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校園黐Gun檔案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8/03/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朋友最近打消把兒女送到美國升學的念頭,因為恐怕他們成為校園槍擊案的受害者,加上恐怖主義抬頭,美國成為被襲主要目標,一動不如一靜,還是留在香港考DSE,並希望此城財富年年有餘,到他兒女應考時,亦可免費考試,省回一筆。

其實美國校園槍擊事件,已有多年歷史。早在1999年,在科羅拉多州的Columbine High School,就有兩名高中學生襲擊校園,導致多人慘死,而他們亦在警方追擊途中,吞槍自殺。

事件發生後,引發很大衝擊,各方討論不絶,探究慘劇發生原因,而導演Michael Moore,在2002年拍了紀錄片(Bowling for Columbine) (港譯:《校園黐Gun檔案》)討論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當中除了指向美國人擁有槍械的問題外,更直指美國槍會勢力龐大,為了維持利益,以2nd Amendment (第二修訂案)說明美國人擁有槍械的自由。在近期佛羅里達州發生另一次令人心痛的校園槍擊事件後,繼續以此理由作辯護。

本文不討論這個問題,而是在紀錄片中導演經過各方推敲,認定引致槍手殺人的原因,是他們沉迷一位叫Marilyn Manson 的歌手的音樂。若大家對美國的罪犯有認識,應該聽過「文遜家族」這個名字,其領導人有Charles Manson,是一個連環殺手,他及其信眾在1969至1971年殺了多人,被判終身監禁。

首先,Marilyn Manson當然不是歌手的真名,他用這個名字,實有其目的,而他的外號正是撒旦之子(Son of Satan),玩的音樂類型有Death Metal (死亡搖滾)。讀者看到這裡,可能覺得他真的十惡不赦。在紀錄片中,導演有機會和他對談,並問他若然可以回到這宗慘劇發生的學校對學生說話,會說些什麼?

讀者可以停一停,想一想,你會說什麼?

筆者多次在教師、家長、校長及社工培訓過程中,問同樣問題,答案都是千篇一律,如:「活著是精彩、人生有意義、活好每一天、愛你的鄰舍……」等答案,反而最精彩的答案,出自這位「邪惡歌手」的口中,他說:「我不會向他們說什麼。我只會聽他想要講些什麼,而問題正正是沒有聆聽。」

多麼精彩的回答啊!

現在社會的問題是成年人天天在講,年青人個個要聽;要同行,卻是一言九鼎;要了解,事實是我說你聽!社會撕裂,正因如此。

在教師培訓中,我提倡了一個理念,叫逆向師維(Reverse Mentoring,就是年青人做導師,成人作徒弟,例如在學校裡,老師可以找一個學生,向他學習一些他有你沒有的強項,像運動或是電競。久而久之,建立了關係,在言談中彼此明白,相互了解,才說得上同行。

 

 

相關文章

「兼職女友」與賣淫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09/2024

警方發現有本地賣淫集團在Telegram上開設群組,以「兼職女友」的名義招攬嫖客,吸引超過25,000用戶。警方針對該集團展開拘捕行動,拘捕六名涉案男女,他們涉嫌利用多個戶口收取及清洗懷疑透過營運賣淫平台而獲取的犯罪得益,有關款項超過1300萬元。

這則有關兼職女友的新聞涉及身體與法律層面的思考,我們可以深入思考個人選擇的意義。有些兼職女友可能被不法份子以把柄要脅,並非出於自願,她們需要盡早向信任的人求助。有些兼職女友也可能以為這是搵快錢的方法,認為自己能設立不同的身體界線,視之為工作選項;其實任何選擇都應優先考慮事情是否會傷害自己的身體或是否違法,保護身體的安全是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而合法性則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大眾的安全。如果一個選擇違反了這兩個原則,那麼這個選擇就不應被視為正當的。這提醒我們,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保護和尊重身體始終是最重要的。

社會大眾對於兼職女友的普遍看法往往集中在這種行為的後果,而忽略了對她們的關心。她們可能會隱秘行事,不敢告訴別人正在出賣自己的身體,或是沉溺於不健康的性關係;她們既感到羞恥,也不知如何尋求幫助,部份人可能會以痛苦來懲罰自己,甚至選擇自我放棄。社會應該鼓勵那些選擇成為兼職女友或以錢來尋求性關係的人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並向他們發出友善的訊息,主動伸出援手,並與他們同行,例如透過社會服務機構來提供心理輔導、建立愛惜和尊重身體的價值觀;透過社會人士的關心,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慢慢在現實生活中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建立健康的身份認同。這不僅是對個人的負責,也是維護整個社會的健康。


參考資料:

〈Tg賣淫群組以「兼職女友」吸客 警拘6人包括情侶主腦 涉洗黑錢逾1300萬〉。星島。2024年9月5 日。網站:https://www.singtao.ca/6845770/2024-09-04/news-%E7%B6%B2%E4%B8%8A%E8%B3%A3%E6%B7%AB%E5%B9%B3%E5%8F%B0%E4%BB%A5%E3%80%8C%E5%85%BC%E8%81%B7%E5%A5%B3%E5%8F%8B%E3%80%8D%E5%90%B8%E5%AE%A2+%E8%AD%A6%E6%8B%986%E4%BA%BA%E5%8C%85%E6%8B%AC%E6%83%85%E4%BE%B6%E4%B8%BB%E8%85%A6+%E6%B6%89%E6%B4%97%E9%BB%91%E9%8C%A2%E9%80%BE1300%E8%90%AC/?variant=zh-hk

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

劉嘉成 | 明光社前輔導員
30/07/2024

明光社於2024年5月3日舉辦了「勿將安慰變成二次傷害——如何與受苦者同行?」網上講座,並邀請了香港教牧督導及心理治療學會檢證院牧朱蕙碧博士擔任講員,分享如何合情合理地關心正在受苦的人,避免令安慰變成二次傷害。

朱博士在講座中分享了自身關心他人及被別人關心的經驗,以及兩個模擬個案的短片。她指出陪伴對每位受苦者都是重要的,同行者就像「樹窿」給予受苦者一個傾訴的機會,讓他們可以訴說自身經歷,抒發心中鬱結,令他們體會到自己並非獨自承受苦,以致情緒得以紓緩。

她又表示,每位受苦者其實都帶著自己的想法、態度、情感和意圖來到別人的面前分享自己的經歷,這也反映他們對這個人的信賴,作為弟兄姊妹,如果聽到別人訴時,需要以合宜的態度回應,包括予以尊重、接納、真誠和同理心,幫助受苦者盡訴心中情。透過聆聽他們的每一句說話、每一聲嘆息,安慰者可以明白和了解到他們身處的景況,並能在合適的時候提出合宜的建議。

明光社

最能讓受苦者感到安慰,莫過於有人能夠在情感上與他們連結,體會到被明白和被看見,這可以幫助他們的緊張、焦慮、不安或哀傷等等的情緒得以紓緩。朱博士指出安慰者的用心聆聽和同理回應,最能與受苦者連結;聆聽使安慰者正確地了解受苦者的處境和需要,同理回應則使受苦者感受到安慰者的體諒和支持,這些都可以幫助人有效地與受苦者同行。

朱博士認為有幾個因素妨礙人與受苦者同行。假如聆聽者被自己的問題所困,或對他人的問題認知不足,便會難以明白他人的困難,或者他傾向以教導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關心他人,這會妨礙他有效地陪伴他人。還有移情作用,即聆聽者身邊有一個親近的人,此人與聆聽者的關係不佳,而受苦者與這個人很相似,聆聽者有可能會將受苦者當成這個親近的人,並投射了憤怒的情緒,以致不能聆聽其故事。最後,如果聆聽者不能守口如瓶,也大大降低他真實地與人同行的可能。

最後,朱博士提醒每位願意與人同行的有心人,不要忘記好好照顧自己,每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惟有好好地在上帝裡面安靜得力,照顧好自己身心需要,保持良好狀態,才能更好地與受苦者同行。

誠邀大家按此處,收看足本講座。

廟祝文化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現為自由傳道,丈夫為台灣人。
13/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筆者在台灣的教會曾經全職及義務事奉過一段日子,現在已辭去全職的事奉。作一個自由人,某程度上是對教會制度的失望,也發現很難融入台灣教會的文化。在台灣,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類似是廟祝一樣,基本上不需要講甚麼呼召、Mission和Passion,只要你「人在」就可以了,因為在台灣,基督教尚不算普遍,根據2022年台灣教會報告,全台共4,714間堂會,而全台立案廟宇的數目則有12,284間,是基督教會的2.6倍。受到廟宇文化的影響,台灣的人普遍信了主後多多少少仍會帶著民間信仰的模式,每星期到教會對很多人來說是「例行公事」,有事找牧師/傳道禱告祝福,無事安然工作在家帶小孩。信仰無疑是與宗教相似,而在台灣教會,教牧很少為著開拓福音事工而作些事情,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是人口老化;教會的內容了無新意;小孩都是跟家人回教會,連為甚麼受洗都不清楚,反正阿公阿嬤叫我洗就洗;教牧只循固有的體制傳統來運作教會。對於信徒真實生命的難處、信仰能否與生活整合、全人的信仰生命有沒有成長,這幾方面根本毫無突破,這樣的台灣教會真的很難發展和傳承福音。

筆者本身是做青少年事工,然而,眼見台灣教會對於青少年事工的牧養只遵從傳統文化,讀經、祈禱、主日崇拜,然後呢?沒有了。對於青少年人的問題和本身的遭遇困難,只用一句:禱告就是了!沒有真正的了解生命和觸動生命,某程度上是因為傳道牧者不知道如何與他們「同行」,只知道「教導」。對於後現代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最不需要的是教導,最憎惡的也是教導,他們需要的是同行者,需要在他們受傷、困難和掙扎中,有人與他們同行。他們所認識的、頭腦上認知的都有很多,所欠缺的卻是信仰的實踐。筆者很欣賞盧雲在《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一書中提到:「我們的世界,是個喜歡『大』的世界。但是靈性生命的成長,往往卻從『小』開始,小動作、小細節、小念頭、小關懷,都是培育靈性花朵綻放的契機。」台灣牧師或教會欠缺的就是這些「小」,卻因而失「大」。

