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陽光普照》(A Sun) ——愛,不等於了解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4/11/2020

教車師傅阿文與太太琴姐育有兩子,但阿文常說自己只有一個兒子阿豪,下年將升讀醫科……的確,大仔阿豪,才貌出眾、善解人意,從來不用別人擔心;而次子阿和,卻因與友伴菜頭一起砍掉仇家的手而入獄,又令女友懷孕……父親偏心似乎有道理。但阿豪突然跳樓自殺,令全家人的關係起了變化。多年後菜頭出獄,對阿和多番滋擾,令阿文不得不出手保護唯一的兒子。


明光社


闊別多月,10月電影小組終於可以用面對面形式,跟參與者交流。是次我們討論台灣金馬獎得獎電影《陽光普照》,電影勇奪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多個獎項。


「陽光普照」在人生中不一定絕對的好,因為當一個人由始至終都被人認為那麼好,那種壓力就像電影中哥哥阿豪所面對的,總是要似陽光般照耀他人卻找不著一處可遮的地方,藏起自己的脆弱而電影中提到司馬光打破大缸而找著自己的故事,是源於一自殺死的台灣小說家袁哲生作品《寂寞的遊戲》。而編劇稱這位在朋友眼中溫柔友善樂觀的作家,就是阿豪角色的原型。[1]


把這電影說成是公路電影並沒錯,雖然它不似傳統的公路電影,角色在一段特定的路上認識、改變心態。導演就把人生比喻走在路上:角色走在路上、到山上、上囚車,寓意開展人生新階段;爸爸是教車師傅、小兒子是在車房為人洗車……這都是一些「符號」,叫觀眾知道在人生路上有時要學習駕駛、有時要休息、前進、洗刷更新、選擇方向……


明光社


爸媽如何能與子女同行?如爸爸般教導學生背熟口號就可以駕駛人生?或如媽媽般慢慢察看,總不放心,就一直陪伴兒子走下去?電影最後一幕很有意思:媽媽坐上了阿和隨手「借來」的單車,倚在他身後車緩緩前行,看著路上風景她開始明白為何阿和兒時總喜歡在她騎單車時坐在她身後,亦同時感到阿豪所喜歡的「一半陽光、一半遮蔭」。了解,可能就是坐在他的位置去感受吧。


 



[1] 小川林:〈陽光多麼充足溫柔——《陽光普照》的阿豪與小說家袁哲生〉,鳴人堂,2020年2月20日,網站: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3012/4355230(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10月20日)。

關注範疇: 
傳媒

相關文章

為港漂送上一點溫暖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3/01/2025

近日除了泰國、緬甸詐騙營引起大家關注以外,亦有不少報道指香港大學有超過60位學生墮詐騙陷阱,據了解當中主要為內地生,而損失的金額高達6,000萬元。有18歲香港大學內地女生受騙損失超過900萬元。

「港漂」,即從內地來港留學、就業、居留的群體。早前有調查指,現時約有一半港漂是學生,當中有一半是在攻讀學士或碩士課程。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對香港的文化不熟悉,言語不通,亦可能對新的居住環境不適應,遇上了詐騙電話時亦沒有人可以在旁給予意見和提供最新的防騙知識,如果接到訛稱自己是「香港入境處職員」或「內地公安」的電話轟炸,他們自然會感到恐懼,墮入騙徒的網羅之中。

隻身離鄉來港,「港漂」要融入學校、職場,需加倍努力面對學業或就業的挑戰和壓力。他們需要朋友來幫助他們盡早學習粵語、了解香港的文化,帶他們到不同的地標走走,並建立個人興趣……如果能認識耶穌,進入教會小組,相信有助他們融入香港社會,也可以讓他們得到屬靈上或實質上的支援。即使他們可能不是主內的弟兄姊妹,但希望信徒可以做到「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給他們多點關心,以愛去幫助和感動他們,將福音的種子散播在他們的心中。


參考資料:

譚曉彤。〈詐騙|港大近月60人中招失6000萬 主要內地生 校方令填警方問卷〉。《香港01》。2025年1月19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1095404/%E8%A9%90%E9%A8%99-%E6%B8%AF%E5%A4%A7%E8%BF%91%E6%9C%8860%E4%BA%BA%E4%B8%AD%E6%8B%9B%E5%A4%B16000%E8%90%AC-%E4%B8%BB%E8%A6%81%E5%85%A7%E5%9C%B0%E7%94%9F-%E6%A0%A1%E6%96%B9%E4%BB%A4%E5%A1%AB%E8%AD%A6%E6%96%B9%E5%95%8F%E5%8D%B7

布萊恩。〈來港不滿!港漂女居港6年呻不開心 力數4大問題欲離港〉。《香港01》。2024年8月3日。網站: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1031979/%E4%BE%86%E6%B8%AF%E4%B8%8D%E6%BB%BF-%E6%B8%AF%E6%BC%82%E5%A5%B3%E5%B1%85%E6%B8%AF6%E5%B9%B4%E5%91%BB%E4%B8%8D%E9%96%8B%E5%BF%83-%E5%8A%9B%E6%95%B84%E5%A4%A7%E5%95%8F%E9%A1%8C%E6%AC%B2%E9%9B%A2%E6%B8%AF-%E4%B8%8D%E5%A6%82%E6%B7%B1%E5%9C%B3

堂會與機構互為肢體共渡時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1/2025

時勢艱難,經歷了社會運動和三年疫情之後,再遇上經濟不景,過去一年,不單不少連鎖店、酒樓和戲院要結業,一些堂會和機構亦面對愈來愈大的財政壓力,再加上一些過往有心有力的奉獻者(如教師、社工、醫護等專業人士)的退休潮和移民潮仍未完結,雪上加霜,不少機構需要大刀闊斧節流(包括減薪、裁員、搬去較細和租金較便宜的辦公室、以及削減某些事工等等)。我在機構事奉25年,經歷過沙士、雷曼兄弟破產、社會運動和疫情等種種情況,今次的情況看來更為嚴峻,估計對不少堂會和機構來說,仍有一段頗長的時間要面對財政壓力。不過,作為領受異象和使命而創立的團體,只要行在上帝的心意之中,深信上帝會用出人意外的方法供應各堂會和機構所需。

因此,在考慮任何應變方案之先,必須重新思考堂會和機構在當前的社會環境,究竟如何繼續持守成立時的異象和使命是最重要的,因為一些事工在成立的時候可能有特別的需要,當時移勢易,若有關需要已不存在,堂會或機構已完成了歷史的使命,光榮地退下火線並不是值得羞愧或難堪的事,若仍有心志事奉,上帝自會讓大家看到新的召命,按著時代的變遷而更新變化,因為,沒有異象,民就放肆。作為一個使命團體若只為了維持日常運作,同工卻渾渾噩噩是沒有意思的,也浪費了支持者的奉獻。有些人因為對自己創立或事奉了大半生的堂會或機構有些情意結,就算組織已長期陷入困境仍不想結束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只是管家和僕人,上帝才是老闆,祂在不同的時代會興起不同的人和群體以不同的方法去服侍祂,我們若將堂會或機構當作個人的成就或產業,反而是自高自大,求主給我們能看清時勢,知所進退。

除了結束營運之外,其實共享資源、甚至是合併也是善用緊絀資源的好方法,香港一個彈丸之地,竟然有1,300多間堂會和數以百計的福音機構。當中一些小堂會因為人口老化、沒有新人加入等因素而餘下幾十會友,當中甚至沒有傳道牧者;有些老化的機構平日甚少活動;也有些機構的事工大同小異,卻各自要負擔幾名同工和辦公室的開支,實在吃力不討好。現時是加強堂會和堂會、機構和機構、以及堂會和機構之間合作的大好機會。

一直以來,很多堂會在星期一至五都浪費了大好的地方,重門深鎖,一些機構卻要捱貴租,彼此共用地方(無論是誰租或奉獻給誰),也是雙贏的方案,但就像非到疫情大家不願意主動學習透過網上直播聚會和開會一樣,大家都很少主動求變,也許現在是時候在非自願但不反對情況下認真地考慮一下了。其實加強合作是雙贏的方案,讓堂會和機構彼此找到合作的伙伴,因為很多時堂會缺乏接觸不同對象的網絡,機構則缺少人力和金錢,兩者可以互補不足,香港寸金尺土,若能省下一筆租金及共用辦公室的器材,小數怕長計,亦十分可觀。

對於一些坐擁大量資金的聯會機構或有可觀的購堂或其他儲備的堂會來說,在現時的環境,增加對不同機構的奉獻、設立一些基金讓不同機構申請、甚至短期免息貸款給一些週轉有困難的機構,比起建堂或儲蓄有意義得多。向誰多給就向誰多要,希望各聯會或大堂會的領導層能有更廣闊的國度觀,將所有主內的群體看作肢體,「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十二24-26)我們都只是神委託的管家,所有資源都是神交給我們好好運用,它們都不是團體或個人的財產,財主進天國的困難,在於不願將財寶分給有需要的人,無法積聚財寶在天國,也許這也是主耶穌對所有較為富裕的聯會或堂會的提醒。

另一方面,當社會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一些有穩定收入的弟兄姊妹應該更多留意自己的堂會和不同機構的需要,為了支持自己認同機構的事奉和服侍的群體多走一步。此外,不少弟兄姊妹沒有結婚或沒有子女,若能及早為身後事作規劃,將自己的住宅和其他財產在安息之後,將一部份奉獻給一些自己認同的機構,這些奉獻能對機構的財政起到穩定的作用,而這樣做也是一件美事,可以在自己走完了在世的旅程之後,將祝福延續下去。教會群體就是靠一代一代人的忠心事奉而傳承下去的。教會也好、社會也好,不同的時代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比起戰亂、逼迫、洪水、地震、瘟疫或在曠野飄泊來說,我們現在面對的其實又算不得甚麼,只要眾教會和弟兄姊妹都願意跟隨主的教導去事奉、奉獻和對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伸出援手,神自然會透過奇妙的安排,供應眾堂會和機構的需要。

