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把握近在眼前的差傳機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1/2024

耶穌經常被人批評的是祂喜歡接觸一些主流社會認為身份低下、被人看不起、被人討厭的罪人、甚至人人避之則吉的病人,並且與他們一起吃喝聚會,當大家想起這些故事的時候,自然會想到稅吏、妓女和痲瘋病人等等。不過,若果大家想深一層,耶穌想提醒我們更重要的是不要自以為義、將自己看得比某類人高一等,以及將一些人拒於上帝恩典的大門之外,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資格決定誰人可以得救、誰人可以親近上帝、誰可回應上帝的呼召跟隨耶穌。

過去十年的社會運動,雖然激發起不少人對民主自由和公義的渴求,但同樣造就了一些偏激的思想,為了追求美好的目標而採取或容忍一些本來大家不接受的激烈手段,並將責任推卸給另一方,認為對方不仁所以我方可以不義。而更令人憂慮的是由此而來的社會撕裂,不少人由於在社會運動中曾經有過被對手以不同手法(不論是現實或網上)欺凌,心中積壓了無法宣洩的憤怒、甚至有創傷後遺症,已經將與自己不同政見的人完全對立起來,並且腦中不斷浮起一些令自己憤怒的畫面,再加上政府這幾年採取不少強硬和專權的手法,更令不少人感到政府得勢不饒人,根本無意修補撕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要化解雙方的怨恨愈來愈難。令人遺憾的是不少基督徒亦無法倖免,深受這種因政見不同帶來撕裂的社會氛圍影響。

當政見凌駕信仰,其中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我們竟然以為自己有權否定一些與我們政見不同的弟兄姊妹的生命,甚至認為有些人不配獲得救恩。有些弟兄姊妹因為對中央、香港的施政和文化不滿,以至對內地同胞也有很大的抗拒,對服侍新來港人士的熱誠亦有所下降,令人惋惜;即使內地的宗教政策愈來愈緊,傳福音及宗教活動固然限制在教會的四面牆之內,信徒的未成年子女亦不能參與教會的活動(包括主日學),網上的福音信息亦受到嚴密的監控。在科技愈來愈進步的情況下,教會反而要走回頭路,透過中波、短波作電台廣播。不過,當上帝關上了一道門,祂亦很可能同時打開一扇窗,若果我們對同胞的福音工作、對未得之民的差傳工作有負擔,其實今時今日在香港便有大量的機會。

每年除了約有50,000人由內地來港與家人團聚之外,截至11月,2023年透過各項吸納人才措施抵港的人士以及他們的家屬有近15萬,當然,他們還有一些不同的途徑來香港,大家現時在巴士、港鐵和街上經常可以聽到有人在說普通話便可見一斑。就算不用返內地,我們要向同胞傳福音毫不困難。以前有些弟兄姊妹覺得要返內地宣教很困難、也有很多擔憂,但今天機會就在我們面前,希望葉公好龍的故事不會出現在我們的教會,就是大家常常將向同胞傳福音掛在嘴邊,但當同胞真的站在我們面前,我們卻避之則吉!

不過,就算大家有負擔,當前的新移民事工和以前亦有很大的分別,因為受過高等教育來港的專業人士、以及在大學供讀學士、碩士、甚至博士課程的內地學生人數已愈來愈多,以前的新移民以內地來港與家人團聚的婦女及她們的子女為主,因而教她們學習廣東話、融入香港社會、知道有哪些社區支援、以及為她們的子女補習等等的活動可能十分適合,但現在教會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滿足一些受過教育和生活條件較好的知識份子對信仰的好奇,這種好奇不單是頭腦知識上的,更重要的是生命和生活經歷上的見證。而且除了接受他人的服侍,其實他們亦會成為服侍其他新來港人士的最佳人選。對不少本來以中產為主的教會來說,要裝備弟兄姊妹作這方面的服侍是比較容易的,問題是弟兄姊妹是否看到這等待收成的莊稼,以及是否願意為了福音的需要而放下自己的政見和走出自己的安舒區,重新調整傳福音的策略。

我們要以宣教士的心態去面對今時今日的差傳機遇,作為宣教士的當然毋須完全認同當地的政治宗教及文化,例如到回教、佛教、或印度教的國家宣教,並不代表要認同當地的宗教,甚至有可能會違反當地某些限制傳福音的法律,我們不是要蓄意與當地政府對著幹,但要傳福音就要靈巧像蛇,只是謹記要純良著鴿子,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榜樣是要以愛勝過恨、要以善勝惡。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向我們不熟識、不喜歡、看不起的人傳福音,因為深信耶穌願意與所有被人輕看的人一同坐席,世上亦沒有基督的寶血不能遮蓋的罪人。希望我們不會成為福音書所描述的惡僕,自己被主人免了所有債,卻反過來逼其他欠自己債的人還錢,任何政見都不能凌駕神愛世人的心,作為忠心的管家,我們有責任主動了解身邊的鄰舍有甚麼需要,愈是艱難的歲月,我們愈需要保持單純的心。

無論是只會停留幾年的港漂、或是移民來港的同胞,他們剛到港的頭幾個月,是他們最需要支持、亦最願意接觸新朋友的時候,能夠把握這時機與他們建立關係,是讓他們能夠繼續參與聚會和探索信仰的有效方法,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召命。

相關文章

堂會與機構互為肢體共渡時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1/2025

時勢艱難,經歷了社會運動和三年疫情之後,再遇上經濟不景,過去一年,不單不少連鎖店、酒樓和戲院要結業,一些堂會和機構亦面對愈來愈大的財政壓力,再加上一些過往有心有力的奉獻者(如教師、社工、醫護等專業人士)的退休潮和移民潮仍未完結,雪上加霜,不少機構需要大刀闊斧節流(包括減薪、裁員、搬去較細和租金較便宜的辦公室、以及削減某些事工等等)。我在機構事奉25年,經歷過沙士、雷曼兄弟破產、社會運動和疫情等種種情況,今次的情況看來更為嚴峻,估計對不少堂會和機構來說,仍有一段頗長的時間要面對財政壓力。不過,作為領受異象和使命而創立的團體,只要行在上帝的心意之中,深信上帝會用出人意外的方法供應各堂會和機構所需。

因此,在考慮任何應變方案之先,必須重新思考堂會和機構在當前的社會環境,究竟如何繼續持守成立時的異象和使命是最重要的,因為一些事工在成立的時候可能有特別的需要,當時移勢易,若有關需要已不存在,堂會或機構已完成了歷史的使命,光榮地退下火線並不是值得羞愧或難堪的事,若仍有心志事奉,上帝自會讓大家看到新的召命,按著時代的變遷而更新變化,因為,沒有異象,民就放肆。作為一個使命團體若只為了維持日常運作,同工卻渾渾噩噩是沒有意思的,也浪費了支持者的奉獻。有些人因為對自己創立或事奉了大半生的堂會或機構有些情意結,就算組織已長期陷入困境仍不想結束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只是管家和僕人,上帝才是老闆,祂在不同的時代會興起不同的人和群體以不同的方法去服侍祂,我們若將堂會或機構當作個人的成就或產業,反而是自高自大,求主給我們能看清時勢,知所進退。

除了結束營運之外,其實共享資源、甚至是合併也是善用緊絀資源的好方法,香港一個彈丸之地,竟然有1,300多間堂會和數以百計的福音機構。當中一些小堂會因為人口老化、沒有新人加入等因素而餘下幾十會友,當中甚至沒有傳道牧者;有些老化的機構平日甚少活動;也有些機構的事工大同小異,卻各自要負擔幾名同工和辦公室的開支,實在吃力不討好。現時是加強堂會和堂會、機構和機構、以及堂會和機構之間合作的大好機會。

一直以來,很多堂會在星期一至五都浪費了大好的地方,重門深鎖,一些機構卻要捱貴租,彼此共用地方(無論是誰租或奉獻給誰),也是雙贏的方案,但就像非到疫情大家不願意主動學習透過網上直播聚會和開會一樣,大家都很少主動求變,也許現在是時候在非自願但不反對情況下認真地考慮一下了。其實加強合作是雙贏的方案,讓堂會和機構彼此找到合作的伙伴,因為很多時堂會缺乏接觸不同對象的網絡,機構則缺少人力和金錢,兩者可以互補不足,香港寸金尺土,若能省下一筆租金及共用辦公室的器材,小數怕長計,亦十分可觀。

對於一些坐擁大量資金的聯會機構或有可觀的購堂或其他儲備的堂會來說,在現時的環境,增加對不同機構的奉獻、設立一些基金讓不同機構申請、甚至短期免息貸款給一些週轉有困難的機構,比起建堂或儲蓄有意義得多。向誰多給就向誰多要,希望各聯會或大堂會的領導層能有更廣闊的國度觀,將所有主內的群體看作肢體,「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十二24-26)我們都只是神委託的管家,所有資源都是神交給我們好好運用,它們都不是團體或個人的財產,財主進天國的困難,在於不願將財寶分給有需要的人,無法積聚財寶在天國,也許這也是主耶穌對所有較為富裕的聯會或堂會的提醒。

另一方面,當社會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一些有穩定收入的弟兄姊妹應該更多留意自己的堂會和不同機構的需要,為了支持自己認同機構的事奉和服侍的群體多走一步。此外,不少弟兄姊妹沒有結婚或沒有子女,若能及早為身後事作規劃,將自己的住宅和其他財產在安息之後,將一部份奉獻給一些自己認同的機構,這些奉獻能對機構的財政起到穩定的作用,而這樣做也是一件美事,可以在自己走完了在世的旅程之後,將祝福延續下去。教會群體就是靠一代一代人的忠心事奉而傳承下去的。教會也好、社會也好,不同的時代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比起戰亂、逼迫、洪水、地震、瘟疫或在曠野飄泊來說,我們現在面對的其實又算不得甚麼,只要眾教會和弟兄姊妹都願意跟隨主的教導去事奉、奉獻和對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伸出援手,神自然會透過奇妙的安排,供應眾堂會和機構的需要。

立天堂,作宣教

林俊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05/12/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在碧仙桃(Bristol)偶然得到看《破.地獄》的機會,在英國第一次看電影,看香港電影,去到戲院,看到全院港人,很親切很特別。看後,大家覺得好沉重,心裡的思潮起伏,不吐不快。

看完《破.地獄》,令我想到要看破「地獄」,本來地無獄,何解獄在地,是我們自己困擾住自己嗎?上帝賜給我們死亡,是要我們能解決生之地獄,給我們有生之勇氣。人生太多無常無奈無力無助無聊,很易感到荒謬!我們看事情的必然性,使我們為自己造了地獄,除了要看破地獄之貌,更要為自己及世界「立天堂」,而「立天堂」則要靠主才能做到。在影片中的破,與我現在想到的立,意思未必是對立,為在生的人破地獄,其實也是他們超越地獄、進入天堂的過程。

我作牧師多年,看到許多別人的死亡,也了解別人的故事,每次都在提醒我要如何活下去,也要幫助別人活下去。我主持過數不完的喪禮,也多次陪伴弟兄姊妹,看他們家人作的「破地獄」儀式,我在今次才醒覺到要肯定過去自己辦喪禮,以及安慰使命的重要性,安慰在生而哀傷的人,也是我宣教的使命,像主曾降至陰間,在復活後宣講,我也效法主,就是為主和為哀傷(身處在地獄/困擾中)的人「立天堂,作宣教」。