這種「因小失大」的台灣教會文化令筆者想起神學家祈克果的話,祈克果認為:「所謂的世俗化就是指『順從』,重視身邊的群眾,忙於世間的各種事務,跟隨世俗的智慧,卻忘了自己的本質,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不相信自己,認為不應該做自己,於是選擇較為容易和安全的途徑:成為像其他人一樣,成為一個同樣的樣版,一個數字,跟從群眾。」台灣教會的順從體制,正正就是世俗化的行徑,這只會讓教會愈來愈萎縮。曾經筆者也是從屬於體制之內,失卻了信仰的獨立性,然而,筆者的丈夫卻在行動和文字中再次提醒筆者:基督的信仰是有其絕對的獨特性,而遠離普遍性。就好像「刺鳥」與「旅鼠」,前者是幻想生物,一生在尋找最尖銳和最長的荊棘,讓它往心臟刺入以唱出一生唯一一次讓神也動容的歌聲。後者是實際生物,因容易繁殖導致數目過剩,牠們會自發的集體遷移,也會因為錯誤的判斷湧入海岸集體死亡。這與祈克果認為信仰的獨特性就是基督教的定規相似。因此,他認為罪也是屬於獨特性的範疇,因為基督教將每一個人都看為一個獨立個體和一個獨立的罪人。

教會的每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這些微「小」的罪人,不是為了盲從教會的體制,認同教會的制度文化,乃是要在神裡面找到和堅持自己的獨特性,才不會迷失,和做到真正的自己。這也是牧者應該要看到和應該要做到的事情,不是為了作個像廟祝的傳道者,只顧打理教會的日常,而傳道者也需要幫助信徒在生命中找到他們的獨特性,並予以牧養。如果傳道者只會跟從體制,為做而做,只會隨流失去,也會令教會萎縮,失去這一代的年輕人。

編者序:成長中的障礙賽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4/02/2024

一代不同一代,當世界的轉變速度愈來愈快,不同世代面對的挑戰差異可以很大,無論是在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時成長,或是千禧年前後較富裕環境下成長,以至過去幾年在社會運動和疫情陰霾下成長的青少年,所面對的挑戰截然不同,作為父母、老師和導師的,大家的成長經驗恐怕難以成為主要參考。過去幾個月,香港學童自殺的情況令整個社會都震驚和傷心,究竟青少年面對的嚴峻挑戰是甚麼?他們的抗逆力出了甚麼問題?家長、老師和所有關心青少年的社會人士又可以做甚麼?這是大家都十分迫切想探討的。

在美國,一個關注精神健康議題的網站指出,現時青少年經常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受社交媒體的影響、自我形象低落、外貌遭負評、同儕壓力、欺凌、學業上的挑戰、外在各種壓力、與性相關的危險行為、藥物或賭博的沉溺行為、抑鬱和焦慮等。[1] 就以上各點,本書希望可以幫助各位關心下一代的朋友,了解青少年在成長中所面對的種種障礙,並以合宜的方法和態度協助他們跨越這些障礙。

本書收錄有關沉溺行為的文章,主要是回應青少年沉迷電玩的情況,另外,亦收錄了有關靈性支援的文章,讓家人、朋友可以幫助青少年面對各種衝擊。作為教會群體,我們相信如果青少年能在靈性層面得到餵養,由聖經真理導引他們,便能更堅實的成長,即使面對再混亂的世代,走進了人生低潮,他們也不會失卻盼望。因此,本書的最後一個部份為信仰支援,盼望透過相關文章,回應青少年在靈性方面的需要。盼望本書,能為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同行者帶來一點幫助。


[1] LCPC, “12 Common Teen Issues & How to Support,” Choosing Therapy, last modified May 4, 2023, https://www.choosingtherapy.com/teen-issues/.

52赫茲的聯想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01/02/2024

每年,本地流行曲的頒獎禮,除了電視、電台會舉辦之外,亦有一個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所舉辦的「CASH金帆音樂獎頒獎典禮」,由業界人士提名及投票,選出每年優秀音樂作品及歌曲演繹,目的為表揚於過去一年的指定期間內在香港作首次商業發行或演出之音樂作品,亦希望提高公眾對香港音樂藝術質素的認識。

2023年度CASH最佳歌曲大獎及最佳歌詞,是由林夕填詞、香港樂隊KOLOR主唱的《52赫茲》。「52赫茲」是一條鯨魚的名字。鯨魚在海裡是用牠們的聲頻來互相聯繫,但「52赫茲」歌聲比同伴的頻率高,所以不能被同類聽見,因此被稱做「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筆者閱讀歌詞,其意思大概是:歌者像那頭孤獨的鯨,心聲或價值觀只有很少人能明白。偶有同行者,但對方頻率可能會偏離。自己不懂得如何再去溝通,會感到孤獨、難以互相理解,想尋找同樣頻率的聲音,想聽到別人共鳴。

在社會上,有多少人是這種「52赫茲」的心境或處境?自己或許不懂如何說,也不想去說出來,身心卻就困於孤單、寂寞之中。直到在報紙上看到一宗又一宗的悲劇,人們才知道他們的苦況。作為親人、友人,我們又能否主動地去聽,想方法去理解、去同行?就似是歌詞副歌最後的兩句:

「你聽清楚     你願意苦海中同行       當初也像我
但五十幾赫茲如何     可聽得到共鳴        如鯨歌」

不同的理念想法、處境之間,我們能否有機會同頻呢?

 

(*作者亦是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

 

有關「52赫茲」的故事:
Gilver。〈世上最孤獨的鯨魚「52赫茲」,你還獨自在唱寂寞的歌嗎?〉。泛科學。2017年1月18日。網站: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2793

同行比指引更重要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9/07/2023

這是個指引氾濫的年代,如要入職有規模或有多年歷史的機構,上班第一天就要看厚厚的員工須知,加入公務員或教師行列的話就更加是墮入無盡指引的深淵,若果不詳細閱讀,銘記於心,萬一誤搭學生肩膊,說了一句花名,可能亦會在這個事無大小都喜歡投訴的社會氛圍下,要作沒完沒了的解釋。當然,指引的出現,往往是由於有一些案例出現,為免大家重蹈覆轍而事先作出提醒,這些提醒本來沒有問題,但當提醒變得僵化,以及成為免責卸責的護身符時才是問題。

作為家長的其實在生活上自然有不少的忠告想給子女,問題是當忠告變成囉嗦便容易適得其反,失去了提醒的作用。在教養孩子時,父母在學業、上網習慣、以至性教育和戀愛拍拖等事情上,其實是最佳的同行者,透過以身作則、日常交談、以及一些家庭活動的安排,再配合簡單清晰的指引或規矩,潛移默化,子女可能更容易受落。

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活在一個變動得太急速的年代,AI的發展令人喘不過氣來,當大家還未消化新產品的現有功能時,新的功能便已推出,而且效果幾可亂真,令人無所適從。另一方面,教會在日趨嚴峻的社會及宗教政策之下,要在不犯法也可能被指危害國家安全的新香港守住本身的異象與使命,就必須多點智慧和勇氣,繼續用愛心說誠實話,我們看不透世情,只能轉眼看著耶穌,學習與耶穌同行,在真假難辨的世代中努力做個真誠的人。

照顧者需要被照顧嗎?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7/03/2023

2022年,平均每兩個半月便有照顧者因為耐不住壓力而出現倫常慘案。「照顧者」這個名稱看似是一個強者的角色,然而他們卻是一直被社會忽略、需要被照顧的一群。明光社於2023223日晚上舉辦網上專題講座:「照顧者需要被照顧嗎?」當晚邀請了資深生死教育推廣者黃民牧師及靈實恩光成長中心總監羅啟康來分享。

香港照顧者的三大特色

社聯2021年的研究報告指,香港照顧者估計有112萬名。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專題報告,香港共有204,200名殘疾人士及248,000名長期病患者是居住在住戶內及有別人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而在受訪的照顧者中,超過一半的照顧者因照顧而感到有精神壓力。黃民牧師指出香港照顧者有三大特色:一、「以老護老」,香港四成照顧者都是老人家,他們本身已是65歲,甚至70歲以上,他們的體力及健康都需要關注。二、香港的被照顧者大部份不是住在院舍,而是住在家中,照顧者受到的生活及經濟壓力很大。三、香港照顧者的普遍心態是:「這是我的家人,我不可以離開他們。」這個思維會加重他們的壓力。

照顧者的出路

黃牧師認為照顧者的生活圈子需要擴大,生活並非只面對及照顧家中的親人,故他鼓勵照顧者盡量使用社會上的暫託服務,以增加支援。此外,教會、NGO、政府等也有不同的服務,如長者地區照顧中心、日間照顧中心、綜合家居照顧、長者、殘疾人士暫託服務、照顧者生活津貼、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藥房、醫院基金、香港防癌會、醫院的醫務社工、無障礙的士、社區中心的社工、借用樂齡科技產品,如電動輪椅、眼部控制滑鼠、輪椅床等、房協的長者安居資源中心等,都是可以紓緩照顧者壓力的途徑。

尋找隱閉照顧者

羅啟康總監曾是嚴重智障學校的校長,他每天都接觸很多照顧者,學校的家長從孩子出生便成為照顧者,小孩子逐漸長大,家長的年歲也逐漸增長,羅總監體會到儘管男性的照顧者,身體也出現不少勞損的現象,心靈的勞累更令他們不敢走出社群。照顧者不敢去旅行,也與配偶缺乏拍拖的生活,因為他們放不下家中患病的親人,於是生活封閉,走不出框框。

為要尋找隱閉照顧者,讓他們感到世間還有愛,羅總監認為家訪十分重要。羅總監的團隊每年都會進行家訪,若他們發現有需要的家庭,便會聯繫有心人士,主動協助。他稱:「隱閉照顧者感到十分開心,因為有人知道他們的需要。這些隱閉的家長,好像是尋寶一樣,要自己慢慢找,走進他們的世界裡。」羅總監補充,家訪並非只是一次性,而是要持續的探訪,若你與他失去關係,會難以再去建立,他們會拒絕再去與你接觸。故此,他的團隊會與照顧者保持溝通,讓他們知道有一個出口、逃生門,在有需要時,他們才會懂得向他的團隊求救,才可以保持關係。而這些隱閉的家長普遍有一個觀念:「只要他們餓不死,是不會求人的,他們希望能用自己的手去生活。」然而,羅總監認為這種心態應該要轉變成:「接受幫助不等於是弱者。」而黃牧師亦認同稱:「照顧者應要有正面的心態,今天人們幫我,有一天,當我有能力時,可以幫助別人,社會要建立一個彼此關愛的氣氛。

