩歌的年輕人,透過突破機構主辦的民歌創作比賽彼此結識,並在每週聚會分享自己創作的詩歌,彼此提出意見。他們於1982年得到突破機構協助,製作了第一集《齊唱新歌》專輯,並於1983年成立「香港基督徒音樂協會」,協會其後改名為「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
Ivan分享到自己是信二代,媽媽是詩班員,所以他從小就聽、唱很多不同的詩歌,如《生命聖詩》、《頌主聖詩》、《青年聖歌》等,並覺得能夠從詩歌得到牧養,並且感受到很有共鳴,他說:「傳統詩歌沒有問題,可以繼續承傳下去。」但另一方面,因為有很多粵語詩歌唱起來會「唔啱音」(不協音),可能會令未信者覺得奇怪,甚至會取笑這些詩歌。而《齊唱新歌》系列的詩歌,正正就是以協音為特色,據筆者於網上找到的資料,70、80年代的教會聖詩多為不協音,ACM可說是敢於開創先河的一群,Ivan亦認為ACM的DNA是「創新」及「突破」。
面對曲風、科技變遷
詩歌風格有所改變,Ivan認為主要由於作曲作詞人想貼近本地流行文化,將信仰的核心價值、元素及體會,以緊貼這時代的模式來傳遞,讓人們「聽得入耳」,易生共鳴,容易做到傳福音的效果。所以ACM詩歌的風格亦經歷了不同的改變。例如當短詩敬拜的歌曲自外國傳入,詩歌的風格亦由民歌,慢慢轉變為短詩、重複性較強的詩歌,而敬拜讚美的模式亦有所改變。韓國流行文化在本港興起,也帶動了一些詩歌創作,而Rap(饒舌)的曲風亦對詩歌風格帶來了影響。
而對於音樂載體的轉變,Ivan認為現時是處於很具挑戰性的時代。有質素的音樂作品(作曲、編曲、錄音及後期製作俱佳)需要很高的成本去製作。而且,現時歌曲不單要好聽,視頻亦要好看才能吸引人注意。若兩者都要做得好,還要令作品具時代感,能與現時流行曲的質素稍為看齊,投放的時間及成本自然也不會少。但在收入方面,現時網民聽歌的地方主要是在串流平台或YouTube等社交平台,機構在各平台分享音樂時所收回的錢及廣告費,遠遠未能支付製作費。所以作為詩歌創作機構,音樂的製作費就要靠奉獻、版權收入,與及不同事工的收入來填補。Ivan希望大家能藉著支付版權費去鼓勵創作人,而他們亦很需要有好的音樂工具、系統來製作好音樂。創作人亦會繼續堅持創作更多好的詩歌,亦要祈求更多的智慧去營運機構,以靈活變通面對時代的轉變。
見證神的帶領及陶造
由ACM義工,成為同工,到接受神學裝備成為傳道人,再在重返ACM 10年後,於今年成為ACM總幹事,Ivan覺得多年來神一直讓他在事奉中看到神的帶領,他在當中和弟兄姊妹有努力地禱告,也經歷了神的信實,而這些經歷也造就了他的生命。現在他擔任了總幹事的角色,亦想繼續帶領機構以「創新」作為一種向前行的動力,並且「突破」自己,更新信仰。他不單只希望把音樂、傳福音的機會承傳給下一代,而作為一個「協會」,他亦想連結不同的音樂人、團隊去發展音樂事工,凝聚更多力量,見證信仰。
靈修活動與詩歌的結合
Ivan亦談到信徒除了要向上敬拜神,亦應關注自己前面的路可以如何走下去,他覺得信徒需要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學習了解自己多一點,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從小已建立的一些想法、意念或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這些都會影響著我們如何看自己。透過詩歌可以將人帶到神面前,讓神去改變人,令人明白自己是神所造,是很尊貴、很值得被愛的。ACM很關注信徒的屬靈生命,他透露過去修讀的屬靈導引課程,特別強調認識自己與認識神,及了解兩者的關係。安靜靈修可以令人將步伐減慢,透過詩歌,藉著當中的內容,可以幫助人與神建立關係,讓人與神相遇,在神裡面得著反省,內心亦會被重塑。
不要單打獨鬥
ACM很願意與不同的團隊合作,Ivan認為合一的見證是神樂意看到的,也是信徒相通的特質。他認為不同團隊會創作不同特質的詩歌,這就能夠餵養有不同需要的人。最後,他鼓勵音樂人不要「單打獨鬥」,因為人總有高低起跌,那惡者像是「遍地遊行」的獅子,尋找可吞吃的人,他希望大家可以成為真心的朋友,在神裡面相交,分享不同的遭遇和困難,眾團隊能互相認識、扶持和同行,如兄弟般互相給予支持。
「ACM與香港粵語詩歌發展」網上講座已於2024年9月26日舉行,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擊以下連結,重溫足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