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低頭?不低頭?「拎有時,放有時」的智慧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3/01/2014

現今社會中,智能手機看似快將成為「必需品」,作為家長又可如何教育子女恰當地使用智能手機?我們專訪了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羅乃萱女士,一起探討智能手機與新一代成長的微妙之處。
 

當智能手機佔據生活

台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2013年7月進行一項兒少手機及APP使用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新一代使用智能手機的情況有三高現象,包括:高擁有率、高使用率及高下載率。接近四成受訪者擁有智能手機;三成七受訪者表示未來兩年會購買;一成四擁有智能手機的受訪者每天使用三小時以上,當未能使用電話時會感到焦慮;十個當中有一個小孩有重度成癮的情況,而大部份都有下載交友程式。[1]
 

生活模式改變的影響

近年不少研究都表明使用智能手機會為身體健康帶來負擔,對正在發育的幼齡兒童尤甚,包括視力耗損、近視年輕化,以及影響頸、背、手指的肌肉發育、溝通能力的建立等等。當然智能手機會為人帶來方便,其隨時隨在的特點令人更容易保持聯繫。對於青少年來說,這種溝通模式完全切合他們的喜好,一個符號或圖案,對於表達能力較弱的人來說,實在勝過千言萬語。
 

打破似近還遠的接觸

羅女士指出,正因為智能手機隨時隨在的方便,不同的交友程式令大家沉醉在虛擬的溝通中,非真實的回應容易令人產生「經常溝通」的錯覺。家長要留意,千萬不可讓通訊程式的溝通取代真實世界中面對面的溝通,回家後必須要有真實的接觸。特別對幼齡的孩子,感官上的刺激更能有助他們完全發展,父母真實的關懷讓他們建立對世界的安全感。所以無論如何,父母絕不能省卻與他們談天擁抱這些微小但重要的行動。至於面對青少年期的子女,父母要調校與他們溝通的期望,由於青少年喜歡使用通訊程式溝通,父母可多善用這些程式;但羅女士同時鼓勵父母每星期預留一至兩小時與青少年期的子女「傾閒計」,令他們知道父母仍然看重和他們的真實對話。
 

比起智能手機更好玩

羅女士提醒家長,若要令子女不沉迷虛擬的手機世界,便要用其他東西取代手機。其中外國十分提倡的休閒治療(therapeutic recreation),正正為家長提供一些建議。休閒治療主要是透過不同的創意藝術、運動、舞蹈、體能挑戰等活動去發展不同的感官,讓參與者在真實的世界,建立生活技能及不同的技巧,如人際相處、解難。父母陪伴子女一同去感覺世界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青少年期的男女需要建立成功感與親密感,適當的陪伴能令他們有更大的動力從虛擬世界中抽離。
 

有商有量的手機管制

當教養子女如何節制地使用智能手機時,羅女士提醒各位家長要按著他們的年齡而教導,不然既破壞關係又未能規範。教導年幼的子女,父母宜堅持不應過早讓他們使用智能手機,如子女真的需要使用手機與父母聯絡,可安排他們使用只有通話功能的電話便可;至於教導青少年期的子女,父母則要多點與他們協商,如只可以使用低流量的網絡計劃、每天可用電話的時間、可以下載的手機程式數量等,並要教導使用社交程式時需注意的事項。
 
如子女違反了大家的協定,父母便需要按著早前協商的後果作出規管,以免子女有錯覺認為父母只是「得把口」。在處理青少年子女的問題時,家長宜採取討論形式,讓他們覺得你是尊重他們,並肯定他們已成長,有能力管理自己,而不是以父母的權威要他們服從。
 

拆開必需擁有的迷思

面對智能手機的擁有率不斷提升,家長可能認為很難拒絕不提供智能手機給子女,特別是青少年期的子女。因為智能手機已不單純是手機,甚至可能是青少年人身份的象徵,所以「必須」擁有一部。然而,羅女士卻提醒家長們,青少年人渴望擁有智能手機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要「埋堆」。手機是幫助他們建立關係的工具,當身邊的朋輩都使用通訊程式溝通,而自己卻沒有時,他們如何能融入群體當中?但擁有智能手機,以及能使用通訊程式又是否等於已建立關係?
 
答案其實在於父母看待及使用手機的態度,這會直接影響子女。智能手機就有如名牌一樣,重要的是讓子女知道,人擁有名牌不等於擁有更高的價值,因此不需要盲目追求。反而家長可教導子女當沒有智能手機時要如何寬容面對,讓他們既可更多元化地探索世界和自己的興趣,也可更真實地建立及發展人際關係。
 

使用智能手機的原則

其實在面對大多數人都機不離手的情況,羅女士十分鼓勵家長先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模式。父母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模仿對象,父母如何使用手機,子女都看在眼內。當父母自己是「低頭族」時,如何教育子女不做「低頭族」?父母要以身作則,提醒自己不要被手機操控。而且要刻意劃分家庭時間,特別是同枱用膳、睡前說故事、祈禱或談心時間,都不要使用手機,盡情投入於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讓自己成為手機的主人,而不是手機的奴僕,切忌以手機及程式代替一切。
 

與子女一同與時並進

每個年代都有讓人沉迷的產物,從收音機、電視、到電腦再到智能電話,父母要完全隔開子女不使用智能手機及網絡程式是十分困難的,所以父母可反客為主,與子女一同研究並善用智能手機所帶來的方便。要緊記,父母的角色是無可取代的,與其為了令子女有豐厚安逸的生活而營營役役去賺取更多,倒不如想清楚自己辛苦工作的目的是甚麼,不要只為工作而忘卻家庭,尋回最根本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更重要的。深願智能手機能成為祝福家庭關係的好幫手。
 
 

 

[1] 請參考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年兒少手機及APP使用狀況調查》

相關文章

編者序:都是性教育惹的禍?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1/12/2024

每當社會上發生一些與青少年性議題有關的新聞,例如未婚懷孕、墮胎、性騷擾、裸聊騙案和援交等等,社會人士和傳媒多數也會有同樣的回應,就是性教育不足,彷彿出現這些問題都是學校沒有做好性教育所惹的禍,批評學校太過保守和落後,在性教育議題上有太多禁忌。

作為過去20多年努力推動性教育的機構,我們當然大力支持在學校加強性教育,不過,要加強性教育,最重要不是加多幾場講座、多派幾份單張和小冊子,而是要問我們想教甚麼?以及用甚麼態度去教?否則可能只會適得其反。我們同意性教育不應有太多禁忌,當年青人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已愈來愈細、從網上接觸有關性的資訊愈來愈容易的時候,若果家庭和學校不願意面對現實,不對年青人作出相應的教導,傳媒和支持性解放的組織很願意代勞,大家放心嗎?

不過,性教育不是性交教育,重點主要不是只在於生理,其實也必須包括心理和倫理等,因此,我們應就著不同的年齡,教授不同的內容,並以現代社會常見的問題作為引子,讓學生透過性教育明白自己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發展,以及親密關係的界線、性行為的後果、影響和責任等等。性教育其實也是生命教育,讓年青人學會愛護自己和尊重別人,以負責任的態度看待兩性關係十分重要。

當大家常常說性教育不足的時候,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性教育應包含甚麼內容?以及可以怎樣教?我們希望透過這本書,將一些多年以來推動性教育的經驗和心得與大家分享,幫助所有關心年青人成長的老師、導師、社工、教牧和家長對症下藥,一起為年青人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家長監護能令社交媒體變得安全嗎?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20/11/2024

Meta在今年9月宣佈,旗下的社交媒體平台Instagram(IG)將加入家長監護的功能,18歲以下的用戶,其賬號會被預設成不公開,用戶只能接收他們已追蹤賬號或聯絡人的訊息。如果13歲至15歲用戶想更改以上的設定,就必須要加入一位成年家長或監護人的戶口,由家長替他們更改設定。家長或監護人可使用監護功能,看到青少年發訊息給甚麼人,亦可檢視他們的使用時間。同時,Meta亦針對未滿16歲用戶的情況,在其頁面隱藏敏感內容(如自殘、近乎裸露),減少這些資訊對青少年的影響。[1]

社交媒體平台引發的問題有很多,但問題很少獲認真處理,特別是青少年使用相關平台時所產生的問題,更甚的是,問題有被故意放任的情況,這都對下一代影響深遠。美國在2023年就有30多個州份提出訴訟,指控Meta公司利用演算法引致青少年沉迷使用該公司的社交媒體平台,令青少年的身心都受到不良影響。[2]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23年進行的調查,分別有59%及60%的13至17歲美國青少年使用Instagram和Snapchat,[3] 在台灣,社交媒體平台Threads(台灣網友稱為「脆」)曾引發非常大的關注,不少用戶最初可能只在Threads開了戶口並沒有常常使用,但只要他們留下非常爆炸的留言,Threads連動了IG和facebook戶口,就會吸引人前往Threads,並匯合成一個很多人看的帖子。[4]

另一宗由美國新墨西哥州提出的訴訟,指控Meta保護兒童不力,案中揭露了在Meta的一些內部文件中,記錄了該公司根本就打算要「攻佔」兒童巿場,希望旗下的即時通訊工具成為最受兒童和青少年歡迎的工具,並且為了保持競爭力而減低對不良訊息的過濾。在另一份2021年的內部報告中亦顯示,估計每天就有10萬名兒童在Meta的通訊平台中收到性騷擾的訊息,當中甚至會有露骨的內容,例如性器官的大特寫照片。[5]

不少青少年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學習不同的東西,但卻做了很多恨錯難返的決定青少年期的孩子希望得到身份的認同,社交媒體中的網友容易給予他們力量和支持,不過如果誤交損友,學習了以不良方式去獲取身份認同,例如透過減肥達到所謂的美,加入極端組織和認同某種危險的思想,甚至以自殘來獲取別人的支持等等,最後只會令孩子誤入歧途。監察傳媒的機構大多認為青少年在16歲前非必要也不宜接觸社交媒體平台,可惜隨著孩子的成長,或因著家長貪方便,在小學階段就給孩子用手機,並讓他們可以自由下載軟件,即使有設立一些使用規則也不容易要求孩子完全遵守,變相就讓孩子暴露在危險之中。

撇除家長和孩子的問題,社交媒體平台也承認自己控制不了平台上的內容。社交媒體平台本質就是提供平台讓人分享資訊,營運者並非內容的提供者,平台只提供一個地方供不同的用戶以文字、聲音、影像等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惟過程中不少人為了增加點擊率,利用社交媒體平台演算法的規則,吸引更多的點擊率,這些引人注目的內容,往往利用譁眾取寵的標題,或者是非常極端的言論,吸引人去點擊。又因著不同平台上載內容的限制,例如IG比較側重圖像,Threads則較側重短文字,一張圖或一段短文,可以有很多詮釋的空間,結果只要內容極具煽動性,夠火爆,便會引起爭論,而爭議愈多的帖文,受加乘效應影響,就會令該帖文成功佔領不少用戶頁面的開首位置,也會令它有更多機會讓人去閱讀、點讚及留言。

因為內容具煽動性,容易掀起網絡罵戰,爭論一旦升級很多人都會受到影響。在Threads不少人可以隨意用不同的身份來留言,內容更可以引發網絡欺凌、人身攻擊,而當中涉及的人除了可能是素未謀面的網友,也有可能是真實認識的朋友,這樣產生的傷害就更大。[6]

此外,以往常見的網絡騙案,透過IG等社交媒體平台,騙徒可以與青少年進入私人討論區,他們以利誘的方式欺騙受害人,最終騙財騙色的案件仍然時有發生。雖然家長監護功能可以令家長知道孩子和誰在私聊,但卻不能知道他們聊天的內容。事實上當成年人也會跌落這種陷阱時,青少年單獨面對有關情況就會感到更無助,即使家長、社工、老師知道孩子出了事,但因為事件是在網上發生亦難以追究,他們亦只能感到束手無策。[7]

未來我們是不難想像,社交媒體必然成為下一代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份,家長、老師有責任首先裝備自己,去教育孩子理性分析當中內容,同時要學習負責任地發佈內容和留言,以致社交媒體可以成為一個能幫助孩子正面成長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充滿負能量,或者互相攻擊的地方。同時,社會有責任倡議政策,加強監管社交媒體平台的公司,要求他們改善技術,減少平台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1]  Liv McMahon et al., “Instagram boosts privacy and parental control on teen accounts,” BBC,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17, 2024,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77x44zplkyo.