從這電影,我想到基督宗教的安息禮拜,有很多本色化的空間,我常常覺得我們的安息禮拜不夠體貼哀傷的人的心靈,讀的經文、唱的歌,安慰人的講道可以如何改變,容易叫人明白(包括基督徒)。《破.地獄》一片使我再次在內心深處認真的自省,在安息禮拜中是為了傳教還是以安慰為主要的目的?對哀傷的人首要考慮的是安慰,不是乘人之危。我們的同理心和真誠的安慰可以間接造就傳福音的機會,但是不能作為首要的考量,否則會墮入偽善的陷阱,或是變成sales,像做銷售商品工作的人。我們的動機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方式和效果。求主憐憫我們。

以使命及同工為本的機構管治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11/2024

轉眼在機構事奉已經25年,由一個「半途出家」的基督教機構主管,漸漸成為圈內少數的資深總幹事,由於一直很支持及積極參與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的事奉和出席總幹事團契,接觸過很多不同類型的機構和機構負責人,可說百花齊放,各擅勝場。不同性格和專長的人配合不同類型的事奉模式和對象,會產生不同的效應,深感沒有一種管治的方法適合所有機構,因此,本文想探討的不是模式,而是心態。

基督教機構作為翼鋒教會,其實本身就是教會的一部份,而同工之間的關係就像團契裡的弟兄姊妹,不過,它同時也是一間公司、一個機構,因此,基督教機構既是所謂的「屬靈」群體亦需要遵守一些「世俗」的規則。其實基督教機構應該明白自己比起外間的機構有更高的要求,因為我們既是一個屬靈」的群體,也是一個按照香港法律成立的慈善團體,我們要同時滿足兩套規則,既要對神負責,也要符合法律和公眾人士的期望,需要在教內教外也有好的名聲,好的名聲不代表其他人一定會認同機構的宗旨和路向,但會尊重我們是行事正直、重視操守、有效率和對奉獻者負責任的機構。

作為機構的領導人/總幹事,首先必須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信徒或牧者,每個機構的成立都必定有其背後的異象和使命、服務的宗旨和對象,作為帶領的必須充份了解和認同機構本身的理念,否則無從感染其他人認同和支持,一個有生命力的人自然就會有感染力,有生命力不代表是工作狂,不代表毋須休息,反而應該是一個懂得平衡事奉與生活、工作與家庭的人。事奉是充滿喜樂、令人興奮的事,事奉的過程難免會有困難和衝擊,但能夠事奉就是恩典,這是我們應有的信念,我們必須讓同工明白,在機構事奉不應該抱有屈就的心態,亦不是因為無法適應外界的競爭或文化才無奈加入機構,而是我們明白人生有些價值比金錢和社會地位更重要,無論在甚麼機構,若終日怨天尤人不如及早離職。

正因為我們明白能夠事奉是神給我們的福份,不是我們「俾面」神而加入機構,而是神「俾機會」我們去體會更豐盛和精彩的人生,因此,在機構事奉的態度絕對不應該敷衍了事,當我們在職場工作也十分嚴謹、著重上司和客戶的評價的時候,在機構工作更應加倍認真,因為我們既做給人看,更是做給神看的。機構的包容文化應該是包容同工因為經驗、能力不足、身體軟弱或家庭需要而有些地方做得未如理想,但絕對不應包容一些同工以得過且過的態度,濫用別人的愛心作為自己不負責任的藉口,基督教機構並非讓同工逃避責任、不思進取的地方,不稱職的同工會被辭退或勸退是理所當然的。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相信大家不會反對,問題是我們究竟有幾認真去看待?一直以來,不少機構的薪酬都是偏低的,若果是機構的財政未能承擔,大家尚可以理解,但若果明明是有能力,有盈餘和儲備,卻認為同工既然在基督教機構服侍便應該接受偏低的人工是不合理的,變相是以同工對事奉的熱誠作為剝削的藉口,對於一些沒有家庭負擔的同工來說可能仍然能夠應付日常所需,但對於一些要養家、特別是有小朋友的同工來說,會強烈感到對家人有虧欠。因此,在開展事工時,應盡量以外間機構相近職位的薪酬作參考,按機構的能力給予較接近的待遇,每年以適合的方法評估同工的表現,讓表現好的同工有加薪的機會或獎勵。以為在機構事奉只需要向神而毋須向人交賬,恐怕只是一些人敷衍塞責的藉口,這種態度會對其他盡心盡力事奉的同工帶來不公平。

另外,基督教經常高舉家庭的重要性,但我們對待同工時又是否真的家庭友善呢?同工的家人有需要時,同工可以靈活地請假嗎?同工需要經常加班嗎?在安排同工的上班時間和假期方面,會否盡量遷就不同家庭的需要?基督教機構是以人為本的機構,看重人的價值而不是以利益掛帥,這利益不僅是指金錢上的利潤,也包括將人當作生產工具,要將一個人用到盡,基督教機構則不會奉行此道,會考慮員工在身心靈和家庭各方面的需要。因此,同工若經常超時工作其實並不健康,機構想同工有進步及事奉更有力,應給予他們適當的休息和假期,不鼓勵同工加班和樂見同工準時放工是我多年以來抱持的管理態度。

此外,若同工有更多進修、參與研討會和培訓班的機會,他們便可以開眼界,接觸多些不同的機構、人和事,對同工本身和機構都有好處。過去兩年的暑假,我也有安排同工去別的機構交流兩至三個星期,和其他機構的同工一起工作,觀摩和學習,效果十分理想。作為主管,看見同工有成長、讓他們對事奉保持熱誠,以及將其他機構和教會看為肢體,有一個普世教會的胸襟,不將自己的機構看成唯一重要和值得關心的對象是十分重要的。個人認為,能夠成為一個重視同工、服侍對象的需要和重視成長的主管,才能成為一個以人為本去服侍上帝的機構總幹事,這也是過去25年我追求的目標,共勉之。
 

回應離婚再婚者的需要 《恩典重臨》榮獲金書獎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0/11/2024

基督教出版聯會主辦的「第十屆金書獎」已於2024年9月27日假城景國際酒店的水晶殿舉行,當天,明光社出版的《恩典重臨:基督教再婚婚前輔導》(下稱《恩典重臨》)榮獲教會及佈道事工I(教材及課程)的金書獎。此書作者為本社的事工顧問傅丹梅及輔導員韋佩文,她們多年來輔導離婚再婚的群體,把輔導室的故事、與離婚再婚家庭子女同行的經歷,結集成書,以幫助在婚姻中迷失的一群,最終此書得到外界的肯定,並獲此殊榮,實在感恩。

明光社

《恩典重臨》在最後五本入圍書中脫穎而出,韋佩文在獲獎時在台上先感謝讀者對此書的支持及認同,她更有感而發稱:「在明光社的服侍當中,聽到很多離婚人士的傷痛及他們對再婚的渴望,故此我和傅丹梅整合輔導的經驗而寫成這本為離婚再婚人士而設的教材,盼望明光社能與各教會的牧者一起同行,關心這班離婚、再婚者的需要。」

明光社

此獎項的其中一位評審委員葉子良牧師十分欣賞《恩典重臨》,及後他接受我們的訪問時稱:「本書的原創性及獨特性,是三位評判一致評定此書得獎的原因。」他娓娓道出此書可取之處:「《恩典重臨》最突出之處是其獨特性及原創性,由於基督教界未曾有人出版同類的書籍,故此有其獨特的一面,是一本有份量的書籍。在原創性極高下,作者也是在幫助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就牧養的層面續稱,傳道同工在教會牧養時,面對教友離婚、再婚,甚至繼子女的問題,往往都是難於處理、觸碰的課題。教會牧者不容易入手處理,一直難以應對,他稱:「首先,不同宗派對離婚、再婚的課題有不同的神學觀,此書擔當了一個很特別的角色,讓不同宗派的人士閱讀都感到舒服。此書的題材敏感,應該難以落筆,最終的製成品卻滿足了各宗派教會的需要,實在難得。」為甚麼離婚、再婚的題材敏感?他說:「教友或許不知道原來在教會可以有這方面的支援,因為若牧師在教會談及這課題,就好像在鼓勵離婚。要牧者與這群體同行及表達關心,現在最好的方法是借用此書,我們可以介紹此書給弟兄姊妹閱讀。」他建議,牧者可以以此書作為介入點,說:原來坊間都有資源去討論這個話題,然後與有相同經歷的教友一起去閱讀此書,以同行者身份來提供支援。

明光社

在內容方面,葉牧師讚揚《恩典重臨》除了在不同章節分別記載了再婚者面對新的婚姻時的憂慮,同時也提出牧者關心這群體的方法。書中記載的例子真實而豐富,葉牧師欣賞兩位作者在書中分享真實的輔導室經驗,以幫助更多離婚、再婚家庭。例如書中其中一個例子是因「忙」而導致離婚,「忙」是現今一個很普遍的理由,例子很能反映現實,不誇張而貼地。這例子提醒讀者,踏進新的婚姻前便要反省,若仍是埋首事業,是否會重蹈覆轍。另一方面,書中經常引用經文對牧者來說十分有用。當內容提及再婚者將要面對新的婚姻而表達憂慮時,書中會配以經文來給他們建議。書中簡單的經文提醒,如提及子女是上帝的禮物,便能對人作出提醒,即使經歷離婚、再婚,仍要為子女的福祉著想及從他們的需要出發。

此書的閱讀群體絕不限於關心離婚、再婚的人士,而且更能擴展至初婚者也可閱讀,他稱:「書中有些地方講述關係、性格、期望,這些內容不一定只應用在離婚再婚者身上,其實對初婚也很適用」,故此他認為此書的內容十分大眾化,亦很容易閱讀。他認為本書重視對過往離婚經歷的回顧及反思,這是十分正面的教導。在踏進另一段婚姻前,考慮再婚人士必須要檢視過往婚姻失敗的原因、影響和需要學習的事,他引述稱:「書中會列舉問題來反思,例如你與前配偶認識多久便結婚,以此為介入點,比較與前配偶相處的關係來反思與下一個伴侶的關係,透過書中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整理、尋找答案。」他又舉例,第八課的內容是有關繼子女,這也是不容易的課題,書中則教導讀者當中要注意的地方,並講解如何滿足四大長老(一對準新人的父母)等人的期望。

最後,葉牧師謙虛地表示,不是每一位牧者都對此議題有足夠的認識,此書就是像一本天書,以補牧者的經驗不足,期望每一位牧者閱讀此書後,能夠牧養更多離婚、再婚的家庭,以致他們能得著上帝的愛。

 

明光社

按此訂購《恩典重臨》

原價120元,特價100元,可致電2768 4204查詢。

重新出發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24/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四年前曾在分享中鼓勵弟兄姊妹立志在流散移民中宣教,現在是我親自實踐這個教導的時候。七個月前與巴黎的教會執事訪談中知道在申請BNO visa到倫敦後,可再申請往巴黎繼續在法國的宣教,於是五個月前返港作各種準備,終於可以在10月3日出發去在歐洲的英國了。