香港人長壽而不健康

明光社

現在香港社會結構跟以往不同,很多家庭沒有子女,而香港亦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地方,但卻有很多長期病患者。長壽而不健康會令我們的身體、心靈、經濟等都受影響。黃牧師續稱,他希望照顧者能走出來凝聚一個正面的力量,就如台灣有照顧者總會,以帶出他們的聲音,而這聲音可帶動社會留意被忽略的人。羅總監認為若有心人願意出來推動,政府又願意行先一步,這確實能幫助更多照顧者。

建立照顧者的平台

照顧者由於只集中照顧家人,會忽略其他身邊的親人,整個家庭會受影響,故此羅總監成立了無障礙敬拜,讓照顧者能從同路人中得到支援。建立平台後,原先只有10人參加,到高峰期超過600人參加。照顧者從中互相認識、分享,建立網絡,完了聚會後,更交換通訊,彼此建立更深的聯繫。若他們住在同區,更可彼此扶持,可以幫助覆診、買餸、處理突發事情等,這些平台會慢慢地看到成果及效用。

教會的角色

黃牧師與羅總監均認為教會的角色對照顧者十分重要,教會可以多走一步去關心照顧者的心靈情緒,提供暫託等支援。此外,弟兄姐妹也要接納患病者及照顧者,不要歧視他們,要為他們願意走出來,不封閉自己而感恩。教會應有敏銳的心去尋找這些隱閉的照顧者,並成立支援小組及在慈惠奉獻中支援照顧者。

照顧者終會成為被照顧者

照顧者的出路其實很多,而路是人行出來的,只要照顧者願意踏出第一步,然後再慢慢尋找,他們便會發現有更多的出路。照顧者最終會成為被照顧者,需要其他照顧者去幫忙,故此我們要為日後的照顧者做好榜樣,開放自己,愛惜自己。

想看足本講座,請按擊以下連結。

收看講座

實踐社關服侍 關懷基層家庭

何慕怡、楊潔華 | 何慕怡/明光社助理總幹事、楊潔華/明光社督導主任(拓展及對外事務)
22/11/2022

實踐社關服侍 關懷基層家庭

疫情急湧而至,自疫症爆發後,明光社體會到基層家庭的辛酸,為遵行《聖經》愛鄰舍的教導及實踐社會關懷,明光社願意多走一步,在2020年5月開始走進社區,服侍基層家庭。本著「fill in the gap」的理念,我們填補現時社會一些服務的夾縫,在不同基金及有心人士的贊助下,為有需要家庭提供援助,包括幫助劏房戶支付租金、提供非現金津貼以改善家居等

教育幫助脫貧

明光社

我們認同教育對基層學童的重要性,知識可幫助他們擺脫跨代貧窮,在不同基金的贊助下,我們為基層學童及家長提供了一些免費課程、訓練,以增強他們的英語能力及社交技巧。此外,我們又帶他們參與不同的活動,如暢遊大澳、參觀浩海立方.探游館等,以豐富他們的閱歷與體驗。

聘請失業婦女

支援失業或開工不足人士,讓他們能自力更新,擺脫依賴與扶助,增加社會工作的經驗,也是本社關注的項目。本社在一個計劃資助下,聘請了數位因疫情失業或開工不足的婦女,讓她們投身短期服侍社區的工作,尋回成功感及愉快感。

提供物資援助

在疫情最嚴峻時,一些基層家庭根本無法承擔額外的抗疫物資;在居家隔離期間,有些劏房戶家中只剩餘一包即食麵,需要緊急求助。本社遂與地區福音伙伴合作,以幫助他們解困。其實自2020年4月至今,本社一直都收到來自四方八面的捐獻,由不同公司、機構、弟兄姊妹捐出防疫物品、藥物、食物、金錢等,以幫助有需要的家庭。同工努力與地區伙伴緊密合作,將物資送到基層家庭。

關懷靈性需要

面對基層人士,派發物資能滿足他們物質上的需要,然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福音。若要更全面關心他們的需要,身心靈的支援攸關重要,故此本社緊密與伙伴教會合作,多次探訪及關心他們。一些來自職場的弟兄姊妹成為本社的義工,參與服侍,並多次探訪劏房家庭。在疫情較嚴峻的日子,數位來自深水埗、旺角區的牧者和機構同工以無接觸交收方式,送遞物資予街坊。他們亦透過電話與劏房戶聯繫,以關心他們。由2020年5月至今,本社透過不同的服侍和活動,有超過八十人決志信主。及後本社更為他們與伙伴教會配對,令們能投入教會生活,落地生根,使他們的屬靈生命繼續成長。

個案一

林太(化名)與兒子住在大約二百呎的劏房單位,由於林先生曾中風,故需要在院舍生活,兩母子只能相依為命。林太來自國內,丈夫一向有家暴,加上在香港沒有親人、朋友,最終因要承受多方面的壓力而患上抑鬱,要長期服藥,才可穩定情緒。

由於她不想麻煩別人,有事總希望自行解決。有一次兒子因發燒要送院診治,她在醫院中哭哭啼啼,她形容自己像是一個傻婆一樣,但沒有人明白她的憂慮,她一方面生怕孩子會有生命危險,另一方面她不理解醫生的診斷模式。一個來自國內的婦女在香港獨力帶著小孩,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儘管明光社已轉介她聯繫教會,但她亦很少求助,因為她抱著不想麻煩別人的心態。在香港,有多少像林太一樣的個案,他們不敢尋求別人的幫助呢?明光社一直希望找到社會上被遺棄的人,施予援助,以解燃眉之急。

劏房的生活,誰會想像得到?有沙的水、壞的門鎖、滿佈木蝨的床、與鼠共存的房間。面對著惡劣的生活環境,林太只感到無奈。由於大廈周圍積水過多,導致有蚊患的情況,林太每天都不能開窗,惟有長期開啟冷氣。明光社雖然能夠透過基金撥款,給她重新購置家具,然而,這只能解決基本的問題,劏房戶最需要的是有人照顧他們情緒及心靈的需要。疫情期間,我們不怕受到感染,在許可的情況下仍繼續探訪劏房戶,送上防疫用品,噓寒問暖。我們期望做到的,不只是基本的物質供應,更想他們能得到心靈上的盼望,甚至接受福音,我們希望能像耶穌基督一樣,與人同行。

自從本社轉介林太到教會後,林太的兒子也開始參加教會的補習班,成績有所進步。根據在2021年公佈,由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委託研究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全港共有22.6萬人居住在劏房中,劏房數字則約有十萬間,《聖經》教我們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這些劏房戶正正就是我們的鄰舍。

個案二

「我們從未去過大澳、浩海立方.探游館……但明光社都為我們達成心願。」單親媽媽周太(化名)很滿足的說。周太來香港已經14年,但從未踏足過太空館、大澳等香港名勝。她說:「我一直對人說,我很想去尖沙咀那圓形的地方。」以前,周太連太空館的名字也不知道,儘管經過也不敢內進,因為她怕入場費很貴,超過她能承擔的,可見她的生活十分困難。

明光社

周太談起在劏房如何與老鼠決戰,如何與木蝨共存也猶有餘悸,可以想像其居住地方的衛生情況十分惡劣。由於香港物價高昂,要更換屋內殘破的家具、設施對他們來說是雪上加霜,好不容易讓她得知明光社可以幫助有需要的基層家庭,於是她四處尋找本社的地址,終於讓她尋找到。「叮噹」門鈴響起,同工出來迎接她時,她面上的喜悅,同工至今未忘。周太對於本社給她的物資十分滿足,而我們也感恩能把資源及時送到有需要的家庭。

及後,本社與一班職場弟兄姊妹到周太家探訪,並派發物資,在聖靈的感動下,她最終決志信主。我們亦為她轉介了一間在住所附近的教會,她現在在教會聚會,生命從此不再一樣。周太的主動,令我們非常深刻,她尋找,就給她尋見。

明光社
明光社

如何協助青少年建立健康性態度?

歐陽家和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14/07/2022

香港的性教育不足,社會和傳媒卻不斷向青少年傳遞各種前衛、開放的性觀念。同性戀、裸聊、色情等等與性有關的話題,雖不在正規課程之中,但卻會在師生的日常生活中出現,在沒有適當的價值教育下,性議題可以成為一把利劍,傷害老師、同學。有女校同學一邊默書一邊被迫看色情片,另外有兩名學生據說為同性伴侶,懷疑受感情問題困擾而選擇輕生,還有更多因著不同緣故,在校園被性欺凌的同學,欺凌者可能以為只是開玩笑,受害者卻被傷害得體無完膚。

同行者需要一顆探索的心

明光社

本社於2022年6月10日舉辦「明光社25週年呈獻系列:如何協助青少年建立健康性態度?」網上講座,當晚邀請了精神科醫生和社工擔任分享嘉賓。註冊社工、新造的人協會同工姜雁慈姑娘在講座中表示,面對自己性傾向的困惑,有的青少年與她傾談時可能會有好多不安,他們帶著不同的想法,甚至會擔心大人帶著很多的想法來批判他們,所以很多青少年雖然心裡有一堆問題,但最後不會將之向身邊的人揭露,更不會求助。姜姑娘認為整件事最重要的是給予時間,最後才會發現真相:「有次試過與一位青少年傾談,了解他的同性性傾向吸引,傾咗幾次都未傾到呢個話題,我就由得佢,同佢處理咗生命其他的部份先,到佢自願講的時候,先發現其實件事就唔係去到好嚴重的地步。」

明光社

對於姜姑娘來說,面對青少年,要先有一個探索的心,去了解他們的生活、需要和感受,這比單純處理性傾向更重要,她說:「只要畀到足夠的空間,他們可以有更多溝通、對話。」她認為其實孩子自己知道要做甚麼,只是沒有很多空間去分享,但當我們給予他們機會,在他們思想自己的生命和生涯規劃時,其實他們同樣會處理到自己性傾向的一些疑惑。