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在不安裡忠於自己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5/01/2025

韋莉搬到三藩市兩年了,透過努力,她與同學貝兒和姬絲成為了冰球好手。而她的情緒控制台出現了「青春期」警報,之後消極的阿厭、內向又尷尬害羞的阿尷、容易焦慮的阿焦、經常羨慕其他事物的阿羨來到了控制台前。韋莉即將要升上中學,面對著未來的轉變,她很想在冰球訓練營中得到機會並進入心儀的火鷹隊……阿焦為了未來「計劃」,於是把基本的情緒們都困起來,由於「自我意識」被改變,韋莉開始做出與以往不一樣的行為:偷看教練筆記,並與舊隊友的關係變得緊張……

猶記得第一集《玩轉腦朋友》在九年前上映時,看著主角韋莉的幾個情緒在「腦海」中影響著她,有主導的情緒阿樂,亦有被壓抑的阿愁,故事場景十分有趣,如記憶球儲存區、夢工場及舊記憶球堆填區等,而且還讓觀眾學習到人的腦海及基本情緒的神奇運作,當面對環境改變,會容易出現負面情緒,而如果有情緒被壓抑,又會產生出新的問題。明光社當時邀請了拉法基金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博士到來,在電影小組分享壓抑情緒所產生的問題。

明光社

於第二集,韋莉適應了三藩市的環境,與兩位很要好的同學一起打冰球。她因為要升學,而再次面對與冰球隊友分開的不安,也因著想追隨明星球手阿V而有了新的想法,希望進入阿V的火鷹隊。阿羨的慾望及阿焦的操控,令韋莉逐步逐步改變。電影使觀眾知道青春期的焦慮會令青少年想得太多及可能引發的風險,愈想就愈不安,焦慮感亦會加深。這也使韋莉收起了以往的自己(情緒及自我),做出一些有違自己價值觀的事情,只為了得到更好的未來。結果,這令她在球場上變得急躁,撞傷了好友,不知所措的她出現了恐慌狀況。

明光社

最後是甚麼緩解了韋莉的焦慮(擺脫阿焦的操控)?是阿樂回來與阿焦好好的溝通,使阿焦知道不需要去改變自己,反而應該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過去,如能面對及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了解自己的信念及自我認知,便可以繼續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兩集的《玩轉腦朋友》都是很好的電影,故事以情緒做主角,並有心理學家任顧問,讓觀眾看過以後,還可以回想、反思,有動機去學習更多。這也使筆者想起兩本書:《點解學校無教過情緒科》及《點解學校仲未教情緒科》,作者崖柏為臨床心理學家,於書中分享了一些有關情緒調節、人際關係、創傷自癒、愛自己等內容,可以為仍在「社會大學」讀書的朋友補補課吧。

喪偶後的再婚問題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6/09/2024

何伯、新何太事件鬧得全城熱烘烘,何伯喪偶之後應否再娶?子女是否應給予喪偶的父或母有再婚的機會?喪偶的家庭如何走出陰霾,各人在新的家庭環境、角色及崗位下,如何繼續和諧地生活下去?明光社於2024年6月21日舉辦的網上專題講座邀請了葉翠芬博士以資深輔導員及過來人的身份來分享,讓我們更了解有關喪偶後的再婚問題,並且學習衝破不必要的禁忌,坦誠討論及認真思考。葉博士現正在加拿大任職資深輔導員,亦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其丈夫王健華牧師去世多年,她獨力照顧兩名兒子,現兒子已經長大成人。

葉博士希望旁人能更了解及明白喪偶者的壓力,她稱:「在生活事件壓力表中,喪偶是承受最高壓力的。」因為當伴侶離世後,在生者的心情猶如身體被割開一半,把陪伴人生的角色突然取走,會為在生的配偶帶來莫大的傷痛和生活壓力。不單如此,有些在生者更需要父兼母職,亦需要為未來重新找尋新的角色。

她續稱:「當王牧師(丈夫)離世後,我有時行出街都會頓時感覺到傷感,然後要即時提醒自己要堅強,當時的壓力很大。」她回顧自己的人生:19歲拍拖,23歲結婚,結婚後便把所有的精神放在配偶、家庭上,在結婚未夠20年的時候,她的丈夫突然患上不治之症(腦神經疾病),最後離世,她當時心想,為何投資這麼多的感情,一下子便消失了。當時她所經歷的喪偶之痛,不足為外人道。

當問到喪偶後是否應再婚,她認為是可以的,但要面對一些問題。第一,她認為喪偶後再婚在本質上與初婚的不同,因為再婚的起步點是源於生命中的失去,而孩子亦會對逝去的父或母思念,故此要重新經營家庭的藍圖,並不簡單。就像葉博士的家庭,兩位兒子視父親為領袖,很重視他,故此如果她再婚,她必須要顧及兒子的感受。第二,她認為再婚前,喪偶者必須確定自己已康復過來,才進入另一段新的感情中。最後,她認為喪偶者再婚應是個人的決定,家人應該表達諒解。

明光社

葉博士在40多歲時便失去了一生的最愛,現在她已重新振作,她給予同路人三方面的提醒。第一、喪偶後是需要有更多的支援。她稱,以往萬事都有牧師在身邊,牧師不在後,她只能寄託於讀書與工作上。她多謝當時很多有心人給予她工作的機會,讓她能在工作上找到自己,亦可自給自足,養活家庭。第二、在理智上,她不是一個人的,她與兒子都要一起學習溝通,彼此交流意見,面對衝突要進退得宜。第三,在情感上,她要管理自己的情緒,有時她會掃墓,探望王牧師,抒發懷念之情。第四、在靈性上,她要重新認識永生的概念,死亡與苦難的意義。

至於如何避免有財產的爭拗,她建議在婚前,喪偶者須與兒女保持溝通,及早預備平安紙,由於法律是複雜的,應參考香港法律《無遺囑者遺產條例》,並考慮訂立婚前協議書,以保障自己及子女的利益。當有一天喪偶者也不在時,或許所有遺產都會落在新任伴侶的手中,而忽略了對子女的安排,及早安排便可避免這情況出現。

其實,葉博士也想過再婚,但她認為不可急。她稱:「這方面要問上帝的心意,要經常提醒自己:伴侶不會令你得永生,要認清生命的方向,要祈禱得醫治,深信神給你預備的路才是最好。」

誠邀大家點擊以下連結,重溫足本講座。

收看講座

《夢境》(Wonderland) ——把握時機陪伴眼前的真人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6/09/2024

隨著人工智能(AI)的深偽(deepfake)技術發展愈趨成熟,AI模擬特定人物的行為舉止、聲線等已經變得愈來愈逼真,內地有公司最近就利用AI生成技術,為客人「復活」已故的人,據稱「需求火爆」,一年內完成超過650張訂單。[1] 客戶們下訂單背後的心態為何,中間有沒有界線?實在值得我們反思。而在本年上映,並於Netflix上架的韓國科幻電影《夢境》(Wonderland),就以這個題材發展出三條主要的故事線。

明光社

戲中的白李(湯唯飾)、具晶麟(裴秀智飾)及徐海利(鄭有美飾)都有使用到「Wonderland」公司所提供的AI虛擬服務。海利是該公司的首席策劃人,她的父母離世後,她一次都沒有在夢中見過父母,但卻能透過Wonderland的服務與父母再次溝通,甚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身患重病的女強人白李,就自己訂了服務,打算死後在系統中「復活」,成為自己兒時夢想的考古學家,並讓女兒及母親與自己溝通,保持聯繫。而晶麟的男友因在醫院昏迷,她使用服務就為了仍然能感受到男友時刻的關心、陪伴。

說到這裡,我們會發現主要使用服務的人為的是解決「陪伴」問題。仍在世的人,因親人離世,需要時間面對及接受親人已經永遠離開。但如果能與生成式AI交流,對用戶來說,不在身邊的人就恍如住在系統中沒有離開,父母仍能與女兒溝通,陪伴成長,男友仍能關心女友,形影不離。那就是以「模擬」對話及聊天,來緩解思念。

明光社

電影中還有一個AI系統管理者盛駿(孔劉飾),他常出現提醒在系統中已死去的白李:這是夢境,但只要你相信它就是真!這不就是每位服務使用者的心態嗎?大家都知道系統中的故人是數碼人,但仍然選擇去和他/她(其實是AI)溝通,回應「它」的關心及提問。

最後,電影有兩條小副線:一位婆婆的孫子已死,為表達對孫子的愛,她毫不吝嗇地讓他在外國過著奢華的生活,卻讓自己陷入要支付巨額費用的苦況;還有結尾彩蛋片段中,兩位長者透過Wonderland服務對話,認出對方是自己年輕時的情人,並為以前不告而別的事而道歉。生命中,我們有可能忽略或錯過了很多時機,未有好好對人表達自己的心意,在對方不在時,才會感到遺憾,想去作出彌補。

沒錯,AI「復活」的「數碼故人」像真度相信會愈來愈高,但畢竟也是虛擬出來的「幻象」,長期與它對話及「相處」,也只會讓自己繼續接受不到親人已離開的現實。對著它說多少次「我愛你」、「對不起」,也始終不如可以把握時機對真人說出心底話,好好和他/她相處及擁抱他/她。

有說「五道人生」可為臨終病人提供紓緩治療,就是在病人離世前與親友一起回顧人生,雙方可以好好地「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以及「道諒」。人生有很多未知之數,要說的話還是及早說吧。


[1] 一条:〈AI換臉是善或惡?有人藉此詐騙 有家屬「複活」已逝親人陪伴餘生〉,《香港01》,2024年3月1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知性女生/997676/ai換臉是善或惡-有人藉此詐騙-有家屬-複活-已逝親人陪伴餘生(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9月19日)。