執拾行裝不易,不能一一與親友道別分享,為此感到抱歉。暫時計劃明年5月回港覆診時再聚。我在英國的時候就會支援在英國的宣教工作,有可能到法國的話就會繼續我在法國的宣教。對於我這個年長的金齡宣教人,或者一些背景條件與我相近的宣教人,香港宣教會都提供多方面幫助,竭力設法使我們可以幫助其他宗派教會或其他群體的需要,實踐金齡宣教。此種天國視野和胸襟,是華人教會的典範。

生命的可貴是因為生命在上主手中可以變化萬千,人掌控不了,人在其中可以觀賞、體會和讚歎主的奇妙和豐富,並體會甚麼是豐盛的生命(約十10),這是認識神和認識自己的旅程和經歷,如此,才看到人那「死不如生」的生命,才回應到這個愈來愈荒謬的世界。

在執拾家當的過程中,我學習斷捨離一些物件,使自己成為了一個失去歷史的人,而此行的宣教,使我也不知將來是怎樣,我似乎成為斷了線的風箏。求主賜我們平安和健康的心靈去面對荒謬的現實世界,也求主幫助我們常警醒,靠主保護自己的心靈,使我們不怕現在的迷茫,仍然勇敢靠主前行,重新出發。因為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主知道的。

無國界的僕人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曾是法國圖盧茲城的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他將與師母前赴英國繼續宣教工作。
02/10/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最近有兩個意念頻頻出現:逍遙和無國界。提早七年退休的歲月,時間過得很快,至今已經九年多,雖然現在已經年屆真正的退休年齡了,也不想令這些時間變成人稱的「垃圾時間」。但是我不勉強必須要做甚麼,去哪裡,要做多久……我只是被動地接受安排,有時候會因為情況有點困擾,但爭取不來,就罷了。想要的,是逍遙吧!

回港四個月,首先處理身體健康問題,經過多項目的覆診後,知道大概情況穩定,衰退難免,新病症是睡眠窒息症,它對走動和工作無大礙,於是繼續考慮及等候決定以甚麼方式生活,是宣教還是退隱。按向來有的歐洲華人宣教異象,尤其對法國的「偏心」,又有一兩個法國華人教會的邀請,但又沒有把握申請居留,於是按個別教會的提議,先取得BNO visa落腳英國,其後再申請去法國服侍。於是回港後第二個月就打算賣房子,準備移民英國。經過兩個月的禱告等候,終於找到買家,開始執拾家當及交樓的工作,並於10月初出發去英國。

按這樣子的情況,可能我是既可在英國逗留和事奉,也可在歐陸地區服侍華人,並且可以抽一些時間回香港,除了要考慮體力能否應付外,我發現竟可以變成沒有國界限制的事奉,真的是作天國的僕人(太二十五)。殘留的軀殼,不配獻主,但也不想鏽壞,雖是碎渣兒,也不要浪費(可七24-30)。青春健康活力已逝,主既沒有吹滅將殘的燈火,就以逍遙自在方式享受當下的事奉和生活。這是我最近體會到的一種「死不如生」的生命意義。生命是主給我們的禮物,但若主接我回去,也是一份禮物。因為主看是好的,就會給我。賣房子及執拾東西期間,體會上帝給我那麼多恩典,既滿懷感恩,但也不能留戀,拍下照片後,就放手,走人生路,要學捨下,才能走得好。沒有國界,沒有包袱,這也是逍遙呀!

讓負傷者得醫治——因參與短宣寫成的生命故事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04/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今年聖誕假期間,我將與家人一同前往距離奧克蘭約五小時車程、人口不到60,000的Napier進行短期宣教工作。我們主要會與當地教會合作,進行一系列活動,如探訪老人院、街頭報佳音、音樂佈道、聖誕攤位聯誼和聚餐等,藉由這些聖誕節的活動,與當地居民分享福音。

因為負責人要求每位參與者都要提交生命見證,這讓我有機會靜下來回顧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作為。既然見證需要與不同的人分享,我也希望藉此機會與你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我的經歷能激勵你都回顧一下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

出生於小康家庭,父親在我幼年時在香港和內地經營工廠,生意遍及東南亞。然而,工作可能給了他很大的滿足感和存在感,因此在我年幼時,他很少回家。又可能工作帶給他成就感和自我肯定,因此他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搵錢養家功勞最大,覺得家人全都是未見過世面的家庭主婦或小朋友,從不會聆聽家人意見和理解我們的感受。而母親可能不太適應獨自照顧一個牙尖嘴利的女兒,一對活躍好動的雙胞胎和一個不解溫柔的丈夫,所以她的脾氣異常暴躁。童年時期,除了受到母親的打罵(最嚴重的一次是用菜刀刀背敲砍我的頭)和看著父親每次回家都被母親歇斯底里地喪罵外,其實我沒有太多的記憶……

也許我和哥哥實在太活躍好動,所以母親實在不想讓我們留在家裡太久。自從升上中學後,母親開始給我零用錢,讓我放學後出去走走,晚上才回家。可惜零用錢實在不夠,我和大哥週末也只能「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家中。感謝主,上帝當時應該不太想這麼快就接我和哥哥「回家」,祂真有方法,竟然先帶我家姐回教會,之後她問母親可否帶我和哥哥參加初中生團契。坦白說,我當時對返教會興趣不大,但母親實在太想我「信耶穌」,所以重金加我零用錢200元,條件是週末跟家姐返教會,結果一返就返了30年。

起初返教會,只抱著玩玩的態度,對信仰沒有認真的追求。加上成長背景,我其實不太會、也不太敢表達自己。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團契導師對我的關心,甚至比父母對我更甚。由於「不好意思」,我在「不太好意思」的情況下答應決志信主。自此,我在教會有很多機會事奉,也慢慢在教會建立起自己的圈子。

然而,信主後我其實沒有祈禱、讀經和靈修的習慣。直至中六,在學校和教會有更加多的事奉機會,但自覺信仰基礎不足,一天晚上,我首次在家禱告,內容大致是求主讓我有動力靈修,由於不知從何入手,如上帝應允禱告,就請祂指示我如何做。禱告後,我便隨手打開聖經,看看有何啟示。不夠一分鐘,家姐突然走入我房間,說剛才見到我在禱告,便給了我一本靈修書,還留下一句:「只係祈禱是不夠的,還要多靈修」,之後她就離開了。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好邪!」但從那時起,我知道信仰不單只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一份看不到但能感受到的關係。隨後一年,我決定接受洗禮加入教會。

童年經歷其實令我不太懂得跟人建立關係,甚至感情。我明白人的情感與過去的記憶息息相關,特別是看待記憶的方式,決定了我的感受。如果想透過遺忘來免除傷痛,假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其實傷痛是不會消失的,反而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多砍你一刀。

信仰讓我明白惟有面對自己的傷痛,才有機會得到醫治。上帝或許知道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會學習到,而理智遠大於情感的我要單單在聖經找出路也不太容易,感恩的是在中學時期在教會遇上我太太,她正好是我的對立面,家庭成長健康,重視感情,懂得體諒他人,有同理心。她讓我嘗試學習和享受愛與被愛(這二十多年辛苦她了!)。

之後三姊弟各自組織家庭,父母由於關係太差,實無法一起居住,所以哥哥結婚後,爸媽選擇分居,之後亦甚少聯絡。及至2018年中,我們三姊弟分別移居海外,剩下父母在港生活。同年11月,媽媽突然身體不適,情急下打電話給爸爸,他當時立即趕去見她。見面後,爸爸發覺媽媽的情況比想像中差,即時送她入院,又向我們報告。我們三姊弟亦分別趕返香港探望媽媽,而爸爸每天都在病床邊照顧她。

當媽媽躺在病床時,昔日在香港牧養我的牧者前來探望,為她祝福和祈禱,亦向她講福音。感謝主,她清晰回應,亦在爸爸見證下接受水禮(當年一手推我入教會的「始作俑者」終於步我後塵)。之後媽媽情況稍為好轉,能跟我們簡單溝通,有講有笑。留港短短20日,之前應該從未想過跟父母一起相處原來可以這樣平靜。

可惜順風從來都不常作伴,三姊弟離開不足一星期後,媽媽病情急轉直下。幸爸爸一直在旁陪伴。沒想過她跟爸爸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多謝你!」相信這三個字足以令他們一生不再有任何遺憾和餘恨。

之後一日,媽媽情況再轉差,醫院打來著家人馬上趕去醫院見最後一面。我們即時通知爸爸和教會牧師。可惜,爸爸趕到前媽媽已經返回天家,但雙眼不能閉上(即老人家最忌諱的死唔眼閉)。當時,爸爸多次嘗試把媽媽雙眼閉上但未能成功。不久,牧師到達醫院,給媽媽祝福祈禱,之後著爸爸在媽媽耳邊多說一句話。爸爸照做,大意是「放心,你三個仔女過得好好,我都會過得好好,你安心離開啦!」說罷,媽媽馬上合上雙眼。

或許場面實在太震撼,爸爸多次嘗試亦未能成功,在人不能,但在神凡事都能。爸爸隨即要求牧師給他上學道班,他亦於同年聖誕節領洗加入教會。無想過,一個一直自以為聰明,心腸剛硬的人原來最終都會信主。受洗至今差不多六年,感恩即使獨個兒留在香港,他都有恆常參與教會聚會。

信主多年,人生稱不上順風順水,更時有低潮,但與神建立關係以後,這份關係更讓我重新學習與人建立關係,走出昔日關係所帶來的傷痛,更重要是修復曾經傷痛過的關係。

驀然回首,發現恩典滿滿;感恩在生命中遇見祢!

光輝歲月 (Beyond)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2/08/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回港三個月,沉澱了一下,用Beyond已故歌手黃家駒,在南非民權領袖曼德拉先後入獄27年後,為表敬佩而為他寫的《光輝歲月》這歌之歌詞中的一句「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以表達一些感受和迴響。

人生經歷了超過半世紀的征戰,與窮困、考試、工作、疾病、人際、體衰、感情各方面的搏鬥,身心靈的創傷就像一艘退役的輪船,船身滿佈撞擊過的痕跡,殘留的軀殼,反映了過往經歷大小規模長或短期,都是慘烈苦痛的歲月!是累了,也是怕了。能靜止下來,像主一樣,欣賞一花一草一木一鳥一孩一髮,在那裡體會它們如所羅門的衣裳,如何無憂無慮,也體會到小子的純真,以至其頭髮也獲得保護。為他們或長或短的光輝歲月感恩。又能放眼人世間,看到無牧人的羊,聽其傷病呻吟,便為他們祝福,給微笑鼓勵。我想這也是宣教(可六34)!