[2]  Craig Hale, “Meta could be hit with lawsuits over social media harm for teens,” TechRadar, last modified October 16, 2024, https://www.techradar.com/pro/meta-could-be-hit-with-lawsuits-over-social-media-harm-for-teens.

[3] “Teens,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2023,” Pew Research Center, last modified December 11, 2023,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23/12/11/teens-social-media-and-technology-2023/.

[4] 隋昱嬋:〈Threads在紅什麼,台灣人超瘋「脆」引起祖克柏關注?〉,數位時代,網站:https://www.bnext.com.tw/story/16/why-threads-so-popular-taiwan(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1月6日)。

[5] Morgan Sung and Amanda Silberling, “Unredacted Meta documents reveal ‘historical reluctance’ to protect children,” TechCrunch, last modified January 17, 2024, https://techcrunch.com/2024/01/17/unredacted-meta-documents-reveal-historical-reluctance-to-protect-children-new-mexico-lawsuit/.

[6] “Why do people troll and what can you do about it?”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2019, https://www.bbc.co.uk/bitesize/articles/zfmkrj6.

[7] Maria Zaccaro, “Online grooming: Mum calls on government for more help,” BBC, last modified November 9, 2022, https://www.bbc.co.uk/news/uk-england-62506481.

當打卡變成遺照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31/10/2024

假如你是一位司機,剛巧極度需要一份工作,面試時被問及「當有一天你開車駛近懸崖時,你能開多近崖邊才停止?」你會如何回答?這是多年前在網上流傳的一則招聘故事的問題,故事中有四個應徵者:第一位有自信可以把車開到離懸崖邊30厘米,甚至更近才停止;第二位輕鬆地表示開到懸崖的最邊上,保證既刺激又不出問題;第三位表示順從老板的意願,他愛開多遠便開多遠;第四位老實地交代,他不知道可以開多近崖邊,但他認為應該把車停在離懸崖邊最遠的地方,因為懸崖邊很危險。最後,誰會被取錄呢?

不時會看到有某類網紅為了贏得他人的掌聲、博取點讚、甚或增加收入,視自己的人生安全為無物,極力挑戰危險,玩命打卡。在智能手機當道,社交媒體流行的今天,不少人為了出名、成為別樹一格的網紅,甚至獲得贊助商垂青,都甘願冒著生命危險,拍攝既「嚇人」又「唯美」的照片。事實上,不是人人都可以獲得正面的回饋,以香港的網紅「唐狗」為例,他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下,擅闖九龍灣公屋地盤,爬上天秤剝衫「打卡」,不單被網友質疑他是否又想做社會服務,還遭到網友舉報,被警方調查。另外,在眾多成功打卡照的背後,不少遺憾地變成遺照。根據一項在2022年發表於《旅行醫學雜誌》的研究,從2008年到2021年,全球與自拍相關的死亡數字大約有379宗,比起同期被鯊魚咬死的人數,竟是高出四倍之多。

熱愛玩命打卡的人若知道海灘有鯊魚,他們還敢跳下去嗎?應該不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理應打不過鯊魚,但另一方面他們卻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一定可以「控制」到現場環境,不會發生意外。或許,他們想證明自己藝高人膽大,就如一開始提到的故事,前兩名應徵者不忘展現自己的能力,又或者,他們為要得到贊助商的資源努力賣命,就如第三位應徵者一樣。但可以笑到最後,可能是那位懂得分寸,不把自己置身險境,獲得司機一職的第四位應徵者。投資界傳奇人物巴菲特那位已過世的拍檔查理蒙格,是一位絕頂聰明的人,他說過:「我想知道我會在哪裡死,這樣我就永遠不會去那裡。」假若蒙格還在世,相信他一定不會跳入有鯊魚的海中,更不會來一張玩命打卡照,因為作為一個頂級的成功投資者,必定懂得計算得失,並且做好風險管理。


參考資料:

〈網紅「唐狗」爬上公屋地盤天秤玩命打卡 房委會譴責:全力協助警方調查〉。橙新聞。2024年10月21日。網站:https://www.orangenews.hk/hongkong/1242854/%E7%B6%B2%E7%B4%85-%E5%94%90%E7%8B%97-%E7%88%AC%E4%B8%8A%E5%85%AC%E5%B1%8B%E5%9C%B0%E7%9B%A4%E5%A4%A9%E7%A7%A4%E7%8E%A9%E5%91%BD%E6%89%93%E5%8D%A1-%E6%88%BF%E5%A7%94%E6%9C%83%E8%AD%B4%E8%B2%AC-%E5%85%A8%E5%8A%9B%E5%8D%94%E5%8A%A9%E8%AD%A6%E6%96%B9%E8%AA%BF%E6%9F%A5.shtml

Anna Gibbs. “A Picture to Die For.” Last modified August 4, 2024. https://slate.com/technology/2024/08/selfie-death-cliff-waterfall-hike.html.

家庭性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8/2024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在其中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適當的家庭性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能為他們培養健康的自我形象。然而,如何在家庭中實施有效的性教育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家長需要格外小心和謹慎對待這事情。不少父母都認同家庭性教育重要,但要實行出來卻不知該如何入手,以下是一些在家庭進行性教育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因應年齡調整內容

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是需要因應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而作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從認識身體部位和個人衛生等基礎知識著手,引導他們學習保護自己的私人部位,欣賞及接納自己的性別。小學階段的孩子則要學習與同性和異性相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身體界線。對於青春期的子女,除了要幫助他們了解青春期發育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更要開始認識健康的戀愛關係、親密行為與界線、色情文化的禍害等較深入的主題。適齡的性教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並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過早或過晚進行性教育,都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

尊重和理解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首先要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父母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主動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被聆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疑問和困惑,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由地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要先作好準備,孩子或會出於好奇,發出奇特的問題或意見,父母需要尊重他們的看法,讓他們說出感受;也可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幫助孩子組織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應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同時,孩子有權拒絕參與某些題目的討論,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並等待適當的時機才進行討論。

循序漸進

家庭性教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父母毋須一次性地向孩子灌輸過多資訊,而是要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從簡單的基礎知識開始,逐步深化,然後才討論較複雜的主題。同時,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疑問,調整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正確的資訊來源

在進行家庭性教育時,父母要確保所提供的資訊來源是可靠、專業,避免使用網絡上一些不實或存在偏見的資訊;可以選擇學校、政府部門或專業的性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資源,並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影片,之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這樣不僅能確保孩子可獲取正確的性知識,也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

溝通技巧

父母進行家庭性教育時,需要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例如使用簡單清晰的句子,令孩子容易明白,避免使用坊間過於粗俗的詞匯,同時要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進行溝通,避免使用責備或恐嚇的語氣,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適當的回應和解答。良好的溝通能幫助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促進更深入的交流。

家人之間要有共識

家庭性教育並非單靠父親或母親一人來進行,需要全家人共同參與和配合。父母或其他家人要就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達成共識,確保全家人態度一致,避免令孩子產生困惑。同時家人要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大大發揮家庭性教育的作用。

家校合作

學校也是孩子學習性教育的重要場所,父母可主動了解學校性教育的內容和進度,以便進行家庭性教育時可以作出配合。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留意學校性教育的內容是否與他們預期的性教育存在差異,有需要時可積極與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憂慮。在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下,孩子才能培養出正確及健康的性價值觀。

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自身的行為對孩子的性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是否能夠樹立榜樣,展現出正確的性價值觀和態度,好讓孩子學習及模仿。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一些過於露骨的性話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地表現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例如在與配偶或其他家人相處時,表現出尊重、坦誠的態度,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性意識。

持續學習

家庭性教育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不僅孩子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父母自己也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性教育知識和教導的方法;父母可以通過參加相關課程或研討會、閱讀書籍文章等方式,與其他父母或專業人士交流經驗和意見,以增進自己的知識,提升教導的能力和方法。只有父母願意不斷學習,便可以更理想地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

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如在進行家庭性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遇上困難或感到困惑,可以嘗試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支持,例如可以諮詢學校的輔導老師、醫護人員或性教育工作者,他們能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幫助父母更好地應對各種問題。

結語

家庭性教育實在是一項需要父母付出心力來承擔的工程,也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只要父母願意付出時間和心力,孩子必然會有所得益,從中學習到正確的性知識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能在較佳的環境下成長。父母的付出,除了展現了對孩子的愛,整個過程也是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體現;讓我們一同努力,為下一代的成長開拓充滿愛與智慧的道路。


延伸閱讀

康貴華。〈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載吳慧華等編。《性不教,誰之過?——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19。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建立健康的性態度

熊嘉敏。〈幼童對身體的好奇〉。《燭光》,第129期(2019年11月):16–17。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幼童對身體的好奇

張勇傑。〈色情資訊的真相〉。《燭光》,第150期(2023年5月):10–11。網站: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色情資訊的真相

 

(本文原載於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明報》「談天說道」福音專輯〔2024年8月12日〕,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2-8-2024

家長收到子女的成績表後,如何作合宜回應?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6/2024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鑲在銀器上。」

(箴言25:11《環球聖經譯本》)

每逢考試,不少家長都認真陪伴子女溫習,部分家長更認為分數是反映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因此更緊張。到底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的成績表作合宜的回應呢?本文邀請了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梁家揚博士為大家講解。

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不論是家長或孩子,可能會為考得的成績有不同的情緒,包括雀躍、焦慮、擔心等。梁家揚博士認為,人有情緒反應是非常正常。當成績理想時,家長能夠坦率地表達喜悅;當孩子的成績未如理想,家長可以示範給孩子看,應該如何面對焦慮,例如邀請孩子一起深呼吸、靜觀、聽放鬆音樂或慢跑,都有助於降低身體和情緒緊張。

家長與子女建立開放、尊重和支持的溝通至關重要。家長可以問孩子:「今次考到這個分數,你覺得如何啊?有甚麼困難或挑戰嗎?」有時家長覺得分數已不錯,但孩子卻不大滿意,這樣的對話可以幫助家長更具體地理解孩子的處境和感受,建立更強大的親子連結。若家長或孩子感到情緒壓力過大,無法有效調節,或者需要更深入的指導,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可能是一個好選擇。

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

對於成績優異、名列前茅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幫助孩子訂立學業以外的挑戰目標,例如課外活動或社會服務,在其他領域繼續發展技能,不但能建立自信心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更能避免孩子因為考試高分、毫無對手而變得驕傲。另一方面,有部分學業成績一直表現優異的孩子,他們的焦慮感可能會很大,反映在考試時身體出現不適,例如頭暈、肚痛。孩子若有其他挑戰目標,就可避免只把成就局限於學業分數,造成過大的壓力。