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

劉嘉成 | 明光社前輔導員
30/07/2024

明光社於2024年5月3日舉辦了「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網上講座,並邀請了香港教牧督導及心理治療學會檢證院牧朱蕙碧博士擔任講員,分享如何合情合理地關心正在受苦的人,避免令安慰變成二次傷害。

朱博士在講座中分享了自身關心他人及被別人關心的經驗,以及兩個模擬個案的短片。她指出陪伴對每位受苦者都是重要的,同行者就像「樹窿」給予受苦者一個傾訴的機會,讓他們可以訴說自身經歷,抒發心中鬱結,令他們體會到自己並非獨自承受苦,以致情緒得以紓緩。

她又表示,每位受苦者其實都帶著自己的想法、態度、情感和意圖來到別人的面前分享自己的經歷,這也反映他們對這個人的信賴,作為弟兄姊妹,如果聽到別人訴時,需要以合宜的態度回應,包括予以尊重、接納、真誠和同理心,幫助受苦者盡訴心中情。透過聆聽他們的每一句說話、每一聲嘆息,安慰者可以明白和了解到他們身處的景況,並能在合適的時候提出合宜的建議。

明光社

最能讓受苦者感到安慰,莫過於有人能夠在情感上與他們連結,體會到被明白和被看見,這可以幫助他們的緊張、焦慮、不安或哀傷等等的情緒得以紓緩。朱博士指出安慰者的用心聆聽和同理回應,最能與受苦者連結;聆聽使安慰者正確地了解受苦者的處境和需要,同理回應則使受苦者感受到安慰者的體諒和支持,這些都可以幫助人有效地與受苦者同行。

朱博士認為有幾個因素妨礙人與受苦者同行。假如聆聽者被自己的問題所困,或對他人的問題認知不足,便會難以明白他人的困難,或者他傾向以教導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關心他人,這會妨礙他有效地陪伴他人。還有移情作用,即聆聽者身邊有一個親近的人,此人與聆聽者的關係不佳,而受苦者與這個人很相似,聆聽者有可能會將受苦者當成這個親近的人,並投射了憤怒的情緒,以致不能聆聽其故事。最後,如果聆聽者不能守口如瓶,也大大降低他真實地與人同行的可能。

最後,朱博士提醒每位願意與人同行的有心人,不要忘記好好照顧自己,每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惟有好好地在上帝裡面安靜得力,照顧好自己身心需要,保持良好狀態,才能更好地與受苦者同行。

誠邀大家按此處,收看足本講座。

《罪後真相》(The Post-Truth World)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0/07/2024

網媒記者劉立民(張孝全飾)被邀去監獄作訪問而被捲入一宗事件,前體育新星張正義(陳昊森飾)多年前因被控謀殺而入獄,他乘劉立民到監獄時越獄。劉決定繼續追查事件,讓其頻道可以衝到更高的流量,但愈追查就愈發現真相並非他所想像。其他網媒及網民的評論、回應,都不是根據證據而作,而是憑自己感覺來選擇相信甚麼「真相」。

《罪後真相》為2022年台灣犯罪懸疑電影,於Netflix可以看到。劇情引導觀眾跟著劉立民及張正義去追查案件,兩人所愛的人都牽涉其中,但他們都不願相信。當然劇情峰迴路轉,嫌疑人一個接一個,去到最後的「最後」才可以知道案件的真相。電影名字改得不錯,「罪」與「最」在普通話是同音的,配合了電影的特點:是否有「罪」,都只是大家所選擇相信的「後真相」,而在電影的「最後」,我們才看到其「真相」。

明光社

電影讓人反思現時的網媒記者、KOL(意見領袖)、網紅等,會否為求訂閱人數一直高企,或繼續增加,而選擇報道有別於真相的內容?他們會否憑良心說話?還是會帶著私心,為給予自己有利的一方去說話,製造輿論或假象?真正知道真相的人,會否操控「真相」,對公眾說話時先作篩選,並用方法增強說服力?所謂的求真,又是否真的可以求得到?

另一方面,網民面對網絡上很快就可以獲得的碎片式資訊,許多人未必會仔細閱讀所有內容就立即作出評論,人云亦云;又會以為自己在網上搜尋一下,閱讀不同的網站資料,就會得到正確的資料,未有懷疑網上的資料是否來自可信的渠道,資訊背後有否牽涉金錢利益,也不知道媒體訊息被背後的金主操控。

明光社

如果好像電影中的故事,牽涉經年累月的案件,涉事的人和事千絲萬縷,更需要保持冷靜觀望事態發展,但人們往往在未掌握足夠的資料前,就會按著自己的感覺或斷章取義地回應,把推斷的說法當作真相去相信,未審先判,甚至化「信念」為行動,對當事人或其親人作出滋擾及欺凌。真相,我們未必可以全部知曉,為免因衝動作出錯誤的行動,跟車太貼而「炒車」,我們可以保持觀望的態度,留意事態的發展,而且未必要立即作出評論及回應。在重要的事情上,可多角度了解,小心查證,真相並不是由速度來決定的 。

過猶不及的「斷捨離」?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07/2024

互相成全的追夢者

20/06/2024

連場大雨的週六,天文台更三度發出黃雨警告,在教授興趣班過後拖著疲累的身子,正考慮要不要再冒著雨坐車去宣道中心聽黃綺琳(Norris)這位追夢者主講的交流會……在掙扎中覺得這不也就是追夢者的感覺嗎?好,堅持一下,去吧!聽著Norris的分享,確實知道電影《填詞L》除了是她作為一個填詞人的歷程以外,也是她作為編劇、導演的一種實踐及堅持,並與一班有心人互相支持的一件寶貴的結晶品。從她豐富的分享中發現,追夢是未完的競賽,因為就如她電影所描述,就算她在填詞比賽中成了冠軍,簽約成為了唱片公司旗下的合約填詞人,她仍要與其他的填詞人競賽,填了詞也不一定會選中你,採納你的版本。電影拍完了一部,也要繼續拍另一部,夢是一直向前走的,沒有「追完夢」這回事。

另外,要完夢,尤其是一個很大的夢想,需要很多人互相支持、一起成全。電影《填詞L》也就是她得著監製黃鐦的支持,拍得一天得一天的去完成這個電影。Norris說拍電影一天約十來萬元,每次籌夠二十多萬元就拍兩天。整部電影拍了15天完成,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拍,再後期慢慢的剪,約200多萬元就能夠完成(但其實整部電影如果沒有有心人「拍膊頭」幫忙,要付足費用的話,成本起碼要700多萬元才夠。)連她自己也奇怪,不知為甚麼就是沒想過這電影會拍不完。筆者深感有這種有多少拍多少,見步行步都要把它完成的堅持,實在不簡單。

Norris分享到夢想似是一個個暫存的泡泡,「暫時未能做到的,如stop motion (定格動畫)電影、音樂劇電影等,需要很多資金才能拍到,那就把它們變成一個個的泡泡放在眼前飄著……」她的夢不只一個,要看時機才能實現。筆者十分欣賞她面對困難的心態,每次當她遇到阻礙,她會認為不順利是正常的,是一個讓她改進的機會,她更喜歡以靈活的方式去面對及作出改變,讓事情可以完成之餘,還比之前改得更加好。追夢的路還漫長,相信天父會按祂的心意,讓「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希望不單止是追夢的人可以互相扶持,也願大家如見到有夢想的人,幫他們一把,使他們夢想成真。或許也能把你的夢想也燃點起來。

參考資料:

〈《填詞L》的追夢者——與導演交流夢想實踐〉。基督教宣道香港區聯會。2024年6月15日。網站:https://cmacuhk.org.hk/2024/06/17/%E6%96%87%E5%8C%96%E6%B4%BB%E5%8B%95-%E3%80%8A%E5%A1%AB%E8%A9%9El%E3%80%8B%E7%9A%84%E8%BF%BD%E5%A4%A2%E8%80%85%EF%B8%B0%E8%88%87%E5%B0%8E%E6%BC%94%E4%BA%A4%E6%B5%81%E5%A4%A2%E6%83%B3%E5%AF%A6/

《填詞L》的人生衝突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30/05/2024

創作歌曲要有曲、詞,而粵語因為有九聲六調,粵語歌普遍會先譜曲後填詞。填詞人要寫得「啱音」、言之有物,又要押韻,就要經常磨練。若想走商業路線,寫出流行曲詞,並讓自己的作品於大眾媒體中播放,在未有社交媒體的年代,真的不是易事。電影《填詞L》就是講述女主角羅穎詩,夢想成為CASH(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歌詞作品可被大眾聽見,追夢路上遇到的事。

戲劇中的「衝突」

明光社

電影、戲劇要有「戲」可做,就要有「衝突」(亦可以是矛盾、鬥爭)。當角色有慾望,有想要或想追求的東西時,在他追求的過程中出現了阻礙,這樣「衝突」就會出現。在面對衝突時,演員(actor)要作出行動(acting)來解決衝突,劇情就會有所推進,角色也會在過程中出現「改變」(往往是心態上的改變)。《填詞L》主角羅穎詩身邊的人,大都支持她走填詞路,電影中沒有惡人與她對著幹,那還會有甚麼「衝突」出現?

明光社

其實「崎嶇的人生」也可以是「衝突」。羅穎詩強烈渴望達成夢想,這想法成為一種慾望,在追夢的過程中卻遇到重重難關:校內演出被「腰斬」、歌手灌錄了新歌卻未有出碟、贏得填詞人合約卻失去填詞機會、唱片公司要歌不要詞、遇上有夢想的老闆但公司卻要倒閉等…… 際遇可謂坎坷。她所面對的「衝突」不是由人引發,而是人生中一浪接一浪的打擊與失望,她在專業的領域中一邊學習、一邊浮沉。面著不同的挑戰,她就不斷的在對自己的肯定與否定、跌倒與撐起、想放棄與被鼓勵之間遊走。最後,這些經歷成了她的七個lessons(課堂):「啱音」、「押韻」、「0243」、「情歌」、「CASH會員」、「填詞人合約」和「出街歌」。

就算掙扎也不言棄

平凡的人生未必會遇見離奇古怪、懸疑十足的事情,但向著目標的途中,往往不會那麼順心,「衝突」隨即出現。生活困苦、家庭關係破裂、意外、生離死別等,都影響著我們的步伐,都會令我們採取「行動」,與其搏鬥。或許,「畀啲掙扎」去過人生才夠挑戰?還是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如戲」?無論如何,藉著主,信徒在世上都成為了「一台戲」,給天使和世人觀看(林前四9),縱遇困難,我們都可以起來「行動」,盡力嘗試,不輕易放棄。

IT'S OKAY TO NOT BE OKAY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03/05/2024

你好嗎?