自提早退休至今已九年,想在一些心繫的堂會撒下宣教種子,希望有多些為宣教而存在的教會,多些人過宣教人生。希望透過響應金齡宣教,使宣教工場多些另類人手,發揮另類力量,使在退休生活裡也可享受光輝歲月。無有目共睹的效果,只有天父才知道的結果,求主堅立所作的。

返港後身體檢查已知道自己有睡眠窒息症,加上本來有的肝病和冠心病,更覺得時不我與,要珍惜一切。有多少年輕人明白餘生不多的人的心情,懂得理解我們的焦慮?但請為我神學畢業至今剛40年,從在香港的大澳開始,工作一年就患肝病至今,仍有生命和機會事奉感謝主。

現在我仍然感受到餘生的重點:既然生命長短在神手中,我就不應任性地做我喜歡做的,或做我能做的,我仍想聽神的差遣,做衪要我做的。我很有興趣看神如何繼續給我帶領,叫我體會些奇妙驚喜的東西,也給你分享,讓你同得這體會。我仍想像過去般,可以落場參與宣教,但也享受做觀眾去體會神宣教。目前暫定的方式是既休息也宣教:即宣教中享安息,安息中做宣教。宣教重點不是做了甚麼,是在乎心繫宣教。宣教常享不多的光輝,但必是反映上主光輝的機會。

對家庭不友善的教會文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0/07/2024

多年以前曾經聽一名在教會和學校熱心服侍的校長說自己和太太都很忙碌,他的子女好像有父有母的孤兒一樣,最令我驚訝的不是他和太太這樣火熱事奉,而是他竟然覺得這樣做沒有問題,因為從他的語氣我感受到的是自豪多於自責。一直以來,忙」似乎是華人教會的深層次文化,彷彿愈忙就愈忠心、愈屬靈,而愈忠心就應該愈忙,否則就是閒懶不結果子。難怪很多時都會聽到一些牧師和傳道人的子女說不喜歡教會、甚至討厭教會,因為教會令他們在成長時缺乏和父親或母親相處的時間,沒有機會享受正常的天倫之樂,他們深深感受到父母很關心其他人,但卻不關心自己!

除了教牧同工很忙碌之外,教會活動的安排往往也對家庭不友善,例如星期六、日會編排不少的聚會和會議,有些執事經常開會、甚至討論到半夜仍未有定案,而在公眾假期又會安排大大小小的活動或營會,務求令人覺得教會很興旺、弟兄姊妹很熱心,很多時這些活動都是分齡進行而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於是父母子女各有各的活動,就是沒有家庭一起的活動。

多年以前我擔任教會的執事,在聘請堂主任的時候,一位我們認為合適的人選在最後的面試時表示,由於一直以來他星期六的早上都會和太太一起飲茶行街拍拖,問我們可否逢星期六上午放假,我當時的回應是我認為沒有問題,只有某些特別的情況例外,就是喪禮和生死攸關的突發事件。其實要所有傳道同工每個星期六、日大部份時間都留在教會是沒有必要的,雖然星期六、日是最多不同年齡會友出現在教會的時候,但不代表所有同工都要全程在教會候命,讓會友可以即時找到教牧同工。更重要的是當會友有事需要同工關心的時候,是否知道可以找誰和如何聯絡,如果同工在平日去會友的工作地點與他們午膳、了解他們工作上的實際困難,可能更有意思。

此外,星期六上午、晚上和星期日下午,許多中小型堂會根本沒有甚麼活動,留在教會的會友亦未必很多,與幾十年前不少青少年在星期六、日好像以教會為家,經常留到晚上,趕也不願離開的情況已大大不同。就算萬一教會真的每星期都有聚會和活動,或是希望製造機會讓同工接觸會眾,同工亦可安排輪流在星期六和星期日的下午休息,讓他們陪伴家人,因為一般傳道人在星期一或二放假時,其他家人都要返工或返學,根本無法安排家庭活動,對促進家人的感情幫助不大。當教會和教牧強調重視婚姻和家庭的時候,不應該講一套、做一套」,若果照顧家人和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做好見證真的十分重要的話,教會為何不努力配合?若果這只是信徒而非教牧真正要努力實踐的話,是否代表教會領袖有雙重標準呢?

在香港這個生活指數甚高又繁忙的大都會,要找藉口不積極參與教會的聚會和事奉很容易,包括要供樓交租、供養父母、子女要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個人要不斷進修和補充平時的睡眠不足,因而未能經常參與聚會、無法十一奉獻等等,這都並非完全是藉口,而是生活逼人。教牧和會眾同樣面對這些困境,當教會要呼籲僱主善待僱員,在薪酬和工時上作出更合理的安排,並訂立家庭友善政策時,教會能否先以身作則?若教會不善待同工,又怎能理直氣壯地呼籲其他僱主那樣做,好讓弟兄姊妹有更大的空間照顧家庭和參與教會的聚會和事奉呢?

要改變一些對家庭不友善的文化,其中一個關鍵的角色是教會的長執,首先,大家不應再抱著忙碌等如熱心和忠心的想法,忠心是代表謹守崗位,努力回應上帝的召命,最重要的是事奉的態度而不是單以時間來衡量,在原定工作時間內盡忠職守,比起經常加班但態度懶散或效率不高,前者更有意思。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大家不應認為在教會服侍就理應接受人工低、工時長。若果教會因財力有限而只能付出較低工資,相信一些願意服侍而家庭經濟壓力較輕的同工是不會介意的,但如果教會明明有能力,卻不給予同工較合理的待遇,其實就是變相的剝削。

教會長執除了應該給予同工較合理的待遇,讓他們的家庭毋須憂柴憂米之外,亦應主動考慮讓同工有一個家庭友善的較彈性工作時間,以便他們可以照顧家人的不同需要,例如因應接送年幼子女而調整當值的時間,在星期六、日和長假期不要填滿各項教會活動,預留一些時間讓同工陪伴家人,更要為他們擋下一些會友的不合理要求,因為教會同工和長執應是一個團隊,會友不應期望所有事都「有大食大」,一定要見到牧師或堂主任出席才滿意,否則牧師單是出席婚禮喪禮和探訪已忙得不可開交,莫說陪伴家人,連預備講章亦可能會有困難。如果教會真的重視家庭,必然應該包括教牧、長執和同工的家庭,不應有差別對待。

一個為了教會而忽略自己家庭的牧者根本就是一個壞榜樣,若認為這樣才是自己追求的事奉態度,還是不要結婚較好,不過,就算不結婚也不要以忙碌為藉口而不照顧父母呀!

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

劉嘉成 | 明光社前輔導員
30/07/2024

明光社於2024年5月3日舉辦了「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網上講座,並邀請了香港教牧督導及心理治療學會檢證院牧朱蕙碧博士擔任講員,分享如何合情合理地關心正在受苦的人,避免令安慰變成二次傷害。

朱博士在講座中分享了自身關心他人及被別人關心的經驗,以及兩個模擬個案的短片。她指出陪伴對每位受苦者都是重要的,同行者就像「樹窿」給予受苦者一個傾訴的機會,讓他們可以訴說自身經歷,抒發心中鬱結,令他們體會到自己並非獨自承受苦,以致情緒得以紓緩。

她又表示,每位受苦者其實都帶著自己的想法、態度、情感和意圖來到別人的面前分享自己的經歷,這也反映他們對這個人的信賴,作為弟兄姊妹,如果聽到別人訴時,需要以合宜的態度回應,包括予以尊重、接納、真誠和同理心,幫助受苦者盡訴心中情。透過聆聽他們的每一句說話、每一聲嘆息,安慰者可以明白和了解到他們身處的景況,並能在合適的時候提出合宜的建議。

明光社

最能讓受苦者感到安慰,莫過於有人能夠在情感上與他們連結,體會到被明白和被看見,這可以幫助他們的緊張、焦慮、不安或哀傷等等的情緒得以紓緩。朱博士指出安慰者的用心聆聽和同理回應,最能與受苦者連結;聆聽使安慰者正確地了解受苦者的處境和需要,同理回應則使受苦者感受到安慰者的體諒和支持,這些都可以幫助人有效地與受苦者同行。

朱博士認為有幾個因素妨礙人與受苦者同行。假如聆聽者被自己的問題所困,或對他人的問題認知不足,便會難以明白他人的困難,或者他傾向以教導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關心他人,這會妨礙他有效地陪伴他人。還有移情作用,即聆聽者身邊有一個親近的人,此人與聆聽者的關係不佳,而受苦者與這個人很相似,聆聽者有可能會將受苦者當成這個親近的人,並投射了憤怒的情緒,以致不能聆聽其故事。最後,如果聆聽者不能守口如瓶,也大大降低他真實地與人同行的可能。

最後,朱博士提醒每位願意與人同行的有心人,不要忘記好好照顧自己,每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惟有好好地在上帝裡面安靜得力,照顧好自己身心需要,保持良好狀態,才能更好地與受苦者同行。

誠邀大家按此處,收看足本講座。

具社關策略的宣教

04/07/2024

不學而能者,我們稱之為天才,但通常天才會在小童時期便被察覺。到長大後,一覺醒來竟然發現自己多了一種才能,這叫神蹟,因為除了神而外,並不能解釋這些經歷。基恩敬拜的總幹事經歷了神蹟,從她的口中娓娓道出上帝在她身上的故事。

神出手,沒有難成的事,鄧淑儀牧師信主之後的某天,她突然懂得唱歌、作曲、填詞、彈琴,口中不但能哼出歌譜,更可唱出歌詞,滿口新歌。然後,當她的指尖觸及鋼琴,便即時彈出美妙的樂章,一切都是神的作為。最後,無數的人因著她創作的詩歌而信主、被感動、被支持、被鼓勵。到今天,她仍未去學音樂,反而一直在攻讀神學,甚至取得博士學位,她說:「讀神的話語,重要過讀音樂。」她又說,只要我們專心做上帝的工,奉獻便會自然來。聽畢,感到這句說話很熟悉,在哪裡好像聽過。是的,就是明光社總幹事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他也在書中寫過:「做好我們份內的工作,專心事奉,比起一切籌款活動更重要,因為上帝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明光社在成立初時,也是從無到有,我們一直以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為事工的重點,近年積極發展離婚、再婚輔導、關顧劏房戶等,這都是在上帝的帶領下,慢慢開展的事工。從零開始,由沒有經驗,經過開發、鑽研,到現在能與教會、機構一起去合作,分享事工的成果,並建立一套能合乎現今世代的倫理價值觀及社關宣教觀,這些都是上帝所給予的,是神蹟。

教會在牧養,機構在輔助,就像剛過去星期五舉行的「吾男吾女:性別的變與不變」週年研討會,我們透過問卷調查,發現在跨性別議題上的一些重要理據,這是一般研究未必會涉及到的,我們便去補足,希望能夠引起教會、機構和社會的關注,思考如何去回應及改變現今一些似是而非的社會文化。

至於奉獻,我們是需要的,也深信神會出手,只要支持者見到我們專心、忠心的事奉,上帝便會差派、感動支持者為我們打氣和奉獻。身邊很多人都引用聖經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節說耶穌臨走前要我們去使萬民作門徒,有時亦會聽到社關好像與傳福音無關。是否基督徒最好只專注傳福音,而對社關不聞不問?其實,明光社做的,正是具備社關策略的宣教事工,亦是傳福音的基石。

白髮多少丈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0/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我和師母5月8日返回香港述職,至今已四個多星期,但仍在克服時差的問題。不知道是否因掛念圖盧茲而有時差,或是倒轉。李白以三千丈白髮來說自己的離愁;我也有,但處境和心境有很大區別,因為我們多有功成身退之感,對圖城、巴黎或奧爾良(Orlean),都覺得回應了須做的。