姜姑娘給我們一些牧養小貼士:
1. 反思自己對年青人的觀感
2. 關心及理解「獨特」的成長需要
3. 同行要以「需要」而非「問題」為本
4. 放下個人道德判斷
5. 切勿把原因對號入座
6. 尋找合適人士/專業人士協助

避免指責及過早標籤

當晚的另一位分享嘉賓、精神科醫生康貴華醫生認為,若發現校園有同性戀者和同性伴侶,他們是需要長時間陪伴的,當中有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1. 忍住責備和強烈反應:太快的指責,甚至要求他們分手,只會令他們變成地下情,這樣反而會更加危險,增加自殘風險,也會影響他們未來的關係,以及他們與你的溝通。

2. 先用同理心聆聽,了解情況:不要過早就將一些青少年標籤為同性戀,康醫生指香港有研究顯示,12至21歲的女孩子大約有三成未必很清晰知道自己的性傾向,他指過早標籤青少年是同性戀,反而可能會將他們推向那個方向。事實上,在青少年中間,兩個人的感情,可以只是情感依賴,而非我們所想像的關係。

3. 需要幫助他們建立其他健康的情感支援關係:與朋友、家人的關係十分重要,可以減輕他們的空虛寂寞感。

4. 陪伴同行的主要目標並非要改變性傾向,而是讓他們經歷不離不棄的愛。

5. 與他們探討空虛寂寞的原因,並與他們尋找出路。

6. 有需要的話要做好轉介專業輔導的準備。

觀看色情資訊的原因

至於早前有新聞報道指,有中學老師在校看色情影片,又不慎播放了給學生看,康醫生認為很多男性也有看過色情資訊,而姜姑娘更指女生也一樣會好奇看色情資訊,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她們背後的需要,她們因為為了性方面的刺激?還是甚麼原因?有時候青少年可能透過一起看色情資訊,作為一種連結,特別在疫情時更會這樣,作為青少年工作者或家長有需要為他們建立健康的社交模式。

康醫生和姜姑娘同時表示,觀看色情物品過多,有時會令觀看者難以分辨當中行為的對錯。姜姑娘說:「我問過一個女孩子,她曾墮過幾次胎,當時我在做學校支援,我問她是否接受將來她的男朋友都是這樣,當一些問題很『埋身』時,她真的停一停想一想,我問她如果她未來的男友和十幾個女孩子發生過關係,她介不介意?她說其實她介意。」姜姑娘指很值得花時間與青少年認真傾談。

康醫生指,時下的年輕人很容易受全球性解放文化的謊言影響,例如誤以為性慾是與生俱來,所以壓抑性慾是不人道,看色情物品沒有壞處,可紓緩性衝動,減低犯罪,又誤以為強調貞潔和壓抑性慾是違反人性自主等等。醫生認為,這些錯誤的價值觀會影響下一代。

康醫生呼籲向青少年分享性教育的內容,重點是讓他們開放討論,甚至能分享自己的軟弱和掙扎,這才能引發討論,令他們不會相信那些關於性愛的錯誤價值觀和謊言。

請透過以下連結,收看足本的講座內容。

收看講座

重拾性別、身體、男女的尊貴 基督教性倫理峰會2021

傅丹梅、歐陽家和、熊嘉敏 | 傅丹梅(明光社副總幹事) ||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 熊嘉敏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11/2021

第四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已於2021年10月29至30日假恩福中心舉行,除了現場出席聚會,亦可透過網上形式參與,今年共有超過450位朋友參與峰會。

身體神學與男女兩性

在主題演講「身體神學——重塑性別的尊貴」中,講員墨爾本若望保祿二世婚姻與家庭學院哲學博士何文康博士用了短短40分鐘簡述身體神學的淵源,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從他的牧養經驗,與青年及婚姻牧養工作所整合出來的神學反省,他認為教會面對性革命思潮、文化挑戰及國家的唯物無神主義,要有效牧養,需要與青年同行建立友誼,進行有血有肉的生命交流。

聖父、聖子、聖靈三為一體的神,按著自己的形象造人,吹了一口靈氣,使他成為有靈的活人,人既有身體亦有靈魂,神的靈使人可以分享神的理性及意志,具有思考及分辨的能力及選擇的自由。人有神的形象,指向人有位格(person),有理性和意志去做決定,與其他受造物不同,不能被物件化。人性來自神,有身體的位格(body-person),身體與位格分不開,人的身體以男性或女性的身體表達出性別特徵,這反映了身體的性別意義。人的位格來自神,人有理性可以認識、分辨和選擇,與其他動物只按本能來行事不同。

人的受造是因著神的愛,這個創造是美善的,但人在一切其他動物中找不到能相稱的配合者而產生孤獨,因此,神為他造了另一有位格、完整獨立的人。人在見到神所造的女人時說,她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三一神透過「身體 — 性別 — 男女共融」展現人有三一神位際共融的內在生命特質,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交付,聖父將自己完全交付予子,子知道自己的一切來自父,完全順服父的計劃。婚姻中的男和女之愛就是在人性經驗中完全交付自己,互相補充的範例。此外,神既是三位一體,衪的形象也是三一的,亦刻銘在每人身上;故此人亦被召走出自己,與人及神建立愛的共融關係,在接受神/他人及交付自己中成全其人性。父愛子,子愛父,聖靈自衪倆的相愛中發出;作為神的形象,在婚姻中的男女相親相愛,亦能產生後代,參與神的創造!

以同理心回應跨性別

另一位講員伯特利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李少秋博士認為,跨性別是扭曲神創造男女兩性的本意,人的生理性別透過性染色體XX(女)及XY(男)表現出來,外貌改變或增加減少身體的器官並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性別,性別轉變或跨性別的出現是受心理及家庭動力(family dynamics)影響的結果,在科學上並不成立,不論是男跨女,抑或女跨男,都不是真實的性別轉變,就如一個人渴望自己是有錢人,因不能成為有錢人而產生苦澀,我們可以體諒他,但不能因此而認同他。面對跨性別人士,基督徒需要更多同理心,願意與他們同行,才能幫助他們重拾原生性別的尊貴。李博士認為身體是支持一個人的整體而非攪擾,身體在聖約婚盟的兩性關係中展現,而人之為人,除了身體還有自由及關連(relatedness)。他駁斥笛卡兒對人性心物二元論(Mind-body dichotomy)的理解,亦不同意西蒙波娃的「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李博士又指,如因自由,便強調人不要預設,就連性的身份、生理性別也不作預設,只著重人有互為的關係,這種講法便忽略了人必然受身體限制的事實,也忽略了這種限制對互為關係的影響。他指有神學家提出,人的存在藉情誼交往展現,可以與神關連亦與人結連,透過結連,人性得以展現。就好比一盞燈獨自發光,這光很有限,但如果很多光聚在一起,光變得很明亮,能照亮黑暗。

李博士總結人是按神的形象受造,更是從神親自吹一口氣而生,三一神同榮同尊,人被造是先男後女並不代表尊男卑女,兩性乃是平等的,人貴乎人在於互為交往的關係。

為教會紀律平反

教會若有肢體在性誘惑上跌倒,往往是一件不容易處理的事。教會很多時因著要在教會中做紀律處分,而被人批評不體諒軟弱的肢體,或者在過程中傷害了肢體的感受。在峰會的牧養座談會「性.誘惑.同行——重塑身體的尊貴」中,阿棍姊妹分享自己在教會紀律處分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被愛包圍,當時牧養她的葉文偉傳道坦言,執行教會紀律時需要有更多牧養上的體諒、接納和支持。而曾在同性戀經歷掙扎的姜雁慈姊妹也表示,得到身邊弟兄姊妹的接納,是很大的支持。

明光社

80後姊妹阿棍分享,說15歲時已開始接觸男男同性戀(Boys’ Love,簡稱BL)漫畫,到讀大學時她不能自拔,除了家中有數十本漫畫外,更自己創作了三本同人作品。她說:「教會聚會完結或放學後,就心急回家看BL,沒有興趣與朋友出街,腦內充斥著BL畫面,不在自己控制之內。」同時她在教會生活,及後受浸,又在初中團契承擔一些事奉。那時她經歷到掙扎,覺得自己閱讀BL的狀態不好,最後向牧者坦白。當時牧養她的葉傳道當晚透過視像方式越洋分享,他指當時其實聽了大半天也不知道BL是甚麼,但欣賞姊妹願意認罪,遂依教會程序,為她準備祈禱小組,邀請她暫時停止事奉和領聖餐。

不少離開教會的朋友也說,曾遭教會紀律傷了他們的心,但阿棍卻表示,教會不只有紀律,還有很多愛,她在接受紀律處分的過程中有姊妹的陪伴,甚至連去燒自己的BL漫畫也有人陪伴在旁,令她覺得過程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很大的接納,她說:「紀律處分讓我有空間處理我的罪,那半年對我的信仰扎根很重要。」及後她在服侍性小眾群體的機構新造的人協會,做文字事工,造就了更多生命。

自小有同性戀傾向,一面參與教會事奉,一面維持同性戀關係的姜雁慈表示,與同性有親密關係時可能會感到很開心,但及後內心的空虛和不滿足令她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好,但她內心有很多框框,以為教會不可能接納自己。當時身為執事的她,選擇了向執事會坦白,她指教會的執事是終身制的,她沒有想過執事會非但沒有責備她,反而是接納她,並為教會在她艱難的日子裡未有與她同行而道歉,這令姜雁慈特別感動,同時為自己多年沒有坦白而道歉。

葉傳道承認,在不同的性議題中,傳道人不可能甚麼都接觸過,更有可能的是教會面對很多新的情況,是第一次處理眼前的情況,所以今日的教會面對肢體不同的關於性方面的狀況,可能要學習更多,但他認為團契作為支援的群體,大家互相支持,陪伴,同行仍然是最重要的資源。

讓孩子喜歡自己的性別

明光社

在峰會的成長講座「教育孩子——重塑男女的尊貴」中,講員救恩學校助理校長姚黎丹雯女士分享到,盼望父母能讓孩子喜歡自己與生俱來的性別,覺得自己是尊貴的,在成長路上更加幸福和愉快。

姚女士邀請參加者做熱身活動,請參加者用紙寫下喜歡做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及其原因,又邀請大家想想,喜歡生男孩子還是生女孩子。姚女士認為無論生男孩子或是女孩子都甚美好,包括性情、體質、興趣和社會角色等,兩者各有其獨特之處。她認為父母普遍對兒子和女兒的要求不同,例如男孩子要堅強、不輕易流淚,女孩子要細心、儀態萬千等,這類想法或會限制子女的成長。假若子女無法做到這些要求,或會對自己是否能成為男孩子或女孩子產生自我懷疑。