經歷過大起大落的這些年,很多人都關心香港發展會不會是「到此遺址」,還是就此由亂入治,再由治及興,大有前途。當然,在今時今日,香港這個大城市如何發展下去,實在由不得筆者這樣的「小人物」去說三道四。在「大城」之下,我們這幾年不斷的講述「小理」,在社交平台發放的「大城小理」節目,原來已有三年多的光景。但正正在大道理頻頻出現時,我們見到的,更多的是不少人的徬徨、失意、傷心,就是一句:「這城市變了,而I’m NOT OK」。

或許,在關心這城的股市能否收復失地,經濟能否追上疫前光景,樓市會否再度暢旺,香港是否能成為盛事之都的同時,我們更需要真心問一下自己:你還好嗎?

香港人真的「NOT OK

在此,請各位讀者原諒筆者在這裡「持續放負」。你或許以為是筆者太悲觀了,「睇唔到由治及興帶來嘅好處」,但實情就是,不少香港人在這些年間,活得並不快樂。在2023年9月,有社會企業與東華學院發佈了一項名為「香港整體開心指數」調查的結果,在向受訪者了解他們的個人快樂感、心理資本、價值觀、社會幸福感、外在環境因素滿意度、自評健康狀態、抑鬱情緒症狀及個人特徵八大範疇情況後,歸納出「香港整體開心指數」,指數以10分為滿分,2023年只有5.88分,是自2018年以來最差,創五年來的新低,也是首次跌破6分。[1] 細看調查結果,就會感到問題嚴重:在調查中發現,有24%受訪者自覺「不開心」,比2022年上升達一成;每10個受訪者中就有一個人幾乎每天都出現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的情況;有12.8%的受訪者則幾乎每天出現入睡困難、睡不安穩或睡眠過多的困擾;16.8%受訪者經常感覺疲倦或沒有活力,10.9%受訪者幾乎每天做事都提不起勁或無樂趣。而最叫人憂心的是:認為自己精神不健康的受訪者,由2022年的16.7%,增加到2023年的29.7%。[2]  

很多人以為香港人唔開心,多是因為「經濟不景、生意唔好、商店執笠」。如果經濟好起來,人人有錢,香港人就會開心了,就會無事了,不過情況剛好相反:有調查指出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愈高的地區,快樂指數往往會愈低;愈年輕的受訪者,快樂指數也愈低。年輕人的快樂指數偏低,箇中原因或許與他們對前景悲觀、難以向上流等因素有關(這些原因在本文不會再探究了,你懂的)。[3]

IT'S OKAY TO NOT BE OKAY

經歷了大城市這些年的高山低谷,經歷過大城市風光的日子,香港恍若自高下滑,風光不再,被鄰近城市超前趕上,看來更是前景無望。在面對不明所以的前路時,人們當然會感到沮喪,但也得繼續過日子。或許,我們都要學習一下:IT'S OKAY TO NOT BE OKAY。可能你從網上韓劇中看過這標題,但本文並不是想探討這套韓國神劇如何成為收視冠軍,或是討論劇中主角如何與精神病患者同行,而只是想說單單一句原話:你作為你,就已經夠好了——唔OK,其實也是OK。

要將IT'S OKAY TO NOT BE OKAY「強行翻譯」,真是很為難。香港人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環境中生活,早就可以雙語並用,並可帶出比原話更好的詮釋:「得唔得都得,就算『唔掂』都唔係問題!」有人可能覺得這句「唔得都得」是一句「偽正能量」的說話,但相比那些「你一定掂㗎!」,甚或「你唔可以唔掂!」的「正能量」口號,那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意識,人生成功只能是winner,否則就是loser的想法,這才叫人窒息。

其實,你和我都只是正常不過的凡人,不論在工作上、或在生活中,問題天天都多,負面情緒一定會不斷累積,這是OK的!有時候,容讓自己嘆一下氣(聖靈不也是會用說不出來的嘆息來為我們禱告嗎?)負面少少,放負少少,其實也是OK的,因為我們總要有個出路,去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正如以弗所書四章26至27節對信徒的勸導,當中要留意的是:保羅不是說不可以生氣,他甚至沒有提及人們生氣的原因,或是評論誰對誰錯,該不該生氣等問題,而是勸信徒「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帶著正面而堅韌的態度,去明白生命中總有些NOT OK的事情,其實這才是叫人成長,成為羅馬書五章3至5節所言:「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那樣,我們可以怎樣面對NOT OK呢?有人建議吃一頓美味的飯和睡一個美滿的覺,滿足一下自己;或是阿Q一點,用「逆思維」的精神去消化和面對難題;正面一點的,就是從負面情況中學習,作出反省,總結經驗,再提醒自己以後如何做得更好。[4] 由此再想,筆者想到的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在不OK的社會中,我們雖然未必有能力變天,但至少可以在面對不合理的事時不去做一個幫兇,而做一個對得住天地的好人,如那七千未有跪拜巴力的人一樣(王上十九),其實已經很OK了。

人生是否OK不在於成就

不期然想起近期上畫的一部電影《奇蹟列車》(英文片名是:One Life)。這部劇情片根據英國人道主義救援者尼古拉斯.溫頓爵士(Sir Nicholas Winton)的真實故事改編,而其實溫頓先生自己也經歷了一段NOT OKAY的人生故事,1938年二戰開始之前,當年29歲,於倫敦股票行任職經紀,從來與政治及戰爭沾不上邊的溫頓,本來計劃到瑞士滑雪度假,但臨時收到他在捷克工作的朋友邀請便改變了行程。歐洲幾個國家原以為《慕尼黑協定》讓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德國就會滿足了,然而希特拉其實已盤算更大規模的入侵計劃。在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捷克,大批猶太人家庭被追捕,生活條件惡劣,無法逃離捷克。溫頓在了解當下的形勢後,決意展開計劃拯救當地的猶太兒童。當時英國政府容許這些面臨被驅逐出境的猶太人孩子到英國居住,但官僚列出的條件相當嚴格苛刻:他們既要為孩子尋找寄養的家庭,配對之後,還要安排交通,讓他們坐火車由捷克到英國,並要為每個孩子籌集高達50英鎊的費用!在溫頓與他的家人和朋友的努力下,他們最後安排了八次營救行動,總共救出了669位猶太兒童到英國。可惜的是在最後一次行動原本可以營救最大一批兒童,但因為出發時遇上德軍入侵波蘭令二戰爆發而不能成行,令250位兒童大部份都未能逃脫。溫頓為此終身抱憾,也從不向他人透露有關營救行動。

而在50年後的1988年,當溫頓在清理辦公室的雜物時,其妻子發現了大量當日拯救行動的文件,當中更包括記錄了所有的兒童名單。他的妻子將這些文件交給傳媒機構,最後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成紀錄片《這就是生活》(That’s Life),當中講述了整個故事。不知情的溫頓被邀請參加演出並被安排坐在觀眾席的第一行,同時也邀請了一批他協助拯救的兒童到節目與他見面,場面十分感人。溫頓先生後來除了被捷克和英國表揚,更被以色列稱揚為「國際義人」。

人的一生是否OK,有時其實不在於實現目標,成為勝利者,而在於有沒有好好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奮鬥過。當我們堅持過,努力過,無悔無怨,無愧於心,其實已經很OK了。


[1] Kennis Wong:〈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港人開心指數跌破5年新低!點解照顧者精神狀況最差?5大改善心理健康建議〉,「etnet健康大晒」,2023年1月10日,網站:https://www.etnet.com.hk/www/tc/health/105649/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港人開心指數跌破5年新低!點解照顧者精神狀況最差?5大改善心理健康建議

[2] 香港開心D:〈【2023年度香港整體開心指數調查】出爐啦〉,「facebook」,2023年9月28日,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05284594969874&id=100064650198010&paipv=0&eav=AfYuT-RAYvokBPIp7hIBlLiWEtdn5oXklWTKniDlxhhakceUOVYCXaLl9YaWAFPIJGk&_rdr

[3] 〈【快樂指數】港人快樂指數亞太區包尾,越年輕越不快樂〉,「Business Digest Editorial、yahoo!財經」,2023年1月11日,網站: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快樂指數-港人快樂指數亞太區包尾-越年輕越不快樂-043514879.html

[4] Chit-Chat和你傾:〈喜歡這句說話:It’s OK to be NOT OK!正常人是需要間放負的!分享3個我放負後回復正面的方法。〉,「Amy be Career」,2021年5月30日,網站:https://amybecareer.com/2021/05/30/ok-to-be-not-ok/

「快啲好」!真的好?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1/04/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大家都係神嘅兒女,唔戒口得唔得呀?醫生」

「唔打針得唔得呀?醫生」


「戒口快啲好!」

「打支針快啲好嘛!」


來自26年前,深入民心的經典廣告對白。[1] 似乎是說中了香港人及醫生對疾病、用藥的觀念及態度。「快啲好!」是彼此的共同期望。


前文分享過有關「慢」的文化,當中稍稍提及到英國的醫療情況,或許,讓人有一點點的負面感覺,懷疑英國的醫療體制,是否既沒有效率、又吝嗇,不給病人用藥,求醫,似乎有著近似登天的難度。