合理可實現的學業目標

至於成績稍差的孩子,梁博士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設定合理可實現的目標。例如孩子今次考得30分,卻把目標定為90分;這可能是家長的期盼,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無法成為孩子的目標。若把目標定為40分,雖然仍未合格,這個目標對孩子來說實在也不容易,卻是合理可行。當孩子達成目標後,家長可鼓勵孩子思考「你做了甚麼特別的事令成績提升了10分啊?」例如平日回家有溫習、預習,今次考試有提早溫習等等,引導孩子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溫習方法,也能建立孩子自我反思的能力,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各種成長挑戰。

就算成績非常不理想,家長絕對不可貶低、批評孩子的人格或能力,或使用極端說話來發洩,例如「死蠢」、「你的成績永遠都是這麼差的了」、「你從來都沒有做得好」。這類說話會令孩子感到挫折和無助,失去學習的動力。梁博士邀請家長讓孩子表達想法和感受,例如引導孩子回想考得不錯分數時所用的溫習方法、幫助孩子找出失去溫習動力的原因,例如父母爭執、與同學吵架、學習內容太深等。孩子成績欠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透過親子之間的深入對話,有望能夠找出隱藏的問題。

家長需欣賞孩子的努力

無論孩子考取了甚麼分數,或是成績優秀,或是成績稍遜,甚至自貶「我樣樣都做不好」的孩子,家長都需要稱讚和肯定孩子在學習過程的付出,而不僅僅注意分數或等級。假若孩子每一次收到成績表,也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一無是處、時常犯錯,這很容易擊倒孩子的自尊心。梁博士解釋,試卷上的分數都是孩子準確地答對問題、一分一分爭取得來的,家長的眼光需要轉為欣賞孩子的努力,而非為了「未得到的分數」審問原因。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檢視答題所犯的小錯誤,家長有時可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鼓勵孩子「這題我也可能會和你一樣,都答錯啊!」如果孩子因過去的失敗而意志消沉,不論任何階段,家長也可用愛和關心,設立合理可行的目標,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慢慢地重建自信。

其實人生階段有不同類型的「成績表」,例如老闆在工作上給予的評價、夫妻對彼此的期望、旁人對家長養兒育女的看法等。我們都希望別人不要只挑剔我們的錯失,也渴望別人能認同和欣賞我們的付出和努力。讓我們以同樣的眼光來欣賞孩子,熱切地期待他們每一個微小而重要的進步。

小學校長對家長的話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黃靜雯校長:成績表是簡單的一覽表,透過每學期或每年的情況比較,反映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學業情況。除了各科目成積及名次,成績表也包括了出勤記錄、老師評語、操行等級、獎懲記錄及課外活動記錄等。家長平日可多與老師溝通,老師能觀察到其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家長可以多問有關孩子上課態度、與人相處、禮貌及溝通能力方面的表現,多角度了解子女的成長需要。黃校長特別強調,家長需要以平常心去解讀老師的意見,也不宜將孩子與他人比較,應從縱向角度分析孩子在學習態度方面是否有進步或退步,因為品格培育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0-6-2024

網上賭博、課金與成癮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0/03/2024

消費者委員會於2024年初公佈了一個實際測試的結果,他們於2023年10月至12月在App Store及Google Play兩個應用程式商店「最高收益」排行榜中,選了六款有提供模擬賭博的遊戲應用程式,當中有只玩一款賭博遊戲,如老虎機,又或者在一個程式中可以玩多款賭博遊戲,如:麻雀、撲克、捕魚遊戲、魚蝦蟹、賽馬、賭大細、骰寶、Bingo或輪盤等。由於這類手機應用程式只是模擬賭博活動,並非落注賭真錢,在香港玩這類手機遊戲並不會觸犯法例。但如果在香港未獲發牌或豁免的賭博網站下注,即使網站於海外註冊,均屬違法。[1]

消委會在公佈實測結果時提醒市民,模擬賭博遊戲似是不牽涉金錢賭博,但玩家若「長期參與模擬賭博遊戲,可能會傾向把賭博行為正常化,最終導致有較高機會參與金錢賭博,繼而出現沉迷賭博甚至成癮等問題,對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玩家尤其容易構成心理影響。」[2]

消委會在測試手機遊戲時發現,大部份遊戲均以四種常用手法吸引玩家持續玩樂和課金(玩手遊期間付費):

  1. 登入獎賞:遊戲以特定時間登入及玩樂獎勵,讓玩家養成登入遊戲的習慣,如設「每日免費抽獎」,以免費虛擬金幣或道具來獎勵玩家,鼓勵玩家下大賭注,以加快升級或獲得獎勵的速度,讓玩家習慣大額投注,玩家一旦養成了這些習慣,日後遇上賭博問題的風險也會加增。
  2. 限時優惠:遊戲設首次儲值、限時優惠及提供多種付費服務,並會反覆顯示優惠,讓玩家對可能會錯失機會而擔心,繼而因衝動課金;遊戲更設有通行證、不同「福利」的會籍及等級,並讓玩家免費體驗特定會籍,吸引他們試玩後課金。
  3. 設排行榜:為令玩家繼續投放更多金錢,遊戲會讓他們互相比拼,並設排行榜,令玩家為攀升個人排名而繼續投放更多金錢;另外,為增強玩家之間的互動,鼓勵他們贈送及交易遊戲物品,讓玩家花費更多。
  4. 抽獎送禮:遊戲設有付費抽獎、刮刮卡等內購項目,讓玩家在應用程式內消費,有部份遊戲更沒有列出中獎機率。大部份接受測試的賭博遊戲都沒有隨機數生成器(Random Number Generator,RNG)認證,無法確保發牌時的隨機性,未能維持遊戲的公平性。有遊戲更指會在抽獎中送出智能手機、百貨公司禮券,但未有交代清楚抽獎條款及獎品是實物還是虛擬禮物。

根據《行為上癮》一書中指出的六項讓人上癮的原理,與賭博遊戲Apps(應用程式)使用的手法十分相似。[3] 「原理一:行為觸發」,當玩家一開始因著好奇、易玩、設計精美等原因玩賭博遊戲Apps,就會有了玩遊戲的動機,而人類行為的出現,都是由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觸發(trigger)三個因素構成,三者聚合在一起,就會形成了行動(behavior)。

行為公式:

動機 X 能力 X 觸發 = 行動

賭博遊戲Apps中有多種不同的賭博方式,向玩家灌輸「總有一款適合你」喜好的想法,有了想玩的動機,玩家又有能力付出時間、金錢,再加上一些推廣提示、小便宜、送福利等刺激來觸發玩家,「玩」的行動就會開始。

「原理二:輕鬆入坑」,一關又一關精心設計的遊戲,就會慢慢逐步讓人進入心流狀態,沉浸在遊戲中而不覺得時間過去,讓人輕鬆「入坑」。「原理三:即時回饋」,許多不同的回饋、小禮物、定時禮品等就是鼓勵玩家重複玩遊戲,直至上癮。「原理四:挑戰升級」,晉升的排名,就是讓人欲罷不能的階梯,無論是與自己、或與其他玩家的比拼,都叫人有著滿足感,想繼續下去。

「原理五:未完待續」,在遊戲的設計上,讓人感到未完結,令玩家有所期待,想知道之後還會有甚麼新的「得著」,所以遊戲總是有點新意及不同的獎勵等著玩家,亦會讓玩家誤以為容易獲利及期待有很多勝出的機會。最後是「原理六:社群依賴」,遊戲令玩家能與友人一起玩,於社交平台交流,互相分享樂趣,這是讓人繼續沉浸的一種方式。轉發新資訊、送贈禮品,令玩家以自主傳播來促進持續的活躍,並且讓玩家在當中獲取好處。

賭博活動難以禁絕,社會中存在賭博活動但法例亦不容許未成年人士參與,這可能是因為成年人有較強的自制能力。有部份賭博遊戲Apps在應用程式商店介面中,只介紹遊戲賣點,並未能提及年齡限制的資訊。而在下載後,在進入遊戲的過程中,消委會測試的六款遊戲,均未有驗證玩家的年齡,明顯對未成人士沒有採取足夠的保護措施,讓他們免受賭博遊戲的荼毒。

家長應對未成年子女所玩的網絡遊戲、使用的應用程式有所了解,並可以在他們手機設置下載年齡限制,以免他們私自下載不適合他們年齡的應用程式。家長亦可多與子女溝通,分享上網的見聞及樂趣,一旦發現子女參與虛擬賭博活動或玩不適合他們年齡的遊戲,便能及早勸戒。


[1] 〈非法網上賭博迷思〉,香港賽馬會,網站:https://www.hkjc.com/responsible-gambling/ch/anti-illegal/myth.aspx(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8日)。

[2] 〈模擬賭博遊戲吸引課金手法層出不窮 促加強監管防玩家沉迷成癮〉,消費者委員會,2024年1月15日,網站:https://www.consumer.org.hk/tc/press-release/p-567-simulated-gambling-apps(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3月8日)。

[3] 何聖君:《行為上癮:從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行銷學的角度,完全解析智能社會下讓你入坑、欲罷不能、難以自拔的決策陷阱》(新北:堡壘文化,2020)。

私密照與網絡同理心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
07/03/2024

早前一位籃球教練與中學女生的親密照片在網上瘋傳,其後警方介入事件,將案件暫列作「未經同意下發佈私密影像」進行調查。雖然討論區的相關帖子很快就下架,但相關相片仍在不同社交應用程式中私下流傳。政府在2021年訂立「未經同意下發佈私密影像」罪來打擊相關罪行,可是阻嚇性不大,一來市民對此法例欠缺認識,二來也未見有網民因分享一些涉案影像而被捕,警方也難以追查市民私下分享的情況。

有自稱為該校學生的網民表示那位女生需要見社工接受輔導,也有人指她想自殺。此等消息是否真確難以查證,但相信相關人士都會承受巨大壓力。始作俑者當然是讓這些影像外洩的人,但分享及熱烈討論的網民同樣也在二次傷害著當事人。

在網絡世界中人們接觸到的往往只是一堆資訊,卻接觸不到真實的個體,當事人的苦況看似與其他人無關,要帶著網絡同理心看別人的問題有一定困難,加上網絡的匿名性特質,促成了幸災樂禍的文化。但如果當事人是我們的親朋好友,我們還會興高采烈地「食花生」嗎?

建立網絡同理心,嘗試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去感受他們面對的困境,不觀看也不轉發那些影像,這是一般網民起碼可以做到的事情,儘管改變不了整個網絡的生態,但最少不讓自己成為傷害他人的一份子。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

編者序:成長中的障礙賽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2/2024

一代不同一代,當世界的轉變速度愈來愈快,不同世代面對的挑戰差異可以很大,無論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成長,或是千禧年前後較富裕環境下成長,以至過去幾年在社會運動和疫情陰霾下成長的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截然不同,作為父母、老師和導師的,大家的成長經驗恐怕難以成為主要參考。過去幾個月,香港學童自殺的情況令整個社會都震驚和傷心,究竟青少年面對的嚴峻挑戰是甚麼?他們的抗逆力出了甚麼問題?家長、老師和所有關心青少年的社會人士又可以做甚麼?這是大家都十分迫切想探討的。

在美國,一個關注精神健康議題的網站指出,現時青少年經常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受社交媒體的影響、自我形象低落、外貌遭負評、同儕壓力、欺凌、學業上的挑戰、外在各種壓力、與性相關的危險行為、藥物或賭博的沉溺行為、抑鬱和焦慮等。[1] 就以上各點,本書希望可以幫助各位關心下一代的朋友,了解青少年在成長中所面對的種種障礙,並以合宜的方法和態度協助他們跨越這些障礙。

本書收錄有關沉溺行為的文章,主要是回應青少年沉迷電玩的情況,另外,亦收錄了有關靈性支援的文章,讓家人、朋友可以幫助青少年面對各種衝擊。作為教會群體,我們相信如果青少年能在靈性層面得到餵養,由聖經真理導引他們,便能更堅實的成長,即使面對再混亂的世代,走進了人生低潮,他們也不會失卻盼望。因此,本書的最後一個部份為信仰支援,盼望透過相關文章,回應青少年在靈性方面的需要。盼望本書,能為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同行者帶來一點幫助。


[1] LCPC, “12 Common Teen Issues & How to Support,” Choosing Therapy, last modified May 4, 2023, https://www.choosingtherapy.com/teen-issues/.