我這次體會到宣教學其中一課,當中講述如何處理別離。這不是純粹指離愁別緒,而更多是講如何作恰當的放下責任、交代工作。從去年9月由港返圖盧茲前,已經和我的差會有默契,會在今年1月份就結束在圖城的事工,因要為未來宣教工場籌備及鋪排,所以返圖城後,就開始先交下部分行政工作,然後步向劃個完美句號的目標,但在實踐中我衡量處境後,改為3月初才結束工作,3至4月去了三次巴黎以支援有需要的教會,也去了一趟泰澤(Tazie)靜修,5月初才返港。

圖城小組雖暫未能註冊成為教會,但是會章初稿、核心成員及行政財政系統算是初步建立了,對成立教會的異象及對教會的期望也有作溝通,又得到法語教會提供聚會場地,但能否切實執行成立教會,就有待各成員一起努力達成。

我這金齡多病的宣教人,自忖餘生短促,拿一兩年出來不是易事,既要有差會肯接受,又要籌得足夠生活費始合乎差會的條件,勞師動眾,兼且要用讀書方式才取得逐年居留簽證去一趟宣教。而在陌生的國度,不懂當地語言文化,舉步維艱,就如在香港只需半小時就能辧妥的網絡服務申請,在當地可以用上三個月仍弄得很糟。夫婦兩人又在此期間染過新冠疫症,頭半年既要做許多申請手續,又要上課和交功課,又要安頓生活,又要事奉,又要設法延續在香港要做的例行醫療檢查,過程並不容易。常感到千頭萬緒,那種缺乏支援的徬徨和焦慮不易面對,及後又經歷寄失必需藥物的驚嚇、被搶刧的驚悚等,只能積極學習隨遇而安。

圖城弟兄姊妹人少,資源不足,但用半年慢慢建立關係後,卻能得到他們窩心的鼓勵和愛護,使我們對這趟宣教,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和寶貴的情誼。由於我們已經不能繼續用學生簽證申請居留,若要繼續歐陸的宣教,最大可能是用居英權給我們的權利,更按主給我們的機會,也需要巴黎或其他城市華人教會或團契小組發出的邀請,才能繼續宣教。

現在估計要9月才能再出發。目前在港這幾個月要完成差會及堂會的述職分享,各項醫療跟進,處理家人事務和賣掉房子,並希望完成功課可向教授作較好的交代。求主幫助我們用平靜的心靈和力量去解決各種問題,並能憑信靠主恩夠用的信心,去妥善安排在英國落腳的事情。

我的白髮正在交替的加長和脫落,小信的我要信靠主會帶領一切。過去多次的宣教挫折、曾使我想放棄宣教的方向,覺得自己不適合宣教,還是告老還鄉罷了。金齡宣教口號易講,實踐起來不易,擔憂會令情況變得更糟。但這樣的灰心並未熄滅我的心志,沒想到先有差會的鼓勵,崇拜中唱了《主的妙愛》,又有弟兄出其不意向我提起《無名的傳道者》這首歌,令我像不認主的彼得那樣(約二十一15-19),重拾使命的動力,讓我們在端午節中反省愛天國委身事主的情懷。

廟祝文化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現為自由傳道,丈夫為台灣人。
13/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筆者在台灣的教會曾經全職及義務事奉過一段日子,現在已辭去全職的事奉。作一個自由人,某程度上是對教會制度的失望,也發現很難融入台灣教會的文化。在台灣,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類似是廟祝一樣,基本上不需要講甚麼呼召、Mission和Passion,只要你「人在」就可以了,因為在台灣,基督教尚不算普遍,根據2022年台灣教會報告,全台共4,714間堂會,而全台立案廟宇的數目則有12,284間,是基督教會的2.6倍。受到廟宇文化的影響,台灣的人普遍信了主後多多少少仍會帶著民間信仰的模式,每星期到教會對很多人來說是「例行公事」,有事找牧師/傳道禱告祝福,無事安然工作在家帶小孩。信仰無疑是與宗教相似,而在台灣教會,教牧很少為著開拓福音事工而作些事情,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是人口老化;教會的內容了無新意;小孩都是跟家人回教會,連為甚麼受洗都不清楚,反正阿公阿嬤叫我洗就洗;教牧只循固有的體制傳統來運作教會。對於信徒真實生命的難處、信仰能否與生活整合、全人的信仰生命有沒有成長,這幾方面根本毫無突破,這樣的台灣教會真的很難發展和傳承福音。

筆者本身是做青少年事工,然而,眼見台灣教會對於青少年事工的牧養只遵從傳統文化,讀經、祈禱、主日崇拜,然後呢?沒有了。對於青少年人的問題和本身的遭遇困難,只用一句:禱告就是了!沒有真正的了解生命和觸動生命,某程度上是因為傳道牧者不知道如何與他們「同行」,只知道「教導」。對於後現代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最不需要的是教導,最憎惡的也是教導,他們需要的是同行者,需要在他們受傷、困難和掙扎中,有人與他們同行。他們所認識的、頭腦上認知的都有很多,所欠缺的卻是信仰的實踐。筆者很欣賞盧雲在《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一書中提到:「我們的世界,是個喜歡『大』的世界。但是靈性生命的成長,往往卻從『小』開始,小動作、小細節、小念頭、小關懷,都是培育靈性花朵綻放的契機。」台灣牧師或教會欠缺的就是這些「小」,卻因而失「大」。

這種「因小失大」的台灣教會文化令筆者想起神學家祈克果的話,祈克果認為:「所謂的世俗化就是指『順從』,重視身邊的群眾,忙於世間的各種事務,跟隨世俗的智慧,卻忘了自己的本質,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不相信自己,認為不應該做自己,於是選擇較為容易和安全的途徑:成為像其他人一樣,成為一個同樣的樣版,一個數字,跟從群眾。」台灣教會的順從體制,正正就是世俗化的行徑,這只會讓教會愈來愈萎縮。曾經筆者也是從屬於體制之內,失卻了信仰的獨立性,然而,筆者的丈夫卻在行動和文字中再次提醒筆者:基督的信仰是有其絕對的獨特性,而遠離普遍性。就好像「刺鳥」與「旅鼠」,前者是幻想生物,一生在尋找最尖銳和最長的荊棘,讓它往心臟刺入以唱出一生唯一一次讓神也動容的歌聲。後者是實際生物,因容易繁殖導致數目過剩,牠們會自發的集體遷移,也會因為錯誤的判斷湧入海岸集體死亡。這與祈克果認為信仰的獨特性就是基督教的定規相似。因此,他認為罪也是屬於獨特性的範疇,因為基督教將每一個人都看為一個獨立個體和一個獨立的罪人。

教會的每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這些微「小」的罪人,不是為了盲從教會的體制,認同教會的制度文化,乃是要在神裡面找到和堅持自己的獨特性,才不會迷失,和做到真正的自己。這也是牧者應該要看到和應該要做到的事情,不是為了作個像廟祝的傳道者,只顧打理教會的日常,而傳道者也需要幫助信徒在生命中找到他們的獨特性,並予以牧養。如果傳道者只會跟從體制,為做而做,只會隨流失去,也會令教會萎縮,失去這一代的年輕人。

每天.愛你.多一些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30/05/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最近,在崇拜中,講員插播了一小段《只有情永在》[1],這首歌既能配合當天的主題,亦能引起會眾一定的共鳴,妙絕!當然,有誰共鳴?應該也是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有著相近成長背景的人。這首1986年的流行曲,在38年後的今天,身在異國聽到,更給人平添點點的鄉愁。

隨後,思想著一個人如何保持「只有情永在」?拒絕忘記,或許是一個要素,但這個方法略嫌有點被動。「每天愛你多一些」[2] 似乎是較為積極,能維持「情永在」的方法。

「無求甚麼 無尋甚麼……平凡亦可 平淡亦可……名是甚麼 財是甚麼……當身邊的一切如風,是你讓我找到根蒂……那懼明天風高路斜。」如此浪漫的歌詞,感動著萬千愛侶,牽動著人心深處的渴望:如果有一個能如此愛我的人就好了!但卻未曾想過,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如此去「愛」的一個人?堅持「每天」、「愛你」、「多一些」。若認真地細想,不一定是浪漫,反而是有點吃力、費勁,需要堅持、警醒才可以稍稍做到。

2018年年底,筆者一家旅居台灣,打算逗留數月半載,就預備出發到宣教工場,豈料「滯留」在台三年零十個月。其時,香港的社會狀況劇變,隨後,又受世紀疫症所打擊。感受置身其中的朋友和家人的艱難、困苦,尤其是教會、牧者、信徒,他們面對著前所未有的衝擊及壓力:開門給人一杯涼水?走近與受壓者同行?遵循上帝的公義?以上帝的憐憫,安撫受傷的心靈?還是,繼續追求內裡的「平靜安穩」,以「超凡脫俗」的眼光,旁觀「民間疾苦」?在神聖的圍牆內,單單享受與上帝的親密,卻充耳不聞困乏者在外的呼喊及呻吟?疫情中,封城、隔離成了生活的常態,基督的跟隨者又如何突破冷漠的世情,藉著基督的愛走近他者,叫人得見上帝的恩手,感受溫暖和接納?想不透,若自己當時身在其中,如何抉擇、取捨委實不容易。

人身在外,未能與親人、朋友並肩同行,故其時,向上帝立志每天提名為所認識的牧者、朋友、家人禱告。由與自己較親近的教會作開始,[3] 為教牧及他們的家人、執事們與事奉人員祈禱;為建道的同學、宣教士禱告;把認識分散在不同國度的牧者、老師、宣教機構,放到上帝面前;祈求伴我成長的教牧同道們,能事奉得力;[4] 希望關心小組的同學一切安好;一直與我們一家同行的朋友們,他們的壓力、困難,深信上主能看見;還有,我和太太的父母、姐弟、子侄……算著算著,也超過一百多人。當然,人多並不會構成禱告上的困難,反之是每天,在有限的資訊、沒有具體的代禱內容下,只能提及各人的名字,不確知他們實質的需要,只願堅持「每天」、「愛你」、「多一些」,但要堅持並不容易。

快五年,經歷過火熱祈求,後漸趨冷淡;徘徊於想起與遺忘之間;想過放棄對上主的承諾,回到個人的日常……到今天,竟成為了習慣。「當愛變成習慣」[5]  是好?是壞?「情永在」就是把對方放在自己的心上,能「愛你」「多一些」大概也離不開「堅持」,把「愛」成為「習慣」:「但長夜  我總想到日後  願長夜  愛終不再溜走。」算是歌曲中給人一絲絲的盼望。


[1] 流行曲《只有情永在》由顧嘉輝作曲,鄧偉雄填詞,張學友及鄺美雲主唱。經典回聲:〈張學友 鄺美雲 只有情永在 早期MV(轉載)〉,YouTube,2024年2月23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Y2r4VAhn0(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5月28日)。

[2] 流行曲《每天愛你多一些》,由K‧HUWATA 作曲,林振強填詞,張學友主唱。World Music:〈張學友 (Jacky Cheung) 每天愛你多一些〉,YouTube,2019年9月24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La2FjdwqI(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5月28日)。