當然,這裡的醫療程序,是與筆者曾居住的香港及台灣有極大的差異。在英國,居民每當搬到一個新區,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到鄰近的家庭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簡稱GP)的診所登記。日後,任何求醫、問診或專科轉介,也需要透過GP。而作首次登記亦可能需要輪候一段時間,視乎該區的GP有否餘額。簡單而言,在英國,若沒有已登記的GP,就難以獲得一般的醫療服務。


每當身體感到不適,必須致電所屬GP預約。這肯定跟香港、台灣不一樣。在這兩個地區,一般病患者,只需要直接步入診所或醫院,就能在當天之內,見到醫生獲得治療。但在英國求醫必須預約,而預約期往往會安排在數天至數星期之後。病人也可選擇由醫生致電給他,透過電話作醫療評估。若病人要求與醫生面談,就需要等候更長的時間。問診評估後,醫生才會處方,並安排到指定藥房(pharmacy)取藥。但更多的情況是,問診後,醫生覺得不需要開藥。要知道一般的傷風感冒或發燒咳嗽,服藥七天就能痊癒,不服藥也可能大概一星期就好轉。由預約到問診,一般已超過一個星期,故不少狀況是不藥而癒。


根據最近一份對於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醫療服務的調查報告,顯示出普羅大眾對醫療服務感到頗滿意或很滿意的比率,創40年來的新低。其中最為人詬病的,就正正是預約輪候時間太長。[2] 但另一方面,受訪者中,仍有九成以上受訪者對現行醫療制度中,有關有需要的人能獲免費診治的原則,抱以正面的評價及予以肯定。[3]


無疑地,制度縱然有不足之處,但亦也有其可取的地方。為要讓真正有需要或病危緊急的人,獲得較快或適切的治療,就得在其他地方作出配合和協調。在仔細的評估後,才安排服務或較長的預約期,確實可以減少「濫用」的情況。減少用藥,亦能降低病毒的抗藥性,從長遠及整體而言,亦有助個人免疫力的提升。


明顯地,「快啲好」並不是這裡的醫療信念。


「病」本身就是一個訊號,提醒人需要休息;當個人受感染,既因為是身處的環境細菌、病毒驟然增多(這都與細菌活躍季節、周遭的衛生狀況或與病人身處的環境有關),亦同時與個人本身的抵抗力下降有關。過長的工作時間、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及休息時間、過於依賴及使用抗生素,無疑是對個人的抵抗力造成負面影響。[4] 在港、台地區,病人要求馬上處方用藥,或醫生選擇開藥,不外乎是希望把一些令人不適的病徵壓下來,叫人稍稍回復精神,就能繼續上班、上課。生活在大都市,告病假似乎是一種罪大惡極的行徑;臥床休息就像犯下彌天大罪一般。


「快啲好」大概就是以不斷消耗個人長遠的健康狀況(或生命)換來的,但這樣的「好」,真的是好?


在英國,行人路上不時見到跑步者。清晨見到的大多數是年紀較大的,8時左右是較年輕的上班族,10時許至中午前是一些主婦,黃昏時間則以中年人士居多。或許,因為求醫困難,各人就把心力放在如何改善自己健康上。既然不能「快啲好」,惟有盡量叫自己「唔好病」,這亦不失為一個良策!



[1] TPB HK CM 香港電視廣告:〈香港經典廣告(1998)藍十字保險〉,YouTube,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DPo8qIDsc&ab_channel=TPBHKCM%E9%A6%99%E6%B8%AF%E9%9B%BB%E8%A6%96%E5%BB%A3%E5%91%8A%E5%BA%AB(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4月8日)。


[2] Nick Triggle, “Public satisfaction with NHS at lowest ever level, survey shows , BBC News,” last modified March 27, 2024, https://www.bbc.co.uk/news/health-68669866.


[3] Rebecca Thomas and Jane Kirby, “Public satisfaction with the NHS at record 40-year low,” The Independent, last modified March 27, 2024, https://www.msn.com/en-gb/health/other/public-satisfaction-with-the-nhs-at-record-40-year-low/ar-BB1kB5DV.


[4] 〈衞生署與醫學會呼籲公眾適當使用抗生素以響應「世界抗菌素耐藥性關注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3年11月17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11/17/P2023111700403.htm(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4月8日)。

電影小組:電影類型十講 最終回:伙伴情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0/03/2024

電影類型十講來到最終回,分享嘉賓王礽福先生挑選了2023年於網上串流平台推出的電影《真愛玩失蹤》(Ghosted)來為大家講解「伙伴情」[1] 類型電影的特點和結構。雖然電影在上架的首兩天,吸引了超過328,000名觀眾收看,是有關串流平台有記錄以來觀看次數最多的新上架電影,但它所得的評論卻未如理想,有不少人認為該電影內容拼湊,男女主角合作亦被指未有化學作用,更被提名最糟男、女主角及螢幕情侶。

明光社

礽福介紹到「伙伴情」類型電影有三大要素:一、由於主角的生理、心理或是道德上有所缺欠,所以需要伙伴相助;二、與主角互補的伙伴出現,可以讓他/她的生命變得完整,或是對方有主角所需的特質;及三、在電影中有各式各樣的阻礙出現,包括誤解、觀念差異、重大歷史事件或社會壓力等等。而礽福亦稱,如電影是「雙主角制」的話,電影中主角及伙伴在經歷事件後都會有所成長。在「伙伴情」類型的電影中,很著重講述一對搭檔如何發現「沒有彼此就無法過得那麼好」這回事。

明光社

雖然網絡上有人稱這電影為爛片,但礽福認為這部電影仍然是看得下去的。雖然電影有叫人費解的地方,如男主角由最初有哮喘到中途變成如「美國隊長」般好打,而尾段旋轉餐廳的旋轉速度亦非常不合理,根本不要求觀眾運用智力分析結尾的情節,但起碼電影男女主角都是靚仔靚女,片中的一些設定對推動劇情有所幫助,如男主角的農業知識能幫助洞悉女特工家中植物的DNA,推斷出生化武器的密碼。而女主角一切以任務為先的取向,在最後卻因為男主角在危難中的保護和照顧,讓她慢慢改變,開始懂得為愛、為別人而犠牲任務。

自2022年6月開始「電影類型十講」系列,為大家細心拆解過十多部電影的結構。雖然觀眾一般很少會這樣精細地看電影,但礽福認為電影投資很大,是一門很精緻的藝術,好的電影是值得觀眾一看再看,細心地去閱讀它精彩的地方,並學習如何在電影中找出證據去解讀它所表達的觀點。

歡迎大家點按以下連結,收看講座。

收看講座


[1] 有關電影故事的類型分類方法,是參考自《先讓英雄救貓咪》系列書籍,該系列書籍是使用「夥伴情」這個寫法。

學童值得擁有更好的教育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2/02/2024

衞生署一直有做調查探討學生自殺問題,惟上個月才公開調查結果。在2022/23學年,在調查的學童中,整體回應有計劃自殺的比率為2.8%、試圖自殺的比率為1.3%,其中中學生稱有計劃自殺比率達3.7%,據衞生署指此數據創五年新高,情況怵目驚心。小朋友應該享受快樂的童年,發掘他們的潛能,讓他們的人生充滿成就感、快樂感。然而,現實的情況卻不一樣,香港的學生在讀書生涯中都是以學業成績作為人生的目標,而忽略了內在潛能的發揮。

在移民潮下,教師流失嚴重,校內的行政工作亦令留下來的教師吃不消,他們在學校的時間未必能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家長方面,則抱著望子成龍的心態,入讀傳統名校就是人生勝利者。其實,香港年青人的出路還有很多,總有一條出路可以成就子女的未來,讓他們有滿足感。

近日有一名新移民指控某地產公司,原因是他們想買九龍城名校區的住宅,結果卻被誤導買下深水埗區,據報稱,該對父母還拉橫額抗爭,原因是「害得三個孩子讀書沒著落」。在香港,有不少家長的心態就是住九龍城區才有書讀,把成就只投放在一個小區,結果做了井底之蛙,看不到其他更好的教育機會及發展潛能的地方。此外,政府對教育投放的資源確實有限,政府官員常說要在外地搶人才,其實香港的人才輩出,我們如何造就本地的精英,令他們更愛這個家,這是政府更要下的一番功夫,不應只著眼於教育科目內容的增刪,而是要把教育制度和人的心態轉變,令學童有更值得擁有的教育。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了解欺凌背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5/02/2024

在約三年的疫情期間,學生們已習慣透過網絡溝通,疫情過後,當他們再次回到校園,不少學生待人接物的社交技巧都有所倒退,在朋輩社交的適應上出現了很多問題,以致產生焦慮情緒。青少年的社交壓力及欺凌的問題,對他們的影響可以持續一輩子,甚至有些因此而輕生,實在需要大家高度關注。長期研究欺凌行為的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馮麗姝教授(Annis,在此為大家分享有關欺凌行為的形式和種類,以及對學生成長上的影響,她亦為師長們提供了建設性提議和意見,以協助及培育青少年的成長。

在港現況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2017年發表的調查發現,香港的中學生自評受到校園欺凌的比率,是全球最高,大概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於受訪前一個月內曾遭受多於一次的欺凌。[1] Annis指出,本港校園的欺凌情況的確是十分嚴重,兩項本港調查都反映了有關情況:獅子山青年商會聯同香港家庭調解協會在2019年抽樣訪問了600多名小學生,發現超過三成七的學童於受訪前一年曾遭遇同輩欺凌,有4.8%的受訪者更萌生自殺念頭;[2] 騰龍青年商會在2020年發表的調查顯示,近四成半受訪的本地學生曾遭網絡欺凌,而在受訪家長中,有超過一半認為子女曾遭網絡欺凌。[3] 可見香港無論是校園欺凌或網絡上的欺凌情況實在都需要迫切的關注,不能掉以輕心。