開心換新牙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5/01/2024

小朋友長大了,可能會一改以往哈哈大笑的作風,只願展露微笑。父母可能不以為意,直到孩子在家裡把音樂老師教的《換牙歌》唱出來,「門牙漏了窿窿太古怪,收起燦爛笑容,不敢高聲歌唱……」家長這才發現原來孩子因為正值換牙階段,本來整齊的門牙脫落了,孩子覺得不好看所以不敢張大嘴巴,以免被人發現和注視。

面對著從未經歷過的轉變,孩子是很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教導。例如當孩子表示「牙有點鬆、在搖來搖去」,家長可預先把換牙的過程告訴孩子,令孩子放心只是乳齒脫落,一段時間後,新的恆齒就會長出來。在這些時期孩子也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例如定時刷牙、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等。當孩子明白這些轉變是成長的標誌,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就算將來面對身心皆有轉變的青春期,孩子的擔憂會慢慢減輕,也學懂愛護身體、欣賞自己的優點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家長可多分享在換牙階段會發生的趣事,例如第一次換牙的心情、去做牙科保健的過程、換牙期的各種不方便等,這些都是很真實的親子話題。在成長階段或許會讓人感到不適應、不知所措,這實在是很正常的心情。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會對自己的成長充滿期待,並且在歡笑聲中邁步向前走。就如《換牙歌》所描述,「門牙漸已長出太可愛,天天笑望鏡兒,歡欣快樂露新牙。」

如何回應子女心底渴求的愛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1/2024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愛、被接納、不想被人遺棄,當這些渴求長久得不到回應時,可能會令人變得缺乏自信和自尊,寧願把自己的感情隱藏起來,在人群中亦表現得退縮。作為父母,可以怎樣令孩子感覺得自己被愛呢?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又可以怎樣回應提問,令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呢?本文將會探討一下這個課題。

孩子在尋找自己的價值
有些孩子會問父母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我可愛些,還是貓可愛些?」「你喜歡陳小明多些,還是我多些?」若把這類提問圖像化,孩子把自己放在天秤的一端,另一端則放上他認為重要的事物,這樣的問題其實展現了「渴望得到認同」的需求。
這需求也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開始察覺「自己意識到的自己」和「被他人意識的自己」,[1] 孩子開始在意「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呢?」「我的成績好嗎?成績不好的話,人們會怎樣看我啊?」父母既然是孩子心中重要的人,所說的話自然舉足輕重,請父母給予孩子肯定的回應:「在媽媽的心裡,你永遠比貓、比陳小明更可愛,因為你是我的寶貝,媽媽非常愛你!」

年紀愈細的孩子,對父母某些感受或意見愈敏感,愈容易感到父母是拿他們與其他人作比較。例如父母說:「志仔的數學考得不錯啊」,孩子對這話的解讀是「我的數學成績不夠好」。當父母讚美「小琳在運動會跑步項目得到冠軍,不錯啊」,孩子聽完後就莫名其妙的黑起臉來,晦氣地說:「哼,原來你更加喜歡小琳」,這些反應實在令父母感到相當錯愕。

那麼父母是否要避免對其他事物表現出欣賞和喜愛,唯獨對自己的孩子讚口不絕呢?當然不是。人與生俱來都喜愛美好的事物,而且懂得欣賞別人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若對孩子過度讚美,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例如自大、自戀、嫉妒、猜忌,這類性格特質讓人敬而遠之,失去友誼。父母的言行舉止彷彿是一面鏡子,他們待人處事的方法往往會投射到孩子的身上。父母如能明白自己有獨特的價值,遇到美好的人和事物,也不會妄自菲薄或鬱鬱寡歡,可以敞開心扉去欣賞,這種寬廣的處世態度也會延續到孩子的身上。「重新去思考和明白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人」這種正面的想法,是需要慢慢在人的心裡培育,就算作為成年人,堅定如父母,有時也會因著比較衍生出負面情緒,甚至被它們佔據心頭,例如擔心、恐懼、自我懷疑等。舉例,我們看到別家的孩子品格和成績都不錯,可能就會懷疑自己是否合格的父母,為何自家的孩子不及別家的孩子;當老闆讚賞某同事的業績好,就會擔心自身表現是否達標。如此看來,這類負面的想法常存在人的心裡,只是成年人沒有如孩子般把不安的感覺直白地說出來。我們需要帶領孩子不斷地以愛人愛己的心去疏導負面的情緒,以美善的眼光去擊破謊言,慢慢學習怎樣在獨處時、在群體裡安然地自處。

父母的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接納
每個場景總有表現稍遜、未如理想的人,例如當孩子告訴你班上某同學考試低分,或某同學在班上出醜等瑣碎事,假若我們以為事不關己就不用勞心,不加思考就去回應,甚至取笑當事人,例如說他「很笨」、「很差」、「懶散」,他日自己的孩子遇上類似的處境時,這些負面的批評就會全部傾倒於孩子的心上。
其實我們又怎能知道別人的實際狀況,隨口說出惡意的話?這實在是對別人和自己都有損害。當我們用父母的心腸,以憐憫、包容的態度去接納當事人,再和孩子一起說說改善事件的方法,生活裡就會多一點愛心、少一點批評。

有些人得天獨厚,擁有許多令人羨慕的優點,例如吸引的外表、財富,但他們也會有孤單的時候;有些人成長於平凡的家庭,仍能為生活裡的小事感到滿足。如此看來,即使在不完美的客觀條件裡,人們仍可以選擇開心地生活,而當中的秘訣是「愛」。從來沒有人能看得見「愛」,但當大家彼此接納和珍惜,這就是「愛」的明證。既是為人父母,讓我們先用愛心去溫暖和接納自己的孩子,也用愛心去擁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群體,這樣「愛」就在我們當中了。

價值觀的傳遞以愛為基礎

美國有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以後,就會不知不覺間學習、模仿別人的行為,[2] 這就解釋到為何以身作則的教導方法總是比較有效,因為孩子在模仿著父母的行為。不過,若要孩子依循父母的價值觀,這事情其實有前設,就是彼此的關係良好。一位從事家庭和兒童教育主題寫作的作家就提出,當孩子能在父母身邊感受到愛和信任,他們便會接受父母的價值;相反,假如父母對孩子過於嚴厲,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到的便是嚴厲的管教手法,而不是價值態度。[3] 身教雖然重要,但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為人父母者再努力,也難免有缺點,不過只要願意學習、成長、突破自己和作出改變,抱持這種態度已經很好了。有人說親情與愛能令人變成更好的人,[4] 這的確很真實。


[1] 榎本博明:《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承認欲求に振り回される人たち),駱香雅譯(新北:方舟文化/遠足文化,2022),頁91。

[2] 辰民爸爸:〈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正向家長學院,2023年9月6日,網站:https://www.healthymind.org.hk/2023/09/06/親子關係-|為甚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3] 〈如不能以身作則 再好的價值觀也只是空話〉,智富雜誌iMoney,2017年9月11日,網站:https://imoney.hket.com/article/1901092(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4] 〈【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 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香港01》,2019年7月2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熱爆話題/354446/從心開始做父母-做父母犧牲太大-找到平衡點得着比付出多(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2日)。

給學童的信:放下、寬恕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2/01/2024

據警方資料顯示,截至11月8日,2023年香港錄得306宗學童輕生個案,其中37人死亡,其餘列企圖自殺。[1] 一套電影《年少日記》道出一些學童的心聲,大家都寄望,凡看過電影的家長、教師、社工等都能為下一代伸出援手,加多一點同理心,與學童好好相處。但若然仍有人未必能即時領悟當中的意義並及時改正,學童又如何自處?曾聽過一個說法:若片中的主角並沒有選擇自殺,他長大後一定是一個抗逆力很強的人,因為他已經戰勝低谷,百毒不侵。然而,一個都不能少,若再有學童抵擋不住……

給學童的信
你是學童嗎?現在有否感到壓力,覺得世界很絕望,每天生活在讀書的壓力中、沒有人明白的世界中、在不知明天如何的幻想中?若然你有以上的想法,其實你已經長大了,你不再是小朋友,因為你已懂得獨立思考。可是,你的父母並不察覺你已經長大,他們一時間未能接受一個已長大的你,對他們來說頓覺陌生,你與從前實在有太多的分別,令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於是,誤會開始出現,溝通也出現了問題。也許他們覺得你叛逆,其實你在表現自己的獨立思想;他們或許覺得你容易發脾氣,其實你在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主動與父母溝通
筆者小時候也曾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原因是他們只會將零用錢給我的兄姊,但卻從來沒有給我。現在為人母親,我也一直沒有給兒子零用錢,因為覺得他並沒有此需要,心想他還小,若有需要也會幫他買。有一天,兒子卻主動地向筆者討零用錢,問他原因便說:「其他同學都有,而且有時候我也想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聽後,覺得有道理,所以從那次開始,就給他零用錢。這次經歷,醫治了筆者童年的傷痛,從兒子身上學到一個道理:為何筆者小時候不也像他一樣,主動地向父母討零用錢?這樣可能就不會導致誤會的出現。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快樂、傷心、擔心,都可分享。

認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每一個人在出生後好像一張白紙,其價值觀主要是從後天培養的,在成長中,別人的照顧方式,父母給予的態度、行為、聲音、眼神都對人的價值觀有所影響。如何可以提升自己,建立一個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就得打破舊有的框框,勇於去尋找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有時多閱讀勵志的書籍、多聽一些生命見證的故事,可以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小時候,筆者很喜歡聽有關澳洲的基督教佈道家Nick Vujicic的生命分享。他出生時便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故此無論任何人想到自己的際遇如何的差,相信Nick總會是更差的一個,他的一生在旁人看來甚是糟糕,但他卻譜出十分美滿的人生,激勵世界上很多人,無論他的身體如何,他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家庭有不同的角色,有丈夫才有妻子,有父母才會有子女,有哥哥才會有弟弟,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意義,而且同樣重要。角色間是能互相等待、期待的,卻不是感到被虐待;角色間能讓別人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封閉內心的感受。最終每一個角色會感到自己有好的地方,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能夠自己雙腳站起來而不用依賴他人。[2]

寬恕你的父母
之前提到,父母或許未能調校好去面對你已經長大的事實,他們仍然視你為小朋友,所以他們會擔心你不夠人生閱歷去做決定、未夠成熟去處理問題,最後對你多加保護,而這個保護慢慢便演變成管束。父母要求孩子努力讀書,他們有可能仍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認定只有讀書好才能在日後找到好工作,他們本出於好意,卻無意間控制了你的人生。父母可能擔心孩子會被別人欺騙,故總會多問孩子一句:「今晚你會去了哪裡,何時回家?」然而,孩子聽不入耳,只感到沒有自由。再想多一步,父母很可能是害怕你的安全、想關心你,卻用錯了語氣及態度,令你反感。生活上總會遇到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我們或許會因此而不快樂,或許會希望父母給你多點的自由,或許不再聽到父母吵鬧的聲音。總的來說,父母也是人,都會有不懂的時候,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試想想一次你得罪別人的經歷,那時你或許感到害怕,或許怕對方以後不再原諒你,以後不再理睬你,你會就此失去他/她。然而,若最終他/她選擇原諒你,你的感受將會如何?會否就像是收到一份大禮物,那種失而復得的情誼,令你內心充滿無限的感激?今天,你可以把這份禮物無條件地送給你的父母嗎?父母都是平凡的人,他們的成長有其背景、人生際遇,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些父母可能很內向,不懂向子女表達愛與關心,卻用了打罵的方式,沿用「打者愛也」這一套傳統思維,雖然已經不合時宜,他們或許用錯了方法去愛自己的孩子,但他們仍是很愛你的,你可以原諒他們,放下一切嗎?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十一4)我們可以寬恕別人,如同別人曾寬恕我們一樣。