姚女士指出因現代社會提倡個人主義及高舉自由,或會令某些人覺得自己能決定本身的性別,以心理性別認同代替生理性別,容易造成性別混亂。因此她認為父母應從小引導子女喜歡自己的性別:做一個快樂的男孩子,將來成為快樂的男人;做一個快樂的女孩子,將來成為快樂的女人。她分享了以下八個教養重點:

一:切忌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讓子女感受到自己是被無條件接納和欣賞自己的性別。

二:肯定子女性別及注意其心性發展,多稱讚和肯定子女出生被賦予的性別。

三:父母兩性角色彼此相愛和尊重,讓子女明白兩性都是美好的、平等的、有強弱的,彼此輔助成長。

四:要接納子女的獨特性別氣質和性情,每人的性別氣質比例各有不同,但並不會影響到其生理性別。

五:不要讓子女擔當/代替配偶的角色,讓父母都親近子女,也要維持良好的夫婦關係。

六:幫助孩子建立同性友誼。

七:父母要同心協力教養子女。

八:努力建立父子情、母女情。

「基督教性倫理峰會2021」由愛家共融網絡主辦,協辦機構包括: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阡陌社區浸信會、明光社、香港性文化學會、維護家庭基金。

《企鵝奇緣》 (Penguin Bloom) ——學習與己與人真誠溝通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7/05/2021

布魯(Bloom)一家到泰國旅行,兒子諾亞(Noah)邀請母親珊(Sam)走上一塔頂拍照,豈料母親挨著的欄杆已霉爛,珊整個人掉了下來,傷及腰椎,自此下半身不能動彈,珊的心情也就一蹶不振,而諾亞也十分內疚,整個布魯家庭也一直處於陰霾中。直至諾亞有天在沙灘中找到一隻與家人失散了的喜鵲,並帶牠回家照顧,整個家庭也因這頭小鳥的出現而改變……

本電影是一部小品電影,根據一同名書Penguin Bloom來拍攝,故事更是改編自真人真事。不能走動的珊,遇上了一隻名叫「企鵝」未學會飛翔的小喜鵲……由照顧牠,到與牠交流,再到觀察牠的成長與勇敢的表現,她慢慢被牠影響著。

踏出一小步

明光社

珊發生意外後,令她的人生不能再像以往一樣:不能自己穿衣、不能自由走動、不能接孩子、不能上班、也不能再攀山涉水做她喜歡的戶外活動……如果未能接受生命中的巨變而只懂得眷戀以往的日子,那就會和珊一樣,久久未能接受轉變,也同樣會令身邊的人一直擔心下去。

因著小「企鵝」的出現,珊鼓勵著牠試飛的同時,企鵝亦引領著她走出屋外,令她享受到微風與陽光。同行者的陪伴是十分重要,互相鼓勵及扶持讓彼此踏出一小步,成功感與改變的動力就會慢慢出現。

真誠溝通的重要

明光社

電影有兩幕戲令筆者感到十分深刻,第一就是珊與划艇老師及家人一起用午餐時,母親坦率的道出自己的擔心,而珊也努力捍衛自己的能力,兩者都直接講出自己的心聲,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另一幕,當珊知道兒子對自己受傷有著很深的內疚感時,她也直接面對面與孩子對話,承認自己受傷後心靈軟弱,但也表示自己沒有對兒子感到憤怒,而走上塔的行動,是大家一起決定的,她叫兒子不必自責。這些對話,是很真誠,也能叫兒子的心得到安慰及紓解。

同行者可以是家人、寵物、朋友、教練……一個人同時可以有很多角色、身份,我們同時也可以是多人的同行者,互相陪伴,一起渡過困難的時刻。這刻,你有沒有想起誰?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聆聽溝通要及時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9/06/2020

Charlie在紐約是一位成功的劇團導演,賢內助Nicole在他身邊扶持,亦於他創作的戲劇中擔任出色的女主角,但Nicole多年來覺得失去了自己,也不被尊重,當她發現丈夫與另一女子有染,就成為離婚的導火線。而事件在律師的介入後,兒子成為了兩人爭奪撫養權的磨心,兩人踏上分離之路,婚姻更是難以回頭。

明光社

明光社在6月再次以網上會議形式與大家討論電影,更請來本社副總幹事傅丹梅女士(Helen)與大家以電影《婚姻故事》分享夫婦溝通、復和及處理離婚事宜等內容。有說本電影是編劇及導演Noah Baumbach的自傳,但編導自己卻說他在創作中,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訪問了不少婚姻訴訟律師,也和自己的同行和朋友暢談各自的婚姻經歷,最終寫成了這個劇本。某程度上,這電影可說是表演、戲劇界的離婚群體現象。

電影中的兩夫婦性格都好勝,而Nicole長年累月相夫教子,努力做好Charlie對家庭及在劇場上的要求,但她感到自己的需要被忽略,並失去了自己,二人因丈夫出軌而鬧離婚,這其實只是導火線。Helen認為電影中的兩位主角走到離婚這步,只因一切發現得太遲:兩人太遲了解、太遲溝通、太遲回轉和太遲讓步。

明光社

Helen認為電影有多處情境,兩人的態度軟化,婚姻應該是有機會挽回的,但大家都沒有好好把握。而在處理離婚事宜上,若兩人自己處理,配合調解員、輔導員等中立人士,會遠較有利益衝突的律師好,因為律師都是想贏官司,會令事件變得複雜,並且收費昂貴。

Helen認為電影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例如在溝通上,有很多不同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彼此也許可以冷靜溝通,亦有可能會因未能好好聆聽而持續失望;吵架未必是壞事,因為起碼可以把內心的話說出來。電影中,一幕吵架的場面,最初二人本是和平討論,因Nicole把事情拉址到Charlie的父母,攻擊對方不堪的原生家庭,令他情緒崩潰,痛斥對方「去死」,但最後卻又向對方道歉,互相觸摸、安慰對方。身體語言在溝通上是十分重要的,當婚姻難以挽回的時候,起碼不應將關係進一步撕裂。

被害公審 (Audrie & Daisy)

——傷害與支持都來自網絡世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06/05/2020

兩名美國高中生Audrie及Daisy分別在朋友聚會中喝醉後被性侵,被拍下相片、影片,影像不但被同學傳閱,受害人及其家人亦因為網上對她們的遭遇毫不清楚的人胡亂批評而被傷害。事件發生後一星期,Audrie自殺身亡,而Daisy在她情緒極度低落時在網絡遇上了有同樣遭遇的Delaney及其他過去曾被強暴並願意說出自己經歷的女孩,在互相扶持下,她重獲新生。

明光社

於網上看了這部美國紀錄片電影,製作團隊追訪了在2011及2012年三宗發生於美國小鎮的少女被性侵案件。一向很懂得保護自己的Audrie因酒後被一些同學作弄及性侵,其照片在全校的網絡中流傳。她於網上追問,亦沒有人告訴她那晚事件的經過,而當她知道自己裸露和被塗鴉的相片已廣為流傳時,她認為污名永遠都洗不掉、人生已完結。這可能是事實的一半:留在網絡中的痕跡是很難抺走的……然而這個經歷卻可以如Daisy所領悟的,是一個「;」(分號),它只是人生的一個分隔點,往後的日子可能會很不同,但仍可以繼續走下去,它並非人生的句號。

Daisy的案件,起初疑似因著政治原因而令疑犯獲撤銷控罪,但事件於網上不但引起瑪麗維爾(Maryville)小鎮的市民分成不同派系及彼此爭論,更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及聲援,令案件得以重新審理,可見網絡完全有能力引起更多人關注事件。不過在網絡上,同樣出現了一些負面評論,對受害人的心靈造成傷害。

然而,這些評論顯然是來自不認識當事人的人,他們對事件一知半解就妄下評論。才十來歲的Daisy長期要面對網民的指控、誤解,亦是不容易的事。在製作電影的幾年間,Daisy由以往柔弱的金髮女孩,變成了另一個黑髮、外型「硬淨」的女孩,心態也變得不易流露真我,但起碼會勇於繼續走以後的路。

明光社

而Daisy能走過陰霾,是因為Delaney主動於網上接觸她,並引領她走向能說出自己經歷和聆聽相同經歷的路程。若有相同經歷的人與及家人能一起同行,給予支持,受害人便會較為容易走出幽谷。然而電影最終卻指出,青少年的強姦與性侵率是很高的,但願意公開自身故事的仍屬少數。

 

青少年需要上一代的肯定及同行

——推行聖潔運動的分享

李顯雋 | Holiness Camp召集人,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主修犯罪學,一直致力引導及培育年青人認識自己,發掘潛能,成為新一代有影響力的青年領袖。
29/10/2019

整理及撰文: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  引言

Holiness Camp的召集人李顯雋先生透過籌劃聖潔運動的心路歷程以及與青少年同行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兩代同行的重要,青少年內心的渴望和需要、如何與他們同行,以及與他們溝通時需要注意的事情等。

 

2.  失守的前線

數據及網上資料顯示,現今香港社會性行為的情況較為混亂。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發現,有接近40%的受訪者進行性行為時沒戴安全套,同時亦有近40%學生於24歲前已有性經驗,當中有近18%更於18歲前已初嚐禁果,可見現今年青人的開放程度。

無論是大學生的宿舍文化或是開學前的迎新營,都可以見到性開放的情況十分嚴重。根據觀察,在大學中如果不是「摺友」(就是平時不和其他人交往,只會躲在家或宿舍做自己事情的大學生),而是選擇加入學生會或參與活動,他們就不免被性開放的氛圍包圍。學生要作出抉擇:「企硬」(堅持),還是隨波逐流地跟著別人走。

可惜的是現時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隨波逐流,他們有的只會用言語表達一些「衰嘢」(不當的色情說話)、有的會間中或主動結識或挑逗男或女,亦有的會初嚐禁果或和異性有很多不恰當的接觸。在迎新營中,有某些大專院校所玩的遊戲會帶有性的意味,很多時會令到參與的學生感覺難受。