欺凌和攻擊的形式

Annis認為實體和網絡欺凌,兩者有著很大的分別。實體欺凌的形式,包括肢體攻擊(如:拳打腳踢、掌摑、推撞、扯頭髮)、語言暴力(如:恐嚇、粗言穢語、中傷、譏諷、挖苦、改花名)、關係上的攻擊(如:搞小圈子、說是非、排斥)及性暴力(如:強迫拍攝裸體照片、性侵、勒索)等。

而網絡欺凌的形式包括造謠、抹黑、起底、改圖等,受害者的個人資料及私隱被人轉貼、瘋傳,因此欺凌的「時間」不限於上學時間,而是24小時不斷於網上發生,加上這些資料不能刪除及下架,根本無法可以阻止瘋傳,就算學生因而轉校了,但起底、恐嚇的事情仍然繼續發生。Annis稱:「香港有關網上欺凌的法例保障不多,亦未能跟上互聯網和AI的發展。」她指出外地政策上有不同對應的策略,如澳洲,有法例規管網絡供應商必須於24小時內刪除嚴重人身攻擊傷害性的內容,否則會負上法律責任。

攻擊者和受害者的種類

Annis指出不要單看欺凌和攻擊行為的形式,而要辨別出欺凌者的種類,分別為反應型攻擊者(Reactive Aggressor操控型攻擊者(Proactive Aggressor[4]她形容反應型攻擊者對周遭環境非常敏感,容易因一些字眼或相片而感到遭別人挑釁,因而怒氣填胸,立即在毫無思量下就衝動地回應,出言侮辱及咒罵他人。他們並不是欺凌者。Annis稱操控型攻擊者才是真正的「欺凌者」。他們是有居心地作出欺凌,有目的、有預謀,懂得選擇弱者,並在冷靜的情緒下進行。他們於網絡上會隱藏自己身份,不易被發現,並透過裸聊、裸體照設下陷阱「捉人痛腳」,然後以起底、勒索等方式去獲取利益和金錢。反應型攻擊者與操控型攻擊者的比例為9:1,可見「校園暴力」佔了90%大多數,而「校園欺凌」僅佔10%而已。

而受害者方面,也分為退縮型受害者(Pure Victim攻擊型受害者(Aggressive Victim。退縮型受害者會指責自己因無力面對人際和欺凌問題而產生抑鬱和悲傷的情緒,他們會逃避人群,躲在家中不想上學。相反,攻擊型受害者則憤世嫉俗,很多事情都會覺得不公平並會不停地投訴,他們會以激進的行為和方法去表達,並要求對方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而這種過激的想法和要求,也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令事情及人際關係更為惡化。

攻擊者需要認識自己

處理兩種不同類型的攻擊者,Annis認為無論是反應型或操控型攻擊者都要幫助他們認識自我。首先,對於反應型攻擊者,需要幫他們了解哪些訊息或字眼是特別容易讓他們感到自己被別人挑釁,讓他們理解到網絡的訊息很短,字數有限,所以很容易產生誤會,請他們不要妄下判斷,別人未必有心去挑釁及捉弄他們。師長也可以幫助他們拉闊思考,想想當時前後的訊息和情境,有甚麼其他線索及可能性,助他們減少及控制自己的怒氣。另外,提升及強化他們溝通及解難的技巧,讓他們學習提問及澄清事情,而不是立即反擊及侮辱對方,這都對反應型攻擊者有幫助。

而操控型攻擊者方面,要讓他們知道網上有關勒索、抹黑及起底等行為,都要承擔法律後果,並且了解到虛擬世界是非常實在的,犯罪者不能逃過法網。事實上他們的聰明智慧是可以放在利人亦利己的事上,而非鋌而走險,做出違法的事情,這都是不值得的。另外,操控型攻擊者於線上根本看不到受害者的樣子,此舉更使他們輕視了受害者的感受,不知道受害者因為被欺凌而嚴重抑鬱,甚至有自殺的念頭和計劃。因此,提升操控型攻擊者的同理心是十分重要,這使他們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來感受他們的困擾和無助,令他們不再危害受害者的性命。

受害者需要學習與人相處

對於退縮型受害者,Annis認為要幫助他們重建自信心,肯定及發揮他們的優點及長處,確立自我的價值,並協助他們與態度積極及正向的同學逐步建立友誼,也可以透過「大哥哥姐姐」計劃為他們配對一位朋輩導師,讓他們對學校有更多安全感和歸屬感,使他們不會畏懼上學及在學校時不會感到孤單無助。透過訓練,可以讓他們不再逃避且更願意與人交往,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處理和面對人際關係,以及提升社交技巧。

至於攻擊型受害者,則要令他們反思一下他們平日會將責任歸咎於他人而沒有反省自己,以及總是先指責及投訴別人的態度,從而作出改善。幫助者可以鼓勵他們先不要辱罵他人及將憤怒發洩於別人身上,並以平和的心情及語氣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期望及感受,讓人明白:「我並不喜歡以這個方式『玩耍』,我也不容易激動和情緒化,既然不是那麼『好玩』,不要再這樣騷擾我了。」

最後,Annis與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在校園中推動「網樂共享研究所」(Cyber-Joy Enjoy Lab),[5] 於網上提供許多預防網絡欺凌的寶貴資源,供老師和家長參考,如想進一步認識網絡欺凌,可瀏覽:https://www.cityu.edu.hk/cyber-joy-enjoy-lab/zh-hant。她提醒到:「網上社交平台應是一個快樂共享的空間,而非單方面去操控別人,把個人的開心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網『樂』共享才是使用者的初衷!」
 

(本文收錄在《成長中的障礙賽》一書內,歡迎索取,奉獻支持或購買,詳情請按此。)


[1] 〈港生自評受欺凌 比率全球最高〉,《香港經濟日報》、yahoo!新聞,2017年4月21日,https://hk.news.yahoo.com/港生自評受欺凌-比率全球最高-225531579.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2月6日);“PISA 2015 Results (Volume III): Students' Well-Being,” OECD, last modified April 17, 2017, https://www.oecd.org/education/pisa-2015-results-volume-iii-9789264273856-en.htm

[2] 陳淑霞:〈調查:37.8%小學生過去一年曾遇校園欺凌 14.3%被打 4.8%欲尋死〉,《香港01》,2019年4月2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322882/調查-37-8-小學生過去一年曾遇校園欺凌-14-3-被打-4-8-欲尋死(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2月6日)。

[3] 黃凱迪:〈遏制網絡欺凌 旁觀者宜出手〉,《香港經濟日報》,2020年9月17日,網站:https://paper.hket.com/article/2754990/遏制網絡欺凌%20旁觀者宜出手(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2月6日)。

[4] 〈欺凌的定義〉,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網站:https://www.cityu.edu.hk/projectcare/tc/definition.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2月6日)。

[5] 〈網樂共享研究所Cyber-Joy Enjoy Lab〉,香港城市大學,網站:https://www.cityu.edu.hk/cyber-joy-enjoy-lab/zh-hant(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2月6日)。

活著才能反敗為勝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5/02/2024

一直以來,亞洲的某些地區,如日本及香港的學生,都要在學業上承受極沉重的壓力。緊密的課堂、繁多的作業及課外活動、頻密的測驗及考試、再加上父母或學校的期望,真的讓學生都喘不過氣來。假如學生在校園裡還要面對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問題,又或者不幸成為了被欺凌的對象,校園生活對他們而言恍如人間地獄。

眾所周知,日本的自殺率在亞洲地區屬前列份子。日經中文網的資料顯示,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23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2022年日本的自殺人數為21,881人(較2021年增加874人),當中的男性有14,746人(較2021年增加807人),是13年來首次增加,女性有7,135人(較2021年增加67人),連續三年增加。此外,小學、初中、高中生自殺人數更高達514人,創歷史新高。[1] 再看看香港的情況,根據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統計,2023年8月至10月,香港共錄得22宗涉及18歲以下人士或大專學生企圖自殺個案的新聞報道,較2022年同期的11宗增加一倍,[2] 到了2023年11月中,個案更增至23宗。[3]

復常後功課壓力大

人的本能是求生而不是求死,青春無敵,究竟是甚麼原因讓這一班學子選擇死亡而不是求生?是學業壓力?是校園欺凌?是家庭問題?是感情問題?還是如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所指:「由於疫情關係,學生於兩年內幾乎沒有上課,復常後功課壓力倍增,適逢10月和11月是考試季節,學生在功課及考試雙重壓力下容易做出事」?[4]

如果真的是因著考試壓力而尋死,這種重視學業成績的壓力,又是從何而來?是源於自己,本身已是品學兼優的學生,感到自己做得不夠好?是源自父母,學生無法承受父母對自己過高的期望?是源自老師或其他同學的眼光,不知道如何自處?還是源自對現今社會的失望,學生認為自己將來沒有前景?無論如何,一個人決定自殺,通常都是對人生絕望到一個地步,「認為」自己無法改變面前困境。

想法能改變心態

如果一個人深信自己無法改變面前的困境,這種想法足以讓人產生極大的憂慮,甚至絕望。但問題是,困境是真的走不出來?還是只是人們過度擔心,「認為」自己走不出來?被稱為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的卡耐基(Dale Carnegie),當年面對美國大蕭條,他因為股票失利而令大部份的儲蓄都化為烏有,他冷靜下來分析最壞的情況會是怎麼樣?他想到最壞便是去餐廳洗碗,住別人的宿舍。他說當他想到這裡,人便平靜了。又例如在美國創立Evans Products公司的Edward S. Evans,他在成立公司之前,曾一度陷入債務危機,加上在經醫生診斷後,他得知自己的生命只餘下兩星期,一連串的打擊竟讓Evans下定決心不再擔心了,他的心態改變了反而令他恢復健康,他可以重投工作並還清債務,甚至能用剩下來的錢及精力創辦公司。