[1] 〈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 七成女生 5及10月高危〉,明報新聞網,2023年11月17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pns/教育/article/20231117/s00011/1700159178261/今年306學童輕生37死-七成女生-5及10月高危(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月4日)。

[2] 薩提爾〔V. Satir〕:《家庭如何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吳就君譯(台北:張老師文化,1994),頁126–128。

勿令最愛變成最痛 《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2/01/2024

為關注兒童及青少年學業壓力、情緒及自殺等問題,明光社分別在12月及1月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辦了兩場「《年少日記》電影欣賞及交流會」,希望能與關心兒童及青少年成長的家長、導師交流。於2023年12月20日舉行的交流會,我們邀請了資深社工竺永洪先生(竺Sir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先生(Kenneth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志森)擔任分享嘉賓,在欣賞電影後,他們與參加者一起到CityLab暢談對電影的感受及對回應有關議題,整日的活動約有100人出席。

對於電影中有家暴情節,觀眾可能會覺得和自己的生活有距離,這些事不會發生在自己家庭,但志森認為電影中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不少人看著小男主角所經歷的,但沒有人向他伸出援手!他認為在香港教育制度中,不單是學生,家長、教師都承受著很多壓力,我們雖然難以改變制度,但對身邊的人的態度卻可以改變,為身邊有需要的人多走一步,可能可以改寫一些事情。在香港,很多家庭都未必是幸福家庭,兩對夫婦中便有一對離婚,有家庭問題的人又未必會說出來,但如果鄰居、親戚,甚或學校、教會、社區中心等可以做點事,情況可能會很不同。

作為校長,Kenneth認為教育應該「對人不對事」,因為在學校中,應該將重點放在人身上,太過著重過程,容易為了完成某件事而令人承受過多壓力,犧牲了學生、其他老師,甚至自己的感受。他指出學校應有多點人情味,不應為追「指標」而變得物化。另外,在電影中,發現學生的自殺信件的,是一位校工,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敏感一點留意身邊的人事,雖然不易,但仍可以多點關心學生。他指出老師的專業應是觀察人,而非自己所教的學科。學生在家庭所承受的,可能會化為於學校的行為,應小心觀察。有時給人時間沉澱,會讓他們慢慢說出感受,人在尋死之前,一句關心的話對他來說都很重要!

而具有豐富前線經驗的社工竺Sir,認為電影帶出了很多他工作時會面對的實況。他指出家長應讓12歲以下的孩子知道無論自己表現如何,父母都會愛錫他們,不會把他們遺棄。而對於12歲至18歲的子女,則應讓他們知道無論他們有甚麼想法,父母都一定支持,但條件就是要先和父母商量。Sir亦坦言有很多家長用錯了方法教導孩子,以交易的方式(transactional parenting)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分數、能力,如未達要求,就等於自己沒有價值,這還可能會迫使孩子為了想得到的東西(如旅行、禮物)而說謊。對於破碎家庭的孩子,竺Sir指出孩子身邊的人可以給予他們一些「人有我有」的東西,如邀請他們吃冬至飯、為他們開生日會、送生日卡等,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記掛著他們。

最後,Kenneth表示老師不應太急、宜慢慢做好工作,觀察及幫助有需要的人;竺Sir則指出只要相信就可以改變世界,可以由分享訊息開始,把福音傳給服侍的群體;而志森就分享到憑信心就可以去做,「點都應該做到啲嘢,幫到啲人!」

明光社

(另一場交流會則於2024年1月2日在MCL長沙灣戲院舉行,分享嘉賓包括《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先生、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校長黃靜雯女士,及竺永洪先生,超過100人出席聚會。)

孩子躺平,如何是好?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1/10/2023

中國人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根深柢固,一旦孩子選擇躺平的生活態度,往往會令父母不知所措,招架不住。有些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回應,希望可以激發孩子能夠上進,重燃鬥心;有些父母則選擇放棄、「無眼睇」、「當生少個」的模式。以上兩種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究竟現今的家長應如何回應時下年輕人的生活態度?

建立生活態度的黃金期
首先,父母必須要承認孩子的性格、生活態度並不是突然形成及出現的,這與他們的成長背景、環境、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有關係。大部份孩子在小時候都會願意聽從父母,依賴他們。然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卻出現重大的變化,讓父母不懂如何處理。在孩子到達青春期時,由於受荷爾蒙影響,情緒會有較大起伏,孩子的性情也相對改變,父母就像要去重新認識一個人。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每每跟父母作對,在雙方磨擦的過程中,父母或許因此感到憤怒、難堪,進而放棄、放縱。其實,青春期的轉變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每一位父母都曾經歷青春期,只是大家都忘記了。試想當時你的父母可能也曾嚴苛的批評你的日常生活,你也會有激動、反抗的時候,想盡快脫離那不能溝通的父母。今天,你的孩子也是如此,太嚴厲只會令他們想辦法離開;漠不關心,則會令他們感到沒有依靠。當你回想自己的青春期時,或許你更明白當中的複雜關係。青春期時,孩子會對父母、家人等顯露出不尊重的態度;在面對責任時,顯得懶散及草率;對生活、學校或人們抱持負面態度;在情感上與人疏離,情緒陰晴不定,卻說不上原因等等。[1] 其實,青春期是建立孩子性格的黃金時期,父母若忍耐到底、堅守界線,在拉鋸的過程中與孩子同行去建立他們的性格、行為、態度,便能成功地過渡青春期。青春期只是一個進入成人期前的一個階段,並不是一件壞東西,然而過程是充滿掙扎,就如一條毛蟲必須變成蛹,然後在蛹中掙扎,直到牠的雙翅強壯,才會破蛹而出,蛻變成一隻成熟、獨立的蝴蝶。

在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小樹苗,它們需要被綁在木樁上,因為他們連自己的重量也承受不住,要依靠在其他東西上。等到時候到了,這些樹苗在發展成熟時,便可以自己承擔工作。故此,在孩子的幼苗階段,他們需要外界的幫助,而最終他們會以安全的方式離開父母的規範。[2] 從以上的內容可見,父母一些消極的回應,如打罵、放棄等,對孩子來說不單沒有正面的影響,還會加重他們的壓力。在青春期時,他們仍需要教導、指點、在人際關係上的協助等。曾聽過一個例子,有父母在小學期間,都很著重孩子的成績,照顧有加。然而,到了中一,正值孩子青春期初期,父母可能認為孩子已經長大,故此中學後就不再理會孩子,讓他孤單地度過。最後,小學成績優異的他,進入一所band 1(第一派位組別)的中學,初中時成績便一落千丈,到派發DSE(中學文憑試)成績單時,父母才驚訝他的成績為何與小學時差距這麼大。中學正值是孩子的青春期,父母卻選擇這個時候離場,只會令孩子更迷,最終影響了他們的將來、生活態度、待人接物、行事為人等。故此父母不要隨便在孩子長大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離開,這只會失去與孩子的結連。若父母再次想進入他們的世界時,也許已不再是件容易的事。

用愛回應躺平
若果此刻孩子已選擇躺平或沒有方向的生活態度,而你跟他們已失去了連結,那亦不用氣餒,嘗試再用愛與他們建立關係,表達你對他們的重視,關係亦會慢慢重新建立
,若你願意先去表達你的愛、支持、關懷,他們是會見到的,要讓孩子明白你正在等待他們,希望與他們結連,而不是想改變他們。

走進孩子的世界
此外,在與孩子相處時,要選擇多聆聽,在與他們溝通時,多問一些深入、實質的問題,不要只問「你今天開心嗎?」,而是更深入地問:「知道你下午跟朋友逛街,是否買了很多東西,一定很開心了。」這樣可以引導孩子聯想更多的內容,與你更有效的溝通,亦給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在意。有時候,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戶外活動,如打球、散步,甚至旅行,在放鬆心情下與孩子聊天,可以更有效進入其內心世界,與他們連結。年輕人在青春期時需要父母去幫他們一把,有時候他們會進入迷失、人生沒有方向,甚至躺平的狀態。當孩子不懂得如何處理此刻的際遇、對未來充滿恐懼時,父母要時刻與他們保持結連,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就乘機走進他們的世界,與他們的內心相遇,這會不知不覺間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做事的方向、待人處事的態度等。

盼望同行
最後,在孩子青春期時,朋輩的影響比父母的影響更加重要,再加上媒體的引導,不同的廣告、社會文化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思想。當媒體大力報道躺平的風氣時,有些年輕人也會有樣學樣,覺得如此行就是追得上潮流,也認為這是適合自己的生活。然而這種好逸惡勞,不求上進的負面心態,卻反映孩子對現實的不滿,對未來沒有盼望。這時,父母更加要與他們同行,少說教,避免批評他們的不是,並把盼望注入他們的價值觀,與他們一起去尋找目標,向理想進發。

《聖經》傳道書二章18節說:「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傳道書也提及躺平的生活態度,經文指出所羅門突然感到自己的生活勞碌並沒有令自己得到任何益處,故此感到厭煩。原來所羅門這麼出色的君王都想過要躺平,躺平過後,他卻找到盼望,在這卷書最後一章,他說:「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只要我們為主而活,就會得著智慧、盼望、人生的目標及意義。由此可見,躺平一會也不算是壞事,只要休息過後,與神同行,便能重新得力,繼續向前進發,詩篇四十六篇10節亦教導我們:「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1] 湯森德〔J. Townsend〕:《為青少年立界線:何時該說好,要如何說不》(Boundaries with Teens: When to Say Yes, How to Say No),秦蘊璞譯(新北:校園書房,2021),頁12–13。

[2] 湯森德:《為青少年立界線》,頁16。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4/09/2023

短視頻是指在網絡平台上分享的短片,而這些短片通常只得幾秒或一、兩分鐘不等,目的是要迅速引起收看者的注意並提供娛樂或資訊。雖然美國的大型科網公司都有推出短視頻服務,如YouTube Shorts、facebook或Instagram Reels,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短視頻平台是內地科網公司推出的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

2023年4月內地一位幼稚園老師將她教導學生唱兒歌的片段上載到抖音,老師清秀的長相加上可愛的歌聲與洗腦歌詞,成功吸引大量網民轉發,讓老師一夜爆紅。[1] 該老師只是個別例子,不是所有短片都能引發熱烈迴響,人們在短視頻平台分享總是希望得到更多人關注及點擊,因此要善用各種「流量密碼」,意思是指能引起多人注意的內容,或跟著網絡的潮流製作內容相似的短片。

明光社

「開花舞」掀熱潮

2023年韓國人氣女團BLACKPINK成員Jisoo推出新歌Flower,並上載當中一段標誌性的舞蹈到官方的短視頻平台,更加上#FLOWERchallenge的標記。因該舞蹈的手部動作模仿花開的樣子,故被稱為「開花舞」。自此,網絡上就出現了「開花舞挑戰」的潮流,大量網民上載自己跳「開花舞」的片段,又或將「開花舞」二次創作,希望能博取更多點擊和關注。不少來自香港的網民都上載他們的「開花舞」短片到各大社交平台。