[3] 旺角堂、將軍澳堂、長浸、高怡堂

[4] 崇真會觀塘佈道所為筆者成長的教會。當年的主內弟兄姊妹,不少已成為了傳道人、宣教士。

[5] 流行曲《當愛變成習慣》,由劉諾生作曲,陳少琪填詞,張學友主唱。Kaiping82:〈當愛變成習慣〉,YouTube,2016年11月23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H7-DGVgMKw(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5月28日)。

偶遇的提醒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16/05/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在離開逗留逾年半圖盧茲Toulouse返港前,會合了五位香港來的弟兄姊妹和牧者去了泰澤(Taizé)一趟。在唱詩禱告中與這首歌偶遇,也被它安慰了。在泰澤詩集155首Gib mich ganz zu eigen dir,英文翻譯的歌詞如下:

“Take everything from me that keeps me from you. Give everything to me that brings me near to you. Living God, take me away from myself and give me completely to you.” [1]

明光社

默想這歌時,我的禱告如歌詞:我的生命並我所擁有的恩賜經驗,雖並不怎麼寶貴,但是仍然給我一些安全感,也會使我疏遠了上主,求主給我一些使我能親近主的事物,求主使我成為完全屬於主的人。生命只有一次,為自己所期待而活,是應該的,但我覺得這不足夠。我是誰?我擁有的都是別人給我的,恩人很多,更有恩主,我知我不配得這麼多,但是既然給了我,我要用得其所,沒有人有權勉強我必須要給他,我卻有權給應給的對象。我有這計算的責任。誰值得我付出整個的我?只有救我佑我的神。生命雖到了風燭殘年,但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在我看來,歲月愈來愈少,也愈來愈寶貴,要好好計算使用,不要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60歲後我看自己是心肝病人蒙恩倖存者,這個心態鞭策我今天的事奉。

這個世界有很多人都希望你為他完成他想要你完成的,使他得功名,所以一將功成萬骨枯,別人死活他不放在心上,他們只是他得成就的工具。而我認為只有上主才是我該投效的。祂不是利用我,卻是成就我。而我願給主使用去成就主所要成就的人和事。

在泰澤敬拜禱告期間,看到最前排一個修士坐下,我在他後面看不到他的頭,後來他們退席時我才見到他的頭幾乎枕在他所推的助行輪椅上,他這樣步行,每日三次在殿內這樣服侍主。求主給我知所進退以決定未來事奉方向。

求主賜福將要離開的圖盧茲城的弟兄姊妹。感謝主有他們同行同工,給我們刻骨銘心的印象和回憶,謝謝差會及差遣教會及支持教會並無數支持者的關愛。這些都不是我們配得的。


[1] Spezialvideos, “Taize Gib mich ganz zu eigen dir,” YouTube, last modified January 2, 2018, https://youtu.be/Sib7vHU3Qh8?si=qglzIs4S_wIwzK3E.

事奉耗盡前須調整的心態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9/04/2024
專欄:生命倫理錦囊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甚麼是burnout(耗盡)?根據英文詞典,burnout這名詞用在物件上時,可以指到引擎等因過熱而出現故障;用在人身上時,意思則是指人們由於工作過勞、長期受壓、感到沮喪而導致體力、情緒或動力耗盡。[1] 一個關注精神健康的網頁指:「耗盡是一種因過度和長期壓力而導致情緒、身體和精神疲憊的狀態。當人感到不知所措、情緒耗竭、無法滿足持續的需求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隨著壓力的持續,人開始失去最初讓人承擔某種角色的興趣和動力。」[2] 當人的精力耗盡,自不然會降低其生產力,並且感到愈來愈無助、絕望、憤世嫉俗和怨恨,以及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貢獻。耗盡不但會損耗人的精神意志,也會損害人的身體健康,使人容易患上感冒和流感等疾病。[3] 簡單來說,若然一個人長期承受過多的壓力,便會出現耗盡的情況,這不但影響工作能力,身心靈健康也會出現問題。

生活上的每一個層面都有機會讓人身心靈耗盡,不要以為在家照顧家人、在工作埸所日以繼夜工作,才會讓人耗盡,即使是社交,也可以消耗人的體力、精力及動力。[4] 雖然burnout可譯作「倦怠」或「過勞」,但譯作「耗盡」或「耗竭」似乎更傳神,因它們能描述人長期在各方壓力之下累垮,以致失去「能量」而必須停下來,就如「噴射發動機或火箭發動機停止運作」一樣。[5]

人有機會在工作中耗盡,信徒也有機會在教會事奉中耗盡,即使教牧同工回應神的呼召,以實踐使命來事奉,但他們也有機會出現耗盡,而耗盡的教牧同工,近幾年比以往都來得多。根據美國福音派研究調查機構Barna Group在2021年11月發佈的調查結果,2021年1月,有29%的教牧曾經認真考慮辭去全職事奉,到了同年10月,百分比更增至38%。在想要辭職的牧者中,45歲以下的牧者佔了46%,45歲或以上的牧師佔34%。[6] 到了2022年9月,Barna Group的同類型調查顯示,41%的教牧曾認真考慮過想離開全職事奉崗位。[7] 牧者想要離場,或者因過往幾年面對新冠疫情而弄得身心靈耗盡。[8] 2022年,當教牧被問及身心靈等健康狀況時,結果與五年前相比,各方面都每況愈下:靈性方面,2015年有37%受訪教牧認為自己的狀況極好,2022年只有14%;體能方面,2015年有24%認為其狀況極好,2022年只有9%;精神和情緒方面,2015年有39%認為其狀況極好,2022年只有11%;生活質數方面,2015年有42%認為其狀況極好,2022年只有18%。[9]

即使沒有疫情,事奉壓力本來便無分國界及銜頭,上至牧師下至信徒,或多或少都會因在事奉中面對數不清的挑戰而弄得身心疲累,甚至身心靈耗盡。有些人或會選擇離開自己平時參與的教會,轉移參與其他教會聚會,將自己隱藏於人群之中,待休養生息,回復精力之後再整裝待發;有的卻選擇不再參與事奉,只想做一個返教會參加崇拜的信徒,對事奉心生畏懼,從此不敢踏上事奉之路;有的甚至把整個事奉中所承受的壓力或不愉快的經歷都視作神的「錯」,入了神的數,當初儘管火熱事奉領人歸主,到頭來自己卻不想再踏入教會。

選擇從此不事奉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事奉,這裡說的並非只是帶領性的事奉,而是泛指不同形式的事奉。事奉本身是身為神兒女享有的一份殊榮,雖然神愛全世界的人,基督為所有人釘在十字架上,但卻只有那些相信祂及接受祂的人才能得救(約三16-18),之後才有權柄成為神的兒女(約一12)、遷入神愛子的國裡(西一13),在神國的兒女,聖靈會親自賜給眾兒女不同的恩賜,讓彼此得著益處(林前十二4-11),建立自己以及建立他人。

既然神賜人事奉的能力,事奉可以彼此建立,為何有些人最後還是決定不再事奉?不事奉的原因有很多,撇除可能因著自身的軟弱或被教會管教需要暫時停止事奉,主要或許是因為需要兼顧的人或事太多,人是有「肉體」的,時間、體力及精力有限,即使想要認真回應神的呼召,現實的種種狀況卻教人卻步,尤其是那些站在帶領崗位上的牧者或信徒領袖,他們要求自己或被要求成為教會中的強人或英雄,強人做事既有效能及效率,又可以超時工作、應付超額的工作量、可以有能力獨自管理教會的工作,以及帶領教會成長及走向成功,但其實這些都是不健康的期望,某些教會流行著的所謂的「強人理論」,迫使牧者或信徒領袖出現精疲力盡、孤立無援,以及心力交瘁的狀況。[10]

要避免牧者或信徒領袖為了滿足成為強人的期望,最終令他們耗盡辭職或隱退,當事人及教會都必須意識到,人們毋須把教牧或信徒領袖訓練成無所不能的強者,亦不能無止境地增加「強者」工作,事奉者是教會寶貴的資源,而教會的使命永遠無法透過一位或少數牧者來實現,教會是屬於大家的。強者需要其他人協助處理,即使是帶領性或講道的事工,只要教會的制度許可,可以考慮有良好的品行及相關恩賜(提前三8-13),以及有心志有生命有同一異象的弟兄姊妹分擔有關的事奉。[11]

當有其他人相助,分擔工作,這固然是好事,不過事奉者或會出現另一種心理或精神壓力——比較。例如「他/她比我做得更好更有果效,神使用他/她代替我了嗎?眾人喜愛他/她多於喜愛我嗎?」若然事奉者的腦海時不時上演這類的小劇場,很容易便會陷入內耗。[12]

另一種讓事奉者耗盡的情況,與「生命」不似預期有關,這裡指的是被牧養者的生命。教牧、信徒領袖或組長勞心勞力照顧及指導一群羊,他們有的會漸漸成長,但肯定也有一些會反反覆覆在自己的問題上兜圈,有的抱怨事奉者無法解決他們的問題,有的甚或公然挑戰事奉者的權威及地位,事奉者若傾向代入會友的處境,把問題歸咎於自己,又或是對他人的責備或反叛無法釋懷,難免感到沮喪、惱怒、苦毒,時間一久,若得不到支援,情緒無法紓緩,耗盡在所難免。[13]

上述事奉者耗盡的情況,摩西在帶領以色列人的過程中,幾乎都一一經歷過。繁重的工作量壓得他透不過氣來,面對他們頻繁的抱怨(出十五22-24,十六2-3,十七1-4;民十一4-10上),親人出於嫉妒而來的言語攻擊(民十二1-2),以及被群眾中的首領公然反抗(民十六1-3)。摩西也曾出現過耗盡,想要放棄事奉的時候,但因著神的介入,他才能繼續走下去。

摩西甚至曾向神求死,以表達他實在擔當不了管理以色列人的重擔(民十一14-15)。管理以色列人的確不容易,以色列人在曠野中不是投訴這個便是抱怨那個,他們想要吃肉的哀哭聲最終除了惹怒了神,也使摩西不高興(民十一4-13)。或許有些事奉者以為神呼召自己去完成某事,自己便要獨力去完成,其實不用如此想,當神揀選領袖做又大又難的事時,祂不但會賜下能力,也會差派人幫助這個被揀選的領袖,就如神後來吩咐摩西聚集70位長老,以助他減輕工作壓力(民十一16-17)。就算人無法承擔,有需要時,只要呼求神,神總會出手相助祂所揀選的人。摩西是難能可貴的領袖,他不喜歡與人競爭,也樂於看見神把賜給他的靈分給其他人,好教更多人被神興起,為神所用(民十一16-17、24-29)。

摩西有如此氣量,也許是他天生如此,也有可能是出於他與神有親密無比的關係,人只要把安全感建立在神身上,認定事奉對象是神而不是事工,才可以問心無愧,放下爭競之心,毋須用事工的成果衡量自己的價值。還有,只要人能信靠神的大能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時,才能謙卑帶領他人前行,以色列人跪拜金牛犢把神惹怒,神一怒之下稱這班以色列人為摩西的人民,並且打算全數滅絕這班背叛者,之後再興起摩西成為大國(出三十二7-10),摩西卻清楚知道這班人民並不是屬於他,而是屬於神的,即使神藉著他行過多少神蹟,真正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是神自己,他要的不是自己的家族興旺,而是他始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增多,領受神的應許及祝福(出三十二11-13)。

摩西不爭不搶,沒有緊握手中的權或「事工」,他只是忠於神,聽命於祂,做好神所交付給他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要求神的同在,希望神與他同工,否則他寧願放棄(出三十三12-15)。即使神與摩西一起,事奉過程仍有諸多艱難,但神卻會為他主持公道(民十二1-9)。

坊間流傳著這些說法:「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氣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如果在談事奉的路上要避免耗盡,又或者在耗盡之後如何重新振作,或許最貼切的說法是「心態,決定你的事奉。」除了不必成為強者、毋須與他人比較,要學習與神同行外,還要正確地認識神,認識祂如何愛你,你的身心靈比事工來得重要,你殷勤事奉祂,祂更想你抽空與祂傾談,祂想你親自告訴祂好不好,累不累,祂想你知道,你是祂的兒女而不是僱工。


[2] “Burnou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elpGuide.org, https://www.helpguide.org/articles/stress/burnout-prevention-and-recovery.htm.