別獨自面對難題

這裡並非鼓勵大家漠視周圍環境對人情緒或身心靈的影響,只是想說,有時環境固之然對人不友善,但深陷其中的人往往受困於負面情緒,只看見眼前的「死胡同」,卻忘記了退一步,其實有海闊天空等著自己。如果壓力來自學校,可以向父母傾訴嗎?如果壓力來自父母,可以向信任的老師尋找幫助嗎?如果壓力來自父母、學校,又或是自己,可以求助於成熟的朋友、專業人士,甚至是不認識自己的熱線輔導員或網絡電台的主持嗎?如果學生擔心自己的出路,畢業後是否可以嘗試先尋找臨時工,再等機會發揮自己的專長嗎?當真的感到生活太累,可以嘗試找一個空間稍為喘息一下嗎?「停一停,想一想」,不單可應用在養寵物一事上,也可以應用在人生抉擇上。

生命比學業,甚至比一切成就珍貴。以中國象棋打個比喻,即使學業或成就再怎樣重要,極其量都只是「車」,然而生命本身才是「帥」,被人抽了車,還有機會可以反敗為勝,若自己先放棄了帥,便一定「輸硬」。


[1] 〈日本2022年近2.2萬人自殺,中小學生人數創新高〉,日經中文網,2023年10月23日,網站: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53816-2023-10-23-10-55-55.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31日)。

[2] 〈香港數據顯示學生自殺率趨升,陸台兩地亦錄得類似危機|Whatsnew〉,端傳媒,2023年11月9日,網站: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31110-whatsnew-hongkong-youth-mental-health(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31日)。

[3] 〈開學至今23宗學生輕生響警鐘〉,星島網,2023年11月13日,網站: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556351/日報-港聞-開學至今23宗學生輕生響警鐘(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31日)。

[4] 同上。

助年青人走出情緒幽谷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2/2024

近日社會出現不少年青人自殺的個案,不禁令人惋惜,亦令社會關注年青人的精神健康狀況。很多人都想了解年青人自殺的原因,是教育制度出現問題,還是社會大環境的改變?是學生面對情感困擾,抑或遇上校園欺凌的情況?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玉麟在明光社主辦的一個講座中表示,沒有人可以真正了解年青人自殺的原因,因為自殺不是剎那間的行為,而是非單一原因促成的過程,但很多時自殺都與精神健康有關,加上現今的年青人往往都處於絕望孤立的處境,因此如能加倍留意他們的精神健康狀況,及早找出面對這方面問題的年青人,便能及早提供治療。

陳醫生表示超過九成的自殺者都患有精神疾病,可是超過八成的自殺者都沒有接受治療。而現在全球約有10至20%的青少年都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比率遠高於成年人的10.7%,而近半精神病患者早在14歲開始便發病。

患者對人對事失去興趣

社會對受情緒困擾的年青人存在不少誤解,認為他們懶惰、軟弱、逃避現實,但實情是情緒病讓他們失去學習和社交的動機。陳醫生指出情緒病有別於一般的疾病,病徵可能不明顯,但也可能會有較明顯的生理症狀如心翳、肚痛等,這都是受情緒影響導致。若能察覺出情緒病的早期徵兆,如性格顯著改變、情緒波動、對人對事都失去興趣、出現自殘行為等情況,及早介入跟進,可減低當事人因情緒病對其家庭、學習、工作及感情等生活範疇的影響,以及減低自殺的風險。

而在眾多情緒病中,陳醫生認為抑鬱症是需要特別關注的。人總會有不開心的時候,但抑鬱症的情緒低落則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患者心情煩躁,逃避正常的社交生活,拒絕將困擾自己的事向人分享,腦海裡不停想起很多不愉快的事,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失去對生活的希望,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會持續低沉,而患上躁鬱症的人則會出現兩極的情緒變化,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抑鬱後,會出現躁狂的興奮狀態,情緒高漲,充滿自信,也會容易動怒,但不久又會回到抑鬱的狀態。

除了抑鬱症,焦慮症也是廣為人熟悉的情緒病,陳醫生表示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會長時間感受到憂慮,早上一睜開眼,滿腦子都是憂慮,總覺得將有重大危機臨近,常常被不安的情緒籠罩著。不安的狀態,會令患者無法集中精神,而身體的肌肉亦會處於繃緊的狀態。

陳醫生指出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朋友都不會主動見醫生,所以如果察覺到身邊有人受到這方面的問題困擾,便要鼓勵他們見醫生接受合適的治療。

網絡遊戲成癮

另外,原來網絡遊戲與精神健康是有關聯性的,陳醫生指出上網時間愈長,精神健康狀況會愈差,而網絡遊戲成癮更會導致較多的抑鬱徵狀,網絡成癮的高危群組,其心理韌性會較低,這表示他們面對壓力的能力較弱。而年青人正處於成癮的高危期,很容易對事物著迷,愈早接觸令他們成癮事物,日後成癮的情況愈嚴重,因此不能忽視網絡遊戲對年青人精神健康的影響。

不少人都有玩網絡遊戲的習慣,但要到哪個程度才算是成癮呢?陳醫生表示如果12個月內都無法控制自己玩遊戲的頻率、時間或強度,並視遊戲是生活中的優先考慮,即使這種持續的習慣對當事人、其家庭、社交、學業或工作都造成了嚴重損害,他仍繼續玩遊戲,便可將此情況視作網絡遊戲成癮。

網絡遊戲為年青人提供一個脫離現實的場景,當生活不如意,就可進入網絡世界,不用理會現實世界的煩惱,但一旦習慣了用這種方法逃避現實,往往令人陷入另一種狀況,就是分不出現實和虛幻。網絡遊戲看似令人快樂,但當事人仍要處理現實中的孤單感覺,愈沉迷網絡遊戲,就愈少時間與人有真實的接觸,網絡遊戲不知不覺地蠶食了個人生活,只要返回現實世界,就更覺憂鬱和焦慮。

由於情緒與網絡遊戲成癮息息相關,兩者有互為因果關係,因此,年青人情緒方面的問題可成為戒癮的切入點,因為問題浮現才能讓他們身邊的人察覺到問題的存在,並為他們提供支援。陳醫生直言當成癮行為出現才處理的話,要戒癮是困難的,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及早預防網絡遊戲成癮的情況出現。

陳醫生提到,不少網絡遊戲成癮者性格都比較自卑、孤獨、沒有朋友,所以才會寄情網絡,也有年青人利用遊戲來逃避家庭問題或社會的絕望感。因此,如果要關心這一代年青人,就要明白他們面對的困難。陳醫生慨嘆今天的年青人面對很多的創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割裂,朋友的離開亦令他們倍感孤單,社會欠缺上流機會令他們看不到出路,社會和家庭環境往往令他們感到壓抑、焦慮、被否定、被遺棄。

歸屬感與心理韌性

成年人不能幫助年青人解決一連串的問題,但可以培育年青人的心理韌性,以幫助他們面對壓力。肯定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社交技巧,助他們建立足夠的朋輩支援,都有助培育他們的心理韌性。陳醫生指出,對於年青人來說,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的角色都很重要,除了提供身體上的照顧外,心靈上的照顧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讓年青人知道他們是屬於某一個家庭或群體,便可以透過建立歸屬感,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相反,如果社會充滿爭拗,要培育年青人的心理韌性則會比較困難。

最後,陳醫生指出要為有成癮、情緒問題的年青人提供治療,需要一個全人治療,在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方面給予支援和關懷,除了藥物及心理的治療之外,社會及靈性方面的支援也有幫助,而靈性上的治療不限於宗教層面的事情,建立個人的價值,追尋人生意義與目標,都能為人的靈性帶來更新。

與受困擾青少年同行的教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5/02/2024

或許以前的年輕人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但今時今日,學業上的挑戰、社交平台等種種壓力,都足以讓年輕人「早已識盡愁滋味,未賦新詞亦說愁」,年輕人的愁是真實的,每一位年輕人面對的問題或許並不相同,但相同之處在於無論身處哪一個社會階層——基層家庭、小康之家,又或是富有人家,都得面對一些不能逃避的問題。社會視年輕人為寶貴的資產,教會何嘗不想好好牧養下一代,但面對受情緒困擾的年輕人,教會可以如何牧養他們?另外,教會是否必須投入大量的人手,才能夠支援受情緒困擾的年輕信徒?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李志剛博士在此分享他的經驗,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啟迪。

讓群體成為組員的支援

馬鞍峰香港教會(下稱馬鞍峰)的全職受薪同工只有10幾人,卻要面對2,000多名會眾,其中不少是年輕人,除非有些信徒只適宜透過個人輔導的形式支援,如果以一位牧者每次服侍一位信徒這種較為傳統的輔導形式來幫助年輕人,牧者一定心力交瘁,所以馬鞍峰會用群體的模式來解決個人的問題。歡躍新生事工(Celebrate Recovery)本由美國馬鞍峰教會開創的,當中提及一些步驟,與幫助成癮者的「戒酒無名會」12步驟有些相似,不過教會在其中加入了八福的聖經元素。這12步包括了「我們承認自己無力控制自己犯錯的傾向,我們的生活已經變得難以管理」;「我們開始相信,有一股比我們更強大的力量(神)可以讓我們恢復理智」;「我們決定將我們的生活和意志交給上帝照顧」等。

每一位成癮者,甚至有自殺傾向的年輕人,都可以在自願的情況下參與歡躍新生事工。與「戒酒無名會」一樣,馬鞍峰的歡躍新生事工是以同行者的形式來支援有需要的信徒。各人根據自己的癮癖,男女分開加入不同的小組。雖然人們知道歡躍新生事工是為到受情緒困擾的信徒而設,但參加小組的年輕人都不會覺得難受或有負擔,相信這與馬鞍峰所推行的四個核心R(Relax,Relational,Relevant及Real)有關。