跳舞看似無傷大雅,但仍有可能跳出禍來。2023年5月,有兩位香港新聞主播即將離職,她們便與另外三位主播在新聞部佈景前跳「開花舞」,又將片段上傳到網上,但有傳聞指,她們因此惹來高層不滿而需刪除片段,有關舉動甚至被資深傳媒人批評為「對新聞業的真正侮辱」。[2]

在新聞部跳舞是否侮辱了新聞業,相信大家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些行為則社會大眾普遍都會認為有違道德。2023年初網絡出現了一連串被日本傳媒稱為「壽司恐怖攻擊」的短片,這其實是指在社交網絡平台出現的惡作劇行為,如亂舔壽司店公用的豉油樽和杯子,又將口水沾到迴轉帶上的壽司等。事件引起社會極大迴響,當中有一條惡作劇短片特別受關注,更有傳媒指該短片曝光導致某壽司店母公司的股價暴跌,加上各種因素,令該公司市值蒸發160億日元(約8.5億港元)。[3] 涉事少年亦被人起底,個人資料被公開,壽司店更向他提出索償6,700萬日元(約360萬港元)的訴訟,雖最終雙方達成和解而令起訴撤銷,但涉事少年仍要面對警方的檢控。[4]

鬧出人命的「挑戰」

涉事少年應該知道他的行為是錯誤的,但可以想像他受到短片會被瘋傳的虛榮感影響,才會作出如此愚蠢的行為,並將自己犯事的證據上載到社交媒體。網絡上經常會出現稍有常識都能察覺是有問題的「挑戰」,這些危及生命安全的惡作劇行為,用了「挑戰」這個名號作包裝,並且能吸引不少人參與,更令網絡出現了一句流行語:「抖音一響,父母白養」,為了讓短片能在網絡瘋傳,博取流量與同輩的認同,結果令人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和基本常識,作出各種愚蠢和危險的行為,導致有人受傷,甚至死亡。

1. 瞌睡雞肉挑戰(Sleepy Chicken Challenge

TikTok平台曾出現瞌睡雞肉挑戰,即用感冒藥水煮雞肉,然後將它吃下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曾警告,這樣做「既蠢又不好吃,還很不安全」,並有損健康,呼籲市民千萬不要學。[5]

明光社

2. 龍之吐息挑戰(Dragon’s Breath Challenge

多條龍之吐息挑戰的短片曾在TikTok出現,有關挑戰是指食用浸泡在液態氮的糖果,由於液態氮急速汽化會產生煙冒,令人吐出白煙,產生像動畫片中火龍吐煙的效果,印尼政府的健康部門曾表示,有參加挑戰者在食用液態氮糖果後,皮膚、食道及內臟都被灼傷,甚至出現食物中毒的症狀。[6]

3. 苯海拉明挑戰(Benadryl Challenge

苯海拉明挑戰曾在TikTok平台出現,參加挑戰者會服用大量治療過敏症的藥物「苯海拉明」,從而體驗幻覺,在美國有少年吞下藥丸後不久出現全身抽搐的情況,他更在住院數天後不治。[7]

4. 昏迷挑戰(Blackout Challenge

在TikTok平台曾出現昏迷挑戰,參加挑戰者會使用繩狀物品勒住自己的頸項直到昏迷,以體驗瀕死的感受,在阿根廷便有兒童因而死亡。[8]

5. 死亡天使挑戰(Malaikat Maut Challenge

死亡天使挑戰曾在TikTok平台出現,參加挑戰者會突然衝出馬路擋著行駛中的貨車,迫使司機緊急剎車,但司機往往收掣不及,在印尼便有少年因而被輾斃。[9]

「呃like」背後的虛榮心

短視頻平台能促進人們的互動和連接,從而幫助用戶建立自己的網絡身份。用戶可以通過追蹤、點讚、評論和分享視頻與其他用戶互動,構建一個虛擬社區。有人或會藉著各種「挑戰」來「呃like」,以獲得社交認同或滿足虛榮心。想獲取認同不一定是錯,問題是用甚麼方法去獲取;不管為了達到甚麼目的,只要慫恿別人作出傷害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或無視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他人蒙受損失,這都肯定是錯誤的。「呃like」無罪,但「挑戰」要合理。筆者執筆之時看到一則新聞,有人在TikTok發起「快閃打劫挑戰」,號召網民集體搶劫英國倫敦牛津街的商店,結果有大批年青人到場,最少九人被捕。

父母養大我們並不輕易,請好好使用我們的腦袋。

 

(本文原載於第152期〔2023年9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外鄉人:〈挖呀挖呀挖|內地美女老師抖音唱歌片爆紅1晚獲10年人工〉,《香港01》,2023年5月9日,網站:https://www.hk01.com/遊戲動漫/895603/挖呀挖呀挖-內地美女老師抖音唱歌片爆紅1晚獲10年人工(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2] 鄭寶生:〈有線主播跳「開花舞」捱批 江玉歡:時代唔同喇 不用這麼大反應〉,《香港01》,2023年5月19日,網站:https://www.hk01.com/政情/899735/有線主播跳-開花舞-捱批-江玉歡-時代唔同喇-不用這麼大反應(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3] 〈壽司郎│日高中生惡搞片曝光 母公司市值蒸發160億日圓〉,星島頭條,2023年2月1日,網站:https://www.stheadline.com/world-live/3193829/壽司郎日高中生惡搞片曝光-母公司市值蒸發160億日圓(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4]  張顥庭:〈日本壽司郎與舔食具少年和解 毋須賠償6700萬日圓〉,《香港01》,2023年8月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即時國際/925509/日本壽司郎與舔食具拍片少年和解-毋須賠償6700萬日圓(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5] 〈TikTok瘋挑戰「感冒藥煮雞肉」 FDA籲勿仿效:蠢又危險〉,《世界日報》、元氣網,2022年9月27日,網站: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6634560?from=udn-search_ch1005(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6] 蔡浩騰:〈抖音興起極危險「龍之吐息」挑戰 多名兒童進食-210°C糖果傷食道〉,《香港01》,2023年1月20日,網站:https://www.hk01.com/數碼生活/859307/抖音興起極危險-龍之吐息-挑戰-多名兒童進食-210-c糖果傷食道(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7] 〈TikTok玩命挑戰 美國13歲少年狂吞6倍過敏藥 全身抽搐倒地慘死〉,ETtoday新聞雲、《香港01》,2023年4月18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即時國際/889082/tiktok玩命挑戰-美國13歲少年狂吞6倍過敏藥-全身抽搐倒地慘死(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8] 〈【玩出人命!】抖音掀「龍之氣息」、「昏迷挑戰」熱潮 多國兒童跟風挑戰意外頻生〉,now新聞,2023年1月20日,網站:https://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504800(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9] 李振慧:〈抖音瘋傳死亡天使!18歲男挑戰當場被大貨車輾死 玩命畫面曝光〉,ETtoday新聞雲,2022年6月7日,網站: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607/2267563.htm(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10月25日)。

原來私隱是如此容易洩露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4/09/2023

看電影不單是看故事,尋找娛樂,不少電影都有警世意味,使我們對社會現況有所警惕。是次介紹兩套有關手機、網絡與私隱的驚慄電影,使我們反思通訊科技除了可幫助我們溝通外,如果反過來手機一旦被人開啟了,裡面所記錄的東西就會使我們的私隱資料、習慣、去向都變得無所遁形。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Unlocked)是一部韓國電影,由日本作家志駕晃所寫的同名的推理小說系列所改編。女主角李娜美於巴士掉了手機,被一殺人犯吳俊榮拾到,他從李娜美的手機中找到許多她的資料,於是一步一步接近她、監察和影響她的生活,甚至冒她之名行事,使她被網絡欺凌,落入孤獨的陷阱中。

明光社

《人肉搜尋2》(Missing)這部美國電影是《人肉搜尋》(Searching)的續集,內容繼續以親人不見了,主角需要透過網絡上的蛛絲馬跡去尋找家人下落。女主角June的母親與男友外遊後失蹤,June透過社交媒體、雲端服務平台及即時通訊等科技來尋找她,並因而發掘了很多父母的過去及了解到親人有多關心自己。

面對資訊科技和網絡,我們對此愈來愈依賴,透過手機、電腦所發放及記存的資料就愈多,有關資料包括了第三者可以透過網絡收集的數據、用作監測和分析的大數據,作為不是有很多科技知識的普羅大眾,實在很難意會到自己透過應用程式及雲端的科技,記存了甚麼資訊。一旦有人破解了密碼,可以login(進入)到別人的手機,由於飲食喜好、平日喜歡看的影片、政治取向立場、為自己拍下的相片、到過哪些地方,有否做過不見得光的事等,都早已被記錄下來,手機主人做過的所有事及行縱都被人知道得一清二楚,彷彿赤裸地被人看到了!另外,我們亦有否因為沉浸於網絡遊戲或社交媒體中,而忽略了與現實中的家人溝通?又或者因為常對著螢光幕建立被修飾了的形象,而不再願意與人面對面的交流,顯出自己的真誠?

兩部電影帶出使用科技而衍生出來的危機,以及人際間的互信、溝通等議題,當中有不少可以深思的地方,值得大家細心欣賞。

(電影類型十講系列的介紹暫停一次,下期將繼續。)

如何做一個愉快的雙職家長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9/07/2023

香港雙職家庭的情況普遍,家長除了兼顧工作外,更需要放工後處理子女的功課、默書、考試等等,很多家長因此而感到身心疲憊。有些家長會選擇把子女的學業交託給補習社處理,子女放學後便到補習社去,做完功課才回家,但補習社質素參差,有沒有想過,原來雙職家長也可以一邊專心上班,一邊輕鬆應付子女的學業?由於子女不可獨留在家,雙職家長一定會靠家中的工人姐姐或長輩來照顧子女,他們其實可以充當監「功」的角色,職責是負責監管及督促子女在家長不在的時間,完成所安排要做的事。監「功」的角色並不需要有很高的學歷水平,他們只需要在你不在時,能在子女面前擔任「監督功課」的角色,筆者將會在下文詳細與你分享。在這個暑假,把握時間,家長可以重新部署來年與子女的學習策略,在9月開學時重新出發。

默書自己默

在香港讀小學,差不多每星期都要默書,很多家長放工後都要趕回家幫子女默書,然而原來默書可以是子女自己能獨自應付的事。家長可以預先著子女自行為默書的內容錄音,一方面可以知道子女對課文的認識,另一方面可在錄音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印象。然後,在子女放學回來,家長又不在的時間,監「功」可以著他們自行溫習,並且透過錄音自行默書。默書後,他們也可自行改正,並只需重默錯誤的生字。子女每天自行默書,便會令印象加深,反覆聆聽,可增強背誦的果效。錄音設備可以是錄音筆、電話的WhatsApp軟件等,只要大家覺得方便便可。

學校功課學校改

在德國,小學入學時的首個家長會,老師都會嚴厲地向家長宣告:「家長切勿在家中批改子女的功課。」是的,即是說,當你下班回家,見到子女的功課有錯,不可以提出修改;見到子女寫字很醜,不可叫他重做,因為錯是他們成長的一部份,若把錯誤擦掉,學校便永遠不會知道學生的學習進度,若有學生追不上進度,學校不能對不同能力的學生作相應的教育。若子女每次交功課都是100分,老師只會誤以為學生已掌握課堂的知識,而不加理會。故此,學校的功課,家長沒有需要在放工回家後批改。這樣,更可以培養子女的責任心,因為功課交與不交,做得好與不好,都要子女親自與學校交代。