雖然,年青人在持守聖潔的戰線上正在失守,很多不健康的文化在衝擊他們,但如果有同行者在他們身邊,與他們同行,其實他們是可以持守聖潔的。年青人心底也渴想聖潔,也不想跌入性混亂之中。絕大部份的年青人都不會為到自己「花弗」(用情不專)而感到驕傲,他們因為內心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或家庭問題,才會失足跌入性混亂之中。

 

3.  Holiness Camp的由來

李顯雋先生與時下很多年青人一樣,都是曾經因為內心得不到滿足而跌入性混亂之中。他是基督教家庭長大的小孩,即所謂「信二代」,基本上他與父母關係很親密,彼此都很疼愛對方。

雖然自幼在教會成長,對聖經故事都十分熟悉,但對他來說,很多聖經知識都是被灌輸的,信仰經歷都是「二手」的,由於欠缺與神相遇的第一身經歷,令他和神的關係很淺薄,也感受不到神的真實。因著內心的空虛,所以他想以感情填滿心中的空洞。由高小到中二,他已經拍拖多次,男女關係比較亂。這亦成為了阻礙同學信主的壞見證,亦令他重新審視自己的狀況。直到在大學一年級時,他在禱告中萌生一個念頭,便是想看到聖潔的年青人。

心中的掙扎、經歷,為他帶來了成長,也帶來了Holiness Camp。Holiness Camp連結了兩代人,努力向年青人傳遞聖潔的訊息。

 

4.  Holiness Camp的兩代人

Holiness Camp的事工一開始便獲得兩位上一代朋友的支持,到後來漸漸連繫了教會兩代的有心人,讓年青人能在校園、工作場所或身處環境作鹽作光。大家的目標不單是鼓勵年青人持守聖潔,還希望持守聖潔能成為一股潮流。

除了講座分享,李先生及Holiness Camp的同工亦會籌備營會。例如在2018年12月舉行的營會中,便有300多位來自百多間堂會及大專院校的年青人參加,他們希望一同認識神、認識自己,並藉此認識聖潔。

在營會中,不單有下一代的年青人,還有不少上一代的朋友(30至40多歲)來支持他們。當中有一個環節是邀請上一代的人,代表家長擁抱年青人。這環節的目的是希望在言語以外,通過行動實踐同行及接納。結果是大家都感動得流淚,彼此的關係得到突破。

另一個分享環節,讓參加者聆聽不同年代的人面對同一個議題時,他們有甚麼看法,這令大家能更全面地了解其他年齡層的人對事物的看法。

籌備營會的過程中,溝通是一大難題,因兩代人對如何舉辦一個營會,各自有不同的想法。但其實兩代人只要互相尊重,好好溝通,就可以互補不足。在處理事情上,下一代其實很粗心大意,但他們有衝勁,行動快;而上一代卻會細心思考才決定,以至計劃較為謹慎。其實,下一代需要上一代的智慧。總的而言:兩代之間是彼此需要,彼此教導。互相激發對方思考所演化出來的力量,可以很大。兩者經過磨合,只要彼此有耐性、不放棄,便可以嘗到兩代同行的美妙。

 

5.  年青人的需要

5.1 上一代的肯定及同行

青少年需要被上一代肯定,才能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因著父母的管教及養育才會模造到現在的自己。如果沒有上一代的肯定,他們的自我形象會低落,也會出現很多的自責,內心的需要也得不到滿足。這可能是因為上一代表達關愛的方式較為含蓄,令下一代無法感受到,相反,他們甚至會有很多被上一代傷害的經驗。

華人文化很少以說話來稱讚青少年;然而下一代需要言語上的肯定。縱然父母可能已經在生活各樣的細微地方照顧及關心子女,但青少年仍然渴望父母在言語上肯定自己,以此他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具體知道自己有多好,以及在哪一方面好。

如果青少年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就會很容易被世界影響及改造,只要有人說一句:「我愛你,會與你同行」就足以令青少年認同和跟隨他們。如果對方不懷好意,為了得到青少年的信任才說出這樣的話,青少年就會十分危險。

 

5.2  歸屬感

當下一代感到自己屬於一個群體,有了歸屬感,內心就會容易被所屬的群體影響。有不少青少年表示:自己在學生會中感到被愛多於在自己的教會中,因為學生會的人願意與青少年同行,而教會只會教他們如何做,卻缺少了同行。當青少年感覺到哪裡有愛,他們的心就會貼近哪裡。

其實青少年能夠慎思明辨,懂得選擇對的事情,但前提是他們心裡對愛的需要先要被滿足。只要原生家庭、屬神的家庭可以讓青少年感到愛,他們在愛的氛圍下便能接受上一代的提點。所以上一代有責任去塑造一個充滿神愛的社群,否則青少年為了填補內心渴求愛的空隙,便會掉進性混亂的當中。

 

5.3 被聆聽

當青少年的聲音沒被聆聽,反被要求很多,青少年會承受巨大的壓力。上一代教導子女時,心中難免都會有一套既定想法,就如讀書一定是好的,但如果缺乏聆聽下一代的心聲,管教也不會有果效。如果上一代用強硬的手法向青少年施壓,只會令他們放棄表達,默默地承受內心的不滿,結果兩代就會失去溝通的機會。

 

5.4  指出錯誤前,請先表達接納及關心

太多上一代過份著重對與錯;太多下一代覺得自己的心聲沒被聆聽。而當上一代太著重對或錯,年青人就會覺得自己的聲音被扼殺。就如當上一代和下一代討論性傾向時,上一代若一開始就說同性戀是錯的,又或是批評他們的生活很混亂,有同性戀傾向的下一代一定立即把內心關起來。

當青少年被批評時,他們很容易就會質疑上一代的動機是出於關愛他們,或是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亦因為這樣,他們會變得不願意聆聽上一代的聲音。

責罵與管教的分別在於:責罵就是不聆聽對方的原因,就指出對方做錯;管教則是先聆聽對方為何要這樣做,他們內心在想甚麼之後,才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效的管教者是會設法讓受教者知道,無論如何,他們都會陪伴對方,與對方同行。他們也會指出真理和正確的事情,但同時會帶著愛心及願意聆聽的心,因此受教者會較容易接受。

儒家思想中的「家庭」,是一種「大我」的關係,即一人的錯誤,不只會令自己丟臉,還會令一家人的聲譽受損。如果青少年知道家人的教訓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是真的關心他們,這會傷害彼此的關係。

年青人的心很脆弱,在得不到諒解的情況下被責罵,就容易破碎。若上一代傷害了他們的心及彼此的關係,他們就會想離開,不想再聽上一代的話。但如果他們被糾正錯誤時,感到被接納及被愛,他們就會願意聆聽、接受是非對錯及真理。同行的愛,就是即使年青人未悔改,上一代仍願意和他們同行,陪伴他們。

這對上一代來說的確是一項挑戰,因為父母明知孩子有錯,也要愛他、接納他,這不容易做到。但這種不放棄的愛真的能夠感動、融化最剛硬、冰冷的心。

 

6.  如何實踐同行

6.1 多陪伴

不是只有傳道同工或老師才可以牧養下一代,但凡有為父為母的心的人,都可以牧養下一代。牧養過程要多花時間去思想及實踐如何教導、餵養下一代。陪伴是一種方式,因為如果未能抽空陪伴,青少年就會在外面結識很多不同的人,包括透過網絡或網上遊戲,認識網友,並尋求他們陪伴。

6.2 多傾聽

上一代跟下一代溝通的時候,往往會說很多自己的事,卻對下一代缺乏聆聽。但就如《聖經》所說:「……人人都應該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一點動怒。」(雅一19《新譯本》),人們往往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同,並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但如果可以將思維轉向先聆聽,再慢慢地討論,就可以有效地溝通。

6.3 互動式對話

只要上一代願意聆聽下一代,下一代樂意表達自己,再加上雙方願意放下自己的既定想法,不會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一定是全對的,在這種彼此尊重的氛圍之下表達意見和討論事情,便能帶來突破性的結果。

有時下一代會給人叛逆的感覺,其實他們並非叛逆,只是渴望被愛及被聆聽。而當雙方都沒法子真誠對話時,就會在事情的外圍繞來繞去,卻沒法走進核心中對話。上一代與青少年對話時,切忌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他們,因為這樣只會引起爭論。

事實上,如果兩代都可以竭力地彼此聆聽,是可以令情況有所突破,甚至令性混亂的情況得以改變。

 

7.  結語

下一代對持守聖潔是有一種渴望。有很多人不只想在時代洪流之中「捱打」或防守,甚至還想進攻,開展大學的聖潔文化,令它成為一股潮流。這不能單靠一代的人去開展,更需要很多代的人一起努力才能成就。持守聖潔及與家人同行,兩者是分不開的,年輕人如要為聖潔發聲,便需要上一代的同行及保護,這樣他們的行動才會持久。

聖潔文化需要以愛及尊榮來包裹,才容易被大家接納及接收。

聆聽同溫層以外的聲音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6/09/2019

如果大家在2019年,都很關心在香港社會發生的事情,為了了解事態發展,當時除了會看電視新聞外,更會於網上的社交媒體看新聞。但如果你沒有主動到不同的新聞網站去找新聞看,而只是被動的在社交媒體看別人分享的資訊,你很有可能只收到一些偏向某一角度或立場的資訊,也就是說你閱讀資訊或新聞時已不自覺的有了「偏食」情況。

過濾氣泡與迴聲室

由於大數據的出現,令社交媒體更容易掌握用家的喜好,它們會把用家喜歡的東西先浮現在螢光幕,而不是按事件的重要性或發生時間來決定優先次序。這種做法其實是在縱容用家,令用家常常看到的都只是一些討好自己的資訊。這種將個人化的資料過濾及篩選的小圓圈,叫作「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在中文世界裡亦可稱作「同溫層」(stratosphere),[1] 在社交媒體或搜尋器之下,系統會知道用家的習慣、喜好,在經計算後把它認為「好」的東西給用家看但當中極可能濾走了用家不喜歡看,但對他們重要的東西,包括一些事實或真相。

而我們在社交媒體中看到朋友圈裡的近況、分享的東西,往往也是經過演算才送達我們的眼前,若我們按讚或作其他回應,則會強化了計算,系統會再張貼類似的帖文,而這也會將關注有關事件的人拉近一些。「迴聲室」(echo chamber,亦有譯作回音廊)就這樣慢慢形成。