四個核心的R

先談第一個R是Relax(放鬆),馬鞍峰營造了一個很輕鬆及自在的環境給信徒參與聚會,即使年輕人在敬拜時玩手機,也不會被人沒收手機,也不會被人投以怒目。教會給予年輕人自由,一開始,他們或許不太清楚崇拜意義,也不能投入在敬拜當中,但他們選擇在教會玩手機,而不是在家中玩手機,這已經是好事,日後他們或會投入敬拜,甚至願意參與事奉。按照他們的步伐給予他們時間及空間是很重要的,歡躍新生事工願意給予年輕人時間和空間,基本上這項事工的牧養工作為期一年,如果組員仍覺軟弱,可以按著自己的情況留下來。

第二個R是Relational(關係的),每個人都不想成為孤島,而是希望與人結連,即使在教會玩手機的年輕人,其實也想與他人結連,否則他們乾脆留在家中玩手機便可以,也不會回來教會。只要他們感到自由及安全,在他們參加活動時,他們會很深入地分享自己的感受。關係是重要的,歡躍新生事工雖然沒有為情緒受困擾的年輕人提供專業服務,但它提供的是同伴彼此的支援,讓組員在一把保護傘下彼此保護。

第三個R是Relevant(相關的),教會今天談的道,需要與日常生活相關。道是很有威力的,但有威力的道如果用很沉悶的方式去表達,也會失去功效,道不用長篇大論,簡單地點出重點便可以,也不必提供一個絕對的答案,就如耶穌會用比喻,祂知道群眾能夠聽多少,並引導他們去思考。神的話語是有能力的,歡躍新生事工所採取的12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會有對應的經文。

第四個R是Real(真實),馬鞍峰對領袖的要求很高,這裡指的不是靈性要夠高,而是要夠真,合資格的領袖,他們樹立的榜樣是知道自己是罪人而不是聖人,願意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呈現在弟兄姊妹面前,他們敢於與人分享自己的過錯及如何被神改變。同樣,馬鞍峰也是要求參與歡躍新生事工的事奉人員,必須在組員面前真實地呈現自己,作為一名重生的基督徒,他們需要分享自己過去的軟弱,例如坦言自己曾有自殺傾向,又或是其他癮癖等,他們都靠主得勝了,而這些經歷更可鼓勵其他組員。當領袖或事奉人員如此透明,其他參與者便不會因為加入小組而感到難堪。

謹守保密原則

另外,歡躍新生事工要求每一位組員為其他人保密,組員分享的內容都絕不能外傳,每個人的故事只能留在小組中。馬鞍峰在這方面極度嚴格,若有人令其他人的事情外洩會被勸告,若屢勸不改,他們只能離開教會,因為人的話語不但會拆毀人,也會扼殺會眾對教會的信任,馬鞍峰絕對不能容忍這種刻意的人為傷害。

要回應年輕信徒的心靈需要,傳統的教會有不同的模式和做法,馬鞍峰根據本身的獨特之處,為青少年提供了安全及透明的空間,讓他們在分享自己的問題之餘,也可以投入事奉,例如教會為想參與拍攝或敬拜事奉的年輕人,提供器材及導師,幫助他們發揮恩賜。參與事奉其實亦有助改變他們過往的世界觀,建立健康的形象,這一切對於受情緒困擾的年輕信徒來說,都有極大的幫助。

編者序:成長中的障礙賽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2/2024

一代不同一代,當世界的轉變速度愈來愈快,不同世代面對的挑戰差異可以很大,無論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成長,或是千禧年前後較富裕環境下成長,以至過去幾年在社會運動和疫情陰霾下成長的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截然不同,作為父母、老師和導師的,大家的成長經驗恐怕難以成為主要參考。過去幾個月,香港學童自殺的情況令整個社會都震驚和傷心,究竟青少年面對的嚴峻挑戰是甚麼?他們的抗逆力出了甚麼問題?家長、老師和所有關心青少年的社會人士又可以做甚麼?這是大家都十分迫切想探討的。

在美國,一個關注精神健康議題的網站指出,現時青少年經常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受社交媒體的影響、自我形象低落、外貌遭負評、同儕壓力、欺凌、學業上的挑戰、外在各種壓力、與性相關的危險行為、藥物或賭博的沉溺行為、抑鬱和焦慮等。[1] 就以上各點,本書希望可以幫助各位關心下一代的朋友,了解青少年在成長中所面對的種種障礙,並以合宜的方法和態度協助他們跨越這些障礙。

本書收錄有關沉溺行為的文章,主要是回應青少年沉迷電玩的情況,另外,亦收錄了有關靈性支援的文章,讓家人、朋友可以幫助青少年面對各種衝擊。作為教會群體,我們相信如果青少年能在靈性層面得到餵養,由聖經真理導引他們,便能更堅實的成長,即使面對再混亂的世代,走進了人生低潮,他們也不會失卻盼望。因此,本書的最後一個部份為信仰支援,盼望透過相關文章,回應青少年在靈性方面的需要。盼望本書,能為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同行者帶來一點幫助。


[1] LCPC, “12 Common Teen Issues & How to Support,” Choosing Therapy, last modified May 4, 2023, https://www.choosingtherapy.com/teen-issues/.

給學童的信:放下、寬恕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2/01/2024

據警方資料顯示,截至11月8日,2023年香港錄得306宗學童輕生個案,其中37人死亡,其餘列企圖自殺。[1] 一套電影《年少日記》道出一些學童的心聲,大家都寄望,凡看過電影的家長、教師、社工等都能為下一代伸出援手,加多一點同理心,與學童好好相處。但若然仍有人未必能即時領悟當中的意義並及時改正,學童又如何自處?曾聽過一個說法:若片中的主角並沒有選擇自殺,他長大後一定是一個抗逆力很強的人,因為他已經戰勝低谷,百毒不侵。然而,一個都不能少,若再有學童抵擋不住……

給學童的信
你是學童嗎?現在有否感到壓力,覺得世界很絕望,每天生活在讀書的壓力中、沒有人明白的世界中、在不知明天如何的幻想中?若然你有以上的想法,其實你已經長大了,你不再是小朋友,因為你已懂得獨立思考。可是,你的父母並不察覺你已經長大,他們一時間未能接受一個已長大的你,對他們來說頓覺陌生,你與從前實在有太多的分別,令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於是,誤會開始出現,溝通也出現了問題。也許他們覺得你叛逆,其實你在表現自己的獨立思想;他們或許覺得你容易發脾氣,其實你在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主動與父母溝通
筆者小時候也曾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原因是他們只會將零用錢給我的兄姊,但卻從來沒有給我。現在為人母親,我也一直沒有給兒子零用錢,因為覺得他並沒有此需要,心想他還小,若有需要也會幫他買。有一天,兒子卻主動地向筆者討零用錢,問他原因便說:「其他同學都有,而且有時候我也想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聽後,覺得有道理,所以從那次開始,就給他零用錢。這次經歷,醫治了筆者童年的傷痛,從兒子身上學到一個道理:為何筆者小時候不也像他一樣,主動地向父母討零用錢?這樣可能就不會導致誤會的出現。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快樂、傷心、擔心,都可分享。

認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每一個人在出生後好像一張白紙,其價值觀主要是從後天培養的,在成長中,別人的照顧方式,父母給予的態度、行為、聲音、眼神都對人的價值觀有所影響。如何可以提升自己,建立一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就得打破舊有的框框,勇於去尋找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有時多閱讀勵志的書籍、多聽一些生命見證的故事,可以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小時候,筆者很喜歡聽有關澳洲的基督教佈道家Nick Vujicic的生命分享。他出生時便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故此無論任何人想到自己的際遇如何的差,相信Nick總會是更差的一個,他的一生在旁人看來甚是糟糕,但他卻譜出十分美滿的人生,激勵世界上很多人,無論他的身體如何,他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家庭有不同的角色,有丈夫才有妻子,有父母才會有子女,有哥哥才會有弟弟,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意義,而且同樣重要。角色間是能互相等待、期待的,卻不是感到被虐待;角色間能讓別人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封閉內心的感受。最終每一個角色會感到自己有好的地方,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能夠自己雙腳站起來而不用依賴他人。[2]

寬恕你的父母
之前提到,父母或許未能調校好去面對你已經長大的事實,他們仍然視你為小朋友,所以他們會擔心你不夠人生閱歷去做決定、未夠成熟去處理問題,最後對你多加保護,而這個保護慢慢便演變成管束。父母要求孩子努力讀書,他們有可能仍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認定只有讀書好才能在日後找到好工作,他們本出於好意,卻無意間控制了你的人生。父母可能擔心孩子會被別人欺騙,故總會多問孩子一句:「今晚你會去了哪裡,何時回家?」然而,孩子聽不入耳,只感到沒有自由。再想多一步,父母很可能是害怕你的安全、想關心你,卻用錯了語氣及態度,令你反感。生活上總會遇到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我們或許會因此而不快樂,或許會希望父母給你多點的自由,或許不再聽到父母吵鬧的聲音。總的來說,父母也是人,都會有不懂的時候,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試想想一次你得罪別人的經歷,那時你或許感到害怕,或許怕對方以後不再原諒你,以後不再理睬你,你會就此失去他/她。然而,若最終他/她選擇原諒你,你的感受將會如何?會否就像是收到一份大禮物,那種失而復得的情誼,令你內心充滿無限的感激?今天,你可以把這份禮物無條件地送給你的父母嗎?父母都是平凡的人,他們的成長有其背景、人生際遇,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些父母可能很內向,不懂向子女表達愛與關心,卻用了打罵的方式,沿用「打者愛也」這一套傳統思維,雖然已經不合時宜,他們或許用錯了方法去愛自己的孩子,但他們仍是很愛你的,你可以原諒他們,放下一切嗎?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十一4)我們可以寬恕別人,如同別人曾寬恕我們一樣。


[1] 〈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 七成女生 5及10月高危〉,明報新聞網,2023年11月17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教育/article/20231117/s00011/1700159178261/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七成女生-5及10月高危(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4日)。

[2] 薩提爾〔V. Satir〕:《家庭如何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吳就君譯(台北:張老師文化,1994),頁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