一本練習走天涯

若子女放學後,不用到補習社,那他們完成功課後,誰可以跟他們溫書?筆者建議家長可以為子女買補充練習,每科一本便足夠,不用多,最好是較深程度的題型,因為若果太淺,並不能測試子女的真正學習能力。子女每天完成功課、休息過後,可以讓他們利用練習來溫習,就像去補習社一樣,只是由家中的長輩、工人姐姐負責做監「功」的角色。到了晚上,家長回家後,便可以依著補充練習附有的答案來核對,更可即時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度。若有錯誤的地方,家長切忌即時解釋及提供答案,這不是學校的作業,並不急於第二天提交。家長給予時間子女在第二天再次思考錯的地方,再加以改正,很多時候,子女通常都可以在第二次做對的。若試過錯完又錯,即證明子女真的對此題型並不熟悉,家長可在此時才慢慢解釋答案。

到了考試溫習時,因為平時已經有做練習的習慣,考試前的溫習就變得輕鬆,只需要把練習中曾答錯的題目重做便是了。筆者建議大家買一種可以擦掉的原子筆,這款筆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只要你用風筒一吹,整頁原子筆所寫的東西就會消失。當然,要子女重做的題目,則要用普通原子筆圈起,保留痕跡。

適當的時間吸收適當的知識

筆者的兒子在K2以前是在德國長大,在德國的幼稚園都是整天在玩的,但玩卻玩出知識來,即使他當時從來未試過執筆寫字,回到香港後,進入了一間森林幼稚園,繼續他的快樂童年,由於森林學校著重探索,並以專題的形式教學,故此學童要寫的字不多。或許大家都會擔心他如何追得上小一的課程。然而,他就是追得上,而且是在毫無壓力下做到的。筆者曾經也很詫異,於是問當時仍是小一的他,如何做一條很深的中文題,筆者指著一個很深的詞語,問他認不認識,他說不認識,然後問他如何找到答案,原來他是從邏輯的角度做對這條難題,他的學習技巧並不是靠「死背爛背」。

筆者曾替一名小三的內地生補習,她剛到港時連A至Z都不懂,但經過慢慢的努力,掌握學習的方法,她最終考獲全級第一名。從以上的例子,可以見到一些知識並不是愈早學就是愈好,在適當的時候,小孩子一學便會懂。若果你仍與子女正在追趕比正常速度還要快的知識,你可以從這個角度看,若你把子女送到其他國家讀書,香港的孩子是極有可能可以跳幾級的,你便知道子女學的東西已是在世界的頂級,再加下去,只會令壓力「爆煲」,影響親子關係,倒不如做一個愉快、輕鬆的雙職家長。

給孩子的上網守則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9/07/2023

部份家長可能在孩子由小學升中學之時,開始讓孩子使用手機。社交媒體存在不少誘惑和試探,孩子很多時需要獨自面對和即時作出回應。家長可教導子女留意安全上網的三大範疇:身體、私隱和財物,若網友提出關於這些範疇的要求,我們需果斷拒絕、終止對話及告訴大人,本文稍後會作進一步說明。

關於身體的原則

舉例說,網友提議孩子傳送一張裸露身體的照片給他,孩子在這情況下比較容易分辨危機的存在,並能立刻拒絕。不過在網上其實有很多呈現身體的方式,例如網友邀請孩子傳送用物件遮蔽著身體的照片、身體部位大特寫、加了濾鏡或特效的影片、沒展露樣貌的相片等,在這些情況下孩子就可能不知道這些都是屬於身體範疇的事情,並且降低了警覺性。簡單來說,凡是涉及身體的任何部位、以任何形式去展現的要求,孩子都要拒絕,以防網友利用孩子的單純來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我們亦要教導孩子,一般網絡使用者都不會向其他人提出涉及身體的要求,這是不正常的情況,我們需提高警覺。

關於私隱的原則

孩子上網時可能會遇到網友主動傾談,言談之間孩子或會講及自己的個人資料。個人資料即是讓別人能找到你的資料,例如就讀的學校、年級、住址等等,家長要教導子女明白保護個人資料的重要性。

假如網友在對話期間得到了孩子的相片和就讀學校的資料,在放學時間故意在學校附近徘徊,然後扮作偶遇,就能讓孩子覺得大家很有緣份,網友輕則會作弄孩子,重則會作更壞的事,例如非禮、恐嚇等,甚至致電孩子的家長,訛稱孩子在他手上要求索取金錢。其實一般網絡使用者都是尋找資訊和娛樂,並不需要搜尋其他人的個人資料,就算是公眾人物例如明星、學者、政客等的個人資料也只是有限地披露;作為普通網絡使用者,我們實在毋須向陌生人透露關於自己的資料

關於財物的原則

假若網友提出需要金錢或財物的幫助,例如借用遊戲賬戶、點數卡、零用錢等,孩子該怎樣去回應呢?家長要教導孩子找恰當的人——就是思想成熟、經濟獨立的成年人來提供協助,所以孩子只需把請求轉告成年人就很足夠,其餘的應交由成年人來處理。

另一方面,家長亦要教導孩子不能接受別人的金錢、禮物、任何形式的物質好處,就算是對方主動又熱情的贈送、道謝之後也應該婉拒,網友之間透過文字來表達謝意其實已經足夠。孩子也許很難抗拒物質上的好處,因此家長更要讓孩子明白,真正讓人感到滿足而不可取代的禮物,是來自親人和朋友之間愛心的表達,所以就算是感覺上很相熟的網友,雙方的關係只屬陌生人,若我們很想要陌生人送贈的物質,或許是出於貪心,多於感受到對方的謝意了。

選擇朋友的考慮

孩子或許會覺得網友的留言、讚好是出於對自己的喜歡、關心和友誼。孩子一旦覺得跟網友已建立了愛與信任的基礎,當對方提出與上述三大原則有衝突的要求時,孩子就不懂如何回應,覺得「我們是好朋友,他不會欺騙我」,甚至不想令「好朋友」失望而勉強自己答應要求。

其實尋找和建立真實的友情,適宜用面對面的方式,因為大家都需要透過日常生活的相處,去了解對方的性格、喜好和想法。當彼此都覺得舒服自在,可自由地講出心底的想法時,這份友情已更進一步。反觀網絡社交的情誼來得快,也去得快,部份網絡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可能只是基於男女之間的調情、被兩性的身體吸引,互相吸引的是「性」而不是「真實的對方」,在網絡世界本來就難以驗證事件的真實性,若想在網絡世界結識朋友,我們需要有更成熟的分析能力,以及更長的時間,才能作出合宜的判斷。

箴言十三章20節提醒我們「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當我們選擇朋友時需要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是否合宜、合理和合法,還要注意朋友會否為我們帶來某些損失。我們選擇良朋益友是需要在適合的場景,而這個場景適宜是公開的,讓大家能真實地相處、持續地分享和交流。願我們都能按著這原則結交到好朋友,彼此生命同得益處。

資料庫

孩子成為網絡罪案的受害人

裸聊勒索案時有發生,根據政府的數字,在2022年,勒索案有一千八百多宗,當中有1,402宗是裸聊勒索案。[1] 有天真無邪的小朋友捲入裸聊勒索案中,慘成受害人,早前就有報道指有年僅11歲的男童,在電話交友應用程式認識了一位陌生人,對方誘騙男童裸聊,並拍下男童的不雅照片及影片,之後向男童的母親勒索,要求她支付10,000元,否則會公開男童的照片及影片。[2] 無疑受害人心靈必然會受到傷害,網絡世界危機四伏,孩童需要可信任的成年人的保護和導引,如能及早教導幼童上網原則,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或許就能避免將來有更多孩子遭受這類型的傷害。

 

[1] 〈2022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附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3年2月14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2/14/P2023021400641.htm(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7月3日)。

[2] 〈11歲仔墮裸聊陷阱 騙徒向其母親索萬元〉,東網,2023年5月15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515/bkn-20230515190331869-0515_0082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7月3日)。

這些日子,他們經歷了甚麼? 基層家庭活動剪影

黃慧筠 | 明光社活動幹事
19/07/2023

在今年首半年,在不同基金的贊助下,明光社服侍的基層家庭成員,參加了不少有趣的活動,我們選了以下幾個與大家分享:

活動一:非洲音樂之旅

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裡,你認識多少位非華裔的朋友?藉著機構義遊的安排,我們認識了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來自非洲的Mutanga先生。他本身是逃難來港的難民,現在是金融分析師。他成立了香港非洲中心,讓家長和孩子透過認識非洲的音樂與舞蹈,及品嚐非洲食品,體驗不同的非洲風土人情。Mutanga在活動中向參加者介紹非洲鼓djembe的玩法,以及傳遞信號的方法,他又鼓勵參加者創作屬於自己的訊息。能夠與來自非洲的朋友互相認識,有助減少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衝突,並且從中學習互相尊重,真是一次聽覺、味覺、感覺美好的體驗。

明光社

 

活動二:走進小聯合國——重慶大廈

印度裔的導哥哥,說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帶著一幫孩子與家長,深入重慶大廈的各層店舖,拜訪各家有趣的商舖,還容讓大家試飲試食(有印度拉茶、mango lassi、tandoori tikka),真是一次多元文化交流之旅,讓大家大開眼界。你知道嗎?原來重慶大廈内有一家已經經營了三代、香港人開的士多,真想不到啊!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三:看見失明

在國際十字路會的安排下,家長及小孩在活動中認識及體會盲人的世界:凸字的認字及寫字的系統、盲人乒乓球、落後地區的盲人所面對的困境……他們還體驗了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走進模擬非洲落後村莊的環境,實實在在經歷了一次沒有視力的恐懼與震撼,這都令他們非常難忘!其實,同理心可以是這樣煉成的。

明光社

 

活動四:營營地

機構醫護行者為參加活動的家長、孩子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到超級市場學習看標籤,讓他們認識吃甚麼、怎樣吃才算吃得好,吃得精明,吃得健康。除了聽講解,他們還有機會親手做營養豐富又味道可口的三文治,過程簡單容易又有趣。有家長很高興的表示,孩子在家都不願吃蔬菜及牛油果,在這次的活動中卻吃了不少,以後在家裡她也會照樣製作,讓孩子多吃蔬果。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五:鳳園文化生態導賞團

你知道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有多少蝴蝶的品種嗎?香港的蝴蝶有甚麼特別?環保協進會的導賞員在活動中向家長和孩子介紹香港各種蝴蝶的生態及各動植物的特色、鳳園蝴蝶保育區的文化歷史、保育自然生態的意讓參加者了解到香港生態的特色及面對的威脅。是次活動加深了參加者對香港生態的認識,又引發了他們的興趣,有助培養保育生態的正面態度及行動。

明光社
明光社
明光社

 

活動六:沙畫親子工作坊

明光社邀請了著名沙畫師Edith開辦了三場親子沙畫工作坊,讓四十多位家長及孩子透過製作沙畫,學習自我保護的訊息。參加工作坊的家長和孩子全都是第一次接觸沙畫藝術,但卻在短短的三小時内,繪畫出一幅又一幅有趣的作品,真是創意藏不住啊!