當相同或相近的意見不斷重現,我們的思想就會被強化,我們會誤以為與我們持不同意見的人數目很少,而我們亦有可能輕易相信與我們立場相近的假新聞,因為當謊話在迴聲室中不斷被重複,人們就會容易信以為真。[2] 而有研究發現,假新聞在網絡中流傳的速度比真新聞快,因為人們都喜歡看故事;而假的政治新聞比其他類別的假新聞廣傳得更快。[3]

玻璃心與反脆弱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及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認為,美國有些學校建設了「安全區」(safe spaces)保護學生,令他們聽不見一些反對的言論,以免他們受傷害,其實這是過份保護他們。他認為除了家長的過份保護,社交媒體亦是「玻璃心」的根源,因為迴聲室令他們出現極嚴重的「圍爐取暖」現象,只愛與意見相同或相近的人走在一起不能接納異見聲音,這令他們的心靈變得脆弱。[4] 他認為要扭轉這局面的關鍵,在乎我們是否懂得抱持「反脆弱」(antifragile)的態度,如果為了保護孩子而不讓他們感到不舒服,不讓他們面對衝突、辱罵等,我們只是在阻礙他們變得強壯。他引用了一句至理名言來說明:「那沒有殺死你的,令你變得更強壯。」(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5]

試試離開同溫層

按人的本性,我們很自然傾向與自己「同聲同氣」的人一起,因為思想接近,傾談時也會感到舒服一些。因此,我們很可能會習慣對他們所說的都讚好……然而,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們又會如何處理?會選擇靜默、退出群組、不看他們的帖文?或unfriend他們,不跟他們做朋友嗎?我們又可會想想主動和他們傾談,回應他們,令大家可以溝通一下,減少大家的分歧,甚至撕裂嗎?

其實我們可以試試離開舒適的同溫層,去不同的專頁看看,聽聽不同立場的人說甚麼當然你不一定要參與討論,但也可以看看不同群體的關注點在哪。最初,你極有可能會看得很不舒服,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根據著名電腦科學家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the 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及他在〈如何反駁〉一文指出,[6] 許多人一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見,就會選擇以辱罵對方、批評對方語氣等較低層次的方式回應。但如果我們選擇慢慢去觀察及思考對方的說法,細思自己為何會不同意對方的意見,再比較自己的論點及想法跟對方有甚麼不同,就可以將焦點放回討論本身,就事論事,或許我們會找到彼此的共通點,或發現對方說得不錯的地方。

尊重不同的意見

誠然,我們需要承認有不同的聲音存在,持不同意見者並不是非理性的,他們的想法背後,必有其理由,我們可以試試去了解。而且,我們要主動地去聽這些聲音,以致我們所了解的世界並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及多面的。所以,在社交媒體中,我們要主動去找不同的專頁及不同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想法。我們更要走出社交媒體,看看不同立場的媒體所報道的角度,甚至走進社會不同的地方,親身去感受和體會社會現正發生的事情。因為在網絡世界以外,我們還可以真實地接到許多生命及聲音。

 

(本文原載於第128期〔2019年9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Filter Bubble是甚麼?〉,台灣搜尋引擎優化與行銷研究院,網站:https://seo.dns.com.tw/archives/5901(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李佳佳:〈「同溫層」使你更自戀〉,《天下雜誌》,2017年2月8日,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814(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

[2] 李立峯:〈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明報》,2017年5月25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ins/文摘/article/20170525/s00022/1495673751288/假新聞心理學-為何消除錯誤資訊如此困難-(文-李立峯)(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2月2日)。

[3] Soroush Vosoughi, Deb Roy and Sinan Aral, “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 Science 359, no. 6380 (March 2018): 1146–1151,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p9559.

[4] ABC News (Australia), “Jonathan Haidt thinks safe spaces are stifling vigorous intellectual debate,” YouTube, last modified July 27, 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wmmj57ZDI; Amanpour and Company, “Jonathan Haidt: How Social Media Drives Polarization,” YouTube, last modified December 4, 20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ofYEfewNE.

[5] Jonathan Haidt, “3 great untruths to stop telling kids—and ourselves,” BIG THINK, accessed February 2, 2023, https://bigthink.com/videos/3-great-untruths-to-stop-telling-kids-and-ourselves.

[6] Paul Graham, “HOW TO DISAGREE,” PAUL GRAHAM, last modified March, 2008, http://www.paulgraham.com/disagree.html.

與在學青年同渡成長壓力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9/08/2019

每年的8月中旬,面對著新學年、新挑戰快要開始,學生們應該都會有點緊張,感受到壓力吧。相信未開學之前,家長們心中都可能開始籌算著應如何幫助子女一同預備及面對開學的挑戰,如何關心子女的情緒健康。

明光社

曾經處理過不少家庭、婚姻及青少年問題,具有多年精神科診療經驗的方若君醫生,在此會為大家分享她的見解和心得。

情緒健康

在精神科醫生的眼中,情緒健康並非代表不會不開心、不會哭,方醫生認為,對應外在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如開心、不開心、緊張、焦慮、害怕、憤怒等不同的情緒,都是正常及健康的。

「如果有良好的情緒健康,當遇到外在環境的轉變、壓力,就算有短暫的情緒反應,但不至於影響生活裡的重要範疇,如上學、工作、社交、家庭,這些都被視之為健康的情緒。」方醫生分享道:「哭不是不好,也不要不接受憤怒,不要以為這些情緒就是負面,因為這些都是正常會有的情緒反應。」

健康的身心,當受到壓力時,會有一些情緒反應,如傷心會哭,憤怒會罵人,如能懂得用適當的方法來發洩,和人傾談、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或運動,也可算是找到協助抒發情緒的渠道。

青少年常見的壓力來源

雖然學業是其中一個壓力來源,但青少年的壓力不單來自學業,也可以是自己給自己的,也有家長施加的讀書壓力。方醫生亦認為同學之間的相處,如有同學社交能力不高、不夠成熟,甚至遇到欺凌的情況,這也會成為其中一種壓力。而升學、就業、家裡的經濟壓力、自己的能力等,加上不同的矛盾及不確定性,亦會形成其他壓力來源。

如情緒未能表達及抒發

青少年和父母的相處、面對父母的婚姻問題、父母離異,也會給他們壓力。當家長、老師、朋友未有察覺到當事人心中的困擾,當事人自己亦未必夠膽說出來,覺得問題難以啟齒,又不懂得如何處理,情緒長期未能表達、被壓制、沒處理,就會引致困擾及抑鬱,形成病態,如抑鬱症、焦慮症。

如果情況再極端一點,青少年就會有自殘或輕生等傷害自己的念頭或行為,也可能會有成癮的問題,如酗酒、吸毒、購物癮、性上癮、暴食或厭食症等問題,他們也有可能將憤怒的情緒向外宣洩,以致出現傷害他人或破壞物件等行為。參照方醫生接觸過的個案,在學青少年情緒問題比較容易引致飲酒、接觸毒品、自殘(未必是致命的傷害,如用刀割手、打自己、「搣」自己等)。

在學青少年的年紀是「唔大唔細」,未必有足夠的成熟度去處理自己的問題。方醫生認為,家長、老師有時是出於關心,但如果手法只是問長問短,就會讓青少年覺得師長只想管束他們,容易與他們渴望一定程度自由度及自主權的想法產生衝突。

家長的角色及注意事項

作為父母或照顧者,對青少年的成長擔任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們要保持敏銳度。在重要階段,如升學抉擇、就業、開學的時間,學生面對巨大轉變會令自己壓力增加,在開展這些重要里程碑時,方醫生建議家長要主動留心子女是否有一些困難或情緒反應,家長可先簡單地和子女傾談,有耐性地慢慢引導他們,以適當的語氣並在適當的場合,心平氣和地了解他們的想法。

如果家長觀察到子女無緣無故地哭、不開心、對原來喜歡的活動和嗜好失去興趣,胃口欠佳或暴食,並出現失眠等情況,就要小心,因為警號可能已響起,家長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情緒方面的困擾。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

方醫生分享她的一位年輕病人的經歷:吃不下東西、睡不了覺、瘦了很多,亦沒精神,當事人不知自己有問題,但父母很快就來尋求協助。醫生發現他其實面對著很多問題,包括自己升學有困難、他和家長的關係,以及父母離異所衍生出來的問題等。該少年不能開口和家人說,亦因為大家的關係已令他難以啟齒。而如果家長沒辦法全盤掌握情況,有時會需要家庭以外的人士或專業人士聆聽當事人的心聲,成為各方的橋樑,協助溝通,因為當中可能牽涉到父母之間、家庭成員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問題。

方醫生透露,該少年後來確診患上了抑鬱症,有頗嚴重的厭食問題,但經過多方面的協助,如精神科醫生開的抗抑鬱藥物紓緩情緒,暫時讓他有安眠藥、鎮靜劑等藥物來協助減輕症狀,亦有心理專家在中間評估情況,精神科醫生也有在輔導上做了功夫,指引該家庭如何有效溝通,令家人之間的溝通及關係改善了,另外又逐步處理該少年的升學困擾,這都令他的病情受到控制。

慢慢聆聽、勿急於表達

家長緊張子女,是出於關心,但生活壓力,急速的生活節奏,卻會令人充滿壓迫感,說話語氣也許會變重,一回到家就說這裡不對,那裡不妥,連串的質問,會造成緊張氣氛,欠缺了關心的語氣,難以讓子女平靜分享,亦容易產生抗拒。方醫生強調,與子女溝通很需要耐性,並要在平靜的家庭氣氛及雙方都有足夠時間的情況下進行,最好家長別急於問太多問題、講太多價值觀迫令子女接受,否則會令他們覺得厭煩和抗拒。

「關係不是要到發生問題,出現了情緒病才去經營。當問題已發生,情況就會變得複雜,難於處理。」方醫生建議家庭如想改善溝通,可以在習慣及模式上作出一些改變,家長可以嘗試撥時間專注與子女好好相處,一起建立一些興趣,如行山、騎單車等,多給子女空間自由地抒發感受,建立互信。當有天他們真的遇到困難時,才會不怕對家人說。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對於近年開學不久,便發生不少學童自殺事件,方醫生認為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相信學生自殺不是因為開學時一剎那面對壓力,而是長久以來,他們累積了很多問題、困擾未能紓解所導致。如學生一向情緒穩定,獲父母關心,遇到事情會願意與人分享,他們未必會在開學遇上壓力時,動輒選擇自尋短見。