[3] 同上。

[4] 同上。

[5] “burnout,” Merriam-Webster.

[6] “38% of U.S. Pastors have thought about quitting full-time Ministry in the Past Year,” Barna, November 16, 2021, https://www.barna.com/research/pastors-well-being/.

[7] “5 Shocking Realities About the Real State of Pastor Burnout,” Western North Carolina Conference, April 12, 2023, https://www.wnccumc.org/resourcedetail/5-shocking-realities-about-the-real-state-of-pastor-burnout-17392915.

[8] Peter Smith and the Associated Press, “Your pastor is burned out from the pandemic, too. Over half are thinking about leaving, survey says,” Fortune, January 12, 2024, https://fortune.com/2024/01/11/church-pastor-burnout-clergy-religion-post-pandemic/.

[9] “5 Shocking Realities About the Real State of Pastor Burnout,” Western North Carolina Conference.

[10] 參Craig Fee, “Causes of Burnout among Church Leaders: A Qualitative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Pastors,” Walden Dissertations and Doctoral Studies, Walden University, 2018, 182–183, https://scholarworks.walden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6356&context=dissertations.

[11] 同上。

[12] 參〈耗盡邊緣的事奉 籲教牧重整生活〉,《基督教週報》,第2642期(2015 年4月12日),網站:https://christianweekly.net/2015/ta2023816.htm

[13] 同上。

實踐diakonia 機構教會攜手服侍基層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0/03/2024

面對著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明光社一直在做基督教社會關懷diakonia(原文:διακονία)工作,其中一項是幫助劏房戶及基層家庭,把上帝的愛及恩典帶給他們。

Diakonia是一個希臘文的詞語,這個字經常在原文聖經出現,但卻不會在中、英文聖經中出現。原因是在中、英文聖經中,人們不會把diakonia從希臘原文直譯過來,而是把它或與它相關的字詞意譯成to minister、serve、servant等字,它們都有服侍、事奉之意。[1] 到了19世紀,很多學者都對聖經的翻譯及文字進行學術研究,發現diakonia這個字蘊含很多表徵及意義,如對社會弱勢社群提供長期照顧。而耶穌有關diakonia的說話可見於路加福音二十二章27節和馬可福音十章45節。[2]

「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servant)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servant的。」(路二十二27)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to be ministered),乃是要服事人(to minister),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5)

這兩節經文同時道出耶穌基督如何用祂的生命去實踐diakonia。在過去的日子,感恩有不同的基金支持及捐贈者無私的奉獻,明光社得以實踐diakonia,像耶穌基督一樣去服侍有需要的人。

明光社

機構教會合作的理想模式
一向害羞的振明(化名)從小在內地長大,由於爸爸是香港人,數年前決定來港定居。他現年10歲,本應是就讀小五之齡,但因學業成績不理想,只能安排他就讀小三。由於環境變化太大,以往在內地能住寬敞的大屋,在香港卻只能住在百多呎的劏房內,活動的空間就只有飯桌與床,故此他終日都在床上打機度日。由於不熟悉香港的環境,他也不多外出。

振明在學業上很想努力,尤其是英文,然而卻力不從心,由於資源所限,他沒法學好英文。有見及此,明光社在基金的贊助下,開辦了英文的文法班及拼音班,希望可以幫助這些有需要的基層家庭。教育可以幫助脫貧,基層學童若能衝破學習的障礙,他日便可以有更高成就。當然,我們確信最重要的是能令他們從小認識上帝。

教會機構關係密不可分
教會與機構其實可以有緊密的關係,機構只是在星期一至五辦公,強於行政、策劃,但機構並不是教會,故此牧養的工作則要與教會的牧者來配搭。現時本社便與基督教宣道會恩澳堂、學基浸信會、香港循理會賜恩堂、基督真光教會一起合作,去服侍這班基層劏房戶。本社負責尋找贊助及支持、聯絡及統籌、行政及策劃;而教會則提供場地,讓牧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及關心一班基層人士,最終令他們留在教會。

讓基層人士更多接觸教會
明光社自疫情開始服侍基層,振明一家也是本社服侍的對象,他參加英文班後,我們安排他在與住宅只隔一條街的教會上課。由於離家很近,教會現已成為振明除家中床上以外另一個可讓他透透氣的地方。現在他除了返學、放學、待在床上,更會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留連。星期日,振明更會參與教會的少崇,與其他同年紀的年青人一起聽聖經故事,人也變得開心、有動力。在此之前,由於家庭背景及就讀非基督教的學校,他根本沒有接觸福音的機會,在這樣的合作下,他終能接觸從上帝而來的愛。

振明媽媽對兒子的轉變十分欣喜,以往振明英文成績不太好、欠缺信心,從來都不敢在人前說英語。媽媽說:「現在他願意踏出一步,主動與我說英文,雖然我不知道他說甚麼,但我很開心。」媽媽雖然不諳英語,但欣喜見到兒子的成長與進步。振明的見證更影響媽媽對教會的印象,並對教會產生好奇,她也想到訪教會,親身經歷當中的平安與喜樂,及能更深入認識教會。

明光社

教會與明光社合作的英文課程來到最後一堂,教英文的導師知道基層家庭很少可以吃到麥當勞,故他主動邀請每位學童「任叫」各類套餐,全體學童都十分興奮,振明回家後與媽媽分享喜悅,更不忘取了一些食物回家,與家人分享。媽媽告知:「因經濟上我們未必能外出吃飯,振明很少去吃快餐,故此那天振明十分感動。」媽媽感謝我們不單為兒子提供學業上的幫助,更給孩子飽腹的溫暖。一個漢堡包餐對一般人來說可說是普通之物,但對基層家庭的學童來說,他們卻是珍而重之。

 

 

再次興起教會的兒童事工
此外,在這樣的合作模式下,教會的兒童事工也被復興起來,其中一所教會的傳道人說:在移民潮下,教會的兒童事工已停止好一陣子,由於很多家庭的離開,連帶小朋友也走了。現在,與明光社合辦課程後,教會又再次響起一班小朋友的歡笑聲,教會的弟兄姊妹也願意起來承擔這項事工,一起服侍教會附近的基層家庭,當我們將感動化為行動,神奇妙的作為會令我們更感動!


[1] John N. Collins, Diakonia Studies: Critical Issues in Minist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7–8.

[2] Collins, Diakonia Studies, 12–13.

學習愛惜自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03/2024

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既然愛別人那麼重要,那麼我們首先便要學會愛惜自己。愛自己不是自私、自戀和自我中心,而是要知道自己是有神的形象、是尊貴的、美善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去愛、值得被愛的。而今時今日我們面對的世界愈來愈複雜,私人和公共的界線有時亦很模糊、甚至飄忽,令我們與其他人相處時亦愈來愈容易出問題,今期《燭光》想和大家探討如何在令人眼花撩亂、應接不暇的網絡世界中學會愛惜和保護自己。

一個愛惜自己的人首先要有自信,不要常常將自己與其他人比較,更毋須因為看到其他人在網上的短視頻及微短劇鼓吹或反映的所謂潮流而盲目跟風,亦毋須太過介意其他人在社交媒體對自己的評價或回應,特別當許多人仍然以為自己毋須為網上的言行負責而胡說八道的時候。一個愛惜自己的人亦應該學會為自己做明智的決定。例如好好保護自己的私隱;在玩手機遊戲的時候要避免墮入賭博或課金的陷阱;不會被虛擬的世界混淆或取代了現實的生活;更要為自己的未來(包括退休)作好準備……

此外,個人要愛惜自己,教會和基督教機構亦然,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或自以為是,以致令教會或機構失信於人、令基督的名蒙羞。「(愛是)不做不合體統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別人的過犯,不為不義而喜樂,只為真理而歡喜」(林前十三5-6《新漢語譯本》)。

教會團體究竟向誰問責?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0/03/2024

教會團體最終的問責對象是神,在必須作出取捨時只能順從神而不順從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問題是向神問責和向政府及公眾問責,本身往往並無衝突,教會團體作為社會認可、獲得免稅資格的慈善團體,在忠於使命的同時,亦要在市民大眾面前做好的見證,在履行慈善團體的社會責任上不能得過且過。以往有些教會團體強調本身關心的是天國的屬靈事工,因而輕視所謂屬世的行政事務,很多時都不會花心思和時間在這些他們認為次要、甚至不重要的工作,既沒有按照公司註冊處和稅務局的規例辦事,準時及按規定呈報相關的會務和財務資料,呈報時又錯漏百出、甚至胡亂填寫,因而被罰款、甚至失去免稅團體的資格,並給公眾管理不善的印象。

近年由於政府部門的監管較為嚴謹了,因此大家的警覺性亦有所提高,但不幸的是有時雖然只是個別機構出了問題,卻很容易會影響大眾的觀感。今年初正生書院的事件對慈善團體的公信力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作為一個需要向政府和公眾問責的免稅團體,其負責人有責任盡快站出來回應,以釋公眾的疑慮,可惜當事人卻一直未有公開交代事件,或解釋當中一些關鍵的疑點,加深了公眾對團體的負面印象。正生的事件從現有的公開資料(主要是警方的指控)來看,有幾點應該成為所有教會團體的鑑戒。