明光社
明光社

 

打機多面睇——機友的日常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7/03/2023

對熱愛打機的青少年來說,每逢節日假期,都是相約好朋友一起打機的好日子,而在打機愛好者的家庭當中,總有時候家人之間會因為打機而產生磨擦,或許因為老一輩不懂得表達關心,年輕一輩又認為家長只顧著責罵自己。

明光社於2023年1月16日,即在農曆年假前,舉辦了一場「打機多面睇——機友之日常」網上講座,當中邀請了緊貼電子遊戲潮流的時下年輕人徐世諾先生,他以一個打機愛好者及作為兒子的角度,來講述對打機的看法,此外還有身為家長的歐陽家和先生,他以家長以及作為「機友」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下玩電子遊戲和管理親子關係的經驗。他們兩位也會有一起對談的時間。

不能說停便停的遊戲

明光社

他們分別都分享了自己年輕時關於打機的一些家庭日常事。世諾指出自己中學時期,經常都會玩《英雄聯盟》這個即時戰略型遊戲,而這類型遊戲是一個講求團隊合作的遊戲,玩家與隊友一起開始,一起結束的,玩家在期間是無辦法中途停止的,必須完全摧毀地方隊伍的基地才能結束遊戲。當他在玩遊戲時,如正正遇上吃飯時間,就會很容易與家人產生磨擦,一方不能結束遊戲,一方又怪責他為何吃飯也不願結束遊戲。家和亦提出類似的情況,他指在自己的年代多數是玩一些RPG遊戲,即是角色扮演和冒險的遊戲,而這類遊戲的特點就是在冒險的途中,需要去到某些地圖上的儲存點才可儲存,變相就是要玩家必須找到儲存點才可讓遊戲告一段落。另外,他又提到,有時候自己會想玩多一會兒,但等到艱巨的敵人出現時,又不能停止,所以父親為了阻止他繼續玩,便會剪掉電腦的能源線,到頭來他又會再買一條新的能源線,鬥爭便不斷地持續。不過,其實他們與家人之間都會有協商的時候,嘗試去互相遷就,問題才能勉強地解決。

走進孩子的遊戲世界

明光社

家和是本社的前項目主任,對於流行文化等議題亦有研究,他提出,坊間許多遊戲的背後,其實都反映了一些意識和價值。而作為家長,他也分享了如何讓孩子打機之餘,也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事情,以減少關係上的磨擦。他指出,家長除了先不要直接責罵孩子外,第一步是需要了解到底孩子玩的是甚麼遊戲,第二步是記下遊戲其實在玩甚麼,即是遊戲是如何運作的,陪孩子一起玩是能夠了解孩子在玩甚麼遊戲的其中一種方法,亦能更清楚地感受到遊戲的運作。了解遊戲多一點後,第三步便是思考一下該遊戲會有甚麼可能的危險,例如在遊戲中認識到陌生人,家長如發現遊戲有此潛在風險,可鼓勵孩子約相熟的朋友一起玩。第四步就是如果家長發現遊戲中有一些不適合孩子的內容,就可以提出請他作出一些改變或調整一下玩法,例如改變和誰一起玩那個遊戲,或關閉血腥效果等等。若果遊戲內容無法改變,家長則可鼓勵孩子玩其他類似的遊戲,坊間亦有許多選擇,家長可以透過傾談而非責罵,跟孩子討論有關情況。最後一步,家長可鼓勵孩子嘗試在打機中認識自己,例如了解自己的偏好、選擇,其實家長也能在遊戲中更認識孩子,例如孩子在玩射擊遊戲時,選擇當狙擊手,而不是近身肉搏,表示孩子喜歡安全感,在敵人看不見的情況下擊殺敵人。

課金不課金?

明光社

討論遊戲,當然不少得討論有關課金的問題了。世諾在當中提到,在小學時期,因為不知道任何有關課金的途徑,所以都不會想課金的問題,加上家人對打機的限制亦非常嚴厲,更不用說課金了。而他到中學階段,開始有零用錢後,便為了課金而做一些金錢管理,但後來課金這件事被父母發現後,父母亦甚驚訝,他們想像不到孩子竟然為了「假」、「虛擬」的東西去付費。家和則容許孩子課金,但就會做一些金錢管理,以及與孩子一同分析:課金後能否真的提升到打機的遊戲體驗?他鼓勵家長最好為孩子設定一個課金的限額,課金時不能超出該限額。他認為讓孩子在小時候經歷一下如何在課金時知所節制是一件好事,這總比他長大了才學習好,也可避免他未來出現過度課金的情況。

電競世界的非法賭博活動

最後,隨著電競產業的盛行,也出現了一些電競賭博的活動。而家和指出,現實當中,香港並沒有合法的電競賭博活動,所以所有關於電競的賭博活動,都是「外圍」賭博,屬於非法活動。世諾也認識一些朋友有參與「外圍」電競賭博活動,而且因著用電子投注,非常方便,所以會令人很容易就經常參與或上癮,如同現實中賭博成癮一樣。他認為在打機時注入賭博元素是很不健康的事。相信在未來,大家都需要正視電競賭博的問題,如大家對打機這課題感興趣,歡迎掃描QR Code,在網上重溫是次講座。

收看講座

新網絡世界下的倫理想像

歐陽家和 |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22/11/2022

回顧一下近五年明光社雙月刊《燭光》的內容,網絡與媒體、新媒體的議題突然增加了,由電競、假新聞、直播,到元宇宙、AR(擴增實境)、虛擬偶像,我們好像在網上經歷了很多不同的事情,加上近年社會政治環境變化,我們多了很多新的日常,不但工作、課程、活動在網上舉行,甚至對社會的意見也是在網上發聲。媒體亦十分重視網上的討論和故事,很容易就將不同的內容推上報章,如轉載網上討論區的內容,商家由以往拍15秒的廣告,改為花時間拍網上短片、甚至長片,介紹概念而非產品。如此種種的改變,我們該怎樣去分析和想像未來的發展呢?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自2021年開始做一個「非科學調查」,找了一批人去想像數碼科技如何改善人的生活,受訪者分享到他們所想像的2035年會是一個怎樣的美好數碼新世界。[1] 數以百計、來自不同行業的受訪者,在調查中回答指定的問題,在合共過百頁的「回應」中,他們表達出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有趣的是,他們提出幾個科技發展的方向和願景時,同一種科技,既可帶來便利,也會帶來隱憂。我們先看看他們提出的幾個方向,再討論一下有關的問題,科技能否解決。

1. 建立更好的網絡空間

大部份受訪者認為透過新的工具,可以令大家在更安全的環境下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人工智能可以更有效地將有問題甚至有害的留言刪除。不過我們一聽也知道魔鬼在細節,誰管理留言區的內容,也容易被形容為操控,我們怎樣可以令人在安全的環境下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其實甚難,部份留言如果內容非常尖銳,影響到現實政府的權力運作,該如何處理?我們看到疫情期間,有社交網站主動禁止發佈一些關於疫情的陰謀論,又或者有部份政府會就禁止仇恨言論立法等等,可見不同地方有自己的規矩,我們要討論的除了是介面是否容許有言論自由的空間,還要討論這個社會對言論自由應否有一條全面又有共識的底線。

2. 建立有效率的社群

近年不少人發現社交網絡平台可以結連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可收集、整合資料,甚至互相交換意見,成為有益的群體;不過我們也發現使用同樣的工具,可以集合一些破壞社會的組織和群體。不少受訪的科技專家建議應該使用人工智能去幫助一些能產生正能量的社群,同時提前發現有問題的社群並將之消滅,令社會可以成為更美好的世界。現時社交網站也會刪除某些特定主題的分享,例如分享自殺方法,減少網民因為互相學習自殺方法而帶來悲劇。不過,我們也同樣要問,如果進一步實施類似的措施,社會如何決定甚麼是好的群體,甚麼是壞的群體?

3. 為每一個人充權

不少受訪者認為未來的世界,每個人應該可以在網上有足夠的主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投資,有自己的網上身份、私隱,亦可以透過人工智能,用自己的語言與不同國家的人溝通,甚至可以參與不同的政治決策活動,表達意見。

近年互聯網不同的新發展,例如加密貨幣,區塊鏈等技術,令人產生很多新想法,當中除了可以解決一些舊有技術的問題外,同時亦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例如人可以有實名和匿名等不同的身份,網上的資料可以安全地存放在不同地方,新科技可以令數據得到更好的保護。[2] 我們或許會問這些科技會否持續發展,而同時我們亦會問:不懂得新技術的人會否被淘汰?

4. 新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承接上一點的討論,很多人認為疫情無疑為社會帶出了有關工作和生活的新想像,例如人是否一定要在一個指定的地點工作?工作時間又是否必定是在指定時間?網絡可以怎樣為人的生活提供協助?網課、網上會議,甚至網上崇拜能否取代面對面的活動?當中如何混合(例如同時有面授課堂和網課)才能產生最大的效益?這一切已經成為很多人對未來的新想像。另外,會否有些新的工作模式因此而出現,改變舊有的模式?當然這又同樣涉及很多人在工作上轉型,當在網上有很多事情都變得可能,很多工作,例如銷售,原來可以透過人工智能來完成,那麼人類還可以做甚麼呢?

5. 處理更複雜的問題

有了不同的虛擬視點、人工智能等技術,很多以前只能用人腦做的「沙盤推演」活動,[3] 可以紛紛改為用人工智能模擬出來。我們未來更可以透過科技做出更多改善人類生活的事情,例如有效使用能源,當所有家具都與互聯網接駁,便能在最省電的情況下,使用空調、電燈等電器。人類甚至可以透過人工智能,更有效地研發和生產疫苗。當然不少人也會擔心到時會不會出現一種情況:到底是我們控制機器,還是由機器控制人類生活,但無論如何我們可以想像到,在新的網絡世界下,我們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人與機器如何調和,這將會成為未來世界要討論的一個問題。

總結

回到今日,我們不難發現社會的討論仍然停留在網絡騙案、交友色情陷阱、網絡安全等問題,但我們是否知道今日的孩子其實已經活在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世界中?不過我們不難發現,雖然社會口口聲聲說重視科技發展,但對於科技的基建,以及社會各界對數碼知識與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認知仍然不高,導致很多人進入科技世界,卻不知道科技世界的危險,從而衍生出不同的問題,也不懂怎樣處理這些問題。

明光社

明光社在2020年底至2021年推出「有品上網」青少年品格培育計劃,倡議良好網絡公民的八大數碼生活技能及良好品格和態度,我們製作了教育單張,[4] 還有多條品格教育動畫短片,[5] 有關資源以小學生及家長作為對象,當中提供了使用互聯網的幾個重要原則。「有品上網」青少年品格培育計劃是由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 - 2020年度慈善捐款「生命教育」計劃贊助。有些互聯網的使用原則,例如在網絡上要有同理心,學習建立良好的數碼公民身份,有批判思維分辨不同資訊等等,其實今日對所有網民也同樣重要。面對互聯網和新媒體,我們認為社會大眾必須先多些學習和理解,之後才可以更有效提出好的政策,或者相關的倫理討論。若沿用以往的思維去想像未來的問題,只能解決表面的問題,未必能處理當中更多複雜的情況。

 
明光社

教育單張

品格教育動畫

(本文原載於第147期〔2022年11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Janna Anderson and Lee Rainie, “Visions of the Internet in 2035,” Pew Research Center, last modified February 7, 2022,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22/02/07/visions-of-the-internet-in-2035/.

[2] Ryan:〈【硬塞科技字典】什麼是區塊鏈(Blockchain)?〉,INSIDE,2016年7月6日,網站: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6699-what-is-blockchain(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6日)。

[3] 沙盤推演,原指軍事行動前在沙盤上模擬作戰策略,以分析戰略利弊,後來多用於對事情的發展、結果進行的模擬評估,以掌握事情的演變及達成預期目標。參〈沙盤推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28994&la=0&powerMode=0(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6日)。

[4] 〈有品上網我至叻 做個負責任的網上使用者〉,明光社網站,2021年10月,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myimage/files/misc_activity/20210126_project_wisewebusers/n11842_webwiseusers_leaflet.pdf(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6日)。

[5] 〈品格教育動畫〉,明光社網站,2021年,網站:http://www.truth-light.org.hk/project/2021/wisewebusers/section/video(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