關心、溝通應由平時做起,方醫生建議家長,在暑假時多讓子女自己決定做他們渴望和有興趣的事情,放鬆一下,或安排一些家庭活動,讓一家人一起參與,製造多些溝通機會。

 

(本文原載於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明報》「談天說道」福音專輯〔2019年8月19日〕,其後曾作修訂。)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9-8-2019

鏗鏘說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8/03/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閒來無事看電視,看的是港台節目。

先來利申,筆者在過往曾替香港電台及電視作客席主持,少不免對其製作有點感情,但現實亦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對港台節目有歸屬感,是因為其節目內容與市民大眾的生活,無論在文化藝術,抑或時事評論,都息息相關。

最近經常看的節目,是《鏗鏘說》。每集主持都找來不同嘉賓,透過兩人觀看《鏗鏘集》歷年的節目片段,分享大家對香港從前的印象,從而見證當中的轉變,於成長中探索細味人生的種種。受訪嘉賓包括不同界別的人才,計有夏佳理、袁國勇、尹光、莊文強、羅范椒芬、莊梅岩、侯志強和我現在推介的林本利。

林是我中學的師弟,在大學主修經濟,之前於理工大學任教,提早退休,開設教育中心,向大眾教授理財之道。

他在節目中娓娓道來成長的經過、對事物的看法,和價值的判斷等。有趣的是在節目中,看到一段於90年播出的《鏗鏘集》,講述保險從業員如何努力向上,賺取金錢的經過。我仔細一看,其中一位受訪者是我所認識的,試把他從前的言論和現在的情況,和林本利的言行比較一下,看到二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話說這位保險從業員,是我朋友的朋友,出身寒微,但憑一股努力,活出「獅子山下」的精神,有一番作為,片段中所見,他應該採用了在80、90年代世界有名的正向思想大師Tony Robbins一書《激發心靈潛力》(Unlimited Power) 中一些技巧來刺激同事對金錢物質的追求,達至在世人眼中成功的境界。

反觀林本利,以經濟理論上學到的知識默默耕耘,儲錢買樓,不需外表風光,但求內心平安,生活簡樸,把錢財適當分配,向有需要的作出捐助,甚至逹到收入百份之四十,如此行為,榮神益人。

我在10多年前,經朋友介紹,認識在節目中亮相的保險從業員。那時的他,亦會間中在港台做節目客串,有時找我談談,交換心得。我向他介紹Stephen Covey 的4Ls 即Live, Love, Learn, Leave a Legacy,也成了他的座右銘。

然而,有了地位,有點財富,有些名氣之後,便更能看到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及其風骨。

林本利除了積極幫助有需要的人外,遇到不公義的事,會主動發聲,因而得失了一些權貴,但他是錚錚漢子,在節目中說句「這是他的尊嚴」一話,令人敬佩。

至於那位保險朋友,我最後見他時,已是多年前,與他討論王維基「香港電視」申請牌照的是非。作為香港市民,他說應該支持的,但他當時已擔任政府一些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只好做個浮士德,保皇黨,出聲反對。之後這幾年,據朋友說在他師父領導下,其所作所為,令一班認識多年的昔日好友,搖頭嘆息。

走筆至此,想起孟子說的幾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香港現在多的是指鹿為馬的偽君子,少了腰板挺直說真話的大丈夫。

噢,猛然醒起,自己在20多年前也在《鏗鏘集》出現過,談及宗教事宜,若果能夠重溫片段,談談至今變化,亦一樂也!

《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

張志儉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4/03/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一個月,香港的學校由大學到小學,都出了一些問題,計有大學生被校方下令退學,終身不能重返校園,中學老師報警指控中六學生在校門外阻街,又有小學老師跳樓自殺,控訴校長辦事不公等,更有甚者,有中學教師參加培訓講座時,被推銷購買樓盤,亦有校長會包場請睇在內地大賣但在港票房失收的電影。如此種種,令在教育界默默耕耘,盡心盡力真心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蒙羞。

毋忘初心,為何教育?

就是為了下一代,有教無類,盡心盡力培育有用的人。

筆者在此介紹一套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供大家欣賞,片名是《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 ,是2007年的電影,記敍了一名女教師Erin,在九十年代於美國一間中學的教學生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成功地培育了一群在某些教師們眼中的「籮底橙」。

話說那位老師,初入職時任教英文,而學校本是地區名校,但因為近年來收了其他種族學生,發生了一些紀律問題,名聲稍為下降。學校因此作出轉變,把學生分類,大致定為精英班和補底班,而Erin就是補底班的英文老師。

故事就如大家想像中發展下去,老師用盡心機,但學生不領情,同事冷嘲熱諷,甚至家人也發出怨言,希望Erin放棄,然後搵份好工。然而她排除萬難,以愛學生如子女為目標,不求高分達標,但願春風化雨。就如John Maxwell的名句所說:學生不會關心你懂得多少,直至他們懂得你關心多少(Students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其中一幕,講述學生們的悽慘背景,Erin除了同情學生之外,更提升他們的同理心。於是一起外遊參觀。不是去認識本國文化,抑或放眼世界,學習其他語文,而是到「大屠殺博物館」,細讀每一個受害者的生平,明白在這世界有人比他們活得更苦,不要只懂得怨天尤人,令他們醒覺,最後發憤圖強,在學業上努力。

之後Erin的努力雖然暫時得不到校方的贊同,仍勇往直前,為了使這群問題學生從黑暗的街頭回到課室,她出錢出力鼓勵學生閱讀,並寫下日記,結集成書出版。而同學們和老師的努力,受到認同,讓大眾重新回到「教育是有教無類」,「老師是靈魂工程師」,這兩句老話的真正意義去。

在片中飾演Erin的是兩屆奧斯卡影后Hilary Swank,據說她看畢劇本後大受感動,自願降低片酬,拍出了這套振奮人心的電影。

我十多年前初看此片已覺感動,昨晚重溫仍然熱淚盈眶。是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相信年青人,自己以身作則,培育未來領袖的教育工作者。一些以本身利益為先,在教育界胡混的,我勸你早點歸去,不要再在地球流浪了!

大頭B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1/02/2019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大頭B」是我大學一位同學年輕時的花名。到了外國唸大學時,人人叫他做Stephen。屈指一算,也跟他相識了40年,但其實還可以久一點的。因為藉著WhatsApp群組,找回不少小學同學,其中一人保存了當初能夠順利入讀小一的同學名字,當大家興奮地尋找自己名字之餘,我看到了Stephen的名字,包保沒錯,因他是福建人,英文全名是Co Sei Ted,中文叫許書哲,即是說若然大家同唸一間小學的話,便相識了50多年了。

他說因為交通問題,所以入讀了另一間小學,但10多年之後,大家相識於大學,還同屋共住了三年,朝見口晚見面,直至畢業他留在美加,我返回香港,幾年之後,接到長途電話,說他要結婚了,還邀請我當兄弟,見證了他結婚生子,家庭美滿。這些年來,每當我到美加,或者他一家回港,都會抽空一聚,直至最近兩年,他患上癌症,早前返回天家。

得知Stephen離世的那一個晚上,我獨自在家中看電視,播的是關於溫拿樂隊成長經過的《兄弟班》。是的,Stephen年輕時高大英俊又喜歡唱歌,有點像鍾鎮濤,所以「大頭B」的稱呼實在相當合適。

電影只有約100分鐘,要包括幾十年溫拿樂隊五位成員由認識到成名,之後各自發展,最後走在一起的豐富內容,有點走馬看花,但和他們一起成長的我,卻看得津津有味。最後他們在演唱會唱著《千載不變》一曲,使我緬懷與Stephen幾十年的兄弟情誼,也不禁流下淚來。改寫了鄭愁予幾句新詩,在群組分享了以下幾句:

風疲倦了   有海托住
海疲倦了   有堤托住
Stephen疲倦了   在父懷裡
在天家中
我倆必定重聚

是「神」或「上帝」?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7/12/2018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清理雜物時,尋回一些舊照。細心翻看,對好些教會活動照片甚有感受。其中一張攝於30多年前教會夏令會,我擔任組長,和組員合照。仔細一看,大家現已各散東西,我在網上搜尋眾人近況,發現其中一位當年的小妹妹,現已成為神學院教授,再找她的著作一讀,更豐富了我對浸信會歷史的知識。

書名是William Dean and the First Chinese Study Bible,作者是陳頌恩。她年幼時入讀基督教學校,跟父母返教會,除了學習神的話語外,小小年紀的她在讀聖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學校跟教會的聖經,有兩個名稱,大有分別。校內的聖經稱呼創造者為「上帝」,而教會的聖經把祂叫做「神」。另外,就是「浸」和「洗」的分別。

這問題日後成為了她博士論文的一部份,她亦研究了在中文聖經導讀本下了相當工夫的粦為仁牧師(Rev. William Dean)的生平事蹟。

粦牧師在翻譯時,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把聖經本色化,避免變得像現代人所說的「堅離地」,因此他盡量用令中國人容易明白之方法,把聖經內的話語以中國的歷史和價值觀表達出來。例如說到挪亞方舟大水災時,粦牧師便引用大禹治水的歷史作解釋。他亦把儒家思想中的孝順來說明人神之關係。至於把創造者翻譯為神,就更加曲折。粦牧師除了參考英美兩地的聖經學者之看法外,亦研究了太平天國在其中的影響,更涉及浸信會對政教分離的看法。

原來當時太平天國的創辦人洪秀全曾接觸基督教思想,創立拜上帝會,自稱上帝之子,耶穌之弟,主張以基督教真理代替儒家思想,以「上帝之子」替代「天子」,希望把基督教成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粦牧師看在眼裡覺得不妥,認為信主是不能強迫,聖經乃神的啟示,不是人的作為,胡亂演繹,經過多番推敲,把創造者翻譯作「神」。

至於是「浸」或「洗」的問題,作者在此賣個關子,為的是盼望有興趣的讀者親自翻閱這書,從中獲得答案。

其實中國人的文化及價值觀,和基督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只要細心觀察、思量,少用聖經術語,多講日常說話,配以適合例子,就能把福音活潑廣傳,完成大使命。