首先,作為一個免稅慈善團體,必須尊重捐款人的意願,以及向捐款人交代其捐款是否用於指定項目,若果已轉往其他項目,事前是否有徵求捐款人的同意?作為慈善團體的負責人必須明白,公眾的支持和信任,不應是建基於團體表達了如何偉大的願景、憑藉個人的魅力或說故事的感染力,而是團體是否言而有信,按照團體成立的目的和對外的宣傳來辦事,向捐款人、支持者和所服侍的群體問責。作為教會團體及其負責人,要建立公眾的支持和信任往往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努力,但要摧毀卻可在一夜之間,正所謂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其次,作為免稅團體,賬目必須清晰,當中的款項更不應轉往任何董事或同工的私人戶口,以免有瓜田李下之嫌,亦要避免有任何個人利益,所有免稅的慈善團體,有責任公開其核數報告,讓公眾了解機構的財務實況和核數師的評語。對於教會團體來說,有時很容易跌入所謂信任的陷阱,以為很信任某位牧師、總幹事或當會計的弟兄/姊妹,就不應該懷疑對方,若事事要求交代的話,便會令對方覺得不被信任,結果只會令這些被信任的人因為沒有人監察或守望,跌入了不必要的金錢和權力的陷阱,只要一百個或一千個當中有一個因此受不住引誘或者因為辦事糊塗而犯錯,也會火燒連環船,令其他相類似的人和團體的聲譽受牽連。良好的監察制度其實是對有權力的人和團體的保護,教會團體必須建立良好的財務管理,確保如何正確使用募捐和奉獻得來的資金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社會的需要不斷在轉變,慈善團體與時並進是應該的,但任何轉變亦須顧及法例的要求,以及讓捐款人充份了解,作為基督教慈善機構,我們不能說自己只向上帝負責,上帝自有判斷,因為慈善團體的免稅資格涉及公眾的利益,亦須向公眾問責,否則大家便不應亦毋須向公眾呼籲捐款,只需自己私下祈禱求上帝供應就可以。今次事件令人憂慮的是,事件除了會損害公眾對其他慈善團體的信心之外,更令人擔憂的是政府會以此為藉口,加強對所有慈善機構(包括教會團體)的監管。

當然,按《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教會團體,與所有慈善團體一樣,所做的事都應該按照法例的要求、以及符合成立的宗旨,並且做好有關會務和財務的報告,這也是重要的社會見證,讓人看到教會群體做事光明正大和合情合理,是真正關心鄰舍和社會上不同的群體、以及重視社會的公平和公義的組織應有的表現。今次事件提醒所有教會團體必須加強機構的管理,避免任何個別的董事和主管可以繞過應有的程序,去做一些偏離了機構初衷的事情,亦要增加透明度,向捐款人和公眾問責。

不過,政府的監管只應觸及機構在行政和財務上是否依法辦事,而不應涉及宗教的內涵和機構的使命,更不應要求慈善團體肩負任何政治任務,例如唱好政府或參與聆聽領導人的講話和學習會、出席充撐場面的「俾面派對」等,更不能將是否聽話合作成為是否發出免稅資格的條件,政府必須明白,賦予教會及慈善團體免稅的資格,並不是政府對機構的恩惠,因為許多慈善團體能夠發揮靈活、創新和快速回應社會需要、化解社會矛盾的角色,這在官僚心態和公務員架構之內是難以達成的,慈善團體是政府的伙伴而不是下屬,不應對慈善團體施加一些不必要的限制。

所謂有危亦有機,正生事件雖然令公眾對捐助慈善團體產生了一些疑慮,但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公眾日後要捐款,或弟兄姊妹要奉獻給某機構之前,會更審慎了解其日常工作。作為教會團體只要努力服侍,再將成果客觀地告訴大眾,這是加強彼此關係的一個契機。機構和奉獻者的最理想關係不只是財政上的支持,而是在服務和行動上的參與,但願日後見到的是更多認真了解後才奉獻的有心人,以及言而有信,值得大家支持的機構。

性格恩賜大不同……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8/02/2024

受訪者:李志剛牧師博士/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

坊間有不少幫助人了解自己性格的測驗,除了為人熟悉的九型人格,十六型人格測驗(MBTI)、DISC、StrengthsFinder等都是一些可以幫助人透過測試了解自己性格、人際關係取向或能力的工具。商界中有不少大公司嘗試用MBTI去了解自己的員工,然而,這些工具對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真的有幫助嗎?即使知道自己的性格,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對工作和與人相處有幫助嗎?作為基督徒,了解自己的性格,有助於發掘自己的恩賜嗎?性格又與屬靈恩賜有何不同?今次「我有話說」系列,馬鞍峰香港教會的主任牧師李志剛博士會與我們分享有關個性與恩賜的知識,以此幫助我們解答上述問題。

李牧師被神呼召去牧會之前,多年來從事香港和內地的企業工作,更曾在一間非牟利的管理教育機構——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擔任院長,可以說,管理是李牧師的強項。李牧師認為這些分析個人性格的工具很有效,在教導管理學課程的時候,也常常運用MBTI等工具,他會要求學員參與這些測試,從而了解他們的情況。不過,他並不認為上司一定要按著員工的性格來分派特定工作,性格報告雖然會根據評估結果給予一定的分析、評價,但不能以此限制員工,將他們限制在壁壘之中。

以MBTI為例子,簡單來說,這套性格分析工具有四個向度,每個向度有兩種的性格傾向,分別是:能量態度:外向(Extroversion,E)、內向(Introversion,I);資訊思維:實感(Sensing,S)、直覺(Intuition,N);判斷思維:思考(Thinking,T)、情感(Feeling,F);反應態度:判斷(Judging,J)、感知(Perceiving,P)。傾向E的人「傾向集體活動,並且通過社交活動獲得活力」;相反,I的人「傾向獨自活動,容易因社交互動而疲乏,對外部刺激(聲音、視覺或氣味)非常敏感」。傾向S的人「務實和腳踏實地,擁有固定的習慣,並專注於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情」;相反N的人「有想像力、思想開放和好奇,喜歡新奇而非穩定,專注於未來的可能性」。T的人「注重客觀和理性,邏輯優先於情感,傾向隱藏自己的感受,並認為效率比合作更重要」;相反,F的人「敏感的和情緒化的,具有同理心和競爭力,更注重社會和諧與合作」。J的人「果斷、徹底和高度組織化,重視清晰、可預測性,更喜歡結構和計劃而非自發性」;相反,P的人「擅長即興創作和發現機會,是靈活、放鬆、不墨守成規的,喜歡保持開放的選擇。」這幾種不同的性格傾向,可以組成十六型人格。[1]

雖然人們會建議按性格來就業,但李牧師指出沒有一個行業,某一類型的人會在其中成為主流,他以保險行業為例,研究之下會發現E與I的職員比例差不多,另外,I的人更能建立一段穩妥的關係,因為I的人不太喜歡說話,而現實中不太喜歡說話的顧客也有很多。S比N的職員多一些,F又比T多一些,J又比P多一些,所謂的「多一些」是指在比例上真的只是多一點點,不能說有某一種性格向度凌駕另外一種向度,只是在同一種工種中,不同向度的人可以選擇一些讓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去做。另外,MBTI雖然有效,卻並不足夠,需要與其他分析工具一起運用,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一個人。

或許有些人自我測試後,發現自己有別於「理想的性格」,又或是嫌棄自己的性格,甚至覺得自己的性格很差而自責,李牧師鼓勵大家不需要如此想,因為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其實受不同的因素影響,除了自己,當中亦有不少人作出「貢獻」,形塑了自己的性格。若然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不滿,可以去想想是甚麼人造就了今天的自己,把一些敗壞自己的性格的因素除去,學習忘記及原諒「造就」自己性格的人。李牧師指出世上沒有最好的性格,可以認識自己,展示自己的性格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一般人都很需要明白自己的身份(identity), 因很多人是需要其他人的評價,來建立自己的身份,所以性格分析是能幫助一些人明白自己身份的一個較容易方法。但除了明白個人的身份,還要明白在世的目的,和對未來的盼望,這讓其身份能更明顯地活出來,這是一個人產生貢獻的能力來源。

明光社

雖然不同的性格分析工具可以讓人了解自己,但李牧師提醒我們,性格並非一成不變的,人的性格是會隨著年紀、機會、處境而改變的,縱然改變得很慢,而改變也不一定與工作行業相關,有可能與一個人的人生方向有關。同樣,一個人的強弱項,也不是「始終如一」。李牧師強於管理,在參與牧會工作以前,對他來說,牧會是他的弱項。他強調牧會不等於管理,牧養與管理是兩碼子的事,例如如何為離世的會眾或會眾的家人舉辦喪禮,從如何領遺體、為逝者化妝等,都要從頭學起。在牧會過程中,牧師的性格也有所轉變,修讀工程出身的他是思考型的,傾向T,但牧會之後,多了感受,令他走向F,例如主持喪禮時,李牧師體會到喪禮最重要的部份不是證道,而是與哀傷的人一同哀傷,喪禮前五分鐘,他會帶領死者的家屬和同工去到放置遺體的地方,然後一起按手在棺木或者遺體上祈禱,這一刻對死者的家屬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安慰。

李牧師認為這便是事奉,回頭看來,他很感恩,他亦相信神用人的弱項而非強項發揮果效,這絕對是有原因的,為的是要教人謙卑。我們的弱項是用來磨練我們的品格,而強項則是來貢獻別人。這亦是神擴展人領域的一個方法。弟兄姊妹有某些強項,必須要行出來,因為強項放在斗底之下是沒有意思,而是要放在抬面才有意義,因此李牧師會為弟兄姊妹提供發揮恩賜的設備,整潔齊全的廚房、昂貴的音響設備等,一切都不單為了教會需要有美食或極佳的音響效果,而是為了發揮弟兄姊妹的不同恩賜——人不是為設備而設,設備是為了人而設的。不過,既然神可以呼召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李牧師也會鼓勵弟兄姊妹突破自己的弱項,例如一個內向的人,會否有機會做外向的事工,當然,李牧師或其他負責同工會在旁觀察,評估弟兄姊妹能力及性格上是否真的能應付事奉。教會就好像一個培訓中心,讓人經歷自己的能與不能,從而締造一個一個不可能的事奉者。

鼓勵會眾嘗試不擅長的事情,不代表要強迫會眾做「不舒服」的事奉,以傳福音為例,相信有很多基督徒不習慣在街上傳福音,這並不代表傳福音不重要,只是,傳福音不一定要通過在街上派單張。李牧師分享到信徒可以通過向身邊的朋友見證神的作為,然後邀請他們返教會,這是大多數信徒感到既舒服又自然的方式。李牧師也相信恩賜彼此配合,一個熱衷於帶人回教會的信徒,不代表他強於栽培,如果他忙於帶新朋友回來,又忙於栽培,必定會疲於奔命,甚至可能因此無暇好好發揮領人歸主的恩賜。

性格或會影響信徒用甚麼形式去發揮屬靈恩賜,但性格與恩賜絕對不一樣。李牧師提到性格是會改變的,但恩賜卻不是。恩賜是父神賜給每一位信徒的禮物,用以建立其他肢體,只會愈用愈純熟,是沒有人可以拿走。屬靈恩賜又與才能不同,李牧師指出,一個天生口才好的人,不代表他有講道的恩賜,有講道恩賜的人,他們渴慕聖經,因著找到當中的亮光而感到開心興奮,講道並不是講道理那麼簡單,而是可以說出一篇感動他人的屬靈信息。屬靈恩賜是上帝給予的,而人的才能是通過學習和經驗得到,所以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或許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屬靈恩賜也不一樣,但當大家心裡有火,想要服侍神,眾多火把凝聚起來,其力量是無法想像的。放眼今日的教會,很多弟兄姊妹因為移民或者各種原因,令教會缺乏事奉的人。事奉是一把雙向的劍,究竟是教會需要弟兄姊妹的服侍,還是教會用服侍來栽培弟兄姊妹呢?我們可以繼續發掘現有弟兄姊妹的屬靈恩賜,和引導他們通過事奉來發揮自己的能力,這樣教會的弟兄姊妹就能好好被裝備和栽培,而教會也會興旺起來,而弟兄姊妹的事奉率也能節節上升。求神帶領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